Workflow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icon
搜索文档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53
朗诗绿色生活 — LANDSEA GREEN LIFE — Landsea Green Life Service Company Limited 朗 詩 綠 色 生 活 服 務 有 限 公 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1965 电影 ANNUAL REPORT 型 04 目錄 CONTENTS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4 | | --- | --- | --- | | Definitions | 釋義 | 6 | | Major Events and Accolades in 2024 | 二零二四年大事記與榮譽 | 10 | | Chairman's Report | 主席報告 | 22 | | Biographie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 | 30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收入约7.89亿元,较同期9.31亿元减少约15.3%[2] - 毛利约0.68亿元,较同期1.45亿元减少约53.1%,毛利率为8.6%,较同期15.6%减少约7个百分点[4] - 年内亏损约3.19亿元,较同期1.35亿元增加约136.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合约建筑面积约3362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2862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4.8%[4]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 -5912千元,2023年为 -4246千元[6] - 2024年由功能货币换算为列报货币产生的汇兑差额为5933千元,2023年为4155千元[6]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亏损)扣除税项为21千元,2023年为 -91千元[6] - 2024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 -319353千元,2023年为 -135353千元[6] - 2024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 -318330千元,2023年为 -134233千元[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0.831元,2023年为 -0.349元[6] - 2024年投资物业为242千元,2023年为365千元[7] - 2024年无形资产为99582千元,2023年为127919千元[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76495千元,2023年为215188千元[7] - 2024年资产总值为842042千元,2023年为1087827千元[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05,485千元,2023年为564,046千元[8] - 2024年合约负债为251,556千元,2023年为210,873千元[8] - 2024年租赁负债为568千元,2023年为608千元[8] - 2024年期所得税负债为21,923千元,2023年为25,906千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79,532千元,2023年为801,433千元[8] - 2024年负债总额为897,238千元,2023年为822,727千元[8] - 2024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赤字为57,009千元,2023年为258,876千元[8]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1,813千元,2023年为6,224千元[8] - 2024年负债及赤字/权益总额为842,042千元,2023年为1,087,827千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3.1937亿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3.2830亿元,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赤字约为人民币5,701万元[15]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分别为7.8861亿元和9.31275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分别为6160万元和2428万元人民币[29]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抵免分别为4.3696亿元和3.2004亿元人民币[30] - 2024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1833亿元,2023年为1.34233亿元[3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数目为3.8285亿股,2023年为3.84827亿股[35]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831元,2023年为0.349元[35]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36] - 2024年末对联营公司投资为5740千元,2023年末为1398千元[3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59836千元,减值拨备后为176495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11069千元,减值拨备后为215188千元[38]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05485千元,2023年末为564046千元[42] - 2024年末应付关联方款项为17213千元,2023年末为1278千元[42] - 2023年和2024年已发行股份均为410765000股,共计4107650港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46] - 公司收益从2023年度约9.31亿元减少约15.3%至2024年度约7.89亿元[83]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3年度约7.86亿元减少约8.3%至2024年度约7.21亿元[87] - 毛利从2023年度约1.45亿元减少约53.1%至2024年度约0.68亿元,毛利率从约15.6%降至约8.6%[88] - 其他收入从2023年度约0.05亿元减少至2024年度约0.03亿元[89] - 销售开支从2023年度约0.24亿元增加约8.3%至2024年度约0.26亿元[90]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度的约1.13亿元减少约21.2%至2024年度的约0.89亿元[91] - 2024年度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约1.72亿元,2023年为1.81亿元[92] - 2024年度公司发生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1.40亿元,2023年度无此项亏损[93] - 公司财务收入净额从2023年度的净收入约137万元减少至2024年度的净收入约113万元[94] - 公司所得税抵免从2023年度的约0.32亿元增加约37.5%至2024年度的约0.44亿元[96] - 公司年内亏损从2023年度的约1.35亿元增加约136.3%至2024年度的约3.19亿元[9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5.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6.91亿元减少20.3%[9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7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15亿元减少约18.1%[10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约为6.0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5.64亿元增加7.3%[10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负债为2.5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11亿元增加约19.4%[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有3,029名,2023年12月31日为3,346名[110]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 -34.84%[113]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106.6%,2023年12月31日为75.6%[1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6.71亿元,占总收入约85.1%,较同期7.03亿元减少约4.6%[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0.24亿元,占总收入约3.0%,较同期1.06亿元减少约77.4%[2]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0.68亿元,占总收入约8.6%,较同期0.86亿元减少约20.9%[2] -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0.26亿元,占总收入约3.3%,较同期0.36亿元减少约27.8%[2] - 2024年和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分别为6.71023亿元和7.03152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和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分别为2.3608亿元和1.06182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和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分别为6.7753亿元和8.6315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分别为2.6226亿元和3.5626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和2023年已确认的收益相关合约负债分别为2.51556亿元和2.10873亿元人民币[29] - 2024年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2743.6万平方米,收入60261.9万元,收入占比89.9%,收入同比增长率 -1.9%[62] - 2024年商业及写字楼在管建筑面积118.0万平方米,收入5398.5万元,收入占比8.0%,收入同比增长率 -22.4%[62] - 2024年城市服务收入1441.9万元,收入占比2.1%,收入同比增长率 -25.9%[62]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67102.3万元,收入同比增长率 -4.6%[62]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67102.3万元,较2023年的70315.2万元下降4.6%[64] - 2024年独立第三方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1397.4万平方米,收入30767.2万元,收入占比45.9%;2023年在管建筑面积1514.4万平方米,收入34719.0万元,收入占比49.4%,收入同比下降11.4%[64] - 截至2024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2360.8万元,占比3.0%,较2023年的10618.2万元下降77.4%,2023年占比11.4%[70] - 2024年案场服务收入1116.2万元,占比47.3%,较2023年的4463.3万元下降75.0%,2023年占比42.0%[70] - 2024年物业咨询服务收入927.5万元,占比39.3%,较2023年的1555.8万元下降40.4%,2023年占比14.7%[70] - 2024年物业代理服务收入317.1万元,占比13.4%,较2023年的4599.1万元下降93.1%,2023年占比43.3%[70] - 截至2024年底,社区增值服务收入6775.3万元,较2023年的8631.5万元下降20.9%[72] - 2024年居家生活服务收入3880.8万元,占比57.3%,较2023年的4789.2万元下降19.0%,2023年占比55.5%[72] - 2024年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收入1838.2万元,占比27.1%,较2023年的2415.8万元下降23.9%,2023年占比28.0%[72] - 2024年资产管理服务收入1056.3万元,占比15.6%,较2023年的1426.5万元下降26.0%,2023年占比16.5%[72] - 截至2024年底,房屋焕新累计总报单量4929单,成单量达1972单[72] - 截至2024年底,商品零售销售单量累计达4.5万单[73] - 截至2024年底,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买卖业务211单、租赁业务766单,交易金额约4.4亿元[75] - 2024年度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2,623万元[78]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从2023年度约7.03亿元降低约4.6%至2024年度约6.71亿元[8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从2023年度约1.06亿元减少约77.4%至2024年度约0.24亿元[85]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从2023年度约0.86亿元减少约20.9%至2024年度约0.68亿元[86] -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从2023年度约0.36亿元减少约27.8%至2024年度约0.26亿元[86] - 2024年各业务收益占比:物业管理服务85.1%、非业主增值服务3.0%、社区增值服务8.6%、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3.3%[84]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本)的年度改进─第11册、涉及依赖自然电力的合约相关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21][22] - 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投入相关准则修订生效时间待定[22] 会计估计与判断 - 公司基于对违约风险及预期亏损率假设对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3] - 公司根据使用价值计算方法与公平值减出售成本两者中较高者评估商誉减值,涉及关键假设包括年度收益增长率、毛利率、长期增长率及贴现率[24] - 公司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确定税项拨备金额及交付时间需作判断[25] 业务经营区域与分部 - 截至2024年12月3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號為1965[1][3] - 朗詩集團由田先生控制50.0%[5] - 公司股份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7] - 公司於2022年3月18日採納股份獎勵計劃[7] - 公司於2021年6月15日有條件批准並採納股份期權計劃[7] - 本期間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7] - 公司于2020年12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7月8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41][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于2024年8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以人民币千元呈列[141][143] 行业与公司发展策略 - 2024年上半年物業服務行業從增長驅動轉向質量驅動[9] - 2024年1月初至4月末,公司启动品质全国宣贯会,3个月内在8个城市开展,提升人员专业素养[11][14] - 今年公司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体系进行重新认证,并修订重要制度推动服务标准化[12][14] - 公司通过上线能源信息化系统,以项目为最小单元实现节能减排[12][14] - 公司积极适应国家政策,持续精耕长租公寓,以EPC+O轻资产业务模式发展商机[16][17] 业务规模与项目情况 - 本期新增在管项目7个,在管规模达132万平方米,主动退出运营效益不达预期项目14个[16][17] - 本期公司成功中标标杆银行、数字经济产业园物业项目[1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覆盖37个城市,其中长三角24个、中国其他地区13个[26][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在管建筑面积约3198万平方米,其中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2990万平方米,共196项在管物业,服务逾24万户住户[26][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合约建筑面积为3941万平方米,其中并表合约建筑面积约为3584万平方米[31][33] - 本期新增并表合约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占比约100%[31][33] - 本期来自商业及写字楼项目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占新增比重约50.8%[31][33] - 本期退出经营效益不达预期项目14个,退出管理规模约148万平方米[32][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商业及写字楼等非住业态在管建筑面积约达145万平方米[35] - 期内,总城市服务项目在管收入约为人民币610万元[35][36] - 本期通过市场投标新增项目3个,新增并表合约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新增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39][40] - 通过独立第三方获取的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1743万平方米,占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58.3%[39][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建立16家合作伙伴公司,其中7家并入集团,9家不并入集团共享投资收益[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表外管理项目共21个,表外合约建筑面积约357万平方米[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成立16家合作公司,其中并表7家,非并表但分享投资收益9家[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并表管理项目总数达21个,非并表合约建筑面积约为357万平方米[45]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2845.3万平方米,收入28971.9万元,收入占比89.8%,同比下降7.0%[34] - 2024年上半年商业及写字楼在管建筑面积145.0万平方米,收入2688.9万元,收入占比8.3%,同比下降29.6%[34] - 2024年上半年城市服务收入610.4万元,收入占比1.9%,同比下降40.5%[34] - 2024年上半年,朗诗绿色管理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810.2万平方米,收入10426.5万元,占比32.3%,收入同比 - 8.7%[38] - 2024年上半年,朗诗绿色管理联营公司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437.1万平方米,收入4631.5万元,占比14.4%,收入同比–20.0%[38] - 2024年上半年,朗诗绿色管理代建物业在管建筑面积208.5万平方米,收入2456.4万元,占比7.6%,收入同比8.7%[38] - 2024年上半年,独立第三方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1534.5万平方米,收入14756.8万元,占比45.7%,收入同比–10.7%[38] - 2024年上半年案场服务收入720.0万元,占比45.2%,较2023年同期下降70.4%[5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咨询服务收入762.4万元,占比47.9%,较2023年同期下降4.0%[5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代理服务收入110.6万元,占比6.9%,较2023年同期下降97.1%[51] - 2024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总收入1593.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7.1%[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提供售楼处案场服务累计20宗,案场服务收入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70.4%[54][56] - 集团将非业主增值收入占比由2023年上半年的约14.5%降低为本期的约4.1%[54][56] - 集团为在管住宅物业提供居家生活、公共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社区增值服务[5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社区增值服务收入3412.5万元,较去年同期4033.5万元下降15.0%[57] - 2024年上半年居家生活服务收入2166.9万元,占比63.5%,同比增长4.2%;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收入863.9万元,占比25.3%,同比下降20.9%;资产管理服务收入381.7万元,占比11.2%,同比下降55.7%[57] 社区活动与服务情况 - 自“诗友公社”品牌成立,已凝聚、运维全国220个客户主题社团,开展486场活动,其中162场由住户自主策划[19][20] - 自去年末,线上“诗友公社”小程序正式运行,吸纳3.2万名用户注册,累计41.1万余次访问量[19][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诗友公社”总发布开展486场活动,吸引约2.53万户参与[6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诗友公社”小程序上线一年吸纳约32300名用户注册,累计访问量达41.1万次[67][68] - 公司通过7场2496人次内部培训,确保社区文化落地[6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房屋焕新累计总报单量1845单,成单量达532单[59][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商品零售销售单量累计达3.5万单[61][63] - 2024年截至目前开展买卖业务111单,租赁业务456单,交易金额达人民币约2.5亿元[67][68] 公寓业务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完成收购北海朗润全部股权,实现公寓运营和管理服务收入约1875万元[69] - 公寓运营和管理服务覆盖13个一二线城市,为公司物业管理和社区增值服务提供新客户资源和商机[69] - 2023年3月31日完成北海朗潤全部股權收購,实现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1875万元[70] - 2024年上半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约0.19亿元[86][87] 公司荣誉与认证 - 公司在“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22名[25][28] - 公司发布《二零二三年朗诗绿色生活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是上市以来第三份报告[13][14] - 公司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制定2025年ESG发展策略[75][76] 绿色发展与数字化建设 - 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合作,以南京朗诗钟山绿郡项目为试点研究社区减碳与绿色运维[79][80] - 2024年社区堆肥将从朗诗绿色生活南京战区拓展到其他战区公司[79][80] - 已成功申报五项发明专利助力绿色发展[79][80] - 公司致力于推进数字化建设,朗詩绿色生活微信小程序已投入运营[71][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3.9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4.83亿元下降约18.8%[81] - 收入下降原因包括退出长期亏损项目、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减少、物业运营市场化增强[81] - 公司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4.83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3.92亿元,降幅约18.8%[82]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3.60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3.23亿元,降幅约10.3%[83][87]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0.70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0.16亿元,降幅约77.1%[84][87]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0.40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0.34亿元,降幅约15.0%[85][87]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3.97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3.24亿元,降幅约18.4%[88][90]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0.87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0.68亿元,降幅约21.8%,毛利率从约18.0%降至约17.3%[89][9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0.03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0.02亿元[90][91] - 销售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约100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200万元,增幅约20.0%[92] - 行政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约580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4400万元,降幅约24.1%[93] - 销售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0.10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0.12亿元,增幅20.0%[96]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0.58亿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0.44亿元,降幅24.1%[96]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0.05亿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0.04亿元,降幅20.0%[98][101] - 期内溢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0.14亿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0.09亿元,降幅35.7%[98][10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6.4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6.91亿元减少6.2%[99][10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8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3.33亿元减少43.8%[100][10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约2.8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2.15亿元增加33.5%[102][10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约4.8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5.64亿元减少14.0%[104][108]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2.4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2.11亿元增加16.6%[105][109] - 2024年6月30日员工总数3013人,2023年12月31日为3346人[11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为3013名,2023年12月31日为3346名[11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资产质押和资产押记[114][11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115][11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73.6%,2023年12月31日约为75.6%[1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39151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83438千元人民币[13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753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6739千元人民币[13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84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199千元人民币[13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40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904千元人民币[13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03元人民币,与2023年同期持平[1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4470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87827千元人民币[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76922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822727千元人民币[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7548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5100千元人民币[13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8715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1:43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达约人民币3.9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8.8%[1]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3.23亿元,占总收入约82.4%,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0.3%[1]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人民币0.16亿元,占总收入约4.1%,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77.1%[1]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人民币0.34亿元,占总收入约8.7%,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5.0%[1] -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0.19亿元,占总收入约4.8%,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6.2%[1] - 毛利约为人民币0.68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1.8%,毛利率约为17.3%,较2023年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3] - 报告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0.09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5.7%[3] 业务规模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合约建筑面积约为3,584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990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0.5%[2] - 集团应佔聯營公司淨收益為人民幣1.89億元,應佔合營企業淨收益為人民幣0.72億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4.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4.01%[6][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76.9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6.48%[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7.5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92%[8]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及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9] - 公司于2021年7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的最终控股公司及最终控股股东为Honor Limited和公司执行董事田明先生[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中期财务信息已经董事会批准并由审核委员会审阅[9][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中期财务信息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包括年度报告一般包括的所有附注[10] 新会计准则影响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采用了一些新的会计准则和修订,但对公司中期财务信息无重大影响[12] - 公司已开始评估一些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修订的影响,其中一些与公司业务相关[13] 业务表现 - 本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提供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的收益为391,512人民币千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322,712人民币千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15,930人民币千元,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34,125人民币千元,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18,745人民币千元[15]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合约负债为246,088人民币千元,其中与物业管理服务相关的合约负债为239,249人民币千元[16] - 本集团于2024年1-6月获得的其他收入包括增值税抵扣580人民币千元和政府补助1,217人民币千元[17][18] - 本集团于2024年1-6月的所得税开支为3,807人民币千元,其中包括中国企业所得税4,291人民币千元和土地增值税1,600人民币千元[19][20] - 本公司权益拥有人于2024年1-6月的应占溢利为11,146人民币千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03人民币[21][2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11,146千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2,312千元[2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0.03元,與上年同期持平[24] 资产负债情况 - 無形資產賬面淨值為人民幣122,500千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5,419千元[26] - 商譽賬面淨值為人民幣181,041千元,與上年末持平[29] - 於聯營公司的權益為人民幣4,758千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3,360千元[30] -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為人民幣287,154千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71,966千元[32] - 電腦軟件無形資產賬面淨值為人民幣11,427千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633千元[26] - 客戶關係無形資產賬面淨值為人民幣111,073千元,較上年末減少人民幣6,052千元[26] -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為人民幣7,942千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3,193千元[28] - 收購附屬公司北海朗潤增加客戶關係無形資產人民幣86,379千元[26] 业务拓展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涵盖37个城市,包括24个长江三角洲城市及13个其他城市[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3,198万平方米,其中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990万平方米[44] - 公司共计196项在管物业,包括169项住宅物业、20项商业及写字楼及7项城市服务,为逾24万户住户提供服务[44] - 公司提供多元化的物业管理服务及增值服务,根据中指院评估位列"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22名[44] - 公司不断拓展非住宅物业组合,并为非业主提供增值服务[45] - 公司向在管住宅物业的业主及住户提供社区增值服务,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45] - 公司提供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满足客户租赁生活全周期及衍生场景需求[45] 可持续发展 - 公司通过不断发现、总结和提炼标准化作业流程,开发服务培训课程,提升物业管家的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39] - 公司进一步加强业财融合,优化数据管理,提升总部-城市-片区的统筹经营水平[39] - 公司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体系进行重新认证,推动服务标准化[39] - 公司上线能源信息化系统,有效管理项目能耗情况,实现节能减排[39] - 公司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细阐述公司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40] - 公司联手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持续探索"低碳社区朗詩模式"[40] - 公司致力于通过可持续的社区治理,营造更加环境友好、安全有保障、生活更健康的居住体验[40] 社区增值服务 - 公司在社区增值服务方面实现收入约0.34亿元人民币,其中居家生活服务收入约0.22亿元人民币[41] - 公司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社区",维系温馨和睦的邻里关系[42]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3,412.5万人民币,其中居家生活服务收入占63.5%[54] - 房屋翻新服务累计总报单量1,845单,成单量达532单[55] - 商品零售销售单量累计达3.5万单[55] - 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收入占比25.3%,主要包括广告点位出租及社区空间场地租赁[54]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占比11.2%,包括房产租售业务[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买卖业务111单,租赁业务456单,交易金额达约2.5亿人民币[56] - 社区品牌"诗友公社"小程序上线一年已吸纳约32,300名用户注册,累计访问量达41.1万次[57] -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确保社区文化落地,实现"三位一体"的社区营造模式[57] - 住户自主策划开展的活动有162场,有220个住户社团在社区以不同形式活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开展486场社区活动,吸引约2.53万住户参与[57]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 - 完成收购北海朗潤全部股权,实现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1,875万元人民币[58] - 朗詩綠色生活微信小程式成功投入运营,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和企业运营效率[59] ESG发展 - 制定了领先、科学的2025年ESG发展策略,聚焦"温暖包容"、"安全健康"、"绿色低碳"三大领域[60] - 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合作研究"社区减碳与绿色运维"新体系,申报5项发明专利[61] - 以片区化形式进行碳排放管理,促进碳排数据降低,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61] 经营分析 - 收益同比下降约18.8%,主要由于退出长期亏损和服务质量不符的项目,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和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下降[62] - 毛利同比下降约21.8%,毛利率从18.0%降至17.3%,主要受地产行业周期性影响,案场服务、物业代理服务及物业咨询服务毛利率下降[65] - 销售开支同比增加约20.0%,主要由于收购北海朗润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增加[67]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约24.1%,主要由于人员成本节约[68]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减少[69] -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1.87亿元,主要来自向长期公寓租赁项目提供的各类服务[63]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约15.0%,主要由于退出长期亏损和服务质量不符的项目[6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约77.1%,主要由于公司进一步提升物业经营市场化水平,降低对房地产业务依赖[63]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约10.3%,主要由于退出长期亏损和服务质量不符的项目[62] - 应占联营公司净收益由约人民币187万元增加至约人民币189万元[70] - 所得税开支由约人民币0.05亿元减少约20.0%至约人民币0.04亿元[71] - 期内溢利由约人民币0.14亿元减少约35.7%至约人民币0.09亿元[72] - 流动资产由约人民币6.91亿元减少约6.2%至约人民币6.48亿元[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约人民币3.33亿元减少约43.8%至约人民币1.87亿元[72] - 权益总额由约人民币2.65亿元增加约3.8%至约人民币2.75亿元[72] - 贸易应收款项由约人民币2.15亿元增加约33.5%至约人民币2.87亿元[7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由约人民币1.38亿元增加约18.1%至约人民币1.63亿元[7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约人民币5.64亿元减少约14.0%至约人民币4.85亿元[75] - 合约负债由约人民币2.11亿元增加约16.6%至约人民币2.46亿元[76] 未来发展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多渠道扩大业务规模[83] - 持续提升以用户为中心及以数据驱动的营运能力[83] - 持续豐富增值服务[83] - 持续激励、留聘及招聘人才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83] - 营运资金[83]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11 20:07
收购事项 - [2022年12月16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签订协议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3] - [收购事项于2023年3月31日完成][3] 目标公司业务情况 - [目标公司管理约16000间轻资产委托管理公寓,覆盖13个一二线城市][3] 目标公司溢利情况 - [2023年目标公司保证溢利不低于人民币2660万元][2] - [目标公司2023年度经审核除税后纯利(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29402430.20元,超过保证溢利][5]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26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高管包括周勤女士、吴旭先生(首席执行官)、刘超先生、田明先生(董事长)、刘勇先生[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Cricket Square,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南京市建鄴路98号,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8号[3] 公司荣誉 - 公司在香港上市公司发展高峰论坛中成功入选为“港股100强”新股30强[9] - 公司荣获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TOP39,并在多个城市入选满意度城市十强[10] - 公司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中获得多项荣誉,包括“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TOP23”等[11] - 公司荣获“2023中国上市物企最佳ESG实践”[12] - 公司在中国房地产及物业上市公司评估成果发布会中获得“ESG可持续发展TOP10”荣誉[13] - 公司荣获“2023中国上市物业企业TOP21”等荣誉[14] - 公司在“2023中国物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报告”中获得“2023中国上市物业企业综合实力TOP23”等荣誉[15] 朗诗绿色生活荣誉 - 朗诗绿色生活荣获多项行业重要奖项,包括中国物业综合实力百强第23名[24] - 朗诗绿色生活在2023年获得了多项荣誉,如“2023中国物业高品质服务力百强企业”[24] - 朗诗绿色生活在2023年获得了多项行业荣誉,如“2023中国物业品牌影响力百强企业”等[25] - 朗诗绿色生活在2023年获得了多项行业荣誉,如“2023中国物业市场化拓展领军企业”等[25] - 朗诗绿色生活在2023年获得了“最佳ESG信披”奖项[26] - 朗诗绿色生活在2023年获得了多项行业荣誉,如“2023中国物企超级服务力TOP18”等[27] 公司管理团队 - 公司创始人田明先生具有超过20年的竞争战略、经营管理和房地产投资开发领域的丰富经验[69] - 公司副董事长周勤女士拥有近26年的房地产业务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经验[75] - 吴旭先生于2017年加入公司,担任南京物业管理总经理[81] - 刘超先生于2019年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85] - 刘勇先生自2021年起担任安徽金大地地产板块总经理,负责管理子公司新地锐意[89] 公司财务 - 公司重视财务管理,采用更严格的财务测算方法,注重实时收款率和现金流的分析[65] - 公司在2023年度实施了各项措施,人力资源成本和销售成本显著下降[66] - 公司在2023年成功收购朗詩寓轻资产业务,扩大年轻客群受众,加码租赁市场[59] - 公司在2023年将非业主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比进一步压缩到约11%,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6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家庭全覆盖和智能社区管理系统推广[171] - 公司在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长约13.0%,达到约7.03亿人民币[186] - 公司在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减少约43.3%,达到约1.06亿人民币[188] - 公司在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增长约7.5%,达到约0.86亿人民币[189] - 公司在2023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0.36亿人民币,业务多元化提升[191]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度公司收入约9.31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8.89亿元增加约4.7%[2] - 2023年度毛利约1.45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1.98亿元减少约26.8%,毛利率为15.6%,较2022年同期约22.3%减少约6.7个百分点[4] - 2023年度亏损约1.35亿元,较2022年同期溢利约0.29亿元减少约565.5%[4] - 本年度其他全面亏损为91千元,去年为收益3,511千元[9] - 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35,353千元,去年为收益32,797千元[9]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34,233千元,去年为溢利28,420千元[9] - 每股基本亏损为0.349元,去年为盈利0.074元[9] - 2023年投资物业为365千元,2022年为750千元[10] - 2023年无形资产为127,919千元,2022年为48,718千元[1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15,188千元,2022年为309,095千元[1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2,783千元,2022年为358,166千元[10]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087,827千元,2022年为1,060,977千元[10] - 2023年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0,543千元,2022年为10,228千元[10]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3564046千元,2022年为411824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210873千元,2022年为207293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608千元,2022年为570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期所得税负债为31532千元,2022年为25906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01433千元,2022年为651219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822727千元,2022年为661949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本为3421千元,2022年为3421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储备为255455千元,2022年为388344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非控股权益为6224千元,2022年为7263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及权益总额为1060977千元,2022年为1087827千元[12]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分别为931,275千元人民币和889,454千元人民币[30]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亏损净额分别为1,880千元人民币和2,428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32,004千元人民币和 - 11,900千元人民币[34] - 中国企业所得税2023年为 - 5,32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24,310千元人民币[34] - 中国土地增值税2023年为 - 9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2,698千元人民币[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134,233千元人民币,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普通股数目为384,827千股,每股基本亏损0.349元人民币[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28,420千元人民币,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普通股数目为386,467千股,每股基本盈利0.074元人民币[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盈利的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134,233千元人民币,调整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84,827千股,每股基本亏损0.349元人民币[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盈利的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28,420千元人民币,假设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分派股份36千股,调整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86,503千股,每股基本盈利0.074元人民币[42] - 2022年初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净值为4679千元,2022年末为48718千元,2023年末为127919千元[44] - 2022年无形资产购置金额为3974千元,收购附属公司带来43547千元,摊销费用为3482千元[44] - 2023年无形资产购置金额为1916千元,收购附属公司带来88507千元,摊销费用为11222千元[44] - 2023年销售开支摊销10165千元,行政开支摊销1057千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550千元和902千元[45] - 2023年初商誉成本为60750千元,收购附属公司增加120291千元,年末账面价值净值为181041千元[46] - 2022年末商誉账面价值净值为60750千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对联营公司投资为1398千元,较2022年的2377千元有所下降[4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11069千元,减值拨备后为215188千元;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57482千元,减值拨备后为309095千元[4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64046千元,2022年为411824千元[52]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法定普通股数目均为2000000000股,法定股本为20000000港元[56]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均为410765000股,已发行股本为4107650港元,折合人民币3421千元[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57] - 集团收益从2022年度约8.89亿元增加约4.7%至2023年度约9.31亿元[105] - 集团销售成本从2022年度约6.91亿元增加约13.7%至2023年度约7.86亿元[110] - 公司毛利从2022年度约1.98亿元减少约26.8%至2023年度约1.45亿元,毛利率从约22.3%降至约15.6%[111] - 其他收入从2022年度约0.11亿元减少至2023年度约0.05亿元,增值税额外抵扣比例较2022年降低5个百分点[113] - 销售开支从2022年度约0.21亿元增加约14.3%至2023年度约0.24亿元[114] - 行政开支从2022年度约1.02亿元增加约10.8%至2023年度约1.13亿元[115] - 财务收入净额从2022年度净收入约214万元减少至2023年度净收入约137万元[116]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度约0.12亿元减少约366.7%至2023年度所得税抵免约0.32亿元[119] - 2023年度溢利从2022年度约0.29亿元减少约565.5%至2023年度年内亏损约1.35亿元[12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6.9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8.97亿元减少约23.0%[121]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2.1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3.09亿元减少约30.4%[124]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约5.6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4.12亿元增加约36.9%[1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合计3346名,2022年12月31日为3891名[134] - 2023年12月31日,无任何资产押记[135]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0.99%[1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6%,2022年12月31日为62.4%[146] - 2023年度公司所有业务均于中国开展,收益、溢利及亏损均以人民币计值,主要外币来源为上市募集的港币资金[1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因营运而面对的重大外币风险,目前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未偿还担保或其他重大或然负债[1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7.03亿元,占总收入约75.5%,较2022年同期约6.22亿元增加约13.0%[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06亿元,占总收入约11.4%,较2022年同期约1.87亿元减少约43.3%[2]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0.86亿元,占总收入约9.2%,较2022年同期约0.80亿元增加约7.5%[2] -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0.36亿元,占总收入约3.9%[2]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703,15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21,786千元人民币[30]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为106,1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7,460千元人民币[30] - 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86,31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0,208千元人民币[30] - 2023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为35,626千元人民币,2022年无此项收益[30]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70,315.2万元,较2022年的62,178.6万元增长13.0%[76][79] - 2023年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2,859.8万平方米,收入61,410.2万元,收入占比87.3%,收入同比增长14.4%[76] - 2023年商业及写字楼在管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收入6,959.2万元,收入占比9.9%,收入同比上升约3.9%[76] - 2023年城市服务在管收入达约1,946万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6.8%[77] - 2023年独立第三方开发的物业收入34,719.0万元,收入占比49.4%,收入同比增长30.7%[79] - 2023年案场服务收入4463.3万元,占比42.0%,同比下降22.6%;物业咨询服务收入1555.8万元,占比14.7%,同比下降68.4%;物业代理服务收入4599.1万元,占比43.3%,同比下降43.0%;合计收入10618.2万元,同比下降43.3%[87] - 公司将非业主增值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约21.0%降低为2023年的约11.4%[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提供售楼处案场服务累计28宗[87] - 2023年,公司促成18项住宅交易、57项工业厂房物业交易及193项停车位的交易[89] - 2023年,公司的物业代理服务收入达约人民币0.46亿元[89] - 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总收入8631.5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居家生活服务收入4789.2万元,占比55.5%,同比增长22.2%;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收入2415.8万元,占比28.0%,同比增长20.8%;资产管理服务收入1426.5万元,占比16.5%,同比下降32.2%[91] - 2023年房屋焕新总报单量2658单,成单量897单;新零售销售单量86265单,同比增长约35.4%,交易金额约600万元[93] - 2023年资产管理业务全年开展买卖业务260单,租赁业务992单,交易金额约4.24亿元[95] - 2023年度集团提供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增加约0.36亿元[109]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7.03亿元,较2022年度约6.22亿元增加约13.0%[106][108]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1.06亿元,较2022年度约1.87亿元减少约43.3%[106][108] - 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0.86亿元,较2022年度约0.80亿元增加约7.5%[106][108] 公司业务规模与市场拓展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签约建筑面积约为3746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为3006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在管建筑面积增长约3.0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朗詩集團由田先生控制50.0%[10] - 公司股份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12] - 公司於2022年3月18日採納股份獎勵計劃[12] - 公司於2021年6月15日有條件批准並採納股份期權計劃[12] - 公司成立於2005年,發展18年[14][16] - 公司總結200餘個項目服務標準[14][16] - 公司發佈2022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19] - 公司在“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23名[37][40] - 公司于2021年7月8日上市,发行1亿股股份,超额配股后共发行1.10765亿股,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2.889亿港元[164][169] 公司业务运营与服务 - 近400人获得急救资格证书,可提供更全面专业服务[20][23] - 运营154个客户主题社团,举办14场内部培训,线上平台发布325场活动,访问量超27万次[21][23] - 2023年3月收购朗诗寓轻资产业务,在管超1万间公寓,覆盖13个一二线城市[25][27] - 期内获取16个新项目,在管规模达193万平方米[25][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签约建筑面积约3869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3064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净增长约5.0%[25][27] - 纯第三方拓展规模约占总在管面积的57.9%[25][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住宅业态数量约占上半年市场投拓总数的58.3%[25][27] - 强调精细化运营,加强业财融合,整合数据资源提升管理效益[30][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覆盖35个城市,在管建筑面积约3064万平方米,共205项在管物业,服务超25万户住户[38][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为3869万平方米,2023年上半年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27万平方米[45][46]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10万平方米,占上半年总新增的比重约为92.5%[45][46]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商业及写字楼项目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占上半年新增的比重约为11.0%[45][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中标四维能源产业园项目、涡阳阳光电源产业园项目[51][52] - 2023年上半年通过市场投标新增项目16个,新增签约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新增在管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成立合作公司17家,其中并表7家,非并表10家[62][63] - 截至2023年6月底,非并表管理项目总数达23个,非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38万平方米[62][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举办14场内部培训,超1500人次参与,线上“诗友公社”小程序有27,845名用户注册,累计访问量达274,106次,开展325场活动,2.6万户客户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传播覆盖近38万人次[91][93] - 2023年3月31日完成收购北海朗润股权,实现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1284万元,在管超10000间轻资产委托管理公寓,覆盖13个一二线城市[92][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企业服务号覆盖全部在管项目,项目经理及管家企业微信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客服小程序全面上线[95][97] - 内部设备设施智能巡检覆盖全部在管项目,访客管理系统全项目覆盖,智能车场管理系统覆盖超90%自有项目[96][97] - 2023年上半年为助力增值服务业务,优化多个系统,启动收支管理平台、税务管理平台建设[96][97] - 2023年上半年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合作开展社区减碳研究,构建社区减碳和绿色运维新体系[101]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400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21.2%[24][26] - 2023年上半年线上零售业务销售单量达52900单,同比增长约54.3%[24][26]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2924.6万平方米,收入31142.3万元,收入占比86.5%,收入同比增长29.1%[49] - 2023年上半年商业及写字楼在管建筑面积138.9万平方米,收入3817.4万元,收入占比10.6%,收入同比增长15.6%[49] - 2023年上半年城市服务在管收入约1026.4万元,收入占比2.9%,收入同比增长223.5%[4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35986.1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0.0%[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35,986.1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7,748.5万元增长30.0%[56] - 2023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7039.9万元,较2022年同期10753.0万元下降35.2%,其中案场服务收入2430.8万元,占比34.5%,同比降19.3%;物业咨询服务收入793.9万元,占比11.3%,同比降72.0%;物业代理服务收入3815.2万元,占比54.2%,同比降22.2%[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提供售楼处案场服务累计59宗,案场服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9.3%[74][76] - 2023年上半年物业代理服务促成48项工业科研物业交易、18项住宅交易及178项停车位交易,收入约0.38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0.49亿元下降约22.2%[75][76]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上涨约21.2%[79][80]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033.5万元,其中居家生活服务收入2079.3万元,占比51.5%,同比增43.5%;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收入1092.3万元,占比27.1%,同比增41.5%;资产管理服务收入861.9万元,占比21.4%,同比降21.7%[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住房装修交易总数为520宗[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零售业务订单总计52900单,较2022年同比增长54.3%,交易金额约330万元[84] - 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业务总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41.5%[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房屋焕新累计总成单量达520单,新零售销售单量累计达52,900单,同比增长54.3%,交易金额约330万元[86] - 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业务总收入较2022年同期提升约41.5%[87] - 2023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买卖业务147单,租赁业务500单,交易金额约2.66亿元,总收入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21.7%[90][93] - 2023年上半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约0.13亿元[113][116] 各业务线项目数量及面积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新增签约项目个数9个,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28个,新增签约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1%[59]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新增在管项目个数10个,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26个,新增在管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7%[59] - 2023年上半年商业及写字楼新增签约项目个数7个,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个,新增签约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2%[59] - 2023年上半年商业及写字楼新增在管项目个数6个,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1个,新增在管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0.5%[59] 物业管理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平均物业管理费每平方米每月约达2.07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住宅物业整体平均物业管理费每平方米每月约为1.85元,商业及写字楼整体物业管理费每平方米每月约为6.84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均物业管理费(每月每平方米)约达2.07元,住宅物业整体每月平均单价约1.85元,商业及写字楼整体每月单价约6.84元[6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4.18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4.83亿元,增幅约15.6%[104][105]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2.77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3.60亿元,增幅约30.0%[107][108]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1.08亿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0.70亿元,降幅约35.2%[111][116]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0.33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0.40亿元,增幅约21.2%[112][116]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3.13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3.97亿元,增幅约26.8%[115][117]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05亿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0.87亿元,降幅约17.1%[119][123] - 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约25.1%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18.0%[119][123]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408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330万元,增值税额外抵扣比例较2022年同期降低5个百分点[120][124] - 销售费用从2022年上半年约936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962万元,增幅约2.8%[121] - 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936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962万元,增幅约2.8%[125]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0.45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0.58亿元,增幅约28.9%[126] - 财务收入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约149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83万元[129][134] - 应占联营公司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52.5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87万元[130][135]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846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451万元,降幅约46.7%[132][136] - 期内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0.24亿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0.14亿元,降幅约41.7%,2023年上半年净利率约2.9%,较2022年同期降2.8个百分点[133][13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7.5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8.97亿元减少15.7%[139][14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3.58亿元减少约54.7%[140][14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约3.7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3.09亿元增加约22.7%[142][1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约4.5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4.12亿元增加约10.9%[148][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561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为3891名[160][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押记[161][1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78%[163][1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3.5%,2022年12月31日约为62.4%[18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63.5%,2022年12月31日约为62.4%[1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83,43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18,228千元人民币[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86,73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5,207千元人民币[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15,19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0,326千元人民币[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13,90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874千元人民币[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03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0.06元人民币[19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133,95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060,977千元人民币[194][195]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720,369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661,949千元人民币[195] - 2023年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08:0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期,公司收入达约4.83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5.6%[1] - 毛利约0.8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1%,毛利率约18.0%,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1个百分点[2] - 期内溢利约0.1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1.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03元,2022年同期均为0.06元[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11.34亿元,负债总额7.20亿元,权益总额4.14亿元[8][9]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10.61亿元,负债总额6.62亿元,权益总额3.99亿元[8][9]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4.83438亿元,2022年同期为4.18228亿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2400万元,2022年同期为4435万元[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50.8万元,2022年同期为846.4万元[2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元,2022年同期为0.06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458千元,每股摊薄盈利为0.03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2,553千元和0.06元[31]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133,756千元,2022年同期为49,797千元[32] - 2023年上半年摊销费用为4,749千元,2022年同期为760千元[33] - 2023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181,041千元,2022年同期为60,750千元[34] - 2023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4,442千元,2022年同期为2,136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37,81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7,482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56,63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1,824千元[3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从约4.18亿元增加约15.6%至约4.83亿元[85]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3.13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3.97亿元,增幅26.8%[91] - 公司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05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0.87亿元,降幅17.1%,毛利率从25.1%降至18.0%[92]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408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330万元,增值税额外抵扣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94]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936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962万元,增幅2.8%[96]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0.45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0.58亿元,增幅28.9%[98]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846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451万元,降幅46.7%[103] - 公司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0.24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0.14亿元,降幅41.7%,净利率从5.7%降至2.9%[10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7.5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8.97亿元减少15.7%[10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约3.7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3.09亿元增加22.7%[10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约4.5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4.12亿元增加10.9%[1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561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891名[115]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78%[11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63.5%,2022年12月31日约为62.4%[127]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3.60亿元,占总收入约74.5%,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0.0%[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3.59861亿元,2022年同期为2.77485亿元[2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35986.1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30.0%,其中住宅物业收入31142.3万元,占比86.5%,同比增长29.1%;商业及写字楼收入3817.4万元,占比10.6%,同比增长15.6%;城市服务收入1026.4万元,占比2.9%,同比增长223.5%[58] - 按客户类型划分,2023年上半年来自独立第三方开发的物业收入16521.2万元,占比45.9%,同比增长61.4%[61] - 2023年上半年通过市场投标新增项目16个,新增签约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新增在管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62]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新增签约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7.1%;新增在管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8.7%[62] - 2023年上半年商业及写字楼新增签约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2%;新增在管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0.5%[62] - 2023年上半年城市服务项目中标四维能源产业园项目、涡阳阳光电源产业园项目,总城市服务项目在管收入达约1026万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均物业管理费(每月每平方米)约达人民币2.07元,其中住宅物业整体每月平均物业管理费单价约人民币1.85元,商业及写字楼整体每月物业管理费单价约人民币6.84元[6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从约2.77亿元增加约30.0%至约3.60亿元[86] 非业主增值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0.70亿元,占总收入约14.5%,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5.2%[1] - 2023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为7.0399亿元,2022年同期为1.0753亿元[24] - 2023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7039.9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53.0万元下降35.2%,其中案场服务收入2430.8万元,同比下降19.3%;物业咨询服务收入793.9万元,同比下降72.0%;物业代理服务收入3815.2万元,同比下降22.2%[6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代理服务收入达约人民币0.3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0.49亿元下降约22.2%[69] - 2023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从约1.08亿元减少约35.2%至约0.70亿元[87] 社区增值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0.40亿元,占总收入约8.3%,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1.2%[1]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4.0335亿元,2022年同期为3.3213亿元[24] - 集团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0.4亿元,较2022上半年增幅约21.2%[47]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上涨约21.2%[70] - 2023年上半年居家生活服务收入2079.3万元,占比51.5%,较2022年同期增长43.5%;公共资源管理服务收入1092.3万元,占比27.1%,较2022年同期增长41.5%;资产管理服务收入861.9万元,占比21.4%,较2022年同期下降21.7%[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房屋焕新累计总成单量达520单[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零售销售单量累计达52900单,同比2022年增长54.3%,交易金额达人民币约330万元[74] - 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业务总收入较2022年同期提升约41.5%[75] - 2023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买卖业务147单、租赁业务500单,交易金额约2.66亿元,总收入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21.7%[76]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从约0.33亿元增加约21.2%至约0.40亿元[88] 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为1284.3万元,2022年同期无收益[24] - 2023年3月集团收购朗诗寓轻资产业务,在管一万余间轻资产委托管理公寓,覆盖13个一二线城市[48] - 2023年3月31日完成北海朗润股权交割,在管一万余间轻资产委托管理公寓,覆盖13个一二线城市,实现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约1284万元[80] - 2023年上半年公寓经营及管理服务收益约0.13亿元[89] 公司建筑面积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签约建筑面积约3869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3064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约5.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签约建筑面积约为3,869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为3,064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净增长约5.0%,纯第三方拓展规模约占总在管面积的57.9%[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约3869万平方米,2023年上半年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占比约92.5%;来自商业及写字楼项目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占比约11.0%[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覆盖35个城市,在管建筑面积约3064万平方米,共205项在管物业,服务逾25万户住户[54] 公司收购相关事项 - 2023年3月公司以201,700,000元收购北海朗润100%股权[39] - 收购北海朗润总代价为人民币201,700千元,按公平值计算之已收购资产净值总额为人民币201,700千元,收购时现金流出为人民币196,916千元[40] - 2022年12月1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2.017亿元[133] - 2023年2月24日,买卖方及目标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的补充协议[134] - 收购事项适用百分比率超5%且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第一卖方由田先生最终拥有50%权益,收购事项构成关联交易[135] - 收购事项于2023年3月31日完成[136]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用途 - 公司于2021年7月8日上市,发行1.10765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889亿港元[119] - 战略收购及投资分配所得款项净额占比56.8%,金额1.641亿港元,已完成[120] - 进一步升级数字化智慧系统等用途分配所得款项净额占比15.3%,金额4420万港元,未动用3400万港元,预期2024年12月31日完成[120] - 丰富社区生活等用途分配所得款项净额占比10.2%,金额2950万港元,未动用1390万港元,预期2024年12月31日完成[120] - 持续激励等人才管理用途分配所得款项净额占比7.7%,金额2220万港元,已完成[120]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分配所得款项净额占比10.0%,金额2890万港元,预期2024年12月31日完成[120]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目前近400人持救护员资格证书上岗[45] - 集团运维全国154个客户主题社团,开展14场内部培训,线上发布325场活动,创造27万余次访问量[46] - 集团自2005年成立,总结200余个项目多业态服务标准,推出18周年《极致案例》武器库[42] - 公司位列「2023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第23名[53] - 截至2023年6月底,非并表管理项目总数达23个,非并表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38万平方米[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通过14场超1500人次内部培训渗透“有温度社区”文化[77] - 线上“诗友公社”小程序上线,实现27,845名用户注册,累计访问量达274,106次,凝聚220个客户主题社团,开展325场活动,2.6万户客户参加,传播覆盖近38万人次[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企业服务号覆盖全部在管项目,客服小程序全面上线,内部设备设施智能巡检覆盖全部在管项目,智能车场管理系统覆盖超90%自有项目[81][82] - 公司于2021年6月1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8][139]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及批准[140] - 本公告分别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截至2023年6月3
朗诗绿色生活(0196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08 19:08
股份期权计划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期权计划中,董事尚未行使的股份期权总计777,000份,五位最高薪酬人士(不包括吴旭及刘超)尚未行使的股份期权总计666,000份,其他雇员参与者年初尚未行使5,033,600份,年度行使202,300份,年末尚未行使4,831,300份,整体总计年初6,476,600份,年度行使202,300份,年末6,274,300份[3] - 公司执行董事吴旭于2022年7月5日获授行使价3.02港元的股份期权444,000份[3] - 公司执行董事刘超于2022年7月5日获授行使价3.02港元的股份期权333,000份[3] - 公司2022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不包括吴旭及刘超)于2022年7月5日获授行使价3.02港元的股份期权666,000份[3] - 公司其他雇员参与者于2022年7月5日获授行使价3.02港元的股份期权5,033,600份,年度行使202,300份[3] 股份奖励计划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中,董事未归属奖励总计3,960,000份,五位最高薪酬人士(不包括周勤及吴旭)未归属奖励总计1,000,000份,整体总计未归属奖励4,960,000份[3] - 公司执行董事周勤于2022年7月5日获授未归属奖励股份1,480,000份[3] - 公司执行董事吴旭于2022年7月5日获授未归属奖励股份2,480,000份[3] - 公司2022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不包括周勤及吴旭)于2022年7月5日获授未归属奖励股份1,000,000份[3] 股份期权及奖励计划服务供应商分限额情况 - 公司股份期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无服务供应商分限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