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科技(02018)

搜索文档
瑞声科技控股初光汽车 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环球网· 2025-06-13 11:02
战略合作与收购 - 瑞声科技控股初光汽车 双方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1] - 瑞声科技2024年2月完成对全球领先车载扬声器公司PSS 80%股权收购 构建行业首个全栈式车载声学解决方案 [3] - 此次控股标志着瑞声科技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完善 实现从声音感知到播放的全面闭环 [5] 技术优势 - 瑞声科技在声学领域有深厚积累 已为吉利/理想/小鹏/广汽等客户提供服务 [3] - 初光汽车麦克风模组性能优于行业 30-10kHz频响区间灵敏度波动<5dB 优于行业50% [4] - 初光汽车车外麦克风防水达IP69K级 较常见IP67级产品显著提升使用寿命 [4] 产品与认证 - 初光汽车采用先进制造工艺 包括炉前2D炉后3D AIO/3D-xray/ICT测试机等设备 [4] - 公司通过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多项行业认证 [4] 市场布局 - 瑞声科技将利用全球资源助力初光汽车开拓海外市场 [5] - 双方将共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全栈式高品质解决方案 [5]
瑞声科技收购初光汽车,手机圈玩家扎堆汽车圈
经济观察网· 2025-06-12 09:39
瑞声科技战略布局汽车声学领域 - 瑞声科技与初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控股收购 双方计划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2] - 初光汽车是车载麦克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其车载数字麦克风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5% 全球市场占有率26% 客户包括吉利 奇瑞 理想 小鹏等新能源车企 [2] - 此次交易是瑞声科技继收购比利时车载扬声器公司PSS 80%股权后 在汽车产业链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3] 消费电子产业链转型汽车赛道趋势 - 消费电子市场增长放缓促使瑞声科技等企业寻找新增长点 2018年后开始向汽车领域拓展 [3] - 除瑞声科技外 立讯精密 佳禾智能 舜宇光学等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近年也纷纷转向汽车赛道 [3] - 瑞声科技表示此次控股将完善其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并助力初光汽车开拓海外市场 [3] 智能座舱驱动车载声学市场发展 - 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主战场 宝马 极氪 现代等品牌在CES 2025展示创新座舱技术 [4] - 车载声学系统作为核心要素市场潜力巨大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4] - 技术迭代加速表现为单车扬声器数量激增(如瑞声科技展示51枚扬声器方案) 声学器件小型化高性能化 软件算法重要性提升 [4] - 供应链企业角色重构 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变为共同定义产品体验的技术伙伴(如瑞声科技与理想汽车深度合作) [4]
强强联合!瑞声科技控股初光汽车,共研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19:45
战略合作与收购 - 瑞声科技与初光汽车举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仪式,未来将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1] - 此次合作瞄准车载声学系统广阔市场,瑞声科技通过收购初光汽车进一步完善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5][6] - 瑞声科技此前已完成对全球领先声学组件及音响系统供应商PSS 80%股权收购,加速汽车业务多元化拓展 [5]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汽车智能化转型中,智能座舱体验成为购车关键因素,渗透率从三年前45%上升至超过60% [3] - 声学系统竞争从比拼硬件参数转向全面理解用户需求,推动汽车从"移动工具"向"智能玩具"转变 [3] - 生态化成为汽车产业最大特征,构建开放高效的新兴产业生态是行业必由之路 [7] 技术能力与产品优势 - 瑞声科技构建了集扬声器、功放、算法及调音服务于一体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初光汽车麦克风模组性能优异,30-10kHz频响区间灵敏度波动<5dB,优于行业平均水平50% [5] - 初光汽车车外麦克风防水性能达IP69K级,显著高于常见IP67级产品,提升使用寿命 [6] 业务协同与市场布局 - 瑞声科技已与吉利、理想、小鹏、广汽及宝马等车企达成合作,提供灵活产品服务组合 [6] - 收购后将利用全球资源助力初光汽车开拓国际市场 [6] - 双方合作被评价为"小而美又大而强"的典范,通过优势互补推动行业进步 [9] 财务表现与增长战略 - 2024年瑞声科技营收273.3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 [11]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毛利率24.8%,已成为全新增长引擎 [11] - 公司以声学为起点向光学、触觉反馈、传感器延伸,构建车载感知体验生态 [11]
瑞声科技收购初光,切入智能座舱“听觉中枢”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9:20
战略合作与收购 - 瑞声科技以2 88亿元人民币收购初光汽车53 74%股权,初光成为其间接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标志着瑞声科技正式进入车载声学产业,补足车规级产业链入口的缺失 [1][2] - 初光汽车在数字麦克风领域占据国内超半数市场份额,具备IATF16949等前装量产认证资质 [2] 产业升级与技术迁移 - 车载声学正从边缘零部件升级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环节,麦克风性能直接影响语音助手、降噪系统等关键功能 [1] - 瑞声科技将消费电子领域的微结构制造、声学系统经验迁移至智能汽车产业,尝试跨产业能力复制 [2] - 智能座舱交互方式从"屏幕即交互"向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物理AI"时代演进 [1][3] 行业竞争格局 - 车载声学关键技术长期依赖海外企业,本土企业有望通过闭环能力构建打破技术依赖 [3] - 交易可能成为本土智能汽车供应链中声学系统能力形成的可复制范本 [4] - 声学模块从传统汽车中低价值部件转变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来源 [3] 未来协同方向 - 双方将在声学系统开发、整车适配、国际市场拓展等多维度展开协同 [3] - 计划基于初光平台开发车规级新品类,整合算法调优能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 - 合作可能推动智能座舱向低功耗、高容错、高集成度方向演进 [3][4]
瑞声科技:Takeaways from mgmt. visit: Multiple growth drivers from optics, automotive and robotics-20250603
招银国际· 2025-06-03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的目标价为58.78港元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AAC业务前景和2025年收入增长(同比增长10-15%),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磁驱动和汽车声学等业务 [1] - AAC在智能手机领域处于领先市场地位,2025年关键增长驱动因素来自光学升级、大客户高端机型采用VC、汽车声学客户拓展和订单获取、AI智能手机的MEMs麦克风升级等 [8] - AAC已拓展至机器人、AI眼镜和汽车等新战略市场,有坚实产品路线图 [8] - 认为AAC能抓住AI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汽车声学和机器人等多个趋势,股票具有吸引力,重申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总结 - 2023-2027财年,收入分别为204.19亿、273.28亿、325.66亿、351.13亿和37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3.8%、19.2%、7.8%和7.0% [2] - 净利润分别为7.404亿、17.972亿、24.886亿、29.43亿和32.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142.7%、38.5%、18.3%和9.8% [2] 目标价格与股价表现 - 目标价58.78港元,较当前价格36.65港元有61.3%的上涨空间 [3] - 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绝对表现分别为-1.9%、-18.6%和4.1%,相对表现分别为-6.8%、-19.9%和-13.1% [5] 股东结构 - 吴春园持股21.9%,潘政民持股19.5% [4]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光学业务预计同比增长20%,得益于塑料镜头规格升级和WLG旗舰订单获取 [1] - 精密机械业务预计同比增长20%,因AI手机采用VC和国内外客户的铰链订单获取 [1] - 电磁驱动业务预计同比增长15-20%,源于触觉反馈升级和机器人订单获取 [1] - 汽车声学业务预计实现个位数同比增长,通过海外OEM和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份额增加以及产品组合扩展 [1] 新兴业务拓展 - 机器人领域,已建立机器人执行器产品组合,并开始向顶级机器人客户批量生产和发货 [8] - AI眼镜领域,是几家中国主要品牌特定扬声器的唯一供应商 [8] - 汽车领域,计划以2.88亿元人民币收购河北楚光汽车零部件53.7%的股份,加强汽车产品供应 [8] 财务预测 收入细分 - 声学、PSS、传感器与半导体、ED&PM、光学等业务在2023-2027财年有不同的收入规模、占比和同比增长率 [10] 损益预测 - 2023-2027财年,收入、成本、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11] 现金流量 - 2022-2027财年,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有不同表现 [18] 增长与盈利能力 - 2022-2027财年,收入、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长率和利润率指标有相应变化 [18] 估值 - 目标价基于25.2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的加权平均目标市盈率,各业务板块有不同的目标市盈率 [12][13]
氪星晚报|阿里妈妈LMA 2广告大模型系列中的URM通用召回大模型亮相TongAI大会;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全长约26千米,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缆悬索桥完成主缆架设
36氪· 2025-05-26 19:47
大公司动态 - 携程集团宣布设立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 支持旅游领域突破性和创新性发展 并与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多家国际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10个国内目的地及5家海外组团社构建"双向服务枢纽" [1] - 飞猪AI"问一问"升级机酒查询 手绘地图功能 新增"会员助手" 覆盖机型 舱位 酒店类型等信息 优化搜索引擎输入提示和旅行方案一键生成长图功能 [2] - 阿里妈妈LMA 2广告大模型系列中的URM通用召回大模型亮相TongAI大会 能更精准预测消费者潜在购物需求 [3] -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面向高精定位测姿与智能化应用需求 提供适配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服务 [4] 重大合同与合作协议 - 复洁环保签订2.44亿元污泥干化造粒系统及除臭设备采购合同 涉及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5] - 禾迈股份签订10亿元户用光伏系统设备合作协议 预计3年内完成 将影响2025年及后续业绩 [6] 业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4000万 非茶饮订单占比75% 非餐品类增长显著 订单准时率达97% [7] 医药研发进展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HLX22获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用于胃癌治疗 将享受欧盟政策支持 [8][9] 新产品发布 - 蔚来新款ET5及ET5T搭载赛恩领动4D成像雷达 通过毫米波穿透性实现精准风险预警 [10] 投融资事件 - 广州邓氏阿嬷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供应链建设及市场扩张 [11] - 中匠民大国际工程设计完成1000万元A轮融资 将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并扩充人才 [12] - 微米创想科技获2000万A轮融资 资金用于零代码智能自动化技术研发 [13] 行业趋势与预测 - 瑞银预测2024-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7% 2025年渗透率25% 2030年达41% [14] 基础设施与工程建设 - 燕矶长江大桥完成主缆架设 为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缆悬索桥 全长26千米 主跨1860米 [15]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5-26 12:25
战略合作 -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02018 HK)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1] - 双方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面向高精定位测姿与智能化应用需求 [1] - 合作重点为高精度定位服务及核心组件的产业应用 [1] 技术能力 - 六分科技提供适配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产品 兼容GPS/伽利略/格洛纳斯系统 [1] - 公司具备软硬一体化全球定位服务能力 [1] - 自研产品包括GNSS模组 IMU模块/模组 通导一体T-BOX等终端硬件 [1]
强强联手助力智能化发展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环球网· 2025-05-24 16:45
战略合作签约 -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在武汉举行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CEO及事业部总经理代表签约[2] - 签约后双方参观生产线并就高精度定位和智能化应用进行深入交流[2] - 合作旨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共同推动高精定位产业跨越式发展[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汽车 手机 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硬件升级推动高精度定位需求[2] - 高精度定位支持的智能感知能力成为当代智能生活的重要标签[2] - 时代风口为双方合作打开巨大发展空间[2] 六分科技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高精度定位产品服务 适配北斗系统并兼容GPS等全球定位系统[4] - 自研GNSS模组 IMU模块 通导一体T-BOX等终端硬件产品[4] - 提供辅助驾驶软硬服一体终端 座舱车道级导航方案等产品组合[4] - 产品覆盖辅助驾驶 智能手机 无人机 共享单车 智能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等场景[4] 瑞声科技业务与技术 - 感知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 聚焦声学 光学 触感 传感器及半导体领域[5] - 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建立战略合作 在精密制造等领域具备综合竞争力[5] - 布局智能汽车 低空经济 具身智能 智能手机 混合现实 IoT等行业[5] 合作前景与目标 - 双方将整合专业技术与产业资源 形成创新突破合力[6] - 合作重点为提升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 推广核心组件产业应用[6] - 目标是通过低成本 高质量 高可靠性产品推动中国智能产业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