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声科技(02018)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概念股涨幅居前 蓝思科技涨超14% 苹果秋季发布会定档9月9日
智通财经· 2025-08-27 09:56
苹果概念股市场表现 - 蓝思科技涨11.02%至28.82港元 [1] - 高伟电子涨2.46%至34.2港元 [1] - 瑞声科技涨1.72%至46.02港元 [1] - 富智康集团涨1.73%至15.25港元 [1] 苹果公司战略动向 - 苹果计划于9月9日举行秋季发布会推出iPhone17系列 [1] - 苹果与谷歌洽谈Siri改版 采用外部合作与自主开发双轨推进AI技术 [1] - 苹果追加10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 未来四年总投资额达6000亿美元 [1]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苹果AI技术26年落地效果有望超预期 [1] - 中信证券指出A/H股果链公司估值较低 看好2025-2027年硬件创新周期 [1] - 财信证券表示苹果加速在美投资换取印度组装iPhone关税豁免 [1]
瑞声科技(2018.HK):声学毛利率承压 光学毛利率改善
格隆汇· 2025-08-27 04:0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18% [1] - 1H25归母净利润8.8亿元 同比增长63% [1] - 1H25整体毛利率20.7%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1] -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22.8/26.5/29.2亿元 较前值下调1%/5%/4% [1][2] 声学业务 - 1H25声学收入35.2亿元 同比增长2% [1] - 1H25声学毛利率27.2% 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1] - 公司指引2025年声学毛利率将实现同比增长 [1] - 通过收购初光公司强化车载麦克风竞争力 [2] 光学业务 - 1H25光学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20% [1] - 1H25光学毛利率10.2% 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 - 增长主要受益于塑胶镜头和光学模组出货量增长及产品结构改善 [1] 马达及精密结构件 - 1H25收入46.3亿元 同比增长27% [1] - 1H25毛利率22.9% 同比基本持平 [1] - 需关注VC散热板在北美大客户新机的放量进展 [1] 新兴业务布局 - 汽车业务获得海内外多个客户定点 包括某NEV品牌旗舰SUV项目 [2] - XR眼镜业务实现声学、光学及电机产品对头部客户的定点突破 [2] - 机器人领域布局高价值环节 灵巧手产品有望快速上量 [2] - 预期车载业务营收和市场份额未来2-3年将取得重大突破 [2] 估值与评级 - 基于2026年25.0倍目标PE 给予目标价60.30港币 [2] - 目标PE高于可比公司20.6倍的均值 [2] - 维持买入评级 [1][2]
瑞声科技(02018):预计2025年集团收入增长超18%,毛利率高于去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36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创历史新高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63.1%至8.76亿元 [1] - 下半年收入增速预计不低于上半年的18.4%,全年毛利率将不低于去年22.1%水平 [1] - 研发、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在良好水平,业务增长同时实现费用优化 [8] 声学业务 - 声学业务上半年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8% [3] - 声学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品项目导入影响 [3] - 全年声学毛利率预计不低于去年30.2%水平 [3] - SLS大师级和同轴扬声器上半年出货超1700万只,同比增长近40% [3] - 推出行业首个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及最薄扬声器(单体厚度仅1.4MM) [3] 光学业务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9.7% [4] - 塑胶镜头毛利率改善超10个百分点,全年有望超过30% [4] - WLG镜头今年出货量将超1000万个,明年预计增长50%以上 [4] - WLG技术良率达80%以上,已实现单镜片盈利 [4] - G+P玻塑混合镜头毛利未来有望超过塑胶镜头 [4] AI驱动业务增长 - MEMS麦克风业务因AI手机语音交互需求提升,2025年收入预计较2024年增长超50% [6] - 散热业务因AI手机算力功耗提升,2025年收入将超12亿元,较2024年翻3倍 [6] - 折叠机超薄化趋势推动创新产品及核心器件ASP持续提升 [6] - 声学业务2025年营收持续增长,马达产品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6] 车载业务 - 车载业务上半年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达23.9% [8] - 通过并购成为TIER1供应商,导入欧美及中国新势力头部主机厂 [7] - 车载声学业务营收占全集团营收13%以上 [7] - 定点了国内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项目,含32个扬声器、40通道功放等系统解决方案 [8] - 未来将从器件向品牌系统产品拓展,成为声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8]
瑞声科技(02018):声学毛利率承压,光学毛利率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5 17: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60.30港币 [1][4][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18% 毛利率20.7%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1][2] - 归母净利润8.8亿元 同比增长63% [1] - 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 同比增长2% 毛利率27.2% 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2]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10.2% 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2] - 马达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46.3亿元 同比增长27% 毛利率22.9% 同比持平 [2]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1%至22.8亿元 [1][4][11]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5%至26.5亿元 [1][4][11]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4%至29.2亿元 [1][4][11] - 2025年收入预测上调6%至324亿元 2026年上调6%至364亿元 2027年上调4%至397亿元 [11] - 2025年毛利率预测下调1.6个百分点至22.8% 2026年下调1.0个百分点至23.1% 2027年下调0.7个百分点至23.3% [11] 业务分部表现 - 声学业务1H25收入占比26.5% PSS车载及消费声学业务收入17.4亿元 [12][13] - MEMS麦克风业务收入6.08亿元 同比增长56.2% 毛利率12.1% [12][13] - 光学业务1H25收入26.5亿元 其中塑胶镜头和光学模组出货量增长 [2] - 精密结构件新品VC散热板在北美大客户新机放量进展值得关注 [2] 新业务发展机遇 - 汽车领域获得海内外多个客户定点 包括某NEV品牌旗舰SUV定点 [3] - 收购车载麦克风企业初光强化车载声学竞争力 [3] - XR眼镜领域实现声学、光学及电机产品对头部客户的定点突破 [3] - 机器人领域围绕高价值环节布局 灵巧手产品有望快速上量 [3] 估值分析 - 基于25.0倍2026年预测PE估值 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测均值20.6倍溢价 [4][14] - 当前股价对应18.0倍2026年预测PE 被认为具有吸引力 [14] - 目标价60.30港币较当前股价45.36港币存在32.9%上行空间 [4][7] 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PE为20.55倍 瑞声科技为17.97倍 [15] - 可比公司包括立讯精密(15.03倍2026年PE)、歌尔股份(24.67倍)、舜宇光学(19.46倍)等 [15]
瑞声科技(02018.HK):2025H1经营利润低于预期 等待新产品突破催化
格隆汇· 2025-08-25 12:04
2025H1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8% [1] - 毛利率20.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受声学业务和MEMS业务毛利率拖累 [1] - 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63%,增长主要源于收购PSS带来的一次性收益 [1] 业务分部表现 - 声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1] - 电磁传动/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毛利率22.9% [1] - 光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毛利率10.2%(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 - MEM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毛利率12.1%(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1]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毛利率23.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 2025年业绩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整体毛利率将高于2024年的22% [2] - 声学业务毛利率预计恢复至不低于30.2% [2] - 结构件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20%,毛利率18%-22% [2] - 马达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20%,毛利率30%以上 [2] - 光学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左右 [2] - MEMS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0%-60%,毛利率15%-20% [2] - 车载声学2025H2收入增速不低于2025H1,全年毛利率不低于2024年水平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23/27/30亿元(原预测24/30/35亿元) [1] - 对应年增长率分别为26%/18%/12% [1] - 当前股价45.36港币对应2025-2027年PE为21.2/18.0/16.1倍 [1] 战略定位 - 公司战略卡位机器人及XR领域,有望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1]
瑞声科技(02018.HK):1H25净利润符合预期 光学延续盈利改善趋势
格隆汇· 2025-08-25 12:04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收入同比增长18%至133.1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至8.76亿元 [1]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增加2.72亿元 主要来自PSS相关应付或有代价公允价值变动 [1] 光学业务表现 - 光学收入同比增长20%至26.5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至10.2% [1] - 塑胶镜头6P及以上出货占比超18% 7P稳定出货 带动毛利率同比增幅超10个百分点 [1] - 光学模组32MP以上出货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34% OIS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0% [1] - WLG技术实现安卓高端旗舰机型1G6P主摄和棱镜项目突破 [1] 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 - 收入同比增长27%至46.3亿元 毛利率保持稳定 [1] - 配合海外客户推进创新侧键应用并持续放量 [2]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 - 传感器及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56%至6.1亿元 [2] - 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向海外客户出货 [2] AI驱动硬件升级机遇 - AI语音交互提升MEMS麦克风性能要求 [2] - 扬声器产品受益于超薄化趋势 [2] - VC散热技术有望在客户旗舰机快速放量 [2] 新兴领域布局 - 在车载 机器人 XR领域进行多方位布局 [2] - 声学系统 光学系统 精密加工件具备深厚技术储备 [2] - 制造和设计能力从智能手机向新兴领域复用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4.56/28.66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P/E 20.3倍/17.1倍 [2] - 目标价61.0港元对应25/26年P/E 27.3倍/23.0倍 [2]
中金:维持瑞声科技(02018)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6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1:35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瑞声科技跑赢行业评级和61港元目标价 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27.3倍/23.0倍 较当前股价存在34.5%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业绩符合预期 收入同比增长18%至133.1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至8.76亿元 [2] - 光学业务高端化策略见效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快速增长 其他收益净额增加2.72亿元 [2] 财务表现 - 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4.56亿元/28.66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20.3倍/17.1倍 [1] - 1H25光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26.5亿元 毛利率提升5.5个百分点至10.2% [2] -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收入同比增长27%至46.3亿元 毛利率保持稳定 [2] -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至6.1亿元 [4] 光学业务进展 - 塑胶镜头6P及以上出货占比超18% 7P稳定出货 毛利率同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 [3] - 光学模组32MP以上出货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34% OIS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0% [3] - WLG技术实现安卓旗舰机型1G6P主摄和棱镜项目突破 [3] - 光学业务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提升 [3] AI驱动硬件升级 - 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向海外客户出货 受益AI语音交互对性能要求提升 [4] - 创新侧键应用持续放量 推动电磁传动业务增长 [4] - VC散热技术有望在客户旗舰机快速放量 [4] - 扬声器产品受益超薄化趋势 [4] 新兴领域布局 - 技术储备覆盖声学系统 光学系统 精密加工件 [5] - 制造与设计能力从智能手机向车载 机器人 XR等新兴领域复用 [5] - 多元化业务增长引擎逐步形成 [5]
瑞声科技:预计2025年集团收入增长超18%,毛利率高于去年
格隆汇APP· 2025-08-25 10: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63.1%至8.76亿元 [1] - 下半年收入增速预计不低于上半年的18.4%,全年毛利率水平将不低于去年的22.1% [1] - 研发、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在良好水平,为转型成效体现 [8] 声学业务 - 声学业务上半年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3] - 全年声学毛利率预计保持不低于去年30.2%的水平 [3] - SLS大师级和同轴扬声器上半年出货超1700万只,同比增长近40% [3] - 推出行业首个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及最薄扬声器(单体厚度1.4MM) [3] 光学业务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9.7% [4] - 塑胶镜头毛利率改善超10个百分点,全年毛利率有望超30% [4] - WLG镜头全年出货量将超1000万个,明年预计增长50%以上 [4] - WLG技术良率达80%以上,已实现单镜片盈利,G+P玻塑混合镜头毛利有望超过塑胶镜头 [4] AI驱动业务增长 - MEMS麦克风业务2025年收入预计较2024年增幅超50% [6] - 散热产品线2025年收入规模将超12亿元,较2024年至少翻3倍 [6] - 折叠机超薄化趋势推动创新产品及核心器件ASP持续提升 [6] - 声学业务营收持续增长,马达产品业务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6] 车载业务 - 车载业务上半年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23.9% [7] - 车载声学业务营收占全集团营收13%以上 [7] - 通过并购成为TIER1供应商,定点了欧洲主流客户及国内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项目(含32扬声器+40通道功放) [7] - 未来将从器件向品牌系统产品拓展,成为声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WLG技术获国内头部客户旗舰机型1G6P镜头订单,并独家供应超光棱镜解决方案 [4] - 按键模组产品自2024年底开始出货,功能将持续迭代演进 [6] - PSS获得欧洲主流客户定点项目,推动收入与毛利稳定增长 [7]
瑞声科技(02018):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经营利润低于预期,等待新产品突破催化
开源证券· 2025-08-24 10: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H1经营利润低于预期 声学业务毛利率和MEMS业务毛利率下滑拖累整体表现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至8.8亿元 主要受益于收购PSS带来的一次性收益 [4][5] - 公司战略卡位机器人及XR领域 有望支撑更高估值溢价 [4]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3/27/30亿元 对应同比增长26%/18%/12% [4] - 当前股价45.36港币对应2025-2027年21.2/18.0/16.1倍PE [4]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18% 基本符合预期 [5] - 2025H1毛利率20.7% 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 [5] - 声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 毛利率27.2% 同比下滑2.7个百分点 [5] - 电磁传动/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 毛利率22.9% 同比基本持平 [5] - 光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 毛利率10.2% 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5] - MEM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毛利率12.1% 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5]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毛利率23.9% 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 [5] 业务指引 - 公司指引2025年整体毛利率相比2024年22%继续提升 [6] - 声学毛利率预计恢复至不低于30.2% [6] - 结构件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20% 毛利率18%-22% [6] - 马达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20% 毛利率30%以上 [6] - 光学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左右 [6] - MEMS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0%-60% 毛利率15%-20% [6] - 2025H2车载声学收入同比增速不低于2025H1 全年毛利率不低于2024年水平 [6] 估值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15.94/346.84/370.48亿元 同比增长15.6%/9.8%/6.8%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2.70/26.75/29.90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21.9%/22.4%/22.8% [7] - 预计2025-2027年EPS 1.96/2.31/2.58元 [7]
瑞声科技(2018.HK)2025H1业绩点评:25H1声学毛利率承压 H2有望回升;散热、WLG有望持续强劲增长
格隆汇· 2025-08-23 20:00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33.18亿元,同比增长18.4% [1] - 25H1归母净利润8.76亿元,同比增长63.1%,若剔除其他收益2.57亿元(主要为收购PSS带来的一次性公允价值重估贡献),净利润为6.19亿元 [1] - 25H1毛利率20.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1] 声学业务 - 25H1声学业务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受新品量产爬坡影响 [1] - SLS大师级扬声器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首发行业最薄扬声器(厚度1.4mm)及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 [1] - 公司预计下半年高端产品爬坡将推动声学毛利率稳步提升,并计划拓展非智能手机设备领域(如智能眼镜) [1] 车载声学业务 - 25H1车载声学收入17.38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23.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2] - 全栈式车载声学系统亮相上海车展,涵盖高性能扬声器、自研功放及AI算法 [2] - 收购河北初光(产品包括智能麦克风、E-call麦克风等),智能麦克风已实现主流客户车型全覆盖 [2] 光学业务 - 25H1光学业务收入26.48亿元,同比增长19.7%,毛利率10.2%,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 [2] - 塑胶镜头高端化进展顺利:6P镜头出货占比超18%,7P项目稳定出货 [2] - 光学模组收入同比增长20%,32M像素以上模组占比超34%(同比提升超3个百分点),OIS模组销售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近150%) [2] - WLG技术持续突破,获多家主流客户主摄及棱镜定点 [2] 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业务 - 25H1收入46.34亿元,同比增长27.4%,毛利率22.9%,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 [3] - 电磁传动领域创新推出SuperSlimEngine,获多家头部客户订单 [3] - 金属中框稳定供应中高端机型及折叠机,笔电机壳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8.4%),散热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超45%) [3]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 - 25H1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56.2%,主要因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向海外客户出货 [3] - 毛利率12.1%,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3]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因声学毛利率超预期下跌,下调25年净利润预测5%至24.06亿元 [3] - 考虑到WLG持续突破,上调26/27年净利润预测3%/4%至30.81/34.59亿元 [3] - 光学业务盈利能力改善驱动业绩增长,车载及机器人多元化场景拓展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