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声科技(02018)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供应链的中国答卷:从组件制造到绿色智造的进化之路
新浪财经· 2025-10-16 17:04
文章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新任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走访中国供应链,凸显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已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双方在技术、绿色、人才领域深度绑定,形成“双向成就”的典范 [1] 技术共生 - 苹果与瑞声科技、蓝思科技的合作进入联合研发的深度共生阶段,突破传统“甲方下单、乙方生产”模式 [3] - 瑞声科技为iPhone 17 Pro系列提供超薄均热板,其冷热端温差控制在2°C以下,远优于行业5°C的标准,关键技术包括与苹果联合研发的弹夹工装、碳纳米涂层技术(使石墨工装耐磨性提升50%、寿命延长一倍)以及主要生产环节100%回收铜材料 [6] - 蓝思科技泰州工厂采用自主移动机器人实现主动上下料与智能任务调度,“一线流”组装线贯穿40余道全自动工序,并通过自动外观检测设备支持快速跨机种切换 [9][11] - 中国供应商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共创”的转变,例如瑞声科技基于Mac mini硬件与机器学习搭建自动化测量系统,蓝思科技即将启动金属材料研发中心,创新成果反哺苹果产品竞争力 [14] 绿色转型 - 苹果目标在2030年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中国供应商成为核心践行者 [15] - 瑞声科技已加入苹果的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零废弃物项目及清洁水项目,积极采用回收材料 [15] - 蓝思科技在中国为苹果生产供能的环节已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覆盖,阳极工序中水回收率超80%,已有5个园区获得UL废弃物零填埋认证 [15] - 具体环保协作案例包括蓝思科技的铝屑100%回收和瑞声科技的塑料托盘替代 [17] - 苹果联合清华大学开展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通过“产学研”协同模式为企业解决环保难题并培养复合型人才 [17] 人才赋能 - 苹果通过供应商员工发展基金为中国供应商搭建人才成长体系,覆盖自动化技术员到领导力培养等不同岗位和层级 [18][23] - 瑞声科技员工张鑫通过苹果自动化技术员培训,从设备工程师成长为认证讲师,开发18类课程,开展75场培训覆盖759人次 [19] - 蓝思科技员工通过苹果培训项目获益,例如张莹通过个人领导力项目提升沟通能力,班长杨旭提升团队管理效率,裴照楠和葛玉红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成长为内部讲师并提升操作维护效率 [21] - 人才培养旨在让员工在产业链中获得成长,以保持供应商的技术活力与生产稳定性,实现供应链的长期健康发展 [23]
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到访瑞声科技(02018)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2:52
合作考察与认可 - 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于10月14日走访了瑞声科技位于江苏常州的均热板模组生产工厂 [1] - Sabih Khan在采访中高度赞扬中国供应商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在智能制造环节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3] - 特别指出瑞声科技与苹果合作研发的自动化产线成功实现了VC均热板注水除气环节所需的高精密度和极低容错率 [3] 长期合作关系 - 瑞声科技与苹果公司已合作17年,从最初为MacBook提供麦克风,发展到为iPhone、MacBook和Apple Watch等多条产品线提供声学与马达、金属结构件等多种组件 [6] - 截至2025年,瑞声科技的苹果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80亿个,年出货量从最初的200万个增长至6.1亿个 [6] - 瑞声科技自iPhone 4开始参与每一代iPhone机型的开发,在国内拥有9个研发和制造基地,总投资高达15亿美元,并计划持续加大投资 [6] 技术创新与自动化生产 - 双方合作建成全球首条全自动化的超薄均热板生产线,并成功应用于iPhone 17 Pro系列产品 [6] - 常州工厂的均热板模组生产流程实现100%自动化,从原材料输入到成品产出及中间流转均由机器人设备完成 [7] - 关键工艺如“注水除气线”利用工业相机确保定位精准,实现一致性与稳定性;热性能测量系统和包装产线也实现全自动化,其中自适应测试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9] 可持续发展举措 - 苹果公司透露其在中国超过90%的生产制造已采用可再生能源,逾百家供应商共同促成此进展,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所有产品生产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 [9] - 瑞声科技已加入苹果的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零废弃物项目及清洁水项目,其常州工厂生产的iPhone 17 Pro系列超薄均热板主要生产环节已实现使用100%回收铜材料 [10] 人才发展与技能培训 - 瑞声科技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展专门的自动化培训项目,近1年来共同开发了18个精品课程,完成了759人次的培训,显著提升了员工的自动化技能 [10] - 例如员工张鑫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了技能并获得内部讲师认证,从而带动更多员工进步以适应未来角色 [10]
港股苹果概念股多数走高 鸿腾精密涨6.4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1:39
每经AI快讯,10月16日,港股苹果概念股多数走高,截至发稿,鸿腾精密(06088.HK)涨6.43%,报6.29 港元;比亚迪电子(00285.HK)涨5.73%,报41.36港元;蓝思科技(06613.HK)涨3.47%,报27.46港元;瑞 声科技(02018.HK)涨2.01%,报40.62港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港股异动丨苹果概念股多数上涨 瑞声科技涨2% 苹果将续加大在华投资
格隆汇· 2025-10-16 11:37
市场表现 - 苹果概念股多数表现活跃,鸿腾精密股价上涨6.4%至6.290港元,比亚迪电子股价上涨近6%至41.360港元 [1]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3.5%至27.480港元,瑞声科技股价上涨2%至40.620港元,富智康集团和舜宇光学科技股价亦跟涨 [1] 高层交流与合作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北京会见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双方就苹果在华业务发展及加强电子资讯领域合作进行交流 [1] - 库克表示苹果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进一步提高对华合作层次和水平,以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1] 供应链动态与可持续发展 - 苹果公司新任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首次到华走访供应链 [1] - 苹果公司透露其在中国超过90%的生产制造已采用可再生能源,逾百家供应商共同促成了这一进展 [1]
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到访瑞声科技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21:59
公司合作与投资 - 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参观了瑞声科技位于江苏常州的均热板模组生产工厂及首条全自动化超薄均热板生产线 [1] - 瑞声科技与苹果公司的合作始于iPhone4,并参与了此后每一代iPhone机型的开发 [1] - 公司与苹果主要产品线均有合作,在国内设有9个研发和制造基地,总投资高达15亿美元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投资 [1]
10月13日【輪證短評】贛鋒鋰業、新華保險、港交所、中芯、藥明康德、嗶哩嗶哩
格隆汇· 2025-10-15 08:00
赣锋锂业 (01772)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自9月10日上升后,于10月10日开始调整,有投资者考虑利用认购证部署反弹 [2] - 市场上价外认购证选择稀少,仅有一只行使价约50元的产品,价内产品杠杆为3.2-3.3倍,与价外产品3.5倍杠杆相近 [2] - 价内产品溢价低于价外产品,价外产品溢价为18.06%,价内产品溢价在11%以下,但价内产品引伸波幅较高,处于71%-73% [2] 新华保险 (01336)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上周走势良好,近期出现调整,有投资者考虑在43元或42元左右价位部署 [3] - 认购证选择不理想,价外产品价外幅度超过15%,若正股续跌可能扩大至20%,导致不跟价情况更严重 [3] - 存在一只价内7%、杠杆约3倍的产品可留意,但整体合适产品稀少,投资者若参与建议关注正股 [3] 香港交易所 (00388) 窝轮与牛证分析 - 有投资者考虑低位部署,价外认购证行使价464元,价外幅度7.2%,但高于阻力位446元和457元,需较长时间等待变价内 [4] - 行使价464元的7只产品均于11月到期,仅剩约半个月,到期日太短不建议考虑;价内产品到期日在12月,时间值损耗较高 [4] - 牛证方面,支持位在421元和409元,收回价低于409元的牛证较合适,市场有4-5只产品,杠杆12-14倍,溢价0.85%-1% [4] 瑞声科技 (02018) 窝轮市场状况 - 股价跌幅较大,有投资者考虑跌穿40元后搏反弹,但窝轮市场上合适的认购证选择极少 [5] - 目前仅有一只价外9.7%的产品,产品选择过少导致难以判断条款优劣,建议等待发行商上市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5] 中芯国际 (00981) 窝轮产品对比 - 股价接近保力加通道中线,有投资者部署反弹,价外产品行使价88.88元以上的选择较多,价外幅度超10% [6] - 市场有6只产品可选,杠杆约4倍,但溢价差异大,范围在21.43%至24.43%,引伸波幅水平在65%至68%之间 [6] - 价内产品杠杆3-3.3倍,无价外风险,且引伸波幅和溢价更低,在杠杆相近时,价内产品竞争力可能更强 [6] 药明康德 (02359) 窝轮产品选择 - 股价跌近保力加通道底部,投资者部署认购证搏反弹,价外产品行使价118-120元,价外幅度12%-14% [7] - 行使价120元左右有4只产品,杠杆差异大,范围在2.6倍至3.9倍,引伸波幅水平在75.2%至85%之间,差距显著 [7] - 建议选择低引伸波幅和低溢价的产品,因正股无升跌时,高引伸波幅产品若调整至较低水平将导致价格下跌 [7] 哔哩哔哩 (09626) 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跌幅较大,接近保力加通道中线,有投资者考虑部署认购证 [8] - 行使价258元的产品价外幅度达19%,较夸张;行使价236元产品价外幅度9.7%,更接近阻力位231元和240元 [8] - 行使价228元的产品杠杆达4.4倍,且溢价和引伸波幅更低,显示价外幅度较低的产品可能条款更优 [8]
瑞声科技对外展示全自动化超薄均热板生产线 已用于iPhone 17 Pro系列产品
中证网· 2025-10-14 16:37
公司技术与产品 - 瑞声科技在江苏常州的工厂首次对外展示全自动化的超薄均热板生产线 [1] - 瑞声科技为iPhone 17 Pro系列供应均热板散热模块 [1] - 超薄均热板在多项工艺上实现突破:使用联合研发的弹夹工装提升物流效率并减少塑料浪费,应用碳纳米涂层技术使石墨工装耐磨性提升50%,主体生产环节使用100%回收铜材料 [1] - 在注水除气环节采用工业相机定位与超细针头注水技术,配合真空除气处理,确保产品一致性与高真空度以满足导热需求 [1] 生产运营效率 - 生产线借助AI技术,将产品测试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1] - 得益于高自动化程度,在产品包装环节基本实现人与产品零接触 [1] 行业与客户动态 - 苹果公司COO萨比赫·汗在10月14日到访瑞声科技工厂 [1] - 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7 Pro系列首次采用均热板以提升散热性能 [1]
高盛最新增持股票名单曝光:联想、华虹半导体等位列其中
格隆汇· 2025-10-08 18:12
核心观点 - 高盛发表10月亚太区策略报告 根据其盈利重评领先指标准则 筛选出最新的港股及中概股买入名单 [1]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 - 腾讯(00700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阿里巴巴-W(0998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小米-W(01810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拼多多(PDD US)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快手-W(01024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金蝶国际(0026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万国数据-SW(0969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联想集团(00992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中通快递-W(02057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京东物流(0261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名创优品(09896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金融行业 - 友邦(01299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港交所(0038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中国平安(0231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中国财险(0232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中金公司(0390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工业与制造业 - 创科(00669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华虹半导体(01347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瑞声(0201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比亚迪电子(00285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潍柴动力(0233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中国中车(01766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时代电气(03898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 海天国际(01882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综合企业 - 太古A(00019 HK)被列入买入名单 [1]
高盛10月买入名单出炉:腾讯、联想、华虹半导体等24只个股在列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6:31
高盛10月亚太区策略报告核心观点 - 高盛发表10月亚太区策略报告,根据其“盈利重评领先指标”准则,筛选出最新的建议买入股票名单 [1] - 该名单专注于港股及中概股,共包含25家公司 [1]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 - 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拼多多、快手、金蝶国际、万国数据、联想集团、中通快递、京东物流、名创优品、比亚迪电子等公司入选买入名单 [1] - 该行业在名单中占据显著比重,覆盖社交、电商、云计算、物流、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领域 [1] 金融行业 - 友邦保险、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金公司、港交所等公司入选买入名单 [1] - 名单涵盖保险、证券、交易所等多元金融业态 [1] 工业与制造业 - 创科实业、瑞声科技、华虹半导体、时代电气、海天国际、潍柴动力、中国中车等公司入选买入名单 [1] - 名单涉及工业设备、半导体、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业核心领域 [1] 综合企业 - 太古股份公司A入选买入名单 [1]
近100家散热材料企业榜单:谁在为你的iPhone和AI服务器“降温”?
材料汇· 2025-10-07 23:39
文章核心观点 - 散热材料产业正从电子工业的配角转变为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寿命与用户体验的核心技术环节,其重要性因高端智能手机性能突破、AI算力需求爆发及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功率密度提升而凸显 [2] - 该产业技术密集、创新活跃且国产化进程加速,文章系统梳理了超100家国内散热材料企业及其技术布局,呈现完整产业生态图谱 [2] 上市公司 - **飞荣达(300602)**:国内领先的电磁屏蔽与热管理解决方案专家,产品链完整,涵盖导热材料、石墨膜、液冷板/VC均热板等,客户包括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3][5][6];2024年营收50.31亿元,净利润1.73亿元,2025年中营收28.83亿元,净利润1.75亿元,总市值207.67亿元,市盈率(TTM)74.44 [17];热管理材料及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18.64亿元,占营收比重37.05%,同比增长7.58% [17] - **思泉新材(301489)**: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产品体系包括石墨散热膜、导热垫片、散热风扇、热管、VC等,终端品牌覆盖北美大客户、小米、比亚迪等 [18][20];2024年营收6.56亿元,净利润4839万元,2025年中营收3.86亿元,净利润2848万元,总市值193.65亿元,市盈率(TTM)322.43 [20];热管理材料2024年营收6.09亿元,占营收比重92.81%,同比增长49.62% [21] - **苏州天脉(301626)**:导热散热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拥有从导热界面材料到碳纤维均温板的全系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客户包括华为、中兴、比亚迪等 [22][23];总市值142.89亿元,市盈率(TTM)77.93,2024年营收9.43亿元,净利润1.85亿元,2025年中营收5.08亿元,净利润9445万元 [24];热管理材料及器件2024年营收9.28亿元,占营收比重98.37%,同比增长1.86% [25] - **中石科技(300684)**:高性能合成石墨散热解决方案龙头,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AI服务器等高端领域,是苹果等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核心供应商 [26][28];2024年营收15.66亿元,净利润2.01亿元,2025年中营收7.48亿元,净利润1.21亿元,总市值134.78亿元,市盈率(TTM)51.81 [28];导热材料2024年营收14.90亿元,占营收比重95.13%,同比增长27.54% [29] - **领益智造(002600)**:提供智能制造服务与解决方案,热管理业务涵盖均热板、热管、AI服务器散热模组等,2024年热管理业务收入41.07亿元,同比增长9.20% [30][32][34];2024年总营收442亿元,净利润17.59亿元,2025年中营收236.25亿元,净利润9.42亿元,总市值990.93亿元,市盈率(TTM)49.56 [34] - **瑞声科技(02018)**:感知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散热业务2024年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40.1%,在国内旗舰手机散热片市场份额超50%,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荣耀等 [35] - **硕贝德(300322)**:提供天线、散热器件及模组等产品,2024年营收18.6亿元,其中散热器件及模组营收1.28亿元,2025年中营收12.1亿元,散热器件及模组营收1.07亿元 [36] 热管理/热界面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 **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先进热管理材料及EMC材料,产品包括取向石墨烯导热垫片、液态金属片等,是全球首家实现取向石墨烯导热垫片商业化的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 [37][39] - **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热管理及新型高效散热材料研发,产品包括热界面材料、VC热管、VC均热板等 [40][41] - **深圳市傲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子导热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涵盖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导热凝胶等多种热界面材料 [45][46] - **南京艾布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热管理材料、胶粘剂和密封剂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导热凝胶、导热垫片、导热硅脂等,主要客户覆盖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 [47][48] -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以石墨烯产业应用研发为主导,方向包括石墨烯热界面材料、新能源材料等,2020年营收4.7亿元,净利润9954万元,2021年中营收2.0亿元,净利润3418万元 [49][50] - **深圳市博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包括热界面材料和绝缘材料,如导热垫片、导热矽胶布等,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中兴等,2023年获比亚迪战略投资 [53][54] -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热管理材料、吸波材料等开发,服务消费电子、通讯、汽车等行业,是苹果、OPPO、VIVO等一线品牌长期合作伙伴 [54][55] -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石墨烯导热膜为核心产品,导热系数极高,2022年石墨烯模切膜营收1.75亿元,占营收比重66.78% [59][60] - **碳元科技**:深耕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开发,2024年营收8982万元,亏损6447万元 [63][64] VC热管 & VC均热板 - **深圳威铂驰热技术有限公司**: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电动汽车与AI服务器提供VC均热板及液冷产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完成B轮融资 [68][69][70] -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民营商业航天热控系统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铝均温板、热管式冷板等,已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 [72][73][74] - **深圳市顺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效传热器件及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以VC均热板为主,超薄VC厚度可至0.2mm,已获Pre-A轮融资 [75][76][77]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驱动微循环高效相变传热技术,产品包括超薄热管、均热板VC等,深耕散热领域28载 [78] 液态金属 -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理化所技术,建成国内首创液态金属导热片、导热膏生产线,打造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 [79][81]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 **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国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龙头,产品应用于航天、军工、大功率微波器件等关键领域 [82] - **有研金属复合材料(北京)股份公司**:研发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专注于高功率电子封装和散热解决方案 [83][84] - **西安创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铝碳化硅、铝金刚石、铜金刚石等第四代散热材料 [86] - **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包括金刚石铜等,服务微波射频、光通信、功率半导体等领域,金刚石铜导热系数超700W/(m·K) [88][89][90] - **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掌握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芯片热沉产业化核心技术,已完成B+轮融资 [92][93] - **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高端难熔金属、特种硬质合金、先进复合材料,自主研发高导热低膨胀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94][95][97] 散热材料市场概述 - 全球TIM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超10%,到203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5亿美元 [101];VC均热板在高端智能手机渗透率从2023年35%提升至2025年62%,单机价值量从3-4美元增至5美元以上 [103] - 数据中心散热市场2025年全球规模达708亿元,预计以15.21%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2年1907亿元 [103];2023年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约580亿美元,至2030年预计增至850-9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7% [106]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173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2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5% [108] 散热原理与材料 - 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110][112];散热材料发展经历被动散热、主动散热和智能散热三个阶段 [114] - 传统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铝导热系数约200W/m·K、铜约400W/m·K)、导热硅脂(导热系数1-10W/m·K) [116][117];新兴材料包括石墨材料(平面导热系数1500-2000W/m·K)、热管/VC均热板(等效导热系数5000-50000W/m·K) [119] - 前沿技术包括微通道散热、喷淋/浸没式液冷、热电制冷等 [120];应用场景差异显著,如智能手机热流密度15W/cm²,主流方案为VC均热板+石墨膜,国产替代率78% [122] 散热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 趋势围绕更高效率、更小空间、更多功能、更低成本,包括高性能化与复合化(如人工合成金刚石导热系数>2000W/m·K)、主动与被动散热融合(如嵌入式冷却)、超薄化与柔性化(如超薄VC厚度<0.1mm)、智能化与功能一体化(如导热-电磁屏蔽一体化材料) [125][126][127][128] - 工艺革新与低成本化是关键,VC均热板应用领域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设备等渗透 [129];消费电子领域,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VC市场规模预计达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30] 散热材料投资逻辑 - 投资核心是投"早"、投"新"、投"核心技术壁垒",重点方向包括下一代超高导热材料(如人工金刚石散热片)、先进均热与嵌入式冷却解决方案(如超薄VC)、多功能复合型材料(如导热-电磁屏蔽一体化材料)、革命性工艺与装备 [133][134][135][136][137][138] - 评估体系需关注技术壁垒与团队背景、市场潜力与客户验证、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