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icon
搜索文档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1:2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为929,235千港元,较2024年的628,236千港元增长47.9%[3] - 2025年公司毛利为58,989千港元,较2024年的61,091千港元下降3.4%[3] - 2025年公司年内亏损89,835千港元,而2024年为溢利32,061千港元,同比下降380.2%[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0,707千港元,2024年为溢利2,863千港元,同比下降2,919%[3] - 2025年公司每股亏损5.02港仙,2024年为溢利0.18港仙,同比下降2,888.9%[3] - 2025年公司EBITDA亏损48,298千港元,2024年为溢利73,748千港元,同比下降165.5%[3] - 2025年建筑工程收入8.32123亿港元,2024年为5.11281亿港元[52] - 2025年环保业务经营收入8529.6万港元,2024年为5698.7万港元[52] - 2025年环保业务建筑收益572.3万港元,2024年为1423.5万港元[52] - 2025年新能源材料收入308万港元,2024年为4262.6万港元[52] - 2025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小计9.26222亿港元,2024年为6.25129亿港元[52] - 2025年其他来源收入9.29235亿港元,2024年为6.28236亿港元[52]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102.2万港元,2024年为8174.4万港元[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向外部客户的收入及销售额为929,235千港元,2024年为628,236千港元,同比增长47.91%[61][63]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92,710千港元,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31,784千港元[61][63] - 2025年客户A(建筑工程)收入为740,028千港元,2024年为424,926千港元,同比增长74.16%[72] - 2025年建筑业务收入约为832100000港元,较2024财年约511300000港元增加62.7%,整体毛利率约4%与2024财年一致[113][116][117] - 公司环保业务收入减少约17.0%,降至约9710万港元(2024财年:约1.17亿港元)[127][130] - 餐厨垃圾处理收入达约9400万港元(2024财年:约7430万港元),增长因2024年4月香港推出餐厨垃圾收集业务[129][132] - 合肥项目2025财年产生收入约4090万港元(2024财年:3980万港元)[134][137] - 宣城项目2025财年产生收入约2760万港元(2024财年:2600万港元)[135][137][142][145] - 公司与香港玻璃资源订立为期3年的厨余垃圾收集及相关服务咨询协议,本年度该服务收入约2220万港元,2024财年为零[178][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财务成本总额为1.8624亿港元,2024年为1.714亿港元,2025年资本化利息为615.5万港元,2024年为517万港元[79] - 2025年已售存货成本240.4万港元,2024年为3580.6万港元;建筑工程成本2025年为8.00132亿港元,2024年为5.02384亿港元[82] - 2025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287.5万港元,2024年为27.7万港元[8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96.2%,2024年为118.4%[5] - 2025年公司流动比率为89.8%,2024年为104.2%[5] - 2025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170千港元,2024年为37,321千港元[5] - 2025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77,655千港元,2024年为466,479千港元[5] - 2025年非流动总资产为8.1676亿港元,2024年为7.52678亿港元,同比增长8.51%[16] - 2025年流动总资产为3.94828亿港元,2024年为3.51391亿港元,同比增长12.36%[16] - 2025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39585亿港元,2024年为3.37384亿港元,同比增长30.29%[18] - 2025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94348亿港元,2024年为3.00206亿港元,同比增长31.36%[18] - 2025年资产净值为3.77655亿港元,2024年为4.66479亿港元,同比下降19.04%[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211,588千港元,2024年为1,104,069千港元,同比增长9.74%;负债总额为833,933千港元,2024年为637,590千港元,同比增长30.80%[67][70]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6709亿港元,信贷亏损拨备730.9万港元;应收保留金4255.5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45.2万港元[89]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68286亿港元,应付保留金2720.7万港元;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44157亿港元,应付保留金1562.9万港元[96] - 2025年分类为流动资产的贸易及应收保留金为1.51987亿港元,非流动部分为2851.6万港元;2024年分类为流动资产的部分为1.1096亿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102.2万港元[89] - 2025年分类为流动负债的贸易及应付保留金为1.73582亿港元,非流动部分为2191.1万港元;2024年分类为流动负债的部分为1.47532亿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225.4万港元[96] - 2025年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为8727.3万港元,2024年为6026.9万港元;超过90天的2025年为2562.6万港元,2024年为1140.5万港元[93]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不包括应付保留金)30天内为83,283千港元,2024年为38,595千港元;31 - 60天为25,945千港元,2024年为19,889千港元;61 - 90天为6,806千港元,2024年为15,046千港元;超过90天为52,252千港元,2024年为70,627千港元[10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及环保业务[22][25] - 建筑业务约88.9%的收入由公共部门地基项目贡献,美东邨地基项目贡献约325200000港元[114][117] - 2025财年公司完成4个项目(2024财年7个),取得7个新项目(2024财年7个),合约总值约为1412600000港元(2024财年约313800000港元)[119][120] - 2025年3月31日有8个在建项目(2024财年5个)[119][120] - 环保业务包括餐厨垃圾处理相关业务、环保工业园开发管理及新能源材料[133] - 餐厨垃圾处理相关业务收入包括BOT项目建筑收入、运营厂收入及餐厨垃圾收集服务收入[128][131] - 合肥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200吨,2025年3月处理量约为每天200吨[134][137] - 宣城项目总计划处理量为每天300吨,2025财年处理量逐渐增至每天130吨[135][137][142][145] - 敦化项目获特许经营权经营处理量为每天200吨的餐厨垃圾项目,为期30年,但因市政府土地收购未完成,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公告日期仍暂停[143][145] - 涡阳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126吨,特许经营期25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公告日期处于建设阶段未营业[146] - 公司本年度新获批项目包括牛头角项目、宏昌项目等多个项目[124] - 2024年2月,公司以5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西天和100%股权,上市规则适用百分比率不超5%[178][180] - 山西天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占地25亩,日处理能力10吨,年处理能力3200吨,有机肥产能6万吨,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开工[182][183] - 2024年,宜兴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并签订1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协议,截至2025年3月31日提取约8800万元,完工进度约80%[187][189] - 2021年11月,公司参与成立宜升智汇,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公司持股62.5%,2024年9月完成清算[191][195][194][1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宜升智汇未取得地块,公司未注资,清算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对公司无重大影响[193][197] - 2022年11月,公司与上海巴库斯成立深圳华明胜,注册资本6860万元,公司持股51%[199] - 深圳华明盛注册资本为6860万元人民币[200] - 集团现金出资约3500万元人民币[200] - 上海巴库斯以专利技术出资[200] - 深圳华明盛计划年产能为2000吨[200]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入为854,283千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为74,952千港元;2024年来自香港的为511,281千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为116,955千港元[75] - 2025年非流动资产方面,香港为16,578千港元,中国内地为587,126千港元;2024年香港为15,150千港元,中国内地为494,474千港元[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批准报表时合理预期集团有足够资源持续经营,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约44,757,000港元,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45][46] - 董事考虑集团未来流动性和业绩及可用资源,已采取措施管理流动性需求和改善财务状况[46] - 2025年6月20日公司获香港借贷公司最高4000万港元备用信贷,6月26日提取2000万港元,2027年6月到期,备用贷款融资覆盖至2027年9月[47] - 报告日期后,贷款金额约2430万港元的贷款人同意将还款期延长至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4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2][26] - 本年度集团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除部分情况外对财务状况等无重大影响[23][27][29][32] - 2020年修订本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的结算权评估提供澄清和指引[30][31] - 2022年修订本明确特定情况下契约对负债分类的影响及披露要求[31] - 公司本年度首次应用2020年和2022年修订本,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追溯应用新会计政策,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3][35][39]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董事预期应用其他准则在可见将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36][40] - 综合财务报表遵照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编制,包括上市规则及公司条例规定的适用披露[38][41]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生效时间不同,分别为待定日期、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42][43] - 2024财年公司确认非现金收益人民币4817.9万元(相当于5294.6万港元)[55][56] - 汉中项目为集团拥有80%的附属公司,2023年集团知悉城管局单方面与另一企业签特许经营权安排,截至公布日期相关部门未达成一致意见,年内正与汉中城投就新型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交流协商,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公布日期未开展业务或建设[149][154][155][156][157] - 韩城项目2018年5月获独家特许经营权,经营处理量每年20,000吨的餐厨垃圾项目,为期30年[159][161] - 2020年韩城项目因废水系统设计缺陷及占用集体土地问题,建设暂停,当局处罚包括归还土地、没收建筑设施及支付约人民币260,000元罚款[160][162] - 2022年韩城供销社向审计局提交项目文档,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公布日期审计未完成[164][167] - 2024年集团向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及省政府提呈韩城项目
创业集团控股(02221.HK)拟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及运营城市生物质生物精炼与碳封存项目
格隆汇· 2025-06-24 21:13
公司投资与合作 - 公司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投资360万美元用于海门区城市生物质生物精炼与碳封存食品垃圾处理设施项目 [1] -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并协助项目公司取得特许经营权、土地及其他相关许可 [1] - 公司将成立全资附属项目公司运营该项目,前提是合法取得特许经营权 [1] - 该项目标志着公司食品垃圾处理业务的正式启动 [1] 项目特点与规划 - 项目采用创新的"彭州模式"+"城市油田"方式建设运营,开创餐厨垃圾管理新模式 [2] - 项目位于苏沪地区中心,利用海门地理优势,将成为新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的标杆 [2] - 若初期处理能力不足,公司计划投资第二阶段,取决于初期运营表现 [2] - 项目将大大推动公司国内业务拓展 [2] 公司专业背景 - 公司运营管理团队在环保行业拥有20年以上经验 [1] - 团队在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方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 [1] - 业务涵盖食品垃圾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油回收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1]
创业集团控股(02221.HK)5月30日收盘上涨39.47%,成交445.52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30 16:31
市场表现 - 5月30日恒生指数下跌1.2%至23289.77点,创业集团控股股价上涨39.47%至0.053港元/股,成交量8844.8万股,成交额445.52万港元,振幅50.0%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7%,但年内累计跌幅65.45%,跑输恒生指数17.51%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营业总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7.97%,归母净利润-1339.7万元,同比减少130.58% [2] - 毛利率9.35%,资产负债率62.2% [2] 行业估值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1.15倍,中值1.58倍,公司市盈率为-11倍,行业排名第148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浦江国际1.01倍、饮食天王(环球)1.49倍、进升集团控股1.51倍、靛蓝星1.58倍、中国管业1.66倍 [2] 公司战略 - 主营业务为环保及建筑业务,战略重心转向快速增长的环保产业,目标成为细分市场领先企业 [3] - 重点发展餐厨垃圾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业务覆盖中国大陆及海外,拥有本地管理团队经验优势 [3]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09 12:0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香港的建筑业务和内地的环保业务[20] - 建筑业务收入为3.138亿港元,同比增长20.5%[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拥有9个在建项目,合约总价值约为2,372.89百万港元[31] - 本期期间,公司来自环保业务的收入增加约4.1%至约48.5百万港元[38] - 本期期间,餐厨垃圾处理产生的收入为33.9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2百万港元[38] 财务表现 - 毛利为3386.3万港元,同比下降17.0%[18]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亏损为1485.6万港元,同比增长130.6%[18] - 每股亏损为0.92港仙,同比增长119.0%[18] - 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约9.6%下降至本期期间的6.9%[29] - 公司收入增加约18.0%至约362,300,000港元[116]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亏损约为14,856,000港元[11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92港仙[1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减少至3,100,000港元[118] - 行政开支减少至49,500,000港元[119] - 财务成本增加至8,500,000港元[120] - 总资产增加约8.7%至约1,201,100,000港元[123]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53,400,000港元[123] - 计息贷款总额约为194,700,000港元[123] - 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48.4%[123] 环保项目进展 - 合肥项目的处理量在2024年9月30日约为每天200吨[43] - 宣城项目的处理量在2024年9月30日前逐渐上升至每天132吨[40] - 宣城项目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计划处理量为每天300吨,分两期进行[42] - 敦化项目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计划处理量为每天210吨[46] - 敦化项目获得敦化市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运营一个处理量为每天200吨的餐厨垃圾厂,为期30年[47] - 涡阳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126吨,特许经营期为25年,于2022年3月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48] - 敦化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210吨,于2022年6月获得特许经营权,运营一个处理量为每天200吨的餐厨垃圾厂,为期30年[49] - 汉中项目为公司拥有80%股权的附属公司,计划与汉中市政府协商特许经营权安排及选址,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开展任何业务或建设[57][56] - 韩城项目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于2018年5月获得韩城市供销合作联合社授予的独家特许经营权,运营一个处理量为每年20,000吨的餐厨垃圾厂,为期30年[60] - 韩城项目因废水处理系统设计缺陷及占用集体土地问题,自2020财年起建设暂停,截至2023年9月30日审计尚未完成[63] - 韩城项目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减值亏损约HK$2,019,000(约RMB1,797,000)[64] - 公司从与中国水业集团子公司签订的厨余垃圾收集服务协议中获得约1163万港元收入[68][70] - 公司于2024年2月以1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西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尚未开展建设或业务[77] - 宜兴项目自2024年3月31日起开始施工,并于2024年9月30日从银团贷款中提取约4500万元人民币[81] - 宜兴项目土地使用权于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分类为投资物业[81] - 公司注意到韩城市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某产业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其他企业,可能侵犯了公司原有的独家特许经营权[67][69]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1年11月19日成立宜升智滙科技產業發展(西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约合7790万港元),公司持股62.5%[84] - 宜升智滙的主要业务包括销售、制造及研发环保设备、园区管理服务[84] - 宜升智滙于2024年9月完成自愿清算,清算对公司无重大影响[84] - 深圳華明勝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为6860万元人民币,公司持股51%,主要业务为生产石墨基相关负极材料[86] - 深圳華明勝的计划年产能为2000吨,2023年6月开始试生产,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304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221万港元)[8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深圳華明勝收入约为4262.6万港元,其中78.76%来自一名主要客户[89] - 深圳華明勝因主要客户面临法律纠纷和信用风险,决定减少订单并收紧信用政策,2024年上半年来自该客户的收入约为233.4万元人民币,且所有贸易应收款已结清[89] - 西安漢唐明勝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成立,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公司持股30%,主要业务未明确提及[90] - 公司将汉唐明勝入账为联营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汉唐明勝处于建设及试行阶段,尚未开始任何业务[93] - 深圳华明胜于2024年8月以人民币100万元收购枣庄高能材料30%股权,并继承上海巴库斯的注资义务,包括现金人民币200万元及通过技术管理方式注资人民币600万元[93] - 清勤国际应向公司返还人民币3600万元现金退款,并出售18982992股公司股份[9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所有现金退款已悉数收取,并获人民法院批准罚款[96] - 代價股份尚未出售,公司有意在市价达到最佳水平时进行出售[9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代價股份的賬面值記錄在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項下[98] - 公司于2018年5月收购Vimab的全部股权,19488428股代價股份受制于禁售條件,應在Vimab集团达成截至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各個財政年度的若干財務指標后解除[98] - 由于Vimab的質押股份被債權人執行,公司無法對Vimab集团进行審核,以確定2018年及2019年的經審核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98] - 破產受托人于2023年8月將9744214股禁售股份的權益轉讓予賣方B,以償付賣方A結欠賣方B的債務[98] - 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终止了2014年购股权计划,并采纳了新的2023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141] - 2023年購股權計劃的合資格參與者包括僱員參與者和服務供應商[145] - 2014年購股權計劃已於2023年5月30日終止,2023年購股權計劃已於同日採納[146][148] - 2023年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最短歸屬期為12個月[151] - 截至報告日期,根據2023年購股權計劃及任何其他購股權計劃授出的全部購股權獲行使而可予發行的股份總數為151,289,413股[151] - 購股權的認購價將至少為授出購股權當日的收市價、前五個營業日的平均收市價或股份面值中的較高者[150][152] - 公司于2021年4月19日授予46,492,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42港元[154] - 公司于2022年12月13日授予10,8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50港元[154] - 公司于2023年8月17日授予135,5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65港元[154] - 2014年购股权计划及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任何12个月期间内授予任何参与者的购股权(包括已行使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获行使而获发行及将获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56] - 向公司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或任何彼等各自的联系人)授出任何购股权,均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包括身為购股权承授人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157] - 倘向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任何彼等各自的联系人)授出任何购股权,导致在截至授出日期(包括该日)止任何12个月期间内,上述人士因根据2014年购股权计划及╱或2023年购股权计划及公司任何其他购股权计划已获授及将获授的所有购股权(包括已行使、已注销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获行使而已获发行及将获发行的股份以及根据公司任何其他股份奖励计划将予授出奖励的总数:(i) 合共超過已發行股份0.1%;及(ii) 根據股份於各授出日期的收市價計算的總值超過5,000,000港元,则额外授出购股权须经公司股东在公司股东大会上批准,而表决将投票方式进行[159] - 公司根据2014年购股权计划及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权于本期間的變動詳情載列如下:于2023年8月17日授予5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65港元,已於授出日期1周年歸屬[173]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88,256,000[174][179]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44,128,000[174][179] - 朱勇军先生于2024年4月1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500,000[174] - 朱勇军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500,000[174] - 蔡伟石先生于2024年4月1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500,000[179] - 蔡伟石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500,000[179] - 员工于2024年4月1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5,500,000[179] - 员工于2024年9月30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0[179] - 顾问于2024年4月1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2,000,000[179] - 顾问于2024年9月30日未行使的购股权为328,000[179] - 2024年9月30日,尚未行使的購股權為328,000份[183] - 2024年9月30日,根據2023年購股權計劃可供授出的購股權為15,789,413份[185] - 2024年9月30日,可予發行的股份總數為156,100,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約9.72%[186] - 2024年9月30日,可供發行的股份總數為15,789,413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98%[186] - 2024年9月30日,除2023年購股權計劃外,本公司並無其他購股權計劃及股份獎勵計劃[185] - 2024年9月30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於本公司或其任何相聯法團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券中擁有已知會本公司及聯交所的權益及淡倉[187] - 2024年9月30日,購股權的歸屬期無論如何不得遲於2024年12月31日,有效期為各自歸屬日期起3年[183] - 2024年9月30日,購股權的行使受限於承授人必須達致的業績目標條件,歸屬期無論如何不得遲於2025年12月31日,有效期為各自歸屬日期起3年[183] - 2024年9月30日,購股權的行使受限於承授人必須達致的業績目標條件,歸屬期無論如何不得遲於2023年12月31日,有效期為各自歸屬日期起2年[183] - 2024年9月30日,購股權的行使受限於承授人必須達致的若干條件,歸屬期無論如何不得遲於2024年7月31日,有效期為各自歸屬日期起2年[183]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0 16:40
收入与利润 - 收入为362,2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2%[10] - 毛利为33,86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1%[10] - 期內虧損為20,115千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6.6%[11] - 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每股虧損為0.92港仙,較去年同期增加117.1%[11] - [建筑工程分部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313,761千港元,同比增长19.8%][36] - [环保分部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48,532千港元,同比增长4.2%][36] - [公司总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362,293千港元,同比增长18.1%][36] - [除税前亏损2024年上半年为9,4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398千港元,亏损减少][48] - [公司税前亏损为14,85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29.5%][6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9.2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29.5%][77] - 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约9.6%下降至本期间的6.9%[135][138] - 建筑业务收入约3.13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20.5%[137] - 环保业务收入约4850万港元,同比增长4.1%[154]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動資產總值為786,336千港元,較上季度增加4.5%[17] - 流動資產總值為414,734千港元,較上季度增加18.1%[17]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3,386千港元,較上季度增加43.4%[17] - 投資物業為56,707千港元,較上季度增加0.6%[17] - 經營特許權為252,903千港元,較上季度增加0.5%[17] - 應收貸款為28,639千港元,較上季度下降4.4%[17] - 流動負債總額從2024年3月31日的337,384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409,178千港元[19] - 流動資產淨值從2024年3月31日的14,007千港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5,559千港元[19] - 資產總值減流動負債從2024年3月31日的766,685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791,895千港元[19] - 非流動負債總額從2024年3月31日的300,206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337,861千港元[19] - 資產淨值從2024年3月31日的466,479千港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454,034千港元[19] - 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權益從2024年3月31日的399,251千港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392,042千港元[19] - 非控股權益從2024年3月31日的67,228千港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61,992千港元[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留金总计为162,42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33.5%][86]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69,89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16.6%][99]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6,517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33,244千港元[102]]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05,293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5,330千港元[102]] - [贸易应付款项为171,040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26,883千港元[106]] - [公司非流动部分净额为164,604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33,283千港元[102]] - [公司应付保留金为28,437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12,808千港元[106]] - [公司流动部分净额为105,293千港元,较上一期增加5,330千港元[102]] 业务与项目 - 公司主要從事建築工程及環保業務[24] - [建筑工程分部收入确认时间点为35,274千港元,随时间确认收入为324,104千港元][39] - [环保分部向外部客户销售额为48,532千港元][39] - 在建项目9个,合約總值約2.37289亿港元[145][148] - 餐厨垃圾处理收入339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54] - 合肥项目处理量约200吨/天[156][160] - 宣城项目总计划处理量300吨/天,已进入试商业运行[157][163] - 宣城项目1期工程已于2023年3月31日完成[162] - 无项目在本期间完成[144][147] - 新获授项目数量未明确提及[149] - [宣城项目处理量于2024年9月底前逐渐上升至每天132吨][165] - [敦化项目获30年特许经营权,处理量为每天200吨,尚未开始业务或建设][169] - [涡阳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126吨,特许经营期为25年,尚未开始业务或建设][170][175] - [汉中项目为集团80%控股子公司,尚未达成特许经营权共识,未开始业务或建设][179][181][188] - [韩城项目获30年特许经营权,处理量为每年20,000吨,因设计缺陷和土地问题,建设自2020年起暂停][192][193][197] 财务细节与其他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以港元呈列,港元為公司功能貨幣[24] - 採用新訂及經修訂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對公司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無重大財務影響[30] - [银行利息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7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0.7%][57]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2024年上半年为1,262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57] - [财务成本2024年上半年为8,48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3.6%][6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024年上半年为3,08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4.6%][57]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52,55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5%][68]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4年中期股息][80] - [贸易应收款项中,超过90天的应收账款为10,723千港元,占总额的8.1%][97] - [公司一般容许向客户授出不超過60天的信贷期][87] - [香港以外司法权区税项为1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71] - [递延税项为8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94.3%][71] - [公司与关联方签订的咨询协议产生收入约11,600,000港元[118]] - [公司收购山西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00,000元[120]] - [公司建筑业务收入约313.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5%[134]]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香港的建筑业务和大陆的环境保护业务[133]]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6 09:47
新能源材料业务 - [公司于两年前涉足新能源材料业务,子公司深圳华明盛于年内开始运营,并在2023年7月与上游供应商成立联营公司汉唐民生][11] - [深圳华明盛向汉唐民生注入专利技术,带来约5294.6万港元的收益][11] - [汉唐民生预计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开始运营,届时公司在负极材料行业的定位将进一步提升,并建立核心原材料的稳定供应][11] - [附属公司深圳华明胜于本年度投入运营,2023年7月与供应商成立联营公司汉唐明胜,因注入专利技术产生收益约5294.6万港元][18] - [汉唐明胜预计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开始运营,开业后公司在负极材料行业地位将提升,建立核心原材料稳定供应][18] - [公司2年前拓展新能源材料领域,与上下游及地方政府合作布局,对项目添置光伏、储能设备,挖掘内部碳资产资源][48] - [深圳华明胜注册资本6860万元,集团和上海巴库斯分别出资3498.6万元和3361.4万元,上海巴库斯以专利技术出资已完成,注册资已缴足][54][55][59] - [深圳华明胜计划年产能2000吨,2023年6月开始试生产,本年度收入约4260万港元,2023财年约197万港元][56][60][61] - [深圳华明胜与汉唐森源成立合营公司汉唐明胜,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约3.813亿港元),双方分别持股30%和70%,汉唐森源已现金出资,深圳华明胜2024年3月以专利技术出资完成,注册资缴足,产生非现金收益约5290万港元][57][61][63] - [公司2年前进入新能源材料业务,加强与上下游及政府合作,在现有设施安装光伏和储能设备,挖掘内部碳资产开发][91] - [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供应商扩产且新供应商涌入,原材料价格下跌][89][95] - [去年负极材料供应增加,导致价格竞争,公司毛利可能减少并失去部分客户][181] 建筑业务 - [2024财年建筑分部收入约为5.113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382亿港元增加16.7%,主要因本年度承包的大型项目数目增加][15] - [2024财年建筑业务整体毛利率降至约4.0%,2023财年为5.0%,下降原因是特定项目进度延迟及新获授项目整体毛利率较低][15] - [建筑分部收入约86.4%源自公营地基项目,美东邨地基项目本年度贡献约4.249亿港元][15] - [2024财年公司共完成7个项目,2023财年为4个;取得7个新项目,合约总值约为3.138亿港元,2023财年为2个新项目,合约总值约9.573亿港元][16][22] - [2024财年取得的7个新项目均已动工,其中3个已竣工;截至2024年3月31日有5个在建项目,2023财年为2个][22] - [公司本年度新获批5个在建地基项目,分别为美东邨项目、医院道项目、石梨街项目、观塘行动区项目和牛头角项目][24] - [本年度香港建筑部门面临挑战,因竞争激烈和成本上升,建筑项目盈利能力受影响,董事会对香港长期住房开发带来的地基行业前景保持审慎乐观][66] - [建筑业竞争激烈,预期可投标项目减少,公司或降低利润率,影响来年溢利][179][180] - [过去数年,极端天气导致公司建筑项目延期,增加成本并影响员工安全][175][178] - [公司获得的建筑项目数量取决于建筑业市场条件,若因素恶化,建筑分部经营业绩将受影响][176][178] - [建材成本上涨将降低公司建筑及新能源材料业务利润率,成本估计和控制不当会影响财务表现][182] 环保业务 - [公司本年度环保业务收入约1.17亿港元,较2023财年约1.07亿港元增长约9.3%][26][28] - [本年度餐厨垃圾处理业务收入约74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1.07亿港元减少,主要因宣城项目工程收益减少][27] - [公司完成收购合肥项目余下40%股权,代价约4375万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全资拥有该项目][29] - [2024年3月,合肥项目处理量约为每天200吨][29] - [宣城项目总计划处理量为每天300吨,分2期开展,1期工程已于2023年3月31日大致完成][29] - [本年度宣城项目获准开展试商业运行,2024年3月处理量逐渐上升至每天100吨][29] - [公司环保业务还涉及开发及管理环保工业园和新能源物料][24] - [敦化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210吨,2022年6月获200吨/天处理量30年独家特许经营权,截至2024年3月31日未开始业务或建设][31] - [涡阳项目计划处理量为每天126吨,特许经营期25年,2024年取得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截至报告日期未开始业务或建设][31][32][36] - [汉中项目公司集团持股80%,自成立起与市政府磋商特许经营权及选址,截至2024年3月31日未开展业务或建设][33][36]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汉中某区城管局单方面与其他企业签特许经营权安排处理该区餐厨垃圾,截至报告日期相关部门未达成一致意见][34][36] - [韩城项目2018年5月获20000吨/年处理量30年独家特许经营权,自2020财年因废水系统设计缺陷和土地问题建设待定,罚款约260000元][38] - [公司与韩城供销社建议终止韩城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审计未完成,已确认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9.7万元][39] - [宜兴项目总投资约1.6亿美元,分3期,一期投资约4000万美元,2023年获土地使用权,2024年获施工许可并开工,2月签订1亿元银团贷款协议,土地使用权分类为投资物业][40][41][50] - [2024年2月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签订买卖协议,以5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西天河60%股权,该公司将在山西省从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业务,5月完成转让正式登记][82][83] - [国家多年来加强环保意识、改善生态、政策刺激行业发展,中国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环保行业未来趋势是从资产型向技术创新转变,融入绿色低碳排放概念以促进减碳、治污和可持续发展][84] - [公司下属专案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求避免破坏环境][161] - [公司下属专案公司委托独立第三方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环境影响批复][161] - [公司下属专案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避免水污染][162] - [公司下属专案公司按《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162] - [公司下属专案公司配合市容环卫部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意见要求的工作][169][170] - [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协议主要条款及条件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作依据及参考][171] - [公司将来新的特许经营权协议项目主要条款及条件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指导意见作依据及参考][171] - [中国《环境保护法》增加公司污染成本,中央政府加强监管,违反规定会影响公司运营][186][187][188][19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6.282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5.452亿港元增加约15.2%,主要因建筑业务和环保业务增长][93][103] - [公司本年度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90万港元,上一年度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80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8港仙,上一年度每股亏损1.70港仙][94][10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约3820万港元增加至8170万港元,上一年度主要为合肥项目补偿等,本年度主要来自汉唐明胜注资收益等][97][98]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的约9170万港元微增6%至2024财年的9720万港元,主要因深圳华明胜开支和认股权开支增加][99] - [财务成本由上一年度的约1080万港元增加约10.6%至本年度的约1200万港元,虽借贷水平下降但宜兴项目获银团贷款][9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73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1.345亿港元][9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计息贷款总额约为1.99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2.03亿港元有所下降;流动比率约为1.04,低于2023年3月31日的约1.33][105]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18.4%,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21.5%有所下降,主要因本年度公司整体股东应占权益增加][10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质押了账面价值约646.4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和账面价值约5641.3万港元的投资物业等资产,作为集团获授融通的抵押品][105] - [过去12个月,公司进行了集资活动,所得款项净额约4045万港元,计划用途包括开发石墨烯基相关负极材料、作为一般营运资金等][10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日常业务过程中就项目作出的资本承担约为1.2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70万港元大幅增加][108][10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363名雇员,较2023年3月31日的309名有所增加;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344亿港元,高于2023财年的约1.02亿港元][110][11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未偿还的建筑合同履约保证金约4460万港元,高于2023年3月31日的约3690万港元][11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关建筑合约的未履行履约保函金额约为446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3690万港元][120]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将继续加强整体运营效率,积极探索来年商机,坚守在香港及中国的长期业务计划,关注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价值][14] - [2023年11月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将代价股份存入其证券账户,12个月内出售给非关联承让人,所得存入公司指定银行账户,报告日期尚未出售,公司拟在股价最佳时出售,必要时会与代理人就出售期进一步磋商][68] - [2018年5月收购Vimab全部股权,发行19,488,428股代價股份给卖方并禁售,需Vimab集团达成特定财务指标后解禁,因Vimab不再是附属公司,公司无法审核其2018和2019年经审核EBITDA,正与卖方B磋商解决问题][69] - [集团曾于2016年11月收购恺利尔51%股权,2020年根据和解协议退还股权,清勤国际分五期退还3600万元现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全额收到,本年度收到法院判决担保人支付的罚款约14万元][64] - [宜升智汇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清算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完成后合营协议责任将解除][85][101] - [2024年2月公司收购山西天和60%股权,代价50万元,5月完成转让登记,适用百分比率不超5%][86][87] - [本年度,公司未持有任何其他公司的重大股权投资,也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收购及出售事项][112][118][119] - [本年度,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11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且所有董事确认已遵守该守则][115][116] - [公司本年度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21]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证券交易遵守标准守则所载必守准则][122] - [董事会不建议向股东派付2024财年末期股息,2023财年亦无派付][126][131]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工作包括会见外部核数师、审核业绩报告、批准核数费用、建议续聘核数师及审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成效][128] - [公司已采纳合规手册,收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124][133] - [董事会认为公司本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25][130] 公司人员架构 - [朱勇军57岁,2016年5月24日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135] - [潘轶旻48岁,2021年3月24日任公司执行董事][135] - [李锡勋46岁,2018年8月31日任公司执行董事][135] - [林家匡于2023年10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曾任职多家公司,2014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及财务管理学位][137][140] - [葛晓鳞于2020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是天津索菲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丰富学历和任职经历][138][141] - [杜芸于2023年9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厚朴投资和Engie中国任职,是特许金融分析师][139][141] - [罗俊超于2014年8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等,有法律相关背景和任职经历][142][143] - [唐嘉乐于2014年8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主席等,有公共卫生学位和会计相关经历][144][145] - [蔡伟石于2014年8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主席等][148] 公司业务合规与风险 - [集团已就出租及使用受规管机械作出申请并取得符合排放标准的审批证书,核准标签已展示并妥为保存][160] - [针对《空气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尘埃)规例》,已设有操作人员适用的合规手册并定期进行培训][160] - [公司采纳并实施环保政策及程序,本年度符合经营所在地对业务有重大影响的相关环保法律及规例][164] - [公司依据《噪音管制条例》,设有合规手册,派驻地盘监督人员,取得建筑噪音许可证][16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建筑工程及环保,已调配足够资源确保合规][172][177] - [过去三年,COVID - 19及相关措施对公司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1 19:54
公司股权收购与投资 - 2024年2月公司收购山西天和6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500,000元[1] - 2022年2月21日公司签订协议,以人民币3850万元(约4375万港元)收购合肥工厂剩余40%股权,2024年3月31日完成收购[8] - 2021年11月公司参与成立宜升智汇,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约7790万港元),公司拥有62.5% [13] - 本年度公司以账面价值36,173,000元人民币(相当于39,318,000港元)的专利技术注入成立联营公司[97][99] 资产减值与收益确认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考虑与韩城当局的长期谈判时间,确认减值损失约人民币179.7万元[11] - 联营公司30%权益公平值为105,000,000元人民币,差额68,827,000元人民币视为非现金收益,经调整后确认非现金收益为48,179,000元人民币(相当于52,946,000港元)[80][8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入为628,236千港元,2023财年为545,189千港元[33] - 2024财年公司毛利为61,091千港元,2023财年为53,564千港元[33] - 2024财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1,784千港元,2023财年亏损14,706千港元[33] - 2024财年公司年内溢利为32,061千港元,2023财年亏损18,722千港元[33]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52,678千港元,2023年为659,099千港元[37]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51,391千港元,2023年为373,897千港元[37] - 流动负债总额为337,384千港元,较上一年的280,210千港元增长20.4%[39] - 流动资产净额为14,007千港元,较上一年的93,687千港元下降85.0%[39]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766,685千港元,较上一年的752,786千港元增长1.8%[39]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00,206千港元,较上一年的346,782千港元下降13.4%[39] - 资产净值为466,479千港元,较上一年的406,004千港元增长14.9%[39] - 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984千港元,上一年为 - 35,258千港元[47] - 经营收入为56,987千港元,较上一年的46,226千港元增长23.3%[63] - 2024年各业务板块资产分别为:267,569千港元、144,380千港元、1,097,378千港元[111]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637,590千港元[124] - 2024年政府补助为9,450千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5,594千港元,向联营公司注资收益为52,946千港元[124] - 2024年折旧为24,154千港元,经营特许权摊销为5,349千港元,金融及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为1,805千港元[124] - 2024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入为15,150千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为494,474千港元[132] - 2023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入为32,606千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为300,192千港元[132] - 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28,236千港元[131]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5,806千港元,建筑工程成本为502,384千港元[136]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含董事薪酬)为127,113千港元[136] - 2024年财务成本为17,140千港元,资本化利息为5,170千港元,实际财务成本为11,970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014千港元、2,193千港元、10,821千港元[150]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277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4,016千港元[153]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863千港元,2023年应占亏损为20,797千港元[174]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已发行及可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58,890,364股,2023年为1,222,962,353股[174] - 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亏损)的年内已发行及可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63,075,845股,上一年为1,222,962,353股;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18港仙,上一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70港仙[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建筑收益为14,235千港元,2023年为56,925千港元;小计分别为625,129千港元和541,378千港元;财务收入分别为3,107千港元和3,811千港元[75]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于某一时点转让的货品或服务收入为99,613千港元,2023年为46,226千港元[75]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客户合约的建筑工程收入为511,281千港元,2023年为438,227千港元;新能源材料收入2024年为42,626千港元,2023年为0[9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随时间转让的服务收入为525,516千港元,2023年为495,152千港元[92]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1,744千港元,2023年为38,163千港元[92] - 2024年客户B(建筑工程)收入为424,926千港元,2023年为378,424千港元;2023年客户A(环保)收入为56,925千港元[145] - 建筑业务收入约为5.113亿港元,较2023财年约4.382亿港元增加16.7%;整体毛利率降至约4.0%(2023财年:5.0%);约86.4%收入源自公营地基项目,美东邨地基项目贡献约4.249亿港元[189] - 2024财年完成7个项目(2023财年:4个),获得7个新项目(2023财年:2个),新项目合同总值约3.138亿港元(2023财年:约9.573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有5个项目在建(2023财年:2个)[190] - 2024财年餐厨垃圾处理收入约为7430万港元(2023财年:约1.07亿港元),减少主要源自宣城项目工程收益[199] 政府补助相关 - 2023财年公司获香港特区政府防疫基金下保就业计划政府补助3,806,000港元,本年度未收到该补助[79][81] - 本年度部分中国附属公司研发活动获政府补助,宜兴项目约8,450,000港元,天津运营1,000,000港元[96][98] 贸易款项相关 - 报告期末贸易应收款项(不含应收保留金)为76,105千港元[162][164] - 报告期末贸易应付款项为144,157千港元,应付保留金为15,629千港元[167] - 贸易应收款项为98,954千港元,减值2,990千港元,净额95,964千港元;应收保留金为26,664千港元,减值646千港元,净额26,018千港元;贸易及应收保留金总额为121,982千港元,其中流动资产部分为110,960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1,022千港元[179]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30天内为60,269千港元,31 - 60天为12,056千港元,61 - 90天为12,234千港元,超过90天为11,405千港元,总计95,964千港元[181]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留金账龄分析:2024年30天内为38,595千港元,31 - 60天为19,889千港元,61 - 90天为15,046千港元,超过90天为70,627千港元,总计144,157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5,794千港元、24,345千港元、6,625千港元、52,034千港元,总计108,798千港元[18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及环保业务[43][56]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54][57]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编制,除投资物业按公平值计量外按历史成本法编制[55][57] - 除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外,其他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业绩、财务状况和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69][88] 子公司运营信息 - 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公司持股60%,采用BOT模式运营,规划日处理能力200吨[198]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07 12:06
公司概况 - 公司主席朱勇军先生是执行董事[3] - 公司总部、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湾[4] - 独立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4] 财务数据 - 公司综合收入为307,09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6.1%[7] - 毛利为40,79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2%[7]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6,44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1.6%[7] - 每股亏损为0.42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0.4%[7] 业务展望 - 公司计划将约40百万港元用于开发石墨相关负极材料和生产设施建设[113] - 公司计划将约10.45百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13] - 公司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以提高运营和盈利质量[87] 股权结构 - 朱勇军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84,556,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53%[176] - 隋广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6,704,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9%[176] - 香港灝富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0.41%的股份[180] - 元亨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8.95%的股份[180]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1 18:55
财务数据 - 收入增加约6.1%至约307,098,000港元[3] - 毛利增加约58.2%至约40,795,000港元[3,4] - 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的虧損减少约51.6%至約6,443,000港元[5,6] - 期內虧損减少約11.4%至約9,273,000港元[7] - 每股虧損为0.42港仙,而去年同期则为每股虧損1.06港仙[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中间股息[9] - 换算外国业务所产生的汇兑差额损失約21,288,000港元[1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80,712,000港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4,851,000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本集团的建築工程收入為260,452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個月,本集團的環保收入為46,646千港元[33] - 於2023年9月30日,本集團的流動負債總額為337,955千港元[15] - 於2023年9月30日,本集團的非流動負債總額為272,616千港元[15] - 於2023年9月30日,本集團的資產淨值為382,428千港元[15] - 於2023年9月30日,本集團的股本為152,829千港元[16] - 於2023年9月30日,本集團的儲備為231,425千港元[16] - 於2023年9月30日,本集團的非控股權益為-1,826千港元[16]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763,000港元,其中包括政府补助5,929,000港元[37,38] - 公司财务成本为6,371,000港元,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利息和债券利息[40] - 公司员工成本为56,594,000港元,包括薪金、工资和其他福利[41] - 公司期内录得税项抵免140,000港元[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基本及攤薄每股虧損为0.42港元[45] - 董事會不建議派付本期間的中期股息[46]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保留金總額為92,197千港元[48] -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的非流動部分為172,423千港元[53] - 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保留金總額為144,441千港元[55] - 貿易應付款項中超過90天的金額為48,152千港元[59] - 於2023年9月30日,銀行結餘及現金約為114.9百萬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134.5百萬港元有所減少[171] - 於2023年9月30日,資本負債比率約為49.1%,較2023年3月31日的60.7%有所下降[175,176] - 本集團已質押賬面值約20.9百萬港元的若干資產作為融資抵押[179] 业务表现 - 建筑业务收入约260.5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13.4%[62][63] - 建筑业务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約4.1%上升至本期间的9.6%[64][65] - 於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4个在建项目,合約總值約為1,080.7百萬港元[68] - 餐厨垃圾处理业务收入为38.1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36.2%[72][73] - 合肥项目已于本期间完成收购剩余40%股权,成为集团全资拥有[75][76][77] - 宣城项目1期工程已于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建设,并于本期间获准开始试运行[80][81][82][83] - 集团於2021年8月與吉林省敦化市政府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擬投資建設210吨/日餐厨垃圾處理項目[84] - 敦化項目計劃處理量為每天200噸,特許經營期為30年[85][86] - 渦陽項目計劃處理量為每天126噸,特許經營期為25年[87][88] - 渦陽項目已取得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但尚未開始任何業務或建設[89] - 漢中項目由本集團擁有80%股權,另外20%股東為漢中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90][91] - 漢中市政府轄下某區的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單方面與另一企業簽訂特許經營權安排,導致漢中項目無法開展業務[92][93][94] - 韓城項目存在設計缺陷導致無法正常運營,本集團已向韓城供銷社提出修改設計方案但未達成協議[98][99][100] - 考慮到與韓城當局的長期磋商,本集團已確認約1,797,000元人民幣的減值虧損[102] - 本集團已向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及陝西省人民政府提呈韓城項目事項,以期儘快解決[103][104] - 宜昇(宜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項目分3期投資總額約160,000,000美元,第1期投資額約40,000,000美元[106] - 宜升智滙科技產業發展(西安)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0,000美元,由本集團擁有62.5%[110,111,112] - 深圳華明勝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8,600,000人民幣,由本集團及上海巴庫斯分別擁有51%及49%[120] - 深圳華明勝於2023年6月開始試運行,期間產生收益約1,970,000人民幣[123,124] - 本集團與陝西漢唐森源實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合營公司西安漢唐明勝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50,000,000人民幣[125,126] - 本集團尚未向漢唐明勝作出任何注資[128] - 餐廚垃圾項目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及部分農村和城鎮地區[151] 集资活动 - 本集团于2023年9月30日前12个月进行了多
创业集团控股(0222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4 17:10
建筑业务 - 新概念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建筑业务收入约为4.382亿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下降3.3%[16] - 建筑业务的整体毛利率下降至约5.0%,主要归因于2022财政年度完成的某些利润较高的项目[17] 环保业务 - 本年度环保业务收入减少约47.0%,达约1.07亿港元[23] - 餐厨垃圾处理相关业务收入约为1.07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5] - 合肥项目计划每天处理量为200吨,2023年3月处理量超过200吨[26] 财务状况 - 公司年内亏损约2080万港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亏损明显增加[75] - 每股基本虧損为1.60港仙,与上一年度每股盈利0.53港仙形成对比[76] - 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额由约65,300,000港元减少至38,200,000港元,主要来自合肥项目释放保证化肥收入的赔偿金和政府补助[78] - 行政开支由约95,000,000港元减少至91,700,000港元,主要因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损失增加和成本控制紧缩[79] - 本集团的整体借贷水平从2022年3月31日的约73,700,000港元上升至2023年3月31日的约167,000,000港元,主要是为合肥项目和宣城项目分别筹集的借款[80] - 本集团于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结余和现金约为134,500,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17,500,000港元有所增加[81] - 本年度的流动比率约为1.33,较2022年3月31日的1.16有所增加[82] - 资本负债比率于2023年3月31日约为60.7%,较2022年3月31日的42.3%有所增加[85] - 资本负债比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本年度整体借贷减少所致[86]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合规手册,设定董事会管理责任的最低标准[104] - 董事会认为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05] - 董事会建议不向股东派发20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06] - 審核委员会已审阅并批准公司全年业绩、中期业绩和报告,建议续聘立信德豪为核数师[108] 董事会成员 - 朱勇军先生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同时也是中国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席[110] - 潘軼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财务部、总务部和风险控制部[111] - 李錫勛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同时也是公司的公司秘书[113] - 隋廣義先生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曾担任中國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主席[115] - 葛曉鱗博士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是天津索菲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116] - 張立輝博士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是青雲創投的管理合伙人,专注于中国环保、清洁能源和高科技投资[117] - 张博士分别获得了法学硕士和科技英语学士学位,以及经济学博士学位[118] - 罗俊超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和审计委员会成员[119] - 唐博士拥有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123] 主要业务和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和在香港进行建筑工程及中国的环保业务[136] - 本年度集团收入完全来自于在香港进行的建筑工程和中国的环保业务[138] - 未来业务发展和重大事件将在管理层讨论和分析部分中详细阐述[139] 环保法规合规 - 集团已采取多项环保政策和程序,遵守相关环保法律和法规[141] - 集团已就对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法律和法规采取合规措施[142] - 集团已就空气污染、建筑噪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进行了合规措施[142] - 集团已就噪音管制、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等法规进行了合规措施[150] - 集团已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要求,避免水污染情况的发生[160] - 集团应重点预防水污染,同时结合预防、控制和综合管理[161] 风险因素 - 集团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大流行疫病爆发、市场条件、竞争激烈、建材成本上升、劳工短缺和监管环境[178][180][181][182][183][184] - 中国的《環境保護法》的罰則包括罰款、限制以至停產,大大增加公司污染成本[186] - 中央政府可能会不时地对违反环境保护裁决的行为施加更严厉的法律及政策,以及更频繁的监察[189] - 我们在環境行業中的竞争优势仰赖保障安全、维持生产效率及压低运营成本的技术能力[190] 客户和供应商关系 - 本集团的主要客户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私人发展商,具备丰富營運及業內經验[193] - 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是本集团成功的要素之一,以垂直合作方式达成业务目标[194] 员工和股东关系 - 本集团视员工的才干为最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