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芝友生物(02496)
搜索文档
*ST辉丰(002496)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57亿元,同比上升42.6% [1] - 归母净利润1146.53万元,同比下降67.0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8299.98万元,同比上升56.91%,但归母净利润为-419.28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从-5440.4万元改善至-915.21万元,同比上升83.18%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0.01%,同比大幅下降65.83% [1] - 净利率5.58%,同比下降82.21% [1] - 去年净利率为-55.52%,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8.51%,投资回报极差,2023年ROIC低至-23.34% [3]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727.09万元 [1] - 三费占营收比36.47%,同比下降42.54% [1] -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持续为负 [3] 资产质量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4329.09万元,同比微降2.66% [1] - 应收账款4607.48万元,同比增长19.14% [1] - 有息负债3.32亿元,同比增长3.67%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大幅下降1519.86%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6.08%,现金流状况需关注 [3] 每股指标与股东回报 - 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67.1% [1] - 每股净资产0.89元,同比下降12.62% [1] - 公司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亏损年份达6次 [3]
机构风向标 | *ST辉丰(002496)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1家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19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共有1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 合计持股量达3059.5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2.03%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保持未变 [1]
友芝友生物-B(02496)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5883.4万元,同比收窄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7:4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3718.7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许可费收入和研发服务收入 [1] - 净亏损5883.4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5% [1] - 每股基本亏损0.30元人民币 [1] 收入构成 - 许可费收入470万元人民币,主要源于与正大天晴签订的许可合作协议中实现发展里程碑确认部分 [1] - 研发服务收入3250万元人民币,依据与正大天晴的协议按履约进度比例确认 [1] 业务合作 - 公司与正大天晴签订许可合作协议,涉及技术许可使用权及委托研发服务 [1] - 研发服务收入确认基于实际投入与预计总投入的相对比例计算 [1]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7:3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为3718.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无收入[3] - 报告期内毛利为766.9万元人民币[3] - 期内亏损为5883.4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4.9%(去年同期亏损7839.6万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718.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无收入[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766.9万元人民币,毛利率约为20.6%[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5883.4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4.9%[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人民币5883.4万元,累计亏损增至人民币5.69221亿元[69] - 公司总收入人民币3718.7万元,其中许可费收入人民币471.7万元,研发服务收入人民币3247万元[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确认许可费收入人民币470万元[27] - 同期研发服务收入人民币3,250万元[28] - 报告期内总收入人民币3,718.7万元[29] - 公司税前亏损扩大,每股基本亏损为0.30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40元人民币有所收窄[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30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40元人民币[66] 成本和费用构成 - 研发开支为601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去年同期为7029万元)[3] - 研发开支降至人民币60.2百万元(降幅14.4%),技术服费减少人民币5百万元(占比71.2%)[35] - 员工福利开支在研发中降至人民币7.9百万元(降幅35.1%),占比13.1%[35] - 行政开支保持稳定为人民币12.1百万元,员工福利开支占比升至40.2%[37] - 财务成本增至人民币2.4百万元(增幅20.0%),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601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66] - 财务成本为238.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至237.7万元人民币[85] - 员工成本总额为172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其中股份支付增至85.4万元人民币[86] - 折旧总额为23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主要因物业及设备折旧减少至206.3万元人民币[86] 其他收入及收益 - 政府补助及银行利息收入计入其他收入项目[29] - 其他收入增加至人民币7.7百万元,同比增长60.2%,主要因政府补助增至人民币7.2百万元(占比93.3%)[30] - 政府补助同比增加人民币4.4百万元,增幅155.8%,包括生命健康产业资金等专项补贴[30] - 银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至人民币0.5百万元(降幅74.3%),因现金存款利息减少[30]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至人民币0.5百万元(降幅77.3%),主要因外汇收益减少人民币1.7百万元[33] - 公司其他收入总额为768.4万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为71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8%[83] - 银行利息收入为50.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3%[83]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4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6%,主要因外汇收益下降至48.6万元人民币[84]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66.2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1.6%)[41] - 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从净流出人民币58.2百万元改善至净流入人民币12.2百万元,主要因贸易应付款项增加人民币6.8百万元及非现金调整[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流入人民币0.3百万元(同期净流出人民币4.5百万元),主要来自银行利息收入人民币0.5百万元[42]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26.9百万元,来自新增银行借款人民币69.9百万元,部分被偿还借款人民币40.4百万元抵消[4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31.6%[67]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1.662亿元[6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124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4.1%[3]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人民币156.4百万元,其中抵押贷款76.4百万元,无抵押贷款80.0百万元,未动用融资额度150.0百万元[45] - 杠杆比率从249.8%恶化至-317.8%,主要因权益亏损减少[46] - 抵押资产包括物业设备(账面值5.1百万元)、使用权资产(7.7百万元)及投资物业(0.4百万元)[52] - 租赁负债从人民币0.5百万元降至0.3百万元[4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负2744.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由正转负[6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为1.56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5.8%[67]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9071.8万元人民币降至2409.3万元人民币,下降73.4%[67] - 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1715.7万元及负债净额人民币2744.5万元[69] - 公司非流动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433.2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4650.8万元减少4.7%[8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降至2409.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9071.8万元人民币下降73.4%[91] - 新增银行贷款6990万元人民币,利率区间为每年2.5%至3.4%,其中990万元人民币以候选药物专利权抵押[97] - 合约负债为1421.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2059.1万元人民币下降30.9%[99] 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M701计划于2025年递交BLA申请[6] - 产品Y101D的Ib/II期临床试验入组已完成[6] - 产品Y4002于2024年10月完成II期首例患者入组[6] - 产品Y225预计于2025年底前获得IND批件[6] - 2025年4月,M701序列专利获得中国授权[12] - M701治疗MA的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312例受试者入组[13] - M701治疗MPE的II期临床试验完成93%受试者入组[13] - Y101D治疗胰腺癌Ib/II期试验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和随访[15] - Y332的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18例受试者[16] 生产和运营 - 公司生产基地维持1,400平方米规模含500升生物反应器[23] - 2025年1-7月完成Y225项目3批次原液和6批次制剂批次生产[23] - 员工总数106人,研发人员82人(占比77.4%),一般行政人员24人[54] - 员工激励计划通过有限合伙平台持有公司股份28,413,118股(占总股本14.66%)[56]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收购、或然负债及资本承诺[47][48][50][51]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63]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地区客户[81] - 客户A贡献公司100%总收入人民币3718.7万元[82] - 公司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订立许可合作协议,含固定及可变代价部分[72][73] - 公司确认收入时采用投入法计量研发服务进度[75] 公司结构和股本 - 公司于2022年1月13日在中国成立股份有限公司[101] - 报告期定义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2] - 公司前身为2010年7月8日成立的有限公司[101] - 公司股本由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构成[101][102] - 股份类型包括内资股和非上市外资股[101][106] - 员工激励平台包括武汉才智(2015年9月21日成立)[106] - 员工激励平台包括汇友聚才(2021年8月26日成立)[102] - 员工激励平台包括汇友聚智(2021年8月27日成立)[102] - H股将以港元认购及买卖[102] - 全球发售相关招股章程日期为2023年9月13日[101] 会计准则和应用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71]
友芝友生物-B(02496.HK)将于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6:49
公司公告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友芝友生物(02496)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4 16: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WUHAN YZY BIOPHARMA CO., LTD. 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496)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茲通告謹定於 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批准本公司及 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及其發佈,以及處理其他事 項。 承董事會命 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Zhou Pengfei博士 中國武漢,2025年8月14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Zhou Pengfei博士及溫植成先生;非執行董 事袁謙博士、周宏峰博士、龐振海先生、惠希武博士及謝守武先生;及獨立非執 行董事程斌博士、付黎黎女士、鄧躍臻博士及陳斌博士。 ...
友芝友生物(0249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7:1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5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FF301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 | --- | --- | --- | --- | --- | | 上月底結存 | | 6,869,744 RMB | 1 RMB | | 6,869,744 | | 增加 / 減少 (-) | | 0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6,869,744 RMB | 1 RMB | | 6,869,744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496 | 說明 | ...
*ST辉丰(002496)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31.7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22: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1.67元 单日下跌3.47% [1] - 换手率2.46% 成交量29.00万手 成交金额4863.53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31.74万元 占成交额29.4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55.52万元(11.42%)大单净流出876.23万元(18.02%)[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754.28万元 占成交额15.51%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677.46万元 占成交额13.9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402.32万元 同比增长29.37% [1] - 归属净利润1565.82万元 同比减少67.63% [1] - 扣非净利润1172.82万元 同比增长231.40%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405 速动比率0.334 [1] - 资产负债率44.94% [1]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 位于盐城市 [1] - 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50758.9677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50758.9677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仲汉根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3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9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65条 专利信息136条 [2] - 获得行政许可223个 [2]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21: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13日在中国成立,其前身为2010年7月8日成立的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6] - 公司成立于2010年,已成立14年[20] - 公司招股章程日期为2023年9月13日[9] - 公司股份代号为2496[17] - 公司涉及的业务相关概念有CDMO(合同开发及生产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RO(合同研究组织)[6] - 公司相关的法规及规则包括上市规则、中国公司法、公司条例等[6][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同期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6][9] 股份信息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H股每股面值也为人民币1.00元[6][8] - 根据所有股份计划将予授出的所有购股权及奖励可发行的H股总数不得超过19,384,800股H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约10.0%[9] - 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内可发行H股总数不超1,938,400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0%[11] - 2024年H股购股计划相关定义包括管理人、行权期、行权价等[4][6] 员工激励平台信息 - 公司有多个员工激励平台,如南京才智二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汇友聚才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汇友聚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8] 董事会及委员会信息 - 公司的董事会设有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4][9] - 董事会汇报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情况[112] - 董事会承担领导及控制公司责任,负责指导监督公司事务[126] - 董事会对政策、策略、预算等重大事项保留决策权,日常运营管理职责授予管理层[127] - 董事会定期审核董事履职贡献及投入时间,成员具备技能、经验和多元化观点[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的规定[130] - 各董事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135]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40] - 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三次会议[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至年报日期,审计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无执行董事出席情况下会面两次[142]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43]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三次会议,审查董事会架构、规模、组成等并提建议[149]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监督目标进度并提修改建议[157] - 董事会将选择及委任董事职责和权限授予提名委员会,公司有董事提名政策及程序[158][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建议董事会委任一名新非执行董事温植成先生[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已检讨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惯例等多项内容[170] 董事及管理层变动信息 - 柳丹博士于2024年4月3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5] - 郭宏伟博士于2024年10月22日被罢免非执行董事,温植成先生同日获委任[15] - Dai Weiguo博士于2024年7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17] - 陈斌博士于2024年8月29日获委任提名委员会成员[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亏损相比2023年减少人民币94.1百万元[2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7,813千元,收入成本为22,744千元,毛利为85,069千元[2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096千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892千元,研发开支为164,986千元[24]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6,592千元,财务成本为4,078千元,除税前亏损为97,599千元[2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6,508千元,流动资产为221,335千元,非流动负债为51,172千元[2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86,136千元,资产净值为30,535千元[24] - 2024年公司确认许可费收入8279.5万元,占比76.8%;确认研发服务收入2501.8万元,占比23.2%,总计收入10781.3万元[45][46][47] - 2024年公司政府补助收入850.8万元,占比76.7%;银行利息收入256.6万元,占比23.1%;其他收入2.2万元,占比0.2%,总计其他收入1109.6万元[50] - 2023年公司政府补助收入1194.4万元,占比92.0%;银行利息收入104.7万元,占比7.9%;其他收入2.3万元,占比0.1%,总计其他收入1301.4万元[50]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的1301.4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109.6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340万元[50]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189.2万元,2023年为亏损33.4万元;其中2024年处置物业及设备亏损6.7万元(占比-3.5%),租赁协议终止收益7000元(占比0.3%),外汇收益净额195.2万元(占比103.2%);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收益160.8万元(占比481.4%),外汇亏损净额191.9万元(占比-574.6%)[52] - 2024年研发开支1.65亿元,2023年为1.551亿元;其中2024年技术服务费1.15117亿元(占比69.8%),原材料成本1732.2万元(占比10.5%);增加主要因M701临床试验费用增加,部分被Y101D临床试验开支减少抵消[55] - 2024年行政开支2660万元,2023年为2231.1万元;其中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1034万元(占比38.9%),专业中介费854.9万元(占比32.1%),与同期相比保持相对稳定[58] - 2024年财务成本410万元,较2023年的240万元增加170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本金增加3740万元使利息支出增加[59]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所得税开支[60] - 2024年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9760万元,较2023年的1.917亿元减少9410万元,因收入增加1.078亿元、收入成本增加2270万元、上市开支从2460万元降为0[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1.967亿元减至1.263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2.213亿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63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9070万元、存货430万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1.861亿元,包括银行借款7580万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4940万元、转让协定预收款3950万元、合约负债2060万元、递延收入50万元、租赁负债40万元[62]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07亿元(同期为1.86亿元),税前亏损为9760万元[63] - 报告期内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0万元(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5480万元)[63]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00万元(同期为1.763亿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1.2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0万元增加[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万元[69] - 杠杆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70.6%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49.8%[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若干银行借款由物业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投资物业作担保,账面价值分别为550万元、790万元及40万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9000万元[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审计已付及应付费用为2050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业绩审阅已付及应付费用为300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务咨询已付及应付费用为128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ESG报告咨询服务已付及应付费用为120千元人民币[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酬金总计2598千元人民币[182] 业务合作信息 - 2024年10月公司M701项目与正大天晴达成3.15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及研发里程碑款合作[21] - 公司Y400项目与康哲药业合作,在中国已进入临床II期[21] - 2024年10月公司与正大天晴达成M701许可合作[33] 项目研发进展信息 - M701治疗MA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2月获CDE同意,3月首位患者成功给药[32][33] - M701治疗MA的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于2024年6月公布,最终分析数据于12月公布[33] - M701治疗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Ib期招募24名患者,II期于2024年3月首位患者成功给药[33] - 公司预计2025年底前Y225获IND批件,2026年底前Y232获IND批件[27][29] - 2024年9月公司完成Y101D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Y101D联合疗法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Ib/II期试验[35] - 截至2025年2月,公司完成Y332的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18例受试者,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36] - 报告期内,Y400在中国已推进至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已入组II期试验[37] - 2024年度公司完成M701项目的工艺表征及工艺验证3批次生产以及Y225项目的技术转移[41] 生产基地信息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约14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规模为500升,单个反应器最大年产量为20 - 24批次[41] 未来任务信息 - 2025年公司首要任务是推动核心管线的海外合作开发以及加速候选药物的研发进程[43] 重大事项信息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7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或然负债和重大资本承担[74][75] 人员信息 - 袁谦博士58岁,2010年7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曾在1995 - 2011年期间担任多家公司职务[83] - 周宏峰博士55岁,2010年7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92 - 2014年期间有丰富任职经历[85] - 庞振海50岁,2020年1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99 - 2020年在石药集团等公司任职[86] - 惠希武博士40岁,2022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012 - 2025年在石药集团相关公司任职[88] - 梁倩52岁,2018年1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96 - 2022年有相关工作经历[88] - 温植成43岁,自2024年10月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03 - 2024年在多家公司任职[91] - 袁博士在1990年6月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9月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23年12月获理学博士学位[83] - 周博士在1992年6月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1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4年12月获博士学位,2023年6月获EMBA学位[85] - 庞先生于1999年7月获会计学学士学位[87] - 惠博士于2006年6月获生物科学学士学位,2012年7月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88] - 谢守武41岁,2022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1月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2] - 程斌博士58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3] - 付黎黎40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5] - 邓跃臻博士45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5] - 陈斌博士63岁,2022年11月11日获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9月25日起生效[98] - 孙聚民49岁,自2018年1月起担任监事兼监事会主席[99] - 刘芳47岁,自2016年3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7,813千元人民币,收入成本为22,744千元人民币,毛利为85,069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0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3,01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892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为 - 334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研发开支为164,9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5,05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行政开支为26,59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31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和年内亏损均为97,59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1,702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6,50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1,523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流动资产为221,33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50,10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51,17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流动负债为186,13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3,82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为1109.6万元,较2023年的1301.4万元减少,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340万元[30] - 2024年政府补助850.8万元,占其他收入的76.7%;银行利息收入256.6万元,占比23.1%;其他2.2万元,占比0.2% [30]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189.2万元,2023年为亏损33.4万元;2024年外汇收益净额195.2万元,占比103.2%,2023年为亏损191.9万元,占比-574.6%[33] - 2024年研发开支16500万元,较2023年的15510万元增加,主要因M701临床试验费用增加,部分被Y101D试验开支减少抵消;技术服务费占比最高,2024年为69.8%[36] - 2024年行政开支2660万元,与2023年的2231万元相比相对稳定;员工福利开支和专业中介费占比较大,2024年分别为38.9%和32.1%[38] - 2024年财务成本410万元,较2023年的240万元增加170万元,因银行借款本金增加3740万元致利息支出增加[39] - 同期及报告期公司均无所得税开支[40] - 2024年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9760万元,较2023年的19170万元减少9410万元,因收入增加、成本增加及上市开支为零等因素抵消[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的19670万元减至12630万元,因研发投入增加[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22130万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630万元、预付款项等9070万元及存货430万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18610万元,包括银行借款7580万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4940万元等[42] - 2024年处置物业及设备亏损6.7万元,占比-3.5%,2023年为亏损2.3万元,占比-6.9%;租赁协议终止收益2024年为7000元,占比0.3%,2023年为零[33]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07亿元(同期为1.86亿元),税前亏损为9760万元[43] - 报告期内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0万元(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5480万元)[43]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00万元(同期为1.763亿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1.2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0万元增加[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万元[47] - 杠杆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70.6%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49.8%[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或然负债、重大资本承担等事项[49][50][52][5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7,8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0[69] - 2024年公司收入成本为22,7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0[6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5,06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0[6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为11,0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014千元人民币[69]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7,59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1,702千元人民币[69]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为97,59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1,702千元人民币[69]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50元人民币,2023年为1.04元人民币[6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6,508千元,2023年为51,523千元[70]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21,335千元,2023年为250,101千元[7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86,136千元,2023年为173,820千元[7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5,199千元,2023年为76,281千元[70]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1,707千元,2023年为127,804千元[7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51,172千元,2023年为150千元[7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0,535千元,2023年为127,654千元[70]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107,813千元,2023年为0千元[78] - 2024年许可费收入为82,795千元,2023年为0千元[78] - 2024年研发服务收入为25,018千元,2023年为0千元[78] - 2024年中国地区外部客户收入为107,813千元,2023年为0;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6,508千元,2023年为51,523千元[86] - 2024年客户A收入为107,813千元,2023年为0;2024年其他收入为5千元[87] - 2024年政府补助为8,508千元,2023年为11,944千元;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566千元,2023年为1,047千元;2024年其他收入为22千元,2023年为23千元[87] - 2024年处置物业及设备亏损为67千元,2023年为23千元;2024年租赁协议终止收益为7千元,2023年为0;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收益为0,2023年为1,608千元;2024年外汇收益净额为1,952千元,2023年亏损净额为1,919千元[88] - 2024年银行借款的利息开支为4,065千元,2023年为2,340千元;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13千元,2023年为48千元[89] - 公司附属公司2024年和2023年适用税率为25%,公司2023 - 2025年享有15%优惠税率[90] - 2024年未确认的税项亏损约为1,150,530,000元,2023年为903,871,000元;2024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约为28,860,000元,2023年为34,356,000元[90]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97,599千元,2023年为191,702千元;2024年按15%计算的所得税开支为14,640千元,2023年为28,755千元[9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亏损为97,599千元,2023年为191,702千元;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93,849千股,2023年为185,112千股;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50元,2023年为1.04元[9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均未宣派或支付股息[95] - 2024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90,718千元,2023年为31,615千元[9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49,378千元,2023年为42,373千元[97] - 2024年12月31日基于收入确认日期0至90天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51,108千元,2023年为0[97] - 2024年12月31日基于发票日期0至30天贸易应付款项为1,989千元,2023年为1,415千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以美元计值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8千元,2023年为28千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以瑞士法郎计值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54千元,2023年为361千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来自许可与合作协议)为20,591千元,2023年为0[102] 公司核心产品情况 - 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M701和Y101D,M701用于治疗恶性腹水和恶性胸水,Y101D用于治疗胰腺癌[5] 核心产品临床试验进展 - 2024年3月,M701治疗恶性腹水的III期临床试验首位患者成功给药;治疗恶性胸水的II期临床试验首位患者成功给药[13] - 2024年6月,M701治疗恶性腹水的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初步疗效信号和安全性;12月最终分析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13] - 2024年9月公司完成Y101D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15] - 截至2025年2月,Y332的I期临床试验完成,共入组18例受试者,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17] - 报告期内,Y400在中国推进至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已入组II期试验[18] 公司生产基地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约1400平方米生产基地,规模为500升,单个反应器最大年产量为20 - 24批次[21] 公司项目生产及技术转移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完成M701项目的工艺表征及工艺验证3批次生产以及Y225项目的技术转移[21] 公司收入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许可费收入8279.5万元,占比76.8% [25][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研发服务收入2501.8万元,占比23.2% [26][27] 公司未来任务规划 - 2025年公司首要任务是推动核心管线海外合作开发及加速候选药物研发进程[2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未遵守守则条文第C.2.1条[5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相关雇员均遵守规定[5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13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88名,一般及行政人员25名[59]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武汉才智及才智二号合共直接持有28,413,118股股份,占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4.66%[60]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62] 公司报告及会议安排 - 公司2024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公司网站和香港联交所网站刊发[103] - 公司将不迟于2025年6月召开股东周年大会[104] 公司信贷期情况 - 购买集团商品/服务的信贷期为0至90天[99] 公司关联方情况 - 深圳康哲维盛是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0867.HK)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10] - 武汉才智是2015年9月21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是公司员工激励平台之一[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