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友芝友生物(02496)
icon
搜索文档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9: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4786千元,2023年同期为6919千元;研发开支2024年上半年为70290千元,2023年同期为71598千元;行政开支2024年上半年为13064千元,2023年同期为8306千元;财务成本2024年上半年为2029千元,2023年同期为1435千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和期内亏损均为78396千元,2023年同期为86568千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90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523千元;流动资产2024年6月30日为21093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0101千元;非流动负债2024年6月30日为4027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0千元;流动负债2024年6月30日为1700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820千元;资产净值2024年6月30日为495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654千元[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786千元,较2023年同期6919千元降低2100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2825千元,占比59.0%,较2023年同期减少3900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950千元,占比40.8%,较2023年同期增加1800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2201千元,较2023年同期1351千元增加800千元[16] - 2024年上半年外汇收益2194千元,占比100.0%,较2023年同期增加2200千元[16] - 报告期研发开支为7030万元,同期为7160万元,保持相对稳定,其中原材料成本4778.2万元占68%,员工福利开支1214万元占17.3%[18] - 报告期行政开支为1310万元,同期为830万元,增加480万元,主要因专业中介费增加330万元和其他开支增加60万元[19][20] - 上市开支由同期的1350万元减少至报告期的零,因公司于2023年度已完成上市[21] - 报告期财务成本为200万元,同期为140万元,增加60万元,主要是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22] - 报告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为7840万元,同期为8660万元,减少820万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12月31日的1.967亿元减少至1.619亿元,主要为候选药物研发提供资金[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109亿元,流动负债为1.701亿元[23] - 报告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820万元,同期为7230万元,主要因税前亏损及非现金和非经营项目调整[24] - 报告期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0万元,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4420万元,主要因康哲资产转让协议主体变更暂退款[24] - 报告期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780万元,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4900万元,主要因新增银行借款8000万元和偿还银行借款5000万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1.19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0万元增加,其中有抵押银行贷款8000万元,无抵押银行贷款3950万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205亿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60万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6] - 公司杠杆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70.6%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61.6%[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若干银行借款由账面价值为550万元的物业及设备、800万元的使用权资产及50万元的投资物业作担保[2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786千元,2023年同期为6919千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201千元,2023年同期为1351千元;研发开支70290千元,2023年同期为71598千元;行政开支13064千元,2023年同期为8306千元;财务成本2029千元,2023年同期为1435千元[3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及期内亏损均为78396千元,2023年同期为86568千元;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0元,2023年同期为0.48元[3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90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523千元;流动资产为21093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0101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00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820千元;流动资产净值为4084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281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986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804千元;非流动负债为4027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0千元;资产净值为495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654千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任何收入,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4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786千元,2023年同期为6919千元,其中政府补助从6726千元降至2825千元,银行利息收入从182千元增至1950千元[4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2201千元,2023年同期为1351千元,外汇收益从31千元增至2194千元,终止租赁协议所得收益为7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2026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3千元,总计2029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411千元、24千元,总计1435千元[45]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16703千元,2023年同期为15965千元;折旧总额3563千元,2023年同期为3614千元;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5062千元,2023年同期为12816千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确认的税项亏损约为1016744000元(2023年12月31日:903871000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约为39036000元(2023年12月31日:34356000元)[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8396千元,每股基本亏损0.40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86568千元、0.48元[48]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305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615千元,研发服务预付款项从30743千元增至35461千元[5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025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373千元,应计研发开支从29559千元增至38199千元[5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获得新增银行贷款80000000元(2023年同期:20000000元),固定市场利率区间为每年3.4%至3.5%,还款期限为七个月至三年[54] - 新增银行贷款中50000000元(2023年同期:11000000元)有抵押及无担保,30000000元无抵押及无担保,由集团物业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投资物业作抵押[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开发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布局多个治疗领域并构建多个自主研发技术平台[3] - 本公司指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7] - 报告期指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同期指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7][58] - 内资股、H股、非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57][58][59] - 才智二号于2021年8月27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员工激励平台之一[55] - 汇友聚才于2021年8月26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员工激励平台之一[58] - 汇友聚智于2021年8月27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员工激励平台之一[58] - 武汉才智于2015年9月21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员工激励平台之一[59] - 招股章程日期为2023年9月13日[58]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29日[60]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Zhou Pengfei博士等,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斌博士等[60] 业务线临床进展 - 截至公告日期,四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中有三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肿瘤相关并发症[4] - 核心产品M701治疗恶性腹水的III期临床试验2024年2月获CDE同意,3月首位患者成功给药,6月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公布显示良好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公司正寻求海内外合作及商业化机会[7] - M701治疗恶性胸水的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Ib期部分,招募24名患者,2024年3月II期首位患者成功给药,9月计划在ESMO2024年年会上发布Ib期中期数据[7] - M701治疗实体瘤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提交IND申请,治疗胰腺癌于2023年10月完成Ib/II期患者入组,受试者在随访中[4] - Y101D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肝细胞癌及其他晚期实体瘤于2023年3月开始Ib/II期[4] - Y332治疗实体瘤于2023年10月开始I期,正在进行I期剂量爬坡;Y400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于2023年12月开始Ib期;Y225治疗血友病于2023年12月完成工艺开发[4] - 2023年10月完成Y101D联合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Ib/II期临床试验II期患者招募[8] - 2023年10月开始Y332用于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9]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推进M701、Y101D、Y332临床试验及临床前候选药物开发[14]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维持约1400平方米生产基地,规模为500升,单反应器最大年产能20 - 24批次[12] - 公司计划与300人的肿瘤药合同销售组织合作,商业化后组建约20人内部销售团队[13]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由Zhou Pengfei博士一人兼任,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32] - 董事柳丹博士自2024年4月30日起辞任,Dai Weiguo博士自2024年7月30日起辞任,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相关雇员均遵守标准守则[33]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付黎黎女士、周宏峰博士及邓跃臻博士三名成员组成,付黎黎女士为主席[35]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3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报告期内中期股息[35] 股权结构相关 - 截至公告日期,武汉才智及才智二号合共直接持有2841311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4.66%[30] 财务状况总体说明 - 自2023年12月31日以来,公司财务状况或年度报告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所披露的资料无其他重大变动[34] 公司业务主营方向 - 公司主营开发基于双特异性抗体的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药物[38] 公司人员构成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14名雇员,其中研发人员90名,一般及行政人员24名[30]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7:26
公司基本信息与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13日成立,2023年9月2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6][7] - 2023年是公司成立第13年,也是登陆资本市场元年[27] - 公司于2023年9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25] 产品研发与临床试验进展 - 提前完成Y101D胰腺癌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入组[14] - Y332于2023年4月获用于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中国IND批准并启动I期临床研究[14] - Y400于2023年4月获中国IND批准并启动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I期临床试验[14] - 核心产品M701用于治疗恶性腹水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国家药监局同意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治疗恶性胸水适应症的Ib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28] - 公司完成M701的技术转移和确证性III期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以及Y400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和多个项目的技术开发或转移[29] - M701治疗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Ib期部分完成,招募24名患者,2024年3月II期部分首位患者入组[43] - 2023年10月开始Y332用于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目前处于剂量递增阶段[46] - 2024年公司将推进M701恶性腹水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同步开展M701恶性胸水适应症的II期研究[58] - 2024年公司计划完成Y101D胰腺癌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和Y332的I期爬坡入组[58] - M701治疗MA的II期临床试验招募115名患者,2024年2月获药审中心III期试验书面同意,3月首位患者入组[68] - Y101D联合疗法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Ib/II期临床试验于2023年10月完成II期部分患者招募[69] - 2024年3月,M701治疗MA的III期临床试验和治疗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II期部分首位患者入组[88] - 2024年公司将在M701、Y101D、Y332临床试验及临床前候选药物开发投入更多资源[88] 知识产权与资质 - 2023全年取得5项发明专利,递交1项发明专利申请[16] - 2023年11月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58] 人才招募 - 2023年公司招募多名核心人才[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51,523千元,2022年为63,885千元,2021年为74,517千元[35]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50,101千元,2022年为238,957千元,2021年为125,638千元[35]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50千元,2022年为0千元,2021年为83千元[35]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73,820千元,2022年为146,960千元,2021年为56,908千元[35]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27,654千元,2022年为155,882千元,2021年为143,164千元[35]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3,014千元,2022年为2,560千元,2021年为12,798千元[61] - 2023年研发开支为(155,054)千元,2022年为(157,329)千元,2021年为(112,893)千元[6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91,702)千元,2022年为(188,866)千元,2021年为(148,518)千元[61] - 2023年年内亏损为(191,702)千元,2022年为(188,866)千元,2021年为(148,518)千元[61]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3014亿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1.1944亿人民币占92.0%,银行利息收入1047万人民币占7.9%,其他23万人民币占0.1%;2022年其他收入为2560万人民币,政府补助2254万人民币占88.0%,银行利息收入283万人民币占11.1%,其他23万人民币占0.9%[77] - 研发开支由2022年的1.573亿人民币略微减少至2023年的1.551亿人民币[80] - 其他收入由2022年的260万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的1300万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970万人民币[92] - 2023年处置物业及设备亏损23,000元,占比 - 6.9%,2022年亏损3,000元,占比 - 0.4%[94]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收益1,608,000元,占比481.4%,2022年为671,000元,占比100.0%[94] - 2023年外汇亏损净额1,919,000元,占比 - 574.6%,2022年无此项亏损[94] - 报告期2023年其他亏损300,000元,同期2022年其他收益700,000元[96] - 2023年研发开支总计155,054,000元,其中技术服务费95,513,000元,占比61.6%;原材料成本20,310,000元,占比13.1%;员工福利开支27,206,000元,占比17.5%;折旧及摊销费用5,744,000元,占比3.7%;其他6,281,000元,占比4.1%[97] - 2022年研发开支总计157,329,000元,其中技术服务费101,247,000元,占比64.4%;原材料成本21,481,000元,占比13.7%;员工福利开支24,072,000元,占比15.3%;折旧及摊销费用5,722,000元,占比3.6%;其他4,807,000元,占比3.0%[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研发开支约155,054,000元,其中61.6%或95,513,000元归属外包研发开支[114] - 2023年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为173,956千元,2022年为200,000千元;新筹银行借款2023年为89,500千元,2022年为76,500千元;偿还银行借款2023年为76,500千元,2022年为28,000千元[124]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6,292千元,2022年为241,334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2023年为43,164千元,2022年为70,435千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3年为196,684千元,2022年为153,520千元[124]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3,014千元,2022年为2,560千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023年为 - 334千元,2022年为671千元[141] - 2023年研发开支为 - 155,054千元,2022年为 - 157,329千元;行政开支2023年为 - 22,311千元,2022年为 - 20,525千元;上市开支2023年为 - 24,629千元,2022年为 - 11,775千元[14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 - 191,702千元,2022年为 - 188,866千元;年内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2023年为 - 191,702千元,2022年为 - 188,866千元[141] - 2023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 - 1.04元,2022年为 - 1.10元[141] 公司会议与决策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27日举行[20]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与药品审评中心(CDE)举行BLA提交前会议[38] - 2023年度公司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召开三次监事会会议[158] - 2023年5月23日,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H股发行后适用的《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158] - 2023年9月11日,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委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公司2023年年度核数师及中期财务资料审阅核数师的议案[158] - 2023年9月28日,第一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度中期业绩报告的议案[158] - 监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度根据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及授权规范运作,决策程序合规[160] - 监事会已审阅并同意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161] 生产基地与销售计划 - 截至2023年报告日期,公司维持约1400平方米生产基地,规模为500升,单反应器最大年产能20 - 24批次[85] - 公司计划与300人的CSO合作,商业化后建立约20人内部销售团队,2024下半年开展CSO订约协商[87] 资产转让 - 公司将Y400的所有权利及资产转让给深圳康哲维盛及SOTER BIOPHARMA[66][83] 财务报表相关说明 - 综合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人民币亦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功能货币[146]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本,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1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根据上市规则第13.20条、13.21条及13.22条,公司并无任何其他披露责任[154] 公司运营合规情况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符合法规要求和公司实际需要且能有效执行[162]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175]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无针对集团的未决或构成威胁的重大诉讼或申索[186] 税务相关说明 - 所得税开支指当期及递延所得税开支总和[188] - 各报告期末复核递延税项资产账面价值,不再可能有足够应课税利润时调减[190] - 当期及递延税项于损益中确认[191] 资产相关说明 - 投资物业乃持作赚取租金及/或资本增值的物业[193] - 物业及设备、投资物业及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独立估计,不能独立估计则估计所属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194] 金融资产相关说明 - 持有金融资产的商业模式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目标[197] - 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98] - 须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评估[200] -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和十二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有不同定义,评估根据集团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并调整[200] 资金募集与使用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及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2440万元[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余额约为人民币11490万元[176]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14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内亏损为人民币191,702千元,相比2022年的188,866千元有所增加[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27,654千元,相比2022年的155,882千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由同期的人民币2.6百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人民币13.0百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人民币9.7百万元[31] - 2023年,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其他亏损人民币0.3百万元,而同期其他收益为人民币0.7百万元[34] - 公司2023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55.1百万元,较2022年的157.3百万元略有减少[36] - 技术服务费占研发开支的61.6%,原材料成本占13.1%,员工福利开支占17.5%[36] - 公司2023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2.3百万元,与2022年的20.5百万元相比保持稳定[38] - 上市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11.8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24.6百万元[39] - 公司2023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2.4百万元,与2022年的2.5百万元相比保持稳定[40] - 公司2023年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91.7百万元,与2022年的188.9百万元相比保持稳定[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人民币153.5百万元增加至196.7百万元[44]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6.0百万元,较2022年的176.7百万元有所增加[46] -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4.8百万元,较2022年的5.8百万元大幅增加[47] - 公司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6.3百万元,较2022年的241.3百万元有所减少[4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租賃負債為人民幣0.6百萬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0.2百萬元有所增加[51] - 公司的槓桿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49.2%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70.6%,主要因短期銀行借款增加和權益減少[5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銀行借款擔保資產賬面值分別為物業及設備人民幣5.9百萬元、使用權資產人民幣8.1百萬元及投資物業人民幣0.5百萬元[5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並無任何或然負債[5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並無任何重大資本承擔[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表显示年內虧損及綜合開支總額为191,702,000元人民币[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财务状况表显示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27,804,000元人民币[83]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3,01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560千元人民币增加408.4%,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90]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33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71千元人民币减少150%,主要由于外汇亏损净额[91] - 2023年财务成本为2,38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468千元人民币减少3.2%[9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91,70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8,866千元人民币增加1.5%[93]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4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10元人民币减少5.5%[9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宣派或支付股息[9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1,615千元,相比2022年的27,814千元有所增加[100] - 研发服务的预付款项为人民币30,743千元,相比2022年的19,703千元大幅增加[10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2,373千元,相比2022年的33,555千元有所增加[101] - 应计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9,559千元,相比2022年的15,503千元大幅增加[101] - 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30天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415千元,31至90天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914千元[102] - 除人民币外的其他货币计值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89千元,相比2022年的7,297千元大幅减少[102] 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M701已完成治疗恶性腹水(MA)的II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共招募115名患者[12] - 公司M701治疗恶性胸水(MPE)的Ib/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Ib期部分,共招募24名患者,II期部分的首位患者已于2024年3月入组[13] - 公司Y101D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Ib/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II期部分患者招募[15] - 公司Y101D治疗肝细胞癌(HCC)及其他晚期实体瘤的Ib/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16] - 公司预计于2024年第三季度提交Y101D的IND申请[7] - 公司计划继续若干临床前候选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并将于接下来几年内积极申请IND批准[8] - 公司正在开发Y332(一款重组抗VEGF及抗TGF-β BsAb)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17] - Y332在临床前研究中对VEGF和TGF-β的亲和力较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并展现出振奋人心的抗肿瘤效用[18] - Y400是一款重组抗VEGF和抗ANG2 BsAb,具有高浓度配方,已将所有权及资产转让予深圳康哲维盛及SOTER BIOPHARMA[19] - Y225是Emicizumab的生物类似物,用于治疗血友病,已完成细胞系筛选及确认、工艺开发、配方确认及食蟹猴皮下刺激及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20] - 公司决定推迟管线候选药物M802、Y2019、Y150及Y101D作为单一疗法治疗实体瘤,及Y101D联合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发[21] - 2023年,公司完成了M701项目的技术转移和M701三期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Y400的临床试验样品生产以及其他多种候选药物的技术开发或转移[23] 生产与设施 - 公司维持约1,4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规模为500升(两个200升的生物反应器及两个50升的生物反应器),单个反应器最大年产量为20-24批次[23] 商业化计划 - 公司计划招聘有能力的营销专业人员,并培养商业化能力,计划与中國一家规模为300人的专门销售肿瘤药物的合同销售组织(CSO)合作[25][2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自上市日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整個期間一直遵守行為準則[65] - 公司直接持有28,413,11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14.66%[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7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73]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74] - 报告期内,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5]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及监督集团的财务报告流程及内部控制系统[76] - 审计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综合年度业绩,认为符合相关会计标准、法律法规[77] - 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27日召开[79]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自2023年1月1日生效[86] - 公司经营一个可报告分部,专注于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的新型创新药物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8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收入产生,所有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89] - 公司于2023年11月获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自2023年起三年内享有15%的优惠税率[92] 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23名員工,其中包括98名研發人員及25名一般及行政人員[67] 其他信息 - 公司並無進行或持有任何重大投資[53] - 公司於報告期內並無任何重大收購或出售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54] - 公司對重大資本支出、投資或資本資產並無任何具體的未來計劃[55] - 公司2023年度报告将在适当时候寄发给股东并在公司网站和香港联交所网站刊发[103]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27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05] - 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日期为2023年9月25日[10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107] - 公司名称: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8] - 主要业务:提供临床试验相关服务[108] - 子公司:SOTER BIOPHARMA PTE. LTD.,为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0867.HK)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08] - 员工激励平台:武汉才智投资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于2015年9月21日[108] - 公告日期:2024年3月28日[108]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Zhou Pengfei博士、非执行董事袁謙博士等[108]
友芝友生物(0249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42
公司业务和产品 - 公司发布了2023年中期报告[2] - 报告中详细解释了各种专业术语的含义,如"親和力"、"ANG2"、"血管生成"等[5] - 报告中还解释了一些与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免疫疗法等相关的术语[7] - 公司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产品和项目,如M701、EpCAM等[6] - 公司在报告中介绍了一些关键的合作伙伴和子公司,如南京才智二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南京匯友聚才企業管理合夥企業等[7] - 公司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市场和业务发展,如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全球发售等[8] 业务术语解释 - 惡性胸水是指惡性病引起的胸腔積液,通常含有游離的惡性細胞[9] - MM是一種多發性骨髓瘤,一種骨髓漿細胞癌[9] - RBD是病毒的一個關鍵部分,位於其「刺突」蛋白質上,使其能夠與身體受體對接,進入細胞並導致感染[10] - T細胞是一種淋巴細胞,其於細胞介導免疫中起着核心作用[11] - TGF-β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通常在晚期腫瘤中過度表達,並與不良預後有關[11]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76.4百万人民币,主要原因是償還銀行借款及為候選藥物的持續研發提供資金[5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122.4百万人民币,其中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6.4百万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0.0百万元及其他流动资产36.0百万元[58] - 公司报告期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2.3百万人民币,主要是由于税前亏损为86.6百万元,经调整后主要包括预付款项、存货减少及物业设备折旧[59] - 公司报告期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2百万人民币,主要是由于贖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476.0百万元[60] - 公司报告期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0百万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償還銀行借款66.5百万元[61] 其他财务信息 - 本中期期间,公司无已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因此没有呈列每股摊薄亏损[140] - 公司在中期期内没有支付股息[141] - 公司出售了总账面值23,000元的若干设备和家具,产生了23,000元的销售亏损[142] - 公司收购设备和家具产生的支出为795,000元[143] - 公司续签了一项租赁协议并新订了一项租期为1至3年的租赁协议,确认了1,211,000元的使用权资产和1,211,000元的租赁负债[144] - 公司研发项目所用材料存货为7,229千元[145] - 公司研发服务的预付款项为13,564千元,遞延发行成本为2,789千元[146] - 公司研发开支的贸易应付款项为3,063千元,应计研发开支为14,753千元[147] - 公司新增了一笔银行贷款人民币20,000,000元,用于资助研发活动[149] - 公司转让协议首付款为40,843千元,用于转让候选药物的所有权和资产[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