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晋商银行(02558)
icon
搜索文档
晋商银行(02558) - 董事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的公告
2025-08-29 20:08
人事变动 - 高玉荣董事任职资格获山西监管局核准,任期自2025年8月27日起[3] - 武灿明拟辞任非执行董事,辞任于2025年8月27日生效[3][4] 公司架构 - 公告日董事会含3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业务监管 - 公司非香港认可机构,不受香港金管局监督,未获授权在港经营银行/接受存款业务[5]
晋商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
财经网· 2025-08-28 1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36亿元 同比下降1.8% [1] - 税前利润10.74亿元 同比增长2.6% [1] - 净利润10.51亿元 同比增长2.0% [1]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3882.6亿元 [1] - 存款余额3040.8亿元 [1] - 贷款余额2086.4亿元 [1] 监管指标 - 资本充足率12.96% [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7% [1] - 拨备覆盖率215.00% [1] - 主要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1]
晋商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经营业绩稳中提质 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8-28 16: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推动改革转型 [1] 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到38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5亿元,增幅3.2% [3] - 存款余额为30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亿元,增幅1.1% [3] - 贷款余额为208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3亿元,增幅3.6% [3] - 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2亿元 [3]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 加大对产业转型、能源革命、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2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2% [6]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有余额户数为8067户,较上年末增加2491户 [6] - 公司贷款总额为136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 [5] - 零售银行业务的营业收入为6.87亿元,同比增加4.7%,占同期营业收入总额的25.1% [6] - 个人贷款总额为34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 [6] 风险防控筑牢防线,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 不良贷款率为1.77%,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8] - 拨备覆盖率为215.00%,较上年末增长9.54个百分点 [9] - 资本充足率为12.96%,较上年末增长0.12个百分点 [9]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6%,较上年末增长0.09个百分点 [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较上年末增长0.09个百分点 [9] 数字化转型成效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 小微授信客户较年初增长140.4% [11] - 手机银行注册用户数较年初增长5.0% [11] - 月均动户数较年初增长5.3% [11] - 全行柜面业务应替尽替率达92.0% [11] - "晋商e贷-码上贷"产品累计支持山西省内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5335户,投放信贷资金8.3亿元 [11] - 行内自助数据分析月均访问量较年初增长95.3% [11] - 数据自助分析人次累计次数较年初增长70.7% [11] - 研发实施落地数十个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应用场景,累计节约23000人时/年的人工操作时长 [12] 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 启动《2026—2030年人力资源规划》及薪酬优化项目 [14] - 新增组建风险条线固定敏捷团队,设立多个工作专班 [12] - 引进14名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方向专业人才 [12]
晋商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经营业绩稳中提质 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3:28
核心观点 - 晋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总资产达3882.6亿元(较上年末+3.2%) 净利润10.5亿元(同比+0.2亿元)[2][3] - 公司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及风险管控等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2][4][7][9] 经营指标表现 - 总资产3882.6亿元(较上年末+119.5亿元/+3.2%) 存款余额3040.8亿元(+32.1亿元/+1.1%) 贷款余额2086.4亿元(+72.3亿元/+3.6%)[3] - 净利润10.5亿元(同比+0.2亿元) 零售银行业务营收6.87亿元(同比+4.7% 占营收总额25.1%)[3][5] - 资本充足率12.96%(较上年末+0.12pp) 一级资本充足率11.06%(+0.09pp)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7%(+0.09pp)[8] 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贷款总额1366.1亿元(较上年末+7.3%) 重点支持产业转型、能源革命及基建领域[4]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6.2亿元(较上年末+9.2%) 有余额户数8067户(较上年末+2491户)[5] - 推出"晋商e贷-码上贷"产品 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5335户 投放信贷资金8.3亿元[9] - 个人贷款总额348.3亿元(较上年末+1.6%) 财富管理业务获金誉奖四项荣誉[5] 数字化转型成效 - 小微授信客户较年初增长140.4% 手机银行注册用户数较年初+5.0% 月均动户数+5.3%[9] - 柜面业务应替尽替率达92.0% 自助数据分析月均访问量较年初+95.3% 数据自助分析人次累计次数+70.7%[9] - 落地RPA技术应用场景 年节约23000人时 引进14名数字化专业人才[10] 风险管理体系 - 不良贷款率1.77% 拨备覆盖率215.00%(较上年末+9.54pp)[7][8] - 建立信贷大数据预警平台 实现个人信贷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7] -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方案 推行"全口径资产保全"管理机制[7]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完成清徐村镇银行吸收合并 指导晋商消费金融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11] - 启动《2026—2030年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出台支行竞争力建设管理实施意见[11] - 下半年聚焦"调结构、出效益、管风险、增内涵"四大核心方向[12]
晋商银行(02558)拟3.1亿元转让一系列不良资产 加速风险化解
智通财经· 2025-08-27 23:17
资产转让交易 - 晋商银行与晋阳资管签订资产转让协议 以人民币3.10亿元对价转让涉及八家企业客户的不良资产 [1] - 转让资产包括截至2025年3月5日的本金、违约金及利息和基准日前产生的费用 总额约人民币14.21亿元 [1] - 晋阳资管支付首期款项人民币9310万元(占总对价30%)后获得相关资产所有权益 [1] 资金用途与影响 - 转让所得款项用于弥补集团在此类不良资产上的亏损 减少不良贷款金额 [1] - 交易旨在促进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晋商银行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加2.14%
智通财经· 2025-08-27 23:0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减少1.83% [1] - 归属于权益持有人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加2.14% [1] - 每股基本盈利0.18元 [1] 公司银行业务 - 贷款收益率下行导致利息收入承压 [1] - 市场竞争推高负债成本使净息差显著收窄 [1] - 宏观经济放缓抑制企业信贷需求与贸易活动 [1]
晋商银行(02558)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加2.1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3:0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7.36亿元 同比减少1.83% [1] - 归属于权益持有人净利润10.52亿元 同比增长2.14% [1] - 每股基本盈利0.18元 [1] 公司银行业务分析 - 贷款收益率下行导致利息收入承压 [1] - 市场竞争推高负债成本使净息差显著收窄 [1] - 企业信贷需求与贸易活动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抑制 [1] - 贷款及贸易融资相关收入面临压力 [1] 宏观环境影响 -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影响银行业务 [1]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企业融资需求形成抑制 [1]
晋商银行(02558) - 关连交易资產转让协议
2025-08-27 22:58
资产转让 - 2025年8月27日公司与晋阳资管签订不良资产转让协议[3][5][7][8][19] - 转让涉及八家企业客户不良资产,总对价款3.1033亿元[3][5][7][8] - 转让资产截至2025年3月5日本息等约14.2144亿元[7] 交易细节 - 晋阳资管第一期付款9310万元,占总对价款30%[7][8] - 协议通过公开招标,底价参照评估不低于3.025亿元[8][12] - 独立估价师评估资产清算价值约3.025亿元[12] 交易条件 - 交易需公司收到第一期款、晋阳资管提供文件副本[11] - 交割在满足条件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9] 财务影响 - 相关资产原减值损失准备金约7.4499亿元[15] - 集团处置资产录得亏损约11.1111亿元(未经审计)[15] - 本行计提额外减值损失准备约3.6612亿元[15] 股权关系 - 晋阳资管由多方持股,山西国运占74.23%[17] - 山西国运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0.76%权益[4][18]
晋商银行(02558.HK):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0.52亿元 同比增加2.1%
格隆汇· 2025-08-27 22:57
财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20.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8.4% [1] - 营业收入27.3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 [1]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0.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 [1] - 基本每股盈利0.18元人民币 [1]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74% [1] - 非利息收入对营业收入形成一定支撑 [1]
晋商银行(0255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22: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人民币10.505亿元,同比增长2.0%[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74.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46.6百万元增长2.6%[42][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050.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29.4百万元增长2.0%[42][43] - 交易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98.9百万元增加25.2%至2025年上半年的-74.0百万元[68] - 投资证券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52.5百万元增长44.5%至2025年上半年的509.5百万元[69] - 公司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36.4百万元,同比下降6.4%,占总收入59.8%[189] - 零售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86.7百万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25.1%[191] - 金融市场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07.3百万元,同比增长10.8%,占总收入14.9%[1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支出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920.4百万元减少2.2%至2025年上半年的899.9百万元[70][74] - 人工成本微增0.2%从532.9百万元至534.2百万元,其中住房津贴大幅增长16.8%[75][76]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4.1%从808.2百万元至775.0百万元,贷款类减值计提下降34.2%[82][83] - 所得税费用增长36.6%从17.2百万元至23.5百万元,主要受利润增长和免税收入影响[85] - 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10.8%从172.7百万元至154.1百万元[70][80] - 税金及附加减少6.0%从41.6百万元至39.1百万元[70][78] - 金融投资信用减值从转回144.6百万元变为计提218.5百万元,变动幅度达-251.1%[83] 利息净收入相关表现 - 利息净收入人民币20.315亿元,同比下降8.4%[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2031.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18.8百万元下降8.4%[42][44] - 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加4.2%至3580.71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0.36个百分点至3.13%,导致利息收入减少6.6%至56.03亿元人民币[48] - 净利息收入下降8.4%至20.32亿元人民币,净利差收窄12个基点至1.02%,净利息收益率下降16个基点至1.13%[47] - 净利息收益率1.1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25] 利息收入细分变化 - 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增长2.4%至2047.47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39个基点至3.71%,使利息收入减少7.3%至37.98亿元人民币[49] - 金融投资平均余额大幅增加10.9%至882.27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29个基点至2.61%,利息收入微降0.2%至11.51亿元人民币[52] - 拆出资金平均余额增长16.1%至175.34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75个基点至2.67%,导致利息收入减少9.5%至2.34亿元人民币[53]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平均余额下降7.9%至283.56亿元人民币且平均收益率下降35个基点至1.92%,利息收入大幅减少21.9%至2.73亿元人民币[54]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增长5.7%至1.2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平均余额增加2.5%至171.14亿元人民币[55]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增长4.8%至21.7百万元,平均余额大幅增长48.0%至2,093.5百万元[56] 利息支出细分变化 - 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增长5.5%至3389.41亿元人民币,但平均付息率下降24个基点至2.11%,利息支出减少5.5%至35.71亿元人民币[47] - 集团总利息支出下降5.5%至3,571.1百万元,付息率下降0.24个百分点至2.11%[57] - 吸收存款平均余额增长7.5%至3000.85亿元人民币,但平均付息率下降23个基点至2.12%[47]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减少3.1%至3,177.4百万元,平均余额增长7.5%至300,085.2百万元[5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下降26.5%至129.6百万元,平均余额减少21.0%至14,071.9百万元[62] - 已发行债券平均付息率下降54个基点至2.17%,尽管平均余额微增1.6%至223.58亿元人民币[47]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减少18.6%至243.1百万元,平均付息率下降0.54个百分点至2.17%[63]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微降0.5%至20.2百万元,平均余额增长12.6%至2,321.6百万元[6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表现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民币2.589亿元,同比下降10.8%[2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0.8%至258.9百万元,收入端减少11.2%至294.2百万元[66][67] - 理财业务服务费收入增长12.3%至130.3百万元,成为手续费收入中唯一正增长业务[67] - 承兑担保手续费下降16.8%至68.5百万元,银行卡服务手续费下降23.4%至44.6百万元[67] - 结算清算手续费收入大幅减少37.1%至28.6百万元,代理业务手续费下降24.2%至22.2百万元[67] 资产和负债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人民币38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5][25]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6,305.5百万元增长3.2%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88,258.0百万元[88] - 存款余额人民币3040.8亿元,贷款余额人民币2086.4亿元[15]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5,103.5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01,695.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稳定在51.8%-51.9%[87][90] - 金融投资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6,796.2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8,862.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8.4%提升至30.6%[87]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197.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2,557.3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7.5%降至5.8%[87] - 总负债增长3.3%至3596.843亿元,主要受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及存款增长驱动[118] - 公司总存款为3040.7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3008.63亿元增长1.1%[121] - 公司总权益285.7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80.28亿元增长1.9%[126][128] 贷款业务细分变化 - 公司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7,307.5百万元增长7.3%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6,608.1百万元,占总贷款比例从63.2%提升至65.5%[90][91] - 短期公司贷款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6%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39.6%,金额达人民币54,081.4百万元[93] - 流动资金贷款占公司贷款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8%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68.6%,金额达人民币93,664.5百万元[94] - 个人消费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469.1百万元增长13.2%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059.2百万元[98][99] - 信用卡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34.8百万元下降5.5%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19.7百万元[98][101] - 票据贴现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822.9百万元减少6.6%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196.7百万元[90][10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086.3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014.14亿元增长3.6%[132] - 个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4833.5百万元,占贷款总额16.7%[192] - 住房按揭贷款占个人贷款总额70.6%,达人民币24590.1百万元[192] 投资业务表现 - 金融投资净额达人民币1188.62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3%[10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占比从6.3%升至14.6%,金额增长159.6%至175.284亿元[105] - 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债券投资激增117.9%至109.989亿元,占比从6.5%提升至12.8%[109][110] - 企业债券投资增长76.0%至16.644亿元,占比从1.2%升至1.9%[109][110] - 特殊目的载体投资总额增长7.3%至233.8亿元,其中基金投资占比95.4%[112] - 债券投资余额为人民币86038.8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0.3%[199] - 特殊目的载体投资余额为人民币23380.0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7.3%[199] 负债结构变化 - 吸收存款增长1.2%至3140.32亿元,占比保持87.3%的负债主体地位[117][120] - 已发行债券增长16.7%至256.276亿元,负债占比从6.3%提升至7.2%[117][11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增长45.2%至150.147亿元,负债占比从3.0%升至4.2%[117][118] - 个人定期存款为1496.56亿元人民币,占比49.2%,较2023年末的1426.77亿元增长4.9%[121] - 已发行债券256.2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19.54亿元增长16.7%[123]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150.1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03.43亿元大幅增长45.2%[124] - 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26189.1百万元,较2024年底微增0.3%[189] - 个人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64008.5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9%[192]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保持1.77%,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15.00%[15][25] - 不良贷款余额36.8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保持1.77%[132][133] - 公司不良贷款总额从27.84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7.471百万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从2.19%降至2.01%[142][149] - 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从2.28%上升至2.71%,不良贷款余额从7.81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9.422百万元人民币[148][149] - 未逾期贷款占比98.0%,金额为2043.98亿元人民币[157] - 已逾期贷款中6个月以上1年以内部分显著增加至13.602亿元人民币,占比0.6%[157] - 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增加8.3%至79.321亿元人民币[159] - 期内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准备6.438亿元人民币[160] 资本充足指标 - 资本充足率12.9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7%[1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18%提升至10.27%,增加0.09个百分点[26] - 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97%提升至11.06%,增加0.09个百分点[26] - 资本充足率从12.84%提升至12.96%,增加0.12个百分点[2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6%,资本充足率为12.96%[167] - 资本净额为329.496亿元人民币,风险加权资产合计2542.225亿元人民币[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96%,较2024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168]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6%,较2024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68]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较2024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68] 流动性指标 - 流动性覆盖率从347.26%下降至289.78%,减少57.48个百分点[26] - 流动性比率从120.35%下降至112.66%,减少7.69个百分点[26] - 净稳定资金比例从133.47%下降至126.54%,减少6.93个百分点[26] - 可用的稳定资金从252,981.1百万元增至256,275.9百万元[26] - 所需的稳定资金从189,545.3百万元增至202,532.8百万元[26] - 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从7.45%下降至7.36%,减少0.09个百分点[26] - 存贷比从66.95%上升至68.61%,增加1.66个百分点[26] - 杠杆率为6.61%,较2024年末6.57%上升0.04个百分点[168] - 最低杠杆率监管要求为不低于4%[168] 公司银行业务表现 - 公司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36.4百万元,同比下降6.4%,占总收入59.8%[189] - 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36608.1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7.3%[189] - 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26189.1百万元,较2024年底微增0.3%[189] - 公司聚焦政府机构及优质行业客户通过政银合作提升公司客户管理水平[185] 零售银行业务表现 - 零售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86.7百万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25.1%[191] - 个人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64008.5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9%[192] - 零售客户数量从3484.9千人下降至3330.6千人,减少154.3千人[194] - 公司坚持"存款立行"理念夯实个人存款基础并推动信用卡、贷款、理财业务发展[185] 金融市场业务表现 - 金融市场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07.3百万元,同比增长10.8%,占总收入14.9%[197] - 债券投资收益增加推动金融市场收入增长人民币39.6百万元[197]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人民币1587.0百万元,占总资产0.4%[198] - 拆出资金为人民币19655.8百万元,占总资产5.1%[198]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2557.3百万元,占总资产5.8%[19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5014.7百万元,占总负债4.2%[198] - 理财产品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3467.8百万元,同比下降18.8%[200] - 理财客户人数超过461226名,较2024年底增加[200] 贷款行业分布及风险 - 制造业贷款余额为434.488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31.8%,不良贷款率为2.83%,不良贷款余额为12.286百万元人民币[138][142][143] - 采矿业贷款余额为323.502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23.7%,不良贷款率为1.33%,不良贷款余额为4.309百万元人民币[138][142][14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为98.745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7.2%,不良贷款率为4.76%,不良贷款余额为4.703百万元人民币[138][142][143] - 前五大行业(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建筑业)贷款总额为1079.361百万元人民币,占公司贷款总额的79.0%[140] - 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为133.399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9.8%,不良贷款率为1.99%,不良贷款余额为2.661百万元人民币[138][142] - 建筑业贷款余额为89.227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6.5%,不良贷款率为3.08%,不良贷款余额为2.746百万元人民币[138][142] - 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85.68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6.2%,不良贷款率为0.29%,不良贷款余额为0.245百万元人民币[138][142]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6.8%,符合监管要求[152] - 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179.394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