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03660)

搜索文档
Qifu Technology to Hold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n June 30,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13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更改英文名称、采用修订章程、重新任命审计师和重新选举董事等事项 [1] 分组1:股东大会相关信息 - 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 [1] - 召开地点为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217号陆家嘴金融广场13楼 [1] - 审议事项包括更改公司英文名称、采用修订章程、重新任命审计师、重新选举董事 [1] 分组2:股权登记相关信息 - 公司A类普通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香港时间收盘时 [2] - 美国存托股份持有人若要行使投票权,需在2025年5月27日纽约时间收盘时按要求给出投票指示 [3] 分组3:公司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赋能信贷科技平台 [1][5] - 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和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技术服务,助力贷款全生命周期 [5] - 公司致力于通过信贷科技服务让信贷服务更易获取和个性化 [5] 分组4:其他信息 - 股东大会通知可在公司网站https://ir.qifu.tech查看 [4] - 更多信息可访问公司网站https://ir.qifu.tech [6] - 如需联系公司可发邮件至ir@360shuke.com [9]
研判2025!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未来前景:市场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9 09:26
行业概述 -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受益于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技术革新双重驱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3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71% [1][18] - 行业可细分为金融信息终端类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三类,服务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但相比国际市场成熟度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3] - 行业已形成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化信息加工整合的完整产业链,未来市场容量将随居民财富增长和金融信息需求增加持续扩展 [1][18] 发展历程 - 2005年以前为萌芽期,传统金融机构将业务互联网化,出现网上转账、证券开户等业务 [5] - 2005-2012年为起步阶段,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业务形态相继出现,移动支付拓展至生活服务领域 [6] - 2013年进入高速发展期,余额宝上线标志行业爆发,第三方支付成熟化,P2P网贷、众筹、互联网保险等全面兴起 [6] 政策环境 -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及金融科技风险管理 [8][10] - 2025年4月《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5年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机制,完善科技信贷和保险体系 [8][10] - 2023-2024年多项政策推动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绿色金融发展及跨境金融创新,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促进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对接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数据供应商(交易所、资讯商)、银行等资金提供方,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2.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55.7万亿元 [11][13] - 下游为个人消费者及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小微商户市场实现资金融通,长尾效应带来巨大发展潜力 [11] -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2024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8.4万亿元+6.4%)为行业提供坚实上游基础 [13] 市场现状 - 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3.73万亿元(+10%),利润1.7万亿元(+8.7%),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 [16] - 主要企业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指南针等,东方财富2024年证券服务收入84.94亿元(+18.07%),金融数据服务收入1.92亿元(-3.03%) [20][23] - 同花顺2024年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收入41.87亿元(+17.48%),受益于AI技术融合及证券市场回暖 [25] 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智能化升级:AI、大数据、云计算深化应用,推动智能投顾、自动化风控等服务,未来5G、区块链将拓展实时数据分析等创新场景 [27] - 监管趋严推动规范化:《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促使企业加强数据治理,反垄断与算法透明化要求推动业务精细化 [28] - 用户需求多元化:从单一数据查询转向综合化场景化服务,社交化投资、视频化投教等新模式兴起,定制化服务成为竞争核心 [29]
奇富科技-S(03660)完成发售6.9亿美元本金以现金结算的可转换优先票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06:19
文章核心观点 奇富科技完成6.9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发售,计划用所得款项净额回购股份,发售完成后预计立即提高2025年每股美国存托股收益 [1] 分组1:票据发售情况 - 公司完成发售本金总额为6.9亿美元于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包括初始买方增购0.9亿美元票据 [1] - 票据根据1933年证券法第144A条向合资格机构买家发售 [1] 分组2:款项用途 - 公司计划将票据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2025年3月股份回购计划,回购美国存托股及/或A类普通股 [1] - 2025年3月股份回购计划是对2024年11月现有股份回购计划的补充 [1] 分组3:收益预期 - 公司预期发售完成后将立即提高2025年每股美国存托股的收益,原因包括场外私下协商交易回购约2.3亿美元美国存托股及票据现金结算兑换本金机制 [1] 分组4:票据特性 - 票据为公司一般无担保债务,年利率0.50%,自2025年10月1日起每半年支付利息 [2] - 票据将于2030年4月1日到期,除非提前按条款回购、赎回或转换 [2] - 票据初始转换率为每1000美元本金额票据转换16.7475股美国存托股,初始转换价约为每股59.71美元 [2]
QFIN(QFIN)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3-25 20:28
平台连接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2.612亿有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较去年的2.354亿增长11.0%[10] 贷款发放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24,814,923笔贷款,贷款促成和发放总额达898.8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4%,较上一季度增长9.0%[10] - 2024年全年,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为3219.69亿元,较2023年下降12.8%;平台服务下的贷款促成量为1705.89亿元,较2023年增长3.8%[15] 未偿还贷款余额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未偿还贷款余额为1370.1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5.7%,较2024年9月30日增长7.3%[10] 净收入数据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71.657亿元,非GAAP净收入为64.15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达93.4亿元[14][15] - 2024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为44.823亿元,净收入为19.127亿元,非GAAP净收入为19.724亿元[15]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71.657亿元(23.517亿美元),较2023年的162.9亿元有所增长[42]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7,165,656千元人民币(2,351,685千美元),较2023年的16,290,02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37%[89]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9.1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08亿元人民币增长约72.61%[93] - 2024年全年净收入为62.4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2.69亿元人民币增长约46.36%[93] 重复借款人贡献数据 - 2024年全年,重复借款人贡献为93.1%,高于2023年的91.6%[15] - 2024年第四季度,重复借款人贡献为93.9%[10] 逾期率与回收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90天以上逾期率为2.09%[10]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日逾期率为4.8%,30天回收率为88.1%[16] 运营成本和费用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25.91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2.159亿元有所下降[25] - 2024年全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96.371亿元(13.203亿美元),较2023年的114.331亿元下降[48] - 2024年全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9,637,086千元人民币(1,320,276千美元),较2023年的11,433,06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15.71%[89] 融资收入数据 - 2024年融资收入为66.365亿元(9.092亿美元),较2023年的51.099亿元增长,主要因资产负债表内贷款平均未偿余额增加[43] 运营收入数据 - 2024年运营收入为75.286亿元(10.314亿美元),较2023年的48.57亿元增长[55] - 2024年全年运营收入为7,528,570千元人民币(1,031,409千美元),较2023年的4,856,96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5.00%[89] 净利润数据 - 2024年净利润归属于公司部分为62.643亿元(8.582亿美元),较2023年的42.853亿元增长[59]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6,248,116千元人民币(855,987千美元),较2023年的4,268,57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6.37%[89] 有效税率数据 - 2024年有效税率为20.4%,较2023年的18.5%增加,主要因股息和股票回购计划的预扣税[58] 股息数据 - 公司董事会批准2024年下半年每股A类普通股0.35美元,或每ADS 0.70美元的半年度股息[68] 股票回购数据 - 2024年4月1日起12个月内公司获授权最多回购3.1亿美元ADS或A类普通股,截至2024年12月30日基本用完额度[69][70] - 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公司获授权最多回购4.5亿美元ADS或A类普通股,截至2025年3月14日已回购约220万份ADS,花费约8600万美元[71][72]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净收入在17.5亿至18.5亿元之间,非GAAP净收入在18亿至1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9% - 58%[73] 总资产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8,132,618千元人民币(6,594,142千美元),较2023年的45,818,57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87] 每股收益数据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1.02元人民币(2.88美元),较2023年的13.36元人民币增长约57.33%[89] - 2024年摊薄每股收益为20.64元人民币(2.83美元),较2023年的13.04元人民币增长约58.30%[89] - 2024年基本每ADS收益为42.04元人民币(5.76美元),较2023年的26.72元人民币增长约57.33%[89] - 2024年摊薄每ADS收益为41.28元人民币(5.66美元),较2023年的26.08元人民币增长约58.28%[89] 汇率数据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按2024年12月31日的7.2993元人民币兑1美元换算[82] 经营活动净现金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0.5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3.52亿元人民币增长约29.78%[91]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93.4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18亿元人民币增长约31.26%[91] 净收入利润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GAAP净收入利润率为42.7%,高于2023年的24.6%[95] - 2024年全年GAAP净收入利润率为36.4%,高于2023年的26.2%[95] 经营利润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GAAP经营利润率为42.2%,高于2023年的28.5%[95] - 2024年全年GAAP经营利润率为43.9%,高于2023年的29.8%[95] 每美国存托股份净收入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摊薄后归属于奇富科技普通股股东的每美国存托股份净收入为13.24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的6.88元人民币[95] - 2024年全年摊薄后归属于奇富科技普通股股东的每美国存托股份净收入为41.28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的26.08元人民币[95]
奇富科技(036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5 20: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660,注册地为开曼群岛[1] - 美国存托股交易代码为QFIN,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交易;A类普通股交易代码为3660,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283,981,320股每股面值0.00001美元的A类普通股已发行及流通在外[5] - 公司是《证券法》规则405所定义的知名且经验丰富的发行人[6][7] - 公司须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3或15(d)条提交报告[8][9] - 公司已在过去12个月提交《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3或15(d)条规定须提交的所有报告,并在过去90天一直遵守提交规定[10][11] - 公司已在过去12个月以电子方式提交根据规例S - T规则405须提交的每份交互式数据文件[12][13] - 公司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14] - 公司使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14] - 公司并非空壳公司[16][17] - 公司成立于2016年,2018年5月正式推出轻资本模式[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5,656千元人民币(2,351,685千美元),较2023年的16,290,02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59] - 2024年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9,637,086千元人民币(1,320,276千美元),低于2023年的11,433,063千元人民币[59] - 2024年经营收益为7,528,570千元人民币(1,031,409千美元),高于2023年的4,856,964千元人民币[59] - 2024年净利润为6,248,116千元人民币(855,987千美元),高于2023年的4,268,577千元人民币[61]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6,264,314千元人民币(858,206千美元),高于2023年的4,285,336千元人民币[61]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普通股基本净收益为21.02元人民币(2.88美元),摊薄净收益为20.64元人民币(2.83美元)[61]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美国存托股基本净收益为42.04元人民币(5.76美元),摊薄净收益为41.28元人民币(5.66美元)[6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普通股净收益的基本加权平均股数为298,012,150股,摊薄加权平均股数为303,449,864股[61]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总计167,613千元人民币(22,963千美元)[62]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2416千元(609978千美元),较2023年的4177890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贷款净额为26714428千元(3659862千美元),较2023年的24604487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6594142千美元),较2023年的45818572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7472209千元(2393684千美元),较2023年的19899619千元有所减少[63] - 2024年末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3321718千美元),较2023年的22009857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43311千元(1280027千美元),较2023年的7118350千元有所增加[66] - 2024年度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94081千元(1095184千美元),较2023年的11147789千元有所减少[66] - 2024年度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14463千元(289680千美元),较2023年的1066458千元有所增加[66]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为6805800千元(932390千美元),较2023年的7558997千元有所减少[66] - 2024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5,656千元,2023年为16,290,027千元,2022年为16,553,930千元[69] - 2024年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9,637,086千元,2023年为11,433,063千元,2022年为12,081,746千元[69] - 2024年经营收益为7,528,570千元,2023年为4,856,964千元,2022年为4,472,184千元[69] - 2024年净利润为6,248,116千元,2023年为4,268,577千元,2022年为4,005,568千元[69] - 2024年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2023年为45,818,572千元[69][71][73] - 2024年负债总额为23,886,399千元,2023年为23,808,715千元[71][73] - 2024年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2023年为22,009,857千元[71][7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2,416千元,2023年为4,177,890千元[71][73] - 2024年应收贷款净额为29,252,177千元,2023年为27,502,492千元[71][73] - 2024年应付合并信托投资者款项-即期为8,188,454千元,2023年为8,942,291千元[71][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0,343,170千元,负债总额为21,411,873千元,权益总额为18,931,297千元[75][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65,584千元,受限制现金为3,346,779千元[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净额为18,484,656千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43,311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994,081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114,463千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118,350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1,147,789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66,458千元[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22,515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355,975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04,068千元[77]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和合约资产流动部分净额分别为2869百万元、2909百万元、2215百万元(303百万美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261百万元、147百万元、27百万元(4百万美元)[155]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金融资产流动部分净额分别为2982百万元、2523百万元、1554百万元(213百万美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689百万元、596百万元、171百万元(23百万美元)[155]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流动部分净额分别为15348百万元、24604百万元、26714百万元(3660百万美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3137百万元、2898百万元、2538百万元(348百万美元)[155]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录得备用担保负债人民币4120百万元、人民币3950百万元及人民币2383百万元(326百万美元)[153]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录得或有担保负债人民币3418百万元、人民币3207百万元及人民币1820百万元(249百万美元)[153]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人民币10.19亿元、人民币10.68亿元及人民币12.06亿元(1.65亿美元)[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可變利益實體的收入分别佔公司總淨收入的92%、94%及95%[36] - 2022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附属公司提供的资金净额分别为769.8万元人民币、 - 3181.5万元人民币、30.38563亿元人民币[55] - 2022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可变利益实体提供的资金净额分别为 - 15.88312亿元人民币、 - 2746.27万元人民币、0元[55] - 2022 - 2024年,公司向股东派付的股息分别为1.464亿美元、1.319亿美元、1.788亿美元[56] - 2022 - 2024年,可变利益实体向外商独资企业支付的服务费分别为4.2029亿元人民币、13.06173亿元人民币、30.52595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平台撮合所有贷款的90天+逾期率分别为2.03%、2.35%及2.09%[88] 公司业务相关定义 - 180天+历史逾期率为一个财政季度内由公司撮合且逾期超180天的所有贷款本金总额减去已收回逾期本金总额,除以该季度内公司所撮合贷款的初始本金总额[24] - 30天回收率为截至指定日期逾期本金总额中一个月内偿还的本金金额除以截至该日期的逾期本金总额[24] - 90天+逾期率为公司撮合且逾期91至180个日历日的资产负债表内外贷款的在贷余额除以截至特定日期公司整个平台中由其撮合的资产负债表内外贷款的在贷余额总额[24] - 复贷量为过往至少有一次成功提款的借款人在该期间借入的贷款本金额除以该期间通过公司平台的总贷款撮合规模[26] - 贷款撮合规模指特定期间公司撮合或发放的贷款本金总额,包括通过智能信贷引擎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撮合的贷款规模[26] - 在贷余额指各期末公司撮合或发放的贷款的未偿还本金总额,包括智能信贷引擎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的贷款余额,但不包括逾期超180天的贷款[26] - 可变利益实体指上海淇毓、福州融资担保及上海融资担保[23] - 外商独资企业或上海淇玥指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3] - 轻资本模式指在整个贷款生命周期内的一整套技术支援的助贷服务,公司不承担任何信贷风险[24] 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 - 外国投资者一般不得拥有增值电信服务供应商50%以上的股权[36] - 合约安排受中国法律管辖,争议在中国通过仲裁解决,执行效果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且存在不确定性[38] - 现行及未来中国法律对公司与可變利益實體合约安排权利状况的解释及应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40] - 若公司或可變利益實體违反中国法律或法规,可能遭受严重处罚或被迫放弃业务权益[40] - 公司业务运营主要在中国,面临境外发行监管批准、反垄断监管行动等多种风险[41] - 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两年未接受PCAOB审查,美国证交会将禁止公司股份或美国存託股交易[41] - 2021年12月16日,PCAOB认定无法全面检查或调查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41] - 2022年5月公司提交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相关报告[41] - 2022年12月15日,PCAOB将中国内地和香港从无法检查或调查完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司法管辖区名单中删除[42] - 公司预期提交20 - F表格年报后不会被认定为HFCAA项下的委员会认定的发行人,若PCAOB未来确定无法全面检查和调查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可能被认定,连续两年被认定将受交易禁令约束[42] - 中国政府对公司运营、境外发售及外国投资有重大监管权力,实施法规可能致证券贬值或一文不值[43]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中国附属公司等已取得必要牌照及许可证,未来可能需额外牌照等[44] - 公司日后向外商投资者发行证券,需取得中国证监会许可或完成备案,通过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否则可能受处罚[45] - 奇富科技作为控股公司,向股东派付股息及偿还债务能力可能取决于中国附属公司股息及可变利益实体服务费[46] - 公司附属公司产生债务可能限制其向奇富科技支付股息能力,中国附属公司按中国准则及法规以保留溢利支付股息,且需向法定储备金等拨付[48] - 中国附属公司及可变利益实体向公司派付股息或转让净资产须遵从限制,外商独资企业汇出股息需经银行审查并缴纳预扣税[49]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及可变利益实体及其附属公司在中国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但有资格限制且为暂时性[
QFIN(QFIN)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3-25 18:02
贷款促成服务收入敏感性分析 - 若贷款促成服务分配的交易价格比例增减1个百分点,2024年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将增减约2300万元人民币(320万美元)[676] 应收账款贷款准备金与或有担保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贷款准备金为26.944亿元人民币(3.691亿美元),或有担保负债未偿还余额为18.204亿元人民币(2.494亿美元)[679] - 若违约率整体估计增减0.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贷款准备金将增减3.586亿元人民币(4910万美元),或有担保负债将增减3.354亿元人民币(4590万美元)[679] 收入确认相关 - 公司将贷款促成服务、促成后服务和担保服务视为三项单独服务确认收入[671] 违约率估计方法 - 公司根据历史净违约率、内外部相关因素等估计违约率[678] 单独售价估计方法 - 公司使用预期成本加利润率法估计贷款促成服务和促成后服务的单独售价[674] 金融资产准备金估计方法 - 公司根据预期信用损失估计金融资产的准备金[677] 担保负债公允价值估计方法 - 公司使用折现现金流模型估计担保负债的公允价值[680] 或有担保负债确认依据 - 公司根据ASC 326在2020年1月1日之后单独确认或有担保负债[677] 会计估计相关 - 公司根据历史经验、已知趋势和事件等进行会计估计,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669] 业务指标定义 - 180天以上逾期率指某财季促成贷款逾期超180天的本金总额减去该财季收回的逾期超180天贷款的逾期本金总额,再除以该财季促成贷款的初始本金总额[14] - 30天回收率指截至特定日期逾期本金总额中一个月内偿还的本金金额除以该特定日期逾期本金总额[14] - 90天以上逾期率指促成的表内和表外贷款逾期91至180个日历日的未偿贷款余额除以截至特定日期平台促成的表内和表外贷款的未偿贷款余额总额[14] - 轻资本模式指一套涵盖贷款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贷款促成服务,公司不承担任何信用风险[14] - 重资本贷款指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贷款[14] - 信贷科技指利用技术解决方案赋能和增强信贷服务的服务[14] - 贷款促成量指信贷科技平台、传统金融机构或信贷行业其他市场参与者促成或发放的贷款本金总额[14] - 未偿贷款余额指信贷科技平台、传统金融机构或信贷行业其他市场参与者在各期末促成或发放的贷款未偿本金总额[14] - 重复借款人贡献指特定期间内历史上至少成功提款一次的借款人所借贷款本金金额占该期间平台贷款促成总量的百分比[14] - 获批信贷额度用户指各期末提交信贷申请并获批信贷额度的用户[14]
QFIN(QFIN)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7 1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非GAAP净收入同比增长44%,达到创纪录的64.2亿元人民币,Q4非GAAP净收入同比增长71.5%,至19.7亿元人民币,非GAAP摊薄后每股ADS净收入同比飙升91.3%,至13.7元人民币 [9] - 2024年ROE进一步提高至27.9%,显著优于中国多数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公司 [10] - Q4总净收入为44.8亿元,Q4信贷驱动服务收入为28.9亿元,平台服务收入为15.9亿元 [26] - Q4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增长25%,但同比下降5% [28] - Q4 90天逾期率为2.09%,1天逾期率为4.8%,30天回收率为88.1%,CM2指标环比略有改善至0.57% [29] - Q4风险承担贷款新拨备约为20.7亿元人民币,拨备覆盖率达到617%创历史新高 [30] - Q4非GAAP净利润为19.7亿元人民币,非GAAP摊薄后每股ADS净收入为13.66元人民币,有效税率为1% [31] - Q4杠杆率为2.4倍接近历史低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约为30.5亿元 [3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产生非GAAP净收入在18亿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49 - 58%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业务方面,平台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连续两个季度增长,Q4贷款量环比增长9%至899亿元人民币,下半年贷款量较上半年增长约15% [8] - 嵌入式金融业务新增18个渠道,新信用额度用户增加26%,该渠道贷款量增长98%,用户占比达41% [11] - 技术解决方案业务的FocusPRO模式下贷款量在2024年以17%的复合月增长率增长,新增11家合作机构,总数达16家,其中11家已上线平台 [17] - 2024年全年平台服务约占总贷款量的53%和年末贷款余额的58%,预计近期该比例大致稳定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环境略有改善,信贷需求适度复苏 [21] - Q4贷款平均内部收益率(IRR)为21.3%,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定价将围绕该水平波动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一核两翼”战略,以国内信贷业务为核心,技术解决方案业务和国际扩张为两翼,目标是成为全球受尊敬的金融科技公司 [21] - 2025年核心信贷业务将保持高质量发展,技术解决方案业务将通过AI + 战略深化与银行的合作,国际扩张将采取谨慎策略 [22] - 公司是采用资本轻模式的先行者,该模式下贷款量占比在2024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至53%,高于行业同行 [16] - 计划在2025年加大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提高其在资金结构中的占比 [15] - 计划开发AI + 银行代理平台,预计未来一两年内三分之一的核心业务流程将由该平台驱动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有逆风,但公司2024年业务持续发展,未来将采取更开放协作的方式提升业务健康和韧性 [6]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消费和推进AI + 倡议,公司将观察其对业务的影响 [21] - 虽然用户活动有初步改善迹象,但2025年业务规划仍将谨慎,聚焦提升运营效率 [3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成功执行4.1亿美元股票回购,回购约12%年初股份数量,董事会批准了2024年下半年每股A类普通股0.35美元或每股ADS 0.7美元的股息 [10][35] - 公司计划逐步提高每股ADS的半年股息 [3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AI集成潜力、效率及进展,以及当前信贷需求恢复情况和2025年展望 - 过去一年在销售、贷款催收、智能营销和研发等方面有AI实践,今年将更多资源投入信贷评估,开展端到端AI驱动风险决策测试;计划构建AI代理平台,预计年底团队达150人,明年三分之一核心业务流程由其驱动 [40][42] - 9月后用户活动有改善,Q4贷款申请率较Q3高10%,1月信贷需求季节性回升,2月下降3月反弹,预计Q1贷款量同比增长超10%,仍将谨慎规划业务 [43][44] 问题2:Q4两项早期资产质量指标变动驱动因素、Q1趋势及展望,以及净费率指引是否调整 - 公司更关注C2M2指标,其风险水平稳定;Q4 1天逾期率和30天回收率略有上升,是因优化还款提醒策略减少早期提醒覆盖30%,不影响实际信用损失,1 - 2月风险表现与Q4一致 [49][50] - 2024年费率呈改善趋势,Q4净应计收入费率接近6%,排除一次性因素今年有望达到略高于5%的费率,有机会将尝试获取增量利润 [51][52] 问题3:新政策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 政策发出积极信号,政府鼓励消费信贷行业发展以促进消费,预计监管环境稳定,公司有更多创新和服务客户空间 [56][58] 问题4:资金成本是否继续下降及最低水平 - 过去几年资金成本持续下降,当前已接近金融机构底线,下降空间有限,今年将继续发行ABS优化资金结构以降低整体资金成本 [61][62] 问题5:股东回报预期、可持续性及未来增长潜力 - 过去几年致力于向股东返还价值,未来几年维持70%以上的派息率,目前优先进行股票回购,同时半年度股息将逐步增加 [68][69] - 长期来看,实现股票回购目标后将重新考虑回购和股息的比例 [70]
奇富科技(036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7 06:43
平台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累计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及2.612亿名具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较上年的2.354亿名增长1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具有获批授信额度的用户为5690万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90万人增长1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成功提款的借款人(包括重复借款人)为3440万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40万人增长13.1%[9] 贷款业务数据 - 季度 - 2024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起24814923笔贷款[9] - 2024年第四季度,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达人民币8988.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8956.1亿元增加0.4%,较上季度的人民币8243.6亿元增加9.0%[9]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台中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加权平均合约期限约为10.00个月,2023年同期为11.47个月[9]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台中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复贷量为93.9%[9]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4.823亿元(6.14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4.955亿元,上季度为43.702亿元[15][18] - 2024年第四季度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为28.895亿元(3.959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32.483亿元,上季度为29.01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贷款撮合及服务费-重资本为3.63亿元(0.49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812亿元,上季度为2.587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融资收入为16.673亿元(2.28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4.854亿元,上季度为17.441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解除担保负债收入为7.618亿元(1.04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2.118亿元,上季度为7.946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25.919亿元(3.55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32.159亿元,上季度为20.81亿元[20] - 2024年第四季度主要先行指标中,首日逾期率为4.8%,30天回收率为88.1%[16] 贷款业务数据 - 年度 - 2024年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为32196.9亿元,较2023年的36913.2亿元减少12.8%;平台服务的贷款撮合规模为17058.9亿元,较2023年的16432.1亿元增加3.8%[15] - 2024年全年撮合及发起贷款的加权平均合约期限为10.05个月,2023年为11.21个月;全年复贷量为93.1%,2023年为91.6%[15] - 2024年,来自轻资产模式、智信和全面技术解决方案的在贷余额占比达约58%;第四季度约47%的新增授信用户来自嵌入式金融渠道[14] - 2024年全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57亿元(23.517亿美元),2023年为162.9亿元[25] - 2024年全年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为117.19亿元(16.055亿美元),2023年为117.386亿元[25] - 2024年全年贷款撮合及服务费-重资本为10.165亿元(1.393亿美元),2023年为16.671亿元,同比减少因重资本贷款撮合规模减少[25] - 2024年全年融资收入为66.365亿元(9.092亿美元),2023年为51.099亿元,同比增加因表内贷款平均在贷余额增加[25] - 2024年全年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96.371亿元(13.203亿美元),2023年为114.331亿元[27] - 2024年全年应收贷款拨备为27.733亿元(3.799亿美元),2023年为21.51亿元,同比增加因表内贷款的贷款发起规模增加[29] 在贷余额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贷余额总额为人民币13701.4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527亿元减少5.7%,较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人民币12772.7亿元增加7.3%[9] 逾期率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中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90天+逾期率为2.09%[9] 财务收益及利润率数据 - 2024年总营收为171.7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4.2亿元,全年经营现金流达93.4亿元[16] - 2024年经营收益为18.903亿元(2.59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2.796亿元,上季度为22.892亿元[22] - 经营利润率为42.2%,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3.5%[23] - 净利润为19.127亿元(2.62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077亿元,上季度为17.988亿元[23] - 净利润率为42.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44.0%[24] - 经营利润率为43.9%,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4.8%[31] - 所得税开支前收益为人民币78.924亿元(10.813亿美元),2023年为人民币52.775亿元[31]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6.443亿元(2.253亿美元),实际税率为20.4%,2023年为18.5%[31] - 公司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62.643亿元(8.582亿美元),2023年为人民币42.853亿元[31] - 公司应占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64.319亿元(8.812亿美元),2023年为人民币44.709亿元[31] - 每股全面摊薄美国存托股净收益为人民币41.28元(5.66美元)[33] - 2024年全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2.90亿元人民币增长5.37%[55] - 2024年全年经营收益为75.2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8.57亿元人民币增长55.01%[55]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62.4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2.69亿元人民币增长46.36%[55] - 2024年基本每股普通股净收益为21.02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3.36元人民币增长57.33%[55]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4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18亿元人民币增长31.26%[56] - 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94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1.30亿元人民币[56] - 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14亿元人民币,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0.66亿元人民币[56]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4.8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4.96亿元人民币下降0.31%[55]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9.1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08亿元人民币增长72.66%[55] - 2024年全年全面收益总额为62.9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2.86亿元人民币增长46.88%[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净利润为19.12667亿元人民币(2.6203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07688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4.6%提升至42.7%[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2387亿元人民币(2.70216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5026亿元人民币,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5.6%提升至44.0%[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奇富科技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9.16637亿元人民币(2.62578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1174亿元人民币[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奇富科技股东应占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6357亿元人民币(2.7076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54312亿元人民币[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利润为62.48116亿元人民币(8.55987亿美元),2023年为42.68577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6.2%提升至36.4%[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4.15729亿元人民币(8.7895亿美元),2023年为44.54181亿元人民币,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7.3%提升至37.4%[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奇富科技股东应占净利润为62.64314亿元人民币(8.58206亿美元),2023年为42.85336亿元人民币[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奇富科技股东应占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4.31927亿元人民币(8.81169亿美元),2023年为44.7094亿元人民币[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收益为18.90329亿元人民币(2.5897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2.79561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从28.5%提升至42.2%[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收益为75.2857亿元人民币(10.31409亿美元),2023年为48.56964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从29.8%提升至43.9%[62] 股息与股份回购数据 - 2024年下半年股息为每股A类普通股0.3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0.70美元[40] - 2024年股份回购计划授权价值不超3.5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0日基本用完;2025年股份回购计划授权价值不超4.5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14日已回购约8600万美元[41] 业绩预测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人民币17.5亿元至18.5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人民币18.0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49%至58%[42] 每股收益计算数据 - 用于计算每股美国存托股公认会计准则净收益的加权平均基本美国存托股为1.4901亿股,加权平均摊薄美国存托股为1.5172亿股[35] 汇率数据 - 人民币按7.2993元兑1.00美元的汇率换算为美元,此为2024年12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发布的H.10统计数据所载汇率[51] 资产负债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2416千元人民币(609978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7789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现金为2353384千元人民币(32241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81107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为3394073千元人民币(464987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0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净额为26714428千元人民币(365986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60448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2780568千元人民币(586091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79602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352050千元人民币(733229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2254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人民币(659414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81857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23886399千元人民币(3272424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8715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人民币(3321718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00985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奇富科技-S:3Q24利润再超预期,宣布新回购计划
华泰证券· 2024-11-21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奇富科技 (QFIN US/3660 HK) 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富科技 3Q24 业绩:收入人民币 43.7 亿元,净利润 18.0 亿元,归母净利润好于公司此前指引的 15-16 亿人民币,主因宏观经济企稳以及公司贷款风险充分压降后,放款量环比提升 13.1%且拨备回拨 9.1 亿,同时也得益于轻资本业务占比提升后对表观利润的短期提振 [3] - 公司宣布了 25 年 4.5 亿美元的回购计划,显示对股东回报的持续重视 [3] - 目前贷款质量已经修复至平稳水平,预计公司的经营战略或逐渐回归正常,在放款量上可能不再会刻意收缩,未来关注宏观经济企稳可能带来的规模和盈利的平稳抬升 [3] 3Q24 放款量环比提升 - 3Q24 存续业务放款量 824 亿人民币,贷款余额 1,277 亿人民币,放款量和余额在近几个季度首次环比提升,主因宏观经济企稳且公司贷款质量相对稳定后,不必再刻意控制规模,同时也因公司在平台化转型过程中的客户基础不断丰富 [4] - 3Q24 轻资本放款量为 454 亿人民币,占比 55%,轻资本业务占比在过去几个季度不断提升,短期内将利好净 take rate [4] - 3Q24 收入端 take rate 升至 12.2%,主因资金成本下降以及盈利微薄的业务逐步终止 [4] 3Q24 贷款质量修复至平稳水平,大额回拨推升盈利 - 3Q24 领先指标首日逾期率降至 4.6%,90 天以上逾期率降至 2.72%,30 天收款率升至 87.4%,贷款质量已经修复至相对稳定的水平 [5] - 拨备计提仍然谨慎,3Q24 新计提拨备 16.3 亿,拨备计提率提升至 4.4%,拨备回拨 9.1 亿,是盈利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5] - 丰富的资金供给和 ABS 发行推动资金成本环比降低 30bps,净 take rate 升至 5.9% [5] 盈利预测 - 调整 24/25/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61.5/63.4/66.2 亿元,上调美/港股目标价至 37.2 美元/143.4 港币,基于 PE(25E PE 6x)和 DCF 法(美/港股权益成本:15.25/22.3%)均值 [6]
QFIN(QFIN)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11-21 00:0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净收入:Q3为43.7亿元人民币,Q2为4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8亿元人民币[35] - 非GAAP净利润:Q3达到18.3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54.5%[8] - 平均稀释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的非GAAP净利润:Q3为12.4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4.8%,同比增长71.5%[8] - 净资产收益率(ROE):Q3进一步提高到32.2%[9] - 平均内部收益率(IRR):本季度发起和促成的贷款为21.4%,上季度为21.6%[38] - 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21%[38] - 90天拖欠率:Q3为2.7%,Q2为3.4%[39] - 第一天拖欠率:Q3为4.6%,Q2为4.8%[39] - 30天回收率:Q3为87.4%,Q2为86.3%[39] - 风险贷款的新拨备:Q3约为16.3亿元人民币,Q2为13.1亿元人民币[40] - 前期拨备的转回:Q3约为9.1亿元人民币,Q2为4.8亿元人民币[40] - 拨备覆盖率:Q3为482%,Q2为42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Q3约为23.7亿元人民币,Q2为19.6亿元人民币[45] - 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Q3为97.7亿元人民币,Q2为87.8亿元人民币[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信贷驱动服务(资本密集型) - 收入:Q3为29亿元人民币,Q2为29.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表外贷款大幅下降,尽管表内贷款和其他增值服务贡献强劲[35] 平台服务(资本轻型) - 收入:Q3为14.7亿元人民币,Q2为1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ICE和其他增值服务的强劲贡献,抵消了资本轻型贷款促成量的下降[36] - 排除风险控制SaaS服务(RM SaaS),平台上的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环比增长13.1%[8] - 资本轻型业务在Q3对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的贡献为5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20] 用户相关 - 新信用额度用户:Q3环比增长23.8%,平均单位获取成本下降7.4%[14] - 通过嵌入式金融渠道获取的新信用额度用户比例增加约5个百分点,该渠道的贷款量同比增长85%[15] - 登录转化率:Q3环比增长11.6%[18] - 成功提款的用户数量每月持续增长,月平均较上季度增长约12%[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系统流动性在Q3保持充裕,公司利用稳健的资产质量和与金融合作伙伴建立的长期信任,在资金方面保持谈判优势,资金成本环比下降30个基点[12] - 本季度发行3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成本环比下降超过50个基点[12] - 2024年前三季度ABS发行总额达到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自2024年开始,公司坚持谨慎运营战略,优化风险表现,提高运营效率,这些举措使风险指标大幅改善,并在Q3实现创纪录的盈利[6] - 继续迭代商业模式,构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平台模式为用户和金融机构创造价值,拓宽业务边界,增强运营韧性[7] - 计划动态调整资本轻型和资本密集型业务的组合,以平衡回报和风险,从贷款促成模式向平台模式过渡,构建一个涵盖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综合信贷科技服务平台[21] - 继续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其专有流量以及公司的差异化定价和服务能力,扩大用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16] - 采用基于用户价值和风险状况的差异化运营策略,对现有用户进行管理,为高价值用户推出VIP服务策略,加强长期留存[17] 行业竞争 - 公司所处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有巨大竞争优势[67] - 升级为平台模式后,公司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认为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8][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经营环境 - Q3宏观环境仍具挑战性,但随着更多刺激经济政策在Q3后期发布,用户活动有初步改善迹象,但称可持续复苏为时尚早,公司继续专注于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管理风险敞口[34] - 中国政府自Q3以来推出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各级政府也发布指导方针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加对关键消费场景的资金支持,同时平衡风险和业务可持续性[28] 未来前景 - 对2024年的股东回报预期将接近2023年净收入的100%,是中国美国存托凭证(ADR)中最高的派息率之一[31] - 预计2024年将基本完成3.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并于2025年1月1日开始新的4.5亿美元回购计划[31][47] - 预计Q4非GAAP净利润在18亿元人民币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7% - 65%[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Total Technology Solution业务持续稳步发展,Qifu DigiTech被列入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强名单,今年又与9家金融机构合作,使合作总数达到14家,其中10家已部署和推出解决方案,贷款量复合月增长率在今年前9个月达到14%,还开发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专有解决方案[23][24] - 升级了以效率为重点的AI辅助系统,在贷款催收关键信息提取中召回率达到96.3%,准确率达到98.8%,平均每日使用量自部署以来增加了一倍多[26] - 增强了Qifu报告解读系统,通过将Qifu大语言模型与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集成,可以对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金融知识图谱,可以跟踪30%的中小企业借款人的运营变化[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 **提问者**:Richard Xu(摩根士丹利) - **问题**:Q3贷款量环比增长4.4%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近期的支持措施,公司明年是否会考虑更积极的贷款量增长?有哪些顾虑和前景如何?[53] - **回答**:Q3增长得益于客户需求的轻微复苏和平台战略的积极作用。公司正在从单一贷款服务提供商升级为平台模式,创造了各种解决方案,提高了客户留存率和终身价值,贷款量来自多元化客户渠道,例如嵌入式金融渠道贷款量同比增长85%。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国内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的态度需保持谨慎,首要任务是健康运营和执行平台战略[54][55][56] 问题2 - **提问者**:Alex Ye(瑞银) - **问题**:Q3拨备转回金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可持续性?本季度资本密集型和非资本密集型贷款模型的拨备率情况?公司面临的竞争格局,包括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今年有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公司战略?[59] - **回答** - **拨备转回相关**:公司一直采取谨慎的拨备政策,预订的拨备率高于最终的损失率。Q3新拨备约16.3亿元人民币,占风险贷款量的4.3% - 4.4%,高于正常损失率,风险指标的改善推动了拨备转回。从年度来看,过去几年平均每年有近20亿元人民币的拨备转回。今年前两季度转回较少,下半年仍有较多转回空间。随着向资本轻型模式的转变,风险资产规模可能不会大幅增长,未来可能不需要预订大量拨备,但仍会保持谨慎的预订比例,拨备转回仍将继续[60][61][62][63][64][65][66] - **竞争格局相关**: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公司在自身擅长领域有竞争优势,升级为平台模式后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7][68][69] 问题3 - **提问者**:Emma Xu(美国银行) - **问题**:公司主要资产质量指标在Q3继续改善,请提供资产质量的展望,同时许多银行在零售和信用卡业务面临资产质量压力,为何公司能够改善?[71] - **回答**:从公司战略角度,今年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是风险指标改善的根本驱动因素。公司是最早收紧信贷标准的公司之一,技术层面上,多年建立的综合风险管理系统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不断投入资源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升级风险模型,建立相关业务策略模型,优化中高风险资产配置和分配模型,引入金融合作伙伴,优化风险识别模型,加强贷后管理等,从而实现风险优化目标,预计在宏观环境稳定的情况下,风险表现将保持相对稳定[73][74][75][76][77] 问题4 - **提问者**:Cindy Wang(华兴资本) - **问题**:今年股份回购速度很快,并宣布了4.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能否介绍2025年回购速度以及对回购价格的考虑?[79] - **回答**:公司决心在2024年完成当前回购计划,将花费接近去年利润的100%用于回购股份和支付现金股息,回购将使股份数量减少约12%。2025年将坚定执行新的回购计划。对于回购价格,没有设定目标价格,基于当前预估的前瞻性市盈率仍具吸引力,可能低于5倍,2025年可能会采取与2024年类似的方法,在估值有吸引力时尽可能多回购[80][81][83][84] 问题5 - **提问者**:Yada Li(中金公司) - **问题**:Q3的take rate从上个季度的4.4%继续提高,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信贷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潜在改善,明年是否会进一步提高?如何看待长期可持续的take rate?[86] - **回答**:Q3 take rate提高主要有三个驱动因素,一是风险方面的持续改善,降低了整体信贷成本,体现在拨备转回;二是资金成本,宏观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使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前几个季度的业务组合变化产生的递延影响。Q4的take rate可能与Q3相似,长期来看,风险和资金方面的贡献可能会保持,如果宏观环境没有大幅变化,整体资金环境可能仍然相对友好,但业务组合变化的递延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今年全年的take rate可能约为5%左右,明年可能会有所提高,长期来看取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87][88][8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