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淀粉(0383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淀粉(03838.HK)中期股东应占利润1.51亿元 同比减少29.5% 不派息
金融界· 2025-08-20 13:11
财务表现 - 收入51.15亿元同比减少9.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29.5% [1] - 每股盈利0.0254元 [1] 股息政策 - 不派发中期股息 [1]
中国淀粉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51亿元 同比减少29.47%
智通财经· 2025-08-20 13:09
财务表现 - 收入51.15亿元同比减少9.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1亿元同比减少29.47%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54元 [1] - 毛利4.29亿元较去年同期5.07亿元下降 [1] 经营状况 - 产品平均售价与总销量同步下降 [1] - 主要原材料玉米粒市价大幅上涨 [1] - 原材料成本上升与产品市价下调形成双重压力 [1] - 毛利缩减对利润率造成重大压力 [1]
中国淀粉(03838.HK)上半年纯利达1.51亿元 同比减少29.47%
格隆汇· 2025-08-20 12:3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人民币51.15亿元 同比减少9.4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人民币1.51亿元 同比减少29.47% [1] - 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0254元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产品平均售价及总销量下降 [1] - 主要原材料玉米粒市价大幅上涨 [1] - 产品市价下调与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毛利减少 [1] - 利润率面临重大压力 [1]
中国淀粉(03838)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8-20 12:13
提名委员会成立 - 提名委员会于2007年9月5日经董事会决议成立[3][6] 委员会人员构成 - 委员会主席须由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出任,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成员为不同性别的董事[7][11] 会议相关规定 - 召开委员会会议须提前至少七天发通告,除非全体成员同意[11] - 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多数出席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19] - 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一次[15][19] 委员会职责 - 检讨董事委任等提名程序并提建议[15][19] - 每年检讨职权范围及有效性并提修订建议[27][28]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建议[27][29] - 物色合适董事人选并按多元化政策挑选[27][29] - 执行及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与提名政策,向董事会提修订建议[33] - 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33] - 就董事委任、重新委任及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建议[33] - 确保每位董事获委任时取得正式委任函件或服务合约[33] - 支援公司定期评估董事会表现[33] 其他规定 - 委员会秘书保存会议记录和书面决议,记录成员出席率[30][31][32] - 公司组织章程对董事会议及程序的规定适用于委员会[34][36] - 董事会可在合规前提下修订、补充及废除职权范围条文及委员会决议[35][37]
中国淀粉(0383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2:1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9.4%至51.15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56.46亿元人民币[3]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8.3%至2.80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3.42亿元人民币[3] - 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15.6%至2.2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67亿元人民币[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51390千元,同比下降29.5%,基本每股盈利基于5964492千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3]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9.4%至0.0254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0360元人民币[3] - 公司收入下降至51,148.52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56,455.1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产品平均售价和总销量下降[2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总销售成本下降8.8%至46,860.96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51,383.34百万元人民币)[30] - 分銷費用大幅減少至63.704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82.218百万元人民币),因销量下降及交付成本减少[31] - 分銷費用下降至6370.4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8221.8萬元人民幣減少22.5%[32] - 行政費用上升至11403.3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9620.6萬元人民幣增長18.6%,主要因政府徵費增加至2214.7萬元人民幣(去年為1343.4萬元人民幣)[33] - 研究費用大幅減少52.6%至0.21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44亿元人民币[3][10] - 研究費用大幅減少至2073.1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4368.9萬元人民幣下降52.5%[34] 上游产品分部表现 - 上游产品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0.6%至31.50亿元人民币,发酵及下游产品分部收入同比下降7.4%至19.65亿元人民币[8] - 上游产品收入下降10.6%至31,497.25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35,240.90百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降至2.9%(2024年:5.6%)[26] - 玉米淀粉销量为856,500吨(2024年:891,288吨),平均售价下降至每吨2,465元人民币(2024年:2,679元)[26] 发酵及下游产品分部表现 - 发酵及下游产品收入减少7.4%至19,651.27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21,214.24百万元人民币),但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17.2%[27] - 赖氨酸产品收入为15,530.51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16,059.63百万元人民币),国内销量增至247,596吨(2024年:227,549吨)[28] - 变性淀粉收入大幅减少至1,102.50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2,169.5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加强污水管控[28] - 新生物基材料及其他收入增长至792.19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505.81百万元人民币),受益于分销网络增强[29] 其他净收入和税务 - 其他净收入下降13.9%至0.4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摊销及销售废料收益减少[9] - 其他淨收入下降至4943.7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5741.6萬元人民幣減少13.9%,主要因出售設備虧損621.6萬元人民幣(去年虧損51.2萬元人民幣)[35][36]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71497千元,同比下降18.6%,其中即期所得税为80797千元,递延税项为-4367千元[11] - 预扣税税率从10%调整为5%,适用于非居民企业自中国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收入[12]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11亿元人民币至19.99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22.10亿元人民币[4] - 存货增加22.44亿元人民币至8.35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6.11亿元人民币[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535325千元,较上年末438339千元增长22.1%,其中贸易应收款增长89.3%至157110千元[15] - 零至三十日账龄的贸易应收款占比96.9%,金额达152266千元,显示应收账款高度集中在短期信用期内[15] - 银行承兑票据总额为274145千元,较上年末280774千元下降2.4%,其中手头票据197876千元占比72.2%[1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345263千元,较上年末360653千元下降4.3%,其中贸易应付款154180千元[17] - 采购平均信贷期维持80日,贸易应付款中零至六十日账期占比86.5%,金额为133346千元[18] -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增加至14天(去年12天),存貨週轉天數增至28天(去年24天)[37] 借款和财务结构 - 借款减少0.21亿元人民币至13.99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4.20亿元人民币[5] - 流動比率改善至2.1倍(去年2.0倍),槓桿比率降至20.1%(去年21.3%)[37] - 短期銀行借款總額為13.38億元人民幣,控股股東貸款為6110.1萬元港元(年利率0.5%)[37] - 抵押銀行存款及票據賬面價值11.38億元人民幣用於信貸融資[40] 原材料和行业环境 - 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供应过剩和进口木薯淀粉替代压力,导致玉米副产品价格持续承压[20] - 国内玉米价格因供应紧缩上涨,但需求疲软压制成品价格,导致利润率收缩[21] - 玉米粒(主要原材料)市价大幅上涨,公司平均采购成本为每吨2,068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2,135元)[30] 员工和薪酬 - 员工人数减少至2073人(去年2267人),總員工成本上升至1.54億元人民幣(去年1.37億元人民幣)[38] 股息政策 - 未派發中期股息(與去年一致)[43]
*ST四通(603838.SH):黄建平累计增持0.59%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12 20:02
公司股东增持情况 - 黄建平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88.4万股 [1] - 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59% [1] - 累计增持成交金额为1018.1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中国淀粉(03838)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8-08 16:33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4]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4]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公司管理层 - 公司主席为田其祥[4] - 公司行政总裁为高世军[4] - 执行董事有于英泉、刘象刚[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花强、孙明导、施得安[4]
中国淀粉(0383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1:48
股本情况 - 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9.64492043亿股[2] - 2025年7月各类股份数目无增减[1][2] 呈交信息 - 呈交者为梁兆康,职衔是公司秘书[5]
2026-2031全球及中国淀粉和淀粉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8 02:38
行业概况 - 全球淀粉和淀粉产品总产量数据未披露,但中国市场占比明确,2025年预计占比XX% [2] - 2021至2026年全球淀粉和淀粉产品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XX% [2] - 2025年美国市场占全球销量份额XX%,欧洲占XX% [2] - 主要生产企业包括The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Roquette Freres Co、Cargill等8家全球龙头企业 [2][7] 产品分类与区域市场 - 产品按原料分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土豆淀粉、小麦淀粉及其他类别,涵盖价格、产量、产值及增长趋势 [3] - 区域市场划分为中国、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印度,重点分析产量、消费数据及未来趋势 [3]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纺织、纸和胶合板、胶粘剂等,报告提供各领域消费量、市场份额及增长率 [3] 供需与预测 - 全球供需分析涵盖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产销率数据未披露 [5] - 中国2026年各类型淀粉产品产量及产值预测数据未完整披露,但明确分时段(2026-2026年) [4][5] 竞争格局 - 全球及中国市场主要企业产量、产值及市场份额数据覆盖2018-2025年,具体数值未披露 [5] - 行业集中度及中国市场集中度分析显示头部企业主导,但未量化具体集中度指标 [5] 区域发展趋势 - 全球市场规模地区占比及产值分布格局未披露具体数值 [5] - 中国、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及印度市场的产量、产值及增长率数据未完整披露 [5] 消费与需求 - 全球消费量地区占比未披露,中国、美国等主要市场需求预测未提供具体数值 [5] 企业分析 - 头部企业如Cargill、Ingredion等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数据覆盖2015-2025年,但具体数值未披露 [6][7] - 各企业产品规格、生产基地及市场动态描述未包含量化细节 [7]
研判2025!中国玉米淀粉‌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情况、市场价格、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传统需求趋稳,生物基材料等新兴领域加速崛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13
中国玉米淀粉行业概述 - 行业已形成成熟供需体系 2024年产量达3799万吨 表观需求量3797万吨 整体保持紧平衡状态 [1][13] - 市场呈现"总量稳定 结构优化"特征 传统淀粉糖需求稳定 食品加工 生物基材料等高端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1][13]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5%以上 [1][13] 玉米淀粉产品分类 - 主要分为普通玉米淀粉 改性淀粉(如羟丙基淀粉 醋酸酯淀粉) 专用玉米淀粉(如造纸用高粘度淀粉 医药用预胶化淀粉) [2] - 主要成分为支链淀粉(约74%)和直链淀粉(约26%) 具有糊化 增稠 凝胶等特性 [2]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文件 将生物基聚乳酸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列入鼓励类目录 [4] - 河南省提出到2027年实现玉米种植面积5700万亩 产业链规模突破1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4] 产业链特征 - 形成"上游分散 中游集中 下游多元"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6] - 上游玉米种植2024年播种面积4474.10万公顷 同比增1.18% 单产439.4公斤/亩 总产量29492万吨 同比增2.1% [9] - 下游应用食品行业需求最大 淀粉糖占比约50% 造纸10%-12% 医药8% 化工5%-7% [11] 进出口情况 - 进口依赖度低于1% 2025年1-5月进口0.12万吨 同比增43.06% [14] - 2025年1-5月出口5.8万吨 同比暴增113倍 越南 马来西亚等RCEP成员国成为主力市场 [14] 市场价格 - 2025年6月26日期货价格2728元/吨 较年初2467元/吨累计上涨261元/吨 [17] - 价格走势分两阶段:1-2月震荡上行 3-6月宽幅区间震荡 [17] 竞争格局 - 行业CR5约45% CR10达64.4% 诸城兴贸以13.4%份额居首 [19] - 头部企业如梅花集团 阜丰集团通过规模化生产 全产业链布局巩固市场地位 [19] 发展趋势 - 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转型 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淀粉提取率3%-5% 能耗降低20% [21] - 市场需求高端化与多元化 生物基材料需求激增 相关产能年增速超25% [23] - 产业链整合深化 头部企业构建"种植-加工-新材料"一体化布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