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淀粉(03838)
搜索文档
中国淀粉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51亿元 同比减少29.47%
智通财经· 2025-08-20 13:09
财务表现 - 收入51.15亿元同比减少9.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1亿元同比减少29.47%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54元 [1] - 毛利4.29亿元较去年同期5.07亿元下降 [1] 经营状况 - 产品平均售价与总销量同步下降 [1] - 主要原材料玉米粒市价大幅上涨 [1] - 原材料成本上升与产品市价下调形成双重压力 [1] - 毛利缩减对利润率造成重大压力 [1]
中国淀粉(03838.HK)上半年纯利达1.51亿元 同比减少29.47%
格隆汇· 2025-08-20 12:3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人民币51.15亿元 同比减少9.4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人民币1.51亿元 同比减少29.47% [1] - 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0254元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产品平均售价及总销量下降 [1] - 主要原材料玉米粒市价大幅上涨 [1] - 产品市价下调与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毛利减少 [1] - 利润率面临重大压力 [1]
中国淀粉(03838)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8-20 12:13
提名委员会成立 - 提名委员会于2007年9月5日经董事会决议成立[3][6] 委员会人员构成 - 委员会主席须由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出任,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成员为不同性别的董事[7][11] 会议相关规定 - 召开委员会会议须提前至少七天发通告,除非全体成员同意[11] - 委员会会议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多数出席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19] - 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一次[15][19] 委员会职责 - 检讨董事委任等提名程序并提建议[15][19] - 每年检讨职权范围及有效性并提修订建议[27][28]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建议[27][29] - 物色合适董事人选并按多元化政策挑选[27][29] - 执行及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与提名政策,向董事会提修订建议[33] - 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33] - 就董事委任、重新委任及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建议[33] - 确保每位董事获委任时取得正式委任函件或服务合约[33] - 支援公司定期评估董事会表现[33] 其他规定 - 委员会秘书保存会议记录和书面决议,记录成员出席率[30][31][32] - 公司组织章程对董事会议及程序的规定适用于委员会[34][36] - 董事会可在合规前提下修订、补充及废除职权范围条文及委员会决议[35][37]
中国淀粉(0383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2:1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9.4%至51.15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56.46亿元人民币[3]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8.3%至2.80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3.42亿元人民币[3] - 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15.6%至2.2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67亿元人民币[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51390千元,同比下降29.5%,基本每股盈利基于5964492千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3]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9.4%至0.0254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0360元人民币[3] - 公司收入下降至51,148.52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56,455.1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产品平均售价和总销量下降[2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总销售成本下降8.8%至46,860.96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51,383.34百万元人民币)[30] - 分銷費用大幅減少至63.704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82.218百万元人民币),因销量下降及交付成本减少[31] - 分銷費用下降至6370.4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8221.8萬元人民幣減少22.5%[32] - 行政費用上升至11403.3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9620.6萬元人民幣增長18.6%,主要因政府徵費增加至2214.7萬元人民幣(去年為1343.4萬元人民幣)[33] - 研究費用大幅減少52.6%至0.21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44亿元人民币[3][10] - 研究費用大幅減少至2073.1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4368.9萬元人民幣下降52.5%[34] 上游产品分部表现 - 上游产品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0.6%至31.50亿元人民币,发酵及下游产品分部收入同比下降7.4%至19.65亿元人民币[8] - 上游产品收入下降10.6%至31,497.25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35,240.90百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降至2.9%(2024年:5.6%)[26] - 玉米淀粉销量为856,500吨(2024年:891,288吨),平均售价下降至每吨2,465元人民币(2024年:2,679元)[26] 发酵及下游产品分部表现 - 发酵及下游产品收入减少7.4%至19,651.27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21,214.24百万元人民币),但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17.2%[27] - 赖氨酸产品收入为15,530.51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16,059.63百万元人民币),国内销量增至247,596吨(2024年:227,549吨)[28] - 变性淀粉收入大幅减少至1,102.50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2,169.5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加强污水管控[28] - 新生物基材料及其他收入增长至792.19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505.81百万元人民币),受益于分销网络增强[29] 其他净收入和税务 - 其他净收入下降13.9%至0.4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摊销及销售废料收益减少[9] - 其他淨收入下降至4943.7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5741.6萬元人民幣減少13.9%,主要因出售設備虧損621.6萬元人民幣(去年虧損51.2萬元人民幣)[35][36]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71497千元,同比下降18.6%,其中即期所得税为80797千元,递延税项为-4367千元[11] - 预扣税税率从10%调整为5%,适用于非居民企业自中国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收入[12]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11亿元人民币至19.99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22.10亿元人民币[4] - 存货增加22.44亿元人民币至8.35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6.11亿元人民币[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535325千元,较上年末438339千元增长22.1%,其中贸易应收款增长89.3%至157110千元[15] - 零至三十日账龄的贸易应收款占比96.9%,金额达152266千元,显示应收账款高度集中在短期信用期内[15] - 银行承兑票据总额为274145千元,较上年末280774千元下降2.4%,其中手头票据197876千元占比72.2%[1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345263千元,较上年末360653千元下降4.3%,其中贸易应付款154180千元[17] - 采购平均信贷期维持80日,贸易应付款中零至六十日账期占比86.5%,金额为133346千元[18] -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增加至14天(去年12天),存貨週轉天數增至28天(去年24天)[37] 借款和财务结构 - 借款减少0.21亿元人民币至13.99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4.20亿元人民币[5] - 流動比率改善至2.1倍(去年2.0倍),槓桿比率降至20.1%(去年21.3%)[37] - 短期銀行借款總額為13.38億元人民幣,控股股東貸款為6110.1萬元港元(年利率0.5%)[37] - 抵押銀行存款及票據賬面價值11.38億元人民幣用於信貸融資[40] 原材料和行业环境 - 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供应过剩和进口木薯淀粉替代压力,导致玉米副产品价格持续承压[20] - 国内玉米价格因供应紧缩上涨,但需求疲软压制成品价格,导致利润率收缩[21] - 玉米粒(主要原材料)市价大幅上涨,公司平均采购成本为每吨2,068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2,135元)[30] 员工和薪酬 - 员工人数减少至2073人(去年2267人),總員工成本上升至1.54億元人民幣(去年1.37億元人民幣)[38] 股息政策 - 未派發中期股息(與去年一致)[43]
*ST四通(603838.SH):黄建平累计增持0.59%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12 20:02
公司股东增持情况 - 黄建平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88.4万股 [1] - 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59% [1] - 累计增持成交金额为1018.1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中国淀粉(03838)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8-08 16:33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4]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4]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公司管理层 - 公司主席为田其祥[4] - 公司行政总裁为高世军[4] - 执行董事有于英泉、刘象刚[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花强、孙明导、施得安[4]
中国淀粉(0383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1:48
股本情况 - 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9.64492043亿股[2] - 2025年7月各类股份数目无增减[1][2] 呈交信息 - 呈交者为梁兆康,职衔是公司秘书[5]
2026-2031全球及中国淀粉和淀粉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8 02:38
行业概况 - 全球淀粉和淀粉产品总产量数据未披露,但中国市场占比明确,2025年预计占比XX% [2] - 2021至2026年全球淀粉和淀粉产品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XX% [2] - 2025年美国市场占全球销量份额XX%,欧洲占XX% [2] - 主要生产企业包括The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Roquette Freres Co、Cargill等8家全球龙头企业 [2][7] 产品分类与区域市场 - 产品按原料分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土豆淀粉、小麦淀粉及其他类别,涵盖价格、产量、产值及增长趋势 [3] - 区域市场划分为中国、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印度,重点分析产量、消费数据及未来趋势 [3]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纺织、纸和胶合板、胶粘剂等,报告提供各领域消费量、市场份额及增长率 [3] 供需与预测 - 全球供需分析涵盖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产销率数据未披露 [5] - 中国2026年各类型淀粉产品产量及产值预测数据未完整披露,但明确分时段(2026-2026年) [4][5] 竞争格局 - 全球及中国市场主要企业产量、产值及市场份额数据覆盖2018-2025年,具体数值未披露 [5] - 行业集中度及中国市场集中度分析显示头部企业主导,但未量化具体集中度指标 [5] 区域发展趋势 - 全球市场规模地区占比及产值分布格局未披露具体数值 [5] - 中国、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及印度市场的产量、产值及增长率数据未完整披露 [5] 消费与需求 - 全球消费量地区占比未披露,中国、美国等主要市场需求预测未提供具体数值 [5] 企业分析 - 头部企业如Cargill、Ingredion等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数据覆盖2015-2025年,但具体数值未披露 [6][7] - 各企业产品规格、生产基地及市场动态描述未包含量化细节 [7]
研判2025!中国玉米淀粉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情况、市场价格、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传统需求趋稳,生物基材料等新兴领域加速崛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13
中国玉米淀粉行业概述 - 行业已形成成熟供需体系 2024年产量达3799万吨 表观需求量3797万吨 整体保持紧平衡状态 [1][13] - 市场呈现"总量稳定 结构优化"特征 传统淀粉糖需求稳定 食品加工 生物基材料等高端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1][13]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5%以上 [1][13] 玉米淀粉产品分类 - 主要分为普通玉米淀粉 改性淀粉(如羟丙基淀粉 醋酸酯淀粉) 专用玉米淀粉(如造纸用高粘度淀粉 医药用预胶化淀粉) [2] - 主要成分为支链淀粉(约74%)和直链淀粉(约26%) 具有糊化 增稠 凝胶等特性 [2]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文件 将生物基聚乳酸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列入鼓励类目录 [4] - 河南省提出到2027年实现玉米种植面积5700万亩 产业链规模突破1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4] 产业链特征 - 形成"上游分散 中游集中 下游多元"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6] - 上游玉米种植2024年播种面积4474.10万公顷 同比增1.18% 单产439.4公斤/亩 总产量29492万吨 同比增2.1% [9] - 下游应用食品行业需求最大 淀粉糖占比约50% 造纸10%-12% 医药8% 化工5%-7% [11] 进出口情况 - 进口依赖度低于1% 2025年1-5月进口0.12万吨 同比增43.06% [14] - 2025年1-5月出口5.8万吨 同比暴增113倍 越南 马来西亚等RCEP成员国成为主力市场 [14] 市场价格 - 2025年6月26日期货价格2728元/吨 较年初2467元/吨累计上涨261元/吨 [17] - 价格走势分两阶段:1-2月震荡上行 3-6月宽幅区间震荡 [17] 竞争格局 - 行业CR5约45% CR10达64.4% 诸城兴贸以13.4%份额居首 [19] - 头部企业如梅花集团 阜丰集团通过规模化生产 全产业链布局巩固市场地位 [19] 发展趋势 - 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转型 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淀粉提取率3%-5% 能耗降低20% [21] - 市场需求高端化与多元化 生物基材料需求激增 相关产能年增速超25% [23] - 产业链整合深化 头部企业构建"种植-加工-新材料"一体化布局 [24]
中国淀粉(0383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2:00
股息分配 - 公司拟向2025年6月20日在册股东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98港仙,如获批准预计2025年7月16日或前后现金派发[13][17]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玉米淀粉等产品制造销售[4][10][20] - 集团收入来自上游产品和发酵及下游产品两个业务分部,生产活动在中国进行[5][11][21] 报告章节指引 - 集团业务公平回顾在第11至19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中[6][11][22] - 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第20至31页,回顾集团环境政策等[6][11][22] - 风险审阅报告在第32至36页,全面回顾集团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6][11][22] 关联方交易 - 2024年集团关联方交易详情在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附注24及31,属获全面豁免关联交易[8][12][24] 公司董事信息 - 年内及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有田其祥等,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花强等[14][18] - 施得安等董事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4][18] 董事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及行政总裁在公司股份等权益及淡仓情况有记录[27] - 田其祥先生通过怡兴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705,385,194股股份,占股62.12%,怡兴由田其祥先生拥有约54.58%权益[28][32][38] - 田其祥先生持有相联法团怡兴131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54.58%[34] - 高世军先生持有相联法团怡兴60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25.00%[34] - 于英泉先生持有相联法团怡兴1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0.42%[34] - 高世军先生持有相联法团金玉米生物科技权益百分比为0.75%,其通过君泽持有晟玉1,500,000股股份[34] - 于英泉先生持有相联法团金玉米生物科技权益百分比为0.23%,其通过星辰大海持有晟玉460,000股股份[34] - 刘象刚先生持有相联法团金玉米生物科技权益百分比为0.19%,其通过象印持有圣玉375,000股股份[34] - 金玉米生物科技为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实缴股本为人民币200,000,000元[34] 重大交易及赔偿情况 - 本财政年度内或结束时,集团无参与与董事或其关连实体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29][35] - 公司依据章程细则对董事及高级人员执行职务产生的亏损及责任进行赔偿,且已保留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险[30][36] 购股权利计划 - 公司于2017年5月19日采纳购股权利计划[41][44] - 因行使购股权利计划及其他购股权利计划授出而未行使的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利,可能发行的公司股份上限合计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数目的30%[46] - 因行使购股权利计划及其他购股权利计划授出的全部购股权利,可能配及发行的股份数目总额合计不得超批准购股权利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46] - 任何12个月期间,因行使购股权利计划及其他购股权利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利,向各承授人发行及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46] - 若12个月期间进一步授出超逾个别上限的购股权利,须经股东大会上公司股东批准,承授人及其联系人须放弃投票[46] - 向公司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授予购股权利,须经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46] - 12个月期间内,向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其联系人授出的购股权利超已发行股份的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须经股东大会上公司股东批准[46] - 购股权利归属期限由公司董事厘定,不迟于授出购股权利建议日期后十年或购股权利计划届满日期(以较早者为准)[46] - 授出购股权利建议须于28日内接纳,承授人须支付1港元不可退回款项[46]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怡兴持有3705385194股,占已发行股本62.12%[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联交所回购4,075,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607,000港元,回购股份已注销[57] - 2024年3月回购2,000,000股,每股最高0.150港元,最低0.146港元,合共已付296,000港元;4月回购2,075,000股,每股最高0.150港元,最低0.145港元,合共已付311,000港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股东Merry Boom持有3,705,385,194股,占已发行股本62.12%,该公司由田其祥拥有约54.58%权益[67]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25%的公众持股量[70] 市场环境与公司策略 - 2024年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释放,但下游需求不佳,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73]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等使各类产品产量较去年增加,成本上玉米价格下降,行业盈利改善[74][75] - 管理层预计2025年市场为存量竞争,公司将延伸产业链、多元化业务布局[76] 产品产量与产能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主要产品淀粉和赖氨酸年产量分别达2,800,000吨(2023年为2,700,000吨)和560,000吨(2023年为500,000吨)[77] - 截至2024年底,主要产品淀粉及赖氨酸年产能分别达280万吨(2023年:270万吨)及56万吨(2023年:50万吨)[79] - 2025年2月20日公司宣布启动两个项目,临清基地玉米淀粉现有生产设施改造完成后,年产能将从100万吨增至155万吨[80][85][95] 业务经营情况 - 回顾年度内,公司上游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产品及玉米粒价格大幅下降,但上游产品毛利仍增加230.4%至4.29334亿元(2023年:1.29951亿元)[83][86] - 回顾年度内,主要发酵及下游产品赖氨酸及淀粉糖仍供过于求,但公司该等产品营业额实现可观增长[84][87] - 赖氨酸产品出口销量约为7.2921万吨(2023年:5.9383万吨)[88][93] - 回顾年度内,公司总营收略微减少3.2%至约114.15755亿元(2023年:117.97534亿元)[91][94] - 受玉米粒市价大幅下跌影响,公司毛利由约5.56572亿元大幅增加至11.63247亿元[91][94] - 公司除税后利润增加逾四倍至6.25589亿元(2023年:1.57396亿元)[92][94] - 根据加权平均股数59.65532亿股普通股计算,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每股0.0808元(2023年:根据加权平均股数59.90605亿股普通股计算为每股0.0180元)[92][94] - 公司与合资伙伴在寿光巨能武藏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建立乳酸酯生产设施的项目仍在进行中[82][85] - 上游产品收入下降18.5%至70.07884亿元(2023年:85.96863亿元),玉米淀粉销量约184.0148万吨(2023年:200.7204万吨),平均售价2626元/吨(2023年:2816元/吨),毛利率增加4.6个百分点至6.1%[101][102] - 发酵及下游产品收入增加37.7%至44.07871亿元(2023年:32.00671亿元)[104][105] - 赖氨酸收入增长51.5%至34.27579亿元(2023年:22.61792亿元),销量增长69.7%至57.8095万吨(2023年:34.0746万吨),平均售价5929元/吨(2023年:6638元/吨)[107][113] - 淀粉糖收入约5.00583亿元(2023年:4.72198亿元),销量增长21.1%至21.7581万吨(2023年:17.9598万吨),平均售价2301元/吨(2023年:2629元/吨)[108][113] - 变性淀粉收入为3.74634亿元(2023年:3.51583亿元),其他发酵产品收入减少至约1.05075亿元(2023年:1.15098亿元)[109][114] - 2024年销售总成本约102.52508亿元,较2023年的112.40962亿元下降8.8%,玉米粒平均成本约2071元/吨(2023年:2543元/吨)[110][115] - 2024年分销费用为1.57923亿元(2023年:1.57175亿元),行政费用增加至2.17323亿元(2023年:1.94551亿元)[116] - 上游产品毛利增长230.4%至4.29334亿元(2023年:1.29951亿元)[98] - 发酵及下游产品毛利为7.33913亿元(2023年:4.26621亿元),毛利率为16.7%(2023年:13.3%)[104] - 寿光俊能武藏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乳酸生产设施开发项目仍在进行中,公司正与当地政府合作选址[97]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研究费用从1.6049亿元降至8966.9万元[118][119] - 2024年其他净收入从1.13114亿元增至1.17609亿元[120] - 2024年全职雇员从2267名降至2209名,总员工成本从2.67121亿元增至2.83737亿元[122][125]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为12天和5天,存货周转天数从26天降至24天[132] - 2024年流动比率从2.3倍降至2.0倍,速动比率从1.6倍增至1.8倍[132] - 2024年杠杆比率从10.5%增至21.3%,总股东回报率从 - 36.5%增至44.8%[132] - 2024年末银行借款约14.20301亿元,控股股东贷款5926.7万港元,年利率0.5%[137] - 2024年末集团质押账面价值12.81亿元的资产获取银行信贷[138] - 2024年末公司无可分配储备约1.26115亿元[140] - 董事会将平衡股息分配、现金流和储备以创造长期股东价值[141]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14.20301亿元,均为短期借款,来自控股股东的贷款为人民币5926.7万元,按固定年利率0.5%计息[1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总账面价值人民币12.81亿元的资产为信贷融资作担保[14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约为人民币1.26115亿元[145]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2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5天,存货周转天数为24天[149] - 2024年流动比率为2.0倍,速动比率为1.8倍,杠杆比率为21.3%,总股东回报率为44.8% [149]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2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5天,存货周转天数为26天[149] - 2023年流动比率为2.3倍,速动比率为1.6倍,杠杆比率为10.5%,总股东回报率为 - 36.5% [149] - 2024年杠杆比率较2023年大幅增加,主要归因于营运资金需求和当时银行提供的最优利率[151] ESG报告相关 - 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主要参考香港联交所相关报告守则编制,涵盖集团主要附属公司整体环境及社会表现[152][157] - 董事会监督ESG相关问题,执行管理团队负责集团ESG策略及报告并每年向董事会汇报[155][159] - 报告主要参考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涵盖集团主要子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环境和社会整体表现[164][165] - 报告数据未经独立审计或验证,准确性可能受单位转换等因素影响,公司不承担信息准确性责任[166] - 董事会监督ESG相关问题,执行管理团队负责集团ESG战略和报告,每年向董事会汇报[167] - 报告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原则,识别评估ESG问题考虑七个主要利益相关者群体[169][170][171] - 管理团队识别管理ESG重大问题,董事会定期审查,每年进行利益相关者审查[172][173] 员工管理与安全 - 公司重视员工健康安全,提供培训和演练,结果纳入员工评估记录[178][179] - 培训主题包括防火、化学物品泄漏等,定期更新安全手册,为高危员工提供体检[179] - 公司严格遵守中国劳动法规,禁止使用童工和强迫劳动,确保公平平等对待员工[187] - 公司通常在高校招聘员工,检查候选人身份证件避免雇佣童工[187] - 2024 - 2022年员工人数分别为2205、2263、2360人[194] - 2024 - 2022年男性员工流失率分别为3.6%、4.7%、5.8%,女性为0.5%、1.2%、0.6%[194] - 2024 - 2022年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分别为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