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

搜索文档
太突然!全球减肥药巨头刚刚宣布:裁员9000人
证券时报· 2025-09-10 21:47
公司裁员计划 - 全球裁员9000人 占员工总数11% 其中丹麦本土裁员5000人 [1][2][3] - 裁员主要涉及职能部门和总部岗位 旨在简化组织结构并提高决策速度 [2][3] - 预计到2026年底节省成本80亿丹麦克朗(约93亿元人民币) [1][3] 业绩指引调整 - 第三次下调全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 从10%-16%降至4%-10%(按固定汇率计算) [1][5] - 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将受重组成本负面影响约6个百分点 [5] - 转型计划产生一次性重组成本80亿丹麦克朗 其中90亿在2025年第三季度产生 第四季度抵消10亿 [5] 市场竞争态势 - 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市场增速放缓 受复方仿制药冲击 [6][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 均不及业内预期 [6]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 [6] - 失去美国市场领先地位 被竞争对手礼来公司超越 [7] 战略转型方向 - 重新配置资源到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的增长机遇 [2][3] - 加强绩效导向文化 优先投资能产生最大影响的治疗领域 [3][7] - 通过组织简化解决快速扩张带来的复杂性 [3] 管理层变动 - 杜麦克(Mike Doustdar)于8月7日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7] - 前任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意外卸任 其在公司任职超过30年 [7] - 新管理层已采取冻结招聘、撤回录用通知等初步成本控制措施 [7]
诚达药业原始股东或套现6.34亿离场 净利降49%股价较发行价跌超60%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7
股东减持 - 股东前海晟泰计划减持1100.69万股,占公司剔除回购专户股份数后总股本比例7.27%,按当前股价28.74元/股计算可套现3.16亿元,若顶格减持将清仓所持股份 [1][2][3] - 近两年半前海晟泰减持公司股份可套现金额合计达6.34亿元,包括2023年减持463.01万股套现1.85亿元、2024年11月套现0.29亿元、2025年5月套现1.04亿元以及最新减持计划 [1][7][8][9] - 前海晟泰减持原因为其自身经营需要,公司回应称严格遵照信息披露规则履行公告义务 [3][1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市后一度涨至116.63元/股,但自2022年4月起处于破发状态,当前股价28.74元/股较发行价72.69元/股跌去超过60% [1][9][10] - 投资者关注股东减持是否与业绩相关,公司未进一步解读减持原因 [1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1.24%,净利润1282.44万元,同比下降49.06% [1][1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19.59%,净利润亏损2810.37万元,同比下降130.89%,为自201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亏损 [12]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6亿元、4.11亿元和4.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06亿元和9098.03万元,同比波动较大 [12] 业务表现 - 原料药系列销售额2024年同比下降33.22%,主要因客户左卡尼汀制剂进入国家集采后2023年超量备货导致销量回落,但公司认为左卡尼汀长期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依然稳固 [12] - CDMO医药中间体系列销售额受国内外竞争对手快速扩张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2024年同比下降37.65%,公司正优化产品结构和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市场变化 [12][13] - 公司2025年将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取进入更多客户供应链,扩大高端客户群体,并通过行业活动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 [1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涵盖关键医药中间体、原料药CDMO研发生产服务,左旋肉碱系列产品、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干细胞药物的研发 [2] - 公司于2022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为72.69元/股,首日开盘价为77.77元/股 [9]
“文案翻车是领导全责!”桃李面包道歉:挨打立正,后续宣发由年轻人接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9:36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一则宣传"桃李蛋月烧"月饼的电梯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语被批评为"爹味营销"和"PUA"式宣传[3] - 公司于9月4日下架涉事广告画面 并对广告引发争议一事表示歉意[3][5] - 广告为公司首次尝试开放式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不同年龄层同事创作了20组版本 但其中一个版本引发争议[5] 食品安全问题 -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 公司委托生产的醇熟切片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 - 公司于7月26日发布致歉信 表示已采取召回赔偿、加强配送管控、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等整改措施[6]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11亿元 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滑29.7%[10] - 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广告宣传费用增加[10]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3060万元增长超40%[10] 业务构成 - 月饼业务2024年营收1.26亿元 占公司总营收约2.07% 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均呈两位数下滑[10] - 公司为烘焙食品综合性企业 拥有35家子孙公司 在全国建立超31万个零售终端[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0年高点27.31元跌至当前5.68元 跌幅超过79% 总市值从440亿元跌至90.86亿元[11] - 2021年股价跌超33% 2022年跌超23% 2023年跌超40% 2024年跌超10% 2025年至今跌超12%[11]
桃李面包为争议广告道歉,上半年净利降近三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6:50
广告营销事件 - 公司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语称"五仁不好吃是因为年轻未饱尝生活毒打"并提及"等有故事的人下单" [1] - 公司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 承认"领导拍板"决策失误 并宣布后续宣发工作由年轻团队接管 [1][3] - 道歉声明中仍强调产品口味 称"五仁蛋月烧真的挺好吃的"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减少13.5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减少29.7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减少30.03% [1] 业绩下滑原因 - 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2] - 广告及宣传费用大幅增加 上半年支出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40.39% 增加超千万元 [2] 公司背景 - 公司为A股"面包第一股" 于2015年上市 [1]
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致歉:已下架!公司上半年净利大降三成
财经网· 2025-09-05 12:54
广告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蛋月烧产品广告语引发争议 广告语内容为"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1] - 网友批评广告"用别人的痛苦做营销"并质疑"买月饼为什么要遭受生活的毒打" 公司删除社交平台争议帖子及消费者评论 [3] - 公司于9月4日下架争议广告 电商平台五仁口味产品显示缺货 淘宝页面未见争议广告语且产品原售价35.9元(优惠后规格80g×8袋) 页面显示销量"1000+" [3] 公司应对措施 - 桃李面包负责人表示涉事广告上线一天后下架 称本次投放为首次尝试内部共创机制 共产出20组版本投放 本意为通过多样化表达连接不同受众 [4] - 公司就广告争议致歉 承诺完善审核机制 加强创意与审慎把关的平衡 [4] - 此前7月因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不合格 公司发布致歉信并采取整改措施 包括配合检查 召回赔偿 加强物流管控及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月饼业务营收1.26亿元 占总营收约2.07% 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呈两位数下滑 幅度大于面包主业 [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 [5] - 净利润下滑主因新建项目投产导致折旧费用增加及广告宣传费用增加 [5] 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超千万元 增幅超40% [6] - 公司拥有35家子孙公司及超31万个零售终端 产品线涵盖面包 糕点及季节性产品 [5] - 当前股价5.68元上涨2.16% 市值90亿元 [7]
“五仁不好吃是你还年轻,没饱尝生活的毒打”,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致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6:30
广告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蛋月烧月饼广告文案因"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引发争议 被指用痛苦做营销和教育消费者 [1][3] - 公司删除社交平台争议帖子及消费者评论 淘宝旗舰店宣传页面未见该广告语 五仁口味产品显示缺货 [3][6] - 官方回应称广告已下架 本次投放为内部共创机制产出20组版本 本意是多样化表达连接受众 对引发争议表示歉意并将完善审核机制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月饼业务营收1.26亿元 占总营收约2.07% 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均呈两位数下滑 幅度大于面包主业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 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滑29.7% [8]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因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 [8] 运营与监管事项 - 2024年7月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抽检不合格 公司立即配合检查排查 履行召回赔偿程序 加强配送管控并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6][7] - 公司拥有35家子孙公司 在全国建立超31万个零售终端 为A股"面包第一股" [7]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超千万元 增幅超40% [9] 市场表现 - 最新股价5.68元 上涨2.16% 市值90亿元 当日成交量30.70万手 成交额1.73亿元 [9][10]
突发!子公司火灾,603348,全年业绩将受影响
深圳商报· 2025-09-04 23:08
火灾事故 - 全资子公司天津雄邦后处理车间9月2日发生火灾 波及立体仓库 初步原因为设备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1] - 火情已扑灭 未造成人员伤亡 未影响压铸和机加车间及其他库房 但部分厂房、设备和存货受损[1] - 事故预计对2025年全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部分需后处理产品的生产进度受延误[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8.03亿元 同比下降8.88% 归母净利润1311万元 同比下降83.98%[1][2] - 利润总额4715.60万元 同比下降57.83% 扣非净利润1184.47万元 同比下降83.93%[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872.52万元 同比下降84.58%[2][3] 业绩下滑原因 - 本部营业收入减少0.58亿元 主因一季度出口欧美产品减少[2] - 百炼集团营业收入减少2.15亿元 受欧洲和北美洲汽车市场变动导致客户订单减少[2] - 欧洲能源价格显著上升及制造业成本增加 致百炼集团上半年亏损[3] 业务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欧美关税协议达成 出货环境相对稳定 但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3] - 公司将保障安徽、重庆基地产能供应及广东新工厂投产 加强海外业务管控与市场开拓[3] 市场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0.80%至20.96元/股 最新市值65.91亿元 年内累计下跌10%[4]
山东矿机回复审核问询函:业绩下滑原因剖析与应对策略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04 21:48
业绩表现与行业对比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228,563.89万元、240,499.84万元、269,757.25万元和170,845.54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4.41万元、9,654.99万元、13,729.33万元和9,352.44万元 最近一期同比下降52.80% [2] - 业绩下滑主要因采煤设备行业需求下降及竞争加剧 导致煤炭机械设备收入大幅下滑 同时公司为应对竞争降低投标价格致收入下降 销售费用增加 [2][3] -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37,995.23万元同比下降11.77% 归母净利润11,344.49万元同比下降33.96% 而天地科技营业收入3,052,666.04万元增长2.00% 中创智领营业收入3,705,204.19万元增长1.73% 林州重机营业收入168,353.14万元下降8.38% 运机集团营业收入153,592.49万元增长45.80% [3] - 下游煤炭产量稳定增长 煤机设备需求稳定 设备更新政策将带动需求增加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 [3] 应收账款与信用政策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98,833.36万元、121,939.30万元、152,341.99万元、145,817.61万元 账龄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31.39%、29.40%、29.62%、33.41%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35、2.80、2.43和1.38 主要因实施延长账期、放宽付款条件等信用政策调整措施 [4] - 与同行业对比 公司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66.52% 低于中创智领的86.24%和天地科技的70.88% 但高于运机集团的56.42% [4] - 信用政策整体变化不大 部分放宽付款条件系为拓展新客户及维护长期合作客户 具备商业合理性 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无重大差异且计提充分 [4] 现金流与存货管理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 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不一致 主要受市场竞争影响回款及付款方式 部分客户票据结算 大额合同存货占用资金等因素综合导致 [5]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已转正 公司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回款 [5]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0,604.45万元、71,820.39万元、74,636.64万元和86,618.12万元 其中发出商品增长较快 [5] - 存货增长主要因皮带机等业务规模增加 发出商品和库存商品增加具有合理性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且计提充分 [5] 业务结构调整 - 网络游戏业务收入持续收缩 报告期内分别为23,940.51万元、1,837.13万元、727.11万元和175.81万元 [6] - 游戏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20%、36.51%、64.10%和-179.04% 主要因原管理团队及人员离职 主要产品生命周期衰退 行业政策影响新游戏上线周期延长 [6] - 未来公司将重点聚焦煤机设备、带式输送机主业方向发展 不再扩展游戏业务 [6]
ST葫芦娃上半年收入下降超40%
中国经营报· 2025-09-04 16:1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下降42.89% [2] - 归母净利润240.98万元,同比下降94.14% [2] - 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为-1878万元,同比下降514.52% [2] - 货币资金1.69亿元,较2024年末2.54亿元减少33.65% [4] 业务结构 - 呼吸系统用药营收2.99亿元,占总营收58.86%,同比下滑52.91% [3] - 消化系统药物营收1.09亿元,占比21.46% [3] -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营收4951.18万元,占比9.74% [3] - 核心产品包括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等儿科药品 [3] 费用变动 - 销售费用1.07亿元,同比下滑60.25%,占营收21.06% [3] - 财务费用2107.09万元,同比增长77.74% [4] - 研发费用1938万元,同比下滑80.69% [4] 财务风险 - 应收账款4.55亿元,较期初3.80亿元增长19.71% [5] - 2023年年报归母净利润调减9564万元,调整幅度89.81% [6] - 2024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调减3765.91万元,调整幅度47.82% [6] 监管问题 - 2023年存在销售收入确认不合规、销售定价异常等问题 [6] - 2024年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6] - 控股股东通过非雇员账户向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6] - 向关联企业海南中旺医疗科技外购研发项目支付4205.37万元 [7] 经营环境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需求波动与行业竞争加剧 [2] - "两票制"政策导致公立医疗机构回款周期较长 [5] - 呼吸系统用药销售额减少直接拖累整体业绩 [3]
两媒体报道华熙生物交”最差中报” 赵燕回归一线已半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16: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35.38%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45.00%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7.49% [1][2] 资产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0.3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7% [2] - 总资产85.7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7% [2] 历史盈利趋势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9.709亿元、2023年5.926亿元、2024年1.743亿元 [2][3] -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滑:2022年8.521亿元、2023年4.905亿元、2024年1.073亿元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5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8.13% [3] 收入与毛利变动 - 营业总收入从2022年63.59亿元降至2024年53.71亿元 [3] - 毛利润从2022年48.96亿元降至2024年39.78亿元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1.61% [3] 管理层与组织变动 - 创始人赵燕于2025年3月回归业务一线并推行反腐改革 [3] - 2025年上半年董监高人员11人离任 [4] - 原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及业务副总裁樊媛、邹松岩先后离任 [4] 负面舆情与法律风险 - 2025年7月前员工指控公司财务造假,公司声明称内容纯捏造并已报案 [4] - 因爆料人身处境外,案件仍在侦办中 [4]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时间为2000年,注册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 [4] - 注册资本4.82亿元,实缴资本4.8亿元 [4] - 曾用名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