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账通(06638)

搜索文档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4 Q2 - 季度业绩
2024-08-16 18:16
收入与毛利率 - 2024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92亿元,同比下降26.3%[4] - 2024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36.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8%至1,415,769千元,主要由于专注于高价值产品的策略性调整[5][8]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3%至692,499千元,主要由于实施收入减少27.7%至168,627千元[8] - 2024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3%,从人民币939百万元降至人民币692百万元[10] - 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为692,4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3%[2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415,76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8%[21] - 2024年第二季度毛利为253,37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1%[2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25,78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为253,379千元,同比下降28.1%[27]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为36.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27]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为525,782千元,同比下降23.5%[27]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为37.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27]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268,455千元,同比下降28.6%[27]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27]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557,780千元,同比下降24.1%[27]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9.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27] 净亏损与净利润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人民币1700万元,同比收窄58.5%[4]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净利润率为35.1%,同比提升43.8个百分点[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同比收窄38.0%至70百万元,第二季度净亏损同比、环比分别收窄59.2%和68.7%[7] - 2024年第二季度归属于壹账通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同比下降59.2%,从人民币41百万元降至人民币17百万元[1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3,348千元,同比增长398.2%[2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9,014千元,同比增长173.0%[2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9,335千元,同比下降70.8%[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41,085千元,同比下降44.7%[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2元,同比下降50.0%[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6元,同比下降40.0%[23] 业务板块收入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获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69.0%至9,940千元,主要由于数字化信贷管理解决方案中的放款系统交易量减少[8]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云服务平台收入同比下降10.3%至289,109千元,主要由于云服务需求减少[8]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7.3%至131,329千元,主要由于部分汽车生态系统服务供应商业务模式转变[8]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5.9%至61,031千元,主要由于相关风险分析解决方案交易量减少[8] - 数字化银行板块收入同比下降57.4%,从人民币235百万元降至人民币100百万元[10] - 数字化保险板块收入同比下降33.3%,从人民币191百万元降至人民币127百万元[10] - 加马平台板块收入同比下降9.4%,从人民币513百万元降至人民币465百万元[10]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调整毛利率保持在39.4%,营业费用同比下降21.9%[7] - 持续经营业务研发开支同比下降26.2%,从人民币252百万元降至人民币186百万元[13] - 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下降22.8%,从人民币57百万元降至人民币44百万元[13] - 2024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为186,45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0%[2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99,64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3%[21] - 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成本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摊销为13,686千元,同比下降36.0%[27]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成本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摊销为29,228千元,同比下降32.9%[27] 现金流 - 2024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3百万元[16] - 2024年第二季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24百万元,其中人民币723百万元来自出售虚拟银行业务[1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2,757千元,同比增长829.8%[2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7,993千元,同比下降52.9%[2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4,450千元,同比增长306.0%[2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80,298千元,同比增长61.1%[26] 其他 - 2024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收益为人民币6.70元,同比大幅改善[4] -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获得现金对价9.33亿港元[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率由去年同期的-4.4%改善至-2.4%[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人民币-0.46元,同比收窄59.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第三方境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4.8%,显示出境外市场的增长潜力[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剥离非核心虚拟银行业务,确认一次性出售收益2.60亿元[7] - 2024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39,1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4%[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05,50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21] - 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收入净额为15,636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21]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21,698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21]
OCFT(OCFT)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05-21 23:45
战略举措 - 推进平安技术输出及自研升级,聚焦高价值、高壁垒产品[10] - 提升销售团队产能,扩大商机储备,改善收入结构[10] - 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改进产品,适应国际市场[10] 业务亮点 - 打造多产品合作标杆案例,增强客户粘性[14] - 数字化银行、保险产品有进展,提升产能和品质[15][22] - 境外收入持续增长,产品受认可,拓展客户和市场[23][24] 财务亮点 - 2024Q1总收入7.23亿元,三方客户收入2.43亿元[28] - 毛利率37.7%,Non - IFRS毛利率40.0%[28] - 亏损持续大幅收窄,持续经营归母利润率提升至 - 7.4%[44]


OCFT(OCFT)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5-21 23:4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了净亏损的收窄,从去年同期的8000万元人民币收窄至60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2% [13] - 毛利率提升0.3个百分点至37.7% [37][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Gamma平台业务收入占比59.4%,同比下降6.2% [45] - 数字银行业务收入占比22.3%,同比下降37.6% [45] - 数字保险业务收入占比18.2%,同比下降25.3% [45] - 来自Lufax的收入下降18.4%至5800万元人民币,占比8.1% [40] - 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下降21.4%至4.22亿元人民币,占比58.3% [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收入占第三方收入的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至20% [25] - 在香港、东南亚、南非和中东等地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25][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金融机构客户,深化"联通核心,赋能翅膀"战略 [17] - 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加强与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和企业/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 [18] - 公司将加快出口平安集团技术,升级自主研发产品,聚焦高价值产品 [15] - 公司将加强销售团队生产力,扩大销售渠道,提高第三方收入占比 [16] - 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16][25][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提升第三方收入、提高毛利率、控制成本和拓展海外业务,以实现中期盈利目标 [52] - 公司认为金融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佳场景,将成为新型高质量生产力的战略重点 [30][31] - 公司将通过持续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3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Lydia Lin 提问** 关于之前宣布终止与平安集团的Gamma平台业务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58] **Luo Yongtao 回答** 这是由于客户采购策略的变化,公司正在与平安集团及其子公司积极沟通,确保业务平稳过渡。这一变化不会影响公司其他业务和与平安集团的关系,公司将继续专注于三大战略重点 [60][61][62][63] 问题2 **Laura Lee 提问** 公司何时能从P&C和汽车保险业务中获得持续性保费收入,以及Gamma平台未来的增长动力是什么 [67] **Shen Chong Feng 回答** 短期内保险行业增长和盈利仍面临压力,但数字化转型需求将为公司带来新机会。公司将加强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在南非取得重大突破 [70][71] Gamma平台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具有较强客户粘性,未来公司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深化与平安集团的合作,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3][74] 问题3 **Alan Kuang 提问** 云业务的盈利情况如何,以及对公司净亏损的影响 [76] **Luo Yongtao 回答** 云业务收入占比较大,毛利率较高。云业务调整完成后,公司将公布相关信息。这一调整不会影响公司其他业务的拓展,也不会影响与平安集团的关系,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战略目标,实现中期盈利目标 [78][79][80]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5-21 19:16
持续性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收入为7.23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8.94亿元减少19.1%[8][18][55] - 持续性业务经营亏损减少15.1%至6600万元,上一年度同期为7800万元,经营利润率从-8.7%变为-9.2%[9][39] - 持续性业务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1.48元,上一年度同期为-2.00元[10]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毛利率为37.7%,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营业费用同比显著下降17.7%,研发费用同比优化22.8%,持续性业务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同比下降25.9%[15]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收入成本由上一年度同期的5.59亿元减少19.4%至4.51亿元[19]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销售及营销开支由上一年度的5900万元减至4900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为6.7%,上一年度为6.6%[21] - 2024年第一季度壹账通持续性业务归母净亏损减少25.9%至5400万元,上一年度同期为7200万元[23] - 归属壹账通股东的持续性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由上一年度同期的-2.00元减至-1.48元[23]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至37.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40.0% [29]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归母净亏损减少25.9%至人民币54百万元,归母净利润率收窄0.7个百分点至 -7.4% [30] - 2024年第一季度来自平安集团、陆金所、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分别为421,796千元、58,256千元、243,218千元,同比分别下降21.4%、18.4%、14.8%,持续性业务总收入723,270千元,同比下降19.1% [31]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第三方境外客户收入同比上涨14.8% [32] - 持续性业务毛利从上年同期3.35亿元降至2.72亿元,毛利率从37.4%增至37.7%,增加0.3个百分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从40.1%降至40.0%[37][54]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研发开支从2.76亿元减至2.13亿元,研发开支占收入百分比从30.9%降至29.5%[38] - 2024年第一季度已终止经营业务净亏损从上年3600万元增加39.1%至5100万元[4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持续性业务毛利为2.72403亿元,上年为3.34657亿元[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持续性业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2.89325亿元,上年为3.58656亿元[54]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经营开支总额为3.42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4.16亿元减少;占收入的百分比由46.5%增加0.8个百分点至47.3%[59]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为0.81亿元,较上一年度的0.80亿元增加;占收入的百分比由9.0%增加至11.1%[60]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5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6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1亿元[62]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为7.2327亿元,上一年同期为8.93826亿元[69]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成本为4.50867亿元,上一年同期为5.59169亿元[69] - 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72403亿元,上一年同期为3.34657亿元[69]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0.66348亿元,上一年同期为0.78142亿元[69] - 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性业务亏损为0.60375亿元,上一年同期为0.76621亿元[6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外汇折算差额为1334千元,2023年同期为 - 3203千元[70]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94825千元,2023年同期为158106千元[70]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性业务每股亏损为0.05元,2023年同期为0.07元[70]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15236千元,2023年为 - 613264千元[76]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5848千元,2023年为407066千元[76]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9641千元,2023年为 - 250619千元[76] 各业务板块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加马平台板块收入由去年同期4.58亿元减少6.2%至4.3亿元,占总收入59.4%;数字化银行板块收入由2.59亿元减少37.6%至1.62亿元;数字化保险板块收入由1.77亿元减少25.3%至1.32亿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实施收入157,459千元,同比下降25.0%;获客服务收入12,835千元,同比下降73.8%;风险管理服务收入65,483千元,同比下降15.8%;运营支持服务收入134,062千元,同比下降39.8%;云服务平台收入318,307千元,同比上涨8.9%;开发后维护服务收入14,921千元,同比上涨20.9%;其他收入20,203千元,同比下降32.6%;基于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服务的收入小计565,811千元,同比下降17.3% [33] - 2024年第一季度数字化银行板块收入161,553千元,同比下降37.6%;数字化保险板块收入131,886千元,同比下降25.3%;加马平台板块收入429,831千元,同比下降6.2% [34] - 2024年第一季度实施收入为1.57亿元,同比减少25.0%;获客服务收入为0.13亿元,同比减少73.8%;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为0.65亿元,同比减少15.8%;运营支持服务收入为1.34亿元,同比减少39.8%;云服务平台收入为3.18亿元,同比增长8.9%[55] 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贸易应收款项为8.99489亿元,上年为7.10669亿元[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81.41666亿元,上年为80.68358亿元[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28.47442亿元,上年为29.47792亿元[5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为52.94224亿元,上年为51.20566亿元[52] - 2024年3月31日物业及设备为91815千元,2023年为85076千元[72] - 2024年3月31日无形资产为344356千元,2023年为471371千元[72]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20237千元,2023年为2709390千元[72] - 2024年3月31日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873100千元,2023年为2966771千元[73] 公司业务出售情况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代价为现金933百万港元 [30] 普通股相关数据 - 第一季度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089,589,125股[23]
OCFT(OCFT)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23 19: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全年总营收为36.675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4.64亿人民币下降17.8%,主要因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减少[83] - 2023年营收成本为23.181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8.29亿人民币下降18.1%,主要因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成本下降[89] - 2023年毛利润为13.49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6.35亿人民币下降17.5%,毛利率从36.6%增至36.8%[91] - 2023年研发成本为9.552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81.4177亿人民币下降32.6%,主要因劳动力成本降低和选择性投资项目[92] - 2023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75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114亿人民币下降33.1%,主要因劳动力成本下降[93]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98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所得税收益6210万人民币增长115.7%,主要因部分子公司应税利润增加[102]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485亿人民币,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3.186亿人民币,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136亿人民币[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0.3%,较2022年的11.6%有所下降[110] - 2023年资本支出为375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6790万人民币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本承诺为零[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1,169,980,653股普通股[21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年度末期股息[215] - 2023年,平安集团为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57.0%(2022年:56.6%);前五大客户收入合计占总收入约67.7%(2022年:69.6%)[226] - 2023年,平安集团为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56.4%(2022年:47.8%);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总采购额约69.6%(2022年:57.7%)[2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配储备[2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技术解决方案业务2023年营收为35.216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3.575亿人民币下降19.2%,主要源于业务发起和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减少[84] - 虚拟银行利息和佣金收入从2022年的1.065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1.459亿人民币,增幅37%,主要因客户贷款和垫款需求增加[86] - 非受限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0.08%[279] - 合并附属实体的收入贡献占集团总收入的88.9%[280]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3年6月12日,公司以1.992亿人民币出售普惠立信40%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其股权[112]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与陆金所等签订协议,拟以9.33亿港元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该交易于2024年1月16日获独立股东批准[113] - 2023年6月12日,公司完成向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平安普惠立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0%股权,对价为1.992亿元人民币[240]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对价为9.33亿港元,预计处置收益为2.62亿元人民币[242] 公司人员与薪酬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440名员工,其中研发1359人、业务运营301人、销售与营销523人、行政管理257人,2023年员工福利费用达13.028亿人民币[121][122] - 2023年除董事外有2名员工被列为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均在150万元以上[183][184]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形式包括费用、基本工资、住房津贴等,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主要为董事费[182]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兼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4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9] - 按照公司章程,三分之一的董事应在每年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包括沈崇锋等多名董事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退任并参与重选[156][157] - 每位新任命的董事在首次任命时会接受正式、全面且量身定制的入职培训,鼓励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58] - 报告期内,公司为董事安排了内部简报并发送相关阅读材料,包括法律和监管更新内容[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集团财务报表、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等事项[168] - 2023年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会结构、董事绩效与培训、公司薪酬计划等[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9名董事,其中女性占22%,男性占78%[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员工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177]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召开1次会议[178] - 公司采用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相关要求,未发现员工违规事件[181] - 公司秘书贾艳静和邓咏珊于2024年2月23日辞职,陈梓峰同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63] 公司合规与政策情况 - 公司在报告期内遵守了除C.2.1外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报告期后偏离了C.6.2守则条文并披露了原因[128] - 公司认为将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角色赋予同一人符合公司利益,可提供一致领导并促进业务战略执行,同时权力平衡不会受损[155] - 持有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大会[204] - 公司已建立股东沟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向股东和投资者传达信息[200][201] - 公司制定了披露政策,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报告潜在内幕信息和重大事件[196] - 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各司其职[188][189][190]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在2023年有效且充分[195]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2023年与平安子公司租赁使用权资产总值实际为6570万元,而年度上限为660万元[245] - 2023年平安子公司和关联方支付的交易金额实际为36亿元,年度上限为23.9466亿元[245] - 2023年集团向平安子公司和关联方支付的交易金额实际为22.0211亿元,年度上限为14.2522亿元[245] - 2023年集团在平安子公司存款的最高每日余额实际为16.0944亿元,年度上限为12.0307亿元[245] - 2023年集团从平安子公司购买的财富管理产品最高每日余额实际为11.0844亿元,年度上限为4.1796亿元[245] - 集团从平安子公司的同业存款获得利息收入1.80[248] - 集团与平安子公司的同业贷款最高每日余额为400.00,较之前的108.38有变化[248] - 集团就同业贷款应付给平安子公司的贷款利息为6.00,较之前的0.11有变化[248] - 集团向平安子公司购买外汇和利率衍生品的最高未偿还名义金额为4000.00,较之前的1595.35有变化[248] - 2023年服务采购协议中,集团预计向平安支付的交易金额为322万美元,较之前的304万美元有增长[248][268] - 保险服务采购协议中,集团预计向平安财产保险分支机构支付的交易金额为1000万美元,较之前的300万美元有增长[248] - 2023年物业租赁协议下,集团预计向平安子公司支付租金不超过2848万元,实际支付约1213万元[250] - 2023年服务采购协议服务费用按成本加5%利润率确定[268] - 各项协议初始期限多从2022年7月4日开始,至2024年12月31日结束,可经双方同意续约[249][252][257][260][267][2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符合业务常规、商业条款正常或更优且对股东和公司整体公平合理[273] 公司子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深圳壹账通由平安金融科技持股44.3%、上海金宁晟持股7.4%、深圳兰信持股22.2%、广丰奇持股26.2%[282] - 上海金宁晟由李杰和喻杰分别持股70%和30%[282] - 深圳兰信由李杰和梁旭各持股50%[282] - 广丰奇由非执行董事窦文伟和王文静各持股50%[275][282] - 深圳CA由上海锦琳琳持股99.91%,深圳政信电子商务持股0.05%,深圳电子认证中心持股0.04%[283] - 上海锦琳琳由李杰和梁旭各持股50%[283] 公司子公司相关限制与协议情况 - 深圳壹账通不得签署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日常业务活动签署的合同除外)[290] - 深圳壹账通不得出售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290] - 独家资产购买期权协议有效期为十年,自动续约五年,除非深圳壹账通科技提前三十天书面反对[296] - 2022年6月和11月,深圳壹账通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壹账通科技签订股权转移协议,转让北京壹账通全部股权[306] - 深圳壹账通各直接股东已将其在深圳壹账通的全部股权质押给深圳壹账通科技[297] - 深圳壹账通各股东不可撤销地授权深圳壹账通科技指定人员行使其投票权等相关权利[299] - 深圳壹账通间接个人股东承诺在特定情况下无条件转让股权给指定人员[302] - 深圳壹账通个人股东配偶确认无股权权益并承诺不施加不利主张[304] 公司合约安排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通过合约安排运营业务未受到中国监管机构干扰或阻碍[307] - 集团董事会至少每年审查一次合约安排的整体执行和合规情况[312] - 公司将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合约安排的整体执行和合规情况[313] - 若有必要,公司将聘请外部法律顾问或其他专业顾问协助董事会审查合约安排的执行情况[313] 公司审计费用情况 - 报告期内支付给外部审计机构普华永道的审计服务费为17,961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费为1,693千元人民币,总计19,654千元人民币[198][19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买卖或赎回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任何证券[222] 公司基本信息情况 - 公司是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技术服务提供商,2022年7月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14]


OCFT(OCFT)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23 18:36
公司风险及管理策略 - 公司面临外汇、利率、信用和流动性风险,通过套期保值、匹配期限等策略管理风险[848][850][851][854] 美国存托股份及凭证费用 - 存托机构对每100份美国存托股份(ADS)的发行、交付等收取5美元费用[855] - 美国存托凭证(ADR)转让每份收取1.5美元费用,现金分红每份收取0.05美元或更少费用,存托机构服务每年每份收取0.05美元或更少费用[856] 股票发行情况 - 2019年12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3120万份ADS,代表9360万股普通股[867] - 2020年1月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购买352万份ADS[867] - 2020年8月完成后续发行207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代表6210万股普通股,净收益3.726亿美元[868] 股票发行净收益 - 首次公开募股和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的净收益约为3.11亿美元[867] 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12月12日至2023年12月31日,约5.894亿元人民币(8300万美元)用于提升平台和技术能力[869] - 2019年12月12日至2023年12月31日,约1.392亿元人民币(1960万美元)用于国际扩张和战略投资[869] - 2019年12月12日至2023年12月31日,约17.06亿元人民币(2.403亿美元)用于一般公司用途[869] 公司内部控制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披露控制和程序有效[8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872] -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874]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变化[875]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7: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归母净亏损收窄58.4%至人民币362.7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872.3百万元,归母净利润率从-19.5%提升至-9.9%[5] - 2023年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为2,091,039,较2022年的2,526,682下降17.2%;来自陆金所的收入为269,073,较2022年的459,419下降41.4%;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1,307,396,较2022年的1,477,901下降11.5%;总收入为3,667,508,较2022年的4,464,002下降17.8%[6] - 2023年毛利率为36.8%,2022年为3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2023年为40.3%,2022年为40.1%[6] - 2023年经营亏损为(368,212),2022年为(981,563);经营利润率2023年为-10.0%,2022年为-22.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亏损收窄62.5%至人民币368.2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981.6百万元,经营利润率从-22.0%提升至-10.0%[26] - 2023年公司总收入同比减少17.8%至人民币3,667.5百万元,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58.4%至人民币362.7百万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率为36.8%,2022年为3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40.3%,2022年为40.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亏损净额(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0.33元,2022年为人民币-0.80元;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9.99元,2022年为人民币-23.90元[46]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的4.114亿元减少33.1%至2023年的2.754亿元[79]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8.247亿元减少38.8%至2023年的5.05亿元[80]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336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5400万元[81]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所得税收益6210万元增加115.7%至2023年的所得税开支980万元[95]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485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86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36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7.46亿元、18.732亿元、6.941亿元[99] - 2023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95亿元(2022年底:19.078亿元),受限制现金为4.529亿元(2022年底:3.438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9.252亿元(2022年底:6.906亿元)[101] - 2023年底资本负债比率为10.3%(2022年底:11.6%)[109]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44.64亿元减少17.8%至2023年的36.675亿元[111] - 虚拟银行业务利息及佣金收入从2022年的1.06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459亿元[113]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16.35亿元减少17.5%至2023年的13.494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36.6%增加至2023年的36.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从2022年的40.1%增加至2023年的40.3%[120] - 虚拟银行业务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5670万元增加136.7%至2023年的1.342亿元[125] - 研发成本从2022年的14.177亿元减少32.6%至2023年的9.552亿元[129]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代价为9.33亿港元,估计收益为2.62亿元[134] - 与平安附属公司租赁有关的使用权资产总值2023年为6570万元,2022年为660万元[137] - 平安的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2023年将支付的交易金额为36亿元,2022年为23.9466亿元[137] - 集团2023年将向平安的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支付的交易金额为22.0211亿元,2022年为14.2522亿元[137] - 集团2023年存放于平安附属公司存款的每日最高结余为16.0944亿元,2022年为12.0307亿元[137] - 集团2023年向平安附属公司贷款的每日最高结余为5亿元,2022年无[137] - 集团2023年向平安附属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每日最高结余为11.0844亿元,2022年为4.1796亿元[137] - 集团2023年就外汇及利率衍生产品向平安附属公司购买的最高未偿还面值为40亿元,2022年为15.9535亿元[139] - 综合联属实体的收入贡献占集团总收入的88.9%[156] - 技术解决方案收入由2022年的4357.5百万元减少19.2%至2023年的3521.6百万元[161] - 实施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861.8百万元减少3.2%至2023年的834.6百万元[161] - 获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65.6%至2023年的132.1百万元[161] - 风险管理服务的收入同比下降22.8%至2023年的320.5百万元[161] - 运营支持服务的收入由2022年的1140.7百万元减少24.5%至2023年的861.1百万元[161] - 云服务平台的收入同比下降5.3%至2023年的1246.0百万元[161] - 其他服务的收入同比下降60.2%至2023年的75.4百万元[161] - 2023年6月12日,集团完成出售普惠立信40%股权,对价为199.2百万元[162] - 报告期内非限制性业务产生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0.08%[1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优质+客户数由2022年的221家同比减少至208家[10] - 中国100%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98%的城市商业银行、66%的财产险公司以及48%的人身险公司已使用公司至少一种产品[9] - 2023年数字化银行解决方案与16家政策性、国有、股份制银行展开新项目合作[18] - 2023年财富管理突破2家万亿级大行,服务资产管理规模超1.4万亿[18] - 2023年数字化信贷系统落地某民营银行,签约金额逾千万[18] - 2023年数字化经营「超级大脑」签约7个大型银行客户[18] - 公司自主打造的“超级大脑”产品新增多项信创认证,信创方案在18个大型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省联社信创升级项目上落地[34] - 公司数字化银行通过三大整体解决方案服务银行数字化转型需求[32] - 2023年公司与耆卫保险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动寿险业务数字化转型[58] - 2023年公司与平安科技联合建设的“金融数据隐私计算平台”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60] - 2023年公司金融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0]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23年郭晓涛先生于11月2日获委任董事,朱敏先生、陈心颖女士于11月2日辞任董事;陈梓丰先生于2月23日获委任董事,贾燕菁女士、邓颖珊女士于2月23日辞任董事[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65] - 2023年董事会共举行四次会议[68] 公司业务合作与协议 - 服务及产品采购协议初始期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可经双方同意后续期[169] - 2023年公司根据服务采购协议应付平安的估计服务费为人民币322万元,按成本加5%加成率厘定,分四期等额支付[174] - 金融服务协议初始期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可经双方同意后续期[171] - 保险服务采购协议原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9月26日修订后延至2024年12月31日并修订年度上限[175] - 公司自平安附属公司获得贷款的利率不逊于央行发布利率、独立第三方收取利率或公司向独立商业银行支付的利率[172] - 平安附属公司提供衍生产品的条款与向所有买方提供的条款相同,公司会与市场数据比较确保公平合理[173] - 公司外部核数师未发现已披露持续关连交易金额超出公司设定的年度上限[177] - 独家业务合作协议除非相互终止,否则维持有效十年并自动续期五年,除非深圳壹賬通科技提前三十日书面反对[187] - 深圳壹賬通直接权益持有人授予深圳壹賬通科技独家购买权,购买价为名义价格和适用中国法律允许最低价格两者中的较高者[187] - 未经深圳壹賬通科技书面同意,不得补充、变更或修改深圳壹賬通公司章程及细则,不得增减其注册资本或改变资本结构[188] - 除特定情况外,不得促使或允许深圳壹賬通产生、继承、担保或存在债务[188] - 除日常金融服务交易外,不得促使深圳壹賬通向他人提供贷款、信贷或担保[189] - 未经深圳壹賬通科技书面要求,不得允许深圳壹賬通向股东派股息,若直接股东收取相关收益需向深圳壹賬通科技支付或转让[189] - 深圳壹賬通直接股东应促使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投票批准协议规定的股权转让[189] - 应深圳壹賬通科技要求,直接股东须委任其指定人士担任深圳壹賬通董事[190] - 若直接股东对相关股权有剩余权利,未经深圳壹賬通科技书面指示不得行使[190] - 独家资产购买权协议有效期为十年,自动续期五年,除非深圳壹賬通科技提前三十日书面反对[192] - 股权投票委托协议期限与独家业务合作协议期限一致[195] - 深圳壹賬通间接个人股东的配偶同意相关股权合同安排,承诺不施加不利主张并履行安排[197] 公司股权结构 - 深圳壹賬通由平安金融科技持有44.3%,上海金寧晟持有7.4%,深圳蘭炘持有22.2%,廣豐旗持有26.2%[182] 行业预测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将超60万亿元(8.84万亿美元)[53] 财务报告编制说明 - 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财务资料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用于毛利和毛利率[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往来银行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43] 客户定义 - 第三方客户指收入贡献少于公司总收入5%的客户,是多元化战略重点[47] 美国存托股比率变更 - 2022年12月公司进行美国存托股比率变更,普通股与美国存托股比率由1股美国存托股代表3股普通股调整为1股美国存托股代表30股普通股[27]
OCFT(OCFT)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18 23:29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净利润同比改善至人民币363亿元[7] - 公司2023年海外客户贡献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21] - 公司2023年与多家国内外大客户合作,签约客户数量超过75家[17] - 公司2023年营收为36.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8%[47]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亏损为3.63亿人民币[47] 收入拆分 - 公司2023年第三方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35.6%[48] - 公司2023年来自陆金所的收入下降41.4%[48] - 公司2023年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下降17.2%[48] 业务拓展 - 公司业务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185家海外金融机构[22] 费用控制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6%至9.55亿人民币[55] - 公司2023年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33%至2.75亿人民币[55] - 公司2023年总部和行政费用同比下降39%至5.05亿人民币[56]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投资于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56] - 公司致力于提高毛利率,强调成本控制措施和提高运营效率[58]


OCFT(OCFT)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4-03-18 21:11
总营收情况 - 2023年全年总营收降至36.67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8%,主要因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减少[47] - 2022年公司收入为44.6400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6.67508亿元人民币[91] - 2022年合并收入为4,464,002千元,2023年为3,667,508千元,同比下降17.84%[112][113] 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营收情况 - 2023年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营收降至35.21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9.2%,主要因业务发起和运营支持服务营收减少[48] - 2022年技术解决方案收入为4,357,462千元,2023年为3,521,591千元,同比下降19.18%[114] - 2022年技术解决方案实施收入为861,820千元,2023年为834,620千元,同比下降3.16%[114] 虚拟银行利息和佣金收入情况 - 2023年虚拟银行利息和佣金收入增至1.4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主要因客户贷款需求增加[50] - 2022年虚拟银行利息和佣金收入为106,540千元,2023年为145,917千元,同比增长36.96%[117] 营收成本情况 - 2023年营收成本降至23.18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1%,主要因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成本减少[51] 毛利润及毛利率情况 - 2023年毛利润降至13.49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5%,毛利率增至36.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增至40.3%[52] - 2022年合并毛利润为1,635,016千元,2023年为1,349,405千元,同比下降17.47%[112][113] 研发成本情况 - 2023年研发成本降至9.5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2.6%,主要因人力成本降低和选择性投资项目[53] - 2022年和2023年研发成本分别为1,417,691千元和955,201千元,同比下降32.61%[129] 净亏损情况 - 2023年净亏损降至3.715亿人民币,2022年为9.28亿人民币,主要因各项收支变动[66] - 2022年公司全年亏损为9.28026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71476亿元人民币[91] - 2022年公司每股亏损0.80元人民币,2023年为0.33元人民币[93] - 2022年公司每ADS亏损23.90元人民币,2023年为9.99元人民币[93] - 2022年公司净亏损87.2274万元,2023年为36.2715万元[101]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所有者应占年度净亏损分别为 - 872,274千元和 - 362,715千元,同比收窄58.42%[144] - 2022年和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分别为 - 0.80元人民币和 - 0.33元人民币,同比收窄58.75%[14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485亿人民币,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3.186亿人民币,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136亿人民币[67] - 2022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74.5984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入187.3169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69.4066万元[102]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64.8461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入31.8634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1.3605万元[102]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95亿人民币,受限现金为4.529亿人民币,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9.252亿人民币[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8.8238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80.68358亿元人民币[94] - 2022年总资产为8,882,382千元,2023年为8,068,358千元,同比下降9.16%[112][113] - 2022年合同资产净额为122,628千元,2023年为95,825千元,同比下降21.86%[11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为998,036千元,2023年为779,458千元;2022年减值损失准备为57,047千元,2023年为68,789千元[150] 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56.04327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51.20566亿元人民币[96] - 2022年总负债为5,604,327千元,2023年为5,120,566千元,同比下降8.63%[112][113]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为2,664,106千元,2023年为2,009,571千元;扣除非流动部分后,2022年为2,531,273千元,2023年为1,981,288千元[153] 权益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32.78055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9.47792亿元人民币[96]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股本7.8万元,总权益383.5082万元[9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7.8万元,总权益327.8055万元[9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7.8万元,总权益294.7792万元[101] 股权出售情况 - 2023年6月完成出售普惠立信40%股权,对价1.992亿人民币;2023年11月签订出售PAOB协议,对价9.33亿港元[75][76]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与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购买协议,以9.33亿港元现金出售PAOB,交易已获批准但未完成[15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440名员工,其中研发1359人、业务运营301人、销售与营销523人、行政管理257人[85][86] - 2023年全年,公司员工福利费用达13.028亿元人民币[86] 其他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合同负债分别为166,650千元和138,563千元,同比下降16.85%[121] - 2022年和2023年与年初合同负债余额相关的已确认收入分别为153,844千元和166,650千元,同比增长8.33%[123] - 2022年和2023年长约剩余履行义务分别为1,051,690千元和551,775千元,同比下降47.53%[126] - 2022年和2023年总费用分别为5,482,744千元和4,053,625千元,同比下降26.06%[127] - 2022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分别为70,818千元和71,855千元,同比增长1.46%[130] - 2022年和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分别为 - 22,464千元和9,048千元,同比增长140.27%[134] - 2022年和2023年所得税收益/(费用)分别为62,147千元和 - 9,762千元,同比下降115.71%[137] 股息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均未支付或宣派股息[15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169]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任何证券[160] 合规情况 - 公司在报告期内除公司治理守则的C.2.1条文外,遵守所有适用条文;报告期后,公司在C.6.2条文上有偏离并说明了原因[161] - 公司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完全遵守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6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设立了由3名成员组成的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2023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并与普华永道会面[166] 审计情况 - 普华永道对公司2023年财务报表的审计仍在进行中,其工作不构成保证业务,未对本公告发表保证意见[167][168] ADS与普通股兑换比例变更情况 - 2022年12月12日公司ADS与普通股的兑换比例由1:3变更为1:30[105]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18:2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率为36.8%,较2022年同期略有提升[2]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营亏损收窄至人民币368.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2.5%[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归母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362.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8.4%[4] - 公司2023年度毛利为1,349,405千元,较2022年度的1,635,016千元有所下降[10] - 公司2023年度毛利率为36.8%,略高于2022年度的36.6%[10] 业务展望 - 公司在2023年推动产品升级迭代,提升客户体验、增强整体实力[19] - 公司自主打造的智能化、决策型「超级大脑」产品新增多项认证,为多家银行提供有力支撑[20] - 公司的数字化银行解决方案屡获市场认可,获得多个重要市场奖项[21] - 公司的数字化银行解决方案在头部银行客群频繁落地,服务资产管理规模超1.4万亿[22] 技术与产品 - 公司的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覆盖端到端的全面信贷管理系统,利用AI、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提升风控能力[17] - 公司的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包括经营管理解决方案,帮助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强化績效考核、规避合规风险[18] - 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端到端的数字化车险解决方案,扩展到其他财产险领域,并与一家领先的物业保险公司建立合作[25] 财务状况 - 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79.5百万元,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452.9百万元,金融资产为人民币925.2百万元[71] - 公司的短期借款为人民币251.7百万元,未償还借款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48%[72] - 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