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壹账通(06638)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Q4 - 季度业绩
2024-03-18 18:21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率提升至-8.8%,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9] - 公司2023年全年的毛利率为36.8%,较上一年度略微提升至36.6%[10] - 公司2023年的归母净亏损从872百万元改善至363百万元,改善的因素包括调整产品组合、控制费用、提高运营效率和有效配置资源到研发领域[13] - 公司2023年的境外客户贡献收入增长37.2%,境外客户收入占第三方客户收入比例从9.7%增长至15.7%[16] - 公司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率较2022年同期提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同比保持相对稳定,可动用资金达人民币2,072百万元[17] 收入情况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为497,524千元,同比下降28.5%[1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为人民币925百万元,同比下降25.6%[24]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虚拟银行业务板块收入为人民币43百万元,同比增加31.1%[23]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709,390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8%[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值为5,358,968千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16%[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负债总额为5,120,566千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9%[2]
OCFT(OCFT) - 2023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11-15 0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前三季度归属股东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4.14亿元,即60%,毛利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36.1% [7] - 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8.44亿元,同比下降21.1%,主要因交易和支持收入下降;第三方客户收入降至3.07亿元,同比下降12.6%;高级优质客户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63个降至154个;归属股东净亏损9100万元,净亏损率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至-10.8% [24] - 第三季度第三方收入降至3.07亿元,同比下降12.6%,占总营收36.4%;陆金所收入降至6100万元,同比下降48.5%,占总营收7.2%;平安集团收入降至4.76亿元,同比下降20.6%,占总营收56.4% [25] - 前三季度第三方客户收入下降8.9%,陆金所收入下降42.1%,平安集团收入下降13% [26] - 第三季度实施收入降至1.75亿元,同比下降13.4%;业务发起服务收入降至2700万元,同比下降70.9%;风险管理服务收入降至7700万元,同比下降26.3%;运营支持服务收入降至1.95亿元,同比下降33.5%;云服务平台收入2.97亿元,同比持平;实施后支持及其他服务收入降至3400万元,同比下降30.3%;香港PAOB虚拟银行业务收入增至3700万元,同比增长30.4% [27][28] - 2023年前九个月实施收入增长13.5%,业务发起收入下降65.4%,风险管理收入下降25%,运营支持收入下降23%,云服务平台收入下降5.2%,实施后支持及其他服务收入下降32.6%,PAOB收入增长39.6% [29] - 2023年第三季度Gamma平台部门收入降至4.57亿元,同比下降2.4%,占总营收54.1%;数字银行部门收入降至2.01亿元,同比下降41.4%,占总营收23.9%;数字保险部门收入降至1.49亿元,同比下降35.2%,占总营收17.6%;虚拟银行部门占总营收4.4% [31][32] -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润2.95亿元,毛利率持平于3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39.4%;前九个月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36.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毛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39.7% [33]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降至2.3亿元,同比下降19.9%,占比因总收入减少略有上升至27.3% [34] - 第三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降至7700万元,同比下降18.3%;一般和行政费用降至9400万元,同比下降44%,占营收比例从15.7%降至11.1%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数字银行领域,本季度与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签订新的小型管理合同,合同价值超1000万元;还在一家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落地经济资本项目 [10][11] - 数字保险领域,针对中小汽车保险公司痛点进行新解决方案研发,预计今年年底推出测试版,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正式1.0版本 [12] - Gamma平台将AI融入运营关键节点,AI面试机器人使零售贷款自动审批率提高超30%,在线财富管理服务中AI机器人使客户转化率提高40%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围绕价值、共赢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在加强客户拓展、专注产品升级、深化减亏增效三个核心举措上取得显著进展 [8] - 加快淘汰高定制化、低毛利率和低价值产品,加强待淘汰产品资源管理,聚焦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升级及按用量收费服务,调整研发支出 [9] - 2023年是第二阶段战略“拓宽客户参与度”的关键一年,坚持“一体两翼”,聚焦金融机构,拓展生态系统和海外市场 [9] - 公司将继续完善运营策略,调整业务结构和产品升级,保持财务稳定,向中期目标稳步迈进;重点提高第三方收入,寻求国际合作机会 [17] - 行业中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因息差收窄和不良贷款率上升面临运营管理压力,急需借助第三方能力提升数字化水平,为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带来更广阔市场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的重要性,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柱 [5] - 2023年以AI为核心的新一轮颠覆性技术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可能,据麦肯锡研究,仅生成式AI就能为银行业带来2000 - 3400亿美元额外收入,占行业总收入2.8% - 4.7% [6] -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回暖,公司对数字金融需求和未来表现感到兴奋,有信心实现中期盈利 [6][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陆金所和PAOB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将以9.33亿港元现金出售PAOB 100%股份,交易完成后PAOB不再是公司子公司 [18] - PAOB于2018年12月成立,2019年5月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2020年9月开业,截至2023年上半年,营收7500万港元,占公司总收入3.6%,净亏损约8700万港元 [19] - 公司认为出售PAOB是聚焦技术驱动产品和服务、合理配置资源的好机会,所得款项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助力公司长期业务发展 [21][22] - 公司获得广东省202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多年入选IDC全球金融科技100强,平安金融云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奖项 [15] - 9月和10月分别在深圳和上海举办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峰会和远程银行发展峰会 [1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平安层面董事会管理变更,壹账通业务有无新业务更新、运营或优先级变化 - 董事会会定期对公司业务优先级进行战略审查,壹账通战略规划完善、组织有序,已为离职董事找到合适替代者,未来将专注优质产品开发和运营效率提升 [39] 问题2: 今年第三季度签订的大项目何时确认为收入 - 今年签订的几个重大项目预计从2023年持续到2024年,部分项目今年会有收入,更多收入将在明年稳步确认 [40] 问题3: 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形势及对壹账通的影响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科技创新等重要性,中小金融机构需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合规经营,息差收窄和不良贷款率上升使其面临更大压力,急需提升数字化能力;壹账通的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信用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等产品及Gamma平台产品将助力这些银行,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41][42] 问题4: 出售PAOB给陆金所的原因及出售所得款项的股东回报计划 - 收购香港虚拟银行牌照是为给端到端绩效平台解决方案提供用例,更好服务香港和海外金融机构客户,目前已达成目标;公司定期进行业务战略审查,此次出售是聚焦技术驱动产品和服务、减少现金需求业务、合理配置资源的机会,出售后将继续专注现有技术产品 [45][46] - 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作营运资金改善现金状况和运营,截至9月30日,公司除PAOB外现金达17.9亿元,资金充足;所得款项将用于发展技术产品和能力,助力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47]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4 06: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4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6%[8] - 2023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率提升至-10.8%[7] - 2023年第三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净额为人民币-2.50元,较去年同期改善[8] - 公司面临不利因素导致收入下降,但管理层积极实施战略措施优化成本结构[11] - 2023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由上一年度同期的人民幣1,069百萬元減少21.1%至人民幣844百萬元,主要由於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服務的收入下降所致[15] - 2023年第三季度的經營虧損顯著減少至人民幣96百萬元,而上一年度同期則為人民幣155百萬元[26] - 2023年第三季度的壹賬通歸母淨虧損額合共為人民幣91百萬元,而上一年度同期則為人民幣133百萬元[27] - 2023年第三季度,壹賬通收入为843,597千元,同比下降20.9%[37] 金融科技服务 - 香港虛擬銀行業務,平安壹賬通銀行收入較去年第三季度增加30.4%至人民幣37百萬元[17] - 壹賬通是一家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应用和业务服务[30] - 公司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的数字化转型[31] 财务指标 -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毛利率由上一年度同期的38.4%增加至39.4%[13] - 公司使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指标来评估业务表现,包括毛利和毛利率[34] - 2023年第三季度,壹賬通研发开支为230,189千元,同比下降19.8%[37] - 2023年第三季度,壹賬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4,207千元[40]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4 16:35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35,905千元,较2022年的352,758千元有所收窄[4]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17元,较2022年的0.51元有所收窄;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为5.24元,较2022年的15.29元有所收窄[4] - 2022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835082千元,期内亏损590192千元,全面亏损总额352758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92,939千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93,121千元[7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632,513千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26,636千元[8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98523千元,2022年同期为590192千元,亏损幅度收窄66.36%[11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净额分别为190,465千元和562,374千元,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0.17元和0.51元[137]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27,857千元,较2022年末的2,508,106千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254,882千元,较2022年末的6,374,276千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8,482,739千元,较2022年末的8,882,382千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771,828千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2,126,733千元,衍生金融资产为59,631千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1,190,632千元,较2022年底的940,989千元有所增加[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19,513千元,较2022年底的1,907,776千元有所减少[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总计6,703,940千元,金融负债总计3,916,952千元[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物业)为68,764千元,较2022年底的89,574千元有所减少[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78,638千元,较2022年底的57,047千元有所增加[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116,782千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247,063千元有所下降[16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269,27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8,036千元有所增加[169]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97,715千元,较2022年的1,078,604千元有所增加[170] - 2023年6月30日来自虚拟银行的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2,37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千元大幅增加[17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理财产品)为771,82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90,627千元有所增加[173] - 2023年6月30日受限制现金及初始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为202,13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3,814千元有所下降[17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19,51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7,776千元有所下降[179] - 2023年6月30日期末无形资产账面浮值为526,225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625,678千元[144] 公司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6,099千元,较2022年末的158,006千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187,799千元,较2022年末的5,446,321千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5,333,898千元,较2022年末的5,604,327千元有所减少[9] 公司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3,148,841千元,较2022年末的3,278,055千元有所减少[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425838千元[1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公司法定普通股为5,000,000,000股,面值50,000美元;已发行普通股为1,169,980,653股,折合人民币78,008元[180]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32914千元,2022年为793056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8119千元,2022年为1507894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8901千元,2022年为692275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23696千元,2022年增加22563千元[18] 公司上市及股份变动情况 - 公司于2019年12月13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发售,2022年7月4日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9] - 2022年12月12日起,公司美国存托股代表普通股的比率由一股代表三股变为一股代表三十股[19] - 2017年成立Xin Ding Heng以间接持有公司66,171,600股普通股,总对价人民币88,280,000元[187] - 2017年11月7日集团设立购股计划,2019年9月10日批准修订及重列以授出绩效股份作为补充[188] - 预留作股份激励计划的股份为66,171,600股[188] - 2023年6月30日购股期末数目为8,488,460,2022年为10,882,206[192] - 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人民币18.52元,加权平均剩余合同年期为2.73年;2022年分别为人民币22.69元和3.82年[198] - 购股行使期不早于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及上市后12个月且不迟于授出日期起计8年[191] - 购股100%将在承授人协议订明的非市场表现条件达成后四年内归属[197] - 2023年6月30日不同授予年份购股情况:2017年(行使价1.33元)956,400,2017年(行使价2.00元)4,714,260等[199] 财务报告编制及准则情况 - 中期财务资料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于2023年8月16日获准刊发[21][22]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和第7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25]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应用多项准则及修订,预期对过往、当前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准则等,预期对历史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33]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准则于2024年1月1日生效[30]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重大风险管理政策无变动,新冠疫情对公司运营、客户使用量及收入增长有负面影响[38] - 公司通过维持现金等管理流动性风险,预计现有现金及预期现金流能满足未来12个月营运资金及资本开支需求[39] - 公司管理资本目标是保障持续经营能力,2023年6月30日资本风险较低[45] 金融资产计量情况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两类,公允价值估计基于市场资讯和金融工具资料[46] - 历史财务资料中资产及负债按公允价值层级分类,分为三个层级[47] - 第二层级金融工具估值根据第三方报价或估值技术确定[50] - 公司于各报告期末重新评估持续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层级转换情况[51] - 2023年上半年,第三层级金融工具期初为1,611,606千元,净添置67,468千元,在其他全面收益确认的收益为7,102千元,在其他收益确认的亏损为49千元,期末为1,686,127千元[63] - 2023年6月30日,虚拟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及垫款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贴现率范围为7.16% – 9.57%,预付比率为0.36%[65] - 虚拟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及垫款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贴现率+5%时,2023年6月30日资产及其他全面收益为 - 6,302千元;贴现率 - 5%时为6,341千元;预付比率+5%时为 - 288千元[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公允价值计量不同层级之间不存在转换[61] 公司业务及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有技术解决方案和虚拟银行业务两个可报告分部[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为1,899,346千元,收入成本为1,203,113千元,毛利为696,233千元[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为2,152,703千元,收入成本为1,393,420千元,毛利为759,283千元[8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83298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0700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1%[85] - 2023年上半年技术解决方案实施收入为44302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4261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1%[85] - 2023年上半年运营支持服务收入为47158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721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57%[85] - 2023年上半年获客服务收入为8112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949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04%[85] - 2023年上半年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为15031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984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7%[85] - 2023年上半年云服务平台收入为61462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652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0%[85] - 2023年上半年开发后维护服务收入为2564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679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7%[8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666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229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29%[85] - 2023年上半年虚拟银行业务利息及佣金收入为6636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57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21%[98]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899346千元,2022年同期为2152703千元,同比下降11.77%[11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696233千元,2022年同期为759283千元,同比下降8.30%[114] 公司费用及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及设备折旧为41,513千元,无形资产摊销为64,091千元[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及设备折旧为63,610千元,无形资产摊销为86,017千元[83] - 2023年上半年工资及薪金为503797千元,2022年同期为683916千元,同比下降26.34%[116] - 2023年上半年外汇亏损净额为16300千元,2022年同期为177181千元,亏损幅度收窄90.80%[117]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1516千元,2022年同期为5236千元,同比增长120%[120] - 2023年上半年借款利息开支为5062千元,2022年同期为9514千元,同比下降46.80%[12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402千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税收益36444千元[121]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技术服务费用分别为861,995千元和1,163,995千元,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681,139千元和876,153千元[141]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成本已产生金额分别为537,563千元和768,883千元,资本化后分别为5
OCFT(OCFT)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16 23:1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亏损大幅收窄66.1%或3.72亿元人民币 [10] - 毛利率达到36.7%,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公司持续向价值创造转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逐步淘汰高定制化低毛利业务 [10] - 虽然短期内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相信通过标准化和提升交付效率,可以为中长期实现盈利奠定良好基础 [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方客户收入下降7.1%至3.9亿元,主要由于数字银行业务客户数下降 [37] - 来自陆金所的收入下降31.9%至7300万元,主要由于陆金所业务优化导致对公司运营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需求下降 [39] - 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下降14.9%至5.81亿元,主要由于金融机构整体复苏需要一定时间,交易量有所下降 [4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方客户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下降7% [41] - 来自陆金所的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下降38.9% [41] - 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下降9.2% [4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执行第二阶段战略,聚焦金融机构,同时拓展生态圈和海外市场 [14] - 公司成功拓展了新客户,包括FCF、Old Mutual、华侨永亨银行、香港政府CIO办公室等 [16] - 公司正在与现有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如与华夏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家保险、中国大地保险等签订新合同 [17] - 公司产品不断升级,在零售业务、数字信贷等领域推出新功能,提升产品标准化和交付效率 [19][22][25] - 公司在生态圈拓展和海外市场取得新突破,如与香港政府CIO办公室、香港金管局等机构合作,以及与OCBC Wing Hang Bank合作 [27][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和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公司带来机遇,但公司业务恢复仍滞后于宏观环境 [31][32] - 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抓住银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推出高价值产品,扩大与第三方客户的合作 [33] - 公司有信心通过聚焦目标客户群、提升客户粘性和参与度,实现第二阶段战略目标 [3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Timothy Zhao 提问** 询问金融行业IT支出恢复情况 [65] **Shen Chong Feng 回答** 短期内银行IT支出谨慎,但中长期需求上升,监管层大力支持数字化转型,公司产品能满足银行需求 [68][69] 问题2 **Lydia Lin 提问** 询问如何在大幅减少销售营销费用的情况下,扩大客户群和提升ARPU [76] **Jessie Shen 回答** 通过产品升级和深化客户参与度来提升ARPU,如增加产品模块、交叉销售等 [79][80] **Shen Chong Feng 回答** 公司的数字化零售银行产品"智慧银行家"可以帮助银行提升客户服务 [82] 问题3 **Laura Lee 提问** 询问成本控制计划和第三方收入的竞争优势 [84] **Luo Yongtao 回答** 在人员优化和费用节省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未来将继续保持谨慎的成本纪律,并合理配置资源 [86][87] **Shen Chong Feng 回答** 公司提供技术+业务服务,拥有成熟的AI驱动金融场景解决方案,以及被平安集团广泛应用的业务流程,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89][90][91][92]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6 18:3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第三方客户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685.0百万元减少7.0%至人民币637.2百万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152.7百万元减少11.8%至人民币1,899.3百万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632.5百万元收窄69.5%至人民币192.9百万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额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562.4百万元收窄66.1%至人民币190.5百万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普通股净亏损额(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0.17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51元[5] 业务拓展 - 公司是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向金融机构客户提供整合技术方案[11] - 公司持续推进第二阶段战略,推进“客户深耕”,进一步整合和升级产品,拓展金融服务生态和境外市场[15] - 公司的数字化零售银行解决方案帮助银行提升營銷、風控及經營管理的效率與效能[16] - 公司的数字化企业银行提供智能化客户经理展业平台、支持快速设计、组合、上线信贷产品的产品中台[18] - 公司在数字化車險板块帮助保险公司减少損失、打擊欺詐性理賠及提高服務質量[23] - 公司与英国耆衛保险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推动壽险业务數字化轉型[24]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519.5百万元,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202.1百万元[6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短期借款为人民币256.4百万元,未偿还借款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63%[6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0.3%[6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9.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75]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成立由3名成员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120] - 本公司董事会包括執行董事沈崇鋒先生及陳蓉女士;非執行董事陳心穎女士、付欣女士、竇文偉先生、王文君女士及朱敏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張耀麟博士、濮天若先生、周永健先生及葉冠榮先生[125]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Q2 - 季度业绩
2023-08-16 18:2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服务金融服务行业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提供数字化银行、保险解决方案和加马平台等[32] - 公司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扩大对价值链其他参与者服务,还将技术解决方案出口至境外金融机构[32] 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9.73亿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11.34亿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36.2%,与上一年度同期持平;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微降至39.3%,上一年度同期为40.0%[9]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71.7%至人民币7900万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2.78亿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归属股东的亏损净额收窄66.7%至人民币8200万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2.45亿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率提升13.2个百分点至 - 8.4%,上一年度同期为 - 21.6%[9] - 2023年第二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 - 2.25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 - 6.70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34百万元减少14.1%至人民币973百万元,主要因基于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服务收入下降[15][17] - 2023年第二季度实施收入同比增长36.4%至人民币233百万元,主要因新客户项目贡献、存量合同持续交付及数字化经营类业务需求增加[15] - 2023年第二季度获客服务收入同比减少69.4%至人民币32百万元,主要因交易量下降[15] - 2023年第二季度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0.7%至人民币73百万元,主要因银行活动复苏慢,相关风险分析解决方案交易量下降[15] - 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1.4%至人民币249百万元,主要因银行客户服务运营产品及汽车生态服务需求下降[15] - 2023年第二季度云服务平台收入为人民币322百万元,同比下降12.7%,主要因交易量下降[15] - 加马平台分部收入同比下降6.6%至人民币513百万元,占总收入的52.7%,主要因云服务交易量减少[23]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成本由去年同期的7.24亿元减少14.2%至6.21亿元,毛利由4.1亿元减少至3.53亿元,毛利率为36.2%与去年同期持平,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由40.0%降至39.3%[24]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开支总额降至4.4亿元,去年同期为6.78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59.8%降至45.3%[26]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由3.78亿元降至2.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33.3%降至24.7%[26]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降至6500万元,去年为1.0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9.7%降至6.7%[26]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由1.91亿元降至1.3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16.8%降至13.9%[26]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显著减少至7900万元,去年同期为2.78亿元,经营亏损率由24.5%提升至8.1%[27] - 2023年第二季度壹账通归属股东亏损净额为8200万元,去年同期为2.45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降至 -2.25元,去年同期为 -6.70元,第二季度美国存托股加权平均数为36319638股[28]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0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9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00万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技术解决方案收入973,400千元,虚拟银行业务收入34,241千元,毛利352,824千元,经营亏损78,528千元,期内亏损85,508千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650千人民币,2022年所得现金净额为325638千人民币[4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352824千人民币,毛利率为36.2%;2022年毛利为410252千人民币,毛利率为36.2%[5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480千人民币,2022年为135237千人民币[49] 2023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为人民币11.17649亿元,同比下降9.2%[1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陆金所的收入为人民币1.44499亿元,同比下降38.9%[1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6.37198亿元,同比下降7.0%[10] - 2023年上半年总毛利为人民币6.96233亿元,同比下降11.8%[10] - 2023年上半年海外业务保持增长,香港虚拟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2%,第二季度平安壹账通银行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39.7%至人民币34百万元[13][1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由35.3%同比升至36.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由39.4%同比升至39.8%,归母净利润率从 - 26.1%增至 - 10.0%,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技术解决方案收入1,899,346千元,虚拟银行业务收入66,361千元,毛利696,233千元,经营亏损192,939千元,期内亏损198,523千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8119千人民币,2022年为1507894千人民币[4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756099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9.8%;2022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848132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9.4%[5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32914千人民币,2022年为793056千人民币[4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2,227,857千元,流动资产总额6,254,882千元,资产总额8,482,739千元[42]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2,508,106千元,流动资产总额6,374,276千元,资产总额8,882,382千元[42]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3,167,117千元,非控股权益 -18,276千元,权益总额3,148,841千元[42] - 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权益3,292,707千元,非控股权益 -14,652千元,权益总额3,278,055千元[42]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为116,78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1,401千元有所减少[42]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526,22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0,436千元有所减少[4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190,63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40,989千元有所增加[4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19,51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7,776千元有所减少[42] - 2023年负债总额为5333898千人民币,2022年为5604327千人民币[44]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6099千人民币,2022年为158006千人民币[4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5187799千人民币,2022年为5446321千人民币[44]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19513千人民币,2022年为1445058千人民币[49] 产品与业务成果 - 2023年上半年在算法模型、架构上优化产品,在信创领域获4项认证,智慧信贷一体化平台普惠金融方案获“2022中国金融科技最佳供应商奖”[13]
OCFT(OCFT)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16 00:00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在中国市场创下了iPhone销售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110] - 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业绩表现良好,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数额[6]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第三季度实现了96.77亿美元的收入纪录[11] - 公司在第四季度实现了收入纪录[20] - 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业绩表现强劲,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22] - 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业绩表现强劲,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28] - 公司在第四季度实现了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54] - 公司在第四季度取得了良好的业绩[57] - 公司的业绩表现受到关注,收入达到了832亿美元[68]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展望和业绩指引方面的信息[2] -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市场扩张和并购的力度,以实现更好的业绩增长[6]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未来展望和业绩指引[10]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未来展望和业绩指引[16] - 公司未来展望积极,预计业绩将继续增长[15] - 公司未来展望积极,业绩指引乐观[25] - 公司对未来展望积极,预计业绩将继续增长[30]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未来展望和业绩指引[55] - 公司在第四季度实现了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56] - 公司在未来展望中表现乐观[5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强调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以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7] - 公司强调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9]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计划[16]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计划[24] - 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4] - 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方面有重大突破[12] - 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进展[26] 市场扩张和并购计划 -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市场并进行并购[9] - 公司讨论了市场扩张和并购计划[10]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市场扩张和并购计划[19] - 公司计划通过市场扩张和并购来实现增长[12] - 公司提出了其他新策略,具体细节未透露[12] - 公司在未来展望中提到了市场扩张和并购计划[61]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讨论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市场扩张和并购等策略[35] -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讨论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市场扩张和并购等策略[36] - 公司正在考虑市场扩张和并购的策略[37] - 公司提到了市场扩张和并购计划,将加大对新市场的拓展和并购机会的探索[40]
OCFT(OCFT)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23 02:0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9.2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1%;第三方客户营收3.1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9%;来自陆金所的营收710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4.7%;来自平安集团的营收5.3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 [16][18][19] - 一季度运营亏损收窄67.5%,即2.4亿人民币;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减少65.7%,即2.1亿人民币;毛利率达37.1%,提升2.8个百分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提高1.6个百分点至40.4% [6][16] - 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1.09亿人民币,净亏损率同比大幅改善19.4个百分点至 - 11.8% [16] - 研发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63亿人民币降至2.88亿人民币,占营收比例从35.6%降至31.1%;销售和营销费用降至640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1.2%,占营收比例从10.7%降至6.9%;一般和行政费用降至1.0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3%,占营收比例从20.7%降至11.6% [25][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实施收入同比增长22.3%至2.1亿人民币;业务发起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7.3%至4900万人民币;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7.3%至7800万人民币;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2.8%至2.23亿人民币;云服务平台收入2.9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2%;实施后支持和其他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0.6%至4200万人民币 [19][20][21] - 香港虚拟银行业务PAOB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1.6%至3200万人民币 [21] - 伽马平台部门一季度营收增长7.5%,占总营收49.5%;数字银行部门营收同比下降33.2%,占总营收27.9%;数字保险部门营收同比下降4%,占总营收19.1%;虚拟银行部门营收占总营收3.5%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市场,PAOB参与香港MA业务数据连接计划,轻量级金融科技产品如EKYC取得突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1.6% [10] - 东南亚市场,推出高度定制的数字银行解决方案,建立新业务合作模式 [11][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处于第二阶段战略,聚焦“一体两翼”,即专注金融机构,拓展生态系统和海外市场 [7] - 开展产品标准化、销售和营销标准化以及交付标准化等关键举措,淘汰低毛利率和高定制化项目 [6] - 加强内部运营和管理,发布交付管理标准化框架2.0和首个运维框架,引入动态项目损益管理计划 [9][10] - 行业内金融机构短期对IT支出更谨慎,对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产品价值提出更高要求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不确定,但公司一季度业绩令人满意,未来将继续推进第二阶段战略,扩大客户基础,提高第三方收入 [16][24] - 虽市场存在一定不可预测性,但公司专注提高第三方收入、提升毛利率、控制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有信心中期实现盈亏平衡 [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南非最大寿险公司和综合金融集团Old Mutual Plc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动寿险数字化转型 [7] - 与大型国有银行开展指数合作,助力其自控技术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8] - 数字银行、数字保险和伽马平台产品持续改进,数字贷款产品新增超30个插件,寿险全渠道亚洲解决方案进一步更新,伽马平台AI客服定制为七个智能子应用 [9] - 2022年发布首份ESG报告,介绍公司在支持自控技术、服务实体经济、加速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和赋能中小企业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12] - 公司及其产品获多个机构奖项,如毕马威2022领先金融科技、《财经》顶级50 Tier 1领先金融科技企业、2022中国最佳金融科技供应商等奖项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拒绝低利润率产品策略对各产品线以及平安和第三方收入的影响,何时能有更清晰的基础支持未来收入增长 - 公司需确定低毛利率和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各业务板块均有此类项目,高定制化、低潜力和不可持续收入的项目将关闭,影响体现在一季度收入增长放缓;公司将继续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和毛利率,产品升级和开发工作将维持长期收入增长 [30][31] 问题2: 今年全年运营费用的指导 - 公司通过优化人员配置、产品升级和费用削减降低了研发、销售和营销以及一般和行政费用,从而缩小了亏损;未来成本控制主要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纪律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专注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业务发展 [30][38][39] 问题3: 公司金融云牌照何时准备好及进展,未来第三方收入增长潜力 - 公司密切跟进金融云注册流程,申请进展顺利,但无法确定明确时间表;第三方收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坚持第二阶段战略、优先进行产品整合和升级,各业务板块均有增长潜力,如数字保险的寿险、伽马平台的AI客服和金融云以及海外业务,发展自控技术也有很大潜力 [33][35] 问题4: 关于资金成本、贷款增长和贷款质量 - 过去12个月美联储加息影响资金成本,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存款利率,有效利用存款,维持贷存比在合理水平,同时提高贷款定价,一季度平均贷款利率较上季度提高约40个基点;受香港经济放缓影响,一季度贷款增长放缓,公司推出新产品,如5月与八达通合作进行替代数据信用评估,对二季度及后续季度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公司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展业务,起步规模小且增长快,不良贷款率上升属正常,与同行相比贷款质量良好,超80%的贷款风险暴露在香港政府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下,实际损失率低于0.3% [40][41][42] 问题5: 压缩低利润率产品线对一季度收入的影响,未来三个季度降低低利润率产品组合以降低运营费用的速度与一季度相比如何 - 淘汰低毛利率和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及高定制化、低潜力和不可持续收入的项目,影响体现在一季度收入和第三方收入下降;但业务仍有巨大潜力,淘汰项目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交付收入、海外收入和技术基础设施收入有所回升;降低毛利率和减少亏损的举措已持续多个季度,今年将全年推进,公司正朝着中期盈亏平衡目标稳步前进 [43][44][45]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22 19:29
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人民币9.26亿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10.19亿元[4] - 云服务平台收入为人民币2.92亿元,同比减少1.2%;香港虚拟银行业务PAOB收入增长51.6%至人民币3200万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实施收入同比增长22.3%至2.1亿元,获客服务收入同比减少57.3%至4900万元[42][43] - 2023年第一季度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减少27.3%至7800万元,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减少12.8%至2.23亿元[42][43]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由上年同期的10.19亿元减少9.1%至9.26亿元[43][45]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9.26亿元,同比下降9.1%,其中来自平安集团、陆金所、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分别为5.37亿元、0.71亿元、3.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44.7%、6.9%[65] - 加马平台板块收入同比增长7.5%至4.58亿元,占总收入的49.5%[69] - 数字化银行板块收入减少33.2%至2.59亿元,数字化保险板块收入减少4.0%至1.77亿元,虚拟银行业务板块收入增长51.6%至0.32亿元[69]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9.25946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18938亿人民币[80] 盈利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人民币 - 3.00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 - 8.58元[5]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维持在40.4%,归属股东的净亏损率大幅缩窄19.4个百分点[6] - 毛利由上一年度同期的人民币3.49亿元减至人民币3.43亿元,毛利率增至37.1%,增加2.8个百分点[12]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壹账通股东的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09亿元,上一年度同期为人民币3.18亿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股东的亏损净额减少65.7%至1.09亿元,净亏损率优化19.4个百分点至-11.8%[38]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至37.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增长至40.4%[4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减少67.8%至1.14亿元,经营亏损率从34.8%收窄至12.4%[64]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37.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40.4%[65]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股东的亏损净额为1.12亿元,净亏损率为11.8%[65]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3.43409亿人民币,毛利率37.1%;2022年同期毛利为3.49031亿人民币,毛利率34.3%[80][83] - 2023年第一季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3.73741亿人民币,毛利率40.4%;2022年同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3.95159亿人民币,毛利率38.8%[8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1.14411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54895亿人民币[80] - 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亏损为1.13015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32308亿人民币[80] 成本与开支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由人民币3.63亿元减至人民币2.88亿元,研发开支占收入百分比减至31.1% [13]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由人民币2.11亿元减少至人民币1.0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7%减至11.6% [14]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开支总额由上年同期的7亿元减至4.86亿元,占收入百分比减少16.2个百分点至52.5%[47]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成本减少13.0%至5.83亿元,主要因收入及相关技术服务费降低[71]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减至0.6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10.7%减至6.9%[73] 现金流量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3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7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00万元[50]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3264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1.18694亿人民币[8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7066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5.50267亿人民币[87]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21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57038亿人民币[87]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5061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5465亿人民币[87]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1.17949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2.88433亿元[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4.19815亿元,流动资产总额为59.86567亿元,资产总额为84.06382亿元[57] - 2023年3月31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84.06382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8.82382亿人民币[82] 业务发展与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金融机构在科技方面总支出将达人民币7993亿元[6]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收窄归属股东的净亏损率以实现可持续增长[41] - 银行解决方案整合产品扩展大型股份制银行客户基础,与南非及东南亚伙伴合作深化[67] - 香港虚拟银行第一季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