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账通(06638)

搜索文档
金融壹账通(06638) - 变更联席公司秘书、变更授权代表及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3.28及8.1...

2025-08-21 19:27
人事变动 - 陈婉梅2025年8月21日辞任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3] - 邹醒龙同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3] - 林如波继续担任另一名联席公司秘书[3] 人员经验 - 邹先生有逾14年公司秘书及法律工作经验[4] - 林先生有逾20年科技等行业和资本市场经验[6] 豁免情况 - 新豁免期为2025年8月21日至2028年4月10日[8] - 新豁免期内林先生须由邹先生协助[8] - 届满前公司须证明林先生履职能力[9]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1 19:2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人民币14.158亿元减少43.4%至人民币8.012亿元[5][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3.4%至人民币8.012亿元[22][23] - 收入同比下降43.4%至8.0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16亿元人民币)[54]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8.01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158亿元人民币下降43.4%[76] - 总收入同比下降43.4%至801157千元,主要因云服务收入减少[77][78] - 毛利同比下降60.2%至2.0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26亿元人民币)[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扩大至人民币7850万元[5][6]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为人民币-2.16元[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率为-9.8%[5][6]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8571.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8145.8万元人民币)[54] - 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83.3百万元同比微降0.5%[34]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3百万元)[35]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扩大至85713千元,同比增长5.2%[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至78495千元,每股基本亏损0.07元[86][87]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7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06元人民币)[56] - 美国存托股每股基本亏损2.16元,去年同期盈利3.83元[87]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05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3.2%[6] - 经营亏损为1.0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6亿元人民币)[5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率从37.1%下降至26.1%[5][6]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从37.1%下降至26.1%[26]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70.7%至人民币1.17亿元[27]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70.7%至1.1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00亿元人民币)[54] - 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6.8%至人民币1.069亿元[29]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同比下降40.4%至人民币1390万元[30]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收入同比下降14.4%至人民币25.4百万元[32]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同比下降61.6%至人民币3.1百万元[33] - 资本开支同比减少74.1%至人民币3.8百万元[48]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的收入下降59.0%至人民币3.840亿元[6] - 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下降13.1%至人民币4.171亿元[6] - 云服务平台收入因业务终止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下降[14] - 云服务平台收入同比暴跌99.6%至人民币234.9万元[22][24]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6%至人民币3.095亿元[22][24] - 获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6.3%至人民币994.2万元[22][24] - 基于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3.2%至人民币5.097亿元[22] - 2025年上半年技术解决方案实施收入为2.91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61亿元人民币下降10.7%[76]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增长至3.1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54亿元人民币增长17.4%[76] - 获客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99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78万元人民币下降56.4%[76]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为1.05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65亿元人民币下降16.3%[76] - 云服务平台收入显著下降至23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74亿元人民币下降99.6%[76] - 开发后维护服务收入增长至388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35万元人民币增长32.3%[76] - 其他服务收入增长至412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24万元人民币增长7.9%[76] - 云服务平台收入因平安集团终止服务大幅下降至2349千元,同比下降99.6%[77][78]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增长17.4%至311540千元,其中一次性收入占比30.5%[77][78]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下降16.4%至105785千元[77][78] 产品与解决方案表现 - 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六倍并将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一天[10] - 公司产品将客户AUM提高超过20%并带动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38%[10] - 智能信贷解决方案在境外市场将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以上并将AI风控能力提高50%[12] - 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通过AI工具使商机触达率提升2至3倍[10] - 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自动化整个承保流程并简化理赔流程[11] - 公司境外市场解决方案基于模块化架构支持跨生态场景协同[15] - 加马平台整合AI与数据技术提供智能反欺诈和风险缓释能力[13] - 数据智能服务采用"湖仓一体"架构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管理[13] - 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落地两家股份制银行[12] 客户与市场覆盖 - 中国100%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使用公司至少一种产品[7] - 66%财产险公司和48%人身险公司使用公司至少一种产品[7] - 境外业务已覆盖20个国家及地区,服务214名客户[1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9.8百万元同比改善29.6%[3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33.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所得480.3百万元)[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人民币385.0百万元(2024年末为1,947.9百万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80.2%至3.85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9.48亿元人民币)[58] - 出售交易完成后,公司收到扣除交易成本的现金对价8.39087亿元人民币,处置产生现金流入净额7.23171亿元人民币[9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至人民币1,082.6百万元(2024年末为455.0百万元)[39]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2.0%(2024年末为1.7%)[43] - 总资产同比下降6.0%至37.2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9.67亿元人民币)[58] - 权益总额同比下降3.8%至24.0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5.04亿元人民币)[62] - 流动负债同比下降10.2%至12.9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4.40亿元人民币)[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3.5261亿元人民币,其中84.1%(53.452亿元人民币)账龄在1年以内[9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9.13319亿元人民币,其中包含一笔金额为2.32951亿元人民币的赎回负债[94][96] - 公司确认一笔金额为18.3569亿元人民币的金融负债(赎回负债)[96]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公司出售平安壹賬通銀行100%股權予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交易對價為現金9.33億港元[89] - 出售業務在處置前期間(2024年1月1日至4月2日)錄得收入4429.5萬元人民幣,但產生除所得稅後虧損5063.8萬元人民幣[91] - 公司因該處置交易錄得除所得稅後收益26.0137億元人民幣,推動已終止經營業務整體利潤達到20.9499億元人民幣[91] 税务事项 - 所得税开支2368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346千元[80]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优惠所得税率15%-20%[80]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8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长陈当阳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此安排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的建议[98]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并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2] - 公司未建议分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95]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7]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https://irhk.ocft.com)[104] - 公司独立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报执行审阅[102] - 公司董事会包含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会计准则变更 - 公司将于2027年1月1日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要求追溯重述可比信息[72][73] -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改变现金流量表中已收利息归类为投资活动,已付利息归类为融资活动[74]
金融壹账通(06638) - 内幕消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度的未经审核财务业绩及海外监管公...

2025-08-21 19:16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80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1416百万元降43.4%[9][10][14][16][29] - 2025年上半年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收入384,046千元,较2024年同期935,599千元降59.0%[9] - 2025年上半年来自第三方客户收入417,111千元,较2024年同期480,170千元降13.1%[9]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26.1%,2024年同期37.1%[9][10]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105,691千元,利润率 -13.2%;2024年同期亏损105,502千元,利润率 -7.5%[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78百万元,2024年同期70百万元,净利润率 -9.8%,2024年同期 -5.0%[10][11]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 -2.16元,2024年同期 -1.94元[10][11] 各业务收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实施收入29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326百万元降10.6%[14] - 2025年上半年获客服务收入1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23百万元降56.3%[14] - 2025年上半年风险管理服务收入10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127百万元降16.4%[14] - 2025年上半年运营支持服务收入31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265百万元增16.6%[14] - 2025年上半年云服务平台收入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607百万元降99.6%[14] 成本及开支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成本59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890百万元减33.5%[17]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209百万元,上一年同期526百万元,毛利率从37.1%降至26.1%[18]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研发开支117百万元,上一年同期400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8.2%减至14.6%[21]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210百万元、1333百万元、16百万元[2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9,799千元,2024年297,993千元[35]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333,389千元,2024年所得现金净额480,298千元[35]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5,558千元,2024年129,792千元[35]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1,558,746千元,2024年增加净额52,513千元[35] - 2025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47,922千元,2024年1,379,473千元[35] - 2025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影响 -4,145千元,2024年6,900千元[35] - 2025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85,031千元,2024年1,438,886千元[35]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568,453千元,2024年12月31日569,948千元[32]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3,159,017千元,2024年12月31日3,397,304千元[32]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727,470千元,2024年12月31日3,967,252千元[32]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27,381千元,2024年12月31日23,616千元[33]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1,292,149千元,2024年12月31日1,439,693千元[33] - 2025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319,530千元,2024年12月31日1,463,309千元[33] 其他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代价现金933百万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来自陆金所收入约113百万元[11] - 每股美国存托股代表30股普通股[12]
金融壹账通(06638) - 联合公告 提交附表13E-3(第1号修订本)有关(1)根据公司法第86...

2025-08-15 19:32
私有化事项 - 要约人及相关方建议私有化壹账通并撤销其上市地位[2] 时间节点 - 2025年5月15日刊發規則3.5公告[3] - 2025年7月18日向美国证交会提交附表13E - 3交易声明[4] - 2025年8月15日向美国证交会提交附表13E - 3修订本[4] 不确定性 - 实行建议及计划须待条件达成或豁免,有不实行或不生效可能[5]
传统金融转型挑战VS 金融壹账通新质生产力破局之策
中金在线· 2025-08-11 18:31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科技发展背景 - 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 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金融科技行业迎来全新机遇和挑战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需要持续创新业务模式和丰富产品手段 [1] - 金融壹账通依托平安集团金融经验及自主科研能力 形成人工智能 大数据 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 提供技术+业务独特优势 [1] 数字金融与数据资产价值 - 数字金融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并提升效率 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2] -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存在集成难 安全性差和价值转化低等弊端 阻碍数据流通与利用 [2]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要海量数据与系统整合 具备强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占有发展先机 [2] 数据隐私计算平台应用 - 金融壹账通打造金融数据隐私计算平台 利用匿踪查询 联合统计和联邦学习等核心技术 解决数据孤岛难题 [3] - 平台应用于金融监管 风控及营销场景 成功落地黑名单共享 信贷风险防控 关联贷款分析和绿色金融管理服务 [3] - 平台获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主导推广 参与试点金融机构超过50家 [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挑战 - 人工智能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 [4] -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面临数据共享不足和业务流程老旧等难点 影响模型精准度和实施门槛 [4] - 金融科技公司因掌握先进技术优势开始凸显 [4] 数智银行AI平台建设 - 金融壹账通推出数智银行一站式AI平台 基于云原生分布式架构构建高效灵活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平台 [5] - 平台开放300多项AI核心算法API 累计调用量超百亿次 支持4000多个金融业务场景包括智能客服 风控和信贷 [5] - 平台荣获中国信通院金信通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和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金融探索创新最佳案例等奖项 [5] 金融信创产业发展 - 信创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关键 金融行业是信创产业推进排头兵 对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6] - 金融科技企业具备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思维 加速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基础设施自主可控建设 [6] - 金融科技企业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度合作 推动信创技术落地应用并提升运营质效 [6] 金融壹账通信创布局 - 金融壹账通作为首批布局信创的金融科技企业 持续向金融机构输出全方位科技能力 [7] - 智能语音解决方案与国内信创厂商合作 应用于金融机构业务场景与金融监管部门智能化项目 [7] - 数字化银行 数字化保险和加马平台三大板块产品全适配信创要求 为金融自主创新注入新能量 [7] 数字生态建设与未来展望 - 金融壹账通与海关总署天津口岸 证监会 深交所等携手打造一系列金融新基建项目 [8] - 公司聚焦国家与行业需求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深化前沿技术应用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8]
金融壹账通(0663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1 18:00
董事会会议 - 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业绩相关 - 会议将考虑及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其发布[3]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为陈当阳先生[4] - 非执行董事有郭晓涛先生等4人[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张耀麟博士等4人[4]
金融壹账通(0663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7:09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50,000美元,股份5,000,000,000股,面值0.00001美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1,169,980,653股,库存股0股[2] 股份激励计划 - 2017年11月股份激励计划(购股期权)本月底结存6,171,448股,减少29,472股[3] - 2017年11月股份激励计划(绩效股份单位)本月底结存15,914,605股,减少42,750股[3] 其他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美元[5] - 本月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增减总额均为0股[8]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决议仅现有已发行股份用于结算奖励[6]
金融壹账通携手浪潮企业云、浪潮计算机科技 共推AI算力与金融科技全球化落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15:57
战略合作签约 - 金融壹账通与浪潮企业云、浪潮计算机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建设AI算力新生态 [1] - 签约方高层包括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当阳、浪潮企业云总经理孙思清、浪潮计算机科技副总经理周秋昊等 [1] - 合作旨在为全球金融、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人工智能驱动商业解决方案 [1] 合作背景与目标 - 合作基于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蓬勃发展的背景 [1] - 目标包括整合各方资源开发定制化、创新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3] - 计划借助金融壹账通应用的成功经验和浪潮的基础设施,跟随"一带一路"步伐在全球推广标杆项目 [3] 金融壹账通优势 - 作为平安集团对外输出金融科技的唯一窗口,拥有超过12项面向金融行业的人工智能驱动商业应用套件 [1] - 在香港金融生态系统影响力深厚,超过50%的香港零售银行使用其AI图像识别反欺诈技术 [1] - 基于AI的投资顾问、资产配置和客户经理脚本构建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引发巨大市场需求 [2] 浪潮企业云优势 - 中国最早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行业云领域领导者 [2] - 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服务,专注于打造软硬件融合的行业智能实体 [2] - 为制造、能源、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行业提供全栈云计算服务 [2] 浪潮计算机科技优势 - 在创新技术服务器领域占有14%的市场份额(2024年数据,列行业第一) [2] - 产品组合全面,涵盖高端、商用和便携式计算机,以及全系列服务器 [2] - 服务于政府、金融等多个行业 [2] 合作意义 - 整合金融壹账通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专业知识及香港市场布局,以及浪潮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硬件实力 [3] - 不仅是一次资源协作,更是对塑造人工智能算力和全球数字化转型未来的探索承诺 [3] - 有望成为中国科技企业抱团出海的合作样本 [3]
锚定高质量发展,金融壹账通以AI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安全性与普惠能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19:1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金融行业AI讨论焦点从"AI能做什么"转向"AI如何创造价值",重点关注降本增效与服务普惠[1] - 行业共性挑战包括AI技术融入日常业务、弥合技术与业务鸿沟、提升AI投入产出效率[1] - 金融科技公司如金融壹账通正探索实践,推动AI价值转化[1]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中国平安十余年前布局AI,构建"953"科技底座(九大数据库、五大实验室、三大科技公司)[2] - 金融壹账通作为平安金融科技输出窗口,依托AI、大数据构建数字化银行、保险、AI数智平台三大业务板块[2] - 2025年推出智能体平台和"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采用开源大模型+智能体双引擎驱动模式[3] 产品创新与解决方案 - 金融RaaS服务新范式以"结果即服务"为核心,金融机构可按效果付费,降低前期投入[3] - 智能体实现全流程业务优化:某城商行营销话术设计周期从1周缩短至2天,响应率提升20%;催收效率提升4倍,30天内还款率从40%升至70%[4] - "小壹智能客服机器人"缓解人工压力,某商业银行机器人问答服务占比达91.52%,问题解决率92.64%[5][7] 业务场景赋能 - 精准营销系统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某股份制银行AI销售占比突破60%,营销转化率翻倍[6][7] - 智能视觉反欺诈产品依托平安AI算法,防控伪造身份、合成人脸等金融犯罪风险[6] - 数字化信贷系统报告自动化生成占比80%,服务超200万家中小企业,带动普惠贷款余额32.93万亿元[8] 社会价值与普惠金融 - "数据信用"模式替代传统抵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8] - 跨境业务风控模型支持民营企业出海,推动"全球普惠"战略[8] - AI技术赋能个性化服务体系,触达新市民、三农群体,下沉金融服务毛细血管[7][8]
金融壹账通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分享智能体时代金融RaaS服务新范式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9:10
行业发展趋势 - 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从探索阶段转向落地实施阶段 关键词包括落地 可信和具身 [1] - 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金融科技企业加速探索可行转型路径 [1] - AI大模型能力持续跃迁 Manus等规划型智能体技术具备自主规划与多智能体协作能力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金融壹账通构建以智能体为核心的数字员工体系 已全面部署于平安集团客服 销售 催收和质检等业务环节 [2] - 智能体系统通过任务分解 多智能体协作与工具调用实现全流程业务质效优化 [2] - 在财富管理场景中生成个性化投顾建议 实现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任务高效协同 [2] - 在营销场景通过标准化话术与案例库实现AI外呼转化率翻倍 [2] 商业模式创新 - 金融壹账通推出以结果即服务RaaS为核心的新范式 强调按业务效果付费 [1] - RaaS模式由服务提供方承担系统建设与技术更新责任 帮助客户减少前期投入与技术沉没成本 [1] - 实现风险共担 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1] 公司战略规划 - 金融壹账通将完善智能体与RaaS服务体系 推动可评估 可交付的智能化成果落地 [2] - 重点拓展银行 保险等多元场景应用 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