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鑫零售(06808)
icon
搜索文档
高鑫零售中期营收305亿元 未来聚焦三大核心方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2 12:35
中期业绩概览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30502亿元,同比下降121% [1][2] - 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 - 经营溢利为271亿元,同比下降564% [2] - 期内亏损为127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86亿元 [2]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23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6亿元 [2] 门店与渠道运营 - 截至期末共运营462家大卖场、32家中型超市及7家M会员店 [1] - 线上B2C业务订单量同店增长约74% [2] - 线上B2C业务直接推动同店销售额增长约21% [2] 战略举措与新业务 - 公司正式启动前置仓专案,以低成本建仓为核心优势 [3] - 前置仓复用大卖场"一盘货"资源与线上运营能力,实现高效就近配送 [3] - 截至2025年9月已在上海、江阴、洛阳、济南、清远五地完成前置仓布局 [3] - 自有品牌战略完成升级,"1+1双品牌矩阵"正式落地 [3] - "超省"与"润发甄选"双品牌在9月合计贡献逾2%的业绩占比 [3]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商品精简与差异化、门店调改、加速前置仓网络布局 [3] - 通过淘汰同质化产品与发力核心单品推进商品战略 [3] - 深化门店调改以重塑购物场景与顾客体验 [3] - 依托全国联采能力与自有品牌升级构建成本优势与价格竞争力 [3] 公司股权变更 - 德弘资本以7916%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新控股方,阿里时代结束 [3]
高鑫零售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12
财务表现 - 上半财年收入为305.02亿元,同比减少12.1%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23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6亿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1元 [1] 门店改造计划 - 报告期内已完成3家华东区门店的整店调改 [1] - 本财年计划完成超过30家门店的整店调改或区域调改 [1] - 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超过200家门店调改 [1]
高鑫零售推进三年战略 预计下个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新京报· 2025-11-12 00:10
中期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305.02亿元 [1] - 公司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 [1] - 公司净现金规模达119.58亿元 [1]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全力推进三年战略,以“健康商品+快乐体验+贴心服务”为基石 [1] - 未来三年将为三公里全客群打造体验与效率并重的零售模式,满足家庭与年轻客群需求 [1] - 本财年计划完成逾30家门店的整店调改或区域调改 [1] - 预计下个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1]
高鑫零售发布2026财年上半年财报,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扬子晚报网· 2025-11-11 23:21
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收入达人民币305.02亿元 [1] - 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 - 净现金规模达人民币119.58亿元 [1] 线上业务与前置仓发展 - 线上B2C业务订单量同店增长约7.4%,推动同店销售额增长约2.1% [3] - 集团启动前置仓专案,以低成本建仓,复用大超资源实现高效配送 [3] - 截至2025年9月,已在上海、江阴、洛阳、济南、清远五地建设前置仓 [3] - 前置仓结合用户需求制定组货方案,实现一日一配或一日多配 [3]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取得全国联采降本增效成果 [3] - 物流全链路优化,增强供应链韧性 [3] - 梳理全国仓储资源,减少门店外仓数量 [5] - 常温与冷链仓储服务采用市场化竞标,预期未来几年可实现累计超1亿元费用节约 [5] 自有品牌战略 - 自有品牌战略升级,“1+1双品牌矩阵”落地 [3] - “超省”系列通过直连工厂构建价格力优势 [5] - “润发甄选”系列聚焦健康趋势与地方风味 [5] - 报告期内9月双品牌业绩贡献逾2% [5] 门店改造与未来发展 - 深化门店调改为集团重要发展方向 [5] - 9月开业的江苏昆山朝阳店与安徽无为店为新一代大超样板店,其生鲜及加工课销售占比均超30% [5] - 本财年计划完成逾30家门店整店或区域调改 [5] - 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5]
高鑫零售2026财年上半年收入305.02亿元,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财经网· 2025-11-11 22:10
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为305.02亿元,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 - 公司净现金规模为119.58亿元 [1] 线上业务 - 线上B2C订单量同店增长约7.4%,推动线上同店销售额增长约2.1% [1] - 公司启动前置仓专案,以低成本建仓,复用大超资源与线上运营能力,实现高效配送并获取增量用户 [1] - 截至2025年9月,已在上海、江阴、洛阳、济南、清远五地建设前置仓,实现一日一配或一日多配 [1] 自有品牌 - 「超省」系列通过直连工厂、去除中间商环节与品牌溢价 [1] - 「润发甄选」推动健康饮食场景化落地,9月双品牌业绩贡献超过2% [1] 门店发展与调改 - 9月开业的江苏昆山朝阳店与安徽无为店在布局、动线及商品选品上沿用调改思路,其生鲜及加工课销售占比均超过30% [2] - 本财年计划完成超过30家门店的整店或区域调改,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超过200家门店调改 [2]
高鑫零售中期财报:收入305.02亿元,毛利率为25.3%
新浪科技· 2025-11-11 21:53
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收入达人民币305.02亿元 [1] - 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 - 净现金规模达人民币119.58亿元 [1] 线上业务发展 - 线上B2C订单量同店增长约7.4% [1] - 线上B2C业务推动同店销售额增长约2.1% [1] 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 集团正式启动前置仓专案,以低成本建仓 [1] - 前置仓复用大超“一盘货”资源与线上运营能力,实现高效就近配送 [1] - 截至2025年9月,已在上海、江阴、洛阳、济南、清远五地建设前置仓 [1] - 前置仓结合周边用户需求制定组货方案,实现一日一配或一日多配 [1] 门店升级计划 - 本财年计划完成逾30家门店的整店调改或区域调改 [1] - 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1]
高鑫零售2026财年中期业绩公布:净现金近120亿元,加速门店调改与线上业务布局
环球网· 2025-11-11 21:29
财务业绩 - 公司2026财年中期实现收入305.02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 - 净现金规模达119.58亿元人民币,为业务运营与战略推进提供支撑 [1] 线上业务与履约 - 线上B2C业务订单量实现同店增长约7.4%,带动同店销售额提升约2.1% [3] - 启动前置仓专案,以低成本模式在上海等多个城市完成布局,复用大超资源实现高效履约与用户增量 [3]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持续推进全国联采模式,依托四位一体管理体系降低采购成本 [3] - 整合仓储资源并引入市场化竞标机制,预计未来几年累计节约费用将超1亿元人民币 [3] 商品与品牌策略 - 构建“1+1双品牌矩阵”,“超省”系列直连工厂,“润发甄选”聚焦健康与地方特色 [3] - 9月自有品牌双品牌销售贡献已突破2% [3] 门店网络与改造 - 9月新开的江苏昆山朝阳店与安徽无为店作为新一代大超样板,生鲜及加工类销售占比均超30% [3] - 计划在本财年完成逾30家门店的整体或区域调改,并预计在下财年前累计完成超200家门店改造 [3] 未来战略方向 - 未来三年将以“健康商品+快乐体验+贴心服务”为核心,围绕三公里范围内的家庭与年轻客群打造零售模式 [4]
高鑫零售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23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11-11 21:2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为305.02亿元,同比下降12.12%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23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6亿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1元 [1] 收入构成与变动原因 - 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货品、会员费及来自租户的租金收入 [1] - 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同比下降12.4% [1] - 收入减少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软,导致平均每笔交易购买件数及商品平均售价走低,继而导致平均客单价下滑 [1] - 中秋节与国庆节重叠的日历效应也是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 [1]
高鑫零售将于3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8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1-11 21:23
股息派发信息 - 公司将于2026年3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本次股息对应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6个月业绩 [1] - 每股派息金额为0.085港元 [1]
高鑫零售(06808.HK)中期营收约为305亿元 同比下降12.1%
格隆汇· 2025-11-11 21:1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营收约为人民币305亿元,同比下降12.1% [1] - 公司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1.23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01元 [1] - 公司同期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21亿元减少人民币3.50亿元,减幅为56.4% [1] - 公司同期经营溢利率为0.9%,较去年同期的1.8%减少0.9个百分点 [2] 收入分析 - 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人民币290.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1.86亿元减少人民币41.05亿元,减幅为12.4% [1] - 收入减少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软,导致平均每笔交易的购买件数及商品平均售价走低,继而平均客单价下滑 [1] - 中秋节与国庆节重叠的日历效应也是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 [1] 盈利能力分析 - 经营溢利减少归因于货品销售收入压力及租金收入下降 [1] - 利息收入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减少也影响了经营溢利 [1] - 优化华中地区组织架构对经营溢利产生了影响 [1] - 费用节约较大层面抵销了收入下降的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