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鑫零售(06808)
icon
搜索文档
高鑫零售2025财年实现盈利 德弘资本入主推进各业态门店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9: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公司实现营收715.52亿元,同比微降,净利润达3.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1] -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0.6%,线上B2C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线下收入温和回暖[2] - 会员费收入为0.36亿元,同比增加0.2亿元,主要受益于会员店扩张及会员数增长[3] 战略调整与股权变更 - 德弘资本完成收购阿里巴巴所持78.7%股权,并于2月27日完成交割[1] - 高管团队变更,德弘资本首席执行官华裕能出任董事会主席,沈辉任首席执行官[1] - 公司推进"天天低价+社区生活中心"模式,结合商品力提升与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4] 业务发展动态 - 门店总数达505家覆盖207座城市,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新增4家至33家,成为未来主力业态[4] - 大润发Super精选5000-8000款商品,其中超1000款坚持长期低价[4] - 自有App"大润发优鲜"占比提升,即时零售渠道推动线上增长[2] 行业趋势与竞争策略 - 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通过降本增效优化费用率,缓解毛利压力[3] - 行业呈现消费分层趋势:中高端需求侧重品质化商品,中低端需求依赖运营效率提升[5] - 公司通过多业态布局匹配分化需求,强化价格竞争力与会员运营[4][5]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报收2.05港元/股,单日涨幅达5.67%[6]
高鑫零售2025财年扭亏为盈,线上B2C业务增长6%
快讯· 2025-05-20 22:56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715.52亿元,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 [1] - 同店销售持续增长,从上半财年0.3%增幅提升至全年增长0.6% [1] - 线上B2C业务表现强劲,带动线上营收增长6% [1] 业务发展 - 自有APP"大润发优鲜"占比提升,新增即时零售渠道 [1] - 报告期内门店数量达到505家,覆盖207个城市 [1]
高鑫零售(06808)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5-20 22:3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UN ART RETAIL GROUP LIMITED 高鑫零售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6808)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財務業績公告 附註: (1) 截至二零二五年及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盈利 ╱(虧損)乃根據年內 已發行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9,539,704,700股計算。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攤薄盈利乃根據年內經調整的普通股加權平均 數9,540,448,150股計算,其中包括購股權的潛在攤薄普通股。 由於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虧損,故計算每股攤薄虧損時並無 計入購股權的潛在攤薄普通股,因計及該等股份會產生反攤薄影響。因此,截至二零二四 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攤薄虧損與每股基本虧損相同。 (2) 淨現金餘額計算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定期存款及上述 分類在持作出售的出售組別 ...
当“胖都来”遇到“叶波大润发”,网友开始不淡定了
36氪· 2025-05-07 20:13
山寨品牌现象 - 浙江海宁新开业"胖都来"商场名称涉嫌模仿河南零售巨头"胖东来",引发公众对"山寨经济"的关注 [1] - "胖都来"商场开业时邀请叶璇、丁勇岱等十多位明星站台造势,但随后因舆论压力删除明星祝福视频 [4][8] - "叶波大润发"超市拥有合法注册商标,但与知名品牌"大润发"名称高度相似,形成公众认知中的"碰瓷"现象 [6] 商标法律争议 - "大润发"商标注册于1999年,"叶波大润发"商标注册于2010年,后者可能涉嫌违反《商标法》第57条关于近似商标的规定 [8] - 2022年电商平台山寨投诉量超过62万起,其中90%涉及商标近似侵权问题 [8] - "胖东来"已向"胖都来"发送律师函,采取法律行动维护品牌权益 [4] 行业影响 - 山寨品牌采用"形近字寄生术"和"打时间差赚快钱"策略,损害商业信任基础 [8] - 知名品牌被迫投入大量资源打假,最终推高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8] - 此类事件反映出部分企业将精力用于钻营规则而非创造价值,可能失去长期发展机会 [9]
食饮吾见 | 一周消费大事件(4.21-4.25)
财经网· 2025-04-25 14:57
燕京啤酒 - Q1营收增长6.69%至38.27亿元,归属净利提高61.1%至1.65亿元 [1] - 啤酒销量达99.5万千升(含托管企业),大单品燕京U8保持30%以上增速 [1] 顺鑫农业 - 2024年营收减少13.85%至91.26亿元,归属净利润增长178.20%至2.31亿元 [2] - 白酒收入增长3.19%至70.41亿元,低档酒收入增长5.08%至49.74亿元 [2] - 高档酒收入减少0.59%至9.72亿元,中档酒收入降低1.53%至10.95亿元 [2] 达能 - Q1收入增长4.3%至68.44亿欧元,销量与组合贡献1.9%增长,价格因素带动2.4%增长 [3] - 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销量与组合贡献10.4%增长 [3] - 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类凭借Essensis系列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脉动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 [3] 妙可蓝多 - Q1营收增长6.26%至12.33亿元,归属净利提高114.88%至8239.67万元 [4] - 奶酪收入10.297亿元,液态奶收入9484.73万元 [4] - 将坚定儿童奶酪产品向"高年龄段"进化,围绕成人奶酪开创新产品 [4] 保龄宝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4.02亿元,同比下降4.84%,归属净利润增长105.97%至1.11亿元 [5] - 益生元收入3.35亿元(+16.02%),膳食纤维收入2.38亿元(+14.52%),减糖甜味剂收入5.16亿元(+29.73%) [5] 牧原股份 - Q1营业收入360.61亿元(+37.26%),归属净利润44.9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6] 紫燕食品 - 拟以70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无锡紫鲜,并出资不超过3500万美元认购绿茶集团IPO股份 [7] 洽洽食品 - 2024年营收71.31亿元(+4.79%),归属净利润8.49亿元(+5.82%) [8][9] - 数字化平台服务终端网点超49万家,电商渠道美团、拼多多、盒马等业务持续突破 [8][9] 盐津铺子 - 2024年营收53.04亿元(+28.89%),归属净利润6.4亿元(+26.53%) [10] - 麻酱素毛肚跃升为现象级单品,"蛋皇"鹌鹑蛋进驻山姆会员商店 [10] 恒顺醋业 - 2024年营收21.96亿元(+4.25%),归属净利润1.27亿元(+46.54%) [11] - 充分发挥集采效能,原辅包材节降成本成果显著 [11] 克明食品 - 选举陈宏担任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陈晖担任副董事长 [12] 高鑫零售 - 预期2025财年税后溢利3.5亿至4亿元,同比由亏转盈(上年亏损16.68亿元) [13] - 同店销售额保持正增长,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13] 步步高 - Q1营收11.53亿元(+24.22%),归属净利润1.19亿元(+488.44%) [14]
130亿,大润发宣布卖了
投资界· 2025-01-02 11:22
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 - 阿里巴巴子公司及New Retail出售所持高鑫零售78.7%股权,交易金额最高约131.38亿港元,标志着公司战略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一步 [3][5][9] - 阿里巴巴2017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投入224亿港元持股36.16%,2020年追加280亿港元持股72%,累计投资超500亿港元,此次出售亏损超370亿港元 [8][9] - 高鑫零售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试验田,曾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业绩持续下滑,2024财年中期扭亏为盈后仍被出售 [8][9][14] 高鑫零售发展历程 - 大润发1998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0年以404亿元销售额超越家乐福成为中国超市销量第一,2011年与欧尚合并成立高鑫零售上市,巅峰市值超千亿港元 [13][14] - 2012年起受电商冲击,高鑫零售尝试线上转型但效果不佳,2017年引入阿里巴巴后创始人黄明端离职,2022财年首度亏损 [13][14] - 近年高鑫零售调整策略推出"中润发"和"M会员店",但传统商超衰退趋势未改 [14] 并购市场趋势 - 2024年IPO窗口收窄推动并购活跃度,中国并购基金规模占比不足10%,远低于美国70%,A股上市公司成为并购主力 [15][16] - 当前70%企业考虑出售,20%已行动,但国内并购价格机制不成熟,交易多依赖谈判而非竞价程序 [16] - 德弘资本收购高鑫零售成为2025年并购大年标志性事件,机构预测未来两年将现并购拐点 [5][10][16] 德弘资本背景 - 德弘资本为国际性PE机构,核心团队曾领导KKR及摩根士丹利亚洲业务,投资案例包括中国平安、蒙牛、海尔等龙头企业 [10] - 此次收购高鑫零售体现其跨周期投资策略,为传统零售业注入新资本 [10][11]
港股通标的中高鑫零售跌逾20%领跌
证券时报网· 2025-01-02 10:50
港股市场表现 - 第四范式、天伦燃气、中国信达、安能物流、茶百道和舜宇光学科技股价下跌超过5% [1] - 高鑫零售和沧港铁路分别以20.16%和20.10%的跌幅领跌港股通标的 [2] - 环球新材国际和艾迪康控股分别下跌16.55%和16.41% [2] - 创梦天地和百富环球股价分别下跌14.07%和11.92% [2] - 科笛-B、九方智投控股、宜明昂科-B、汇通达网络和汇量科技跌幅分别为8.62%、7.26%、6.78%、6.74%和6.71% [2]
最高作价131亿港元!开年首日,阿里出售高鑫零售,花落德弘资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1-01 20:38
交易概述 - 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1] - 德弘资本将以整体最高1.75港元/股(包括1.55港元/股的现金及0.2港元/股的利息),收购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吉鑫和淘宝中国所持70.27亿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73.66%),及New Retail所持4.80亿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5.04%) [2] - 2024年10月,高鑫零售发布公告,向市场告知有买家有意收购,2025年1月1日晚,交易最终敲定 [3] 阿里巴巴战略聚焦 - 阿里巴巴持续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股东回报 [9]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在2024财年的前9个月(202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阿里已完成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出售 [7] - 阿里巴巴集团在最新公告中称,高鑫零售的出售事项是阿里巴巴集团将其非核心资产变现的良机,并可利用所得款项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发展并提升股东回报 [16] - 阿里巴巴集团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表示将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 [21] 高鑫零售业绩 - 根据高鑫零售最新发布的财年中期业绩,半年营收347.08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集团员工人数为85778人 [12] 其他交易 - 阿里巴巴与雅戈尔集团达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14] - 在阿里的投资和支持下,银泰的数字化转型和即时零售模式得以落地,经营效率和服务体验提升,为传统零售转型提供了借鉴 [15] 行业分析 - 德弘资本长期看好消费赛道,追求跨周期的稳定回报,高鑫零售过往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基础,令其成为优选标的 [3] - 市场更加看好轻装上阵的阿里巴巴,过去一年,阿里坚定执行战略聚焦,清晰取舍,面向未来,更好将发展资源聚焦于电商、云+AI这两大方向,驱动核心业务长期增长 [3] - 通过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领域,阿里巴巴不仅确保了电商市场份额的稳定,巩固了其在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先地位,还加速推动了云计算与AI等新兴技术板块的快速增长 [19]
阿里,131亿港元清仓高鑫零售!
证券时报网· 2025-01-01 20:03
文章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以131.38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持续聚焦核心主业,多方在交易中实现共赢 [1][3] 交易详情 - 2025年1月1日晚交易敲定,德弘资本以整体最高1.75港元/股(含1.55港元/股现金及0.2港元/股利息),收购阿里子公司吉鑫、淘宝中国所持约70.27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66%)及New Retail所持约4.8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04%)高鑫零售股份,阿里子公司及New Retail最高获约131.38亿港元 [2] - 1月1日晚阿里公告,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占已发行股份78.7% [4] 阿里巴巴战略 - 2023年9月阿里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围绕其进行业务梳理,重塑战略优先级 [3] - 一段时间来阿里有序退出非核心资产,战略聚焦核心业务,12月17日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售予雅戈尔集团等组成的买方财团 [6] - 阿里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股东回报,继续以技术创新推动消费体验提升,促进行业高质量增长 [3][4] 高鑫零售情况 - 2017年阿里首次入股高鑫零售,2020年增持后其成阿里并表子公司,2024年10月公告有买家有意收购 [4] - 2024财年中期(2024年4月1日 - 2024年9月30日)营收347.08亿元,净利润1.86亿元,扭亏为盈,截至2024年9月30日员工85778人 [5] 交易影响 - 多方在交易中实现共赢,德弘资本看好消费赛道,高鑫零售有数字化转型基础成优选标的,将在德弘资本支持下开启新发展篇章,市场看好轻装上阵的阿里聚焦电商、云 + AI驱动核心业务增长 [3]
官宣!阿里出售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全部股权
中国经济网· 2025-01-01 19:43
公司业绩 - 高鑫零售半年营收347.08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集团员工人数为85778人 [1] 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集团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的战略优先级 [1] - 阿里巴巴有序退出非核心资产,战略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信号更加清晰 [4] 股权交易 - 德弘资本将以整体最高1.75港元/股收购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吉鑫和淘宝中国所持7,027,297,350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73.66%),及NewRetail所持480,369,231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5.04%) [2] - 阿里巴巴子公司及NewRetail将收取的最高金额约为131.38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子公司及New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3] 其他交易 - 阿里巴巴与雅戈尔集团达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