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鑫零售(06808)
icon
搜索文档
高鑫零售(0680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5-11-11 21:13
股息相关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85 HKD[1] - 除净日为2025年11月26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6年3月24日[1] 时间节点 - 财政年末为2026年3月31日[1] - 宣派股息报告期末为2025年9月30日[1] - 货币选择权截止时限为2025年12月19日16:30[1] 股份登记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 - 递交股份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11月27日16:30[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11月27日[1]
高鑫零售(06808) - 2026 - 中期业绩
2025-11-11 21:0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为305.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305.0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7.08亿元下降12.1%[21] - 客户合约收入为人民币290.9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32.00亿元下降12.4%[2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90.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1.86亿元下降12.4%[52] - 来自租户的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4.0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8亿元下降7.0%[2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4.03亿元,同比下降7.0%[5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会员费收入为人民币0.18亿元,同比增长28.6%[53] - 毛利为77.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人民币77.19亿元,同比下降9.5%,但毛利率为25.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55] - 经营溢利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4%[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1亿元,同比下降56.4%,经营溢利率为0.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59] - 期内亏损为1.2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溢利1.86亿元人民币[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27亿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1.86亿元,净亏损率为0.4%[62]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2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应占溢利2.06亿元人民币[3]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1.23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人民幣2.06億元[36]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23亿元,较去年同期溢利人民币2.06亿元减少人民币3.29亿元[63]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人民币0.0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0.20亿元减少80.0%[6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1元,去年同期为盈利0.02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銷售成本為人民幣227.4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61.40億元下降13.0%[3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73.03亿元,同比下降4.7%,占收入百分比为23.9%,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5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费用为人民币7.11亿元,同比下降17.2%,占收入百分比为2.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58]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7.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1.06亿元下降7.7%[2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7.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1.06亿元减少7.8%[85]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1.7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1亿元下降17.5%[23]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0.1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32亿元下降62.5%[23]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所得稅開支總額為人民幣2.24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31] - 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和设备减值损失为2900万元人民币,高于去年同期的500万元人民币[9] - 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0.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0.05亿元大幅增加[40]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变化)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5.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21亿元下降8.9%[22]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5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07亿元下降26.1%[22] - 处置及重估投资物业等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1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80亿元增长45.0%[22]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處置資產收益為人民幣0.14億元,去年同期為處置虧損人民幣0.22億元[3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3.23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净流出64.1亿元人民币,实现大幅改善[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3.23亿元,较去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6.41亿元增加人民币19.64亿元[65] - 若不考虑受限制现金变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0.36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2.77亿元减少人民币12.41亿元[6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带来现金流入38.4亿元人民币[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9.8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净流出21.25亿元人民币,转为净流入[11] - 自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9.80亿元,较去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21.25亿元增加人民币41.05亿元[68] - 购买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付款为45.4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101.51亿元人民币[11]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2.6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净流入3.6亿元人民币,现金使用量增加[11] - 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22.60亿元,较去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3.60亿元减少人民币26.20亿元[69] - 公司支付给股东的股息为14.67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73亿元人民币[11] - 偿还银行贷款为17.5亿元人民币,高于去年同期的12亿元人民币[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0.43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净减少24.06亿元人民币,流动性显著增强[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44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3月31日增加15.4%[6] - 于九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44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95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8.44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67.98亿元增长15%[46] 资产和负债状况(期初/期末比较) - 总资产为536.35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3月31日下降4.2%[3] - 资产净值为182.33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3月31日下降10.7%[3] - 净现金为119.58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3月31日下降4.6%[3] - 公司净现金为人民币119.58亿元,较人民币125.29亿元减少;权益负债比率为0.66,较0.61上升[6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人民币4.96亿元降至人民币3.92亿元,降幅为21%[41] - 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从人民币17.94亿元降至人民币13.56亿元,降幅为24%[4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人民币38.39亿元降至人民币15.79亿元,降幅为59%[45] - 受限制存款为人民币60.61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64.72亿元下降6%[44]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02.30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98.32亿元增长4%[46]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11.26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16.91亿元下降5%[49] - 无抵押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2.46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4.91亿元下降16%[49] - 租赁负债现值为人民币59.52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58.33亿元增长2%[50] - 流动负债净额由人民币11.81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1.14亿元,主要因流动资产减少人民币14.67亿元[66] - 存货周转天数及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60天及79天,去年同期分别为54天及76天[66] 资本开支和资产变动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資本開支為人民幣2.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19億元下降44.2%[39]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新增使用權資產人民幣5.8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75億元增加113.5%[38] 业务运营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同店销售增长为-11.7%,但线上渠道同店销售增长约2.1%,线上订单量增加约7.4%[53] - 2025年9月自营猪肉品类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0%,毛利率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毛利同比增加逾人民币400万元[76] - 2025年9月至10月猪肉品类毛利额同比增长已超千万元[76] - 自有品牌双品牌已推出逾500支商品,覆盖50余个品类,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50%[77] - 2025年9月自有双品牌业绩贡献逾2%[77] - 报告期内已完成3家华东区门店整店调改,调改后来客数实现双位数增长;3家华南区门店生鲜及加工课业绩同比增长逾20%[79] - 本财年公司计划完成逾30家门店调改,预计下财年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7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共有462家大卖场、32家中型超市及7家M会员店,总建筑面积约1340万平方米[83] - 公司门店中约65.0%为租赁门店,35.0%为自有物业门店[83]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已在五地建成前置仓,单仓平均面积约500平方米,日均销售额约人民币5万元[8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81,954名,较2024年同期的85,778名减少4.5%[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通过市场化竞标引入仓储服务商,未来几年可实现累计超人民币1亿元的费用节约[78]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网上零售额达人民币112,830亿元,增长9.8%[73] 股息信息 - 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0.085港元,总额约8.11亿港元,去年同期中期股息为每股0.170港元,派付总额约人民币15.29亿元[51]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085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0.170港元减少50%[94] - 中期股息记录日期定为2025年11月27日[97]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中国附屬公司於2007年後產生的未分派溢利為人民幣21.64億元,未計提遞延稅項負債[33] - 公司約41%的中國附屬公司在2024年匯算清繳時享有小微企業優惠所得稅率[3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的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1.71港元,数量为34,200,000份[28] - 中期业绩报告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98]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1日刊发中期业绩公告[98]
高鑫零售(06808)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6 16:31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9,540,504,700,库存股份0,总数9,540,504,700[2]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均为0[2] 购股期权情况 - 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34,200,000[3] - 本月因行使购股期权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3] - 本月底因购股期权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目为10,450,000[3] - 本月底可因行使股份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918,970,47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其他 - 公司呈交日期为2025年11月6日[1]
高鑫零售(06808)委任王若禹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7:07
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变更 - 何幸谕女士自2025年10月27日起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职务 [1] - 王若禹女士自同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1] - 此次变更涉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3.05条规定的授权代表 [1]
高鑫零售(06808.HK)委任王若禹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格隆汇· 2025-10-27 17:05
人事变动 - 何幸谕自2025年10月27日起辞任公司秘书及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3.05条所规定的授权代表 [1] - 董事会委任王若禹出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自2025年10月27日起生效 [1]
高鑫零售(06808) - 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变更
2025-10-27 17:00
人事变动 - 何幸谕女士2025年10月27日起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3] - 王若禹女士2025年10月27日起出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3] 人员信息 - 王女士2025年10月加入公司,有合规、公司秘书领域经验[3] 公司架构 - 执行董事为沈辉(首席执行官)[5] - 非执行董事为华裕能(主席)、王冠男、梅梦雪[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挹芬、陈尚伟、叶礼德[5]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10月27日[5]
谁大赚谁在亏?港股公司最新业绩抢先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54
有色金属行业业绩 - 金力永磁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2] - 紫金矿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 [2] - 紫金矿业前三季度矿产金产量65吨,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产量24吨,环比增加7% [3] - 山东黄金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0亿元至41.0亿元,同比增加83.9%到98.5% [3] - 招金矿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4.3亿元,归母净利润21.17亿元 [5] 保险行业业绩 - 中国财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约40%到60%,去年同期为267.50亿元 [6] - 中国人寿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同比增长约50%到70% [7]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7] 通信行业业绩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收7947亿元,同比增长0.4%,股东应占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 [9]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69.98亿元,同比增长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 [9]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1%,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200亿元,同比提升5.1% [9] 零售行业业绩 - 高鑫零售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预计录得净亏损及归母净亏损约1.1亿元至1.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86亿元、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11]
41亿净现金,胖东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赚钱
36氪· 2025-10-22 07:2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手握41亿元人民币无贷现金,没有一分钱贷款 [1][3][4] - 2025年公司合计销售额已超184亿元,对比2024年全年169亿元的销售额有所增长 [7] - 公司净利润率维持在5%左右,据此估算2025年净利润有望接近10亿元 [7] - 公司生鲜损耗率稳定在0.8%,远低于行业均值3.5% [7] - 公司客户复购率常年维持80%,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采取不盲目扩张的策略,坚守河南市场,拒绝在外地开店 [9] - 经营理念是“先做好,再做大”,强调品质与效率优先于规模和速度 [8][11][12] - 公司目前仅有13家门店,但创造了超百亿营收 [11][12] - 公司内部管理手册厚达数百页,对货架间距、员工着装、商品溯源等均有明确标准 [10][11]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将食材成本占比降至30.3%,实现成本控制与体验保障的平衡 [2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将42%的营收投入员工薪酬,保洁员年薪可达30万元 [11] - 核心员工享受股权激励,95%的利润注入共享池 [11] - 公司设立“不开心假”,对36种重疾的自费部分补助80% [11] - 管理制度严格,上级对下属发脾气将面临高额罚款,员工未及时响应顾客需求可能被辞退 [11] 同业对比表现 - 永辉超市三年累计亏损超8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1亿元,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6] - 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2023年亏损16.7亿元,2025年门店总数降至505家,最终被阿里巴巴清仓股权 [6] - 永辉超市2023年近800亿营收却亏损14.6亿元,2025年一季度曾实现1.33亿元净利润,但上半年整体仍陷入亏损 [14] - 步步高2024年扭亏,但营收缩水至34.31亿元,远不及巅峰时期 [14] 行业影响与案例延伸 - 公司团队对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进行调改后,开业当日销售额达188万元,是调改前的13.9倍 [17] - 截至2025年10月,郑州7家“胖改店”均稳健运营,印证了“做好”比“做大”更具生命力 [19] - 房地产行业存在类似案例,星河地产2024年高品质交付超1.86万套房源,客户满意度达85分 [21] - 万华地产在成都打造的麓湖生态城拥有2300亩水域,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二类标准 [21] - 餐饮业的绿茶餐厅2025年上半年推出305道新菜,通过“招牌菜+区域限定”策略适配市场,香港门店单店月销超200万港元 [22] 核心商业逻辑 - 公司的成功体现了“好而不倒”的商业逻辑,强调品质优先于规模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20][22][23] - 当人口和流量红利消退,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回归“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的本质 [22] - 可持续的市场经济是“良币驱逐劣币”,做好产品和服务市场自会给出丰盈回报 [23]
高鑫零售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1.1亿至1.4亿元人民币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08:3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股东应占亏损在1.1亿至1.4亿元人民币之间 [1] - 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和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1.86亿元和2.06亿元人民币 [1] - 利润下滑受到一次性成本影响,包括商店街收入调整、华中大区组织优化约1.5亿元以及利息收入减少 [1] 营收与市场环境 - 营收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疲软导致客单价下滑 [1] - 国庆中秋“双节合一”的日历效应对营收产生负面影响 [1] 业务亮点 - 公司线上B2C业务实现低单位数正增长,显示出线上运营优势和韧性 [1] - 调改门店的表现符合预期,并仍有增长空间 [1]
高鑫零售(06808.HK)盈警:预计中期净亏损约1.1亿元至1.4亿元
格隆汇· 2025-10-20 21:25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为约人民币1.1亿元至人民币1.4亿元 [1] - 去年同期净利润及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人民币1.86亿元及人民币2.06亿元 [1] 亏损归因:营收承压 - 营收同比双位数下滑 [1] - 下滑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疲软导致客单价下滑 [1] - 中秋国庆双节合一的日历效应也对营收造成影响 [1] 亏损归因:利润影响 - 降本增效举措大幅抵消了营收下滑对利润的影响 [1] - 一次性影响包括商店街主动调整过程中收入下降 [1] - 约人民币1.5亿元归因于华中大区组织优化以及利息收入同比减少 [1] 财务状况 - 尽管净利润承压,公司的净现金仍优于去年同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