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光半导体(06908)

搜索文档
港股半导体板块表现低迷,中芯国际(00981.HK)跌超3%,上海复旦(01385.HK)跌超5%,宏光半导体(06908.HK)、英诺赛科(02577.HK)等跟跌。
快讯· 2025-04-15 09:58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半导体板块表现低迷,多只相关股票下跌 [1] 分组1 - 中芯国际(00981.HK)跌超3% [1] - 上海复旦(01385.HK)跌超5% [1] - 宏光半导体(06908.HK)、英诺赛科(02577.HK)等跟跌 [1]
刚刚!两大利好,突然来袭!这个板块,大面积涨停!
券商中国· 2025-04-11 12:03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半导体板块临近上午收盘前直线拉升,上海贝岭涨停,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等行业权重股集体上涨,盛景微、沃顿科技等十余股封涨停板 [1] - 港股半导体板块同步上扬,华虹半导体涨超14%,宏光半导体涨8.5%,中芯国际涨5.3% [3] 政策利好驱动因素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紧急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按"流片地"认定,要求企业报关时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申报 [2][3] - 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倡议锻造"自主链核",优先采购国产尖端设备与服务,建立动态采购推荐名录并简化国产企业资质审核流程 [4] 国产替代逻辑强化 - 美国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04%提升至125%,倒逼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加速,本土芯片企业在设计、制造等环节成本优势凸显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地方政府跟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有望突破先进制造领域"卡脖子"问题 [6] 高端制造替代机遇 - 高端仪器仪表、工业机械等领域进口依赖度高,反制关税背景下看好国产替代加速,包括工业母机、核电设备等细分板块 [6] - 3月制造业PMI升至50.5%,内需政策加码预期推动工控自动化、工程机械等内需板块趋势性上行 [6]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5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75,282千元,较2023年的88,600千元下降15.0%[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67,491千元,较2023年的80,068千元下降15.7%[3] - 2024年毛利为7,791千元,较2023年的8,532千元下降8.7%[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8,477千元,较2023年的160,509千元增加11.2%[3] - 2024年净亏损为183,076千元,较2023年的157,573千元增加16.2%[3]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1970元,较2023年的0.2232元下降11.7%[3] - 2024年总资产为629,614千元,较2023年的764,886千元下降17.7%[3] - 2024年总权益为577,789千元,较2023年的720,610千元下降19.8%[3] - 2024年毛利率为10.3%,2023年为9.6%[3] - 2024年流动比率为5.2,2023年为8.2[3] - 2024年分类收益总计75,282千元,2023年为88,600千元;2024年分类业绩总计亏损149,004千元,2023年亏损111,052千元[19] - 2024年总资629,614千元,2023年为764,886千元;2024年总负债51,825千元,2023年为44,276千元[20] - 2024年按特定时间点确认之收益总计75,282千元,2023年为88,600千元[2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8,122千元,2023年为4,838千元[24]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53,429千元,2023年为66,888千元[25] - 2024年借贷利息为348千元,2023年为6,982千元[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599千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2,936千元[3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为156,819千元,2023年为150,723千元[31]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96,118,072股,2023年为675,427,669股[31] - 2024年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为67,242千元,2023年为68,693千元[33] - 2024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81,994千元,2023年为106,056千元[36]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为人民币1934.7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101.8万元;2024年无抵押计息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为3.35%,2023年为3.75%[39] - 2024年购买原材料预付款项约为人民币4279.2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525.1万元;2024年购买机器预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41.1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588.8万元[41] - 2024年12月31日适用的五年期估计收益增长率为每年 - 67%至14%,2023年为25.02%至177.86%[49] - 2024年12月31日适用的贴现率为19.89%,2023年为29.70%[49] - 2024年12月31日适用的长期增长率为2%,2023年为3%[49]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7530万元,较上年度约8860万元减少约1330万元,降幅约15%[59] - 本年度公司毛利下降约9%至约人民币780万元[5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人民币1.568亿元[59]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7530万元,较上年度减少约15.0%,主要因LED产品销售收益减少[69] - 销售成本由上年度约8010万元减少约15.7%至本年度约6750万元,因LED产品销量减少[72] - 毛利由上年度约850万元减少至本年度约780万元,毛利率由约9.6%上升至约10.3%[7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度约480万元增加约68.8%至本年度约810万元,因政府补助增加[74] - 行政及其他开支由上年度约9660万元增加约18.9%至本年度约11490万元,因股份付款开支增加[76] - 本年度亏损约为1.831亿元,上年度亏损约为1.576亿元,亏损增加因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80] - 本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6970万元,上年度约为2320万元,因存货增加[83] - 股本回报率由上年度约–21.9%减少至本年度约–31.7%,因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7%,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87] - 2024年集团雇员161名(2023年12月31日:158名),本年度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5940万元(上年度:约人民币3500万元)[102]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为人民币3530万元(上年度:约人民币380万元)[10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A收益19,704千元,客户B收益10,341千元,客户C收益8,669千元;2023年客户A收益24,092千元,客户B收益21,967千元[22] - 本年度LED产品收益约为7390万元,占总收益约98.2%,销量及平均售价下跌致收益减少[70] - 本年度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约为140万元,占总收益约1.8%[71] 投资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公司收购VisIC的股份总数为1749961股,投资成本约为25百万美元,占2024年12月31日VisIC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7.38%,该投资于2024年12月31日金额约为人民币181.9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28.9%,公平值亏损约为人民币22.2百万元[88] - 2021年公司投资北京鸿智10%的普通股,代价为人民币15百万元,该投资于2024年12月31日金额为零,公平值亏损约为人民币10.6百万元[89] - 2021年公司收购GaN Systems的206367股F - 2系列优先股,代价约1.75百万美元,占2023年12月31日总已发行股本约0.37%,2024年3月出售,公平值收益约为人民币103000元[90] - 2021 - 2022年公司认购HighTec SP2 Fund股份,代价共约5百万美元,该投资于2024年12月31日金额约为人民币34.6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5.5%,公平值亏损约为人民币785000元[91][92] 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附属公司2024年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无香港利得税拨备,2023年也无[28] - 美国附属公司2024年和2023年应课税收入按21%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9] - 珠海宏光2022 - 2024年享有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减至15%的税务待遇[29] 会计准则生效信息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17] 公司运营及发展相关 - 徐州厂房面积逾7000平方米,已安装两条外延片生产线并完成调试,具备生产条件[60] - 本年度公司获得七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62] - 2024年初公司完成氮镓外延片设备生产调试,达到6英寸外延片生产条件[63] - 徐州厂房正在进行8英寸外延片研发,预期2025年上半年投入量产[63] - 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GaN芯片产品进入流片阶段,预期2025年通过可靠性测试并上市[63] - 公司招揽多位业内顶尖科学家,提升科研实力[65] - 公司将继续完善第三代半导体GaN产业链,加快产能落地[67] 市场环境相关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较上年增长19.0%,最新市场估值估计为6270亿美元,2025年预计增长11.2%,估值估计达6970亿美元[55] - 2024年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20%[57]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市场占有率达40.9%[57] 股份发行及交易相关 - 2023年1月1日普通股数目为58160.1万股,2024年12月31日为75105.4785万股;发行新股份总成本约为人民币10788.6万元,确认为清偿金融负债产生的损失约为人民币1169万元[42] - 2025年2月7日供股完成,发行18776.3696万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9010万港元及8780万港元,净价格为每股约0.47港元[42] - 2023年6月13日成功配售4000万股股份,股价为每股0.90港元[43] - 2023年8月23日,集团以每股0.80港元价格配发给债权人12945.3785万股股份,清偿贷款结余约人民币9589.9万元[43] - 2024年供股完成,公司发行及配发187,763,696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780万港元[104] - 2023年6月配售完成,公司发行及配发40,000,000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510万港元,至2024年12月31日已悉数据动用[105][106] 公司重大事项相关 - 2023年9月28日订立增资协议,投资人有条件同意向深圳鎵宏增资人民币100百万元,已支付首笔出资额人民币55百万元,因未支付第二笔出资额45百万元,增资协议于2025年1月1日终止[94][95][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之资本承担,已订约金额约为人民币18.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3百万元[98]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资产抵押[9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00] - 2024年集团无对冲任何汇兑风险,董事认为集团汇兑风险不重大[101] - 2024年2月9日起,公司因人员调任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条、第3.10A条及第3.21条,5月8日后重新符合规定[110][111] - 2025年3月18日,公司订立谅解备忘录,有意收购深圳市华芯邦科技有限公司不少于19.99%但不多于29.99%的股权[112] - 2025年5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3] 财务报表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本年度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 集团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核对初步公布所载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115] 其他信息 - 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金额约整至最接近之千位数[16] - 2024年12月31日,相关股权公平值约为人民币1100万元,就余下投资额确认减值亏损人民币3400万元[38] - 2024年,集团没收潜在买家支付的按金100万港元,自2024年12月31日起终止将技术知识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45] - 按可收回金额计量的技术知识2024年确认减值亏损人民币1655.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286.7万元[48] - 2023年12月31日,Fast Charging Limited技术知识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5941.9万元,包含6项专利[44] - 美元按1美元兑人民币7.091元的汇率换算为人民币[117]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30 19:27
财务和业务信息准确可靠 - 公司管理层提供的财务和业务信息准确可靠[1] 持续经营和流动资金充足 - Fast-charging现金产生单位将继续持续经营并拥有充足流动资金[1] 经营许可和批准 - Fast-charging现金产生单位已获得所有必需的经营许可证和批准[1] 财务预测和市场状况 - 财务预测反映了市场状况和经济基本面,并将会实现[1] 人才保留 - Fast-charging现金产生单位将能够留住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 税收和法规遵守 - 税法和税率不会发生重大变化,Fast-charging现金产生单位将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1] 利率和汇率 - 相关利率和汇率不会发生重大不利变动[1] 资产负债情况 - 除正常业务外,不存在未披露的实际或或有资产负债[1]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9:43
财务表现 - 收益为34,252人民幣千元,同比下降25.3%[11] - 毛利為2,718人民幣千元,同比下降10.6%[11] - 期內虧損為57,205人民幣千元,同比增加10.1%[11]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7.22人民幣分,同比下降14.0%[11]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331,583千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767千元[12] - 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54,246千元,同比下降[1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經營虧損為人民幣19,331千元[15] 现金流及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691千元,較上年末減少27,596千元[1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現金及現金等值物減少淨額為人民幣28,627千元[1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幣299.4百万元,流动比率约为10.3,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幣21.7百万元[98] - 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1.5%,股东权益約為人民幣597.6百万元[99] 业务分类及收入情况 - 本集團的經營分類為LED產品分類以及GaN及其他半導體產品分類[23] - LED产品收益为33,220千元人民币,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为1,032千元人民币[24] - LED产品分类业绩为-5,327千元人民币,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分类业绩为-44,803千元人民币[24] - 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幣34.3百萬元,較上個期間減少約25.3%[85] - LED產品收益約為人民幣33.2百萬元,佔總收益的約97.0%[86,87] - GaN及其他半導體產品收益約為人民幣1.0百萬元,佔總收益約3.0%[86,87] 费用情况 - 行政及其他開支為62,949人民幣千元,同比增加34.0%[11] - 銷售及分銷開支為1,595人民幣千元,同比下降30.7%[11] - 財務成本為2,164人民幣千元,同比下降65.5%[11] - 所得稅抵免為0人民幣千元,上個期間為138人民幣千元[11] - 行政及其他开支增加约33.8%至人民币62.9百万元,主要由于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94] - 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至人民币29.8百万元,主要由于确认员工股份奖励计划开支人民币24.8百万元[94] - 研发成本约为人民幣11.4百万元,較上期略有下降[94] 其他综合收益 - 其他全面收益中,換算至呈列貨幣之匯兌差額為8,504人民幣千元,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為-66,479人民幣千元[11] - 公司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8,504千元,主要来自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12] 关联交易 - 本集團與關聯方珠海經濟特區利佳電子發展有限公司發生公共設施開支人民幣813千元和租賃開支人民幣186千元[3] 股权激励计划 - 本公司於2021年6月17日根據購股權計劃向26名承授人授出34,510,000份購股權[5] - 本公司於2023年7月28日根據購股權計劃向48名承授人授出7,890,000份購股權[5] - 公司已於2023年12月29日採納股份獎勵計劃,有效期10年[63] - 公司於2024年1月31日向25名員工授予共計7,540,000股獎勵股份[64] 投资情况 - 於二零二一年六月及八月,公司全資附屬公司FastSemi以合共約25百萬美元收購VisIC的1,749,961股E系列優先股,佔VisIC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15.09%[128] - 於二零二一年八月,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徐州金沙江以人民幣15百萬元投資北京鴻智10%的普通股[129] - 於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及二零二二年一月,公司全資附屬公司FastSemi以合共約5.4百萬美元認購HighTec SP2 Fund的股份[132] 其他 - 本集團已採納若干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但對本集團當前或過往期間的業績及財務狀況沒有重大影響[19] - 本集團全資附屬公司珠海宏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已成功重續"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享有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28,29] - 本集團於報告期內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成本約9,300千元人民幣,並撇銷賬面淨值約3,000千元人民幣[33,34] - 本公司未能在2024年2月9日至2024年5月8日期間遵守上市規則有關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及審核委員會組成的規定,後已重新遵守[142]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57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34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4590万元减少约25.3%[1] - 本期集团毛利减少至约人民币270万元,较上期约人民币300万元减少约10.0%[1] - 本期集团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5720万元,上期则为亏损人民币5190万元[1] - 本期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7.22分,上期为每股亏损约人民币8.39分[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424.6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911.4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1202.5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5100.5万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6549.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4107万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1503.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0726.4万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216.6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944.8万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6607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2061万元[5] - 2024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2061亿元人民币[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亏损1.1518亿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60778亿元人民币[6]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09945亿元人民币[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亏损5383万元人民币[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16977亿元人民币[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6785千元,2023年同期为1036千元[10][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行政开支为11696千元,2023年同期为17324千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2164千元,2023年同期为6273千元[10][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7205千元,2023年同期为52077千元[10]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34252千元,较2023年同期45905千元下降[13][1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23千元,较2023年同期39千元下降;政府补助4310千元,较2023年同期966千元上升;其他收入2452千元,较2023年同期31千元大幅上升[1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1797千元,较2023年同期5596千元下降;租赁负债利息367千元,较2023年同期677千元下降[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亏损54246千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49114千元[1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使用权益资产中珠海经济特区利佳电子发展有限公司租赁约2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30万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等成本约930万元,2023年同期约8310万元;撇销账面净值约300万元,2023年同期约120万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约20万元,2023年同期约250万元;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48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520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60949千元,应收票据16344千元;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61529千元,应收票据7164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等流动部分为1260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056千元;向第三方供应商预付款项2024年约3960万元,2023年约3530万元[26][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人民币0.8百万元,公平值约为人民币34.6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4.4百万元)[28]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权证券为人民币146,32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224,439千元)[28] - 2021年投资中国公司10%普通股,代价人民币15百万元,2024年6月30日所购股份占比7.73%,公平值约人民币9.7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0.6百万元)[28] - 2021年收购以色列公司1,749,961股优先股,代价约25.0百万美元,2024年6月30日占比15.09%,公平值约18.8百万美元(约人民币136.7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27.8百万美元,约人民币196.7百万元)[29] - 2021年收购加拿大公司206,367股优先股,占比0.37%,代价约1.75百万美元,2024年出售,代价约2.4百万美元,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0.2百万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公平值亏损约人民币66.3百万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4.7百万元)[2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21,69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49,287千元)[3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人民币12,34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11,018千元)[31]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计息银行借贷实际利率为每年3.75%(2023年12月31日:3.75%)[32] - 2024年上半年与珠海经济特区利佳电子发展有限公司公共设施开支813千元(2023年:982千元),租赁开支186千元(2023年:186千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购股计划归属期服务确认开支约人民币30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370万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根据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确认支出约为人民币200万元,2023年同期无[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根据雇员股份奖励计划确认开支约为人民币2480万元,2023年同期无[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430万元,较上期间约4590万元减少约1160万元,减少约25%[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LED灯珠业务毛利下降约10%,为约人民币270万元[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5420万元[49] - 本期收益总额约为3430万元,较上期减少约25.3%,上期约为4590万元[56] - 销售成本由上期约4290万元减少约26.6%至本期约3150万元[58] - 总毛利由上期约300万元减少至本期约270万元,毛利率由上期约6.6%上升至本期约7.9%[60]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期约100万元增加约580%至本期约680万元[61]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上期约230万元减少约30.4%至本期约160万元[62] - 行政及其他开支由上期约4700万元增加约33.8%至本期约6290万元[63] - 本期亏损约5720万元,上期约5190万元,本期纯利率约为 - 166.8%,上期约为 - 113.1%[6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994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0.3,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2170万元[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6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之资本承担已订约金额约为104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30万元[9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4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58名;本期雇员成本约为4420万元,上个期间约为2290万元;本期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为2980万元,上个期间约为370万元[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LED产品收益33220千元,较2023年同期44310千元有所下降;GaN及快速充电产品收益1032千元,较2023年同期1595千元有所下降[13][14] - 公司执行董事确定两个可呈报经营分类,分别为LED产品分类以及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分类[12] - 本期LED产品收益3322万元,占总收益约97.0%,上期为4431万元,占比约96.5%[56] - 本期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103.2万元,占总收益3.0%,上期为159.5万元,占比3.5%[56] - 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本期收益约100万元,占总收益约3.0%,上期约160万元,占比约3.5%[57] 公司股权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吕铠麟先生持有5650万股好仓,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2%,持有83.4万股好仓,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11%[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751,054,785股[71] - Jovial Star International Limited及詹海栗持有股份129,453,785股,股权约17.24%[70] - Wide Yield Investment Holding及秦安琪女士持有股份100,500,000股,股权约13.38%[70] - First Global Limited及赵奕文先生持有股份56,500,000股,股权约7.52%[70][71] - 庄婵玲女士持有股份56,500,000股,股权约7.52%[70] - GSR Capital Special Opportunity Fund L.P.、Golden Sand Capital Ltd及伍伸俊持有股份56,000,000股,股权约7.46%[70] - Qin Xiaolu持有股份39,085,000股,股权约5.20%[70] - 2021年6月17日,公司按每份1港元代价向26名承授人授出34,510,000份购股权,可认购34,510,000股股份[36] - 2023年7月28日,公司按每份1港元代价向48名承授人授出7,890,000份购股权,可认购7,890,000股股份[36] - 2024年1月1日公司董事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5280000份,本期没收5280000份[37] - 2024年1月1日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6950000份,本期没收16310000份,期末可行使数量为6750000份[37] - 2021年6月17日授予公司董事的部分购股权,每股认购价为7.50港元[37] - 2021年6月17日授予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的部分购股权,每股认购价为7.50港元[37] - 公司董事2021年6月17日授予的部分购股权归属期为无或17/6/2021 - 16/6/2022等不同区间[37] - 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2021年6月17日授予的部分购股权归属期为无或17/6/2021 - 16/6/2022等不同区间[37] - 公司董事2021年6月17日授予的部分购股权可行使期为17/6/2021 - 16/6/2024等不同区间[37] - 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2021年6月17日授予的部分购股权可行使期为17/6/2021 - 16/6/2024等不同区间[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无可行使的购股权[37] - 2024年6月30日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可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6750000份[37] - 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6,597,500份,其中已归属及可行使的为3,661,250份[38] - 2021年购股权授出日期估计公平值约为1.22873亿港元,授出日收市价为每股7.5港元;2023年购股权授出日期估计公平值约为417.7万港元,授出日收市价为每股1.25港元[39]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可授出奖励涉及股份与其他股份计划合共不超采纳日已发行股份(751,054,785股)的10%[40] - 2024年1月31日,公司向25名雇员授予754万股奖励股份,估计公平值约为人民币500万元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7 21:12
股权激励计划 - 根据购股权计划,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为0份[5] - 根据购股权计划,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已授出的购股权可发行33,547,000股股份,占当年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约5.26%[6]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起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于2023年12月31日根据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数量分别为75,105,478股和7,510,547股[7] 补充信息 - 上述补充信息不影响年报中的其他信息[8]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31
财务表现 - 全年收益约为人民幣88.6百萬元,較去年小幅增加約1.2%[8] - 第三代半導體GaN業務中之外延片已於本年度為集團錄得收益[8] - 本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之年內虧損幅擴大至人民幣約157.6百萬元,主要由於確認無形資產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減值虧及發行新股份以供債務資本化已抵銷金融負債產生的虧損[8] - 本集團於本年度的收益貢獻主要來自LED燈珠業務,收益約為人民幣88.6百萬元,較上年度小幅增長約1.2%[22] - 本集團第三代半導體GaN業務中之開始錄得收入貢獻約2.95百萬元[22] - 由於本集團出售無形資產所得虧損等非現金流項目,公司擁有人應佔之年內虧損擴大至人民幣約150.72百萬元[22] - 宏光半導體GaN及其他半導體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從上年的0.4%增加至本年的3.3%[35][36] - 宏光半導體的銷售成本增加12.7%,主要由於使用了更高端的原材料[37] - 毛利由上年度約人民幣16.4百萬元減少至本年度約人民幣8.5百萬元,毛利率由上年度約18.8%下跌至本年度約9.6%[38] - LED產品毛利率由上年度約18.8%下跌至本年度約13.7%,主要由於所用材料成本上升[38]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度約人民幣1.2百萬元增加約300%至本年度約人民幣4.8百萬元,主要由於本年度來自中國政府的政府補助增加[39] - 銷售及分銷開支由上年度約人民幣3.0百萬元增加約73.3%至本年度約人民幣5.2百萬元,主要由於銷售及市場推廣員工成本以及差旅開支增加[40] - 行政及其他開支由上年度約人民幣112.7百萬元減少約14.3%至本年度約人民幣96.6百萬元,主要由於(i)以權益結算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減少及(ii)研發成本減少[41,43] - 本年度虧損約為人民幣157.6百萬元,而上年度的虧損則約為人民幣101.3百萬元,主要由於(i)本年度確認無形資產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減值虧損;及(ii)本公司發行新股份以供債務資本化已抵銷金融負債產生的虧損[46] - 本集團於本年度之所得稅抵免約為人民幣2.9百萬元[45] - 本集團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約為人民幣23.2百萬元,主要由於存貨減少及應收貿易及票據款項減少[49]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流動資產淨值約為人民幣284.4百萬元[50]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約為人民幣49.3百萬元[51] 業務發展 - 看好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的發展潛力,於本年度積極發展GaN新業務,致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7] - 第三代半導體業務仍處於研發及投放階段,集團於本年度的收益貢獻仍主要來自LED燈珠業務[7] - 本集團已提升位於中國江蘇省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半導體工廠,並安裝兩條用作生產包括GaN相關產品的生產線[9] - 本集團目前擁有共十七個發明、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當中包括四個LED相關專利[9] - 本集團成功生產自家6英吋GaN功率器件外延片,整個調試生產過程耗時僅三個月,產品良率亦達國際大廠之高標準[10] - 本集團將充分利用現有生產設施,不斷添置先進生產設備,繼續加快研發及生產GaN相關產品[12] - 本集團將積極尋求與更多的優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實現產業鏈升級[12] - 宏光半导体在GaN外延片研发及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徐州工厂安装两条外延生产线并完成设备调试[23][24] - 宏光半导体通过组织优化和引入战略合作方,进一步增强了GaN业务的资金实力和产业链布局[25][26] - 宏光半导体将继續加大GaN產業鏈的研發和拓展力度,冀能盡快實現產能落地[30] - 宏光半導體現有LED燈珠業務將逐步回稳,並將繼續拓展更多專利認證產品[32] 市場前景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國半導體市場的需求在多個領域都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17] - 新能源汽車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最核心的主要應用市場之一,對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的需求持續旺盛[18] - 根據市場預測,GaN功率器件市場將從2020年的4.6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1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70%[28] - 新能源汽車是GaN功率產品的主要增長動力,國內電動車廠商正加快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在汽車領域的應用[29] 投資活動 - 公司通過全資附屬公司徐州金沙江以人民幣15百萬元投資北京鴻智10%的普通股[60] - 公司以約1.75百萬美元收購加拿大公司GaN Systems的206,367股F–2系列優先股[61] - 公司以4百萬美元和1百萬美元分別認購HighTec SP2 Fund的4,000股和1,002.466股[62][63] - 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41
全面收益情况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26,27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5,490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7,795千元人民币,2022年无此项数据[4] 业务收益情况 - 2023年销售LED灯珠收益为85,64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7,185千元人民币;销售GaN及快速充电产品收益为2,9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33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公司LED灯珠业务收益约886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2%,毛利降48%至约853万元,GaN业务开始录得收入约295万元[76]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人民币8860万元,较上年度增加约1.2%,主要因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销售收益增加[107] - 本年度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300万元,占总收益约3.3%,2022年约为人民币30万元,占比约0.4%[85] - 2023年LED产品收益约为8560万元,占总收益约96.7%,2022年分别约为8720万元和99.6%[108] - 2023年收益88600千元,较2022年的87518千元增长1.2%[145][157] - 2023年分类收益为88600千元,分类业绩亏损111052千元;2022年分类收益为87518千元,分类业绩亏损55955千元[176] 收入及收益情况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7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4千元人民币;政府补助为3,03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77千元人民币;其他收入为1,73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63千元人民币[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度约人民币120万元增加约300%至本年度约人民币48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88] 资产情况 - 2023年流动资产中存货为48,78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8,949千元人民币;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为68,69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7,265千元人民币等[7] - 2023年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扣除减值亏损)为68,693千元,2022年为77,265千元[35] - 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106,056千元,2022年为72,476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人民币493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380万元,增加因经营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减少[9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844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6.837亿元[117][118] - 2021年公司附属公司收购Vis IC股份,投资成本约为2500万美元,占2023年12月31日Vis IC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8.7%,投资金额约为1.967亿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25.7%[120] - 2021年12月,公司以400万美元认购基金4000股股份,2023年12月31日金额约为3440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4.5%,公平值亏损约31.1万元[139] - 2023年总资产764886千元,较2022年的718308千元增长6.5%[157] - 2023年总权益720610千元,较2022年的609945千元增长18.1%[157]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为61529千元,应收票据款项为7164千元;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为68327千元,应收票据款项为8938千元[18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权益股本储备为6664千元,非控股权益为683730千元,权益总额为720610千元;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权益股本储备为5098千元,非控股权益为593754千元,权益总额为609945千元[189] 负债情况 - 2023年流动负债中应付贸易款项为11,01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3,262千元人民币;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6,57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5,247千元人民币等[8]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1,018千元,2022年为23,262千元[40] - 2023年银行贷款(无抵押)为10,000千元,与2022年相同[66] - 2023年借贷利息为6982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189千元;2022年借贷利息为373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635千元[181] 成本费用情况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折旧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研发成本为19,62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472千元人民币[26] - 销售成本由上年度约人民币7110万元增加约12.7%至本年度约人民币8010万元,主要因使用更高端原材料[86] - 2023年研发成本约为1960万元,上年度约为2850万元[126] - 2023年销售成本80068千元,较2022年的71087千元增长12.6%[145][157] 所得税情况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2,9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59千元人民币[28] - 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为290万元,上年度约为40万元[114] - 2023年美国即期所得税去年拨备不足6千元,递延税项为 - 2942千元;2022年美国递延税项为 - 359千元[183] - 美国附属公司2023年和2022年应课税溢利按21%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国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25% [182,184] 每股情况 - 2023年计算每股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37,195,914股,2022年为568,597,433股[30] - 2023年每股亏损0.2365元,较2022年的0.1781元增长32.8%[157]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37195914;2022年为568597433[185] 贸易条款 - 集团贸易条款主要为信贷形式,信贷期一般30至90日,主要客户可延至最多120日[21] 股份发行与清偿 - 2023年5月31日,公司以每股0.80港元价格配发及发行129,453,785股股份,清偿约103,563,000港元(约人民币95,899,000元)贷款[46] - 2022年初至2023年底,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从563,591,000增至751,054,785,金额从4,937千元增至6,664千元[70] - 公司发行新股份总成本为1.07886亿元,与债务额差额确认为清偿金融负债损失约1169万元[71] 减值亏损 - 公司确认以公平值减出售成本计量技术专业知识的减值亏损为人民币42,867,000元[48] 业务发展与布局 - 公司在徐州厂房安装两条外延生产线,引入的核心机器已运抵并准备制造芯片[53] - 2023年初公司完成氮化镓外延片设备生产调试和芯片产线核心设备购入安装调试[76] - 公司基本完成芯片产线安装调试等准备工作,为量产GaN芯片铺路[78] - 公司优化子公司组织结构,设立深圳鎵宏半導體为氮化鎵业务中国总部,持有徐州工厂100%股权[78] - 子公司深圳鎵宏半導體成功引进战略股东,充实资金投入并增强GaN芯片下游应用[79] - 公司将加大力度完善第三代半导体GaN产业链,加快研发及拓展应用,寻求战略伙伴,发展现有LED灯珠业务[105][106] 毛利与利润率情况 - 毛利由上年度约人民币1640万元减少至本年度约人民币850万元,毛利率由上年度约18.8%下跌至本年度约9.6%[87] - 本年度净利润率约为–177.8%,上年度约为–115.7%,利润率恶化因确认减值亏损及债务资本化[92] - 资产回报率由上年度约–14.1%减少至本年度约–20.6%,减少因确认减值亏损及债务资本化[95] - 2023年LED产品毛利率为13.7%,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毛利率为 - 109.1%,总毛利率为9.6%;2022年分别为18.8%、 - 0.9%、18.8%[110] - 2023年毛利8532千元,较2022年的16431千元下降48.1%[145][157] - 2023年股本回报率约为 - 21.9%,较上年度的 - 16.6%减少[131] 开支情况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20万元,较上年度增加约73.3%;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9660万元,较上年度减少约14.3%[113] 经营活动现金情况 - 2023年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6820万元,上年度约为9480万元[129] 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比率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8.2倍,较2022年的2.9倍增加;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较2022年的6.7%减少[133][134] 股权交易 - 2023年4月2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向雇员持股平台转让江苏镓宏半导体约21.01%股权,代价为351.42万美元,约2420万元,2026年4月16日前现金支付[140] 亏损情况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为150,723千元,2022年为101,287千元[57] - 本年度亏损约为人民币1.576亿元,上年度约为人民币1.013亿元,亏损增加因确认减值亏损及债务资本化[91] - 2023年除所得税抵免前亏损160509千元,较2022年的101646千元增长57.9%[145][157] - 2023年净亏损157573千元,较2022年的101287千元增长55.6%[145][157] 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 - 珠海宏光自2022年1月1日起三年内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减至15%[54] 业务出售计划 - 2023年底公司拟出售Fast Charging全部股权,其持有的技术专业知识账面价值约5941.9万元,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出售[71]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半导体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191] - 集团经营分类为在中国从事半导体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198] - 集团产品包括LED灯珠、GaN芯片、GaN器件及相关应用产品和快速电池充电产品[198] - 执行董事确定两个可报告及经营分类,分别为LED产品和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198]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未应用于本期间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正评估首次应用部分修订本后的影响,认为不会产生重大影响[192,194] 股息情况 - 公司2023年和2022年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186] 财务报表相关 - 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金额约整至最接近之千位数[198] 经营决策相关 - 首席经营决策者为本公司执行董事[198] 分类分析相关 - 集团将进行按可报告及经营分类划分的收益及业绩分析[199] - 涉及分类资产及负债相关内容[200]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8: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 HG Semiconductor Limited,股份代号为 6908[1] - 董事会成员包括鄒海燕先生、徐志宏博士、陳仲戟先生等[3] - 公司秘书陈永健先生于2023年5月1日辞任[4] - 公司秘书陈增武先生于2023年5月1日獲委任并于2023年7月1日辞任[4] - 公司秘书曾傲嫣女士于2023年6月2日獲委任[4] - 公司授权代表为Ocorian Trust (Cayman) Limited[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5] - 公司主要營业地点位于珠海市南屏科技工业园[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珠海市拱北支行[5] - 公司股份代号为6908[5] - 公司网页为www.hg-semiconductor.com[5] - 公司法律顾问为刘贺韦律师事务所[5] 财务数据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45,905千元,比上一期间增长了5.9%[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销售成本为42,866千元,比上一期间增长了21.2%[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3,039千元,比上一期间减少了62.4%[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期内虧損为51,939千元,比上一期间增长了0.8%[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物業、廠房及設備为181,598千元,比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66.8%[7]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无形資產为68,652千元,比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减少了3.5%[7]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为52,005千元,比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18.7%[7]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流動負債為159,777千元,比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64.7%[7]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權益總額为616,977千元,比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1.2%[7]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分包及销售,全速推进第三代半导体GaN的业务发展,拓展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逐步实现战略转型[72] - 公司一直向集研发、制造、包装、封测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半导体整合设备生产模式(IDM)企业目标前进,全速推进第三代半导体GaN业务的同时,进行了业务架构重组[73] - 公司将不断加快研发及生产GaN技术相关产品的步伐,持续推进固有的业务策略以抓紧市场商机,旨在成为大中华区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IDM企业[74] 市场趋势 - 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测报告显示,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150亿美元,下降幅度为10.3%[75] - 2024年,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出现强劲复苏,增长率预测为11.8%,市场规模将达到5,760亿美元[75] -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受到各国限制,但转化为推动力,投放更多资源及资金于科研上,半导体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76] 其他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或本集团目前旗下任何成员公司於本报告期内并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33]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按以下数据计算: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二零二三年人民币千元未经审核虧損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49,114) (51,515)[34] - 每股基本虧損乃按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除以期內本公司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计算[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