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光半导体(06908)

搜索文档
宏光半导体(06908)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6 21:34
报告发布与获取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发布通知日期为9月15日[3][9] - 中、英文版中期报告已分别上载于公司及港交所网站[3][6] 非登记股东申请 - 非登记股东欲收报告印刷本,可填表格寄回指定地址[4][7] - 申请表格可从公司或港交所网站下载,也可电邮副本[4][7] 电子通讯收取 - 非登记股东欲电子收取通讯,应联络中介提供邮箱[5][8][12][13] 申请表格要求 - 申请表格需填股东姓名等资料,网站下载必须填写[14] - 未作选择等情况申请表格将作废[3] 个人资料相关 - 个人资料用于电子发布通讯及联络[5] - 公司可披露或转移个人资料[6]
宏光半导体(06908)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6 21:33
报告相关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已上传公司及港交所网站[3][6] - 2025年9月15日发布中期报告发布通知[3][8] 股东服务 - 股东可免费更改通讯收取方式和语言版本[4][7] - 索取印刷本可填申请表寄回或电邮[4][7] - 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收电子通知[5][8] 公司信息 - 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股份代号6908[2][10] 申请规定 - 索取印刷本请求一年内有效[11] - 申请表格个人资料用于电子通讯联络[11] 资料隐私 - 个人资料提供自愿,不足或影响申请[11] - 公司可披露或转移个人资料[11] - 股东有权书面查阅及修改资料[11]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6 21:31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益为330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7] - 期内亏损为6600.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33,06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4,252千元人民币下降3.5%[20] - 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66,00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7,205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5.4%[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3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5930万元人民币[67] - 总收益3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3430万元人民币)[72][73] - 净亏损6600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5720万元人民币),净利率降至-199.6%(上年同期:-167.0%)[85][86] - 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7,205千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66,004千元,增幅为15.4%[10][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9.29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4.246百万元扩大9.3%[28]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变化) - 毛利为321.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7] - 毛利321.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上年同期:271.8万元人民币),毛利率升至9.7%(上年同期:7.9%)[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3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67]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29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上年同期:3150万元人民币)[76] - 研发成本23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1%(上年同期:1140万元人民币)[82] - 行政及其他开支65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上年同期:6290万元人民币)[81] - 其他行政开支为29,29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696千元人民币增加150.5%[20] - 财务成本为2,2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64千元人民币增长4.6%[20][23] - 银行借款利息为1,93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97千元人民币增长7.7%[23] - 期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为人民币20.8百万元(上个期间:约人民币29.8百万元)[138]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29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00万元减少3.3%[50]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LED产品收益为24,93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3,220千元人民币下降25.0%[20][22] - 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为8,13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2千元人民币增长687.9%[20][22] - LED产品收益249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0%(上年同期:3322万元人民币),占比降至75.4%(上年同期:97.0%)[73][75] - 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81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0%(上年同期:103.2万元人民币),占比升至24.6%(上年同期:3.0%)[73][75]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4578.2万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21.2%[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69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679千元有所改善[11][1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561千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1,569千元[13]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9,834千元,主要来自配售新股和银行借贷[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782千元,较期初的8,779千元大幅增加421.5%[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于2025年6月30日达到4578.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877.9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421.4%[40] - 现金及银行结余458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420.5%(2024年末:880万元人民币)[8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增至1.96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6%[8] - 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降至9837.4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6.0%[8] - 存货降至5586.7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5.3%[8] - 应付贸易款项降至1508.8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2.0%[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从2024年初的720,61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2,927千元,降幅为26.0%[10] - 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总额为人民币75.69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67.242百万元增长12.6%[32]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7.824百万元,占应收总额的19.5%[32] - 向供应商支付原材料预付款项约人民币36.4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42.8百万元减少14.9%[36] - 无形资产账面值约人民币0.3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0.4百万元减少25.0%[31] - 使用权资产新增人民币3.0百万元的关联方租赁(期初:人民币0.1百万元)[29] - 人民币计价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454.1万元人民币,占现金总额的53.6%,且受中国外汇管制限制[42] - 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底的1934.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8.8万元人民币,降幅达22.0%[43] - 账龄在0-30天的应付贸易款项为513.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736.4万元人民币减少30.2%[43] - 公司银行借贷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无抵押贷款余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利率维持在3.35%[44] - 流动比率6.5(2024年末:5.2),流动资产净值2.36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035亿元人民币)[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已订约金额约为人民币14.4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8.0百万元)[133] 投资和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 - 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7838.1万元人民币[7] - 投资重估储备出现大幅变动,从2024年初的41,802千元变为2025年6月30日的-68,811千元,降幅达264.6%[1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亏损78,38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66,283千元亏损扩大18.3%[1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亏损人民币1.6百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2.1百万元[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中以色列公司投资公允价值降至13.7百万美元(约人民币98.4百万元),较期初24.9百万美元(约人民币181.9百万元)大幅下跌45.0%[38]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于2025年上半年确认公平值亏损约784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650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9] - 公司对VisIC Technologies Limited总投资成本约25百万美元,持有其12.87%股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额约为人民币98.4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16.9%[124] - 公司于2022年1月以约100万美元认购1,002.466股基金股份,该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32.1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5.5%,期间确认公允价值亏损约人民币1.6百万元[127] 融资活动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份获得资金84,028千元[10][13] - 2025年2月完成供股发行187,763,696股新普通股,净价格每股0.468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87.8百万港元[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已动用59.5百万港元,未动用28.3百万港元,其中研发能力加强部分已动用24.4百万港元,未动用28.3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41] - 供股所得款项中35.1百万港元已全部用于提供一般营运资金[141] - 供股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751,054,785股增加至938,818,481股,增幅约25%[118] - 供股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由751,054,785股增加至938,818,481股[56] 股份奖励和购股权计划 - 2021年向26名承授人授予3451万份购股权,行权价为每份1港元[47] - 2023年向48名承授人授予789万份购股权,行权价为每份1港元[48] - 2021年购股权计划中高级管理层及雇员未行使数量从年初9,037,500股减少至6,537,500股,其中2,500,000股因未达归属条件失效[49]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中2,076,250股因行使期结束(2025年6月30日)失效,剩余未行使数量为2,057,500股[49][51] - 股份奖励计划第一批授予7,540,000股奖励股份,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970,000股被没收,未行使数量为6,360,000股[52][53] - 2021年购股权授予日公平价值约为122,873,000港元,授予日股价为每股7.5港元[50] - 2023年购股权授予日公平价值约为4,177,000港元,授予日股价为每股1.25港元[50] - 2021年购股权中3,000,000股虽未行使但尚未满足归属条件(需促使目标公司成为客户),暂不可行使[49][51] - 股份奖励计划上限为已发行股份751,054,785股的10%[5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价格统一为每股1.40港元[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6,360,000股已归属奖励股份仍处于行政分配流程中[54] - 第一批股份奖励公允价值约人民币4.7百万元,授出日股价每股0.69港元[55]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第一批股份奖励确认支出人民币0.3百万元,同比下降85%[55] - 第二批股份奖励授予7名董事及25名雇员共计67,565,478股[55] - 第二批股份奖励公允价值约人民币35.9百万元,授出日股价每股0.57港元[56]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第二批股份奖励确认支出人民币17.6百万元[57] - 雇员持股平台持有深圳镓宏19.10%股权公允价值约6.9百万美元(人民币50.3百万元)[58] - 雇员股份奖励计划收到对价约3.5百万美元(人民币25.5百万元)[58]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雇员股份奖励计划零支出,同比减少100%[59] -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奖励股份经供股调整后为66,780,000股[56] - 2021年6月授予34,51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7.5港元[98] - 2023年7月授予7,89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4港元[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对应股份数为8,595,000股[98][102] - 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1%[102] - 报告期内4,595,000份购股权因失效/没收而注销[98] - 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75,105,47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0%[106] - 计划授权限额为93,881,848股,占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10%[107] - 服务供应商分限额为9,388,184股,占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1%[108] - 2024年1月31日向25名雇员授予7,540,000股奖励股份,当日收盘价每股0.67港元[115] - 2024年1月31日授予股份估计公平值约人民币470万元[115] - 2024年12月4日向7名董事及25名雇员授予67,565,478股奖励股份,当日收盘价每股0.56港元[115] - 2024年12月4日授予股份估计公平值约人民币3,590万元[115] - 本期间已入账与股份奖励相关开支约人民币1,790万元[115] - 任何选定参与者获授奖励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111] - 奖励股份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予发行的股份数目为73,14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9.5%[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已授出但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89,835,000股[117] - 供股完成后对2024年12月奖励股份进行调整,调整后股份数目为66,780,000股[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计划授权限额可供授出的股份数目为1,965,478股[118] - 雇员持股平台99%合伙权益已于2024年6月30日授予选定参与者,无其他合伙权益可供日后授出[123] - 2025年1月30日有6,360,000股奖励股份以零代价归属,归属前收市价为每股0.61港元[117] 其他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FastSemi以4百万美元认购HighTec SP2 Fund的4,000股股份[126]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徐州金沙江以人民币15百万元投资北京鸿智10%普通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投资金额为零[125] - 2023年9月28日投资人对深圳镓宏半导体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100百万元,其中约1,672,656.51美元(约人民币11,860,807.31元)作为注册资本,占增资后股权的约9.0909%[128] - 投资人就增资协议支付首笔出资额人民币55百万元,但未能支付第二笔出资额人民币45百万元,导致协议于2025年1月1日终止[130][13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邹海燕、萧妙文和刘皖文[145] - 审核委员会主席邹海燕具备上市规则要求的专业资格及经验[145]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符合会计准则[145] - 审核委员会确认财务报表已作出充分披露[145]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徐志宏、赵奕文和李阳[146] - 截至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邹海燕、萧妙文和刘皖文[14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142] - 公司确认本期间无违反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14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准则[143] - 董事会确认本期间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43] 税务和补助 - 政府补助为2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10千元人民币下降93.9%[22] - 珠海宏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继续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25][26] 雇员和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158名雇员(2024年12月31日:161名),期间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37.1百万元(上个期间:约人民币44.2百万元)[138] 关联方交易 - 与关联方珠海经济特区利佳电子发展的交易总额为87.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9.9万元人民币下降12.4%[45] 其他全面收益 - 汇兑储备从2024年初的-9,088千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4,207千元[10] 分类业绩 - 分类业绩总亏损为34,79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0,130千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0.6%[20]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70人民币分[7] - 每股基本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69,727,418股,较去年同期751,054,785股增加2.5%[28] 资本开支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人民币15.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9.3百万元增长61.3%[3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38,818,481股[93][97] - 主要股东Jovial Star
宏光半导体(06908) - 截止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8:35
股本与股份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100亿股,面值每股0.01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9.38818481亿股,库存为0[2] 股份计划 - 2016年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859.5万股,本月底或发行534.5万股[3]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或发行1.00241848亿股[4]
宏光半导体(06908.HK):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为5929.3万元
格隆汇· 2025-08-30 00: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3306.1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3.5% [1] - 同期毛利321.4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8.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929.3万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期亏损5424.6万元扩大 [1] 每股数据 - 基本每股亏损7.70分人民币 [1]
宏光半导体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5929.3万元,同比增加9.3%
智通财经· 2025-08-29 23:54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3306.1万元 同比减少3.4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929.3万元 同比扩大9.3% [1] - 每股基本亏损7.7分 [1] 业务构成 - LED灯珠收益约2490万元 同比下降25% 占总收益75.4% [1] - LED灯珠收益占比从上年同期97.0%下降至75.4%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LED产品销售收益下降 [1] - 业绩下滑主因中国经济疲弱及消费者情绪低迷 [1]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2:1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减少至约人民币33.1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约人民币34.3百万元下降3.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33.1百万元,同比下降3.5%[59][63] - 总收益从3425.2万元人民币下降至330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64]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9,293千元[7] - 亏损净额约人民币66.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7.2百万元扩大15.4%[2] - 净亏损从5720万元人民币扩大至6600万元人民币,亏损率从167.0%恶化至199.6%[73][74]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人民币142,970千元[7] - 公司总亏损收窄30.6%至3479.5万元人民币,其中LED业务亏损收窄42.1%至308.4万元,GaN业务亏损收窄29.2%至3171.1万元[15] 毛利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增加至约人民币3.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约人民币2.7百万元增长18.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2百万元,同比增长18.2%[59] - 毛利率从7.9%提升至9.7%,毛利从271.8万元人民币增长至321.4万元人民币[66] 成本和费用变动 - 行政及其他开支增至人民币65.6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62.95百万元增长4.4%[3]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629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65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69] - 研发成本从114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3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1%[69][70] - 财务成本增长4.6%至226.3万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增长7.7%至193.5万元[19] - 应贸易及票据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人民币0.18百万元[3] 业务线收益表现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5%至3306.1万元人民币,其中LED产品收益下降24.9%至2493万元,GaN产品收益大幅增长687.9%至813.1万元[15][18] - 公司收益75%来自LED灯珠业务,25%来自GaN业务[59] - LED产品收益从3322.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49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0%,占总收益比例从97.0%降至75.4%[64] - GaN及半导体产品收益从103.2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81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2%,占比从3.0%提升至24.6%[64] - 销售成本从315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9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65] 资产和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 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益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人民币78.38百万元[3]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人民币78,381千元[7]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1.9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98.4百万元,大幅减少45.9%[33][34] - 对Vis IC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为9840万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16.9%,当期确认公允价值亏损7830万元人民币[7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4.6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2.1百万元,减少7.2%[30] - 该基金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约人民币32.1百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5%[82] - 该基金投资本期确认公允价值亏损约人民币1.6百万元[8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45.78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8.78百万元增长42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8百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45.8百万元,增长421.5%[3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88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458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供股筹资[76] 融资和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份筹集资金人民币84,028千元[7] - 公司完成2024年供股发行187,763,696股新股,每股认购价0.48港元[94] - 供股净价格约为每股0.468港元,总面值1,877,636.96港元[9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87.8百万港元[94] - 已动用供股所得款项59.5百万港元,未动用28.3百万港元[94] - 用于加强研发能力的52.7百万港元中已动用24.4百万港元[94] - 用于一般营运资金的35.1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94] - 未动用研发款项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9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至人民币196.83百万元,较期初189.98百万元增长3.6%[5] - 资产净值下降至人民币532.93百万元,较期初577.79百万元减少7.8%[6] - 权益总额从期初人民币577,789千元下降至期末人民币532,927千元[7] - 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7.2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75.7百万元,增长12.6%[28]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0.3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7.8百万元,减少12.3%[28] - 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9.3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5.1百万元,减少21.8%[36] - 账龄0-30日的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4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5.1百万元,减少30.2%[37] - 预付款项及按金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的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8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6.4百万元,减少14.9%[29]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6.5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2.7百万元,减少10.4%[29] - 无形资产账面值下降25%至30万元人民币,摊销费用保持200万元人民币[27] 股份激励计划相关 - 2021年6月17日公司向26名承授人授出34,510,000份购股权,认购价为每股1港元[40] - 2023年7月28日公司向48名承授人授出7,890,000份购股权,认购价为每股1港元[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购股权计划相关开支为人民币2.9百万元(去年同期:人民币3.0百万元)[43] - 2021年授出购股权的估计公平值约为122,873,000港元,授出日收市价为每股7.5港元[43] - 2023年授出购股权的估计公平值约为4,177,000港元,授出日收市价为每股1.25港元[43] - 2024年1月31日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25名雇员授予7,540,000股奖励股份[46] - 股份奖励计划规定可授出股份总数不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751,054,785股的10%[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购股权中尚未行使数量为6,537,500份,其中3,537,500份已归属并可行使[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购股权中2,057,500份已归属并可行使,认购价为每股1.4港元[42] - 部分2021年购股权因未达成业绩条件(如获取融资额、发展客户)而失效或没收[42][45] - 第一批股份奖励于2025年1月30日归属6,360,000股,其估计公平值约为人民币470万元[47]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就第一批股份奖励确认支出人民币30万元,同比减少85%[48] - 公司于2024年12月4日向7名董事及25名雇员授予第二批股份奖励共计67,565,478股[48] - 第二批股份奖励的估计公平值约为人民币3,590万元,授出日股价为每股0.57港元[50]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就第二批股份奖励确认支出人民币1,760万元[50]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未确认任何雇员股份奖励计划开支,同比减少100%[52] - 雇员成本中包含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约人民币20.8百万元[92] 投资和业务发展 - 公司于2022年1月以约100万美元认购基金1,002.466股[82] - 台州汇融嘉能友创于2023年9月28日同意向深圳镓宏增资人民币100百万元[83] - 增资中约1,672,656.51美元(约人民币11.9百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占深圳镓宏扩大后股权约9.0909%[83] - 投资人已支付首笔出资额人民币55百万元[85] - 第二笔出资额人民币45百万元支付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后仍未支付[85] - 雇员持股平台持有深圳镓宏约19.10%股权的公平值约为690万美元(约人民币5,030万元)[51] - 公司已于2024年8月28日收到雇员持股平台代价约350万美元(约人民币2,550万元)[51] 资本支出和雇员情况 - 物业、厂房和设备投资增长61.3%至1500万元人民币[26]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约人民币14.4百万元(2024年末:18.0百万元)[88]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聘用158名雇员(2024年末:161名),雇员成本约人民币37.1百万元[92] 其他收入和税务 - 其他收入及收益大幅下降94.8%至35.1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93.9%至26.3万元[18] - 珠海宏光半导体继续享受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21][22] 市场与行业数据 -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11.2%至7,009亿美元[55] -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6年预计增长8.5%至7,607亿美元[5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55] - 中国2025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进口同比下降12%[56] - 中国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5.62百万辆,同比增长27.86%[57] - GaN功率器件市场预计从2020年46百万美元增长至2026年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0%[6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确认期间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并充分披露[9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7] - 公司确认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6] - 公司报告期内未派发任何股息[23] - 财务报表以人民币为功能货币呈列[10] - 公司主要从事LED灯珠、GaN芯片及GaN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8] - 公司经营分类为LED产品以及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14] - 公司获得关联方珠海经济特区利佳电子发展有限公司300万元人民币的10年期租赁合约[25] - 银行借贷保持稳定为人民币10.0百万元,实际利率3.35%[37]
港股半导体股走强,中芯国际涨超8%,华虹半导体涨超5%
格隆汇APP· 2025-08-28 11:01
港股半导体板块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整体走强 顺泰控股涨超18% 中芯国际和上海复旦涨超8% 晶门半导体涨6% 华虹半导体涨超5% 宏光半导体涨超3% [1] 个股涨跌幅及市值 - 顺泰控股(01335)涨18.32%至0.155港元 总市值3.77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涨8.98%至61.300港元 总市值4895.62亿港元 [2] - 上海复旦(01385)涨8.77%至37.960港元 总市值311.81亿港元 [2] - 晶门半导体(02878)涨6.00%至0.530港元 总市值13.24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涨5.78%至55.800港元 总市值965.05亿港元 [2] - 宏光半导体(06908)涨3.33%至0.620港元 总市值5.82亿港元 [2] - 硬蛋创新(00400)涨2.87%至2.510港元 总市值41.27亿港元 [2] - 芯智控股(02166)涨2.79%至1.840港元 总市值8.99亿港元 [2] - 英诺赛科(02577)涨2.59%至83.100港元 总市值743.25亿港元 [2] - 中电华大科技(00085)涨1.69%至1.800港元 总市值36.54亿港元 [2]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港股半导体股 上海复旦一度涨近11%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49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普遍上涨 上海复旦涨7.68%至37.58港元 中芯国际涨7.02%至60.2港元 华虹半导体涨4.27%至55港元 晶门半导体涨4%至0.52港元[1] - 顺泰控股涨幅达12.98%至0.148港元 宏光半导体涨3.33%至0.62港元 芯智控股涨2.23%至1.83港元[2] - 上海复旦盘中一度大涨近11% 最高触及38.66港元 最终收于38.2港元[3][5] 国产芯片替代趋势 - 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有望从当前水平提升至40% 外采芯片比例将从2024年的63%降至42%[2]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大模型 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推动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2] - 国内大模型开发企业与互联网平台预计逐步提高国产芯片采购规模 国产芯片供应商及配套产业链企业迎发展机遇[3] 政策驱动与技术发展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驱动技术研发与工程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 加速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3] - 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平台推广 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3] - 天风证券指出半导体、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领域为长期趋势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3] 企业财务表现 - 上海复旦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9亿元 同比增长2.49% 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下降44.38%[4] - 净利润下降主因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及政府补助专项验收减少 存货中部分产品需求下降及库龄变长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5]
宏光半导体(06908.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21 21:56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以审议中期业绩 [1] - 审议内容包括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业绩公告发布 [1] - 将考虑批准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