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道旅游科技(08069)

搜索文档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16: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2收益为95,979千港元,2022年为6,170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38][46] - 2023年Q2销售成本为79,128千港元,2022年为3,947千港元[38] - 2023年Q2毛利为16,851千港元,2022年为2,223千港元[38] - 2023年Q2经营亏损为166千港元,2022年为2,364千港元[38] - 2023年Q2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0港仙,2022年为 - 0.89港仙[38] - 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因配售事项发行股份使股本增加1,125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16,875千港元[39] - 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溢利为1,798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为2,230千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59,215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8,293千港元[39] - 2023年Q2可呈報分部收益為95,979千港元,2022年Q2為6,364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長[48] - 2023年Q2可呈報分部溢利為789千港元,2022年Q2虧損2,598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48] - 2023年Q2除所得稅前虧損432千港元,2022年Q2虧損3,607千港元,虧損大幅收窄[48] - 2023年Q2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虧損)淨額為53千港元,2022年Q2為170千港元[50] - 2023年Q2持續經營業務開支96,198千港元,2022年Q2為8,704千港元,開支大幅增加[52] - 2023年Q2已終止業務開支86千港元,2022年Q2為1,224千港元,開支大幅減少[54] - 2023年Q2財務成本淨額為162千港元,2022年Q2為184千港元,成本略有下降[57] - 香港適用利得稅率為16.5%,2023年Q2和2022年Q2均無利得稅撥備[58] - 2023年Q2持续经营业务溢利18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69.5万港元;已终止业务亏损6.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24万港元[62] - 2023年Q2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03947亿股,2022年同期为4.41321亿股[62] - 2023年Q2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30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89港仙[62] - 2023年Q2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0.31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61港仙[62] - 2023年Q2来自已终止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0.01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28港仙[6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Q2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息[64] - 2023年Q2向正天投资有限公司支付租赁开支35.2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67] - 2023年Q2向Y's Japan Limited支付预订服务费开支5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8万港元[67] - 2023年Q2从旅科工房有限公司获得管理服务费收入3.6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67] - 2023年Q2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津贴为67.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1.3万港元;退休金成本为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万港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1,845.3%至约830万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102.8%至约880万港元[23] - 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亏损较2022年同期减少88.0%至约40万港元[23] - 公司毛利增加约1460万港元,因国际边境重开及解除旅游限制重新推出出境旅行团[25]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亏损减少约100万港元,该业务自2022年6月起终止营运[25] - 销售开支增加约790万港元,因销售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支付服务费、出团领队薪金及福利、旅行团广告开支等增加[21][25] - 行政开支增加约450万港元,因行政及营运员工人数据增加、薪金增加及新零售和餐饮业务行政开支增加[23][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收益从2022年Q2约0.9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Q2约87.3百万港元,增幅100倍,且转亏为盈,从亏损约3.2百万港元变为溢利约5.8百万港元[10] - 零售业务分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约7.0百万港元,分部亏损约2.3百万港元[11] - 新餐饮业务分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约1.7百万港元,分部亏损约2.6百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旅行团收益较2022年同期增加9,916.5%至约8570万港元,毛利增加7,116.6%至约1510万港元[13][1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中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8730万港元,毛利1670万港元;零售业务收益700万港元,毛损70万港元;餐饮业务收益170万港元,毛利90万港元[13]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中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90万港元,毛利20万港元;零售业务收益530万港元,毛利200万港元;已终止业务中加密货币开采收益20万港元,毛利20万港元[13] - 2023年Q2销售旅行团收益为85,741千港元,2022年为856千港元[46] - 2023年Q2销售时尚生活及保健产品收益为6,972千港元,2022年为5,309千港元[46] 股份配售情况 - 2023年6月2日公司完成配售112,500,000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160港元,较2023年5月10日收市价每股0.140港元溢价约14.3%[12] - 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6百万港元,相当于净发行价每股0.157港元[12] 证券交易及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26] - 自2016年12月16日至2023年6月30日,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购股权,报告日期无尚未行使购股权[27] 董事及主要人员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无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参与安排使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有权认购证券或收购股份、债权证获利[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及紧密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公司拥有业务或权益[32] 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纵横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14.7%[30] - 纵横游投资由陈淑薇女士、袁士强先生及袁振宁先生分别持有68.02%、23.42%及8.56%的权益[3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条文,惟与守则条文第C.2.1条有所偏离[34]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交易必守标准及行为守则[35] 财务业绩审阅情况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连同管理层审阅[36] 业务地区及架构情况 - 公司業務位於香港,所有收益均來自香港及澳門客戶[49] - 公司組織架構分為五個可呈報分部,包括四個持續經營和一個已終止經營分部[47]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4 16:3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95,9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70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6,8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23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1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64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74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4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07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3,935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控股权益亏损为2,23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328千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0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为0.89港仙[6]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59,215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8,293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95,9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70千港元;已终止业务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4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可呈報分部溢利为7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598千港元[17][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4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607千港元[17][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虧損)淨額为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0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和已终止业务总收益为9600万港元,毛利为1690万港元;2022年同期总收益为6400万港元,毛利为240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亏损较2022年同期减少88.0%至约0.4百万港元[48] - 集团毛利增加约14.6百万港元,因国际边境重开及解除旅游限制,重新推出出境旅行团[48]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亏损减少约1.0百万港元,该业务自2022年6月起终止营运[48] - 销售开支增加约7.9百万港元[48] - 行政开支增加约4.5百万港元[4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23年为179.8万港元,2022年亏损393.5万港元[26]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6.03947亿股,2022年为4.41321亿股[26] - 来自持续经营及已终止业务每股基本盈利2023年为0.30港仙,2022年亏损0.89港仙[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观光及旅行科技投资、零售业务和餐饮业务[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可呈報分部收益为87,2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61千港元[17][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零售业务可呈報分部收益为6,9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09千港元[17][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餐饮业务可呈報分部收益为1,7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千港元[17][18] - 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收益由2022年约9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8730万港元,增幅100倍,且转亏为盈[31] - 零售业务分部2023年收益约7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230万港元[33] - 新餐饮业务分部2023年收益约17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260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旅行团收益较2022年同期增加9916.5%至约8570万港元,毛利增加7116.6%至约1510万港元[37] - 2023年二季度自由行产品销售覆盖全球旅游地点,而2022年同期受疫情影响销情淡薄[38] - 2023年二季度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恢复销售,2022年同期受疫情影响销情淡薄[40] - 2023年二季度零售业务收益来自零售店及网上的时尚生活及保健产品销售[41] - 2023年4月公司在香港尖沙咀的餐厅正式开业,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来自该餐厅食品及饮料销售[42] 成本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地接成本为39,9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5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机票成本为30,5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存货成本为7,7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7千港元[21] - 已终止业务雇员福利开支2023年为9.5万港元,2022年为7.9万港元[22]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净额2023年为16.2万港元,2022年为18.4万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1845.3%至约830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102.8%至约880万港元[47] 税务与股息相关 - 香港适用利得税税率为16.5%,2023年和2022年均无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2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股息[28] 股权与证券交易相关 - 2023年6月2日公司完成配售1.125亿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160港元,较2023年5月10日收市价溢价约14.3%,所得款项净额约1760万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1] - 自2016年12月16日至2023年6月30日,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购股权,公告日期无尚未行使购股 权[52] 业务运营与发展相关 - 因加密货币市场及价格波动、电力成本上涨和开采难度增加,加密货币开采于2022年6月15日暂停[4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开始,公司将旅行团产品多元化,业务扩展至欧洲二十多个国家[49] - 2023年6月,公司净楼面面积超4,000平方呎的新概念店开业[49] 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惟与守则条文第C.2.1条有所偏离[55]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6:32
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业务数据变化 - 22/23财政年度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收益较21/22财政年度增长75倍,从约160万港元增至约1.256亿港元[8][9] - 21/22财政年度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亏损约1270万港元,22/23财政年度转为溢利约390万港元[9] - 与2021/2022财政年度相比,旅行团收益增加7868.1%至约1.23亿港元,毛利增加2540.3%至约2580万港元[21] - 2022/2023财政年度,自由行产品收益为80万港元,毛利为80万港元[19] - 2022/2023财政年度,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为180万港元,毛利为180万港元[19] 零售业务数据情况 - 22/23财政年度零售业务录得分部收益约322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500万港元[10] - 2022/2023财政年度,零售业务收益为3210万港元[19] - 22/23财年零售业务消耗0.50公斤(相当于0.0005吨)包装材料[188] 餐饮业务数据情况 - 22/23财政年度餐饮业务录得分部收益约7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300万港元[10] - 2022/2023财政年度,餐饮业务收益为70万港元,毛利为30万港元[19] - 公司拥有51%权益的附属公司丰衣足食国际有限公司于2023年2月14日至3月15日对餐厅进行试业[10] - 公司餐饮业务于2023年2月14日至3月15日试业,4月正式开业[1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年内亏损由21/22财政年度约1610万港元下跌52.3%至22/23财政年度的约770万港元[8] - 22/23财年销售开支较21/22财年的约330万港元增加263.7%至约1180万港元[30] - 22/23财年行政开支较21/22财年的约1540万港元增加61.3%至约2480万港元[32] - 公司通过拥有50%权益的合营企业投资七间初创公司,分占合营企业业绩由21/22财年亏损约160万港元转为22/23财年溢利约210万港元[33] - 22/23财年公司亏损较21/22财年约1610万港元减少52.3%至约770万港元[3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42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970万港元)[3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5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1100万港元),港元占总结余的91.4%(2022年3月31日:89.1%)[36] - 2023年3月31日银行借款账面价值约为8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410万港元)[37] - 2023年3月31日应付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款项账面价值约为10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3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1倍,2022年3月31日为1.6倍[45]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的39.9%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8.2%[47] - 22/23财政年度,集团收购物业等的总成本约1990万港元,21/22财政年度约1230万港元[4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以日圆计值的未结算远期外汇合约名义本金约31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70万港元[5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85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30名[60] - 22/23财政年度,集团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169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880万港元[60] - 22/23财政年度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购股[61] 公司配售情况 - 22/23财政年度公司完成两次配售,合共1.68095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560万港元[11] - 2022年5月24日公司完成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80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281港元,较2022年5月5日收市价折让19.7%,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90万港元[40] - 2022年公司尝试配售最多9600万股新普通股,因协议条件未达成,配售协议失效[41] - 2022年11月16日,公司完成配售88,095,000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70万港元,用作零售业务营运资金[43] - 2023年6月2日,公司完成配售112,500,000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760万港元,用于结算多项开支[44] - 2023年3月31日,首次配售股份未动用所得款项约370万港元存入香港持牌银行,已动用1820万港元,总所得款项2190万港元[62] - 首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中,支付薪金目标分配1300万港元,已动用1160万港元,结余140万港元将1个月内动用;租金开支分配350万港元,已动用280万港元,结余70万港元将2个月内动用;一般公司开支分配3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促销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广告营销费用分配240万港元,已动用80万港元,结余160万港元将6个月内动用[62] - 2023年3月31日,第三次配售股份未动用所得款项约220万港元存入香港持牌银行,已动用1150万港元,总所得款项1370万港元[63] - 第三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中,零售业务采购开支分配74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支付零售业务薪金分配240万港元,已动用180万港元,结余60万港元将1个月内动用;零售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分配180万港元,已动用100万港元,结余80万港元将1个月内动用;零售业务租金开支分配120万港元,已动用50万港元,结余70万港元将1个月内动用;零售业务广告及营销费用分配90万港元,已动用80万港元,结余10万港元将1个月内动用[63]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重开第一个赴日旅游团[8] - 公司新概念店将于2023年6月开业,净楼面面积超4000平方尺[14] - 公司新推出的肯尼亚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10日游,2023年7月及8月出发的团已全部售出[14] - 2022年12月1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认购丰衣足食5100股股份,相当于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51%,认购价为5100港元[26] - Awesome Catering认购5100股丰衣足食股份,丰衣足食需资金1000万港元,Awesome Catering拟取得约510万港元[51][53] - 集团新旅行社概念店2023年6月开业,初步投资成本估计约400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动用约120万港元[55] 公司人员及组织架构 - 袁振宁45岁,2022年9月30日起任公司主席,有逾17年旅游业经验[65][66] - 徐晓兰51岁,2022年6月22日获委任执行董事,在企业服务等方面有逾25年经验,持有中浩秘书服务有限公司50%权益[67][68] - 李庆翔54岁,2022年6月2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银行及企业管理方面有逾25年经验[69] - 李先生51岁,2022年7月4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核、税务及公司秘书服务方面有逾25年经验[71] - 梁家昌33岁,2023年5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金融及投资行业拥有逾10年经验[76] - 黄炳权36岁,2023年5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金融及投资行业拥有逾10年经验[78] - 韩佩君45岁,为集团财务总监,在会计、审计及业务咨询有逾21年经验[80] - 黎嘉辉44岁,为集团信息技术经理,1999年加入集团,2011年晋升为信息技术经理[81]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七名董事,含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部分有任免情况[85] - 2022年4月1日至9月29日,主席袁士强先生与行政总裁袁振宁先生角色区分,9月30日起袁振宁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92]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当时三分之一董事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须轮流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9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22/23财政年度企业管治常规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原则及条文[83] - 22/23财政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仅与守则条文第C.2.1条有所偏离[84] - 董事会定期会晤,每年举行董事会会议至少四次,约每季度一次且按需举行[87] - 二二/二三财政年度,袁振宁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88] - 二二/二三财政年度,公司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90] - 公司向全体董事发出至少14日有关召开定期董事会会议的通知,会议议程等文件于会议举行当日前至少3日送交董事[98] - 审核委员会由李光明先生、李庆翔先生及高立立女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2] - 徐晓兰女士于2022年6月22日获委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88] - 袁士强先生于2023年1月16日辞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88] - 陈淑薇女士于2023年1月16日辞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88] - 蔡锦因先生于2022年9月30日获委任,2023年6月1日辞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2/2)[88] - 22/23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审阅集团业绩、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等[104] - 22/23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审阅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08] - 22/23财政年度已支付给非董事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零至100万港元1人,100万至200万港元1人[109] - 22/23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审阅董事退任及重选、独立董事独立性、董事会架构等[112] - 谢进礼自2022年12月14日起任公司秘书,22/23财政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13][115]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2/23财政年度全体董事均遵守[117]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0] - 集团委聘独立专业顾问制定及维持内部审核职能,按职能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22] - 涵盖2023年3月31日、2024年3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三年内部审核计划获审核委员会批准[123] - 审核委员会每个财政年度须至少举行四次会议[104] - 22/23财政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费用1940千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62千港元[128] - 22/23财政年度集团零售业务内部审核项目按计划执行,已知会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并实施补救行动[124] - 董事会对22/23财政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及充分性满意[125] - 集团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程序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消息保密及披露准确[126]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有权酌情宣派及派发股息,末期股息须经股东批准[127] - 董事会制定多元化政策,22/23财政年度董事会由五名男性董事及两名女性董事组成[129] - 22/23财政年度公司章程文件无变动[14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这是集团发布的第七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涵盖集团自2022年6月开始的销售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以及零售业务的主要经营活动的环境及社会表现[14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主要参考GEM上市规则附录二十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5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内容按系统程序厘定,包括识别主要持份者等步骤[15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基于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原则作出报告[152][153][154][15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于2023年6月20日获董事会批准发布[156] - 集团欢迎持份者通过邮寄地址(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28号力宝太阳广场7楼706–8室注明收件人董事会)和电邮(ir@wwpkg.com.hk)提供反馈及建议[157] - 集团坚信有效及出色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有助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及降低营运成本[159] - 董事会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预期管理层至少每年一次提供相关最新资料[162] - 公司希望通过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减少运营对环境的负担,推广“无纸化办公”等[166] - 公司与政府/监管机关、股东/投资者等主要持份者沟通,回应其期望与关注[168][169] - 22/23财政年度公司进行重要性评估,调查内部及外部持份者[170] - 公司建立22/23财政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库,共包括28个议题[171] - 公司通过问卷及面谈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0 16:3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58,409千港元,2022年为1,659千港元[5] - 2023年毛利为28,678千港元,2022年为1,092千港元[5] - 2023年经营亏损为7,447千港元,2022年为11,727千港元[5] - 2023年年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7,672千港元,2022年为16,098千港元[5] - 2023年非流动资为45,442千港元,2022年为20,237千港元[6] - 2023年流动资为87,254千港元,2022年为18,741千港元[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79,869千港元,2022年为11,934千港元[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2,009千港元,2022年为9,653千港元[7]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5,858千港元,2022年为9,649千港元[7]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 - 3,849千港元,2022年为4千港元[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158,409千港元,2022年为1,659千港元;2023年已终止业务收益195千港元,2022年为1,182千港元[16]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益158,604千港元,可呈报分部亏损3,685千港元;2022年可呈报分部收益2,841千港元,可呈报分部亏损16,677千港元[21][22]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7,672千港元,2022年为16,098千港元[21][22] - 2023年可呈报分部资产132,696千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90,687千港元;2022年可呈报分部资产38,978千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29,325千港元[23] - 2023年资本开支19,943千港元,2022年为12,274千港元[23] - 2023年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26,781千港元,负债为90,218千港元;2022年资产为34,545千港元,负债为29,314千港元[2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为989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44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354千港元和2,479千港元[2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开支为166,401千港元,2022年为19,219千港元[28] - 2023年已终止业务开支为1,538千港元,2022年为3,629千港元[29] - 2023年已终止业务收益为195千港元,年内亏损为1,682千港元;2022年收益为1,182千港元,年内亏损为2,441千港元[3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净额为 - 617千港元,已终止业务为 - 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 - 365千港元和 - 11千港元[32]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及已终止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为 - 0.82港仙,2022年为 - 3.75港仙[34] - 应占合营企业资产净值从2022年3月31日的9085千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11159千港元[37] - 2023年3月31日应付款项为3600千港元,较2022年的26千港元大幅增加[37] - 银行借款从2022年的4068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825千港元,年利率2.75% [38][39] - 法定股本维持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从2022年的4000千港元增至2023年的5681千港元[40] - 公司年内亏损由21/22财政年度约1610万港元下跌52.3%至22/23财政年度的约770万港元[45] - 22/23财年销售开支从约330万港元增加263.7%至约1180万港元[69] - 22/23财年行政开支从约1540万港元增加61.3%至约2480万港元[71] - 分占合营企业业绩从21/22财年亏损约160万港元转为22/23财年溢利约210万港元[72] - 22/23财年亏损较21/22财年约1610万港元减少52.3%至约770万港元[7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42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970万港元[74]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5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1100万港元[74]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占比91.4%,2022年3月31日为89.1%[74] - 2023年3月31日银行借款账面价值约为8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410万港元[75] - 2023年3月31日应付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款项账面价值约为100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76]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1.1倍,2022年3月31日为1.6倍[82]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的39.9%下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8.2%[83] - 22/23财政年度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总成本约1990万港元,21/22财政年度约1230万港元[86] - 2023年3月31日以日圆计值的未结算远期外汇合约名义本金约31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70万港元[8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85名雇员,较2022年3月31日的30名增加[90] - 22/23财政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1690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880万港元增加[90]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2835.8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零港元[10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零售业务和餐饮业务新增为可呈报分部[17] - 2023年主要客户加密货币开采客户A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为1,182千港元[26] - 22/23财政年度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收益较21/22财政年度录得75倍增幅,从约160万港元增至约12560万港元[45][46] - 22/23财政年度零售业务录得收益约3220万港元,亏损约500万港元[47] - 22/23财政年度餐饮业务录得分部收益约0.7百万港元及分部亏损约3.0百万港元[48] - 22/23财政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旅行团收益123.0百万港元、毛利25.8百万港元,自由行产品收益0.8百万港元、毛利0.8百万港元,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1.8百万港元、毛利1.8百万港元,零售业务收益32.1百万港元,餐饮业务收益0.7百万港元、毛利0.3百万港元;已终止业务加密货币开采收益0.2百万港元、毛利0.2百万港元[58] - 与21/22财政年度相比,旅行团收益增加7,868.1%至约123.0百万港元,毛利增加2,540.3%至约25.8百万港元[59] 会计准则相关 - 2022年4月1日起应用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2023年1月1日起,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生效;2024年1月1日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生效,公司正评估影响[15] 股份配售相关 - 2023年6月2日完成配售112500000股股份,配售价较2023年5月10日收市价溢价约14.3%,所得款项净额约1760万港元[43] - 22/23财政年度完成两次配售,合共168,095,000股新普通股,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35.6百万港元[49] - 因股份配售活动,2022年11月16日已动用9600万股股份中8809.5万股的一般授权[77] - 2022年5月24日完成首次股份配售,配售80,000,000股,配售价每股0.281港元,较当日收市价折让19.7%,所得款项净额约2190万港元[78] - 2022年11月16日完成第三次股份配售,配售88,095,000股,配售价每股0.17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370万港元[80] - 2023年6月2日完成第四次股份配售,配售112,500,000股,配售价每股0.160港元,较当日收市价溢价约14.3%,所得款项净额约1760万港元[81] - 2023年3月31日,配售首次配售股份未动用所得款项约370万港元,已动用1820万港元,所得款项总额2190万港元[93] - 2023年3月31日,配售第三次配售股份未动用所得款项约220万港元,已动用1150万港元,所得款项总额1370万港元[94] 股息分配相关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2022年:无)[3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2/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1/22财政年度亦无派息[94] 业务运营相关 -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23年国际旅客人数可能达到疫情前的80%至95%水平[50] - 2023年7月及8月出发的肯尼亚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10日游已全部售出[51] - 集团新概念店将于2023年6月开业,净楼面面积极超过4,000平方尺[51] - 2022年12月1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Awesome Catering认购5,100股丰衣足食股份,相当于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51%,认购价为5,100港元[64] - 集团旅游收益主要以港元计值,地接成本部分以日圆结算,面临日圆外汇风险[88] - 集团实施外汇风险管理程序,购买日圆金额限于日本外游旅行团未来四至八周应付成本[88] 企业管治相关 - 22/23财政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則條文,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97] - 2022年9月30日起袁振寧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双重角色[98] - 22/23财政年度全体董事均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交易必守标准及行为守则[100] - 22/23财政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02] - 2022/23财政年度,董事、控股股东及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或权益[103] 审核与公告相关 - 本年度业绩公告数字经核数师同意,不构成鉴证业务[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5]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6月20日审阅全年业绩[106]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8月18日举行[107] - 公司将于2023年8月14日至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8] - 欲出席股东大会投票需于2023年8月11日下午4时前办理过户[108] - 本公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出,年报将适时寄发[109] - 本公告自刊登日起至少连续七日登载于GEM及公司网站[110]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4 16:31
财务报告披露 - 公司呈列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第三季度财务业绩[8] 业务线收入变化 - 集团旅游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收入较2021年同期大幅上升40倍[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旅行团收益较2021年同期约150万港元增加3820%至约5880万港元[16][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自由行产品收益070万港元,毛利070万港元;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080万港元,毛利080万港元;零售业务收益2610万港元,毛利250万港元;加密货币开采收益020万港元,毛利020万港元[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8660万港元,毛利180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益6530万港元,毛利1440万港元[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收益为86,59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536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68,6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58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毛利为17,9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8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8659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536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为653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70千港元[56] - 2022年销售旅行团收益为58803千港元,2021年为1481千港元[56] - 2022年销售时尚生活及保健产品收益为26095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56] - 2022年加密货币开采收益为195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可呈报分部收益为86,593千港元,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6,716千港元[6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可呈报分部收益为1,536千港元,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9,749千港元[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可呈报分部收益为65,307千港元,期内溢利及全面溢利总额为3,176千港元[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可呈报分部收益为570千港元,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4,276千港元[62] 业务线运营情况 - 2022年6月集团开展零售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零售业务录得分部收益约2610万港元及分部亏损约60万港元[11] - 集团餐饮业务预期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9] - 2022年12月1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认购丰衣足食5100股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51%,认购价5100港元,丰衣足食预计经营餐饮业务需资金1000万港元,公司附属公司同意取得约510万港元资金[12] - 丰衣足食已入账列为公司附属公司,其财务报表已合并计入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分部亏损约10万港元[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零售业务于2022年6月开始营运,餐饮业务预期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营运并新增为可呈报分部[58] 政策环境变化 - 2022年6月10日,日本政府放宽对部分国家及地区外国游客的入境限制[10] - 2022年10月11日,日本全面开放海外旅客入境及恢复免签证短期旅行[10] - 2022年9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将“3 + 4”检疫安排更改“0 + 3”[10] - 2022年12月14日,“0 + 3”措施进一步放宽[10] - 2022年12月29日,香港除口罩令外所有本地防疫措施均已放宽[10] 公司经营措施 - 集团采取董事减薪、精简工作流程等措施减轻经营亏损[11] - 公司鼓励员工放取无薪假及/或年假,向业主取得若干分行及办公室物业租赁租金宽减[14] 股份配售情况 - 2022年5月24日,公司完成配售80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281港元,较2022年5月5日收市价折让19.7%,所得款项净额约2190万港元[13] - 2022年11月16日,公司完成配售8809.5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17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370万港元,用于零售业务营运资金[15] - 第二次配售协议因条件未达成失效,未进行96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15] 开支及亏损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销售开支较2021年同期约200万港元增加189.5%至约580万港元[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约192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1290万港元增加49.3%[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6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970万港元减少31.1%[26] - 2022年销售开支增加约380万港元,行政开支增加约64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6,1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为9,511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691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为9,749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6,7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为9,749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8港仙,2021年同期为2.36港仙[45] - 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九个月内公司亏损67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9749千港元[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开支总计93,6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5,442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开支总计62,46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073千港元[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财务成本净额为 - 44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197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财务成本净额为 - 10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54千港元[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即期所得税开支为2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即期所得税开支为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13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458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4,117千港元[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1.28港仙,2021年同期为2.36港仙;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62港仙,2021年同期为亏损1.03港仙[75] 其他收入及收益情况 - 2021年同期确认出售加达控股股份的收益约270万港元,收取香港特区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补助0.6百万港元[26] - 2022年新零售业务贡献毛利约250万港元,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毛利增加约1440万港元[26]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为1,244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344千港元,两者合计900千港元[64]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为1,766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2,629千港元,两者合计4,395千港元[64]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403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106千港元,两者合计509千港元[64]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389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65千港元,两者合计324千港元[64] - 2022年无补贴收入,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补贴收入为600千港元[64] 国际游客人数情况 - 2022历年国际游客人数达到疫情前水平的63%,每月入境人数从1月的34%(与2019年相比)上升至12月的73%(与2019年相比)[27] 股权及股东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陈淑薇女士和袁士强先生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51,815,000股,持股百分比均为26.72%[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陈淑薇女士持有纵横游投资6802股,持股百分比68.02%;袁士强先生持有2342股,持股百分比23.42%;袁振宁先生持有856股,持股百分比8.56%[30] - 纵横游投资由陈淑薇女士、袁士强先生及袁振宁先生分别拥有68.02%、23.42%及8.56%的权益[3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纵横游投资持有公司151,815,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26.72%[33] - 纵横游投资由陈女士、袁士强先生及袁振宁先生分别拥有68.02%、23.42%及8.56%的权益[34] 管理层变动情况 - 陈淑薇女士及袁士强先生自2023年1月16日起辞任董事[31] - 自2022年9月30日起,袁振宁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3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任何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股息[77] 特定费用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与正天投资有限公司的租赁开支为1,058千港元,与2021年同期相同;与Y's Japan Limited的预订服务费为31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从旅科工房有限公司获得的管理服务费收入为108千港元,与2021年同期相同[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租金宽减1,092,000港元于「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中确认,2021年同期为1,058,000港元[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计3,12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95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计1,2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2千港元[84]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收购Guyguide Limited 65%股权,代价为80,000港元[85] - Guyguide Limited以「Guyguide」品牌向香港零售客户销售自由行产品[85] - Guyguide Limited入账为公司附属公司[85] 公司业务地区情况 - 公司业务位于香港,所有收益均来自香港及澳门客户[63]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1 16:43
旅行相关业务表现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分部收益增加七倍[11] - 集团自2020年3月9日停业后于2022年6月24日重开赴日旅行团[11] - 新冠疫情导致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甚微[10] - 旅行团收益同比增长680.0%至7.8百万港元,主要因日本旅行团业务重启[16] - 公司销售旅行团收入为7,79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929,000港元增长738.9%[85] - 地接成本大幅增至448.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9万港元增长1052.4%[97] 新业务发展 - 零售业务于2022年6月通过零售店铺及电子商务开展[12] - 加密货币开采涉及通过验证数据块和解密方程获取加密货币的过程[12] - 公司销售时尚生活及保健产品收入为13,046,000港元,去年同期为零[85] - 公司加密货币开采收益为19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零[85] - 公司零售业务于2022年6月开始营运并新增为可呈报分部[87] - 零售业务收益达13,046千港元,占总收益61%[90]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收益同比下滑54%至195千港元[90]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亏损同比扩大186%至1,200千港元[90] - 零售业务资产达22,020千港元,占分部资产35%[92] - 加密货币开采资产减少36%至2,019千港元[92] 收入和利润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21.3百万港元,毛利3.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1.0百万港元,毛利0.7百万港元[1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12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66千港元增长2103%[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3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1万港元增长425%[62] - 公司总收益为21,28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966,000港元增长2,103.5%[85] - 公司总收益从966千港元增至21,286千港元,同比增长2103%[90] - 新零售业务贡献毛利约1.4百万港元,旅行团毛利增加约1.0百万港元[2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开支同比增加53.6%至约2.5百万港元,主因新零售业务投入增加[22]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30.0%至约11.0百万港元,受股份配售费用及新业务运营成本影响[23] - 销售开支增加约0.9百万港元,行政开支增加约2.5百万港元[27] - 销售成本1765.6万港元,占收益比例83%,较去年同期28.5%的占比大幅提升[62] - 行政开支110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48.3万港元增长30%[62] - 财务成本净额3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3万港元增长138%[6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开支总额为3115.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36.9万港元激增200.5%[97] - 存货成本为1162.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97] - 使用权资产折旧增至19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4.8万港元增长334.0%[97] - 财务成本净额增至3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3万港元增长138.5%[99]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增加334%至1,944千港元[90] 亏损和现金流 - 期内亏损总额同比扩大80.7%至约9.9百万港元[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94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33.2万港元扩大78%[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98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47.3万港元扩大81%[6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941.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34.1万港元扩大76.3%[105] - 公司净亏损扩大至9,892千港元,同比增长81%[90] - 公司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出2,475,000港元[74] - 经营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247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9568千港元有所改善[67] - 公司经营所用现金净流出为24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56.8万港元改善74.1%[128] - 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至987.5万港元,同比增加80.4%[128] - 加密货币减值亏损68.7万港元[128] - 期内亏损为94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5341千港元扩大76.3%[65] 融资和财务状况 - 公司完成配售80,000,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281港元,较前收市价0.350港元折让19.7%,所得款项净额约21.9百万港元[13] - 公司完成配售股份筹集资金约21.9百万港元用于营运开支和改善财务状况[26] - 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1.3百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11.0百万港元增长93.6%[25]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净值约26.6百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9.7百万港元增长174.2%[25] - 银行借款账面值由2022年3月31日约4.1百万港元降至2022年9月30日约2.5百万港元[25] - 流动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的1.6倍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1.3倍[26] - 负债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的39.9%大幅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3.9%[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1037千港元增至21256千港元,增长92.6%[64][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9649千港元增至27252千港元,增长182.4%[64][65] - 通过配售事项发行股份融资22480千港元[65][67] - 流动负债从11934千港元增至32341千港元,增长171.0%[64] - 存货从218千港元大幅增至6674千港元,增长2961.5%[64] - 一名股东贷款从11503千港元减少至0千港元,因豁免贷款产生4624千港元视作资本投入[64][65]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从27044千港元增至31475千港元,增长16.4%[64] - 非控股权益从4千港元变为-635千港元,主要因收购附属公司产生非控股权益-161千港元及期内亏损-478千港元[64][65] - 公司完成配售股份获得款项21,900,000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76] - 公司拥有可用银行透支融资10,000,000港元[76] - 总资产从38,978千港元增至63,816千港元,增长64%[92][93] - 资本开支从12,274千港元降至2,673千港元,减少78%[92] - 银行借款从406.8万港元减少至245.8万港元,下降39.6%[124][125]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80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2248万港元,其中800万港元计入股本[127] - 公司从最终母公司获得1500万港元贷款融资,其中1200万港元已被提取[143] - 股东贷款于2022年3月31日为无抵押免息贷款,实际年利率为2.75%[143] - 公司于2022年8月16日行使还款选择权,一次性支付700万港元偿还1200万港元未偿还贷款[143] - 配售协议计划配售9600万股新股,每股配售价为0.170港元[144]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为1630万港元[144]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1490万港元[144] - 配售净资金将用于集团新零售业务的一般营运资金[144] 外汇和金融工具 - 未结算日元外汇远期合约名义本金约1.2百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0.7百万港元)[36] - 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负债177,000港元,较期初58,000港元增加205.2%[82] - 汇兑亏损净额增至33.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9万港元大幅扩大[94]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大幅下降至39.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7.1万港元减少90.4%[94] - 合营企业权益应占税后业绩为亏损5.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56.5万港元有所收窄[113] - 关联方交易中租金宽减74万港元,同比增加5.0%[137]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185.9万港元,同比增长7.3%[141] - 应收关联公司Y's Japan Limited款项47.4万港元[142] 资产和负债明细 - 使用权资产从865.8万港元减少至838.8万港元,下降3.1%[111] - 租赁负债总额从889.2万港元减少至860.2万港元,下降3.3%[111] - 贸易按金从538.4万港元减少至370.7万港元,下降31.2%[112] - 其他预付款项从53.3万港元大幅增加至604.4万港元,增长1033.6%[112] - 期内计入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为1162.9万港元[114] - 应收账款总额为315.5万港元,全部为1-60天账龄[116] - 经营租赁承诺未来最低付款总额4.7万港元[135] - 非控股权益金额为16.1万港元[132] 收购活动 - 收购Infinite Perfection Asia Limited支付现金代价1港元,获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1.1万港元[130][133] - 收购产生商誉30.4万港元,主要体现控制权溢价及协同效益[131] 政策和市场环境 - 日本政府于2022年6月10日放宽对香港等地区外国游客的入境限制[11] -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9月26日将检疫安排从"3+4"改为"0+3"[11] - 日本仅接受愿意遵守防疫措施的旅行团签证申请[11] - 香港机场实施"检测放行"安排替代核酸报告要求[11] - 日本政府于2022年6月放宽旅行团外国游客入境限制,每日入境人数上限为50,000人[43] - 2022年10月11日日本恢复个人旅行及免签证短期旅行,取消入境人数上限,接待68个国家及地区人士[43] - 2022年前七个月国际游客人数达到疫情前水平的57%[4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陈淑薇女士持有公司股份181,815,000股,持股比例为37.88%[46] - 袁士强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81,815,000股,持股比例为37.88%[46] - 纵横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81,815,000股,持股比例为37.88%[49] - 陈淑薇女士持有纵横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68.02%的权益[47] - 袁士强先生持有纵横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3.42%的权益[47] - 袁振宁先生持有纵横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56%的权益[47] - 公司未派发中期股息[107]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中期股息[42] - 公司期内无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活动[55] 管理层展望 - 公司对中期旅游业务反弹至超过疫情前水平保持信心[44] 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57.0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主要用于品牌推广(14.2百万)和营运资金(14.3百万)[39] - 股份配售所得款项未动用余额约13.7百万港元,其中9.4百万将用于支付薪金[41]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2 16: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第一季度总收益为6.4百万港元,其中零售业务贡献5.3百万港元[12] - 公司整体毛利为2.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0.5百万港元显著改善[12]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087%至636.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3.6万港元)[42][51] - 经营亏损扩大至339.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4.9万港元)[42] - 期内亏损扩大至360.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5.1万港元)[42] - 公司净亏损36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5.1万港元亏损扩大324%[5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1港仙(2021年同期为0.21港仙)[42] - 每股基本亏损0.91港仙,较去年同期0.21港仙恶化333%[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增加43.1%至约5.6百万港元[22] - 销售开支维持相对稳定约为0.4百万港元[21] - 行政开支增加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加密货币开采及零售业务运营开支以及加密货币减值亏损[22]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产生减值亏损80.9万港元[55] - 雇员福利开支下降24.5%至138.3万港元,主要因薪金及花红减少[59] - 法律及专业费用增长204%至77.3万港元[59] - 财务成本净额增长156%至18.7万港元,主要新增股东贷款推算利息[61] - 地接成本增长286%至59.5万港元,反映业务活动增加[59] - 使用权资产折旧激增299%至81万港元[55] 各条业务线表现:零售业务 - 零售业务分部产生溢利约1.6百万港元[9] - 新增销售时尚生活用品业务收入达530.9万港元[51][52] - 零售业务于2022年6月成为新增可呈报分部[52] - 公司总收益为636.4万港元,其中加密货币零售业务贡献530.9万港元(占83.4%)[55] 各条业务线表现:旅行相关业务 - 旅行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仅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0.5百万港元有所增长[12] - 旅行团业务毛利为0.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0.5百万港元下降[12] - 自由行产品及旅游配套服务收益因按净额基准确认为零[12] - 旅行团收益增加80.0%至约0.9百万港元[13] - 公司重开自2020年3月停业以来的首个赴日旅行团[13] - 销售旅行团收入同比增长61%至85.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3.3万港元)[51] - 公司总收益为636.4万港元,其中旅行相关业务贡献86.1万港元(占13.5%)[55] 各条业务线表现:加密货币开采业务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贡献收益0.2百万港元及毛利0.2百万港元[12] - 新增加密货币开采业务收入为19.4万港元[51][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取董事减薪等成本控制措施缓解经营亏损[11] - 亏损增加部分被新零售业务的毛利增加约1.9百万港元所抵消[23] 融资活动 - 公司通过配售80,000,000股新股获得净款项约21.9百万港元[10] - 配售股份价格为每股0.281港元[10] - 公司通过配售事项发行股份融资2248万港元[44] - 公司权益总额增至2829.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366.7万港元)[44]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正天投资有限公司租赁开支为352,000港元[73] - 关联方Y's Japan Limited预订服务费为88,000港元[73] - 关联方旅科工房有限公司管理服务费收入为36,000港元[73] - 因COVID-19疫情获得租金宽减353,000港元[73]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徐晓兰于2022年6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1] - 李庆翔于2022年6月22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月2日起任薪酬委员会主席[41] - 李光明于2022年7月4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月2日起任审核委员会主席[41] - 林耀坚于2022年8月2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职务[41] - 严元浩于2022年8月2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职务[41] - 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津贴为813,000港元[74] - 主要管理人员退休金成本为12,000港元[74] - 主要管理人员总酬金为825,000港元[74] - 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管理人员总酬金同比下降8.9%[74] 股东结构及控制权 - 陈淑薇女士持有公司股份256,015,000股,持股比例53.34%[24] - 袁士强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56,015,000股,持股比例53.34%[24] - 袁振宁先生持有纵横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56%的权益[25] - 纵横游投资持有公司股份256,015,000股,占比53.34%[28] - 纵横游投资由陈女士持股68.02%、袁士强持股23.42%、袁振宁持股8.56%[29] - 陈女士与袁士强为联合行动人士,共同控制纵横游投资所持全部股份权益[29] 其他财务数据 - 集团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增加323.9%至约3.6百万港元[23] - 其他收入项下租金宽减35.3万港元保持不变[57] - 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35]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6年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报告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39]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6-29 16:51
财务业绩与亏损 - 公司经营亏损由2020/21财年约1500万港元减少5.8%至2021/22财年约1420万港元[9] - 公司年度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减少3.1%至约16.1百万港元[26] 收入与毛利表现 - 2021/22财年总收益2.8百万港元,较上年2.6百万港元增长7.7%[17] - 2021/22财年总毛利2.3百万港元,上年毛损0.1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7] - 旅行团业务收益1.5百万港元,毛利1.0百万港元[17]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首年贡献收益1.2百万港元,毛利1.2百万港元[17] - 自由行产品业务零收益,上年收益为负0.1百万港元[17] - 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0.1百万港元,较上年1.8百万港元下降94.4%[17]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开支增加143.4%至约3.3百万港元[22] - 行政开支增加18.1%至约19.0百万港元[2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旅行业务收益甚微[9][10]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贡献收益约120万港元及分部亏损约240万港元[10] - 分占合营企业Triplabs (BVI) Limited亏损约1.6百万港元[24] 地区运营影响 - 公司前往日本的旅行团自2020年3月9日起暂停超过27个月[10] - 公司自2020年1月26日起取消前往中国的境外旅行团[10] 融资与资金活动 - 公司出售上市股本证券所得款项总额约990万港元[11] - 公司从最终母公司获得贷款融资共1500万港元其中1200万港元已被提取[11] - 公司完成配售8000万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281港元,净筹资约21.9百万港元[14]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5700万港元[4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00万港元[42][43] 成本控制措施 - 公司实施董事减薪以节省成本[12] - 公司取得香港防疫抗疫基金第七轮资助[12] - 在COVID-19疫情期间采取成本控制措施提高现金流量及营运效率[12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净值从去年24.5百万港元下降至9.7百万港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去年12.8百万港元下降至11.0百万港元[26] - 银行借款从7.2百万港元减少至4.1百万港元,新增股东贷款11.5百万港元[26] - 流动比率从1.8倍下降至1.6倍[27] - 负债比率从17.8%大幅上升至39.9%[29] - 资本开支从0.1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3.2百万港元[31] 投资与资产处置 - 出售加达控股股份产生总收益约2.7百万港元[28][33] - 公司投资2.4百万港元成立合营企业火力科技从事加密货币开采业务[34] 人力资源变动 - 公司雇员人数从91名大幅减少至30名,降幅达67%[39]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88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560万港元增长57%[39] - 终止福利支出(代通知金及遣散费)为120万港元[39] - 因COVID-19终止与所有领队的雇佣合约[166] 首次公开发售资金使用 - 品牌推广项目重新分配1120万港元资金[43] - 销售渠道加强项目重新分配690万港元资金[43] - 经营效率改善项目全额动用1170万港元资金[43] - 航班座位预留项目分配950万港元资金,已动用850万港元[43]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1/22财政年度末期股息[44] - 股息政策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状况及资本要求等因素[91] 董事会组成与经验 - 林耀堅先生擁有逾45年會計審計及業務諮詢經驗[50] - 韓佩君女士於會計審計及業務諮詢有逾20年經驗[54] - 麥成業先生累積逾30年旅遊業經驗[55] - 執行董事袁士強先生與陳淑薇女士及袁振寧先生存在家庭關係[60] - 林耀堅先生擔任7家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51] - 嚴元浩先生擔任2家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53] 企业管治结构 - 董事會包括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規則要求[60][64] - 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一[64] - 全體董事確認遵守證券交易行為守則[63] - 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全部守則條文[59]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离,分别由袁士强和袁振宁担任[66] - 董事会规定三分之一董事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换退任,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67]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70] - 会议通知提前14天发出,会议文件提前3天送达董事[74] - 董事会从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多元层面考虑组成结构[84] 委员会运作 - 2021/22财政年度所有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率为100%(4/4)[71] - 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审查季度/中期/年度业绩及风险管理系统[77] - 审核委员会全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耀坚、何永煊、严元浩)[7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79]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2人位于0-100万港元,1人位于100-200万港元[80]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82] - 2021/22财年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查董事退任及重选事项[83] 审计与合规 - 2021/22财年支付核数服务费用820千港元及非核数服务费用62千港元[92] - 公司制定《反欺诈及举报政策》加强企业管治和内部监控[200] - 公司遵守香港《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第615章[200] - 公司遵守香港《防止贿赂条例》第201章[200] - 公司在2021/22财年未确认或怀疑任何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钱案件[200] 内部监控与风险 - 风险管理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风险仅提供合理非绝对保证[87] - 制定涵盖2021至2023财年的三年内部审核计划[88] - 2021/22财年执行1个内部审核项目重点关注ESG数据收集与披露[88] - 委聘独立专业顾问建立内部审核职能并向审核委员会汇报[88] - 公司通过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监控系统维持营运诚信及合规[127] 股东沟通与权益 - 公司通过季度、中期及年度报告向股东提供最新业务发展和财务表现信息[97] - 公司网站www.wwpkg.com.hk作为公众及股东的有效沟通平台[97]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请求书递交后两个月内举行[101] - 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本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1] - 股东特别大会通知期至少14个整日且不少于10个完整营业日[103] - 公司根据GEM上市规则披露数据并定期发布报告和公告[106] ESG管理与报告 - 本ESG报告为公司发布的第六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09] - ESG报告范围涵盖香港总部及两间分行的营运[110] - ESG报告参考GEM上市规则附录二十的指引编制[112] - ESG报告中披露定量环境及社会关键绩效指标[114] - 董事会于2022年6月21日批准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7] - 管理层每年至少向董事会提供一次环境、社会及管治最新资料[119] - 公司首次重要性评估涵盖26个ESG议题,涉及管理层、雇员、客户、供应商及股东/投资者[131] 环境绩效 - 公司二一╱二二财政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87.26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2排放48.15吨,范围3排放116.53吨[141] - 公司二一╱二二财政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千港元0.1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一年度0.05吨增长120%[145] - 公司二一╱二二财政年度耗电量减少20.4%至75,037千瓦时[148] - 公司二一╱二二财政年度办公室废弃物总量2,260千克,较上一年度2,167千克增加4.3%[146] - 耗水量减少30.2%至111立方米(上年度:159立方米)[149] - 未发生任何重大环保合规问题[151] - 使用具国际环保认证纸张并设置废纸回收设备[154] - 公司推广"无纸化办公"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126] - 公司专注于减少排放及资源消耗以最小化对环境造成的负担[126] 社会绩效与雇员 - 公司致力于维持低水平的工伤个案及失时工伤率[126] - 过去三年包括21/22财年公司无因工死亡事故[168] - 21/22财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零[168] - 21/22财年无重大职业安全违规情况[168] - 制定《紧急事故及意外应变制度》应对天灾风险[156] - 雇员年龄分布:25-34岁占25%,35-44岁占13%,45-54岁占44%,55-64岁占16%,65岁及以上占3%[161] - 性别分布:男性占31%,女性占69%[164] - 雇员类别分布:高级管理层占19%,中级管理层占12%,监事占44%,一般员工占25%[164] - 55-64岁年龄组雇员流失率较高(具体数值未提供)[166] - 全体员工在21/22财年均获得培训[172] - 男性高级管理层平均培训6小时[175] - 女性高级管理层平均培训5.18小时[175] - 男性中级管理层平均培训9.67小时[175] - 女性中级管理层平均培训6小时[175] - 21/22财年无员工骚扰及歧视投诉[176] - 21/22财年无雇佣合规违规事项[178] - 公司建立公平合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障雇员权益[127] -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持续教育及专业培训以促进职业发展[127] - 公司秘书在2021/22财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4] 客户与产品责任 - 客户资料及隐私保护被列为最高重要性ESG议题[138] - 客户安全被列为高重要性ESG议题[138] - 客户体验及满意度被列为高重要性ESG议题[138] - 产品及服务品质被列为中至高重要性ESG议题[138] - COVID-19抗疫措施被列为中至高重要性ESG议题[138] - 经营221个绿色生活方式本地旅游团,包括4,684名参加人士[152] - 2021/2022财年仅收到3宗正式投诉且全部妥善解决[191] - 领队需持有有效领队证,每三年需续期并接受在职培训[186] - COVID-19期间公司豁免大部分客户取消旅行团的手续费[187] - 公司制定三级紧急事故应变制度保障客户安全[189] - 所有营销宣传材料需经营销部门审核并由行政总裁批准[192] - 2021/2022财年未发生任何知识产权违规事件[194] - 公司在2021/22财年未发现任何违反客户数据隐私法律法规的事件[196] - 公司在2021/22财年未发现任何与产品服务健康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相关的重大违规情况[199] - 公司要求新入职员工签署保密协议以保护客户个人资料[195] - 公司仅允许部分授权员工获取和处理客户个人资料[195] - 公司为查询修改或删除个人资料的客户设立专门渠道[195] 供应链管理 - 供应商总数19名,其中香港及澳门18名,海外1名[184] - 公司已建立持续评估程序监控供应商表现,包括领队报告和客户意见收集[181] - 公司优先选择获得环境认证的供应商,拒绝违反环境或劳工法规的供应商合作[182] - 供应商评估涵盖行程适当性、餐饮多样性、巴士安全性及酒店舒适度等标准[181] 商业道德与合规 - 公司制定《员工道德规范及行为守则》规范馈赠招待及利益冲突行为[200]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2-14 16: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1.5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2.5百万港元下降40%[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53.6万港元,同比下降39.2%(2020年同期:252.7万港元)[35] - 公司总收益从2020年同期的252.7万港元下降至153.6万港元,降幅达39.2%[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53.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52.7万港元下降39.2%[49] - 第三季度(三个月)收益为57万港元,同比下降24.4%(2020年同期:75.4万港元)[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75.4万港元下降24.4%[51] - 期内亏损总额减少24.1%至约9.7百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增加0.7百万港元及出售加达控股股份收益约2.7百万港元[19][20] - 九个月期间经营亏损951.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247万港元收窄23.8%[35] - 九个月期间净亏损974.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284.4万港元收窄24.1%[35] - 第三季度净亏损427.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16.4万港元扩大97.6%[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亏损为1102.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846万港元亏损扩大30.3%[4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总亏损为386.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211.5万港元亏损扩大82.9%[51] - 公司九个月期间净亏损974.9万港元,其中控股股东应占亏损945.8万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29.1万港元[37]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股东应占亏损为945.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273.9万港元亏损收窄25.7%[6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股东应占亏损为411.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213.8万港元扩大92.6%[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销售开支增加108.5%至约2.0百万港元,主要因终止领队雇佣合约的补偿安排及保就业计划补贴部分抵消成本节省措施[16] - 同期行政开支增加9.0%至约12.9百万港元,主要因加密货币开采业务开支增加及保就业计划补贴影响[17] - 销售及行政开支合计增加约2.1百万港元,部分被租金宽减少0.5百万港元及政府补贴减少0.5百万港元抵消[20] - 公司2021年九个月期间雇员福利开支704.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353.7万港元增长99.1%[55] - 公司2021年九个月期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8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14.1万港元下降22.9%[55] - 公司2021年九个月期间财务成本净额19.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26.7万港元下降26.2%[56] - 公司2021年九个月期间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产生[57] 各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旅行团收益1.5百万港元,毛利0.9百万港元[11] - 旅行团毛利贡献率60%(0.9/1.5),主要来自政府资助本地游及会员积分确认[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自由行产品收益为零[13] - 2020年同期自由行产品产生毛损0.1百万港元[11] - 2020年同期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1.7百万港元,毛利1.7百万港元[11] - 2021年第三季度(三个月)旅行团收益0.5百万港元,毛利0.3百万港元[11] - 销售旅行团收益增长63.3%,从90.7万港元增至148.1万港元[45] - 销售自由行产品从亏损10.7万港元转为收支平衡[45] - 旅游配套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96.8%,从172.7万港元降至5.5万港元[45]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产生分部亏损约1.1百万港元,主要包括折旧0.5百万港元及行政开支0.6百万港元[10]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于2021年7月成为新增可报告分部[47] 政府补贴和租金减免 - 公司获得COVID-19相关租金减免105.8万港元,直接计入损益[44] - 公司2021年九个月期间获得政府补贴6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06.7万港元下降43.8%[53] - 公司2021年九个月期间租金宽减105.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54.8万港元下降31.7%[53] - 公司获得COVID-19疫情相关租金减免105.8万港元(九个月),较2020年同期70.9万港元增长49.2%[67]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出售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所得款项总额为9.9百万港元[10] - 从最终母公司获得贷款融资合共15.0百万港元,其中10.0百万港元于期内提取[10] - 出售加达控股股份收益约2.7百万港元,对比2020年同期公允价值亏损约3.0百万港元[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29]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通过纵横游投资控股持有256,015,000股(占比64%),陈淑薇和袁士强为联合行动人士[21] - 陈淑薇实益拥有纵横游投资68.02%股权,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3.42%[22] - 袁士强实益拥有纵横游投资23.42%股权,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68.02%[22] - 袁振宁实益拥有纵横游投资8.56%股权[22] - 主要股东纵横游投资持有256,015,000股股份,占总股本64%[23] - 纵横游投资由陈女士、袁士强先生及袁振宁先生分别拥有68.02%、23.42%及8.56%权益[27]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36港仙(2020年同期:3.18港仙)[35]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0年同期的3.18港仙改善至2.36港仙(九个月)[61] - 第三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1.03港仙,较2020年同期0.53港仙恶化94.3%[61] - 公司累计亏损从期初的5002.2万港元扩大至5948万港元,增加945.8万港元[37] - 非控股权益注资60万港元,使非控股权益从2千港元增至31.1万港元[37] - 公司总权益从期初的2451.8万港元下降至1536.9万港元,减少37.4%[37]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股息(2020年同期:无)[63]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正天投资有限公司租赁开支为105.8万港元(九个月),较2020年同期140.6万港元下降24.7%[67] - 关联方Y's Japan Limited预订服务费从2020年同期217.8万港元降至零[67] - 管理服务费收入保持稳定,旅科工房有限公司为10.8万港元(九个月)[67]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259.5万港元(九个月),较2020年同期268.6万港元下降3.4%[70] 业务发展及策略 - 公司拓展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以提升未来盈利能力[19]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6年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报告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33]
飞道旅游科技(0806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1-11 16: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0万港元,毛利为70万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收益180万港元和毛利50万港元,收益同比下降44.4%,毛利同比增长40%[1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总额同比减少48.8%至550万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全面亏损总额547.3万港元[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6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73千港元下降45.5%[79] - 销售旅行团收益为92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2千港元增长410.4%[79] - 销售自由行产品产生亏损4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04千港元[79] - 销售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及服务收益大幅下降至4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695千港元下降97.6%[79] - 公司整体亏损5,47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10,680千港元收窄48.8%[84]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从2020年同期的亏损1,508千港元转为2021年的收益4,071千港元,改善3,579千港元[8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0年同期的10,601千港元改善至2021年的5,341千港元,减亏49.6%[97]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0年同期的2.65港仙改善至2021年的1.34港仙[97] - 收益同比下降45.5%至966千港元[55] - 经营亏损收窄48.9%至5,332千港元[55] - 股东应占亏损收窄49.6%至5,341千港元[55][58] - 每股基本亏损为1.34港仙[55] - 除所得税前亏损从2020年同期的1068万港元改善至2021年的547.3万港元[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开支同比增加111.1%至160万港元,主要因终止领队雇佣合约的补偿安排导致员工成本增加[1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同比减少2.7%至850万港元,主要受董事减薪及员工放无薪假等措施影响[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4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50万港元增长96%[32] - 因终止44名出团领队雇佣合约产生补偿开支约180万港元,已计入雇员福利开支[32]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0年同期的2,462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4,928千港元,增幅达100.2%[91]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0年同期的178千港元改善至2021年的143千港元,降幅19.7%[93] - 经营所用现金从2020年同期的602.2万港元增至2021年的956.8万港元[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包括旅行相关服务、观光旅行科技投资及加密货币开采三大板块[9] - 加密货币开采业务于2021年7月开始运营,录得分部亏损约0.4百万港元[11] - 加密货币开采亏损主要包括物业及设备折旧约0.2百万港元[11] - 加密货币开采行政开支约0.3百万港元(含水电气、雇员福利及专业费用)[11] - 新业务加密货币开采分部产生亏损420千港元[84] - 加密货币开采分部资产达3,174千港元[85] - 公司业务已多元化发展新业务活动即加密货币开采[70] 各地区表现 - 因COVID-19影响,前往日本旅行团自2020年3月9日起暂停超过18个月[9] - 公司境外旅行团自2020年3月9日起取消至报告日期仍暂停[69] - 公司持续监察外游限制并与日本等目的地供应商保持沟通[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实施董事减薪作为节省成本措施之一[10] - 通过精简工作流程和淘汰非增值职位降低成本[10] - 获得业主租金宽减并减少广告宣传开支[10] - 公司正努力寻求额外融资来源[7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7] 其他财务数据 - 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00万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280万港元增长9.4%[20]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9倍,较2021年3月31日的1.8倍有所改善[21]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960万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450万港元下降20%[20] - 公司出售香港所有上市股本证券获得款项总额约9.9百万港元[11] - 从最终母公司获得贷款融资总额15.0百万港元,其中5.0百万港元已在期内提取[1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加达控股股份确认收益270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确认公允价值亏损330万港元[24] - 公司于2021年6月出售864万股加达控股股份,平均价格每股0.2443港元,确认收益70万港元[26] - 公司于2021年7月接受强制现金要约出售3413万股加达控股股份,价格每股0.2278港元,确认收益200万港元[26] - 纵横游管理以240万港元现金认购火力科技80%股份,顾先生以60万港元现金认购20%股份,火力科技总注册资本为300万港元[27] - 公司持有以日元计值的未结算外汇远期合约名义本金约为70万港元[31]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700万港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动用余额约410万港元[35] - 品牌推广项目已动用1390万港元,余额30万港元预计一年内使用[36] - 航班座位预留项目已动用850万港元,余额100万港元预计一年内使用[36] - 一般公司事务及运营已动用1150万港元,余额280万港元预计一年内使用[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4.8%至14,006千港元[57][60] - 总资产下降9.1%至36,916千港元[57]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8,174千港元[60] - 银行借款减少21.7%至5,657千港元[5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清零[57] - 非控股权益注资600千港元[58][60]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00.6万港元[67]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拥有借款(包括银行借款及应付一名股东款项)1065.7万港元[67] - 公司获得COVID-19相关租金宽减70.5万港元并计入损益[72] - 公司拥有可用银行透支融资1000万港元[70] - 公司获得最终母公司纵横游投资的贷款融资1000万港元[70] - 公司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至2,349千港元,主要由于加密货币开采业务投资2,340千港元[85]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外汇远期合约从2021年3月31日的5千港元资产变为2021年9月30日的1千港元负债[76] - 在香港上市的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7,228千港元,列入第一级公允价值层次[76]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3月31日的40,591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36,916千港元,降幅为9.1%[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3月31日的901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6,846千港元,增幅达659.8%[86] - 出售在香港上市的股本证券获得收益2,658千港元[89] - 在香港上市的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亏损1,979千港元(三个月数据)[89] - 公司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在香港未产生应课税溢利[9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1年4月1日的120.8万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295.6万港元,增幅达144.7%[100]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21年4月1日的81.3万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91.5万港元,增幅为12.5%[100] - 租赁负债从2021年3月31日的274.7万港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188.5万港元,减少31.4%[101]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744.9万港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800.8万港元,增长7.5%[102] - 合营企业权益从期初的1065万港元微增至期末的1065.2万港元[10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722.8万港元降至0港元[104] - 银行借款从2021年3月31日的722.4万港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565.7万港元,减少21.7%[110][111] - 合約負債從224.9萬港元降至147萬港元,減少34.6%[108] - 关联方正天投资有限公司租赁开支为705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936千港元下降24.7%[118] - 关联方Y's Japan Limited预付款服务费2021年为零,2020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118] - 关联方旅科工房有限公司管理服务费收入为72千港元,与2020年同期持平[118] - 公司获得COVID-19租金宽减70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065千港元下降33.8%[118]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1,73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90千港元下降3.2%[121] - 薪金及津贴支出为1,71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61千港元下降2.8%[121] - 退休金成本为2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9千港元下降27.6%[121] - 应收关联公司Y's Japan Limited款项2021年9月30日为零,2021年3月31日为79千港元[121] - 应付股东纵横游投资款项为5,000千港元,2021年3月31日该项为零[12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陈淑薇女士和袁士强先生被视为共同持有纵横游投资所持全部256,015,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64%[39][43] - 纵横游投资由陈淑薇女士实益拥有68.02%的权益,袁士强先生实益拥有23.42%的权益,袁振宁先生实益拥有8.56%的权益[40][43] - 除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外,纵横游投资是公司股份的唯一主要股东,持有256,015,000股,占64%[4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有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7] - 公司确认已完全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全部条文[45]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均遵守了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46] - 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确认在此期间不存在任何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48] - 自采纳购股权计划至2021年9月30日,未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任何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1] - 严元浩先生于2021年6月18日辞任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除已披露者外,无其他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A(1)条须予披露的董事资料变动[50] 人力资源变动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42名,较2021年3月31日的91名减少49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