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信息科技(08178.HK):中期净亏损5562.5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6 21:1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084.6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 去年同期为768.6万港元 [1] - 亏损同比扩大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 [1]
中国信息科技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562.5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6.24倍
智通财经· 2025-08-26 20:17
财务表现 - 收益2084.6万港元 同比增长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62.5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6.24倍 [1] - 每股亏损75.92港仙 [1] 亏损原因分析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562.5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6.24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0:16
财务表现 - 收益2084.6万港元 同比增长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62.5万港元 同比扩大6.24倍 [1] - 每股亏损75.92港仙 [1] 亏损原因分析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5157.1万港元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9: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为2084.6万港元,同比增长3.9%[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14] - 每股亏损为75.92港仙[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68.6万港元[36][41] - 期内亏损大幅扩大至559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85万港元增长613%[4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68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84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51][55] - 公司税后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7.686百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55.625百万港元,亏损扩大623.5%[59] - 物业租赁分部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4.593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46.203百万港元,业绩恶化1,106.2%[51] - 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及维护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3.173百万港元略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256百万港元,亏损扩大2.6%[51] - 证券投资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22千港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23千港元,亏损收窄44.6%[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为1511.7万港元,同比下降13.1%[35] - 雇员总数61名,雇员福利开支为1070.4万港元[33]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8百万港元,减少17.7%[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万高讯科本期间收益约11,78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1,471,000港元增加2.7%[24] - 数立方本期间收益约2,2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2,232,000港元减少0.8%[26] - 公司专注于与捷运公司合作以产生更高收益[26] - Popsible业务贡献收益57.4万港元[28] - 销售电脑硬件及软件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835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56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7%[55]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02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97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4%[54][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务聚焦云运算、Web 3.0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13] - 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经营挑战[13]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16千港元(2024年同期:0港元)[63]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61]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31] - 董事会确认集团维持稳健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34]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报告符合GEM上市规则及适用法律规定[131]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134]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55.3万港元,较去年底减少71.1%[37] - 借贷总额为6413.7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34[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155.3万港元,较期初537.1万港元下降71%[46] - 投资物业价值下降至1.6985亿港元,较去年末2.16035亿港元减少21%[43]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5.9179亿港元,其中流动部分3.3422亿港元[43][44] - 资产净值减少至1.90089亿港元,较去年末2.45亿港元下降22%[44] - 流动比率为1.04,流动资产5816.8万港元覆盖流动负债5580.9万港元[4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7.90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8.863百万港元,减少15.0%[53] - 投资物业中约33.422百万港元(2024年末:35.651百万港元)已质押作为银行贷款抵押[62]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18.938百万港元增至23.41百万港元,其中1个月内账期金额从12.77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143百万港元[65] - 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3个月的金额大幅增加至19.221百万港元(2024年末:2.912百万港元)[65]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从55.924百万港元增至59.179百万港元,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贷款从20.273百万港元增至25.757百万港元[67] - 按揭贷款余额为33.422百万港元(2024年末:35.651百万港元),平均利率3.75%[70] - 零息债券本金总额100百万港元,其中24.75百万港元以折让价66.66%发行,实际年收益率3.73%[71] - 公司法定股本为12亿股普通股(面值0.1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3,265,237股普通股[7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的216.035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69.85百万港元,降幅21.4%[77][78] - 第一级公允价值计量权益证券从2024年底21.91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9.312百万港元[77]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全部为投资物业,金额169.85百万港元[77] - 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88]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55.3万港元[4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6.9万港元,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800.3万港元[46] 其他财务数据:公允价值计量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导致亏损扩大[14] - 按公平值计量的权益投资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24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9.7万港元扩大150%[42][4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主要由于综合损益确认亏损51.571百万港元[78] - 投资物业估值采用直接收入法,关键输入参数包括月租收入84-132元/平方米和7.25%期内收益率[80] - 2024年投资物业估值参数为月租收入82-132元/平方米和5.50%期内收益率[81] - 汇兑调整对投资物业产生正面影响,增加5.386百万港元[78]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不派发中期股息[14]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3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3,265,237股[94] - 主要股东张荣直接持有15,949,499股(21.77%),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有3,134,800股(4.28%)[122] - JStage Technology持有11,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5.70%[122] - 股东林树松直接持有3,801,300股(5.19%),其配偶蔡庆莲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22] - 董事黄景兆直接持有665,5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91%),另通过购股权持有615,000股(0.84%)[93] - 非执行董事李世荣持有200,000股普通股(0.27%),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海权及陈圣蓉各通过购股权持有34,000股(0.05%)[93]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景兆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款[127][129] - 两名董事(梁嘉铭、朱焕钊)未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偏离守则C.1.5条款[12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海权、陈圣蓉、朱焕钊)[131]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董事资料变更需披露(除朱乔华职务说明外)[132] - 公司声明无其他GEM上市规则第17.22-17.24条规定的持续披露责任[133]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36] 购股权计划详情 - 购股权计划规定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82] - 购股权行使价设定规则要求不低于要约日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83] - 2023年8月10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3.42港元,有效期至2033年8月9日[84]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5,373,213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2.33港元[86] -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授出购股权的估计公平值分别约为2,992,000港元、1,172,000港元及2,695,000港元[86] - 根据购股权计划获准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4,608,523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29%[86] - 二项式定价模型输入数据包括预期波幅76.59%、65.11%及68.33%,无风险利率3.356%、3.23%及1.2%[87] - 2012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为3,835,213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5.23%[99] - 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34,314,132份(相当于2021年11月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99] - 2012年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向每名参与者授予的期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00]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期均为10年,分别至2031年5月12日及2032年6月15日[101][105] - 所有已授予购股权均无归属期限制[102] - 接获购股权时承授人需支付1.00港元代价[103] - 购股权行使价设定基准要求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均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0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达3,835,213份[106][107] - 主要股东张荣持有25,730份行使价2.19港元的未行使购股权[106] - 执行董事黄景兆持有343,000份行使价1.40港元的未行使购股权[106] - 雇员群体持有最大份额未行使购股权共2,483,773份[107] - 顾问群体持有574,336份未行使购股权,其中两位顾问各持有237,168份行使价2.19港元的期权[107] - 公司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权可发行股份上限为6,176,523股,占已发行股份10%[111][113] - 公司已授出1,568,000份购股权,其中30,000份于2023年10月失效[111][113] - 截至报告日期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538,000份,对应可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10%[114] - 购股权行使价定为每股3.42港元[113] - 服务供应商限额为617,652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1%[111][115] - 每名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权益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115] - 购股权行使期为授出日期起10年[116] - 最短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117] - 接获购股权需支付1.00港元代价[118] - 历史购股权授予中涉及44名雇员,其中13人已离职导致授权失效[108]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10年,自采纳日起计算[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538,000份,其中董事持有746,000份,雇员持有792,000份[120]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42港元,与授出日(2023年8月9日)收市价持平[121][120] 资本运作和交易活动 - 认购新股1235.3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6.86%[15] - 认购价格为每股6.31港元[15] - 认购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4.43%[15] - 认购事项预期总收益为9,993,260美元(约77,950,000港元),净收益约77,750,000港元,每股净发行价约6.30港元[17] - 认购事项净收益的70%(约54,430,000港元)将用于阿联酋一般营运资金,30%(约23,320,000港元)用于香港一般营运资金[17] - 公司终止认购事项,因认购人未履行协议责任,且完成日期不再延长[18] - 公司同意出售物业代价为人民币150,000,000元(约163,800,000港元),但因市场挑战构成主要交易[19] - 终止出售物业协议,买方同意赔偿人民币1,000,000元[20] - 供股计划拟筹集资金约3544万港元,每股认购价1.29港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4] 汇率影响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35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13.1万港元[42][45]
中国信息科技拟按“8供3”基准发行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8:37
供股计划 - 公司计划按"8供3"基准进行供股,发行最多约2747.45万股(考虑购股权行使后最多约2948.94万股) [1] - 认购价为每股1.29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2.87港元折让约55.05% [1] - 预计筹资约3544万至3804万港元(扣除开支前) [1]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集团未来18个月的一般营运资金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拟折让约55.05%按“8供3”基准发行供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22:14
供股计划 - 公司拟按"8供3"基准发行最多约2747.45万股供股股份,筹集不少于约3544万港元(扣除开支前) [1] - 假设记录日期前已发行股份数目无变动,公司可能发行最多约2948.94万股供股股份,筹集不超过约3804万港元 [1] - 认购价定为每股1.29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盘价2.87港元折让约55.05% [1] 资金用途 - 供股所得净额将用于集团未来18个月的一般营运资金 [1]
中国信息科技拟折让约55.05%按“8供3”基准发行供股
智通财经· 2025-08-13 22:10
供股融资方案 - 公司拟按"8供3"基准发行最多约2747.45万股供股股份 [1] - 供股股份发行量最高可达约2948.94万股(假设未行使购股权) [1] - 认购价为每股1.29港元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2.87港元折让55.05% [1] 融资规模 - 预计筹集资金不少于约3544万港元(扣除开支前) [1] - 最高融资额不超过约3804万港元(假设未行使购股权) [1] 资金用途 - 所得净额将用作集团未来18个月的一般营运资金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HK)拟“8供3”供股 筹集不少于约3544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13 22:06
融资方案 - 公司拟通过供股方式发行最多27,474,463股股份 筹集不少于约3544万港元(扣除开支前)[1] - 另可发行最多29,489,418股供股股份 筹集不超过约3804万港元(假设未行使购股权)[1] - 认购价为每股供股股份1.29港元[1] 股权配售基准 - 供股基准为每持有八股现有股份可获发三股供股股份[1] - 融资规模根据记录日期前已发行股份数量计算(未考虑购股权行使影响)[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建议按於记录日期每持有八股现有股份获发三股供股股份之基準以悉数包销方...
2025-08-13 21:59
供股发行情况 - 公司拟供股发行最多27,474,463 - 29,489,418股供股股份,筹集3544 - 3804万港元(扣除开支前)[3][1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3205 - 3446万港元[4] - 供股基准为每持有8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1.29港元[3][10][12] - 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3,265,237股,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5,373,213份[10] - 供股股份数目不少于27,474,463股,不超过29,489,418股,总面值2,747,446.3 - 2,948,941.8港元[10] - 紧随供股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数目不少于100,739,700股,不超过108,127,868股[10] 供股相关时间安排 - 股份预计2025年9月2日起按除权基准买卖,供股股份预计9月15 - 22日以未缴股款方式买卖[9][84]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4 - 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26][36][73] - 按连权基准买卖股份的最后日期为2025年9月1日[28][73] - 股东须于2025年9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抵过户文件[28][73] - 接纳供股股份及超额供股股份并缴付股款的最后时限预期为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28][73] - 缴足股款供股股份股票及退款支票预期于2025年10月8日或之前寄发[39] - 指定经纪将于2025年10月9 - 23日提供碎股对盘买卖[38] 供股比例及价格对比 - 假设发行股份数目无变动,配27,474,463股供股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37.50%,占扩大后股本约27.27%[14] - 假设行使购股权发行股份,配29,489,418股供股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40.25%,占行使购股权扩大后股本约37.50%,占双重扩大后股本约27.27%[14] - 供股理论摊薄价约每股2.46港元、基準价每股2.89港元,理论摊薄效应15.12%[15] - 认购价比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每股2.87港元折让约55.05%[16] - 认购价比最后5个、1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分别折让55.24%、55.43%[16] - 认购价比理论除权价约每股2.44港元折让约47.11%[16] - 认购价比每股资产净值约3.49港元折让约63.0%[16] 业绩数据 - 2023及2024年度公司年度全面开支总额分别约为37.49百万港元及33.10百万港元[17] - 2024年净亏损约3838万港元,2023年净亏损约2477万港元[43] - 2025年5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馀约为241万港元[4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为6076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5731万港元[43] - 集团每月估计平均营运现金需求约300万港元[43] 供股款项用途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租金及楼宇管理费11.23%(约3600 - 3870千港元)、薪金84.24%(约27000 - 29029千港元)、偿还专业费用及其他行政开支4.53%(约1450 - 1561千港元)[45] 包销情况 - 供股由包销商RaffAello Securities (HK) Limited悉数包销,包销股份数目27,474,463 - 29,489,418股[6][10] - 包销佣金为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的7.07%[51] 股权结构 - 公告日期张荣先生、黄景兆先生、JStage Technology分别持股19,084,299股、669,550股、11,500,000股,占比26.05%、0.91%、15.70%[65] - 假设合资格股东认购所有供股股份,紧随供股完成后张荣先生、黄景兆先生、JStage Technology分别持股26,240,911股、920,631股、15,812,500股,占比26.05%、0.91%、15.70%[65] - 假设合资格股东无认购且包销商认购未获承购股份,紧随供股完成后包销商持股27,474,463股,占比27.27%[65] 购股权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有5,373,213份尚未行使购股权,可予行使为5,373,213股股份[77] - 2021 - 2022年雇员和顾问未行使购股权总计3,835,213股[78] - 2023年董事和雇员未行使购股权总计1,538,000股[80]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有关根据一般授权认购新股份的最新资料
2025-08-12 20:43
股份认购 - 认购人拟认购公司1235.3万股新股份[4] - 完成日期由2025年7月21日延至2025年8月18日[4] - 因认购人未遵守义务,公司不进行认购且不再延长日期[4] 后续行动 - 公司向法律顾问寻求意见决定针对认购人的下一步行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