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额外申请表格
2025-09-10 18:09
供股基本信息 - 公司按每持有八股现有股份获发三股供股股份基准供股,以悉数包销方式进行[2][7] - 供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1.29港元,股款须不迟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缴足[2][7] 时间安排 - 股份自2025年9月2日起以除权基准交易[21] - 未缴股款供股股份交易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至9月22日[21] - 若供股条件未于2025年9月29日下午4时或协定较后时间前达成,供股不进行[19][21] - 额外申请表格须在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前交回[1][29][35] - 超额供股股份申请分配结果将于2025年10月6日公布[31] - 若未获分配或分配少于申请数量,款项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前无息退还[31] - 缴足股款供股股份股票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前寄出[31] 其他规定 - 额外申请表格仅适用于合资格股东,中英文版本有歧义时以英文版本为准[27] - 身处香港以外地区人士申请供股股份需自行遵守当地法律,缴纳税费[38] - 包销商可因多种情况在最后终止时限前终止包销协议[39][40][42] - 若包销协议终止,各订约方责任终止,不得就相关事项索赔,先前违约除外[39][41] - 若悬挂八號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等,供股股份接纳及付款最后时限受影响[44][49] - 填写额外申请表格需同意披露个人资料,证券持有人有查阅和改正权利[46][5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暂定配额通知书
2025-09-10 18:07
供股时间安排 - 供股要约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正截止[3][4] - 股份2025年9月2日起按除权基准买卖[11] - 买卖未缴股款供股股份于2025年9月15日至22日进行[1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26] 供股基准与价格 - 供股按每持有八股现有股份获发三股供股股份进行[18][26][50] - 供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1.29港元[18][26][50] 缴款与接纳要求 - 股款须不迟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正缴足[18][19] - 接受临时配额需在2025年9月25日下午4点前将PAL及全额汇款交至登记处[29] - 若仅接纳部分暂定配额或转让部分权利,须不迟于2025年9月17日下午4时30分交回原有暂定配额通知书[54] 包销相关 - 供股以悉數包銷方式进行,包销商有权在特定情况下于最后终止时限前终止协议[9][10][34][35][56] 股份权益与交易 - 供股股份获配发、发行及缴足股款后,与已发行股份各方面享有同等地位[27] - 联交所参与者交易须在交易日后第二个结算日在中央结算系统进行交收[28] 其他重要事项 - 恶劣天气下,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的供股股份接纳及缴款等最后时限按规则处理[49][64][67] - 暂定配额通知书只向合资格股东寄发,供股章程文件未在香港以外地区登记[43][63]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按於记录日期每持有八股现有股份获发三股供股股份之基準以悉数包销方式进...
2025-09-10 18:02
供股信息 - 供股按每8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股份数量为27474463股,每股认购价1.29港元,筹约3544万港元[4][15][27] -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13日,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未缴股款供股股份买卖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至22日,接纳供股股份及缴付股款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25日下午4时正[6][13][14][17] - 终止包销协议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29日下午4时正,供股章程寄发日期为2025年9月11日[13][14][17] 股权结构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及记录日期已发行股份73265237股,紧随供股完成后已发行股份100739700股[30][31]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张先生持股19084299股占比26.05%,黄景兆先生持股669550股占比0.91%,JStage Technology Limited持股11500000股占比15.70%[96] - 假设合资格股东无认购供股股份,包销商认购后持股27474463股,占比27.27%[96]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2084.6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562.5万港元[134] - 2025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27886.3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55.3万港元,负债总额约为8877.4万港元,借贷总额约为6413.7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34[13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3205万港元,租金及楼宇管理费分配360万港元,薪金分配2700万港元,偿还专业费用及其他行政开支分配145万港元[100] 购股计划 - 公司有5373213份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未获行使购股,可予以行使为5373213股股份[107] - 2012年购股计划下,主要股东张先生未行使购股数为25730份,行使价为2.19港元,执行董事黄先生未行使购股数为343000份,行使价为1.40港元[108] - 2023年购股计划下,董事未行使购股总数为746000份,雇员未行使购股总数为792000份[111] 其他信息 - 包销商为RaffAello Securities (HK) Limited,包销佣金为包销股份总认购额的7.07%[8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观塘[168] - 2025年1月22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起诉广州嘉怡,诉讼仍在审理中[17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47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亿港元,股份数目为12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73265237股,库存股0,总数73265237股[2] 购股计划 - 2012购股计划(行使价2.19港元)、(行使价1.40港元)及2023购股计划(行使价3.42港元)上月底及本月底结存期权数分别为2433213股、1402000股、1538000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0港元[3]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9 16: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2084.6万港元,同比增长3.9%[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同比大幅扩大[9] - 每股亏损为75.92港仙,去年同期为12.44港仙[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20,84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20,068,000港元增加3.9%[29] - 同期毛利约为11,76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0,642,000港元增加10.6%[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5,62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7,686,000港元大幅增加[31] - 期内亏损大幅增至559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85万港元增长613%[37]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6.8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84.6万港元,增幅为3.9%[46][50] - 公司税后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768.6万港元大幅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5562.5万港元,增幅达623.5%[54]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0.124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0.759港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约为15,11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7,392,000港元减少13.1%[30]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7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8万港元,降幅为17.7%[46][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总数为61名,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0,704,000港元[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万高讯科期间收益约11,783,000港元同比增长2.7%[19] - 数立方期间收益约2,214,000港元同比减少0.8%[21] - Popsible期间收益约574,000港元[23] - 物业租赁分部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459.3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4620.3万港元,业绩恶化明显[46] - 销售电脑硬件及软件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83.5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56.7万港元,增幅为10.7%[50] - 提供技术支援及维护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66.4万港元略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50.4万港元,降幅为2.1%[50] - 数立方开发AI算法用于实时监测列车转向架震动频率[20] - 智能物流及CRM系统通过AI技术提供自动化机器学习平台[21]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0.2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97.2万港元,增幅为5.4%[49][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建议派发中期股息[9] - 公司将继续为物业寻找潜在买家[16] - 公司计划通过供股筹集资金,发行最多29,489,418股,每股1.29港元,目标筹集不超过约38,040,000港元(扣除开支前)[25] - 供股净收益估计为不少于约32,050,000港元及不超过约34,460,000港元[25]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5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发中期股息[130]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9]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000港元[31] - 投资物业价值下降至1.6985亿港元,较去年末2.16035亿港元减少21%[38] - 按公平值计量的权益投资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24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9.7万港元扩大150%[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155.3万港元,较期初537.1万港元下降71%[41]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5.9179亿港元,其中流动部分3.3422亿港元[38][39] - 资产净值减少至1.90089亿港元,较去年末2.45亿港元下降22%[39]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35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13.1万港元[37] - 经营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3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55.3万港元[41]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6.9万港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借款800.3万港元[41] - 流动比率为1.04(流动资产5816.8万港元/流动负债5580.9万港元)[3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3.27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7886亿港元,减少14.9%[48]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8290.4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8877.4万港元,增幅为7.1%[4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21.60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16.99亿港元,减少21.3%(6.19亿港元)[72][73] - 第三级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主要因综合损益确认亏损5.16亿港元[73] - 权益证券投资(第一级)总额从2024年末2.19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末1.89亿港元,减少13.7%[72] - 香港以外上市权益证券从2.16亿港元降至1.91亿港元,减少11.5%[72] - 投资物业估值采用直接收入法,关键参数期內收益率从5.50%升至7.25%[75][76] - 投资物业估值复归收益率从5.75%升至7.50%[75][76] - 月租收入输入参数范围从82-132元/平方米调整为84-132元/平方米[75][76] - 市场月租参数从82元/平方米降至79元/平方米[75][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553,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5,371,000港元减少[32] - 公司借贷总额约为64,137,000港元,负债比率为0.34,较2024年12月31日的0.25上升[32] - 投资物业中约3342.2万港元(2024年末:3565.1万港元)已质押作为银行贷款抵押[5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支出仅1.6万港元(2024年同期:零港元)[58] - 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3个月的账款大幅增至1.922亿港元(2024年末:2912万港元),占比达82.1%[60]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下降至215.3万港元(2024年末:298.7万港元),降幅27.9%[61]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增至5.918亿港元(2024年末:5.592亿港元),其中第三方贷款增至2575.7万港元[62] - 按揭贷款余额降至3342.2万港元(2024年末:3565.1万港元),平均利率3.75%[65] - 零息债券发行折让率66.66%,实际到期年收益率3.73%,初始公平值约442.6万港元[66][67] - 法定普通股股本120亿股(面值0.1港元),已发行7326.5万股(面值732.7万港元)[69]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主席黄景兆兼任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款[124][122] - 两名董事(梁嘉铭、朱焕钊)未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偏离守则C.1.5条款[12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6] - 董事会成员包含三名执行董事及五名非执行/独立董事[132] - 董事黄景兆持有665,5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91%[88] - 主要股东张荣直接持有15,949,499股普通股(21.77%),通过受控法团间接持有3,134,800股(4.28%)[117] - JStage Technology Limited持有11,5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5.70%[117] - 林树松直接持有3,801,300股普通股(5.19%),其配偶蔡庆莲被视作拥有相同权益[117]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3,265,237股[117]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9] 购股权计划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予行使价3.42港元,有效期至2033年8月9日[79] - 购股权计划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30%,个别参与者年度上限1%[78]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5,373,213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2.33港元[81]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29%[81] - 2023年授出购股权公平值约为2,695,000港元,行使价3.42港元,授出日股价3.23港元[82] - 2022年授出购股权公平值约为1,172,000港元,行使价0.14港元,授出日股价0.14港元[82] - 2021年授出购股权公平值约为2,992,000港元,行使价0.245港元,授出日股价0.245港元[82] - 2012年购股权计划剩余3,835,213份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5.23%[94] - 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34,314,132份,占2021年已发行股份总数10%[94] - 预期波幅参数分别为76.59%(2023年)、65.11%(2022年)及68.33%(2021年)[82] - 无风险利率参数分别为3.356%(2023年)、3.23%(2022年)及1.2%(2021年)[82] - 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任何12个月内因行使购股权而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95]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出的购股权行使期均为10年,分别至2031年5月12日及2032年6月15日[96][100] - 所有已授出购股权均无归属期[97] - 接获购股权时代价为1.00港元[98]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i)授出日收市价(ii)前五个营业日均价(iii)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达3,835,213份[101][102] - 主要股东张荣持有25,73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2.19港元[101] - 执行董事黄景兆持有343,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1.40港元[101] - 雇员群体持有最大份额未行使购股权达2,483,773份[102] - 顾问群体持有574,336份未行使购股权,其中两位顾问行使价为2.19港元,一位为1.40港元[102] - 公司根据2023年购股权计划有权发行最多6,176,523股股份,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的10%[108] - 公司已授出1,568,000份购股权,其中30,000份于2023年10月失效,剩余1,538,000份尚未行使[108][109] - 尚未行使购股权对应1,538,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10%[109] - 服务供应商限额为617,652股股份,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10]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出购股权的行使价为每股3.42港元[108] - 每名参与者在12个月内通过购股权计划可获授权益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10] - 购股权行使期为授出日期起10年内[111] - 购股权最短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112] - 接纳购股权时代价为1.00港元,需在授出日期30日内支付[113] - 股份在购股权授出日期前收市价为0.140港元(股份合并前)[105]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10年,自采纳日期起算[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538,000份,其中董事持有746,000份,雇员持有792,000份[115]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42港元,与2023年8月9日授出日前收市价持平[116][115] 重大交易和事件 - 根据一般授权认购新股1235.3万股,认购价每股6.31港元[10] - 认购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6.86%[10]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7795万港元[12] - 所得款项净额约7775万港元,每股净发行价约6.30港元[12] - 70%所得款项净额(约5443万港元)将用于阿联酋营运资金[12] - 公司终止认购协议并寻求法律意见以保障股东利益[13] - 公司同意出售物业代价为人民币150,000,000元(约163,800,000港元)[14] - 买方终止物业出售交易并同意支付赔偿金人民币1,000,000元[15] - 物业出售交易因适用百分比率超过25%构成主要交易[1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31] - 公司无其他持续披露责任[128]
中国信息科技(08178.HK):中期净亏损5562.5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6 21:1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084.6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 去年同期为768.6万港元 [1] - 亏损同比扩大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 [1]
中国信息科技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562.5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6.24倍
智通财经· 2025-08-26 20:17
财务表现 - 收益2084.6万港元 同比增长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62.5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6.24倍 [1] - 每股亏损75.92港仙 [1] 亏损原因分析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562.5万港元 同比增长约6.24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0:16
财务表现 - 收益2084.6万港元 同比增长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62.5万港元 同比扩大6.24倍 [1] - 每股亏损75.92港仙 [1] 亏损原因分析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5157.1万港元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9: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为2084.6万港元,同比增长3.9%[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14] - 每股亏损为75.92港仙[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62.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68.6万港元[36][41] - 期内亏损大幅扩大至559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85万港元增长613%[4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68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84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51][55] - 公司税后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7.686百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55.625百万港元,亏损扩大623.5%[59] - 物业租赁分部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4.593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46.203百万港元,业绩恶化1,106.2%[51] - 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及维护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3.173百万港元略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256百万港元,亏损扩大2.6%[51] - 证券投资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22千港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23千港元,亏损收窄44.6%[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为1511.7万港元,同比下降13.1%[35] - 雇员总数61名,雇员福利开支为1070.4万港元[33]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8百万港元,减少17.7%[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万高讯科本期间收益约11,78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1,471,000港元增加2.7%[24] - 数立方本期间收益约2,2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2,232,000港元减少0.8%[26] - 公司专注于与捷运公司合作以产生更高收益[26] - Popsible业务贡献收益57.4万港元[28] - 销售电脑硬件及软件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835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56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7%[55]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02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97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4%[54][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务聚焦云运算、Web 3.0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13] - 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经营挑战[13]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16千港元(2024年同期:0港元)[63]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61]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31] - 董事会确认集团维持稳健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34]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报告符合GEM上市规则及适用法律规定[131]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134]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55.3万港元,较去年底减少71.1%[37] - 借贷总额为6413.7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34[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155.3万港元,较期初537.1万港元下降71%[46] - 投资物业价值下降至1.6985亿港元,较去年末2.16035亿港元减少21%[43]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5.9179亿港元,其中流动部分3.3422亿港元[43][44] - 资产净值减少至1.90089亿港元,较去年末2.45亿港元下降22%[44] - 流动比率为1.04,流动资产5816.8万港元覆盖流动负债5580.9万港元[4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7.90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8.863百万港元,减少15.0%[53] - 投资物业中约33.422百万港元(2024年末:35.651百万港元)已质押作为银行贷款抵押[62]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18.938百万港元增至23.41百万港元,其中1个月内账期金额从12.77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143百万港元[65] - 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3个月的金额大幅增加至19.221百万港元(2024年末:2.912百万港元)[65]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从55.924百万港元增至59.179百万港元,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贷款从20.273百万港元增至25.757百万港元[67] - 按揭贷款余额为33.422百万港元(2024年末:35.651百万港元),平均利率3.75%[70] - 零息债券本金总额100百万港元,其中24.75百万港元以折让价66.66%发行,实际年收益率3.73%[71] - 公司法定股本为12亿股普通股(面值0.1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3,265,237股普通股[7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的216.035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69.85百万港元,降幅21.4%[77][78] - 第一级公允价值计量权益证券从2024年底21.91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9.312百万港元[77]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全部为投资物业,金额169.85百万港元[77] - 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88]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55.3万港元[4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6.9万港元,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800.3万港元[46] 其他财务数据:公允价值计量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5157.1万港元导致亏损扩大[14] - 按公平值计量的权益投资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24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9.7万港元扩大150%[42][4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主要由于综合损益确认亏损51.571百万港元[78] - 投资物业估值采用直接收入法,关键输入参数包括月租收入84-132元/平方米和7.25%期内收益率[80] - 2024年投资物业估值参数为月租收入82-132元/平方米和5.50%期内收益率[81] - 汇兑调整对投资物业产生正面影响,增加5.386百万港元[78]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不派发中期股息[14]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3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3,265,237股[94] - 主要股东张荣直接持有15,949,499股(21.77%),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有3,134,800股(4.28%)[122] - JStage Technology持有11,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5.70%[122] - 股东林树松直接持有3,801,300股(5.19%),其配偶蔡庆莲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22] - 董事黄景兆直接持有665,5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91%),另通过购股权持有615,000股(0.84%)[93] - 非执行董事李世荣持有200,000股普通股(0.27%),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海权及陈圣蓉各通过购股权持有34,000股(0.05%)[93]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景兆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款[127][129] - 两名董事(梁嘉铭、朱焕钊)未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偏离守则C.1.5条款[12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海权、陈圣蓉、朱焕钊)[131]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董事资料变更需披露(除朱乔华职务说明外)[132] - 公司声明无其他GEM上市规则第17.22-17.24条规定的持续披露责任[133]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36] 购股权计划详情 - 购股权计划规定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82] - 购股权行使价设定规则要求不低于要约日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83] - 2023年8月10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3.42港元,有效期至2033年8月9日[84]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5,373,213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2.33港元[86] -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授出购股权的估计公平值分别约为2,992,000港元、1,172,000港元及2,695,000港元[86] - 根据购股权计划获准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4,608,523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29%[86] - 二项式定价模型输入数据包括预期波幅76.59%、65.11%及68.33%,无风险利率3.356%、3.23%及1.2%[87] - 2012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为3,835,213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5.23%[99] - 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34,314,132份(相当于2021年11月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99] - 2012年购股权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向每名参与者授予的期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00]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期均为10年,分别至2031年5月12日及2032年6月15日[101][105] - 所有已授予购股权均无归属期限制[102] - 接获购股权时承授人需支付1.00港元代价[103] - 购股权行使价设定基准要求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均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0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达3,835,213份[106][107] - 主要股东张荣持有25,730份行使价2.19港元的未行使购股权[106] - 执行董事黄景兆持有343,000份行使价1.40港元的未行使购股权[106] - 雇员群体持有最大份额未行使购股权共2,483,773份[107] - 顾问群体持有574,336份未行使购股权,其中两位顾问各持有237,168份行使价2.19港元的期权[107] - 公司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权可发行股份上限为6,176,523股,占已发行股份10%[111][113] - 公司已授出1,568,000份购股权,其中30,000份于2023年10月失效[111][113] - 截至报告日期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538,000份,对应可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10%[114] - 购股权行使价定为每股3.42港元[113] - 服务供应商限额为617,652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1%[111][115] - 每名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权益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115] - 购股权行使期为授出日期起10年[116] - 最短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117] - 接获购股权需支付1.00港元代价[118] - 历史购股权授予中涉及44名雇员,其中13人已离职导致授权失效[108]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10年,自采纳日起计算[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538,000份,其中董事持有746,000份,雇员持有792,000份[120]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42港元,与授出日(2023年8月9日)收市价持平[121][120] 资本运作和交易活动 - 认购新股1235.3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6.86%[15] - 认购价格为每股6.31港元[15] - 认购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4.43%[15] - 认购事项预期总收益为9,993,260美元(约77,950,000港元),净收益约77,750,000港元,每股净发行价约6.30港元[17] - 认购事项净收益的70%(约54,430,000港元)将用于阿联酋一般营运资金,30%(约23,320,000港元)用于香港一般营运资金[17] - 公司终止认购事项,因认购人未履行协议责任,且完成日期不再延长[18] - 公司同意出售物业代价为人民币150,000,000元(约163,800,000港元),但因市场挑战构成主要交易[19] - 终止出售物业协议,买方同意赔偿人民币1,000,000元[20] - 供股计划拟筹集资金约3544万港元,每股认购价1.29港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4] 汇率影响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35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13.1万港元[42][45]
中国信息科技拟按“8供3”基准发行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8:37
供股计划 - 公司计划按"8供3"基准进行供股,发行最多约2747.45万股(考虑购股权行使后最多约2948.94万股) [1] - 认购价为每股1.29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2.87港元折让约55.05% [1] - 预计筹资约3544万至3804万港元(扣除开支前) [1]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集团未来18个月的一般营运资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