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必选(09880)
icon
搜索文档
优必选(0988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0-29 19:20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0月29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09880 | 說明 |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 佔有 ...
优必选(09880) - 完成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H股
2024-10-29 18:2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 公 告 僅 供 參 考,並 不 構 成 收 購、購 買 或 認 購 證 券 的 邀 請 或 要 約,亦 非 邀 請 訂 立 協 議 進 行 收 購、購 買 或 認 購,且 不 可 視 為 邀 請 提 出 收 購、購 買 或 認 購 任 何 證 券 的 要 約。 本 公 告 不 會 直 接 或 間 接 於 或 向 美 國 派 發。本 公 告 不 構 成 亦 不 屬 於 在 美 國 境內或有關要約屬違法的任何其他司法管轄區出售證券的任何要約或 招 攬 購 買 或 認 購 證 券 的 一 部 分。本 公 告 所 述 證 券 並 無 亦 不 會 根 據 經 不 時 修訂的1933年 美 國 證 券 法 或 美 國 任 何 州 的 證 券 法 登 記,且 不 得 於 美 國 境 內 提 呈 發 售 或 出 售,除 非 已 登 記 或 符 合 ...
优必选:拟以每股86.18港元的价格配售506万股新H股
证券时报网· 2024-10-23 08:22
文章核心观点 - 优必选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代理将按尽力基准,个别(但非共同或共同及个别)作为公司的代理,促使认购方按配售协议所载条款及在其条件的规限下,按配售价认购合共506万股新H股 [1] - 配售价为每股H股86.18港元,较2024年10月22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H股107.7港元折让约19.98% [1] 公司信息 - 优必选为公司名称 [1] - 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1] 配售协议 - 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 [1] - 配售代理将按尽力基准,个别(但非共同或共同及个别)作为公司的代理,促使认购方按配售协议所载条款及在其条件的规限下,认购合共506万股新H股 [1] - 配售价为每股H股86.18港元,较2024年10月22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H股107.7港元折让约19.98% [1]
优必选:国产人形机器人先锋
华泰证券· 2024-10-09 1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必选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产品面向多个行业场景,是较早实现商业化、技术领先、发展潜力可观的企业 [11] - 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全栈自研以及打通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 [11][6] - 随着政策支持、软件技术进步、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产业元年,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11][38][39] 公司投资评级分析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必选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产品面向多个行业场景,是较早实现商业化、技术领先、发展潜力可观的企业 [11] - 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全栈自研以及打通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 [11][6] - 随着政策支持、软件技术进步、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产业元年,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11][38][39] 公司业务分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AI智能教育、物流智能机器人、定制服务机器人和消费级智能硬件 [60][61][62] - AI智能教育业务是公司基础业务,未来2-3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60] - 物流智能机器人业务技术要求较高,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较有竞争力,未来2-3年有望保持高增长 [61] - 定制服务机器人业务是公司收入潜力较大的板块,通用服务产品和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较高收入 [62] - 消费级智能硬件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公司重视海外市场拓展 [63] 公司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6.8/23.9/3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4/-8.8/-5.3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65] 公司估值分析 - 考虑到人形机器人赛道仍需较大研发和销售投入,且产品基本未量产盈利,采用PS估值 [65] - 给予公司2024年30倍PS估值,对应目标价131.42港币 [65]
优必选上市公司交流-人形机器人稀缺标的,AI原生应用最佳载体
最佳东方· 2024-10-09 09:07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1][2][3] - 公司已经与国内主流10-20家车企开展合作,计划在今年年底开始小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 [3][4][5] - 公司正在不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提升稳定性和负载能力,满足客户需求 [11][12][13] - 公司预计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将逐步下降,从小批量的50万降到规模化量产后的20万左右 [13][14] - 人形机器人可以替代工厂中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并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受到客户的广泛关注 [14][15][16] 其他业务 - 公司的教育、消费级机器人等基础业务保持良好增长 [6][7] - 公司的宠物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预计今年全年欧美市场出货量将超过20万台 [6][7] - 公司正在开发庭院系列智能机器人,如泳池清扫机、割草机等,未来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17][18][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人才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并不断引进行业顶尖人才,如腾讯机器人负责人加入 [8][9][10]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9][10]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和经济性 - 人形机器人可以替代工厂中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如搬运、化学品操作等 [15][16] - 人形机器人的经济性较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12][13][14] - 公司正在与客户密切合作,不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性能,提升工作效率 [11][12]
优必选:公司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领先企业,多场景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海通证券· 2024-09-18 16: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智能服务机器人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10余年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企业,产品应用广泛覆盖下游新能源、3C电子、电池、轮胎、康养、教育等行业 [3] - 公司在教育细分应用领域市场份额达22.5% [3] 营收和盈利情况 - 2020-2023年,公司营收从7.40亿元增长至10.56亿元,CAGR为12.55% [3] - 2020-2023年,公司净利润从-7.07亿元扩大至-12.34亿元,主要系各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所致 [3] - 2020-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44.68%降低至31.53% [3][5]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3亿元,同比+100.18%;毛利率为38.01%,相比去年有明显改善;亏损大幅收窄,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小幅缩窄 [3] 研发投入 - 近几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在50%左右,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获授权专利数量已达2450项,相较于2023年底新增超12% [3] - 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技术等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3][6][7][8] 行业发展前景 - 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3] -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3] - 公司已与百度文心一言达成合作,有利于公司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跨越式提升 [3] - 公司与多家汽车企业、3C企业、物流企业等建立合作,加快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2/24.68/31.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53/-4.99/-2.00亿元 [4][9] - 考虑到公司具备一定稀缺性和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公司2024年18-20倍PS估值,合理价值区间为85.34-94.83港元/股,对应合理市值为358-398亿港元 [10]
优必选(0988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20:3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87,229千元,同比增长86.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85,201千元,同比增长213.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234,508千元,同比改善23.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500万元[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5.16亿元[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34亿元[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87亿元[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48亿元[9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7.55亿元[9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7.56亿元[102]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持续投入关键技术突破[13][14][15] - 与汽车制造业和3C企业合作,构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13] - 子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产业基金,助力打造工业机器人生态产业园[13] - 公司产品和应用获得多项行业奖项和认可[13] - 在人形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包括整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14][15][16] - 公司构建了包含多类任务场景的大模型微调自有数据集,训练了面向人形机器人工业制造的任务规划大模型[15] - 公司通过视觉语义SLAM定位导航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场景理解地图和视觉语义导航功能[16] - 公司已开始小批量交付L4级无人驾驶物流车Chitu赤兔,实现在特定区域内的完全无人驾驶控制和监控[17] - 公司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物-环境识别能力,实现了细粒度图像分割、通用目标跟踪、毫米尺度的位置估计等[18] - 公司研发了基于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类人学习型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精细的力交互型操作任务和鲁棒的空间移动任务[19] - 公司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可与工人、AGV、无人物流车等设备协同,并接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提升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和柔性化水平[20]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持续投入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软硬件迭代,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攻克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一体化关节、大小脑具身智能等关键技术[22] - 公司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与百度文心大模型深度融合,形成了高级的意图理解能力和细粒度规划能力[23] - 公司将构建面向通用机器人的交互、语义理解、场景感知、任务规划与执行的通用多模态大模型[24] - 公司将继续突破基于端到端学习模型的高运动特性步态控制算法及靠巧操作技术,满足实际场景下的复杂任务需求[25] - 公司将引入OOC、BEV等最新自动驾驶技术,优化Chitu赤兔无人车在园区场景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6] - 公司持续加强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的布局,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获授权专利2,450项,较2023年底新增超12%[20] 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3.85亿元[9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6.29亿元[9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7.56亿元[9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货币资金为人民币7.75亿元[8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应收账款为人民币8.17亿元[8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存货为人民币4.79亿元[8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在建工程为人民币11.88亿元[8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无形资产为人民币4.32亿元[8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商誉为人民币5,222万元[8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合并短期借款为人民币8.92亿元[90] 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周剑先生、夏佐全先生、熊友军先生和王琳女士合计持有公司约97.91%的股权[74][75][76] - 公司董事夏佐全先生持有无锡优奇约12.07%的股权[77] - 公司董事周剑先生、夏佐全先生、熊友军先生和王琳女士为一致行动人[76] - 公司董事周剑先生、夏佐全先生和熊友军先生分别持有公司约24.77%、44.30%和47.80%的股权[74] - 公司董事王琳女士持有公司约9.47%的股权[74]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有公司约97.91%的股权[74][75][76] 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131] - 公司存货发出时的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128] - 公司采用永续盘存制对存货进行盘存[130] - 公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等存在减值迹象时需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147] - 公司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借款费用,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予以资本化[148,150] - 公司向员工提供的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技术再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初见成效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8-31 12: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优必选目前未被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优必选 1H24 实现营业收入 4.87 亿元,同比增长 86.6%;毛利 1.85 亿元,同比增长 213.8%;毛利率提升 15.4 个百分点至 38.0%。[3] 2) 教育机器人/消费级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 113.0%/105.4%,毛利率同比增加 14.9/13.8 个百分点。物流机器人收入同比下降 22.4%,毛利率下降 6.3 个百分点。其他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收入大增 308.5%。[1][3] 3) 公司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包括提升机器的步态算法稳定性、实现纯视觉语义 Vslam 技术突破,以及在工业制造场景推出高负载能力的新产品。[1][2] 4) 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已进入比亚迪、蔚来、吉利等车企以及富士康、顺丰等企业的场景。[1][2]
优必选(0988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53
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以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为具身智能载体[9]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整机、视觉、步态移动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14] - 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可执行物体搬运、质量检查、SPS分拣、化学品处理以及装配等工业场景任务[14] - 公司发布了ROSA v2版本,提供了算法模块去ROS中间件的基本通信能力[14] - 公司在直线伺服舵机方案和第三代带有压力检测功能的靈巧手方面进行了迭代设计[14] - 公司依托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多年的实际积累,构建了包含多类任务场景的大模型微调自有数据集[15] - 公司采用大模型+小模型的架构方案,由大模型作为「大脑」对多模态信息进行处理,理解场景与任务,计算出规划,再由小模型执行具体任务[15] - 公司基于VLM构建多类智能体以提升模型的泛化性,并更能适配不同工种的任务[15] - 公司持续夯实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的护城河,研发投入获得成效,截至2024年6月30日获授权专利数量已达2,450项[23] 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 - 公司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与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形成高级意图理解和细粒度规划能力[2] - 公司将构建面向通用机器人的交互、语义理解、场景感知、任务规划与执行的通用多模态大模型[3] - 公司不断突破高运动特性的步态控制算法及灵巧操作技术,提升机器人运动能力[4] - 公司通过紧耦合AI感知信息与Vslam技术,构建场景理解地图(3D SenceGraph),实现基于物体信息或者文本信息的视觉语义导航功能[17] - 公司将无标签自监督训练任务与弱监督/半监督学习范式相结合,发挥物理真实数据与AIGC/仿真生成数据的互补作用[19] - 公司研发了基于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类人学习型运动控制技术,实现对不同动作序列和对象的泛化靠巧操作[21] 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 - 公司与多家3C企业合作,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并首次在WRC上展示完成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10] - 公司子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无锡经开区产业基金,助力打造"UQI PARK工业机器人生态产业园"[10] - 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和应用备受行业认可,获得多项重要奖项[12][13]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入选《财富》首届中国科技50强榜单,是榜单上唯一的人形机器人公司[11] - 公司入选第十八届中国品牌节"中国品牌500强",品牌价值高达人民币154.72亿元[11] - 公司将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千家万户[24] - 公司将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24] 财务表现 - 公司加强业务拓展、新产品推出以及已签约项目交付,带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6.6%[5] - 公司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12.9%,其他行业定制收入增长309.5%[6,7] - 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38.0%,主要由于各业务线毛利率提升[8] - 公司销售费用增加25.9%,主要由于加大市场拓展力度[9] - 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带动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增长105.5%[10] 财务状况 - 公司主要业务位于中国,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公司及附属公司的功能货币为人民币[60] - 公司附属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已质押作为银行贷款的担保[61] - 公司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53.5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48.3百万元,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及支付总部大楼建筑成本[62] - 公司于2024年8月1日与配售代理签订配售协议,配售合共1,420,000股新H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21.85百万港元,将用于公司业务营运及发展以及偿还银行贷款[64]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31.21百万港元,用途包括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偿还银行贷款、加强研发基础设施、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市场滗透率等[66][6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的51.9%,剩余未使用金额为447.76百万港元[69] - 公司预期将根据未来市况发展及实际业务需求逐步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公司的企业管治常规的基础[7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有关公司董事及监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7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及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合并财务资料及中期业绩[7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人民币418,142,824元,周劍先生直接持有24.77%股权并实际控制公司约51.14%的投票权[89]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25][126] 财务数据 - 公司营业收入
优必选(0988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1] - 公司执行董事长为周剑先生、熊友军先生,非执行董事为夏佐全先生、周志峰先生、陈强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赵杰先生、熊楚熊先生、潘福全先生、梁伟民先生[3] - 公司核数师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法律顾问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规顾问为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3] - 公司中国注册办事处及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長源社區學苑大道1001號南山智園C1棟2201室[3]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观塘道34�号宏利广场5楼[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喜年支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4] - 公司股份代号为9��0,公司网站为www.ubtrobot.com[4]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围绕人形机器人开展的相关技术实现突破,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领域取得进展[6] - 公司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提升运动规划与控制技术等,研发多种伺服驱动器和传动技术[6] - 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将高性能视觉模型轻量化落地,自研低成本双目深度相机套件,研发离线语音全链路交互技术[7][8]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3年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达3.474亿元,较2022年减少32.1%,占年内总收益的32.9%[14] - 2023年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达3.897亿元,较2022年增加47.9%,占年内总收益的36.9%[19] - 2023年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达5220万元,较2022年减少24.5%,占年内总收益的5.9%[22] - 2023年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达2.53亿元,较2022年增加91.5%,占年内总收益的24%[23]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0.03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0.557亿元,增幅4.7%[29][31]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1000000千元,2022年为1000272千元;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的517.7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347.3百万元,减少32%;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的233.4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339.7百万元,增加47.9%;其他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的62.4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62.2百万元,减少24.5%;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从2022年的132.4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253.6百万元,增加91.5%[32] 公司产品动态 - 2023年公司研发出接入高科技AI大模型应用的新一代教育平台,强化八大关键AI功能[12] - 2023年公司推出UGOT通用拟态拼搭机器人,在Kickstarter上众筹目标达成[13] - 2023年公司发布Chitu赤兔L4级无人物流车,获“新战略·金石奖”创新产品奖[17] - 2023年公司Wali瓦力系列旗下的Wali T3000拖挂牵引机器人实现量产[18] - Cruzr克鲁泽系列针对深圳某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海外4S店及中国某知名传统油车大厂4S店进行定制开发[20] - 公司康养解决方案和产品获美国爱迪生技术发明奖,在多场景应用并推广整体养老服务体系[21] - 2023年第一代猫砂机获用户和客户好评,构建二级分销体系,覆盖全球主流国家市场[23] - 第二代猫砂机和旋风强吸扫地机已量产,旋风强吸扫地机成Kickstarter众筹热点产品[23]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97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3.33亿元[29] - 2023年亏损为12.242亿元,2022年亏损为9.774亿元[29] - 2024年2月,公司自2023年度开始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境外财务报表,并对2022年合并财务报表重述[30]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97.2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332.6百万元,减少16.2%;2023年及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31.5%及39.4%[33] - 其他收益从2022年的9.4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27.2百万元,增加189.4%[34] - 销售费用从2022年的373.3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505.1百万元,占集团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的37.0%增至2023年的47.9%;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的235.9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301.4百万元[35] - 管理费用从2022年的409.7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399.7百万元,占集团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的40.6%降至2023年的37.9%[36] - 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428.3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490.5百万元,占集团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的42.5%增至2023年的46.4%[37]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48.4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145.0百万元[39] - 财务费用从2022年的0.2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9.0百万元[40] - 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的18.5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37.4百万元[41] - 2022年及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987.4百万元及1284.6百万元[42] - 2023年用于营运的现金约为10亿元,2022年为5.37亿元;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209亿元,2022年末为1.454亿元;2023年末外部银行借贷约为14.535亿元,2022年末为0.8227亿元[46] - 2022年及2023年的杠杆比率分别为85.4%及73.3%;2022年末及2023年末流动比率分别为1.0倍及1.5倍[46] - 2024年初收到全球发售中国际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714亿港元,相当于约7.892亿元[4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由2022年末的0.8227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14.535亿元[47]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末,附属公司100%股权已质押作银行贷款担保[48] - 2023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9%以人民币计值,2022年末为85.7%;17.4%以港元计值,2022年末为X%;余下3%以美元等计值,2022年末为7.5%[49] - 2023年末拥有2013名全职雇员,1997名就职于中国内地;2023年薪酬成本总额为10.0X亿元,2022年为X.82X亿元,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增加1.795亿元[50] - 2023年资本开支为5.407亿元,主要与深圳总部建设有关[55] - 2023年末使用权资产为X.57亿元,2022年末为5520万元;租赁负债为7700万元,2022年末为X.81亿元;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达320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X百万元[56] - 2023年亏损净额为1.2X亿元,2022年为9873万元;经调整亏损净额2023年为X.1X亿元,2022年为782.037万元;经调整EBITDA2023年为X.1X亿元,2022年为537.X74万元[45] 公司人员信息 - 周剑于2012年3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3年9月29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7] - 周剑于2019年5月29日被认定为深圳市地方级人才,2019年7月31日被评为智能机器人首席专家[58] - 熊友军于2012年某月10日加入公司任首席技术官,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9] - 熊友军于1999年某月获汽车及发动机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4月获动力机械及工程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工学博士学位[61] - 王琳于2012年3月31日加入公司任行政总裁助理,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62] - 王琳于2010年11月获国际金融管理硕士学位,201X年4月获深圳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66] - 刘明于201X年7月加入公司,2020年3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67] - 刘明于1999年7月获管理工程(投资经济)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3月获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学位[69] - 王琳曾任职的优铠(深圳)机械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撤销注册[65] - 熊友军自2017年至2022年担任深圳市南山區政协委员[60] - 夏佐全先生于2015年某月20日首次加入集团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非执行董事[70] - 周志峰先生于2015年某月20日首次加入集团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非执行董事[74] - 陈强先生于2022年11月29日首次加入集团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非执行董事[77] - 赵杰先生于2019年3月23日首次加入集团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0] - 熊楚熊先生于2019年3月23日首次加入集团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潘福全先生于2022年11月29日首次加入集团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周志峰先生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1年5月获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6] - 陈强先生2005年某月毕业于中国湘潭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21年和2022年因工作表现受表彰[79] - 赵杰先生1990年7月获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制造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X年9月获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3月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独立董事资格证书[82] - 熊楚熊先生19X7年某月获中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学位,1992年7月获中国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X年5月获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后续培训班合格证[86] - 梁伟民于2023年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84年起在香港担任私人执业律师,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9][90][91] - 邓峰42岁,2017年12月加入集团,2019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监事,拥有多项资格证书[92][94] - 贲沧桑4X岁,2020年2月加入集团,3月20日获委任为监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95][96] - 王兴茹59岁,现任职工代表监事兼内部审核总监,1992年12月获中国人事部认可为会计师[97][98] - 张钜49岁,为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2022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拥有多项学位和资格[100][102][103] - 伍伟琴2022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在公司秘书专业有逾10年经验,担任四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相关职务[104][10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董事会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内提呈企业管治报告[107] - 公司致力于发展正面的企业管治文化,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及成功[108]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标准[109] - 公司H股于2023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有关期间为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12月31日[112] - 有关期间除守則條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2]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7] - 常规董事会会议须至少每年召开4次,主席应每年最少一次在其他董事不在席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118] - 有关期间董事会未举行任何董事会会议或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之间的会议[119] - 有关期间公司未举行股东大会[120] - 周剑先生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合适且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27] - 有关期间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规定[129]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规定所呈交的年度书面确认,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130] - 公司已建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131]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上市[133][145][147] - 董事任期自委任日期起计三年,现任董事大多于2022年12月9日委任,梁伟民于2023年2月1日委任[134] - 公司所有董事及监事的委任期均有效至2025年[136] - 各董事于2023年12月21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项规定的法律意见[142] - 审核委员会由熊楚熊、梁伟民、潘福全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熊楚熊任主席[144] - 环境、社会及管治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王琳、刘明两名执行董事和熊楚熊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明任主席[146] - 董事会将在2024年对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年度审阅[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