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09880)

搜索文档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中金在线· 2024-04-19 11:13
百度AI开发者大会 - 百度AI开发者大会展示了多款百度AI原生应用产品、智能产品及生态伙伴品牌[2]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0工具版及三大AI开发神器[3] - 百度强调大模型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有基于大模型开发出来的AI应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4] 智能交通领域 - DeepWay推出世界第二款、中国首款基于纯正向设计实现量产交付的智能新能源重卡,可降低购车及电池租赁综合成本20%-30%[21] 智能机器人技术 - 优必选推出外形高大精致的机器人Walker S,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精准完成指令[21] 深圳人工智能发展 - 深圳人工智能发展蓬勃,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支持,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和技术进步显著[22] 创业大赛 - 李彦宏宣布第二届“文心杯”创业大赛启动,面向全球市场及高校学子招募创新团队,优秀项目有机会获得5千万人民币的现金及资源支持[23]
人形机器人应用率先落地,物流、消费级业务显著放量
中泰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4.7%,亏损12.6亿元,较上一年度亏损扩大2.7亿元[1] - 公司2023年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全年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2.8%;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全年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47.9%;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全年收入2.5亿,同比增长+91.5%;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含人形机器人)全年收入6224万元,同比增长-24.5%[2] - 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31.5%,相较2022年下降7.9pct,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调整,物流/消费级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且毛利率相对较低[3] 费用情况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5.1/4/4.9/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2.4%/+14.5%/+4400%[4] 产品和技术发展 - 公司推出赤兔L4级无人物流车,实现低速无人物流车产品从0到1的突破,打通了物流室内外场景的边界;同时,传统产品Wali T3000拖挂牵引机器人实现量产[6] - 公司持续研发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持续升级自研的USLAM定位导航系统,累计专利总数2100余项,持续高效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技术方面建立起护城河[9] 未来展望 - 公司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7.1/25.1/39.0亿元,同比增长62%/47%/55%;净利润为-6.2/-4.7/0.3亿元[1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事件包括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盈利预测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等[11]
优必选(0988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4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从1,008.3百万元增加至1,055.7百万元[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从397百万元减少至333百万元[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为1,264.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987.4百万元虧損增加[1] - 公司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1,055.7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4.7%[30] - 公司2023年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所得收入达人民币347.4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32.8%[11] - 公司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2023年达人民币389.7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47.9%,占年内总收益的36.9%[15] - 公司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2023年达人民币62.2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24.5%,占年内总收益的5.9%[18] - 公司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2023年达人民币253.6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91.5%,占年内总收益的24%[20]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51.2%下降至2023年的32.9%[31]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由2022年的26.1%增长至2023年的36.9%[33]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由2022年的13.1%增长至2023年的24.0%[35] - 毛利率由2022年的39.4%下降至2023年的31.5%[36] - 销售费用占比由2022年的37.0%增至2023年的47.9%[38] - 管理费用占比由2022年的40.6%降至2023年的37.9%[39] - 研发费用占比由2022年的42.5%增至2023年的46.4%[40]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46.4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145.0百万元[41] - 2023年的财务费用由0.2百万增至9.0百万人民币,主要受到汇兑收益减少和利息费用减少的影响[42] - 所得税费用从16.5百万增至37.4百万人民币,主要是由于需纳税的附属公司的税前所得增加[43] - 公司2022年和2023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987.4百万和1,264.6百万人民币[44] - 公司2023年用于运营的现金约为1,000.0百万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20.9百万人民币[49] - 公司2023年的槓桿比率为73.3%,流动比率为1.5倍,无重大或然负债,流动资金状况稳健[50] - 公司2023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增至1,453.5百万人民币,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和支付总部建筑成本[51] - 公司附属公司股权已质押作为银行贷款担保,用于物业、厂房和设备建造[52] - 公司2023年度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917,237千元,较2022年度增长了109.9%[56] - 公司2023年度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48,398千元,较2022年度增长了31.7%[56] - 公司2023年度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952,105千元,较2022年度增长了43.2%[57] - 公司2023年度的股东权益总额为2,088,883千元,较2022年度增长了98.2%[57] - 公司202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055,698千元,较2022年度增长了4.7%[65] - 公司2023年度中国内地主营业务收入为825,021千元,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78.2%[65] - 公司2023年度两个客户贡献的營业收入占比超过10%,合计为422,822,000元,占总營业收入的40%[65] - 公司2022年度两个客户贡献的營业收入占比超过10%,合计为527,825,000元,占总營业收入的52%[66] - 2023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的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总计为2,119,201万元,较2022年度的1,822,380万元增长[67] - 2023年度每股基本虧損为3.05元,较2022年度的2.50元增加[68] - 2023年度應收賬款总额为833,673万元,较2022年度的649,655万元增长[69] - 2023年度其他應收款总额为869,456万元,较2022年度的50,441万元大幅增长[70] - 2023年度短期借款总额为777,223万元,较2022年度的324,468万元增长[72] - 2023年度應付賬款总额为412,534万元,较2022年度的305,406万元增长[75] - 2023年度长期借款总额为648,989万元,较2022年度的295,891万元增长[77] - 2023年度股本总额为417,851万元,较2022年度的396,173万元增长[78] - 2023年度股本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为人民幣820,000,000元,共计10,395,538股[78] 公司治理与规范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分派2023年度股利[82] - 公司H股于2023年12月2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83]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方面有所偏离[84] - 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角色应有区分,但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8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董事及监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8] - 審核委員会认
机器人公司系列1:优质人形机器人龙头,多场景应用率先落地
山西证券· 2024-03-27 00:0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的头部企业,主要产品涵盖教育、物流、消费级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等[1][12] - 公司在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其解决方案产业排名第三,教育细分领域排名第一[2][12] - 公司的教育机器人市场份额为22.5%,位居全国首位,物流机器人市场CAGR高达30.4%[3] 业务发展 - 公司多场景业务布局,包括教育、物流、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拓展增量空间[9] -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建立产品、技术、品牌壁垒,产品类型丰富,应用场景多元[9] - 公司产品类型丰富,已推出50+种产品,累计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70] 财务状况 - 公司营业收入稳健增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3.4%[22] - 公司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维持高位,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23] - 公司预计未来利润难以转正,但有望持续降本增效[23] 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全栈式技术布局,包括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及ROSA[71] - 公司是全球极少数能实现多系列伺服驱动器量产及实际产品应用的公司之一,产品可分为中小扭矩伺服驱动器和大扭矩伺服驱动器[73] - 公司内部研发团队成立于2012年,拥有717名研发人员,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81]
“人形机器人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热门领域”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3-07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提及具体投资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央视报道公司机器人产品,人形机器人行业将成国家制造业发展重点,应关注公司产品开发进程和应用情况 [4] - 公司预计未来短期教育和物流机器人保持主要贡献,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贡献将增加 [5] -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制造业科技重点发展方向,行业预计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央视两会特别节目走进优必选科技,报道人形机器人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热门领域 [2][3] - 3月5日,公司正式纳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3月6日公司单日上涨88%,总市值达848亿港元 [1][4] 点评观点 - 两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证监会主席表示要支持有潜力企业成长壮大,央视报道公司机器人产品,人形机器人行业是新质生产力代表,将成国家制造业发展重点 [4] - 公司2023年12月29日港股上市,招股书显示当前主要产品业务涵盖四类,2022年收入10.1亿元,往绩记录期间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教育、物流机器人及解决方案销售贡献大部分收入,2022财年贡献收入比例77.3%,同期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及配件贡献收入比例4.8% [5] 投资建议 -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制造业科技重点发展方向,行业预计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