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必选(09880)
icon
搜索文档
优必选上市后第五次配股融资;东阳光药吸收合并案高票通过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0:16
|2025年7月23日星期二| NO.1 优必选上市后第五次配股融资 7月22日,优必选(HK09880,股价85.10港元)宣布配股融资,拟以每股82.00港元的价格配售约3015.545万股新H股,募资约24.73亿港元;经 扣除相关费用及开支后,募资净额约24.10亿港元。配售价较2025年7月21日的收市价90.25港元折让约9.14%。这是优必选自2023年12月29日上 市以来的第五次配售融资。包括IPO募资在内,优必选累计融资总额达55.82亿港元,对应发行的股份约占配售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3.85%。 点评:优必选再次配股融资,显示出其对资金的持续需求,频繁融资或因业务扩张及研发需求。此次融资能否助力其突破成本制约、加速商 业化落地,提升盈利水平,市场正拭目以待。 NO.2 歌尔微电子年内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7月21日,声光电龙头企业歌尔股份(SZ002241,股价23.81元)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 书,拟于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其继2025年1月20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歌尔微电子专注于声学传感器及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为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
募资24.7亿港元,优必选再次配股“补血”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20:04
股价波动 - 7月22日公司股价跌幅达5.71%至85.1港元 前一交易日则大涨5.25% [1] 近期重大事件 - 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2] - 宣布配股融资计划 以每股82港元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 较前收盘价折让9.14% [2] - 配股募资净额24.1亿港元 将用于业务运营发展及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2] 融资历史 - 上市以来已完成四次配股 累计募资19.58亿港元(含本次) [3] - 前三次配股资金已全部用完 第四次配股资金已使用4.95亿港元 剩余3.82亿港元 [3] - 港股市场年内配售融资总额达1592.33亿元 同比激增395.73% [2]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活跃 前5个月融资额23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 [4] - 7月21日单日有三家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宣布获新一轮融资 [4] - 协作机器人公司越疆科技7月15日宣布折价配股募资10.22亿港元 [3] 商业进展 - 天工行者机器人获百台订单 2025年预计交付超300台 [5] - Walker S2成为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机器人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7%至13.05亿元 毛利增至3.74亿元 [4] - 年度亏损收窄至11.6亿元(2023年为12.65亿元) [4] 产品矩阵 - 消费级产品包括家庭/教育机器人 [4] - 商用产品涵盖人形机器人/智能搬运/导航/清洁/辅助行走/陪伴机器人等 [4]
一年五度融资,优必选拟再募资24亿港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2 17:51
融资情况 - 公司拟以每股82港元配售3015 545万股新H股 募资约24 73亿港元 扣除费用后净额约24 10亿港元 [1] - 配售价格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9 14% 占现有已发行股本6 83%及扩大后股本6 39% [1] - 此次为2023年上市以来第五次配售 募资规模超此前四次总和(1 31亿 4 36亿 5 87亿 9 14亿港元) 近一年累计融资达45 4亿港元 合计发行股份约13 85% [1] - 募资用途包括业务运营发展 营运资金 境内外投资 项目建设装修及偿还金融机构到期金额 [1] 业务进展 - 公司中标觅亿汽车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金额9051 15万元 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最大单笔订单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蔚来 比亚迪 奥迪一汽等车厂产线 承担质检 贴标任务 获超500台意向订单 [2] - 7月17日发布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计划2024年交付500台工业机器人 [2] - 创始人规划2025年产能1000台 交付数百台 2026年交付数千台 2027年目标万台级交付 [2] 财务表现 - 2020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 40亿 8 17亿 10 02亿 10 47亿 12 95亿元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7 07亿 9 2亿 9 75亿 12 34亿 11 24亿元 [3] 技术优势 - 公司采用群脑网络软件架构 结合云端多模态推理大模型"超级大脑"与Transformer模型"智能小脑" 解决工业场景协同决策难题 [2]
优必选:拟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 融资24亿港元
广州日报· 2025-07-22 16:28
优必选[09880] 2025-07-22 16:00 5PMA = 10PMA = 20PMA = 30PMA = 107.221 102.591 97.961 93.330 88.700 84.070 3381万 成交里:21604719 2536 H 1691 H 845 H �� 06-17 06-27 优必选又进行配售融资!7月22日,优必选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将以每股82港元的价格配售 3015.545万股新II股。每股发行价为82.00港元,较2025年7月21日的收市价90.25港元折让约9.14%。 公司将自配售事项收取 的所得款项总额及所得款项净额估计分别约为24.7亿港元及24.1亿港元。募集资金将用于集团的业务运营及发展(包括营运 资金、一般公司用途、境内外投资及项目建设装修),以及偿还集团公司向金融机构的授信款项(包括本金及利息)。 1/18 IBATECH UBTECH ROBOTICS CORP LTD 深圳市優必 選 科技 股 份 有限公司 配售事項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25年7月22日(聯交所交易時段前),本公司與配售 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此,本公司已同 ...
优必选频繁融资揭示:机器人很火但“吃不饱”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33
优必选中标及股价表现 - 公司中标觅亿汽车科技逾9000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股价7月21日大涨5 25%至90 25港元 创近两月新高 [2] - 市场预期中标将推动股价突破关键压力位 但次日公司宣布折价配股计划导致股价低开3 60% 收盘跌5 98%至84 85港元 市值374 85亿港元 [2] 优必选配股计划细节 - 配售价82 00港元较前收盘价折让9 14% 配售3015 5万股新H股 占现有股本6 83% 募资24 73亿港元(净额24 10亿)用于运营及偿债 [3][4] - 配股后H股公众持股比例从59 29%摊薄至55 51% [3] - 过去12个月已完成四次配股 累计募资约15 58亿港元 最近一次为今年2月以90港元配售1016万股 净筹8 76亿港元 [4] 优必选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9 08亿元 其中采购支出8 04亿元 人力成本7 18亿元 其他运营支出3 55亿元 收入端销售现金流入仅8 54亿元 [5] - 当前可用配股资金近28亿港元 包括本次24 1亿及上次剩余3 82亿 [4] 机器人行业融资动态 - 同行越疆通过配股募资10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 微创机器人 速腾聚创 第四范式等年内均进行配股 [6] - 斯坦德机器人 卧安机器人 云迹科技等多家企业已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石头科技计划A+H同步上市 [6] - 众擎机器人 逐际动力 千寻智能等初创公司获宁德时代 京东 中网投等产业资本及风投注资 [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已实现订单变现但普遍面临高研发及运营成本 多数企业仍依赖外部融资维持现金流 [8] - 技术迭代加速与商业化初期阶段为风投提供布局窗口 但长期需通过技术降本和规模效应构建自身造血能力 [8]
优必选:认购方按配售价82港元认购公司3015.55万股新H股
快讯· 2025-07-22 08:00
配售协议 - 公司于7月22日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82港元的价格配售30,155,450股新H股 [1] - 配售股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6.83%,经配发扩大后占比约6.39% [1] - 配售股份将配售予不少于六名独立第三方承配人 [1] - 配售股份将根据一般授权配发及发行 [1]
7月21日电,优必选以每股82至83港元配售股份。
快讯· 2025-07-21 22:57
优必选配售股份 - 公司以每股82至83港元的价格配售股份 [1]
优必选拿下近亿元大单,买方指向汽车产业,具备国资背景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2:55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近期中标金额高达9051 15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公开单笔中标金额新高 采购方为具有湖北十堰国资背景的汽车出口平台觅亿(上海)汽车科技[2] - 此前行业最高纪录为1 24亿元订单 由中国移动采购 中标方为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 显示国资背景战略采购方正成为行业商业化重要推手[2]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进入领克汽车成都工厂 执行物料搬运、车门质检等任务 并与北汽新能源、奥迪一汽等车企达成工业场景合作[5] 国资采购的战略意义 - 国资背景企业采购被视为战略性产业投资 具有更长投资视界和风险容忍度 旨在抢占未来新质生产力核心节点[3][4] - 国企掌控电信基站、物流枢纽等规模化应用场景 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理想测试环境 同时通过大额采购倒逼产业链成熟[4] - 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签订20台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合同 用于汽车总装车间 并与富士康合作探索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应用[4] 行业技术发展与产能规划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2024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形成整机、核心零部件与AI大模型企业聚集的"机器人谷"[6] - 优必选发布新一代Walker S2机器人 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解决连续作业问题 规划2025年产能达1000台 预计交付数百台[6] - 宇树科技等竞争对手已将量产人形机器人价格降至10万元区间 优必选"天工行者"定价29 9万元 较早期600万元单价显著下降但仍面临成本压力[7] 商业化面临的挑战 - 优必选2024年人形机器人实际交付量仅10台 公司连续多年亏损 营收主要依赖毛利率较低的消费级机器人业务[7] - 行业核心矛盾在于规模化应用军备竞赛与高昂研发成本、不明晰商业模式的矛盾 自我造血能力成为普遍难题[7] - 国资采购加速商业化进程 但企业能否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全球市场竞争力仍需时间验证[8][9]
7月21日南向资金净买入70.5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20:16
恒生指数表现及南向资金流向 - 7月21日恒生指数上涨0 68% 报收24994 14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70 51亿港元 其中沪市港股通净买入39 00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31 52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603 52亿港元 沪市港股通成交1033 25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570 27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分析 - 东方电气以92 89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净买入9 60亿港元 股价单日涨幅达65 21% [1] - 华新水泥成交70 24亿港元 净买入5 46亿港元 股价涨幅85 63% [1][2] - 小米集团-W净卖出4 52亿港元 股价上涨1 32% [1] - 中国能源建设净买入6 80亿港元 股价上涨23 08% [2] - 建设银行净买入9 06亿港元 股价下跌1 18% [2] 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分析 - 美团-W以31 76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但净卖出4 42亿港元 股价上涨2 75% [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3 93亿港元 股价上涨1 81% [2] - 腾讯控股在沪市和深市合计净买入7 55亿港元 股价微涨0 48% [2] - 华新水泥在深市净卖出1 30亿港元 但沪市净买入5 46亿港元 [1][2] - 理想汽车-W净买入2 13亿港元 股价下跌1 29% [2] 个股表现异动 - 东方电气在沪市和深市合计成交123 01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10 85亿港元 股价单日涨幅65 21% [1][2] - 华新水泥在沪市和深市合计成交95 47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4 16亿港元 股价单日涨幅85 63% [1][2] - 国泰君安国际在沪市和深市合计净卖出3 01亿港元 股价下跌6 51% [2]
超9000万元!“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标最大金额采购订单
机器人圈· 2025-07-21 19:59
人形机器人中标纪录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 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订单 [1][2] - 此前国内最大单笔招标订单由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获得 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 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及相关配件 [2] 优必选科技发展动态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 2023年12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自称全球唯一与多家车企合作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蔚来 东风柳汽 一汽大众 吉利 比亚迪等车企生产线实训 其中东风柳汽计划2025年上半年部署20台 实现全球首次批量应用 [2][3] - 2024年7月发布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全年目标产量1000台(不含情感陪护机型) [3] - 2023年财报显示:总营收13 05亿元(同比+23 7%) 研发投入4 78亿元(占营收36 6%) 毛利3 74亿元(同比+12 4%) 亏损同比收窄8 3% [3] - 2024年7月21日股价单日最高涨幅超9% 收盘涨4 61%至89 70港元/股 市值396亿港元 [4] 行业动态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量产爆发期 价格战趋势显现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6]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6] - 国际前沿动态包括:Uber Eats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新型仿生机器人技术突破(如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cm级四足机器人等) [7] - 学术研究聚焦具身智能发展 包括微纳感知赋能 机构智能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双驱动模型等方向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