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叮当健康(09886)
icon
搜索文档
叮当健康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收窄逾40%
智通财经· 2025-08-01 18:57
叮当健康(09886)公布,2025年中期的净亏损预期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8980万元的净亏损收窄逾40%。 此改善主要归因于毛利率提升所致毛利增加及2025年中期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2025年中期经调整净 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预期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2640万元的经调整净亏损 收窄逾人民币2000万元。 ...
叮当健康(09886) - 正面盈利预告-亏损收窄
2025-08-01 18:4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9886) 正 面 盈 利 預 告-虧 損 收 窄 本 公 告 乃 由 叮 噹 健 康 科 技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及 合 併 聯 屬 實 體 統 稱 為「本集團」)根 據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證 券 上 市 規 則(「上市規則」)第13.09(2)條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XIVA部 的 內 幕 消 息 條 文(定 義 見 上 市 規 則)而 刊 發。 DINGDANG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LTD. 叮噹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本 公 司 董 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 此 知 會 本 公 司 股 東(「股 東」)及 潛 在 投 資 者,基 於 對 本 集 團 截 至202 ...
加码医药新零售 叮当快药推出急用药15分钟快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3:16
公司动态 - 叮当快药联合多家企业开启急用药15分钟快送服务,并推进"原研药保供联盟"项目,被视为持续加码医药新零售的最新动作 [1]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专业运营能力,从单一药品即时零售平台升级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夜间累计配送1.23亿单 [2] - 发布A-LL双轮驱动增长模型,依托星垣系统升级智慧药房,聚焦京津、沪杭、广深等核心区域加密网点布局,强化智慧药房与智能仓联动 [2] 行业趋势 - 药品即时零售受消费者欢迎,特殊场景如发烧、腹泻等急用药需求对履约时间要求更高,配送提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1] - 国人对健康消费愈加重视,原研药被视为"品质生活"健康投资的一部分,重症患者、儿童及老年群体需求持续增长 [1] - 集采政策深化导致部分原研药退出医院渠道,患者转向线上医药平台购买 [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零售药店拓展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推动电子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顺畅流转 [3] - 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医保电子处方应用,满足便捷医药服务需求 [3] - 鼓励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识咨询和宣传,推广健康消费理念 [3]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提升AI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医保在线支付、溯源直播、私域运营、数字药师及多平台运营等创新模式 [2] - 升级"15分钟健康服务圈",加强冷链配送及急送能力 [2]
叮当健康(09886.HK)5月28日收盘上涨6.9%,成交73.91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28 16:27
市场表现 - 5月28日叮当健康股价上涨6 9%至0 465港元/股 成交量163万股 成交额73 91万港元 振幅8 05%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6 09%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13%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6 56%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6 69亿元 同比减少3 87% 归母净利润亏损3 76亿元 同比扩大66 73% [1] - 毛利率32 95% 资产负债率36 18%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5 29倍 中值5 97倍 叮当健康市盈率为-1 41倍 行业排名第148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精优药业0 67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 2倍 东瑞制药2 88倍 正大企业国际3 19倍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5 77倍 [1] 公司定位 - 作为中国快速数字医疗服务先驱者 通过在线至线下模式主导即时药品零售及医疗咨询 [2] - 科技创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持续投资升级以创造行业价值 [2]
开盘3分钟,狂拉20%涨停!
第一财经· 2025-05-23 13:21
医药股市场表现 - 5月23日医药股集体走强,幽门螺杆菌、AI医疗概念、减肥药等板块放量大涨超2% [1] - 海辰药业开盘3分钟20%涨停,创近2年半新高;塞力医疗、贝瑞基因、众生药业等强势涨停 [1] -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涨幅约30%,募集99亿港元,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 [1] - 港股医药板块同步大涨,创新药精选50指数、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居前,昭衍新药、叮当健康大幅拉升 [1] 医药行业进出口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额266.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9%;进口额204.56亿美元,同比下降4.42% [1] - 美国为最大单一出口市场,对美出口46.39亿美元(同比+9.6%),西药原料和一次性耗材贡献主要增量 [2] 创新药研发进展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创新药数量达3575个,全球首位 [2] - 国内获批创新药中本土产品占比从2015年不足10%提升至2024年42% [2] - 2024年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31%来自中国(2019年为0) [2] 行业展望 - 机构认为2025年创新药将成医药板块投资主线,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2] - 2025年或为医药行业"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医保谈判后加速放量)、盈利跨越元年(企业批量盈利)、估值抬升元年(支付端改善) [2]
叮当健康以“专家科普+在线直播”形式助力女性穿透更年期认知迷雾
财富在线· 2025-05-20 17:29
公司动态 - 叮当快药联合新京报及北京市政法卫生文化工会举办"护龄无界 悦见新生"女性更年期公益活动,并启动"更年期健康守护计划"[1] - 活动邀请北京协和医院陈蓉教授解读更年期医学策略,知名主持人李静分享个人经历[1] - 公司通过「认知重建-方法赋能-心理支持」三重体系提供全维度解决方案,整合权威医学资源构建知识图谱[1] 产品与服务 - 叮当快药App上线更年期关爱专题,包含科普内容、健康指数自测、1V1咨询、门诊地图及妇科医生问诊服务[3] - 联动叮当在线药师等专业人士通过短视频呼吁公众关注更年期健康[3] - 计划6月组织三场"药师+妇科医生"线上科普直播[3] 行业背景 - 更年期伴随激素变化导致潮热、盗汗、失眠等症状,影响身心健康,但社会认知不足导致女性缺乏科学指导[3] - 更年期问题涉及女性社会角色、自我价值及家庭和谐,超出单纯医学范畴[3] - 当代女性承担职场与家庭双重责任,叮当快药平台女性用户占比超半数,反映健康管理需求[3] 战略定位 - 公司强调人文关怀理念,关注女性职场与家庭健康挑战,提供全天候健康护航服务[3]
叮当健康(09886.HK)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达46.69亿元
格隆汇· 2025-05-07 14:52
财务表现 - 公司全年营收达46 69亿元 毛利额创新高达15 38亿元 毛利率为32 9% 同比增长1 8个百分点 [1] - 通过供应链优化 数智化运营及成本控制 推动年内经调整后亏损收窄32% [1] - 现金流保持充裕 为后续战略投入奠定坚实基础 [2] 战略布局 - 以"医 检 药 险"一体化生态为目标 持续加码AI技术 赋能全链条效率 [3] - 数智化运营推动优化供应端备货精准度 如流感季 过敏季动态调配库存 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运营决策能力 [3] - 在北京 上海 深圳 佛山等核心城市成功跑通"药品网订店送+在线医保支付"模式 激活存量用户并带来增量业务 [3] 生态建设 - 与超过7 000家知名药企及药品分销公司广泛合作 打造医药健康供应链产品优势 [4] - 在深圳 北京为糖尿病患者及特殊药品需求人群提供便捷的冷链到家服务 保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运营模式和专业优势 [4] - 持续完善"医+药+检+险"的服务生态 [4] 未来展望 - 持续优化结构 聚焦核心城市增长 进一步完善核心城市圈的仓配体系 [5] - 整合数字化与供应链 为用户带来更专业 更便捷 更多元 更智能的服务体验 [5] - 力争成为"智慧健康服务直达入口"和"智能专业的医药健康服务商" [5]
叮当健康(0988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8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8] - 公司股份代号为09886[6]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5]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6] - 公司法定代表为徐宁先生和林晓波先生[4]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林晓波先生和刘振轩先生[4]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50号院1号楼[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尖沙咀麼地道68号帝国中心7楼703室[4] - 上市日期为2022年9月14日[11] - 杨文龙先生(本人及其紧密联系人)直接控制仁和集团100%的股权[12] - 杨文龙先生(本人及其紧密联系人)间接控制仁和药业集团约29.77%的股权[12]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 - 江西仁和堂于2015年3月12日注册成立,江西电子商务于2016年2月22日注册成立,外商独资企业于2016年9月30日注册成立,海南叮当快医于2019年4月18日注册成立,南京招银共赢于2019年7月10日注册成立,海南远程医疗中心于2019年8月26日注册成立,海南互联网医院于2019年9月4日注册成立,江西健康药房于2020年9月21日注册成立[10][11][13] - 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6690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85680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53834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1067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5]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7011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1227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5]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3799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30868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5] - 2024财年公司总收入为46.691亿元,2023年为48.568亿元,同比减少3.9%[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扩大64.6%,同比增加1.491亿元,录得亏损3.8亿元[23] - 2024财年公司计提分摊于相关子公司的商誉确认减值亏损1.989亿元及其他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亏损680万元[23]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48.568亿元减少3.9%至2024年的46.691亿元,主要因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收入减少3.8%[35] - 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33.461亿元减少6.4%至2024年的31.307亿元,因采购系统效率增加及产品销售组合变化[36] - 2024年毛利为15.383亿元,毛利率32.9%;2023年毛利为15.107亿元,毛利率31.1%,毛利率增加因采购成本控制及产品销售组合变化[37] - 履约开支从2023年的4.921亿元减少9.0%至2024年的4.47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0.1%降至9.6%,因履约系统优化[38]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3年的9.727亿元增加4.2%至2024年的10.13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0.0%增至21.7%,因智慧药房网络优化及营销活动增加[3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0.65亿元减少5.8%至2024年的0.61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稳定在1.3%[40]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587亿元减少11.2%至2024年的2.29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5.3%降至4.9%,因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41] - 2024年公司就部分附属公司商誉确认减值拨备1.989亿元(2023年为零),受影响附属公司从事药品及保健品销售[42] - 仁和药房网等多家附属公司商誉减值情况:仁和药房网减值1.49085亿元,广东智慧药房减值0.26272亿元等,总计减值1.98917亿元[43] - 2024年确认与收购多家药房相关的商誉减值亏损1.965亿元,广州智慧药房等减值亏损240万元[45]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810万元减少32.6%至2024年的1220万元[77]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790万元增加12.7%至2024年的890万元[79]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960万元增加3.1%至2024年的990万元[80] - 净亏损从2023年的2.309亿元增加64.6%至2024年的3.8亿元[81] - 2024年经调整年内净亏损为5722.8万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为 - 1.2%;2023年分别为8417.3万元和 - 1.7%[84]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8亿元,2023年为11.859亿元[8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40万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7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4亿元[85][86][87][88] - 2024年资本开支为2510万元,2023年为2060万元[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快药业务线上直营收入32.746亿元,2023年为35.279亿元,同比减少7.2%[24][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快药业务业务分销收入6.428亿元,2023年为5.458亿元,同比增长17.8%[24][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快药业务线下零售收入6.222亿元,2023年为6.439亿元,同比减少3.4%[24][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快药业务其他业务收入1.295亿元,2023年为1.392亿元,同比减少7.0%[24][28] - 公司线上直营渠道累积自有平台注册用户达4630万人[25] - 公司医疗团队包括超800多名医生以及超400名医疗专业药师[29] - 公司累计与超7000家制药公司及药品分销公司合作[28] - 2024年医保线上支付刺激线下药店转型,新兴渠道竞争加剧使仁和药房网电商模式收入和毛利下降[46] - 仁和药房网预测期平均年收入增长率为6%,平均毛利率为12.5%,营运开支平均增加1%[50][52][53] - 广东智慧药房预测期平均年收入增长率为9%,平均毛利率为30.2%,营运开支平均增加5%[54][55][56] - 其他智慧药房预测期现金流量预计为负值,收入低单位数有机增长,毛利率维持2024财年水平,营运开支年增1% - 2%[57][58][59][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持“聚焦深耕优势区域,全面推进提质增效”,将“28分钟到家服务”作为用户健康服务入口[17] - 公司重点打造“商品力、渠道力、创新力、专业力、组织力”,健全“医、检、药、险”生态体系[18] - 公司将在“五年计划”中结合监管与市场变化及战略目标,灵活调整布局结构[19] - 公司将保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巩固主要城市服务优势,完善仓配与销售体系[3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0年5月1日采纳2020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8] - 2023年6月27日采纳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8] - 公司于2020年5月1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和受限制股份计划[10][11][13] - 公司于2020年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10][13] - 受限制股份协议于2021年5月31日订立并于2021年5月25日获公司股东批准[12] - 公司于2023年6月27日采纳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10] - 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对现金产生单位估值,基于2025 - 2029年财务预测计算预测现金流量[47] - 采用资本资产定价公式确定合适的权益预期回报率为5.7%[61] - 仁和药房网和广东智慧药房特定风险溢价为13.4%,其他现金产生单位为13.9%[62] - 中国权益成本为7.3%,美国权益成本为4.1%[62] - 债务成本(除税后人民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2.7%,预期债务权益比为0%[63] - 仁和药房网和广东智慧药房权益成本加权平均值为19.1%,其他现金产生单位为19.5%[64] - 所有超五年期现金产生单位现金流量使用估计终端增长率2.1%推算[65] - 2024年公司就其他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亏损684.5万元,2023年为零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363名全职雇员,其中销售、营销及业务开发1472人,科技及研发402人,管理293人,行政196人[99][100] - 2020年5月1日采纳的股份激励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超87993330股,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不含库存股)约6.67%;2023年6月27日采纳的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超26829457股,占比约2.0%[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含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人民币493.6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30.4百万元[101] - 公司自全球发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1.6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23.5百万港元[102] - 业务扩张占所得款项净额总数的45.0%,金额为153.7百万港元;优化技术系统及运营平台占15.0%,金额为51.2百万港元;提升服务及业务占10.0%,金额为34.2百万港元;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合作等占20.0%,金额为68.3百万港元;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占10.0%,金额为34.2百万港元[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务扩张和优化技术系统及运营平台已悉数动用相应款项,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合作等剩余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3.5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6月30日前动用[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98] - 公司实体功能货币为人民币,未订立远期外汇合约对冲外汇风险[96] - 杨文龙先生63岁,为公司创办人、控股股东、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在中国医药医疗健康行业有超22年经验[105][106] - 杨文龙先生于2004年11月取得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22年11月获得瑞士日内瓦日内瓦大学应用金融学高级专业研究博士学位[107] - 徐寧46岁,2021年5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16年1月起任叮当快药科技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109] - 俞雷47岁,2021年5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17年11月起任叮当快药科技首席执行官[110] - 于庆龙40岁,2021年6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15年1月起任叮当快药科技首席技术官[112] - 杨益斌37岁,2023年8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14年9月起为叮当快药科技总经理及快医事业部副主任[113] - 蔡俐41岁,2021年5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1年8月加入TPG Capital,现为董事总经理[115] - 蔡俐自2020年12月起任Novotech Health Holdings Pte. Ltd.董事等多家公司董事[116] - 蔡俐自2020年3月起任康基医疗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17] - 蔡俐自2023年12月起任中和农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18] - 张守川59岁,2021年6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2年9月1日起生效[121] - 张守川为公司审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21] - 张先生自2019年12月起担任河北力天隆德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多个职务,参与公司专注医疗服务及技术推广应用[122] - 樊臻宏博士于2022年9月1日起生效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投资管理公司工作经验[123] - 姜山先生于2022年9月1日起生效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职于多家金融机构[124] - 林晓波先生于2021年1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有逾21年财务及会计经验[126] - 刘振轩先生于2023年9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在资本市场拥有逾13年经验[129]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入少于30%[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名最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总采购额约16.7%及46.2%[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仁和药业集团的采购额为人民币1.589亿元,占集团年度总采购额约5.0%[140]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花粉过敏高发季 叮当健康携手赫力昂助力市民防治过敏
财富在线· 2025-04-25 12:51
过敏药品市场需求 - 北京地区过敏药品搜索量环比增长83.35% [1] - 相关药品销量环比增长80.27% [1] - 鼻过敏用药单量是眼过敏用药单量的1.8倍 [3] 公司产品与服务 - 叮当快药联合赫力昂上线"过敏指数"工具,包含过敏等级、地图、自测等功能 [1] - 推出"过敏用药专区",方便用户快速找药 [1] - 专业医生药师提供实时用药及健康咨询服务 [1] - 配送员7×24小时送药上门,缓解夜间过敏困扰 [3] 用户行为与场景 - 花粉过敏季导致过敏药品需求激增 [1] - 过敏用药夜间急需求明显 [3] - 易过敏人群在花粉高浓度时段(10:00-17:00)需减少外出,佩戴口罩与护目镜 [3]
叮当健康(0988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0: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669,078千元,较2023年的4,856,806千元减少3.9%[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379,986千元,较2023年的230,868千元增加64.6%[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76,498千元,较2023年的225,809千元增加66.7%[3]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57,228千元,较2023年的84,173千元收窄32.0%[3]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率为1.2%,较2023年的1.7%改善0.5个百分点[3] - 2024年公司毛利1,538,349千元,2023年为1,510,671千元[7]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431,062千元,2023年为692,758千元[12]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值2,201,613千元,2023年为2,372,010千元[12]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2,632,675千元,2023年为3,064,768千元[12]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0.28元,2023年为0.17元[10] - 2024年客户合同收入总额为4,669,078千元,2023年为4,856,806千元,同比下降3.87%[26] - 2024年已出售存货的成本为3,130,729千元,2023年为3,345,308千元,同比下降6.41%[30] - 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493,597千元,2023年为530,415千元,同比下降6.94%[30]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2,219千元,2023年为18,064千元,同比下降32.36%[3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9,366千元,2023年为49,142千元,同比增长0.46%[32] - 2024年财务成本为8,891千元,2023年为7,879千元,同比增长12.84%[33] - 2024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亏损为1,959千元,2023年为356千元,同比增长450.28%[3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9,867千元,2023年为9,641千元,同比增长2.34%[3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376,498千元,2023年为225,809千元,同比增长66.74%[36] - 2024年商誉账面价值为56,845千元,2023年为255,762千元,同比下降77.78%[38] - 2024年其他无形资产(软件、商标及特许权、客户关系)账面价值分别为26,501千元、54,341千元、12,000元,2023年分别为35,755千元、73,863千元、24,000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计为人民币374,136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65,287千元有所增加[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为人民币709,526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74,084千元有所减少[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无)[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若干附属公司向非控股权益宣派及支付股息人民币716.4万元(2023年:人民币709.7万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若干附属公司已支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的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非控股权益的股息人民币801.1万元(2023年:无)[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66910万元(2023年:485680万元),同比减少3.9%[73] - 2024年度公司净亏损扩大64.6%,同比增加人民币14910万元,录得亏损38000万元[74] - 2024财年公司计提分摊于相关子公司的商誉确认减值亏损19890万元及其他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亏损680万元[7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48.568亿元减少3.9%至2024年的46.691亿元,主要因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收入从47.176亿元减少3.8%至45.396亿元[90] - 公司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33.461亿元减少6.4%至2024年的31.307亿元,因采购系统效率增加及产品销售组合变化[91]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5.383亿元,毛利率为32.9%;2023年毛利为15.107亿元,毛利率为31.1%,毛利率增加因采购成本控制及产品销售组合变化[92] - 公司履约开支从2023年的4.921亿元减少9.0%至2024年的4.47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0.1%降至9.6%,因履约系统优化[93] - 公司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3年的9.727亿元增加4.2%至2024年的10.13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0.0%增至21.7%,因智慧药房网络优化及营销活动增加[94]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0.65亿元减少5.8%至2024年的0.61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稳定在1.3%[95]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587亿元减少11.2%至2024年的2.29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5.3%降至4.9%,因股份付款减少[96] - 2024年公司就收购附属公司的商誉确认减值拨备1.989亿元,2023年为零[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仁和药房网、广东智慧药房等公司账面价值总计239,414千元,上一年为198,917千元,差值为40,497千元[100]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810万元减少32.6%至2024年的1220万元[109] - 其他收入保持稳定,2023年为4910万元,2024年为4940万元[111]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790万元增加12.7%至2024年的890万元[112]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960万元增加3.1%至2024年的990万元[113] - 净亏损从2023年的2.309亿元增加64.6%至2024年的3.8亿元[114]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为5722.8万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为 - 1.2%;2023年经调整净亏损为8417.3万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为 - 1.7%[12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8亿元,2023年为11.859亿元[12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40万元,2023年为520万元[12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7亿元,主要因赎回12.417亿元金融资产,部分被购买10.921亿元金融资产抵销[125]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4亿元,主要由偿还8020万元租赁负债、1190万元购回及注销普通股付款和1520万元向非控股股东支付股息所致[126] - 2024年资本开支为2510万元,2023年为2060万元[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快药业务线上直营收入为人民币327460万元(2023年:352790万元),同比减少7.2%[76] - 2024年度快药业务业务分销收入为人民币64280万元(2023年:54580万元),同比增长17.8%[76] - 2024年度快药业务线下零售收入为人民币62220万元(2023年:64390万元),同比减少3.4%[76] - 2024年度快药业务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950万元(2023年:13920万元),同比减少7.0%[76] - 2024年仁和药房网电子商务模式收入及毛利下降,DTP产品收入减少[1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2年9月14日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最终控股股东为杨文龙[1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境内从事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16] 会计准则相关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生效时间待定,其余多项准则修订本将于2025 - 2027年生效[21]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预计影响未来损益表呈列及披露,集团正评估具体影响[22][23]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持续完善ESG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商品和信息安全水平[67] - 2024财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短期对医药零售领域有震荡,长期医保线上支付打通利于即时健康到家业务发展[70] - 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佛山等地部分智慧药房已开通线上医保购药,符合医保资质智慧药房布局显著增加[70] - 公司对西南地区和部分城市业务调整优化,暂停重庆、南京、济南及福州等城市智慧药房连锁经营,当期收入影响可控[70] - 公司聚焦深耕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加密布局当地智慧药房网络[70][72] - 公司精准实施“数字化一店一策”,提升自有品牌及集采品种占比,优化物流体系,巩固华北、华中、华南供应链优势[72] - 公司将发挥线上线下一体化优势,落实国家行业新政,让医保参保用户享受权益和即时健康到家便利[72] - 公司秉持“服务百姓健康,引领极致健康到家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发挥专业与技术优势[68] - 公司将拥抱新AI技术,升级优化“医、检、药、险”服务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升级[68] - 公司将在“五年计划”中结合监管与市场变化及战略目标,灵活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质量[68] 公司业务资源 - 公司线上直营渠道累积自有平台注册用户达4630万人[78] - 公司医疗团队包括超800多名医生以及超400名医疗专业药师[83] - 公司累计与超7000家制药公司及药品分销公司合作[82] 公司社会责任与合作活动 - 公司连续8年开展“春节不打烊”活动[86] - 2024年6月公司与太极集团合作启动防暑节公益行动[86] 公司资产减值相关 - 2024年公司确认天津、四川、杭州、河南、广东智慧药房及仁和药房网商誉减值亏损分别为1,877,000元、7,383,000元、6,582,000元、5,305,000元、26,272,000元、149,085,000元,2023年无[48] - 2024年公司确认广州智慧药房、北京叮当有品及好心情健康商誉减值亏损分别为1,309,000元、1,066,000元、38,000元,2023年无[49] - 2024年上海、北京智慧药房超出账面价值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13,649千元、19,072千元,2023年分别为41,188千元、63,647千元[49] - 2024年12月31日税前列现率介乎19.50%至22.23%,公司就现金产生单位的其他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亏损金额为人民币684.5万元[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营业现金产生单位估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与收购部分药房相关的商誉减值亏损共19650万元(2023年:零)[104] - 因预期停止经营,公司管理层确认广州智慧药房等公司减值亏损共240万元[104] - 减值取决于基于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得出的使用价值评估而定[105] - 营业现金产生单位全部账面价值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进行减值测试[105] - 某资产或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为公平值减出售成本与使用价值两者中较高者[105] - 2024年公司就现金产生单位的其他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亏损684.5万元,2023年为零元[108] 公司人员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363名全职雇员,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销售、营销及业务开发雇员1472人,科技及研发402人,管理293人,行政196人[141] - 公司与高管、经理和核心雇员签订保密、知识产权和不竞争协议,雇员薪酬包括工资和奖金,享受医疗、养老等福利[142] 公司股份相关 - 2020年5月1日公司采纳股份激励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超87,993,330股,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6.67%[143] - 2023年6月27日公司采纳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超26,829,457股,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