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视传媒(600088)
icon
搜索文档
中视传媒(600088) -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1-15 00:00
股东大会信息 - 召开时间为2025年1月14日[2]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407人[2] - 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总数3219097股,占比0.8094%[2] 人员出席情况 - 6位在任董事全部出席[2] - 3位在任监事2人出席[2] 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中视传媒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同意票2664774,占比82.7801%[4] - 反对票469423,占比14.5824%[4] - 弃权票84900,占比2.6375%[4] 见证律所 - 本次股东大会见证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5]
中视传媒(600088) -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关于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1-15 00:00
会议安排 - 2024年12月27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4] - 2024年12月28日刊登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4] - 2025年1月14日14点在京召开股东大会现场会议[5] 股权与投票 - 2025年1月7日为本次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8] - 407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与投票,持3,219,097股,占比0.81%[8] 议案审议 - 审议《关于中视传媒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10] - 议案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表决并通过[11]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4-12-27 15:54
业绩总结 - 2024年关联交易总计预计金额117600万元,实际发生88595.21万元[7] - 2024年采购小计预计金额26230万元,实际发生18624.53万元[7] - 2024年租赁小计预计金额600万元,实际发生613.57万元[7] 未来展望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金额累计预测不超108200万元[3] - 2025年向关联方采购预计金额28350万元,向关联方销售预计金额79230万元[8] 各业务数据 - 2024年版权转让及制作业务预计金额64800万元,实际发生694.25万元[4] - 2024年租赁及技术服务预计金额3000万元,实际发生1527.23万元[4] - 2024年广告经营业务预计金额22970万元,实际发生3.25万元[4] - 2024年节目制作预计金额620万元,实际发生情况未明确提及[6] - 2024年其他业务预计金额580万元,实际发生0.16万元[6] 公司注册资本 - 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989.6万元[10] - 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10] - 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12] - 央拓国际融合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13] - 北京中视广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13] -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4446.71万元[15] - 北京中视广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16] - 中视前卫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17] - 中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6961.09万元[23] - 梅地亚电视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1573.507万元[19] - 央视后勤服务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8253.96万元[20] -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431.03万元[21] - 北京中视节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300万元[21] - 北京中视广信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0万元[22] -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2800万元[24] - 北京中广影视融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26] - 中国环球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27]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41800万元[28] - 北京中电高科技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30]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短视频基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30] - 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32] - 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0万元[32] - 中视电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33] 关联关系 - 中视前卫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为中视科华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公司构成关联关系[18] - 梅地亚电视中心有限公司为中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公司构成关联关系[20] - 央视后勤服务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与公司构成关联关系[21] -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5] - 北京中广影视融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广影视卫星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7] - 中国环球广播电视有限公司为中央电视台的全资子公司[28]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9] 业务价格确定 - 版权转让和制作业务价格依据多因素并参照以往同类交易合同价格协商确定[36] - 租赁及技术服务业务中设备租赁价格考虑成本并参照以往同类交易合同价格协商确定,技术服务价格参照市场和以往同类交易价格协商确定[37] - 广告经营业务中广告承包价格经协商确定后执行,其他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价格体系执行[37] - 土地使用权承租价格根据国土管理部门确认的土地评估结果协商确定[37]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27 15:54
业绩预测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金额累计预测不超108200万元[3] - 2025年版权转让及制作业务累计交易金额不超58050万元[3] - 2025年租赁及技术服务累计交易金额不超3000万元[3] - 2025年广告经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不超46400万元[3] - 2025年土地及物业租赁与其他业务累计交易金额不超750万元[3] 公司决策 - 同意派出李越为控股子公司中视北方董事[1] - 同意控股子公司中视北方增加经营范围并修订《章程》[2] - 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经营班子确定关联交易协议条款并签署协议[3] - 同意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4] 会议信息 -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7日以通讯方式召开[1]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12-27 15:54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14日召开[2] - 现场会议14日14点在北京市海淀区召开[2]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1月14日[2] 议案相关 - 本次审议《关于中视传媒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4] - 议案于2024年12月28日披露[4] 其他时间及地址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月7日[8] - 参会登记时间为1月8日9:30 - 16:00[10] - 登记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10]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为irmanager@ctv - media.com.cn[10] - 联系电话为021 - 68765168,传真为021 - 68763868[13]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27 15:54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7日通讯召开[1] - 会议通知于2024年12月20日送达全体监事[1] - 应参加通讯表决监事3位,收到表决票3票[1] 关联交易 - 会议审议通过关联交易议案审核意见[1] - 监事会认为方案合法合理,同意实施[2]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体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
2024-11-14 15:33
会议信息 - 2024年11月13日15:00 - 16:30参加上海辖区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体业绩说明会[2][3] - 会议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s://roadshow.sseinfo.com[3] - 参会人员有王钧、宗文龙、贺芳、李敏[3] 业务情况 - 上市时仅有影视基地旅游业务,后发展影视制作及广告业务[5] - 通过参投基金投资海看股份和无线传媒等[5] - 形成影视、广告、旅游三大主营业务局面[5] 未来策略 -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完成今年经营任务[5] - 围绕主营业务统筹谋划,加大新模式、新业务探索力度[5]
中视传媒(600088)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9 17:55
营业收入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4,956,341.33元,同比增长13.34%[2]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421,731,016.75元,同比下降6.38%[2] 净利润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073,217.16元,同比增长3,453.98%[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638,298.23元,同比下降64.10%[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31,052.36元[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52,597.11元,同比下降82.29%[2] - 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10,561,378.75元,同比增长308,104,064.95元[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638,298.23元,同比增长308,207,282.75元[19] 每股收益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25元,同比增长3,511.11%[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278元,同比下降64.1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8元/股,同比增长0.775元/股[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78元/股,同比增长0.775元/股[20] 净资产收益率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5%,同比增加9.77个百分点[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2%,同比下降18.16个百分点[2]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1,748[8] - 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有限公司持股216,182,194股,占比54.37%[8] 投资收益 - 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05,534,679.33元,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12] 公司活动 - 公司实施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0] - 公司副总经理白河山因到龄退休辞职[10] - 公司参加了2024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暨中报业绩说明会[10] 上市信息 - 公司参投的无线传媒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为9.40元/股[11] - 截至报告期末,琦林投资持有无线传媒6,507,720股,占比1.63%[11] - 公司参投的海看股份已于2023年6月20日在创业板上市[11] 财务报表 - 公司财务报表未经审计[13] - 公司未适用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24] - 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10月29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4] 资产负债 - 流动资产合计为799,538,997.93元,较上期783,419,046.23元有所增加[14]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013,626,555.51元,较上期915,206,961.65元有所增加[15] - 资产总计为1,813,165,553.44元,较上期1,698,626,007.88元有所增加[15] - 流动负债合计为301,430,035.10元,较上期304,910,600.76元有所减少[15]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91,749,499.32元,较上期100,021,698.51元有所减少[17] - 负债合计为393,179,534.42元,较上期404,932,299.27元有所减少[1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19,986,019.02元,较上期1,293,693,708.61元有所增加[17] 营业成本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350,477,731.85元,较2023年同期的355,647,901.87元有所减少[18]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19,536,847.89元,较2023年同期的423,342,560.18元有所减少[1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153,542.43元,同比减少-171,832,144.95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158,098.51元,同比减少-10,373,237.40元[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94,495.38元,同比增长33,041,573.83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50,817,145.56元,同比减少-149,163,808.52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8,681,649.52元,同比减少470,005,927.18元[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27,154,996.62元,同比减少630,245,544.48元[21]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体业绩说明会的预告公告
2024-10-29 17:55
说明会信息 - 公司参加2024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体业绩说明会[2] - 时间为2024年11月13日15:00 - 16:30[2][3] - 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s://roadshow.sseinfo.com)[2][3] - 方式为网络文字互动[2][3] 投资者参与 - 2024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16:00前可通过邮箱提问[2][5] - 2024年11月13日可登录上证路演中心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参与[5] 参会人员 - 董事兼总经理王钧、独立董事宗文龙等参加[4] 联系信息 - 联系人贺芳,电话021 - 68765168等[6]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于2024年10月30日[8]
中视传媒: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副总经理辞职的公告
2024-10-17 15:35
人事变动 - 中视传媒副总经理白河山因到龄退休辞职[1] - 白河山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