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600812)

搜索文档
华北制药(600812) - 关于参加2023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25 17:38
活动信息 - 活动时间: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5:00-17:00 [3][5] - 活动地点:"全景路演"网络平台(http://rs.p5w.net) [3][5] - 活动方式:网络互动 [3][5] - 投资者提问截止时间:2023年5月29日(星期一)16:00前 [3][6] 活动内容 - 公司将就2022年年度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融资计划、股权激励和可持续发展等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4]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4] 参与人员 - 总经理:刘新彦先生 [6]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常志山先生 [6] - 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李建军先生 [6] - 独立董事:刘骁悍先生 [6] 投资者参与方式 - 登录"全景路演"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或下载全景路演APP在线参与 [6] -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问题至公司邮箱 ncpcdshbgs@163.com [6] 其他信息 - 活动结束后,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平台查看活动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7] - 联系人:罗嘉南,联系电话:0311-85992039,邮箱:ncpcdshbgs@163.com [7]
华北制药:关于参加2023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25 17:38
证券代码:600812 证券简称:华北制药 编号:临 2023-037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2023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 活动暨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2023年4月22日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为 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2022年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 公司计划于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下午15:00-17:00参加由河北证监局、 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3年河北辖 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以下简 称"本次活动"),就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本次活动类型 1 ●召开时间: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5:00-17:00 ●召开地点:"全景路演"(http://rs.p5w.net/) ●召开方式:"全景路演"网络互动。 本次活动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就2022年年度业绩、公司治理、 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融资计划、股权激励和可持续发展等情况与投资者 ...
华北制药(60081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华北制药营业收入为2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0.34万人民币,同比下降60.3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4.1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9,624,208,691.5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41,310,032.54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195,707,368.62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660,096,706.2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95,259.08元[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2,624,501,680.1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227,444.58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89,670,621.37元,同比增长20.7%[22]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1,339,797.92元,同比下降66.9%[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173,874.68元[24] 股东情况 - 华北制药集团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9.90%[8] - 冀中能源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08%[8] - 华北制药集团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954.72万股[10] - 冀中能源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891.47万股,其中冻结股份数量为1761.36万股[11]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9.3万股,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8] 现金流量 - 2023年第一季度,华北制药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5.51亿人民币,现金流出小计为186.72亿人民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9亿人民币[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23亿人民币,现金流出小计为11.74亿人民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1亿人民币[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38亿人民币,现金流出小计为28.29亿人民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1亿人民币[20]
华北制药(60081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2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净利润为-678,781,570.9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9,231,500.00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8,123,002.57元[4] - 公司2022年末未分配利润为739,775,000.23元,拟定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4.99亿元,净利润-5.65亿元[21] - 公司全年销售收入29亿元,占制剂药收入的50%以上,收入过亿元品种达到20个[21] - 公司全年科研投入6.09亿元,投入强度达到5.80%[21]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5.00亿元,同比增加1.11%[33] 产品研发与市场 - 公司新药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上市销售,基因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组合制剂完成临床试验[22] - 公司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工生所等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进产品筛选引入[22] - 公司完成15个新产品研发项目立项,包括西罗莫司片、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22] - 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度“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和“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22] - 公司申请专利52项,授权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22] - 公司在抗生素领域具有传统优势,产品覆盖青霉素系列、头孢系列等,产销量居行业前列[24] - 公司产品涉及化学药、生物药、健康消费品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6] - 公司主要药品包括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等,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57] 经营管理 - 公司构建了高效能运转的管理体系,实现了预算、核算、结算的三算合一[32] - 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研发费用增加[35] - 公司在抗生素领域具有优势,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在国内领先,青霉素系列、头孢系列产品品种齐全[28]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带量采购,推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品种的供应范围[2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风险[5]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医药行业监管趋严、产业政策变化、药品研发投入与收益不匹配等挑战,将积极应对[12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全体董事勤勉尽职,为公司董事会的科学决策和规范运作做出积极有效的工作[128] - 公司股东大会均开通了网络投票方式,确保所有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均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使其对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和决策权[128] - 公司董事会已设立审计委员会、战略(投资决策)委员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关联交易审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专业作用[128] - 公司监事会完成了换届选举,能够依据《监事会议事规则》认真履行职责,对公司财务以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了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128] - 公司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有关信息,并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沟通交流,保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128]
华北制药(60081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5%[7]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8.73亿元,同比下降3.8%[32]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61亿元,同比增长0.37%[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6.0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85%[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93.5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39%[7]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47亿元,同比增长124.9%[36]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13.4%[36]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增长136.8%[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4%[9]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136,744,805.38元,同比增长9.3%[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3,019,082.44元,同比下降17.0%[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936,860.03元,同比减少42.4%[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2,206,297.42元,去年同期为1,058,725,941.38元[4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亿元,同比下降18.54%[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06亿元,同比增长49.7%[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5.1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9.01亿元,同比增长77.9%[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7亿元,去年同期为9.4亿元[58]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4.77亿元,同比增长114.1%[5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5.6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5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77.17亿元,同比增长79.9%[5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81亿元,同比增长5.9%[58]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231.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8%[9]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1年底的53.05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26.96亿元,同比下降49.2%[23] - 应收账款从2021年底的19.59亿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22.63亿元,同比增长15.5%[23] - 存货从2021年底的23.92亿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27.04亿元,同比增长13.0%[27] - 短期借款从2021年底的76.27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63.36亿元,同比下降16.9%[27] - 长期借款从2021年底的33.01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2.98亿元,同比下降60.7%[30]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从2021年底的127.12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09.49亿元,同比下降13.9%[27]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021年底的122.18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22.08亿元,同比下降0.1%[27]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底的249.30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231.57亿元,同比下降7.1%[27] - 公司总负债从2021年底的179.13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61.94亿元,同比下降9.6%[30] - 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底的1.88亿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23亿元,同比下降34.5%[30] - 公司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97,849,396.74元,同比下降73.4%[44] - 应收账款为1,624,166,564.43元,同比增长7.8%[44] - 存货为1,251,614,029.86元,同比增长12.0%[44] - 短期借款为4,619,500,000.00元,同比下降17.9%[48] - 应付账款为1,230,903,355.82元,同比增长5.7%[4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长期借款为9.06亿元,同比下降64.18%[50]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负债合计为116.27亿元,同比下降13.48%[50]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0.73亿元,同比增长3.36%[50] 费用与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00%[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0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00%[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093%,同比减少0.19个百分点[9]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2元,同比增长100%[38]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24亿元,同比增长166.9%[38]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36亿元,同比增长37.9%[32]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3.47亿元,同比下降15.4%[32] - 2022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4.93亿元,同比增长13.6%[32] - 2022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4.09亿元,同比下降3.5%[32]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545万元,同比增长12.66%[5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5.25亿元,同比增长53.76%[5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5.59亿元,同比下降41.48%[50] 其他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60.09万元人民币[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08,346,331.70元,同比下降65.4%[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3亿元,同比下降96.1%[58]
华北制药(60081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7 00:00
财务数据与业绩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79亿元,同比下降5.4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7.55万元,同比增长3121.28%[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亿元,同比下降5.08%[25] - 公司总资产为252.93亿元,同比增长1.46%[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9元,同比增长180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3%,同比增加0.51个百分点[25]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858.19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854.21万元[2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79亿元,利润总额0.97亿元[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亿元,同比下降5.08%[5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7亿元,同比下降202.40%[5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同比减少975.99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收益减少[52] - 本期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024.16万元,主要是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140.76万元[5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48.66亿元,占总资产的19.24%,较上年期末减少8.28%[55]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4.04亿元,占总资产的9.51%,较上年期末增加22.73%[55]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26.52亿元,占总资产的10.49%,较上年期末增加10.89%[55]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8.77亿元,比年初增加2.10%[59] - 境外资产为8217.40万元,占总资产的0.32%[58]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2.42亿元,占总资产的4.91%,较上年期末增加62.04%[5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30.08亿元,占总资产的11.89%,较上年期末增加19.25%[55]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数为1.18亿元,占总资产的0.47%,较上年期末减少37.44%[58] - 技措工程期末余额为2.89亿元,工程进度为46%[5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无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报告内容中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因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内无重大变更情况[19][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内无重大风险提示[8] - 公司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相关承诺方包括华北制药、华药集团和冀中能源集团,承诺时间为2011年,长期有效[197] - 公司承诺履行情况良好,未出现未及时履行的情况[197] 行业与市场 - 公司属于医药制造行业,产品涵盖抗感染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700多个品规[32] - 2022年1-6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52.0亿元,同比增长1.8%[36] -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6.7%,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水平10.2个百分点[36] - 公司总资产近250亿元,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员工1万余人[40]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奥木替韦单抗于2022年1月获批上市,填补了我国狂犬病毒单抗市场的空白[40] - 公司拥有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微生物新药筛选用菌种库[42] - 公司产品在国家监督性抽检中合格率保持在100%[44] - 公司青霉素V钾片通过卫生部万例"免皮试"临床验证[44]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抗感染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心脑血管及免疫调节剂、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等领域700多个品规[46] - 公司青霉素系列、头孢系列产品品种齐全,覆盖了原料药到制剂的大部分品种[46] - 公司新园区正着力打造心脑血管、抗肿瘤、肾病、糖尿病等新治疗领域产品群[46] -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收入同比增长9%,头孢拉定等产品出口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47]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1.59%,达到1.04亿元[51] - 公司集采率达到83%,初步构建起集约高效的物资集中管控平台[50] - 公司完成专利申请8件,授权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47] - 公司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基地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进行狂犬组合制剂原液制备的试生产[47] - 公司获得2张欧盟GMP证书,1张巴西GMP证书,13张国际注册证书[50] - 公司面临医药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环保成本上升等多重风险[66] - 公司计划通过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创新营销模式等措施应对行业风险[66] 子公司业绩 - 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3,637,159.89元,同比降低11%[63] - 华北制药华胜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7,028万元,同比增加24%,毛利率增加6.62个百分点[63] - 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55,822万元,同比增加12%,毛利率降低1.64个百分点[63] - 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80,938万元,同比增加6%,毛利率增加0.16个百分点[63] - 华药国际医药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76,526万元,同比增加14%,毛利率降低0.19个百分点[63] - 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8,425万元,同比增加21%,毛利率增加0.04个百分点[63] - 冀中能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9,024万元,同比降低10.96%[63] 环境保护与排放 - 公司下属及相关的重点排污单位共计15家,其中14家单位涉及17处生产场地进行信息公开[76]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196.22 mg/L,排放量为125.82吨[76]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6.49 mg/L,排放量为4.207吨[76] - 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非甲烷总烃实际排放浓度范围为3.15 mg/m³至8.54 mg/m³[79][82] - 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范围为4.2 mg/m³至5.2 mg/m³[82] - 2022年上半年固废产生量为3825.448吨,全部合规处置[82] - 公司建有污水治理设施1套,设计能力为7000吨/天,采用两级AO+二沉+气浮工艺[82] - 公司废气治理设施14套,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布袋除尘、三级化学洗涤、活性炭吸附等组合治理工艺[82]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234 mg/L,排放量为17.19吨[82]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23 mg/L,排放量为0.770吨[8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53.6吨,全部合规处置[85] - 公司废气治理设施共8套,采用转轮浓缩+蓄热式燃烧、布袋除尘、三级化学洗涤、活性炭吸附等组合治理工艺,设施全部运行正常[85]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210 mg/L,总量指标为600.57 t/a,上半年排放量为132.362 t[89]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1.28 mg/L,总量指标为58.235 t/a,上半年排放量为0.635 t[89] - 公司废气排放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限值为60 mg/m³,实际监测数据在2.06 mg/m³至36.4 mg/m³之间[89] - 公司废气排放中颗粒物的排放限值为20 mg/m³,实际监测数据在1.4 mg/m³至6.5 mg/m³之间[89] - 公司废气排放中臭气浓度的排放限值为2000(无量纲),实际监测数据在412至1737之间[89] - 公司废气排放中氨的排放限值为20 mg/m³,实际监测数据在0.32 mg/m³至15.9 mg/m³之间[89] - 公司废气排放中硫化氢的排放限值为0.9 kg/h,实际监测数据为1.34*10^-3 kg/h[89] - 公司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排放标准[9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固体废物合计产生4174.1457吨,包括废菌丝、废活性炭、溶媒废液、釜残等[94] - 公司东厂区2022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9.24吨,氨氮排放量为0.0454吨[95] - 公司西厂区2022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1832吨[96] - 公司东厂区建有废气治理设施6套,针对颗粒物、酸碱排气、工艺废气进行治理,设施全部运行正常[101] - 公司西厂区建有污水治理设施1套,设计能力600吨/天,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B好氧生物工艺[104] - 公司西厂区废气治理设施8套,针对污水站废气、VOC、颗粒物、实验室废气等采用蓄热式燃烧、布袋除尘、三级洗涤、活性炭吸附等组合治理工艺[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最低为2.8 mg/m³,颗粒物排放浓度最低为4.2 mg/m³[10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获得《维生素K2及辅酶Q10精制柔性生产线项目》环评批复[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获得半合成青霉素工艺源头替代及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批复[103]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为36.086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为102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2.74 mg/L[106] - 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19.6 mg/m³,臭气排放浓度为1303(无量纲)[106] - 2022年上半年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427吨,全部合规处置[107] - 公司建有废气治理设施19套,其中除尘设施17套,VOC废气治理设施2套,全部运行正常[107]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为9.565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为214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1.69 mg/L[108] - 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17.9 mg/m³[109] - 2022年上半年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3.1843吨,全部合规处置[113] - 公司建有废气治理设施2套,1套VOC治理设施,1套化验室废气治理设施,全部运行正常[113]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为52.56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为122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3.87 mg/L[11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泥210吨,危险废物1.135吨,全部合规处置[115] - 公司建有污水治理设施1套,设计能力5000t/d,采用芬顿氧化+综合废水混凝沉淀+水解酸化+一级好氧+二级AO+芬顿氧化+混凝沉淀工艺[118] - 公司废气治理设施3套,全部为污水站废气治理设施,采用碱洗+化学氧化+水洗组合治理工艺[118]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234mg/L,低于排放限值300mg/L[120]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1.15mg/L,低于排放限值15mg/L[120] - 公司排污许可证编号为91130182554463533P004V,有效期至2027年4月12日[11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非甲烷总烃实际排放浓度为15.1mg/L,低于排放限值60mg/m³[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臭气浓度实际排放值为549(无量纲),低于排放限值6000(无量纲)[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计产生固体废物5208.0995吨,全部合规处置[122]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名称为《河北华药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三车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号为130109-2020-013-L[1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固体废物合计产生375.04吨,全部合规处置[130] - 公司建有污水治理设施2套,处理能力分别为15t/d和14015t/d,采用化学沉淀--絮凝沉淀--A/O工艺和酸碱中和工艺[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16.62 mg/L,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0.23 mg/L[13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非甲烷总烃自行监测浓度为2.59 mg/m³,氨自行监测浓度为0.37 mg/m³[135] - 公司建有废气治理设施5套,采用化学洗涤、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UV光解等组合治理工艺[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89.4 mg/L,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0.54 mg/L[137] - 公司建有污水治理设施1套,设计能力8000t/d,采用预处理+混凝沉淀+厌氧+两级A/O工艺[141] - 公司建有废气治理设施20套,采用化学洗涤、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治理工艺[141]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146 mg/L,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2.79 mg/L[142] - 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实际排放浓度为87.16 mg/m³,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浓度为5.51 mg/m³[143] - 2022年上半年固废产生量为296.073吨,全部合规处置[146]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44 mg/L,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0.75 mg/L[147] - 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中臭气浓度实际排放值为550(无量纲)[148] - 2022年上半年固废产生量为13.1759吨,全部合规处置[152]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浓度为85 mg/L,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0.953 mg/L[15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固体废物合计产生55.83吨,全部合规处置[161] - 公司建有废气治理设施24套,其中除尘机组23套,实验室废气治理设施1套,采用布袋除尘、滤筒除尘、活性炭吸附、光氧化催化等组合治理工艺[161] - 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量为0.91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为72.5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5.565 mg/L[163] - 公司废气排放中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4 mg/m³,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2.12 mg/m³[159] - 公司废气排放口数量为12个,其中10个为连续排放,2个为间歇排放[159] - 公司废水排放口1个,经厂区污水站治理达标后排至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165] - 公司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与工艺排气匹配,确保污染物有效治理,实现达标排放[165] - 公司排污许可证编号为91130182MA0936NB46001W,有效期至2025年7月1日[161]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号为130109-2020-077-L[16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0.7吨,均合规处置[168] - 公司建有污水治理设施1套,设计能力为600吨/天,采用格栅+调节池+高效气浮机+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消毒池工艺[16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81.2吨,氨氮排放量为2.6吨[173] - 公司废气治理设施8套,其中污水站废气治理设施1套、燃气锅炉排气1套、工艺废气治理设施6套[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固体废物包括污泥、废菌丝等,合计产生3999.94吨,均合规处置[175] - 公司污水治理设施设计能力为5000吨/天,采用厌氧+MBBR+好氧工艺[175] - 公司废气治理设施采用低氮燃烧、活性炭吸附、UV光解、化学洗涤等组合治理工艺[1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颗粒物排放量为24.2 mg/m³,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22.3 mg/m³[1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硫酸雾排放量为0.58 mg/m³[1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臭气浓度为997(无量纲)[174] - 公司所属重点排污企业均制定了年度环境自行监测方案,监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182] - 公司所属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企业各项污染防治设施均运行正常,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要求[183] - 公司深入推进环保岗位标准化、网格化,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固废合规处置[186
华北制药(60081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7-1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玉祥,总机为0311 - 85993999[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常志山,联系电话0311 - 85992839,电子信箱changzhishan@ncpc.com[20]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为杨静,联系电话0311 - 85992039,电子信箱yangjingcw@ncpc.com[20]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网址为www.ncpc.cn[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网址分别为www.cs.com.cn、www.cnstock.com,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2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1]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华北制药,代码600812[22]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2,943,822.2元(含税),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49.6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715,730,370股,剩余未分配利润714,464,297.92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本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内部控制 - 报告期内,公司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个,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情况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1]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0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2.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76%[2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63%;总资产为24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7%[2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1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81.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1%,较上年减少1.39个百分点[2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亿元、28.70亿元、26.04亿元、21.98亿元[30]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5720.00万元、5820.50万元、1677.28万元、94.96万元[30]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39.5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234.18万元[32] - 2021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15.35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355.07万元[32] - 2021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135.25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84.00万元[32] - 2021年所得税影响额为588.85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480.91万元[3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792.45万元[3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03.85亿元,利润总额1.35亿元[36] - 公司总资产近250亿元,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员工1万余人[4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5亿元,同比减少9.64%;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减少27.73%[60] - 营业成本67.03亿元,同比减少9.20%;销售费用21.61亿元,同比减少19.64%[60] - 管理费用6.41亿元,同比增加28.61%;研发费用1.53亿元,同比增加12.43%[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0亿元,同比增加39.63%[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9亿元,同比减少7.6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5亿元,同比减少90.84%[60] - 2020年新增融资43.6亿元,本期新增融资8.8亿元,同比降低34.8亿元[60]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103.04亿元,较上年减少9.85%,营业成本66.60亿元,较上年减少9.50%,综合毛利率35.37%,较上年减少0.25个百分点[64] - 分行业中,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9.30%,毛利率增加0.68个百分点;其他行业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8.77%,毛利率增加2.85个百分点[64] - 分产品中,肾病及免疫调节类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增长22.09%,毛利率增加1.08个百分点;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0.22亿元,同比减少45.77%,但毛利率增加15.10个百分点[64] - 分地区来看,国内营业收入86.13亿元,同比减少9.22%,毛利率减少1.05个百分点;国外营业收入16.91亿元,同比减少12.92%,毛利率减少1.38个百分点[64] - 分销售模式,自营模式营业收入94.07亿元,同比减少4.75%,毛利率减少2.51个百分点;物流模式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减少42.27%,毛利率增加0.62个百分点[64] - 心脑血管类、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及神经、血液系统用药部分品种因价格降低、销量下滑,收入较同期减少;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因控制规模和疫情冲击,收入减少[67] - 心脑血管类品种采取降成本措施,毛利率升高;神经、血液系统用药因价格降低和原材料涨价,毛利率降低;其他类因高毛利品种销量下滑,毛利率降低[67] - 药用中间体青霉素钾生产量95.22万BOU,同比减少68%,销售量75.54万BOU,同比减少78%,库存量520BOU,同比减少99%[68] - 7 - 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生产量31.98万千克,同比减少59%,销售量3.08万千克,同比增长150%,库存量为0[68] - 阿莫西林生产量404.98万千克,同比减少8%,销售量415.71万千克,同比持平,库存量8.66万千克,同比减少68%[68] - 公司总成本66.60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50%,医药及其他物流贸易产品成本同比降低42.63% [7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3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15% [7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4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3.47% [74] - 销售费用21.6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9.64%;管理费用6.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1%;研发费用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3%;财务费用5.76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0.13% [77] - 研发投入合计5.0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6%,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74.85% [78] - 公司研发人员76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6.61% [7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亿元 [82] - 其他收益同比减少6463.40万元,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862.99万元,非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同比减少1600.41万元 [83] - 货币资金53.05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8.10%;应收账款19.59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12.95%;长期股权投资8.58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7.51% [84] - 固定资产67.27亿元,较上期期末降低14.69%;存货23.92亿元,较上期期末降低2.49%;其他流动资产2.14亿元,较上期期末降低14.47% [84] - 短期借款为76.27亿元,较上期增长11.73%[86] - 应付票据为7.66亿元,较上期增长45.19%,因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6] - 应付职工薪酬为2.27亿元,较上期增长31.16%,因银行系统原因部分薪酬2022年1月1日支付成功[86] - 其他应付款为5.93亿元,较上期增长46.78%,因收到的保证金等增加[8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5.23亿元,较上期增长86.38%,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86] - 长期借款为33.01亿元,较上期减少28.52%[86] 业务发展 - 创效大产品收入达32.9亿元,出口收入17亿元[36] - 2022年1月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已实现8个省市挂网准入[36] - 11个品种21个规格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3个品种国内首家过评[36] - 全年制剂药收入64.58亿元,生物药收入15.22亿元[36] - 内蒙古开鲁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生产[36] - 组织实施内部监督检查24次,通过GMP符合性检查8次[36] - 全年顺利通过外部检查221次,所有原料药单位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36] - 实现16家推广单位业务数据系统采集,完成三大业务流程信息与业务集成[36] - 公司产品涉及700多个品规,涵盖化学制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等领域[46] - 公司完成优势主导产业和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生物药等业务[48] - 公司采取“经销分销+招商+学术推广”销售模式,覆盖全国大部分医院和零售终端[50] - 公司物流业务依托供应链开展,主要业务模式为商贸物流,经营医药化工产品[51] - 创效大产品族群收入达32.9亿元[52] - 全年出口收入实现17亿元[52] - 全年制剂药收入实现64.58亿元,其中生物药收入实现15.22亿元[52] - 环孢素软胶囊、注射用两性霉素B、西罗莫司胶囊等重点品种实现较快增长[52]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700多个品规,形成从发酵青霉素原料到半合成原料药再到制剂的完整产品链[59] - 公司产品在国家监督性抽检中合格率保持在100%[57] - 公司是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科研基地,在微生物新药筛选领域达国内领先水平[5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顺应医保改革,做好医保支付价格调整衔接,加强临床学术推广[43] - 公司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快现有研发品种速度,布局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45] - 2022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利润总额1.66亿元[155] - 2022年公司以市场化、资本化、国际化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153] - 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设“五个中心”,推进劣势企业退出[155] - 公司持续推进“五大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155] - 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激励机制改革,推进营销模式转型[155] - 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55] - 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全成本控制[155] - 公司健全完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防范各类经营风险[155] - 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确保达标排放[155] - 公司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155] 行业市场 - 预计2021 - 202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10% - 15%的增速,到2026年将超5000亿元[90] - 202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超2600亿,人均消费量约为发达国家1/5[90] 专利与产品 - 公司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等主要药(产)品有多项发明专利[94]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专利有效期为2015年10月29日至2035年10月29日[97]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专利有效期为2012年5月30日至2032年5月30日[97]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专利有效期为2015年1月27日至2035年1月27日[97] -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专利有效期为2020年3月10日至2040年3月10日[100] - 阿莫西林胶囊专利有效期为2014年1月22日至2034年1月22日[100]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为化药6类,有多种适应症[97]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为化药6类,适用于多种敏感细菌感染[97]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化药3.2类,用于特定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97] -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化药6类,用于特定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感染等[100] - 阿莫西林胶囊为化药6类,适用于多种敏感菌感染[100] 分产品财务 - 2021年抗感染类营业收入50.97亿元,成本34.07亿元,毛利率33.15%,收入同比降7.58%,成本同比降0.04%,毛利率同比降5.04%[112] - 2021年肾病及免疫调节类营业收入5.18亿元,成本1.38亿元,毛利率73.34%,收入同比增22.09%,成本同比增17.32%,毛利率同比增1.08%[112] - 2021年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2.20亿元,成本1.19亿元,毛利率46.08%,收入同比降45.77%,成本同比降57.63%,毛利率同比增15.10%[112] - 2021年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营业收入2.70亿元,成本2.56亿元,毛利率5.10%,收入同比降38.15%,成本同比降39.95%,毛利率同比增2.84%[112] - 2021年神经、血液系统用药营业收入1.07亿元,成本0.31亿元,毛利率70.92%,收入同比降37.43%,成本同比降19.99%,毛利率同比降6.34%[112] - 2021年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4.72亿元,成本4.27亿元,毛利率9.56%,收入同比增19.30%,成本同比增18.40%,毛利率同比增0.68%[112] - 2021年防疫类营业收入12.20亿元,成本1.47亿元,毛利率87.93%,收入同比增7.10%,成本同比增14.59%,毛利率同比降0.7
华北制药(60081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5.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5%[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5.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5%[2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8.1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7088.17万元人民币[10]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919.68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5383.79万元人民币[32]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8.18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5719.99万元人民币[3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453.3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4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6.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2%[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2%[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65,495.04元,同比下降11.8%[3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689,892.59元,同比减少24.2%[3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59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80.9%[5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7,914,386.06元,去年同期为607,204,573.27元[3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93.6%[5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51.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1.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25%[9] - 2022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为181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28] - 2022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0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0%[2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为5,029,320,573.14元,较2021年底的5,304,983,364.77元略有下降[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2,282,587,986.94元,较2021年底的1,958,742,520.03元增长16.5%[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12,966,053,871.10元,较2021年底的12,712,195,682.24元增长2%[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191,976,195.93元,较2021年底的12,217,738,992.69元略有下降[2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为8,021,416,116.22元,较2021年底的7,626,525,434.32元增长5.2%[2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付账款为2,198,369,181.79元,较2021年底的2,124,658,563.86元增长3.5%[2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14,673,292,130.96元,较2021年底的14,239,895,144.61元增长3%[2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长期借款为2,853,181,249.24元,较2021年底的3,300,734,948.20元下降13.6%[2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租赁负债为550,593,970.18元,较2021年底的326,737,378.10元增长68.5%[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12,378,682.27元,同比下降13.3%[39] - 货币资金为2,751,699,259.03元,同比下降8.2%[39] - 应收账款为1,441,974,676.84元,同比下降4.3%[39] - 短期借款为6,034,500,000.00元,同比增长7.3%[43] - 应付票据为927,600,000.00元,同比增长57.9%[43] - 长期借款为1,892,600,000.00元,同比下降25.2%[4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51] 费用与收益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24.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6%[28]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4.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0%[32]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333.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4%[3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437.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4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4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1.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45]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08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035元人民币[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2%,较去年同期增加1.16个百分点[9]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1,593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63.98%[14] - 公司主要股东包括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4.08%、19.90%和11.02%[14]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492.94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72.79万元人民币[10] 未分配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未分配利润为8.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45]
华北制药(60081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长为张玉祥,总经理为刘新彦,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为李建军,会计机构负责人为赵诗海[5]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玉祥,总机是0311 - 85993999[20] - 董事会秘书是常志山,证券事务代表是杨静[20]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邮编050015,网址是www.ncpc.cn[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网址分别为www.cs.com.cn、www.cnstock.com,证券交易所网址是www.sse.com.cn[21]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华北制药,代码600812[22]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总资产近250亿元,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员工1万余人[42] - 公司产品涉及700多个品规,涵盖化学制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等领域[46]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700多个品规,形成从发酵青霉素原料到半合成原料药再到制剂的完整产品链[59] - 公司拥有华北牌、爱诺2件驰名商标,23件著名商标[53] - 公司是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科研基地,拥有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等[54] - 公司产品在国家监督性抽检中合格率保持在100%,青霉素V钾片通过卫生部万例“免皮试”临床验证[57] - 公司产品涉及化学药、生物药、健康消费品等多个领域[90] - 公司医药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有多项产品及对应发明专利[94]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7] 财务状况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2,943,822.2元(含税),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49.6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715,730,370股,剩余未分配利润714,464,297.92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本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0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2.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76%[2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63%;总资产为24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7%[2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1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81.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1%,较上年减少1.39个百分点[28]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亿元、28.70亿元、26.04亿元、21.98亿元[30]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5719.99万元、5820.50万元、1677.28万元、94.96万元[30]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39.5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234.18万元[32] - 2021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15.35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355.07万元[32] - 2021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135.25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84.00万元[32] - 2021年所得税影响额为588.85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480.91万元[3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792.45万元[3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03.85亿元,利润总额1.35亿元[3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5亿元,同比减少9.64%;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减少27.73%[60] - 营业成本67.03亿元,同比减少9.20%;销售费用21.61亿元,同比减少19.64%[60] - 管理费用6.41亿元,同比增加28.61%;研发费用1.53亿元,同比增加12.43%[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0亿元,同比提升39.63%[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9亿元,同比减少7.6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5亿元,同比减少90.84%[60] - 2020年新增融资43.6亿元,本期新增融资8.8亿元,同比降低34.8亿元[60] - 2021年总营业收入103.04亿元,较上年减少9.85%,营业成本66.60亿元,较上年减少9.50%,毛利率35.37%,较上年减少0.25个百分点[64] - 分行业中,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9.30%,毛利率增加0.68个百分点;其他行业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8.77%,毛利率增加2.85个百分点[64] - 分产品中,肾病及免疫调节类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增长22.09%,毛利率增加1.08个百分点;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0.22亿元,同比减少45.77%,但毛利率增加15.10个百分点[64] - 分地区来看,国内营业收入86.13亿元,同比减少9.22%,毛利率减少1.05个百分点;国外营业收入16.91亿元,同比减少12.92%,毛利率减少1.38个百分点[64] - 分销售模式,自营模式营业收入94.07亿元,同比减少4.75%,毛利率减少2.51个百分点;物流模式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减少42.27%,毛利率增加0.62个百分点[64] - 心脑血管类、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及神经、血液系统用药部分品种因价格降低、销量下滑,收入较同期减少;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行业因控制规模和疫情冲击,收入减少[67] - 心脑血管类品种采取降成本措施,毛利率升高;神经、血液系统用药因价格降低和原材料涨价,毛利率降低;其他类因高毛利品种销量下滑,毛利率降低[67] - 药用中间体青霉素钾生产量95.22万BOU,同比减少68%,销售量75.54万BOU,同比减少78%,库存量520,同比减少99%[68] - 7 - 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生产量31.98万千克,同比减少59%,销售量3.08万千克,同比增长150%,库存量为0,同比减少100%[68] - 阿莫西林生产量404.98万千克,同比减少8%,销售量415.71万千克,同比持平,库存量8.66万千克,同比减少68%[68] - 公司总成本66.60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50%,医药及其他物流贸易产品成本同比降低42.63%[7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3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15%;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4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3.47%[73][74] - 销售费用21.6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9.64%;管理费用6.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1%;研发费用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3%;财务费用5.76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0.13%[77] - 研发投入合计5.0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6%,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74.85%[78] - 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亿元[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7.79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15亿元[82] - 本期其他收益同比减少6463.40万元,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862.99万元,非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同比减少1600.41万元[83]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期末增长8.10%,应收账款较上期期末增长12.95%,长期股权投资较上期期末增长47.51%[84] - 固定资产较上期期末降低14.69%,其他流动资产较上期期末降低14.47%,存货较上期期末降低2.49%[84] - 短期借款为76.27亿元,较上期增长11.73%[86] - 应付票据为7.66亿元,较上期增长45.19%,因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6] - 应付职工薪酬为2.27亿元,较上期增长31.16%,因银行系统原因部分薪酬2022年1月1日支付成功[86] - 其他应付款为5.93亿元,较上期增长46.78%,因收到的保证金等增加[8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5.23亿元,较上期增长86.38%,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86] - 长期借款为33.01亿元,较上期减少28.52%[86] - 2021年抗感染类营业收入50.97亿元,成本34.07亿元,毛利率33.15%,营收同比降7.58%,成本同比降0.04%,毛利率同比降5.04%[112] - 2021年肾病及免疫调节类营业收入5.18亿元,成本1.38亿元,毛利率73.34%,营收同比增22.09%,成本同比增17.32%,毛利率同比增1.08%[112] - 2021年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2.20亿元,成本1.19亿元,毛利率46.08%,营收同比降45.77%,成本同比降57.63%,毛利率同比增15.10%[112] - 2021年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营业收入2.70亿元,成本2.56亿元,毛利率5.10%,营收同比降38.15%,成本同比降39.95%,毛利率同比增2.84%[112] - 2021年神经、血液系统用药营业收入1.07亿元,成本0.31亿元,毛利率70.92%,营收同比降37.43%,成本同比降19.99%,毛利率同比降6.34%[112] - 2021年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4.72亿元,成本4.27亿元,毛利率9.56%,营收同比增19.30%,成本同比增18.40%,毛利率同比增0.68%[112] - 2021年防疫类营业收入12.20亿元,成本1.47亿元,毛利率87.93%,营收同比增7.10%,成本同比增14.59%,毛利率同比降0.79%[112] - 2021年农药、兽药类营业收入6.90亿元,成本5.47亿元,毛利率20.71%,营收同比增2.08%,成本同比增1.05%,毛利率同比增0.80%[112] - 2021年其他业务营业收入8.12亿元,成本7.00亿元,毛利率13.84%,营收同比增14.18%,成本同比增37.35%,毛利率同比降14.54%[112] - 2021年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营业收入8.98亿元,成本8.88亿元,毛利率1.14%,营收同比降42.27%,成本同比降42.63%,毛利率同比增0.62%[11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03.04亿元,医药工业毛利率为38.63%,整体毛利率为35.37%[116] 业务发展 - 创效大产品收入达32.9亿元,出口收入17亿元[36] - 2022年1月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已实现8个省市挂网准入[36] - 11个品种21个规格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3个品种国内首家过评[36] - 全年取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申请专利41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36] - 制剂药收入64.58亿元,生物药收入15.22亿元[36] - 内蒙古开鲁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生产[36] - 组织实施内部监督检查24次,通过GMP符合性检查8次,通过外部检查221次[36] - 实现16家推广单位业务数据系统采集,完成三大业务流程的信息与业务集成[36] - 公司完成优势主导产业和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生物药等业务[48] - 公司采取“经销分销+招商+学术推广”销售模式,覆盖全国大部分医院和零售终端[50] - 公司物流业务依托供应链开展,主要业务模式为商贸物流,经营医药化工产品[51] - 创效大产品族群收入达32.9亿元[52] - 全年出口收入实现17亿元[52] - 全年制剂药收入实现64.58亿元,其中生物药收入实现15.22亿元[52] - 环孢素软胶囊、注射用两性霉素B、西罗莫司胶囊等重点品种实现较快增长[5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顺应医保改革,做好医保支付价格调整衔接,加强临床学术推广[43] - 公司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快现有研发品种速度,布局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45] - 2022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利润总额1.66亿元[155] - 2022年公司以市场化、资本化、国际化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153] - 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设“五个中心”,推进劣势企业退出[155] - 公司推进“五大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155] - 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激励机制改革,推进营销模式转型[155] - 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55] - 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控制运营成本[155] - 公司健全全面风险防范体系,防范各类经营风险[155] - 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确保达标排放[155] - 公司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155] 行业环境 - 预计2021 - 202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10% - 15%的增速,到2026年将超5000亿元[90] - 202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超2600亿,人均消费量约为发达国家1/5[90] - 医药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公司将发挥传统优势、推进仿制药评价进度、优化工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应对挑战[135] 专利信息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专利有效期为2015年10月29日至2035年10月29日[97]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专利有效期为2012年5月3
华北制药(600812)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3 00: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6.04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31.47亿元,同比减少17.26%;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81.87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90.64亿元,同比减少9.68%[6]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1.87亿元,2020年同期为90.64亿元,同比下降9.68%[28]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7.28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2317.47万元,同比减少27.6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777.79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1.43亿元,同比减少87.58%[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3.17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106.09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2367.57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875.60万元,同比减少370.39%[6]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8731.35万元,2020年同期为1.92亿元,同比下降54.60%[31] - 2021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90396724.84元,2020年同期为194534407.36元[34] - 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4336345.53元,2020年同期为137456797.35元[34] - 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77880.20元,2020年同期为143196748.55元[34] 每股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10元/股,上年同期调整后为0.014元/股,同比减少28.5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011元/股,上年同期调整后为0.088元/股,同比减少87.50%[9] - 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1元/股,2020年同期为0.088元/股[37] 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8%,上年同期调整后为0.40%,减少0.12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29%,上年同期调整后为2.49%,减少2.20个百分点[9] 资产与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增长6.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减少0.45%[9] - 2021年资产总计为255.98亿元,2020年为239.32亿元,同比增长6.96%[26] - 2021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0.18亿元,2020年为70.56亿元,同比下降0.54%[28]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44.1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145.36万元[13] 净利润减少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87.58%,原因一是去年同期收到援企稳岗资金7944万元,二是年初石家庄新冠疫情影响使相关费用增加[1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8441[15] -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3,080,473股,占比24.08%[18] -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41,471,645股,占比19.90%,其中84,925,641股质押,110,000,000股有相关状态[18] -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89,146,698股,占比11.02%,90,000,000股质押,180,869,298股冻结[18] 资产项目变化(特定时间对比) - 2021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5,845,974,918.55元,2020年12月31日为4,907,510,588.71元[23] - 2021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51,175,968.55元,2020年12月31日为97,094,089.86元[23]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73,262,442.93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34,216,115.27元[23] - 2021年9月30日预付款项为257,651,532.65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2,512,967.49元[23] - 2021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2,651,518,237.18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67,102,988.94元[23] - 2021年9月30日存货为2,307,511,748.11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52,923,417.90元[23]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3,513,908,274.13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111,289,119.04元[23] 营业成本变化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81.42亿元,2020年同期为89.65亿元,同比下降9.18%[31] 负债变化 - 2021年负债合计为185.80亿元,2020年为168.76亿元,同比增长10.10%[28]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变化 - 2021年固定资产为66.34亿元,2020年为78.86亿元,同比下降15.87%[26] - 2021年在建工程为7.36亿元,2020年为6.18亿元,同比增长19.22%[26] 短期借款与应付票据变化 - 2021年短期借款为79.47亿元,2020年为68.26亿元,同比增长16.42%[26] - 2021年应付票据为10.37亿元,2020年为5.28亿元,同比增长96.00%[26] 现金流量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2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6.63亿元,同比减少3.02%[9] - 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530844074.29元,2020年同期为7584563559.27元[37]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2462705.46元,2020年同期为662500819.49元[41] - 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47109559.22元,2020年同期为 - 527735005.93元[41] - 2021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8725941.38元,2020年同期为2315618169.50元[41] - 2021年前三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1218852.06元,2020年同期为 - 3842967.35元[41] - 2021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52860235.56元,2020年同期为2446541015.71元[4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变化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66亿元,上一年同期为11.36亿元[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19亿元,上一年同期为35.82亿元[43] 年初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1年1月1日固定资产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8.30亿元[45] - 2021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新增8.65亿元[45] - 2021年1月1日长期待摊费用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1819.43万元[45] - 2021年1月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447.22万元[45] - 2021年1月1日租赁负债新增4.68亿元[47] - 2021年1月1日长期应付款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4.56亿元[47] - 2021年1月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1242.55万元[47] 新租赁准则执行情况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年初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未调整上年年末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