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农商银行(601825)
icon
搜索文档
沪农商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6 16:26
全景网:https://rs.p5w.net/html/136974.shtml 会议召开方式: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星期五)至 5 月 9 日(星期二) 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 过本公司邮箱 ir@shrcb.com 进行提问。本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 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证券代码:601825 证券简称:沪农商行 公告编号:2023-010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本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 深入地了解本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本公司定于 2023 年 5 月 10 日(星期三)下午 15:00-17:00 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 就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上证路演中心:h ...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11:2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时间为2022年5月26日9:00 - 10:00,参与单位有东北证券、九泰基金等 [1] - 地点为线上交流 [1] - 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1] 战略规划 - 2020 - 2022年是本轮战略收官之年,使命是“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愿景是“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建设具有最佳体验和卓越品牌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核心战略为“坚持客户中心、坚守普惠金融、坚定数字转型” [1] - 2022年是新一轮三年战略编制之年,未来保持使命、愿景、核心战略不变,围绕五大体系建设展开新策略,包括三农、科技、绿色、大财富管理、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1] 资产结构配置与信贷投放 - 2022年根据宏观政策和稳增长要求,有序扩大信贷投放,提升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债券资产预计维持稳定 [1] - 信贷投放思路是稳定总量增长并调整结构,加大对三农、普惠等领域支持,加快零售转型 [1] 科创金融业务 - 2019 - 2021年全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速超40%,占对公贷款占比从2019年的7.7%提升到21年末的12.8% [1][2] - 科技型企业客户数量从2019年的886户增长到2021年末的2000余户 [2] - 截至一季度末,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555.6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9.90亿元 [2]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_
2022-11-19 11:0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601825,证券简称沪农商行,于 2022 年 5 月 11 日 9:00 - 10:30 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接待人员包括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等多位领导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 [1] 竞争优势 - 有广泛扎实的客户基础,扎根上海 70 多年,市郊网点覆盖面广,客户沉淀率和忠诚度高 [1] - 服务聚焦、沟通效率高,组织架构扁平,决策层级少,能在总行层面与客户直接交流对接 [1] - 干部年轻化,7 位高级管理人员中 5 位为“70 后”,中层干部“80 后”占比高 [1] - 股权结构清晰,公司治理稳健,吸引实力强、治理优的股东,独立董事占比近 40%,为决策提供支撑 [1] 业务增长方向 区域 - 中短期聚焦“五个新城”,利用郊区优势和业务定位与上海规划方向保持一致 [1] - 中长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大对区域创新平台、产业的金融服务,做好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金融服务 [1] 客户 - 聚焦“三农、小微、科创和社区居民”,加强研究,构建扩大营销场景,成为小散客群业务“主办行”和情感“归宿地” [1] 特色业务 - 打造五大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三农、科技、绿色、大财富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 信贷投放 总体思路 - 2022 年保持规模增长,加快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 [2] 重点方向 - 加大对三农、小微、科技型、绿色、实体制造型企业信贷支持,助力复工复产和保障保供 [2] - 加快零售转型,扩大零售贷款投放,提高非住房按揭贷款占比 [2] - 优化信贷结构,压降票据转贴现规模 [2] 房地产业务 - 报告期末制造业贷款和房地产贷款“一升一降”,房地产业贷款余额 1093.82 亿元,不良贷款余额 13.59 亿元,不良率 1.24%(集团口径),风险可控 [2] - 下阶段落实监管要求,支持城市更新等项目,满足刚需及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布局优质资产,优化信贷结构 [2] 财富管理 现状 - 截至 2021 年末,个人客户(不含信用卡客户)1967.26 万户,个人客户 AUM 总规模 6198.40 亿元,非储蓄 AUM 占比 37.7%,同比增长 3.2 个百分点,理财产品总规模 1669.1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7.96%,代理基金收入同比增长超 5 倍 [2] 发展方向 - 2022 年围绕客户中心战略,聚焦客户分层分类经营、财富平台建设和养老财富管理需求,打造特色品牌 [2] 疫情影响及应对 影响 - 3 月以来上海疫情对公司对公贷款及线下零贷业务规模增长有短期影响 [3] 应对 - 出台“扫码行动直通车”、普惠金融助力抗疫 20 条,设立 200 亿纾困、100 亿保供、100 亿专项消费信贷额度,推出“六免三对折”减费让利 [3] 机遇与展望 - 认为疫情影响短期,上海经济预计前低后高,公司将顺势而为,提升服务线上化程度和业务办理效率,助力经济发展 [3] 资产质量 现状 - 2021 年银行口径不良贷款率 0.94%,较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 [3] 原因 - 经营理念稳健,构建健全风险治理架构,决策链扁平,科技赋能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3] 展望 - 全面评估存量客户,对困难企业不抽贷不断贷,充分暴露风险资产,加大拨备计提和核销力度,坚守稳健策略 [3] 息差展望 - 息差收窄是行业共性问题,公司在资产端优化对公业务结构、加快零售转型,负债端推进客户结构转型、深耕零售客户分层经营,保持息差稳定 [3] 金融科技 现状 - 2021 年金融科技投入 8.83 亿元,同比增长 22.30%;金融科技人员 484 人,较上年末增长 29.41%,引入科技副行长,优化组织架构,推进三大中台建设,落地私有云技术架构 [3] 未来重点 - 明确十大战略精品项目建设,通过业务主导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和组织融合创新能力 [3][4] 股东回报 -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左右,处于上市银行前列,将保持分红政策稳定连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4] 其他问题回复 - 2022 年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7.74 亿元,同比增长 16.63%,因推进零售转型,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 [4] - 目前无网点扩张计划,工作重心是提升网点产能,优化布局 [4] - 长江金租 2021 年净利润 4.41 亿元,资产总额 329.64 亿元,净资产 39.70 亿元,聚焦四大专业领域服务中小企业 [4][5] - 已根据监管引导对部分期限存款下调利率定价 [5] - 深入推进“商行 + 投行”转型,打造“股、债、贷、资”四轮驱动投行产品体系,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5] - 资产端优化对公业务结构、加快零售转型,负债端推进客户结构转型、深耕客户分层经营提升净息差 [5]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2-11-18 07:24
网点复工情况 - 自5月起全行加快复工复产,推出网点“应开尽开”等八项措施 [2] - 5月12日金山支行开放全市首家恢复营业的网点,之后陆续在多个区开放网点且均为区内首家(批) [2] - 截至目前,复业网点数量达350个,占全市网点总数的97%以上 [2] - 总行部室近百名员工报名,首批已奔赴58家网点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援 [2] 应对疫情影响策略 - 出台“扫码行动直通车”、普惠金融助力抗疫20条,设立200亿纾困、100亿保供、100亿专项消费信贷额度,推出“六免三对折”减费让利 [2] - 加快线上渠道与金融服务融合,创新线上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出线上产品,与近5万户企业客户及近65万户个人客户完成微信建联 [2] - 优化业务流程,采用全线上非接触方式优化贷款流程,推广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 [2] - 精准滴灌,对公支持保供企业资金需求,零售推出“抗疫三部曲”专案 [3] 财富管理业务情况 - 2022年一季度理财业务规模及收入稳步增长,所有到期兑付的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客户端收益率均达到或高于业绩比较基准 [3] - 在2022中国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年度峰会暨第二届金誉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三项大奖,理财综合能力在全国农商银行中领先 [3] - 零售代销端运用基金投教工具,通过“现金+”短债基金及“固收+”产品稳定销量、蓄客,加大稳健型和保障型产品营销力度,通过基金定投进行权益资产低位布局 [3]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3:14
科创金融业务开展情况 - 以“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为方向,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扶持“早中期、中早期”科技型企业,聚焦四大行业,通过投贷联动和专属产品服务方案双轮驱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 - 2019 年以来较快增长,近二年年均复合增速超 40%,占 2019 年的 7.7%提升到 21 年末的 12.8%,客户数量从 2019 年的 886 户增长到 21 年末的 1,938 户 [2] - 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 555.6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9.90 亿元,“鑫动能”库内企业数 562 家,综合授信规模近 480 亿 [2] 科创金融业务差异化竞争优势 - 2009 年率先设立上海市首家总行层面的科技专营机构,2012 年率先成立上海市首家科技专营机构 [2] - 独创“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注重客户转型 [2] - 创新投行业务联动模式,有投贷联动、员工持股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 [2] - 利用郊区展业优势,建立“农村包围城市”业务结构,郊区市场资源更肥沃 [2] 科技企业定义及目标客户 - 截至 2021 年末,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 5,000 户,贷款客户中 80%以上为委办认证名单企业 [3] - 专注扶持“早中期、中早期”科技型企业 [3] 科技企业与一般企业需求差异及产品服务 - 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创新信贷机制,注重“看未来”“重成长”,审查评估非财务因素 [3] - 金融产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配套产品和服务方式 [3] 客户服务渠道及形式 - 2021 年升级推出“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 2.0 服务方案,形成“一鑫四翼”金融服务生态圈 [3] - 截至 2021 年末,200 余家园区企业获专项贷款支持,共计金额 25.86 亿元,约 70 户为银行首贷 [3] - 整合全行资源,提供八大综合金融服务,设立专业组织架构体系和经营管理团队 [3] - 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协同共进,服务核心名单企业,推出风险共担产品,联合开展活动,截至 2021 年末基金库入库数达 109 家 [3]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4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时间为2022年30日15:30 - 16:30,参与单位有东方证券、玖鹏资产等多家机构 [1] - 地点为线上交流,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员 [1] 零售业务规划 - 2021年下半年提出“九个体系”建设和“3个2”核心战略实施 [1] - “九个体系”包括专业化经营体系等九个体系 [1] - “3个2”核心战略通过“专业化经营”和“网点转型”发力“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发挥“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深耕三大客群 [1] 科技金融业务竞争优势 - 布局早,2009年设首家总行层面科技金融专营机构,2012年获首块科技专营支行牌照 [1] - 深耕上海本地市场,与相关委办局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 - 产品服务有特色,独创“鑫动能”战略新兴企业培育机制 [1] - 有灵活的分支行授信机制 [1] - 创新投行业务联动模式加载服务,是全行性战略布局,注重客户长期培育 [1] 长江联合金融租赁子公司情况 - 成立于2015年6月,是国内首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之一 [1] - 截至2021年末,注册资本24.5亿元,公司持有其51.02%的股权,资产总额达329.64亿元,净资产39.70亿元,营业净收入11.76亿元,净利润4.41亿元 [1] - 未来响应监管回归租赁本源,围绕“专业化、特色化”优化业务结构,推进直租业务,深耕四大行业领域 [2] - 持续强化与集团业务协同,助力公司打造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战略愿景 [2]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1)
2022-11-17 22: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时间为2022年6月21日15:00 - 16:30,参与单位有国泰君安证券等 [2] - 地点为线上交流,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等相关负责人 [2] 业务投放与展望 - 制定“3 + 3 + 6”专项行动方案,设“五个新城”专项授信额度,下半年重点支持新城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 [2] - 资产端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加大零售等高收益资产配置对冲收益率下行,负债端优化结构管控存款成本,息差稳中向好、逐季回升,后续维护全年息差稳定 [2] 对公房地产领域情况 - 信贷投放平稳有序,落实监管要求约束集中度指标,调整业务结构支持城市更新等项目,延伸客群服务半径提供联动金融服务 [2] 疫情期间展业应对 - 加强线上服务,启用数字化工具,首家推出线上扫码金融服务新模式,超2000家客户达成有效合作意向,对接率100%,意向总授信额度超百亿 [2]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28
疫情与复工复产 - 上海疫情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有影响,公司经营也面临压力,部分业务流程无法线上化影响业务办理 [1] - 公司建立应对机制,疫情期间开展客户线上建联等工作取得成效 [1] - 公司是上海地区第一家复工的银行,目前上海地区各营业网点开业率超九成,且出台系列政策推进业务落地 [1] 房地产贷款 - 截至2021年末,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1093.8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3.59亿元,不良率1.24%,资产质量稳健,风险相对可控 [1] 理财业务与财富平台业务 - 今年以来理财业务规模及中间业务收入整体稳定增长,一季度理财收益稳健,净值型理财产品控制回撤能力强,在一季度金牛资产管理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中位列农商行第一名 [1] -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48.01亿元,增幅8.87% [1] - 财富平台业务方面,构建和完善养老财富管理综合服务方案,以稳健型产品为主线,引导定投布局,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1] 金融市场业务 - 持续强化择时配置,灵活调整久期策略,优化资产期限与持仓结构,寻找利率高点配置,抢抓波段交易机会增厚收益,通过融资时点摆布降低负债综合成本 [2] - 4月初基本回归常态化交易,货币及债券市场交易量恢复至非疫情期间约80% [2] - 未来强化对收益率趋势性变化信号的捕捉,在“攻防”之间敏捷切换 [2] 区域营收与业务扩张 - 公司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机构网点主要集中在上海,贷款投放9成以上投向上海地区,上海以外在昆山、嘉善、湘潭设有三家支行 [2] - 近年来通过成立长三角金融总部、参股海门农商银行等举措加大面向长三角区域的业务布局,业务增长稳定向好 [2]
沪农商行(60182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7 - 9月营业收入66.71亿元,同比增长8.80%;1 - 9月营业收入195.37亿元,同比增长7.63%[4] - 2022年7 - 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2亿元,同比增长22.85%;1 - 9月为89.80亿元,同比增长17.11%[4] - 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12310.8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05.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19%[5]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6.77亿元,同比增长342.00%,原因是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95.37亿元,同比增长7.63%,归母净利润89.80亿元,同比增长17.11%[15]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及管理费55.92亿元,同比增长3.11%,成本收入比为28.67%,较上年同期减少1.25个百分点[16]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2310.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7.13亿元,增幅6.28%[16]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231,089,09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58,376,261千元[33]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1,126,782,11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61,044,824千元[35] - 2022年9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104,306,97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97,331,437千元[35]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为19,537,054千元,2021年同期为18,152,168千元,同比增长7.63%[37] - 2022年1 - 9月利息净收入为15,556,617千元,2021年同期为14,330,059千元,同比增长8.56%[37] - 2022年1 - 9月净利润为9,316,329千元,2021年同期为7,935,849千元,同比增长17.40%[39] - 2022年1 - 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79,723千元,2021年同期为7,667,683千元,同比增长17.11%[39] - 2022年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93元,2021年同期为0.87元,同比增长6.90%[39]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0,390,320千元,2021年同期为119,575,827千元,同比增长8.96%[41]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1,712,823千元,2021年同期为106,300,408千元,同比下降32.54%[41]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677,497千元,2021年同期为13,275,419千元,同比增长342.00%[41] - 2022年1 - 9月客户存款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净增额为51,343,782千元,2021年同期为53,457,045千元,同比下降3.95%[41] - 2022年1 - 9月收取利息的现金为26,450,463千元,2021年同期为23,948,135千元,同比增长10.45%[41] - 2022年1 - 9月收回投资收到现金70,979,153千元,2021年同期为77,060,333千元[43] - 2022年1 - 9月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7,593,828千元,2021年同期为7,598,008千元[43] - 2022年1 - 9月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现金净额27,810千元,2021年同期为170,922千元[43] - 2022年1 - 9月投资支付现金(123,079,680)千元,2021年同期为(72,979,690)千元[43] - 2022年1 - 9月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370,822)千元,2021年同期为(487,106)千元[43] - 2022年1 - 9月发行同业存单净增加额72,074,366千元,2021年同期为34,650,751千元[43] - 2022年1 - 9月发行债券收到现金10,000,000千元,2021年同期为0千元[43] - 2022年1 - 9月偿还债务支付现金(72,670,000)千元,2021年同期为(58,884,596)千元[43] - 2022年1 - 9月分配股利等支付现金(4,562,418)千元,2021年同期为(1,727,840)千元[43] - 2022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9,084,110千元,2021年同期为6,886,419千元[43] 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 - 2022年9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3.13%,本公司为13.14%;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3.16%,本公司为13.14%;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5.67%,本公司为15.66%[10] - 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13%,一级资本充足率13.16%、资本充足率15.67%,均符合监管要求[16] 贷款相关指标 - 2022年9月30日正常类贷款金额6397.29亿元,占比98.42%;关注类贷款金额40.73亿元,占比0.63%等[11] - 2022年9月30日不良贷款率为0.96%,流动性比例为55.37%,贷款拨备率为4.21%,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39.15%[12] - 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62.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拨备覆盖率为439.15%,较上年末减少3.35个百分点[16] - 2022年9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为624,140,296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88,984,441千元[33] 流动性相关指标 - 2022年9月30日杠杆率为7.83%[13] - 2022年9月30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177.85亿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10.53亿元,流动性覆盖率为160.91%[14] 非经常性损益指标 - 2022年7 - 9月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121.5万元;1 - 9月为1987.2万元[6] 对公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公司对公存款余额4335.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企业贷款和垫款余额368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2%[17] - 报告期末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779.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03%,绿色信贷余额37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7%[18] -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承销规模275.74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274.24亿元[18] 科技及普惠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696.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77亿元,增幅32.48%[19] - 报告期末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3.6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1万户[19] 零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个人存款余额4304.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5.90亿元,增幅11.55%[21] - 报告期末零售贷款余额达1914.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29亿元,增幅4.21%[21] - 报告期末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043.9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76.73万户,增幅3.90%[22] - 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479.8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1%[22] - 报告期末零售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843.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10亿元,增幅6.78%[22] - 报告期末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1084.5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56%;非房产按揭类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758.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75%[22] - 报告期末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AUM)余额687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4.93亿元,增幅10.89%[23] 外汇及理财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外币债券投资余额等值人民币约31.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74%[24] - 报告期内人民币代客业务签约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约20%;代客外汇即期交易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4%,代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3.3%[24] - 报告期末理财产品总规模1959.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0.85亿元,增幅17.43%[25]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4,945户[27] -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806,116,000股,持股比例8.36%[2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均持股800,000,000股,持股比例8.29%[27] 股份变动及冻结信息 - 14名增持主体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201,200股,增持金额6,790,074元,增持计划实施完毕[30] - 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3,600万股限售流通股被轮候冻结,上海华辰隆德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3,2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司法执行处置[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