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农商银行(601825)
icon
搜索文档
名场面!上市银行6300亿“红包”只是前菜,中期分红接踵而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46
银行分红情况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200亿元 [1] - 截至7月11日,3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实施完毕,5家已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3] - 六大国有银行分红比例均维持在30%以上,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4206.34亿元,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位居首位 [4]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银行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 [4] - 城、农商行进一步提升分红占比,宁波银行每10股派9元,上海银行年度分红额达71.03亿元 [4] 具体银行分红方案 - 招商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合计派发504.40亿元,股息率约5.7% [2] - 西安银行每10股派现1元,合计派发4.4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7.37% [2] - 北京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20元(含中期和末期),合计派发67.66亿元 [2] - 中信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547元(含中期和末期),合计派发194.55亿元 [3] - 工商银行A股每股派发0.1646元,农业银行A股每股派发0.1255元 [3] 中期分红动态 - 长沙银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进行中期分红,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5] - 苏农银行表示将力争通过中期分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6] - 常熟银行、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均已通过相关议案,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 [6] - 沪农商行2024年已首次实施中期分红,2025年将继续推进 [6] 行业表现与分析师观点 - 以工农中建等为代表的18只银行股在2025年年内先后创出新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 [1] - 浙商证券分析师预测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5%,降幅均有所收窄 [7] - 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银行中长期投资价值持续,红利策略中途未半,建议重视配置性价比 [7]
银行“杀疯了”!这些主题基金大赚特赚!基金、牛股名单火线揭晓!
私募排排网· 2025-07-11 11:18
银行板块行情分析 - 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超过20%,显著跑赢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 [3] - 板块连续三个月拉出大阳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权重股领涨 [3] - 板块静态PB仅为0.67倍,处于历史低分位水平,安全边际充分 [6]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基本面改善**:资产质量显著提升,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持续修复,上市银行营收增速有望改善 [4] - **资金面推动**:保险资金因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面临资产荒,年增量入市资金超3500亿元,银行股因高股息特性成为配置重点 [4] - **公募基金增持**:主动型基金银行持仓比例从3.72%提升至4.00%,低配修复带来增量资金 [5] 银行股涨幅及估值表现 - TOP20银行股平均收益27.62%,6只涨幅超30%,厦门银行以38.85%领涨 [9] - 股息率分化明显,重庆银行、长沙银行、民生银行股息率超6%,部分银行不足3% [10] - 市净率均值0.72,民生银行最低(0.41),招商银行最高(1.12) [11] 银行主题基金表现 - TOP20银行主题基金上榜门槛19.08%,7只收益超20% [13] - 刘重杰管理的两只港股银行主题基金分别以26.63%、23.30%收益居前,港股银行股权重占比40% [13] - 银行ETF易方达、天弘、南方等ETF收益均超20% [14]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4:08
金融债券发行 - 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1.70% [1] - 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资产负债配置需要,充实资金来源,加强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 - 债券于2025年7月8日簿记建档,7月10日发行完毕,并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登记托管 [1] 绿色金融债券发行 - 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规模为人民币40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1.67% [3] - 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绿色产业项目,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 [3] - 债券于2025年7月8日簿记建档,7月10日发行完毕,并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登记托管 [3] 监管批准 - 两期债券发行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许可文件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银许准予决字〔2025〕第33号) [1][3]
刷屏!两万枚火烧硬币兑换事件,引发热议
券商中国· 2025-07-10 22:54
券商中国记者从上海农商行了解到,近期确有客户多次携带焚烧痕迹严重,存在变形、磨损的硬币来该行多个 网点要求兑换。多次协商后,该行近期已对部分符合要求的硬币予以兑换。 有媒体报道,近期,在上海做生意的陆先生携带这样一袋硬币到上海农商银行营业网点要求兑换,双方产生分 歧,引发社会热议。 亦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称,有多地出现过类似情形:客户携带巨量、焚烧硬币要求兑换,且均声称硬币来源 于垃圾厂。 记者从上海地区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处获悉,该行也收到了类似的窗口指导,提示尽量让携带此类巨量残缺污损 硬币的客户,去央行指定网点兑换。另据一位银行人士透露,对此类事件,该区域监管部门"开过会的"。 焚烧硬币兑换事件上热搜 重140多斤、币值多为1角,共计两万枚火烧硬币…… 对于这些巨量硬币的来源,当事人对另一家媒体的表述口径有所区别。据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视频报道,当事人 表述是:"2023年的一个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一个客户,在他挑选废铁、废铜、废钢的时候,发现了有些硬 币","1角重量是3克多一点""他按照1000元一袋的重量" "一袋一千,就按照这个给我结"等。 由于这些硬币经焚烧已经发黑,不适宜在市面上流通,当事人以残缺污损 ...
沪农商行(601825) -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10 15:46
债券发行 - 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1] - 7月8日簿记建档,7月10日发行完毕[1] - 发行规模4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1] - 票面利率1.67%,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产业项目[1]
沪农商行(601825) -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10 15:45
业绩总结 - 公司于2025年7月8日簿记建档,7月10日完成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1] - 本期债券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1.70%[1] 未来展望 -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满足资产负债配置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
上海农商银行回应“2万多枚焚烧硬币兑换”
新华财经· 2025-07-10 11:21
硬币兑换事件 - 客户携带140多斤1角硬币前往上海农商银行网点兑换被拒 银行解释称硬币存在焚烧痕迹严重 变形磨损等问题 建议客户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上海地区相关银行网点兑换 [1] - 银行表示出于提高清点效率和鉴别准确度考虑 为维护客户权益和减少等候时间 提出可提供车辆送客户前往兑换 但客户拒绝 [1] - 最终银行安排专人专柜当面清点 对符合要求的硬币按相关规定予以兑换 [1] 硬币来源争议 - 客户称从事烟酒回收生意 硬币来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老板用回收硬币支付货款 为维系客户关系收下硬币 [2] - 客户出示江苏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8月出具的证明 称硬币来自该公司从生活垃圾发电厂炉渣中筛选所得 [2] - 该公司回应称与客户合作已终止两年 此次硬币并非来自该公司 且两年前仅兑换一元硬币 未涉及一角硬币 [4] 社会舆论反应 - 网友对此事看法不一 部分认为银行不应拒收符合兑换条件的硬币 部分理解银行谨慎处理大量污损硬币 [1] - 有网友质疑背后或另有隐情 认为如果是按斤收购的焚烧硬币 要求按面额兑换本质上是人民币买卖行为 [1] - 社交平台反映湖南等地曾发生类似事件 当地央行调查显示是按斤收购的硬币 有人流窜试探要求银行回收 [2]
重磅揭晓!“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获奖名单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7-10 11:16
2025年"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活动结果 活动概况 - 由新浪财经举办的"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活动共评选出14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案例,涵盖消费场景创新、消费信贷创新等五大领域 [1] 消费场景创新类获奖案例 - 农业银行《第三届"千城万店 农行汽车节"创新案例》:通过"政银企协"联动机制打造覆盖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的场景化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金融+产业+民生"模式 [2] - 交通银行《交享惠十五分钟消费支付生活圈》: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银行网点+生活社区+消费支付+客户服务"的生态化经营模式 [2] - 浦发银行《"跑马嗨购节"深耕体育场景化营销》:在2025上海半程马拉松中打造"跑马嗨购节",构建"体育+金融"生态圈 [2] 消费信贷创新类获奖案例 - 工商银行《比肩同行﹣﹣景德镇:普惠之道》:通过"陶瓷贷"等创新产品支持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累计放款突破10亿元 [3][4] - 厦门国际银行《金融普惠中国﹣﹣山海情》:针对15个本地特色产业推出差异化信贷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4] - 吉林银行《吉人贷﹣﹣数字化转型在消费信贷领域探索与成效》:通过智能风控和动态定价技术,自2024年推出以来累计放款突破10亿元 [4] - 平安消费金融《平安消金让利惠民打造"三省体验"》:借助AI、ASR等金融科技实现业务流程网络化和审批自动化 [5] 政银企联动类获奖案例 - 上海农商银行《幸福直通车·提振消费新引擎》:通过工会会员服务卡、"五五购物节"等活动传递金融温度 [6] -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推出"国补贷"》:全国首创"国补贷"产品,服务30家小微企业,批复授信0.45亿元 [7] - 蚂蚁消费金融《携手商家加码"以旧换新"消费场景》:覆盖全国超4000万商家的服务网络,推出"直播购物分期"等创新服务 [7] 绿色消费促进类获奖案例 - 农业银行《绿色惠民充电桩场景创新》:首家提供电瓶车充电服务的商业银行,已上线超30万个充电桩,支持掌银扫码支付 [8] 其他优秀案例 - 中国人寿《无界担当﹣﹣以责任之光照亮时代征程》:通过寿险APP提供便捷服务,关注老年和儿童消费群体 [9] - 浙商银行《"向实向善 票聚九州"票据系列直播》:每月一期票据主题直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9] - 青岛银行《推出"青易融"平台》:实现全线上操作和1分钟智能审批的消费信贷服务 [10]
上海农商行回应“残损硬币”事件:专人专柜当面清点兑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21
事件概述 - 上海市民携带140多斤残损1角钱硬币去上海农商银行网点兑换被拒 [1] - 硬币来源于客户在垃圾回收时发现的大量硬币 [1] - 硬币存在焚烧痕迹严重、变形、磨损等问题 [1] 银行回应 - 上海农商银行建议客户前往人民银行指定的四家具备资质的网点兑换 [1] - 银行提出可提供车辆送客户前往指定网点 [1] - 最终安排专人专柜当面清点符合要求的硬币并兑换 [1] 客户行为 - 客户拒绝前往指定网点坚持要求在该行网点兑换 [1] - 硬币按1000元一袋的重量装袋多退少补 [1] - 客户表示不清楚硬币来源的合理合法性 [1]
涓婃捣鍐滃晢琛屾嫆2涓囨灇纭甯佸厬鎹 閾惰屽洖搴斿㈡埛鏃犳硶璇存槑纭甯佹潵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6:09
事件概述 - 陆先生携带140多斤1角硬币前往上海农商银行兑换,但被网点拒绝[1] - 这些硬币共20000多枚,总重量140多斤,金额为2000多元[1] - 7月3日陆先生再次携带一袋1角硬币到上海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讨说法",工作人员仍拒绝兑换[1] 硬币来源 - 陆先生从事烟酒礼品回收生意,这些硬币来自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焚烧炉灰筛选所得,用于支付货款[4] - 2024年底开始陆续收集重达几千斤的硬币,总金额有10多万元[4] - 已向十余家银行兑换硬币,多数机构正常受理,但上海农商银行多次拒绝[4] 银行拒绝理由 - 银行质疑如此大量残损人民币的来源,有义务查清资金来源以防止洗钱活动[4] - 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需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对客户资金来源进行尽职调查[4] - 陆先生提供的公司证明中单位名称被隐去,银行无法核实钱币来源进行背调[4] 监管规定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第三条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4] - 对于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4] 警方介入 - 辖区警方到场核实后确认硬币无假币嫌疑且来源合法[6] -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未见到陆先生提供的相关警方书面证明[6] - 警方出警是因为陆先生扰乱了银行正常的营业秩序,对其进行劝离,并未对残损人民币进行鉴定[7] 后续处理 - 银行表示愿意派车送陆先生去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指定的四家专业处理残损人民币的银行网点兑换,但遭到陆先生拒绝[7] - 截至发稿时,陆先生已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12363提交投诉,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