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601998)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科技金融贷款余额5644亿,覆盖89%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金融界· 2025-03-28 15:02
在绿色金融领域,芦苇强调这是中信银行的战略必选项。通过"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和"1+N+N"产品矩 阵,该行推动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突破6,006亿元,同比增长31%,ESG评级提升至A 级。碳账户覆盖超2万用户,碳配额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形成特色优势,碳金融服务体系初见成效。 普惠金融方面,中信银行以"价值普惠"为导向,通过"总行六统一、分行四集中"改革和智能风控体系, 实现服务效能提升。当前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服务客户超30万户,不良率稳定在1%左右, 小微金融监管评价连续三年保持最高等级,风险管控与覆盖面实现平衡。 3月27日,中信银行(601998)行长芦苇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系统阐释了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的 落地成效。他介绍,该行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协同发 力,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明确了2025年深化转型的发展路径。 芦苇指出,科技金融作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依托"1+21+200"组织架构和"六专"经营机制,持 续强化政企合作生态。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5,644亿元,同比增长19.3%,覆盖89%的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深度落实融资协调机制,精准赋能小微企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3-28 14:22
通过深度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构建"政策传导+能力建设+服务升级"多维体 系,目前已为上海市多区推荐的数十家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其中服务某光电技术企业创下7 天高效放款记录,彰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加速度。 机制筑基:搭建政策落地"高速路" 在"五专五强化"机制框架下,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分支行两级工作专班,组建前中后台联动的专项攻 坚团队。通过每月专题培训、案例分享、定期通报等措施,将金融监管局等各部委的政策要求转化为更 清晰的执行标准并强化传导。2025年以来,已开展多场专项培训,覆盖辖内所有经营机构,形成"政策 解读-场景应用-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 创新破局:专项方案破解融资难题 在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服务案例中,这种机制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太赫兹技术领域的优质企业,该企 业因轻资产运营等特征面临融资困境。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得知企业情况后,组建由行业专家、风险经理 等组成的专项服务小组,结合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为其设计专项服务方案,最终以信用方式发放贷 款。 "银行不仅看财务报表,更关注我们的研发投入、专利储备、市场前景等情况。"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资 金到位后已启动新一代的产 ...
中信银行已部署DeepSeek R1 即将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规划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7 23:00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银行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积极布局,已部署模型节省算力,规划发展战略,科技投入持续增加,未来将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实现领先数字化银行目标 [1][2][3] 分组1:人工智能应用进展 - 中信银行在部分场景部署DeepSeek R1模型,节省算力达30% [1] - 中信银行早在2018年自主研发全云化架构判别式人工智能平台,2023年自主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形成“大小模型”融合AI赋能体系 [1] - 中信银行处于探索研发期的应用场景有80多个,已落地40多个,已应用16个,如基于大模型知识检索能力构建的智能体辅助坐席人员对话,部分场景内容检索效率提升超50% [1] 分组2: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战略 - 中信银行规划了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战略,以业务全面智能化为目标,推进垂直行业模型研发,重点打造投研、交易和风控等领域智能体应用,相关规划近期发布 [2] 分组3:科技投入情况 - 2024年中信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09.45亿元,占营业收入5.12%,截至2024年末科技人员5832人,较上年末增长3.66%,科技人员占比8.91%,累计获取专利授权364件 [2] - 近6年中信银行科技投入累计超500亿元,规模持续位居股份制同业第二 [2] 分组4:未来规划 - 中信银行将继续锚定领先数字化银行战略目标,坚持科技长期主义,保持科技投入 [3] - 2024年中信银行制定并发布领先数字化银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从局部向全面转变 [3]
中信银行(601998):2024年报点评:地产质量稳定,息差表现亮眼
国信证券· 2025-03-27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信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正增长,资产质量稳定,息差表现亮眼,整体表现符合预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三季报持平;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三季报回升1.5个百分点;全年加权平均ROE9.8%,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695/709/721亿元,同比增速1.4%/1.9%/1.8%;摊薄EPS为1.16/1.19/1.2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6.2/6.1/6.0x,PB为0.55/0.52/0.49x [3] 资产规模情况 - 2024年总资产同比增长5.3%至9.53万亿元,略高于股份行4.5%的总体增速;存款同比增长7.3%至5.86万亿元,主要是对公定期存款增长较多;贷款总额同比增长4.0%至5.72万亿元,对公及零售贷款均平稳增长;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2% [1] 净息差情况 - 2024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2.2%;日均净息差1.77%,同比下降1bp,表现好于同业,得益于负债成本管控得力以及对公活期存款成本下降;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2bps,负债成本同比下降18bps,存款成本同比下降23bps;四季度日均净息差1.71%,较三季度下降12bps,与LPR下降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关 [2] 手续费及非息收入情况 - 2024年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4.0%,主要是代销以及信用卡手续费收入下降引起;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0%,主要是债券投资收益等增长较多 [2] 资产质量情况 - 2024年不良生成率1.14%,同比下降2bps;年末拨备覆盖率209%,环比三季度末下降7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个百分点;年末不良率1.16%,环比三季度末下降1bp,较年初下降2bp;关注率1.64%,较三季度末降低5bps,较年初上升6bps;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5,896|213,646|210,196|213,392|220,963| |(+/-%)|-2.6%|3.8%|-1.6%|1.5%|3.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7,016|68,576|69,529|70,855|72,113| |(+/-%)|7.9%|2.3%|1.4%|1.9%|1.8%| |摊薄每股收益(元)|1.20|1.15|1.16|1.19|1.21| |总资产收益率|0.77%|0.75%|0.72%|0.70%|0.69%| |净资产收益率|11.8%|10.6%|9.9%|9.4%|9.1%| |市盈率(PE)|6.0|6.3|6.2|6.1|6.0| |股息率|4.3%|4.8%|4.9%|5.0%|5.1%| |市净率(PB)|0.67|0.59|0.55|0.52|0.49%| [4]
直击中信银行业绩会:事关资产质量、净息差走势、现金分红……
证券日报网· 2025-03-27 20:54
3月27日,中信银行(601998)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中信银行(拟任) 行长芦苇,中信银行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中信银行副行长谷凌云等出席发 布会。 2024年,中信银行经营业绩向上向好,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实现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6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谈净息差趋势: 今年仍面临较大下降压力 "在过去基础相对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克服层层困难,实现了比较良好的业绩交付。今天站在一 个相对好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有信心去跑赢大市。"方合英表示。 对于下一阶段,资产质量、银行业净息差走势,以及投资者回报等话题,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现场 也进行了回应。 展望2025年资产质量: 总体稳中向好 2024年,中信银行资产质量管控有力,不良与拨备指标"双稳"。对于2025年资产质量的展望,胡罡给出 的总体判断是稳中向好。 具体到零售资产质量方面,胡罡表示,零售风险上升是行业趋势性的现象,未来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但中信银行资产质量在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 胡罡提到,中信银行比较早就加强了对零售贷款的管 ...
2024年末中信银行科技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9.34%
新华社· 2025-03-27 20:09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吴雨)记者27日从中信银行获悉,该行2024年人民币贷款总量平稳增 长、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科技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9.34%,绿色信贷规模突破6000亿元,普惠金融贷款 规模稳健增长,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力度。 谈及今年发展计划,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适度的规模增长,重在优化结构。2025年中 信银行将加大信贷投放,全年计划新增信贷3300亿元,较上年增长5.9%。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中 信银行将进一步强化场景搭建,通过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为发展消费金融赋能。 记者在中信银行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了解到,该行主动将自身经营管理融入国家战略,不 断拓展对科技企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5643.72亿元,同比 增长19.34%;服务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246户,同比增加1640户。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中信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不 断强化经营体系建设,已在21家重点分行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同时,通过专项考核、专业审批、专职 尽职、专业风险评级、专门资源保障、专属产品 ...
直击中信银行业绩会:2024年核心指标表现亮眼,净息差连续3年跑赢大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18:5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3 月 27 日,中信银行于北京举办 2024 年度业绩发布会。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业绩会上表示,中信 银行经营业绩在2024年实现"双增双优双稳"。 非利息净收入也表现突出,实现 669.67 亿元,较上年增长 7.39%,连续 5 年保持正增长,非息占比持 续提升,同比提高 1.05 个百分点,占比达 31.34%。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业绩会上表示,中信银行2024年核心指标表现亮眼,净息差连续3年跑赢大 市,非息收入连续 5 年正增长,净利润连续3年增长,分红水平 5年内稳步提高;同时从结构上看,中 信银行"三驾齐驱" 格局更加成型,整体来看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与稳定性。 不良与拨备指标实现"双稳" 中信银行在资产质量管控方面同样成果显著,不良与拨备指标实现 "双稳"显示出其质量管控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664.85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6.85 亿元,增幅 2.60%;不良贷 款率为 1.16%,相比上年末下降0.02 个百分点,已实现连续六年下降。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 提升 1.84 个百分点,达 209.43%,连续四年呈 ...
直击中信银行业绩会,高管详解零售风险与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3-27 18:15
第一是2024年整体资产质量总体不错,这是2025年的基础,其中有三个特点,一是关键指标均正向变 动,目前同业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均正向变动的比较少;二是指标变动跑赢大市;三是整体指标趋势向 好,不良率连续6年下降,达到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拨备覆盖率连续4年上升,新发生不良连续4年下 降。 第二是中信银行稳健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文化。"近几年来在风险领域,中信银行一直秉承着安全和稳 定、稳健、审慎、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我们不以风险下沉来换取短期的收益,也不以损害风险抵御 能力来放弃利润。全行上下已经形成了敬畏风险、审慎经营的风险文化。我们认为经营理念和风险文化 是一个银行的灵魂和价值观,它决定着银行的经营风格和风险偏好,也决定着一个银行资产质量的长期 趋势。"胡罡说。 信心来源三是中信银行的资产结构还在持续的优化过程中。对公贷款占比为58.7%,零售贷款占比为 41.3%;二是对公贷款结构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集中;另外,零售贷款结构改善, 去年住房贷款按揭增量排整个市场第一位。个贷信用贷款,高收入也就是年收入15万元以上客群占比, 占比达到56%,比年初提升14个百分点,信用卡优质客群占比48 ...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净息差连续三年同业领先,“三轻”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
金融界· 2025-03-27 17:43
谈及风险管理,方合英表示:"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中信银行通过"控新+清旧"双 轮驱动,实现对公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数据显示,前十大授信客户中房地产企业占比从7家降至1家,成 功在行业系统性风险暴露前退出2300亿元风险敞口。当前正以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收为契机,全面升级 数字化风控体系,重构公司业务授信系统,强化零售数字化服务能力。 展望2025年,方合英表示将围绕"五维领先银行"战略,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深化存款成本优势,构 建"低成本负债-低风险资产-低资本消耗"的良性循环;二是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手续费收入与 资产规模协同增长;三是优化风险成本结构,重点压降零售业务风险成本。该行目标保持净息差同业领 先,实现利润稳健增长,持续提升股东回报。 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方合英特别强调存款成本优势的重要性。数据显示,该行存款成本率较股份制银 行均值低14个BP,与标杆行差距收窄27个BP,科技投入复合增速达20.6%的同时保持成本收入比稳 定。"我们构建的'三轻'发展模式(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已初见成效,过去五年加权风险资产占比下 降2.35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服务能力的提升使资本消耗效率 ...
9.5万亿资产背后的战略定力透视中信银行业绩“含金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3-27 16:54
"总资产超9.5万亿元;营业净收入同比上升3.8%;净利润同比增长2.3%。"这组亮眼数据,来自中信银 行(601998)近日发布的2024年成绩单。 上述一系列成绩都是中信银行对"稳"与"健"的诠释。作为同业中最早提出"稳息差"的银行,即便在市场 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中信银行也毫不动摇坚持"量价平衡"经营哲学。 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年报发布会上的精彩观点。3月27日上午,在中信银行 总部大楼,方合英携管理层就2024年业绩回答分析师和媒体提问。他表示,2024年,中信银行交出了营 收利润"双增"、存贷量价"双优"、不良拨备"双稳"、对公零售客群量"双升"的成绩单。 "营收增长不是依靠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实现的,而是通过更优的业务结构和更精细的管理来实现的,这 增加了营收增长的含金量。"方合英娓娓道来,匠心入微,字字珠玑。能够明显感受到,中信银行均 衡、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形象愈加清晰。 2024年,中信银行继续从存贷两端发挥合力,存贷款增长与价格变动实现了"双优",2024年净息差降幅 为近五年最低,连续三年跑赢大市。 营收利润"双增",息差跑赢大市 息差下行,营收增速放缓......当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