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688069)

搜索文档
德林海(688069)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控审计报告
2025-04-25 19:30
内部控制评价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控有效[3] - 董事会认为基准日无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9] - 基准日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11] 评价范围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2]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收占比100%[12] 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利润总额错报≥5%为重大缺陷[16] - 财务报告内控资产总额错报≥2%为重大缺陷[16] - 非财务报告内控损失金额≥资产总额2%为重大缺陷[17] 缺陷情况 - 报告期无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1] - 报告期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缺陷[19] 未来展望 - 2025年继续严格落实内控制度[19]
德林海(688069)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表的专项核查报告
2025-04-25 19: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营业收入44,837.02万元,上年度31,004.23万元[10]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扣除项目合计66.96万元,占比0.37%;上年度135.80万元,占比0.44%[10] - 2024年度与主营业务无关业务收入66.96万元,上年度35.80万元[10] - 2024年度主营业务无关业务收入小计166.96万元,上年度135.80万元[10]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44,670.05万元,上年度30,868.43万元[12]
德林海(688069)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季润芝)
2025-04-25 18:59
公司治理 - 2024年独立董事季润芝出席2次提名、5次审计委员会会议[5] - 2024年公司召开2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6] - 2024年季润芝应出席董事会7次,亲自出席5次[7] - 2024年季润芝应出席股东大会7次,现场参加4次[7] - 2024年季润芝未行使4项特别职权[8] - 2024年季润芝与内审及会计师事务所多次沟通[9] - 2024年2、5、9、10月季润芝参加4次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10]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公司未发生关联交易事项[14] - 2024年公司按时编制披露4份定期和1份内控评价报告[17] - 2024年公司续聘中审众环为审计机构[19] - 2024年公司不存在聘任或解聘财务负责人情况[20] 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周聪、石军、季乐华为副总经理[21] 股份回购 - 第二期回购计划资金8000万 - 1.6亿元[22] - 变更2022年100万股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24] - 变更2022和2023年合计181.064万股用途并注销[24] 利润分配 - 2024年半年度每10股派现2.20元[25] - 2024年半年度派发现金红利2402.09915万元[25]
德林海(688069) -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4月修订)
2025-04-25 18:59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 2025 年 4 月 | |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 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 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 和其他有关规定,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由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无锡德林海 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原有的权利义务均由公司承继。 第三条 公司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 "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同意,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 股 1,487 万股,于 2020 年 7 月 22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第四条 公司中文全称: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条 公司住所:无锡市滨湖区康乐路 9 号。 第六条 邮政编码:214000。 第七条 公司在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统一信用证代 码为 91320211697939236T。 第八条 公司注册资本为 ...
德林海(688069)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郭昱)
2025-04-25 18:59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郭昱) 2024年度,本人作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的独立董事,在任职期间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 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 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以 及《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无 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等规定,积极出席公司相关会 议,仔细审议各项议案,审慎、认真、勤勉地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并按规定对 公司相关事项发表了客观、公正的独立意见,切实维护了公司的整体利益。现 将本人 2024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证券简称:德林海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88069 一、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一) 独立董事履历 作为公司独立董事,本人拥有专业资质及能力,在从事的专业领域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本人工作履历、专业背景以及任职情况如下: 郭昱,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学历,副教授、注册资产评估 师。2008年 9月至今担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资产评估专业 ...
德林海(688069) - 董事会关于2024年度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4-25 18:59
独立董事情况 - 公司董事会对2024年度独立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估[1] - 独立董事为郭昱女士、季润芝先生、王岩先生[1] - 独立董事符合相关独立性要求[1] 意见发布时间 - 董事会意见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24日[2]
德林海(688069)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王岩)
2025-04-25 18:59
会议与审议 - 2024年独立董事出席1次战略委员会、2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5] - 2024年召开2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事项[7] - 2024年4月25日审议董高2023年度薪酬确认及2024年度薪酬方案[15] 回购与注销 - 2023年10月启动第二期回购,2024年1月调整,资金8000 - 16000万元[16] - 2024年10月完成第二期回购,累计回购5042049股,支付80004670.62元[16] - 2024年2月审议变更第一期1000000股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17] - 2024年4月完成第一期1000000股回购股份注销[17] - 2022和2023年部分回购股份1810640股用途变更并注销[18] 利润分配 - 2024年半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18] - 2024年9月完成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24020991.50元(含税)[18] 其他情况 - 2024年度独立董事应出席董事会7次,现场参加7次[6] - 报告期内未发生关联交易事项[12] - 报告期内公司及相关方无变更或豁免承诺情形[14]
德林海:2024年报净利润-0.86亿 同比下降561.5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8:2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0.78元,较2023年的-0.12元下降550% [1] - 每股净资产2024年为10.96元,较2023年的12.32元下降11.04% [1] - 每股公积金2024年为7.71元,较2023年的8.1元下降4.81%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4年为2.45元,较2023年的3.34元下降26.65% [1] - 营业收入2024年为4.48亿元,较2023年的3.1亿元增长44.52% [1] - 净利润2024年为-0.86亿元,较2023年的-0.13亿元下降561.54%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6.53%,较2023年的-0.93%下降602.15%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7610.46万股,占流通股比67.35%,较上期减少53.53万股 [2] - 胡明明为第一大股东,持有4508万股,占总股本39.89%,持股不变 [3] - 陈虹为第二大股东,持有890.84万股,占总股本7.88%,减持220万股 [3] - 周新颖增持32.7万股至363.94万股,占总股本3.22% [3] - 田三红增持162万股至269.8万股,占总股本2.39% [3] - 蒋彩珍新进前十大股东,持有113.57万股,占总股本1.01% [3] - 无锡金源融信产业投资企业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有117.6万股,占总股本1.04%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10派2元(含税) [3]
德林海(68806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8: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6414274.1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6%[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0130.46元,上年同期为-2879043.11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414274.1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8244147.95元,同比增长约21.36%[2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112020.0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776836.48元,亏损扩大[22]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3元/股[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4357232.7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5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9%,较上年同期减少2.42个百分点[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6923524.9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4774801.30元,同比增长约6.18%[21]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67621488.7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33609764.58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39%[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41,111,553.6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6,747,289.97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94,404,739.7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9,475,671.23元略有增加[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446,822,010.4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30,065,406.38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为47,356,118.3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459,421.52元大幅增加[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231,876,155.2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27,973,333.09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35,745,333.5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5,254,020.86元有所增加[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为1,567,621,488.7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23,227,353.95元有所减少[1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7228122.2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9308470.16元,同比下降约20.37%[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647951.7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1806109.87元,净流出增加[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79640.73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778645.07元,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5][2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0000.0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728451.53元,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6]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1727592.5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0755916.33元,净减少额增加[26]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146743.4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4619288.15元,余额减少[2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78[9] - 前10名股东中,胡明明持股45080000股,持股比例39.89%[9] - 公司未知前10名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10] 业务进展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为3.18亿元[11] -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全国湖库数字孪生平台》等建设[12] 未来规划与合作 - 2025年公司将构建基于“淤泥 - 蚯蚓”的资源再生系统,实现多源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13] - 2025年1月公司与无锡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建立“蠡湖湖长工作站”[15] - 2025年4月公司与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太湖流域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15] 其他财务指标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08184.61元[6]
德林海(68806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8: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6,148,756.34元[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4.62%[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同比亏损扩大[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0.15万元,同比增长51.50%[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8亿元,同比下降13.20%[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股,同比下降550%[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3%,同比下降5.60个百分点[2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62%,主要因技术装备集成项目增长92.95%[3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明显,主要因星云湖项目诉讼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3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0.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0%,主要因应收款项回收及新增项目回款情况良好[3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4,837.02万元,同比增长44.62%[11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主要因星云湖项目诉讼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并冲销收入[11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8.67%至34,801.37万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6.05%至986.29万元[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50%至8,920.15万元[121] - 公司营业收入为44,837.02万元,同比上升44.62%,营业成本为34,801.37万元,同比上升78.67%[124] - 剔除星云湖项目影响后,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52.47%,营业成本上升45.81%[122]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9%,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25] - 2024年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1784.83万元人民币,影响公司利润[35] - 设备材料及辅成本本期金额为57,637,968.10元,占总成本比例16.64%,较上年同期增长64.52%[131] - 工程安装人工费用本期金额为113,968,342.82元,占总成本比例32.90%,较上年同期增长169.05%[131]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能源费本期金额为26,605,848.94元,占总成本比例7.68%,较上年同期增长98.78%[131]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2,817,023.14元,同比下降22.23%[9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9%,较上年减少4.37个百分点[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技术装备集成项目同比增长92.95%,主要项目包括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工程确认收入1.19亿元[25] - 技术装备集成营业收入2.808亿元,同比上升92.95%,毛利率33.55%,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126] -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营业收入1.902亿元,同比上升16.60%,毛利率49.67%,同比增加8.45个百分点[126] - 公司新一代清淤技术商业化中标三单,累计合同金额2937万元人民币[40] - 运营与维护服务收入持续增长,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55] - 公司2023年底研发的"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全年中标3单[10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片区回款约2.54亿元,西南片区回款约1.30亿元[26] - 华东片区营业收入2.929亿元,同比上升81.14%,毛利率31.93%,同比减少3.33个百分点[126] - 西南片区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上升17.99%,毛利率0.93%,同比减少41.21个百分点[126] - 公司业务覆盖16个省34个市,包括太湖、巢湖、滇池等主要蓝藻暴发地区[81] - 公司业务覆盖16个省34个市,治理了40余个富营养化水域的湖泊和水库,包括7个百平方公里以上和2个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总派发金额为21,816,518.20元[6] - 本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5,837,509.70元,股份回购金额为77,998,631.07元,合计123,836,140.77元[7] - 公司总股本为113,000,000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数3,917,409股后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6] - 母公司2024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14,986,927.41元[6] - 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2亿元,计划2025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30%[173] - 公司变更后的募投项目"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发力AI技术升级[160] - 2025年将布局生物转化技术体系,构建基于"淤泥-蚯蚓"的生态工程资源再生系统[164] 诉讼及风险因素 - 因星云湖项目诉讼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并冲销收入2435.60万元[26] - 公司受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影响计提预计负债57,138,889.91元,剔除后经营性利润为-29,009,866.43元[45] - 星云湖项目诉讼一审判决驳回子公司请求,子公司已提起上诉,目前处于二审审理阶段[114] - 公司对原募投项目进行优化变更,调整为"湖泊生态医院项目",可能存在研发失败或成果转化不及预期的风险[115] - 综合毛利率存在下降风险,受区域收入变化、设备与运行服务收入占比变化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117] - 部分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紧导致部分业务拓展和采购订单延后,但未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影响[118] - 星云湖项目合同总金额4.235亿元,已履行2.585亿元,待履行1.650亿元,受诉讼影响未正常履行[130]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构建三大核心技术体系:富营养化诊断装备、蓝藻水华应急处置/防控技术、污染底泥精准清除技术及成套装备[43] - 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在蠡湖示范项目中验证效能,联动精准清淤与蓝藻治理技术形成协同效应[44] - 公司开发了多个系列的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整装成套设备,包括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等[51] - 组合式藻水分离装置适用于蓝藻水华聚集严重但无条件建设大规模藻水分离站的湖库[50] - 加压控藻船可广泛用于湖泊、水库、河道、鱼塘等水域的蓝藻水华防控[50] - 可移动式黑臭水体治理装置主要适用于城市黑臭河道、景观水体等的治理[50] - 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适用于蓝藻水华长期规律性、大范围聚集区域的常态化应急处置[52] - 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可大通量、低能耗、高效率地清除水体表层蓝藻水华[52] - 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装备适用于湖库、河道的清淤及常态化淤泥管控[53] - 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具备调查、巡查、评估、应急、科普五大职能[53] - 公司已在江苏蠡湖、滆湖及广东新丰江、云南星云湖、异龙湖等5个湖泊开展湖泊健康管理工作[56]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如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等[79] - 公司拥有7项核心技术,其中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7]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累计专利99项(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89] - 公司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5项,报告期内新增6项[90] - 卷吸式大通量推流技术推流量是普通推流器的4-6倍[87] - 污染底泥精准治理技术可实现淤泥含水率降至50%-70%[87]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88] - 公司"湖库蓝藻水华全程防控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8] - 2024年推进12项研发项目,其中4项为省级课题,3项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160] - 污染底泥精准治理技术平台在异龙湖、星云湖等项目中实现淤泥减量化率100%[163] - 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已在太湖、巢湖等地实现规模化商用落地[17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正在升级,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行业"风口期"正在形成[70] - 205个重要湖泊(水库)中,贫营养状态占8.30%,中营养状态占64.40%,轻度富营养状态占23.40%,中度富营养状态占3.90%[72] - 2023年6月四部门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75] - 2024年8月政策提出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与公司"湖泊生态医院"模式契合[76] - 甲烷减排一吨相当于减排28吨二氧化碳,湖库湿地贡献全球超过一半的甲烷排放量,其中湖库面积虽小却排放大量甲烷,可贡献水域生态系统70%的甲烷排放量[57] - 公司通过湖库清淤减淤实现甲烷减排并进行CCER开发,目前处于方法学开发阶段,未来收益存在不确定性[64] - 清淤工程与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探索CCER开发路径[169]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董事长胡明明持有公司股份45,080,00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85] - 董事孙阳持有公司股份2,022,427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85] - 监事胡航宇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196,000股,年末持股降至588,000股[18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96.96万元[186] - 财务负责人季乐华年度税前报酬为67.78万元[186] - 副总经理韩曙光年度税前报酬为74.61万元[186] - 副总经理石军年度税前报酬为70.67万元[186] - 核心技术人员潘正国年度税前报酬为56.69万元[186] - 核心技术人员徐项哲年度税前报酬为57.17万元[18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48,474,427股,年度内减少196,000股[186] - 公司2023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63.93万元[196] - 公司2023年度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36.52万元[196] - 公司全年举办不低于3次业绩说明会,由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直接回应投资者问题[174]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178]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独立核查公司运作、财务及董事履职情况[179] - 公司3名独立董事在报告期内现场工作时间均超过15天[180]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等议案[182]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4年度财务预算等议案[182]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被否决[183] - 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募投项目的议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