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688069)

搜索文档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8 19:00
会议相关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7月18日召开,7名董事全参会[2] - 董事会同意2025年8月6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34] 人事提名 - 提名胡明明等4人为第四届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三年,待股东大会审议[3][5][7] - 提名郭昱等3人为第四届独立董事候选人,郭昱为会计专业人士,待审议[8][10][11] 激励计划 - 同意《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相关事宜,待股东大会审议[12][14][15][16] 制度修订 - 修订26项治理制度,制订2项治理制度[28][29][30] - 《董事和高管薪酬管理制度》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9][30] 组织架构 - 取消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承接职权,修订《公司章程》,待股东大会审议[31][32][33]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核查意见
2025-07-18 19:00
激励计划主体资格 - 公司具备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主体资格[2]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3] 激励计划流程 - 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期不少于10天[4]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将披露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4] - 议案需股东会审议通过[4] 激励计划相关安排 - 公司无向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的计划或安排[4] - 实施激励计划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无明显损害股东利益情形[4] -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由非关联董事审议[4] 激励计划决策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一致同意实行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
德林海: 德林海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陈虹减持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8,908,400股,占总股本的7.88%,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及上市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2] - 陈虹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390,000股,占总股本的3%,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1][2] - 减持价格区间为14.50~19.74元/股,减持总金额为54,308,200元[2] - 减持后陈虹持股数量降至5,518,400股,持股比例降至4.88%[2] 减持计划执行细节 - 减持计划首次披露日期为2025年5月16日,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7月2日[2] -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260,000股,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130,000股[2] - 实际减持情况与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未提前终止减持计划[2]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7-02 16:17
减持前情况 - 陈虹直接持股8,908,400股,占总股本7.88%[3] 减持计划 - 2025年5月16日拟减持不超3,390,000股,比例不超3%[4] 减持实施 - 2025年6月9日至7月2日累计减持3,390,000股,占总股本3%[8] - 大宗交易减持2,260,000股,集中竞价减持1,130,000股[8] - 减持价格区间14.50 - 19.74元/股,总金额54,308,200元[8] 减持后情况 - 陈虹当前持股5,518,400股,占比4.88%[8] 减持结果 - 实际减持与计划一致,达最低数量未提前终止[8][9]
德林海: 德林海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11
公司股东权益变动 - 信息披露义务人陈虹持股比例从10 09%降至5 00%,变动后持有5,650,000股 [3][4] - 权益变动原因包括差异化转增股本、公司总股本变动导致的被动增加及自身资金需求减持股份 [3][4] - 本次权益变动前公司总股本为59,470,000股,变动后总股本未明确披露但持股比例降至5% [3][4] 股东减持计划 - 陈虹计划在2025年5月16日公告后15个交易日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3,39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3%) [3] - 实际在2025年6月9日至6月25日期间累计减持3,258,400股(占总股本2 88%),其中大宗交易减持2,260,000股(2 00%),集中竞价减持998,400股(0 88%) [5][6] 权益变动方式细节 - 差异化转增分别于2022年6月21日、2023年6月19日完成,转增后陈虹持股比例被动增至10 15% [4] - 公司回购注销1,000,000股和1,810,640股导致总股本变化,陈虹持股比例被动增至9 83% [4] - 2024年1月22日至23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651,600股(0 56%),2024年11月27日至28日减持2,200,000股(1 95%) [5] 股东持股状态 - 陈虹所持股份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人民币普通股,无质押、冻结等权利限制 [5] - 截至报告书签署日,陈虹不存在其他一致行动人,且未持有其他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 [2][3] 历史交易记录 - 报告书签署日前6个月内,除已披露的减持外,陈虹无其他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6] - 权益变动期间涉及差异化转增、被动增加、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四种方式 [7]
德林海: 德林海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降至5%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11
股东权益变动 - 股东陈虹持股比例从10.09%降至5.00%,持股数量从6,000,000股减少至5,650,000股 [1][2] - 权益变动由差异化转增、公司总股本变动及股东减持共同导致,不涉及要约收购 [1][2] - 差异化转增分别于2022年6月21日和2023年6月19日完成,转增后陈虹持股比例被动增至10.15% [1] 股本变动与回购 - 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和2024年7月9日分别注销回购股份1,000,000股和1,810,640股,导致总股本变动,陈虹持股比例被动增至9.83% [2] - 公司总股本计算基准为59,470,000股 [3] 减持细节 - 陈虹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累计减持3,258,400股,占总股本2.88% [2] - 具体减持包括:2024年1月减持651,600股(占比0.56%),2024年11月减持2,200,000股(占比1.95%),2025年6月减持2,260,000股(占比2.00%)和998,400股(占比0.88%) [2] 其他说明 - 权益变动不会影响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也不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3] - 公司已按规定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陈虹仍处于减持计划实施期间 [3]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6-25 17:17
公司信息 - 上市公司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林海,代码688069[1] 权益变动 - 变动时间为2022年6月21日至2025年6月25日[2] - 变动方式有差异化转增、被动增加、大宗交易、集中竞价[2] 股东陈虹 - 权益变动前持股600万股,占比10.09%;后持股565万股,占比5%[1][2] - 计划3个月内减持不超339万股,比例不超总股本3%[13] 未来展望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来12个月内不继续增持[2]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降至5%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2025-06-25 17:17
陈虹持股变动 - 本次权益变动前持股6000000股,比例10.09%,后持股5650000股,比例5.00%[7] - 差异化转增后持股比例被动增至10.15%[4] - 2024年1月减持651600股,比例降至9.59%[4] - 2024年4 - 7月持股比例被动增至9.83%[4] - 2024年11月减持2200000股,比例降至7.88%[4] - 2025年6月累计减持3258400股,比例2.88%[5] - 2022 - 2023年股份被动增加5760000股,变动0.06%[6] - 2024年1月大宗交易减持651600股,变动 - 0.56%[6] - 2024年4 - 7月持股比例被动增加0.24%[6]
德林海“增收不增利”遭问询 回应称业绩下滑“不具持续性”
中国经营报· 2025-06-19 21: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44.71%,但净利润亏损8614.87万元,剔除预计负债后净利润为-2900.98万元,亏损较上年扩大 [2][3] - 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逐年下滑,分别为1.93亿元、1.09亿元、5642万元、-1344万元 [2][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6%(增加817.01万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33.52万元 [4] 亏损原因 - 期间费用增加951.82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784.83万元,投资收益减少2295.88万元,所得税费用增加964.14万元 [3] - 净利润波动受行业淡季规律、短期减值计提及非经常性收益等暂时性因素影响 [4] 客户集中度 - 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1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1.17%,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额1.85亿元,占比41.18% [5] - 客户集中度反映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业务的行业特点,2024年无单个客户销售占比超50% [5][6]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9亿元,坏账准备2.6亿元,账面价值4.3亿元,坏账比例较高 [6] - 当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19亿元,较上年增加4000万元,主要因通海县水利局等客户账龄较长 [6] - 公司计划通过动态跟踪、法律催收等手段加强应收账款回收 [6]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业绩下滑不具持续性,行业旺季及项目回款加速将改善盈利 [4] - 采取优化成本控制、拓展新客户等措施改善经营 [4]
前五大客户贡献超七成营收引质疑,“太湖蓝藻治理商”德林海回复监管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3:07
公司业务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业务聚焦于蓝藻水华灾情严重、治理需求迫切的重点湖库(如太湖、杞麓湖、异龙湖、滇池等),不同湖泊的治理进程处于不同阶段(如应急或常态控藻、底泥清除、长效运维等)[1] - 报告期内不存在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销售总额50%的情形,客户集中度反映了当前重点治理项目的阶段性分布,是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的体现[1] - 2024年度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19亿元,占比达71.17%,其中第一大客户无锡市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销售额1.8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41.18%[2]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收合计4.47亿元,同比增长44.71%[2] - 归母净利润为-8614.87万元,剔除预计负债后净利润为-2900.98万元,亏损较上年扩大[2] - 分业务类型看,技术装备集成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92.95%,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6.60%[2] - 剔除预计负债影响后,2024年营收较上期增长1.86亿元,毛利润上升4223.28万元,净利润较上期下降1588.31万元[3] 应收账款与减值损失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90亿元,坏账准备2.60亿元,账面价值4.30亿元,期内计提应收账款余额坏账损失为1.19亿元,较上年的0.79亿元增加4000万元[3] - 对第二大客户通海县水利局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49亿元,坏账准备为1.28亿元[4] - 对第三大客户异龙湖管理局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036.38万元,坏账准备为3690.19万元[4] - 对第五大客户昆明滇池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8003.07万元,坏账准备为4254.33万元[4] - 应收账款坏账比例较高的原因为按账龄法计提坏账,前三名对象账龄较长,但应收款项预计能收回[4] 诉讼案件 - 2024年因对"审计"一词理解存在分歧,公司子公司曾遭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反诉,要求返还资金约1.03亿元[5] - 案件二审已判决公司胜诉,本次胜诉可解除公司约1.006亿元的资金返还义务,将转回2024年年报基于一审判决金额50%计提预计负债并冲销的收入4807.95万元[5] - 监管账户内6352.50万元资金及利息权属获法律确认,公司可依法申请解除监管并支配使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