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688071)

搜索文档
华依科技股价跌5.2%,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60.01万股浮亏损失353.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5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5.2%至40.28元/股 成交额1.29亿元 换手率3.64% 总市值34.1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 涵盖测试设备研发制造及测试服务 [1] - 收入构成: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占比54.81% 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占比35.55% 智能驾驶业务占比9.31% [1] 机构持股变动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基金二季度减持151.15万股 当前持股160.0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89%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353.62万元 [2] 相关基金业绩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基金规模20.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84.68% 近一年收益189.89% 成立以来收益83.24% [2] - 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规模161.3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06.25% [3]
华依科技拟发H股 连亏A股募8亿业绩预告曾不准被警示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5:30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满足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 增强综合竞争力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相关细节 [1] - 本次H股发行上市尚需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 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等相关机构的备案 批准或核准 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 公司于2021年7月2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1,821.12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格13.73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50亿元 净额1.94亿元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2] - 2023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1,192.35万股 发行价格47.46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5.66亿元 净额5.54亿元 [3] - 两次募资合计8.16亿元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 -0.47亿元 -0.05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 -0.51亿元 -0.07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20.36% 扣非后营业收入4.22亿元 同比增长20.19% [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7亿元 同比下降191.87% 扣非净利润-0.51亿元 同比下降131.56%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6亿元 较2023年的-0.25亿元大幅改善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51.10% [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5亿元 较上年同期-0.32亿元收窄82.78% 扣非净利润-0.07亿元 较上年同期-0.34亿元收窄80.56% [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6亿元 较上年同期-0.11亿元恶化310.98% [6] 监管事项 - 公司及相关人员于2024年8月30日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6] - 公司存在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问题 2024年1月31日预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1,500-2,200万元 扣非净利润550-1,150万元 [7] - 2024年2月24日业绩快报更正为归母净利润920.05万元 扣非净利润144.29万元 [7] - 2024年4月25日再次更正为归母净利润-1,600.94万元 扣非净利润-2,183.20万元 与最终年报一致 [7] - 董事长兼总经理励寅 财务总监潘旻 董事会秘书沈晓枫因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8]
华依科技筹划境外上市,63岁总经理励寅去年降薪27.5%至1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1 09:39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以满足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 增强综合竞争力 [2] - 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发行H股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 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2] - 公司于2021年7月29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8月27日收市总市值约36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039,330.91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1.10% [3][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62,166.47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 [3][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480,857.07元 [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000,000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36% [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37,000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1,919,763.60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10.08%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为2,275,343,581.86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4.03% [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励寅 持股21.05% [6] - 励寅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24年薪酬为100万元 同比下降27.5% [6] - 励寅于1998年11月创立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 是专业的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领先的智驾感知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以及智能驾驶相关业务 [2]
8月29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格隆汇APP· 2025-08-31 18:46
赴港上市企业数量 - 2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 [1] 赴港上市企业名单 - 华新水泥 圣邦股份 东诚药业 晶合集成 富瀚微 华海清科 新国都 珀莱雅 北京君正 阳光电源 华依科技 格林美 万辰集团 科兴制药 中坚科技 华勤技术 天下秀 天味食品 卓创资讯 美锦能源 芯海科技 顺灏股份 芯碁微装 露笑科技 可孚医疗 万兴科技 普源精电 若羽臣 极米科技 [1] 时间范围 - 近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持续 [1] - 本月(8月)29家公司披露筹划 [1]
华依科技拟冲“H+A”:董事长励寅持股21%,一致行动协议已到期不再续签
搜狐财经· 2025-08-29 10:00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满足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并增强综合竞争力[2] - 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H股发行上市工作进行商讨 具体细节尚未确定[2] - 公司于2021年7月29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8月27日总市值约36亿元[2] 业务概况与客户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8年 是专业的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领先的智驾感知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2] - 主要业务包括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以及智能驾驶相关业务[2] - 客户覆盖比亚迪、吉利、长安、广汽、长城、奇瑞、上汽、理想、蔚来等国内车企 以及大陆、西门子、舍弗勒、Stellantis、宁德时代、博格华纳、法国雷诺等国际知名品牌及零部件供应商[3] 2024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5亿元 较上年同期1.75亿元增长51.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46.22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172.70万元有所收窄[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48.09万元 较上年同期-1130.75万元有所扩大[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82亿元 较上年度末9.83亿元增长10.08%[4] - 总资产22.75亿元 较上年度末21.87亿元增长4.03%[4]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23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0.3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673.7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600.94万元有所扩大[5]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末 实际控制人励寅持股21.05% 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6] - 黄大庆直接持股9.25% 秦立罡直接持股6.48%[8] - 控股股东励寅及其一致行动人黄大庆、秦立罡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于2024年7月28日到期后不再续签[7] - 前十大股东包括励寅(21.05%)、黄大庆(9.25%)、秦立罡(6.48%)、申洪淳(6.01%)、王锋(4.16%)以及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4.13%)等[8]
华依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1.10% 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21: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65亿元 同比增长51.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6.22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大幅收窄 [1] 业务发展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业务投资项目逐步投产放量 销售收入增幅明显 [1]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以及智能驾驶相关业务 [1] 产品创新 - 推出两款基于车规级105℃高温环境和ISO 26262功能安全ASILB等级标准的GNSS卫导产品 能在极端环境下保持高精度定位 [2] - 推出自主研发的ARU8010人形机器人专用姿态参考传感器 采用定制化内核高性能传感器 实现4000°/s超大动态范围感知 [2] 资质认证 - 子公司上海华依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CB体系认可实验室评审并荣获CBTL资质证书 测试技术、设备精度及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2]
华依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65亿元,同比上升51.1%,主要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业务逐步投产放量[1][7] - 归母净利润-546.22万元,同比亏损收窄82.78%,净利率-1.77%同比改善90.25%[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23亿元,同比上升67.8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41.92万元,同比改善61.79%[1]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1.8%,与收入增长同步[7] - 三费占营收比15.85%,同比下降57.63%,其中财务费用因汇兑损益变化及利息支出下降同比减少86.17%[1][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货币资金5996.53万元,同比下降44.23%,主要因募投资金投入使用[1][3] - 应收账款5.48亿元,同比上升44.55%[1] - 有息负债2668万元,同比基本持平[1] - 流动比率0.93,短期债务压力上升[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5元,同比下降311.06%,因销售收到票据增加导致现金流入下降及采购付款增加[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52.29%,因投资项目逐步完成[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上升29.85%,因子公司少数股东投资款到账[8] 业务与投资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业务投产放量驱动收入增长[7]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因支付对上禹智途的投资款增加[4] - 合同负债因客户预收货款增加同比上升45.2%[5] - 应付职工薪酬因计提销售业务考核奖金同比上升257.42%[5] - 科创板基金新进十大股东,持有214.40万股[11] - 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混合基金持股147.85万股未变[11] 资产结构变动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84.79%,因已背书未终止确认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上升78.19%,因客户用票据结付货款增加[3] - 其他应收款因押金及保证金增加同比上升43.72%[3] - 应付票据因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结算减少同比下降100%[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因融资租赁及银行借款减少同比下降31.89%[7]
华依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51.1% IMU产品获人形机器人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51.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22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业务随投资项目投产放量推动收入增长 [1] - 公司主营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相关业务 [1] 智能驾驶业务进展 - 高精度惯导产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满足智能驾驶车企需求并推动乘用车广泛应用 [2] - 推出两款车规级GNSS卫导产品M611与M611S,具备105°C高温稳定性和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等级 [2] - M611S融入ISO26262 ASILB等级设计,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人形机器人业务拓展 - 与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深度合作,聚焦重心姿态控制与运动控制算法及硬件研发 [2] - 实现人形机器人类IMU小批量供货并获得部分客户订单 [2] - 推出自主研发的ARU8010姿态参考传感器,具备4000°/s动态范围感知和1KHz高频采样能力 [3] - ARU8010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捕捉0.01°微姿态变化,并通过多级别振动测试适应复杂工况 [3] 技术优势 - 依靠惯性器件研发、虚拟传感器阵列技术、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及组合惯导算法等自研技术 [1] - GNSS卫导产品具备105°C高温环境下保持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2] - ARU8010传感器创新采用360°全向位姿态结算技术消除测量盲区,并提供配套ROS程序 [3]
华依科技筹划发行H股 开启资本运作国际化新征程?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12:1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处于与中介机构商讨阶段 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1] - 公司加速拓展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具身智能领域应用 已为智元人形机器人量产IMU产品 订单饱满且正与多家主流客户进行送样定点 [2] - 公司规划深化测试服务模式 从检测向检验拓展 最终构建检测+检验+认证一体化业务模式 并通过与SGS等权威机构合作提升行业影响力 [5]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20.36% 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673.7万元(上年同期-1600.94万元) 主要受测试服务产能爬坡、惯导业务初期成本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39.02% 实现净利润295.7万元同比扭亏 主要因测试服务设备投入使用及智驾业务交付量大幅增长 [3] - 截至8月26日公司总市值38.58亿元 当日股价收跌1.25%至44.93元/股 [1] 市场拓展与客户基础 - 在汽车智能测试领域获得国内外知名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认可 国内市场与主流整车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国际市场产品出口至法国、日本等国家 [3] - 海外市场获得某头部车企认可 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业务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3]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并积极拓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海外市场 [5] 上市进展与监管要求 - H股上市计划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或核准 [4] - 上市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完成内部决策和外部监管审查程序 [4]
华依科技筹划发行H股 开启资本运作国际化新征程
经济观察网· 2025-08-27 11:5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支持国际化战略和海外布局需求[1][2] - 公司是国内汽车测试行业龙头和领先的智驾感知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涵盖智驾核心产品、研发测试服务及品质保障高端装备[2] - 公司加速拓展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具身智能领域应用 已为智元人形机器人供货IMU产品并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2] - 公司测试服务业务模式计划从检测拓展至检验和认证一体化 深化与SGS、长春汽检等权威机构合作[5][6] - 公司产品出口至法国、日本、西班牙、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获海外头部车企认可[3]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20.36% 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673.7万元(上年同期-1600.94万元)[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39.02% 净利润295.7万元实现同比扭亏[4] - 亏损扩大主要受测试服务业务产能爬坡、惯导业务初期成本高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4] - 一季度扭亏得益于测试服务设备投入使用及智驾业务交付数量大幅增长[4]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赢得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信任 与各大整车知名车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 - IMU产品正与多家主流大型整车客户及人形机器人本体客户进行送样定点工作[2] - 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提供持续业务增长动力[3] H股上市进展与要求 - H股上市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1][5] - 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5] - 8月26日公司A股股价收跌1.25%至44.93元/股 总市值38.58亿元[1] 研发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满足客户日益增长需求[3] - 积极拓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海外市场 实现更广泛市场覆盖和业务渗透[6] - 致力于提高业务收入和扩大利润空间以保障盈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