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688071)

搜索文档
华依科技:股东黄大庆拟减持不超1.29%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6-20 22:10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黄大庆计划减持不超过109.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9% [1] - 股东秦立罡计划减持不超过127.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 [1] - 股东潘旻计划减持不超过17.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1% [1] - 减持期间均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华依科技(688071):更新报告:公司为IMU头部企业,无人、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业务空间广阔
浙商证券· 2025-06-19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依科技作为IMU头部企业,在无人/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业务领域有广阔发展空间,25Q1扭亏,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无人物流 - IMU可解决无人驾驶弱信号场景定位问题,是L3及以上车辆重要定位系统 [1] - 九识发布首款无人物流车E6,售价2万元,引爆无人配送行业;头部企业新石器已交付3000辆车,涉及13个国家,获超100个城市路权,无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2] 乘用车 - 公司获德国TÜV莱茵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等,成功定点国内多家汽车主机厂多款智能汽车车型,高精度惯导产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未来预计有更多合作落地,业务将快速放量 [3]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公司凭借IMU领域积累与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深度合作,围绕机器人重心姿态控制、运动控制等方向开展算法及硬件研发,已获部分客户订单,实现小批量供货,未来空间巨大 [4] 公司业绩 - 25Q1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9.0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长130.51%,主业扭亏,随着产能释放,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为6.36/8.16/10.03亿元,对应增速为50.19%/28.35%/22.89%,CAGR为33% [6]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56.86/78.44/94.62百万元,对应增速为 - /37.95%/20.62%;对应PE为55X/40X/33X [6]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3.44|635.95|816.21|1003.01| |(+/-) (%)|20.36%|50.19%|28.35%|22.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74)|56.86|78.44|94.62| |(+/-) (%)|/|/|37.95%|20.62%| |每股收益(元)|(0.55)|0.67|0.93|1.12| |P/E|—|55.46|40.20|33.33|[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并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11]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3 02:45
会议召开情况 - 华依科技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于2025年6月12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10日送达 [2] - 会议由董事会秘书沈晓枫召集主持,14名持有人出席,代表份额5,990,551.36份,占计划总份额的100% [2] - 会议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符合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规定 [2] 会议审议议案 - 议案1《关于设立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的议案》获全票通过,同意份额占比100% [2][3] - 议案2《关于选举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议案》获全票通过,选举洪斌、张彦枚、陶孝宝为委员,任期与计划存续期一致 [4] - 议案3《关于授权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办理相关事项的议案》获全票通过,授权范围涵盖日常管理、份额分配、股东权利行使等12项职责 [5][6][7] 管理委员会组成 - 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名,洪斌当选首任主任 [4] - 委员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无关联关系 [4] - 委员会职责包括监督计划实施、制定分配方案、管理证券账户及行使股东权利等 [5][6] 表决结果 - 三项议案均以5,990,551.36份同意票通过,反对票和弃权票均为0份,通过率100% [3][4][7]
华依科技(688071) -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12 16:15
员工持股计划会议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6月12日召开,14人出席,代表份额5,990,551.36份占100%[2] 管理委员会设立 - 审议通过设立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委员3名,设主任1名[2] 委员选举 - 洪斌、张彦枚、陶孝宝当选管理委员会委员,洪斌当选主任[5] 授权事项 - 审议通过授权管理委员会办理2025年持股计划相关12项事项[6][7]
华依科技: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6:13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进展 - 公司于2025年2月21日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并于2025年3月10日经临时股东大会批准[1] - 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资金总额为5,990,551.36元,对应306,893股,已于2025年5月12日实缴到位[1] - 2025年6月3日完成非交易过户,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过户价格19.52元/股,持股数量占总股本0.36%[2] 持股计划结构安排 - 存续期为36个月,自最后一笔股票过户日起算,届满未展期则自动终止[2] - 锁定期12个月,分两期解锁:满12个月解锁50%,满24个月解锁剩余50%[2] - 实际解锁比例需结合公司业绩与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动态调整[2] 后续管理 - 公司将持续披露持股计划实施进展,履行法定信披义务[3]
华依科技(688071) -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6-04 16:02
员工持股计划资金与股份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资金总额5990551.36元,认缴股数306893.00股[1] - 2025年6月3日306893.00股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账户,价格19.52元/股[2] - 截至公告日,持股306893.00股,占总股本0.36%[2] 员工持股计划期限与解锁 - 存续期38个月,自最后一笔股票过户起算[3] - 持股期限不低于12个月,自过户起算[3] - 过户12个月且满足条件后分2期解锁,每期50%[3]
华依科技20250529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华依科技 - 行业:智能驾驶、无人物流车、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乘用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华依科技 IMU 产品布局 - 华依科技 2018 年开始布局 IMU 产品,2024 年与智能驾驶厂家建立稳定供货关系,针对乘用车和无人物流车客户拓展业务,两类产品核心算法和底层数据协同,工艺略有差异但能应对不同需求[3] 无人物流车市场对 IMU 的需求及华依科技布局 - IMU 是智能驾驶系统必备要件,无人物流车市场从后装转向前装集成方案,华依科技与九识智能、新时达等头部厂家合作,2025 年市场容量将突破万台,2026 年有望进一步增长,最新项目涉及两三千台车即将有实质进展,中国短途物流车辆约 3700 万,市场规模超乘用车,未来两三年内有望爆发式增长[4][5] 无人物流车市场发展趋势及华依科技规划 - 无人物流车市场发展迅速,政策宽松、落地可能性高,华依科技与头部公司展开合作谈判,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实现持续发展,部分公司通过订阅服务实现收入[6] 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发展情况 - 自动驾驶出租车是重要应用场景,IMU 发挥关键作用,技术不断进步,厂商积极研发试点运营,政策环境优化,华依科技重点关注并布局该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合作推动发展[7][8] 无人物流商业模式及出货量增长 - 无人物流产品和技术相对成熟,但商业闭环受政策限制,政策放宽后行业将迅速起量,2024 年出货量几千台,2025 年预计突破万级别,实现十倍增长,2026 年可能接近十倍增长[8] 单车物流车上 MUDA 价值量 - 单车物流车上 MUDA 价值量约几百元,因出货量低价格较高,原来前装或后装集成智驾方案价格三四千元,未来价格可能接近乘用车水平[4][9][10] Robotaxi 市场爆发节点 - Robotaxi 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行驶环境复杂,中国大几百万辆出租车和网约车未来大概率换成 Robotaxi 形式,可能在 L3 正式落地后成为主要落地场景,预计还有一两年时间[11] 2025 年 Robotaxi 项目制落地情况 - 运营数据累积增多,产品成熟度提高,2025 年速度比前几年快,已有实际项目合作并小批量交付,与智驾方案提供商如地平线、科博达等合作并延伸到终端[12] 华依科技项目及销量预期 - 可能与中国邮政合作项目,为其提供邮件和快递服务,车辆由两个厂家合作,生产前期融合智能驾驶系统更可靠,2025 年无人物流领域预期销量 2000 - 3000 台,市场需求远超此数,近期会有更多项目落地,与其他造车厂商洽谈进展较快[13][14] 华依科技其他产品拓展计划 - 公司未来定位为智能感知层供应商,除 IMU 外,还包括 GNSS 模块、V2X 无线通信模块等,适用于智能驾驶乘用车、无人物流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等领域,通过合作和参股布局新业务线,GNSS 模块已交付多个客户[15] 乘用车领域 IMU 项目进展 - 2025 年是乘用车领域 IMU 爆发元年,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开始普及智驾系统和 IMU 模块,2025 - 2026 年这些厂家 70% - 80%的产品线将装载智驾系统,2025 年六七月份会有更好消息[16] 华依科技与头部车企合作情况 - 已与广汽和上汽通用合作并交付,与国内产销量超 200 万的大型车企洽谈,预计六七月份有进一步突破[17] MUDA 出货量预期及产能扩充计划 - 2024 年 MUDA 出货量约十多万套,2025 年预计增速 8 - 10 倍,目前产能约 100 万套,七八月份产能可提升至 500 万套[18] 华依科技全年利润预期 - Q1 实现历史性扭亏,后续季度利润持续改善,新业务前期投入大,但收入迅速提升,全年预计实现几千万利润[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无
华依科技(68807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5-05-22 19:49
2024 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有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 人")作为正在对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依科技""公 司""上市公司")进行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人,对 2024 年度(以下简称"本 持续督导期间")的规范运作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就现场检查的有关情况报 告如下: 一、本次现场检查的基本情况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保荐人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保荐代表人 杨凌、阮元 (三)现场检查人员 阮元 (四)现场检查时间 2025 年 4 月 9 日-10 日、2025 年 5 月 16 日 (五)现场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人员对本持续督导期内发行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情况、信息披露 情况、公司的独立性以及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对外投资情况、经营状况等方面 进行了现场检查,具体检查内容详见本报告"二、本次现场检查主要事项及意见"。 (六)现场检查手段 1 本次现场 ...
华依科技(68807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结果及提请公司注意事项
2025-05-22 19:49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保荐人")作为对贵公司进行持续督 导的保荐人,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 导》的有关要求,对贵公司认真履行了持续督导职责。 基于 2024 年度现场检查,本保荐人提请贵公司关注以下事项: 1、建议公司继续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合 规合理使用募集资金,有序推进募投项目的建设及实施,确保募投项目完成并实 现预期收益。 2、2024 年,公司存在业绩下滑、亏损的情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343.5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0.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3.70 万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072.76 万元,主要原因系:(1)测试服务业务增长,但产 能尚在爬坡,产能释放与收入的时间性差异导致收入虽增幅较大,未能完全覆盖 成本支出;(2)惯导业务尚在发展初期,产线初步建成,开始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但制造成本及期间费用暂未能完全覆盖;(3)为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 公司加快相关产能建设 ...
华依科技(68807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5-22 19:49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2343.52万元,同比增长20.36%[9][2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673.7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72.76万元[9][2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98281.26万元,较2023年末下降5.40%[29] - 2024年总资产218713.48万元,较2023年增长3.63%[29]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1.79%,较2023年减少0.25个百分点[30][38]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43028.40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19.67%[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余额3849.08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1.76%[21] 业绩影响因素 - 测试服务业务产能爬坡、惯导业务初期成本高、融资致财务费用增加影响业绩[9] - 所处行业需持续研发投入,否则有技术被赶超风险[10] - 产品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例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13] - 经营规模扩张,对管理层和管理水平要求提高[14] - 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产品质量不达标影响业绩[15] - 存货因生产周期长和交付时间不确定,存在减值风险[19] 违规与整改 - 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快报披露不准确,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2024年7月受上交所通报批评,8月收证监局警示函[5][27] - 公司于2024年3月24日、4月25日披露业绩快报及预告更正公告并整改[6] 研发情况 - 2024年费用化研发投入4990.44万元,同比增加17.82%[38] - 发动机冷试高速驱动系统等多个项目有进展,部分已结题[40] - 所有项目预计总投资1.231亿美元,本期投入4990.44万美元,累计投入6955.47万美元[51] 人员与股权 - 核心技术人员王宇2024年2月离职,已平稳交接[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长等人员有持股情况[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人员年度内股份增加11000股[55]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关系于2024年7月28日解除,未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化[56] 其他 - 保荐人于2025年4月9 - 10日、5月16日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3] - 2024年度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53] -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无新增业务[52] -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无其他需发表意见事项[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