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盛锂电(688353)
icon
搜索文档
华盛锂电: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3-08-17 15:36
证券代码:688353 证券简称:华盛锂电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资料 2023 年 8 月 | 目录 | | --- | |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1 | | --- | |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程 3 | |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案 5 | | 议案一: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5 | | 议案二: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8 | | 议案三:关于修订《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9 | | 议案四:关于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10 | | 议案五: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工作细则》的议案 11 | | 议案六: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议案 12 | | 议案七:关于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议案 13 | | 议案八:关于修订《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的议案 14 | | 议案九:关于修订《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的议案 15 | | 议案十:关于修订《控股子公司管理制度》的议案 16 | | 议案十一: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 17 |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华盛锂电: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21 15:54
证券代码:688353 证券简称:华盛锂电 公告编号:2023-019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 红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及 2023 年第 一季度的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 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二、 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一)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5 月 29 日 上午 09:00-10:00 (二) 会议召开地点:上证路演中心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5 月 29 日(星期一) 上午 09:00-10:00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5 月 22 日(星期一)至 5 月 ...
华盛锂电(68835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财务表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13,217,630.10元,同比下降67.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05,332.88元,同比下降92.81%[4]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添加剂产品供大于求,销售价格下降[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销售收入下滑较大[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8,224,180.18元,同比下降49.80%[5] - 研发投入下降主要是因为研发使用的材料价格下降[7] 股东情况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持股数量最多的为张家港金农联实业有限公司[7]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持股数量第二多的为沈锦良[7]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持股数量第三多的为苏州敦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8] 资产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为1,118,952,540.72元,应收账款为113,365,424.51元,存货为79,116,010.59元[12]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为383,809,805.07元,无形资产为182,472,767.93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8,815,241.59元[13] 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431,113,786.82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24,334,799.42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49,769,574.65元[14] 现金流量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11,620,601.46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1,592,671.9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5,477,061.29元,公司有大额投资支出[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82,743.48元,公司有筹资活动净增加[19]
华盛锂电(68835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24 00:00
财务数据 - 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1亿元,母公司净利润为2.46亿元[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33亿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6.29亿元[7]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亿元,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净利润比例为42.18%[7] - 2022年营业收入861,970,904.29元,较2021年减少14.97%[2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793,607.58元,较2021年减少37.97%[2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72,013,271.95元,较2021年末增长276.57%[28] - 2022年末总资产4,538,697,781.43元,较2021年末增长192.98%[2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2.78元/股,较2021年下降45.81%[28]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74%,较2021年增加0.87个百分点[28] - 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52亿元、1.61亿元、1.90亿元、1.59亿元[32] - 2022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0.48亿元、0.24亿元、0.35亿元[3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9亿元,2021年为0.37亿元,2020年为1.21亿元[3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61亿元,期末余额0.86亿元,当期变动 -2.75亿元[37] - 2022年营业总收入8.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97% [41] - 2022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6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97% [41] - 2022年研发费用支出0.49亿元,新获知识产权30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4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6197.0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79.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97%[134] - 2019 - 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67%、40.77%和64.95%,2022年为46.79%;VC产品毛利率2019 - 2021年分别为48.46%、48.68%和69.28%,2022年为46.15%;FEC产品毛利率2019 - 2021年分别为23.82%、25.72%和60.00%,2022年为49.16%[127]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之和为28335.14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8.77%[129]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7819.79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42%[129] - 报告期公司各期所得税优惠金额为2738.0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9.10%,子公司泰兴华盛未通过高企复审,所得税税率提升10%[129] - 营业成本本期数为458642895.16元,上年同期数为384057088.06元,变动比例为19.42%[136]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7567535.02元,上年同期数为7333067.54元,变动比例为3.20%[136]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8.62亿元,同比下降14.97%,主营业务成本4.59亿元,同比增长19.41%,综合毛利率46.79%,较去年减少15.32个百分点[138] - 管理费用8447.98万元,同比增长16.20%;财务费用 -2997.88万元,同比下降909.69%;研发费用4949.69万元,同比增长0.26%[1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1亿元,同比增长8.15%;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92亿元,同比增长483.3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53亿元[137] - 主要产品中,VC销售收入4.89亿元,同比下降23.43%;FEC销售收入3.18亿元,同比上升9.48%;其他产品销售收入0.54亿元,同比下降35.34%[141] - 国内销售额5.76亿元,同比下降28.79%;国外销售额2.86亿元,同比上升39.59%[142] - 经销销售额0.76亿元,同比下降10.35%;直销销售额7.86亿元,同比下降15.39%[142] - FEC产量234.42万K,同比增长18.91%;销量224.94万K,同比增长16.20%;库存量17.49万K,同比增长118.34%[143] - VC产量355.83万K,同比增长14.00%;销量334.82万K,同比增长10.16%;库存量30.28万K,同比增长226.55%[143] - 专用化学品制造中,直接材料成本2.33亿元,占比50.83%,同比增长49.10%[145] - VC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40亿元,占比53.01%,同比增长55.31%;FEC产品直接材料成本0.78亿元,占比48.32%,同比增长63.31%[145] - 2022年成本中,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运费等有不同幅度变化,如直接人工增长33.86%,运费下降8.16%[14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5376.6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85%[14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048.0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76%[150]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所得税费用有变动,财务费用下降909.69%,所得税费用下降36.69%[1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0569060.60元,较上年增长8.15%;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92130847.71元,变动比例483.3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52805426.12元[152] - 货币资金期末数2842240488.83元,较上期增长1111.71%,因收到募集资金[154] - 应收票据期末数38877743.63元,较上期增长217.17%,因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54] - 应收账款期末数158971557.50元,较上期下降14.70%[15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85502049.66元,较上期下降76.31%,因募投项目投入增加[154] - VC和FEC产品直接材料比2021年分别上升55.31%和63.31%,外购粗品分别增加635吨和146吨[146] - 固定资产期末值为395,900,478.97元,较上期下降10.14%;在建工程期末值为690,806,396.39元,较上期增长7,057.10%,主要是公司募投项目和子公司盛美锂电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投入金额较大[155] - 无形资产期末值为148,664,957.07元,较上期增长80.98%,原因是公司和子公司祥新能源各取得一块土地的土地使用权[155] - 短期借款期末值为0,较上期下降100%,报告期资金充足还清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值为0,较上期下降100%,上年度锁定欧元贷款汇率报告期已交割[155] - 应付票据期末值为288,521,687.10元,较上期增长190.07%,公司以银行承兑支付募投项目建设款项较多;应付账款期末值为151,185,542.37元,较上期增长155.86%,子公司盛美锂电项目采购设备已到安装现场,应付设备款增加较大[155] - 合同负债期末值为33,628.32元,较上期下降99.96%,由于上年末预收的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货款在本期交付商品结算所致[155] - 应交税费期末值为19,015,262.49元,较上期下降53.41%,四季度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大,应交企业所得税金额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大[155][156] - 长期借款期末值为75,000,000.00元,盛美锂电取得固定资产贷款用于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建设;递延收益期末值为31,603,712.92元,较上期增长57.39%,取得基础设施补助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项目补助资金[156]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230,401,232.72元因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受限,应收票据14,499,320.53元因未终止确认的已背书未到期票据受限,无形资产25,600,865.53元因抵押受限,应收款项融资24,730,674.02元因质押受限,合计受限资产295,232,092.80元[158] - 专用化学品制造营业收入861943470.66元,营业成本458614690.77元,毛利率46.7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4.97%,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9.41%,毛利率同比减少15.32%[181] - 经销营业收入75696230.48元,同比减少10.35%;直销营业收入786247240.18元,同比减少15.39%[18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157040.25元,本期购买金额和出售/赎回金额均为2795000000元[186] 利润分配与股本变动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亿元,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净利润比例为42.18%[7]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合计转增4950万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1.60亿股[8][9]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4]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代码为688353[24] 审计与会议情况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1]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25.6%,比2021年高出12.1%[60][65] - 2022年全球电解液出货量104.3万吨,同比增长70.42%,市场规模146.73亿美元,同比增长97.67%;中国电解液出货量89.1万吨,同比增长75.74%,占全球的85.43%[60] - 2022年中国动力电解液出货量59.7万吨,同比增长90.13%[65] - 截至2022年底,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中国储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130GWh,同比增长超170%,带动储能电解液出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155.36%[67] - 2022年全球小型电池出货量114.2GWh,同比下滑8.8%,中国消费力电解液出货量15.1万吨,同比增长10.22%[69] -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电解液行业市场空间扩大,电解液添加剂需求和市场规模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192] - 中国电解液添加剂将逐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产品在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192][193] - 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增长,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为市场景气度有力支撑,拉动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194] - 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和国家鼓励政策为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提供充足市场需求[195]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购业务根据客户合同开展,制定多项采购制度保证原材料质量[53][55] - 新供应商或新物料需经多环节检测,连续2个批次合格后可纳入合格供方[55] - 公司是国内知名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生产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采取灵活采购策略控制成本[56] - 公司根据客户合同/订单生产,产品生产历经泰兴工厂和张家港工厂两个阶段[57] - 公司产品销售分直销和经销,下游客户有生产厂商和经销商,直销有寄售模式,报告期内通过寄售模式向比亚迪销售VC和FEC[58] - 公司客户包括三菱化学、比亚迪等锂电池产业链厂商,终端客户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58] - 公司依据行业特点等因素确定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完善各方面制度建设促进业务发展[59]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产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多国[44] - 目前VC、FEC产品共达年产5000吨生产能力,募投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年产VC产品6000吨、FEC产品3000吨[45] - 2004年公司建立产能为60吨/年的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47] - 公司历经3年自主开发FEC产品工艺路线,200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48] - 公司正提高BOB产能并研发改善产品品质新工艺,如水相结晶去杂技术等[49] - 2008年公司环保型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被授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50] - 公司主要产品VC和FEC合计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份额接近60%[71] - VC在锂电池电解液里添加比例为1wt%-3wt%,FEC添加比例为2wt%-10wt%[72] - 2021年公司生产
华盛锂电(68835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营业收入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0,275,170.70元,同比减少38.3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03,055,972.78元,同比增加1.68%[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703,055,972.78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691,469,086.89元[19]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下降因新增产能释放,市场供大于求致销售价格下降;净利润本报告期下降因销售收入下降和工资薪酬支出上升[10] 净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31,292.34元,同比减少83.2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25,692,167.12元,同比减少15.32%[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066,166.59元,同比减少87.6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17,370,405.90元,同比减少17.79%[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260,960,541.27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10,221,161.60元[20] - 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60,769,388.28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09,565,159.39元[20]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22,882,485.94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64,557,113.55元[20] 每股收益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元/股,同比减少86.4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56元/股,同比减少21.23%[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2.56元/股,2021年为3.25元/股[22]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2.56元/股,2021年为3.25元/股[22]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1%,较上年减少17.48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96%,较上年减少22.96个百分点[6] 研发投入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11,403,772.91元,同比减少9.9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2,905,605.77元,同比增加37.11%[6]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252,269,717.97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74.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835,812,355.69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73.05%[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136,047,407.76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4,565,098.64元[15]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740,369,598.07元[15] - 2022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3,559,304.55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257,652.81元[15]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3,241,900,543.10元,2021年12月31日为869,513,241.44元[15] - 2022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405,145,861.61元,2021年12月31日为440,566,742.48元[15] - 2022年第三季度末资产总计4,252,269,717.97元,上一报告期为1,549,129,659.04元[16]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354,228,821.93元,上一报告期为491,633,007.14元[17]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898,040,896.04元,上一报告期为1,057,496,651.90元[17]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265,125.75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8,321,761.22元[10] 股东相关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730,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2] - 前10名股东中,张家港金农联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6,234,150股,持股比例14.76%;沈锦良持股11,979,900股,持股比例10.89%[12] - 沈鸣持有张家港保税区华赢二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62.1762%的份额,沈锦良、沈鸣、华赢二号为一致行动关系[13]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87,108股人民币普通股[13] - 前10名无限售股东中,自然人股东孙钰蓉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116,000股,袁海仙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91,010股,虞春莲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80,000股[13] 营业成本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450,618,617.45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78,247,826.49元[19] 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1,672,126.59元,同比增加200.69%[6]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43,753,533.37元,2021年同期为430,665,799.39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9,030,468.96元,2021年同期为1,097,677.34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78,129,270.42元,2021年同期为437,388,454.35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16,457,143.83元,2021年同期为317,106,521.75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1,672,126.59元,2021年同期为120,281,932.60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4,052.00元,2021年同期为9,456,955.56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99,044,095.82元,2021年同期为58,075,650.84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78,357,000.00元,2021年同期为77,500,000.00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7,984,615.50元,2021年同期为87,384,343.08元[24]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88,054,272.28元,2021年同期为61,441,205.63元[24]
华盛锂电(68835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 - 6月,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沈锦良[13]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青海路10号,邮编215600[13]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inohsc.com/,电子信箱为bod@sinohsc.com[13]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为沈锦良(代),证券事务代表为陆海媛[14] - 联系电话为0512 - 58782831[14] - 公司A股(科创板)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华盛锂电,代码为688353[16] 公司项目及产能信息 - 公司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还涉及20,675吨盐酸、49,089吨次氯酸钠、7,977吨氯化钠、4,265吨氯化钾和氟化钾混合盐[11] - 公司年产8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项目,涉及70,360吨盐酸及164,100吨次氯酸钠[11] - 公司VC、FEC产品共达到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24] - 2004年公司建立产能为60吨/年的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26] - 公司将建设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90] 公司发展历程及荣誉 - 公司历经3年自主开发FEC工艺路线,2008年FEC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8] - 2008年公司环保型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被授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同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0] 公司业务流程 - 新供应商或新物料小试合格后在生产车间小批量中试导入试产,连续2个批次均合格可纳入合格供方名单[36] - 公司对重要原材料如碳酸乙烯酯每三年现场评审一次,其他原材料五年现场评审一次[36] - 海外新客户认证过程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大客户基本每年检查产品供货能力保障体系[38] - 公司研发项目开发途径一是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与客户交流提《项目建议书》,二是研发部通过行业展会或与院校研讨提《项目建议书》[32] - 公司采购业务根据客户合同开展,销售部编制月度销售计划或订单计划表给生产部,生产部编制《物资月度需求计划表》给资材部采购[35] 公司客户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寄售模式向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VC和FEC[39] - 公司客户包括三菱化学、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锂电池产业链厂商,终端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39] - 公司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三菱化学等国内外厂商[8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670万辆,同比增长102.4%,带动全球动力电解液出货量40.25万吨,同比增长124.4% [44] - 2021年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锂电池电池)装机规模66.3GWh,同比增长132.6%,带动储能电解液出货量7.19吨,同比增长122.2% [45] - 2021年全球小型锂电池出货量125.2GWh,同比增长16.1%,全球小型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13.58万吨,同比增加11.0% [47] -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33万吨,同比增长63%,预计2022年全年超75万吨 [42]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8万辆,同比增长160.1%;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215万辆,同比增长57.3% [42] - 2021年中国小型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71.9GWh,同比增长20.23% [47] 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及添加比例 - 2021年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19年全球产量市场份额为22.19%排名第一,2020年全球电解液添加剂企业市场份额为20.89%排名第一[55] - 公司主要产品VC和FEC合计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份额接近60% [50] - VC添加比例在1wt%-3 wt %左右,FEC添加比例在2 wt %-10 wt %左右 [51][53] - 电解液中添加剂质量占比一般在2%-10%,成本占比约10%-30%[94] - 主流添加剂VC添加比例在1%-3%左右,FEC添加比例在2%-10%左右[94]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 - 公司氯代碳酸乙烯酯合成技术产品纯度高,可达90%以上 [56] - 碳酸亚乙烯酯合成后精馏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收率在80%以上;精制提纯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大于99.99%,有机氯残留小于5ppm [57] - 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产品纯度在99.9%以上,收率在90%以上;精制提纯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在99.99%以上,水份小于30ppm,游离酸残留小于20ppm [57] - 双草酸硼酸锂制备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收率可达70%以上 [57] - 异氰酸酯基烷基硅烷制备硅基氨基甲酸酯脱醇反应程度可达95%以上,异氰酸酯硅烷反应选择性可达98%以上,产品纯度达99%以上 [57] - 甲烷二磺酸亚甲酯合成产品收率可达70%以上 [57] - 新含氟电解质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产品纯度可达99.5%以上,水份小于100ppm,金属杂质离子小于10ppm [58] - 二氟草酸硼酸锂新型锂素高效转化技术提升收率20%以上 [58] - 二氟磷酸锂产品合成选择性提高近10% [58] - 2004年公司建立60吨/年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 [58] - VC合成工艺提升产品收率近10%以上 [60] - 报告期内FEC产品合成工艺技术攻关使产品收率提升近10%以上[62] - 报告期内BOB产品优化工艺技术使产品收率提升10%左右[64] - 特殊有机硅产品工艺产品收率达90%以上,产品中氯离子含量小于20ppm[65] - 特殊有机硅异氰酸酯基硅烷产品收率达到90%以上[81]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知识产权86项,其中专利授权85项(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1项软件著作权[67]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67]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31,501,832.86元,上年同期数为18,631,698.33元,变化幅度为69.08%[70]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31,501,832.86元,上年同期数为18,631,698.33元,变化幅度为69.08%[7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6.14%,上年为4.87%,增加1.27个百分点[70] - 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制备和产业化研究预计总投资5,000,000元,本期投入1,403,025.78元,累计投入4,469,236.56元[72] - VC精馏系统蒸发效率的提高研究预计总投资8,000,000元,本期投入5,322,614.29元,累计投入5,322,614.29元[72] - 低含量碳酸亚乙烯酯除酸提纯研究投入400万美元,试产中提高回收率并达行业先进水平[73] - 低含量氟代碳酸乙烯酯除酸提纯研究投入400万美元,试产中提高回收率并达行业先进水平[73] - 合成双草酸硼酸锂的耐腐蚀设备研究投入600万美元,试产产品金属杂质离子在10ppm以内,纯度达98%以上[73] - 异氰酸酯硅烷工艺优化研究及尾气系统升级改造投入500万美元,试产产品氯含量小于20ppm,收率达70%以上[73] - 三(三甲基硅基)磷酸酯的工艺优化研究及尾气系统改造投入70万美元,试产产品纯度达99.5%以上,收率达75%以上[73] - 酯交换法制备含氟碳酸酯的研究开发投入50万美元,小试反应收率达70%以上,产品纯度达99.5%以上[73] - 双草酸硼酸钠的研究开发投入40万美元,完成工艺设计并小试,产品纯度99.5%以上[73] - 双氟磺酰亚胺钠的研究开发投入30万美元,完成工艺设计并小试,产品纯度99.5%以上[73] - 一种碳酸亚乙烯酯合成后回收三乙胺的方法投入306万美元,小试/中试提高回收收率,达国内领先水平[73] - 一种提高碳酸亚乙烯酯合成收率的方法投入300万美元,小试/中试提高合成收率,达国内领先水平[74] - 新型负极粘结剂使硅负极循环性能提升3倍以上[75] - 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投入430万美元,费用分别为192,509.98美元和905,752.62美元[75] - 高性能长寿命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投入700万美元,费用分别为630,871.24美元和9,010,871.24美元[75] - 公司研发投入总计7455万美元,费用分别为30,679,255.21美元和43,645,063.55美元[76]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本期研发人员数量89人,上年同期6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分别为11.49%和11.75%[7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本期892.88万元,上年同期682.26万元,平均薪酬分别为10.03万元和9.89万元[78]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10.11%,本科学历占比37.0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52.81%[78]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24.72%,31 - 40岁占比48.31%,41 - 50岁占比20.23%,51岁以上占比6.74%[78][79] 公司成本及消耗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约40%,碳酸乙烯酯供应价格及稳定性对业务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106] - 公司三乙胺消耗下降85%以上,溶剂消耗下降75%以上[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2.46元/股,同比增长66.22%;稀释每股收益2.46元/股,同比增长66.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43元/股,同比增长67.59%[19]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6%,同比减少0.5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99%,同比减少0.34个百分点[19]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4%,同比增加1.27个百分点[19] - 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33.93%[19][2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6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68.06%[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2亿元,同比增长576.89%[2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40亿元,同比增长20.55%;总资产15.88亿元,同比增长2.50%[20]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5.66万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1,278.08万元,较去年同期38,287.65万元同比增长33.93%[84]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36.09万元,较去年同期12,142.62万元增长65.83%[8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930.00万元,同比增长68.06%[85] - 期末应收账款比期初减少7,000多万,期末贷款余额比期初减少6,800多万[85] - 营业收入为512,780,802.08元,较上年同期382,876,528.28元增长33.93%,原因是销售价格上涨[109][111] - 营业成本为202,937,931.32元,较上年同期185,669,582.97元增长9.30%[111] - 销售费用为3,795,783.59元,较上年同期3,441,991.97元增长10.28%[111] - 管理费用为51,185,502.48元,较上年同期28,121,881.22元增长82.01%,原因是新项目投产新增人员致工资薪酬上升[109][111] - 财务费用为 - 11,482,329.41元,较上年同期1,965,127.04元下降684.30%,原因是贷款减少、利息支出减少及美元升值汇兑收益增加[109][111] - 研发费用为31,501,832.86元,较上年同期18,631,698.33元增长69.08%,原因是研发投入增加[109][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425,216.57元,较上年同期50,587,774.18元增长576.89%,原因是销售回款增加[109][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0,001,811.16元,较上年同期 - 15,851,841.74元变动不适用,原因是募投项目和盛美锂电项目建设投入增加[109][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8,135,972.57元,较上年同期12,152,584.81元下降496.10%,原因是偿还到期银行贷款[109][11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87,418,062.61元,占总资产比例24.40%,较上年期末增长65.16%,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12] - 应收款项期末余额112,211,077.60元,占总资产比例7.07%,较上年期末减少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