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悦安新材(688786)
icon
搜索文档
悦安新材(688786) - 2022年5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3:14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以羰基铁粉和雾化合金粉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营业务,2021年8月上市后业务稳健推进,海外订单饱满,全球疫情影响不大 [1] - 两大下游出现新兴需求,3C精密件新增折叠屏铰链高强材料需求,汽车电子拉动电子元器件需求,电力软磁Q2小批量量产,争取下半年上量 [1][3] - 今年江苏、上海疫情使运输周期拉长,订单有波动,但海外市场已增补,整体业务受影响不大,经营正常,订单饱和 [5] - 出口业务今年一季度较上年同期有增长,与产品创新、行业景气及下游需求放量有关,订单饱和 [5] 产品优势与市场前景 - 与铁氧体相比,羰基铁粉和雾化合金粉适用于大电流场景,随着大功率场景增多,市场比例有望提升,铁氧体未来仍有需求 [3] - 工作频率不变时,雾化合金粉可满足产业链需求;频率提升时,羰基铁粉可提高中高频性能,有望拉升整体市场份额 [3] - 雾化合金粉加工的软磁粉末防锈性能好,羰基铁粉加工的软磁粉末高频性能好、耐大电流,大部分客户同时购买两种产品 [3] - 电子市场中,羰基铁粉在笔记本、手机等应用广泛,有望拓展到汽车智能出行终端;若功率半导体开关频率突破且成本降低,可能拓展到电力市场 [4] - 羰基铁粉和雾化合金粉应用于电子软磁,与电力软磁应用技术方向相符,公司计划扩产和创新工艺降低成本,服务电力应用下游 [4] 产品战略规划 - 新产品:开发创新合金粉体材料,满足新型性能需求 [4] - 新工艺:优化羰化和雾化生产工艺,开发其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4] - 新应用:寻找新应用场景,如汽车磁流体悬挂、软磁电机、环保和水处理、食品药品添加等 [4] 产能增量情况 - 羰基铁粉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产能,募投项目预计年底试生产,明年释放2000吨产能 [5] - 雾化合金粉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增量 [5] 行业相关问题 - MIM未来可能取代精密铸造,如小五金件;零件越复杂越小,越适合MIM,大部件用CNC更经济,MIM自动化和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成品轻薄 [5][6] - 软磁粉末核心技术是将粉末表面涂层做薄,具备绝缘且耐腐蚀性能,生产周期约一天 [6] - 主流铁硅系全球市场份额超10万吨,羰基铁粉约2万多吨,未来风光储应用明确,电力用途软磁材料增速快,公司扩张后产品价格有望降低,争取在电力用途突破 [6] - 雾化合金粉核心技术是优化工艺流程,使粉末趋细、形状球形、纯度高,制程时间短、门槛低,适合铁基、镍基、钴基材质生产 [6] - 纳米晶损耗和磁导率比羰基铁低,公司开发纳米晶粉末,未来客户会混合用料,几种材料互补而非替代 [5] - 未来3 - 5年,根据地域和客户优势不同,磁粉芯领域预计会有更多企业活跃,不具备制粉能力的粉芯客户是公司重点服务对象 [5]
悦安新材(688786) - 2022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12
公司基本情况 - 专注于微纳金属粉体,处于粉末冶金、电子元器件行业上游,聚焦500纳米 - 50微米细分领域 [3] - 主要产品为羰基铁粉和雾化合金粉,深加工产品有软磁粉末、金属注射成型喂料和吸波材料 [3] - 是行业内少数同时拥有羰基铁粉和雾化合金粉生产工艺的厂家,可满足客户一站式需求 [3] 产品应用与市场 - 在3C精密件领域应用突出,客户粘性高;在电子元器件领域,一体成型电感用量大,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增量;还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等多个市场 [3] - 羰基铁粉国内市占率较高,与国外产品对比,在气体原料综合利用、细粉出产率、原料转化率方面有优势 [4] - 雾化合金粉老业务服务精密件及电子软磁软磁粉,新业务电力软磁粉已有部分客户小批量使用 [4] - 光伏储能用磁性材料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计划先以粗粉切入,再开发高频材料 [4] 生产与订单 - 目前生产稳定、订单饱和,库存随销售收入规模扩大而增加,维持一定安全储备 [3] 募投项目 - 年产6000吨羰基铁粉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原计划年底投产,可能提前放量,计划每年逐步释放2000吨 [4] - 雾化合金粉项目已逐步转固,释放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 [4] 技术壁垒 - 雾化合金粉进入门槛相对不高,羰基铁粉技术壁垒高,有工艺技术控制和安全监管门槛,需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审批难度大 [4][5] 研发规划 - 从新材料、新应用、新工艺三方面布局,与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合作 [5] 疫情影响 - 生产经营和募投项目建设正常开展,销售端物流效率受影响但整体可控,今年经营目标无大变化 [5] 行业竞争格局 - 雾化合金粉竞争程度相对更大,公司发挥细粉率高优势;羰基铁粉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5] 市场增量空间 - 羰基铁粉在电力软磁和汽车应用领域有新增需求,未来有市场成长空间 [5][6] 产品定价与业绩影响 - 羰基铁粉按年定价,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影响不大;雾化合金粉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转移原料波动风险,原材料涨价对业绩影响可控 [6] 产品侧重点 - 羰基铁粉是核心竞争力和盈利增长点,是重点拓展拳头产品,利用其优势带动雾化合金粉规模,形成协同效应 [6] 未来发展规划 - 开拓微纳粉体新应用,如汽车磁流体悬挂等;开发使用回收料生产微纳粉体,降低原材料成本 [6]
悦安新材(68878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185亿元,同比下降12.96%[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4388亿元,同比增长13.24%[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13.93万元,同比增长9.4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0.57万元,同比增长20.59%[5] - 营业总收入为3.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0.5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19]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465.97万元,同比下降25.63%[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7%,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为1542.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19] - 财务费用为-559.95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19]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95亿元,同比增长105.5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5%[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2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2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234.0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2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7448.11万元,同比增长107.9%[25]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98亿元,同比增长601.1%[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72亿元,同比增长482.9%[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亿元,同比下降369.3%[25]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26亿元,同比下降100.0%[2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458.94万元,同比下降39.2%[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77.52万元,同比下降91.7%[25]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932.69万元,同比增长4713.3%[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9亿元,同比下降151.8%[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115.33万元,同比下降71.7%[2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1.23亿元,较年初2.21亿元减少44.4%[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5亿元,较年初0.91亿元增长126.2%[15] - 应收账款为0.87亿元,较年初0.91亿元减少4.6%[15] - 在建工程为1.08亿元,较年初0.28亿元增长284.4%[15] - 资产总计为8.64亿元,较年初7.52亿元增长14.9%[16] - 应付票据为0.47亿元,较年初0.05亿元增长831.2%[16] - 负债合计为2.20亿元,较年初1.38亿元增长59.5%[17] - 未分配利润为1.84亿元,较年初1.56亿元增长17.8%[17]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8.636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78%[6]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349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4%[6] 股东信息 - 李博持股290.5万股占比3.40%[13] - 于缘宝持有无限售流通股934.5万股[13] 其他财务数据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37.25万元[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3元/股,同比下降4.1%[21]
悦安新材(68878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3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7%至2.32亿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89%至5606.64万元人民币[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49%至4831.68万元人民币[23] - 营业收入23202.99万元,同比增长32.47%[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6.64万元,同比增长25.89%[82] - 营业收入23203万元,同比增长32.47%[94][95]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606.64万元,同比增长25.89%[94] - 扣非净利润4831.68万元,同比增长26.49%[94]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15248.35万元,同比增长49.52%[95] - 销售费用346.49万元,同比下降48.82%[95] - 财务费用-299.75万元,同比下降418.42%[95] - 大宗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导致营业成本增速高于收入[96]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67.10%至1.21亿元人民币[23] - 总资产同比增长11.94%至8.42亿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期初微增0.89%至6.12亿元人民币[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4.17万元,同比增长167.10%[95] - 总资产84222.1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94%[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1164.8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0.89%[94] - 货币资金为2.2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6.73%,较上年增长1.85%[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62%,较上年大幅增长45.05%,主要因购买短期收益凭证[99] - 应收票据为7471.5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8.87%,较上年增长57.29%,主要因未终止确认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99] - 应收账款为6959.0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8.26%,较上年下降23.81%[99] - 在建工程为6409.3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7.61%,较上年大幅增长128.81%,主要因新建厂房及产线投入[99] - 应付票据为1925.79万元,较上年增长284.80%,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增加票据结算[100] 盈利能力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同比下降5.71%[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4%,同比下降4.75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64%,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22]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0,765,759.39元,较上年同期11,085,643.29元下降2.89%[6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4%,较上年同期6.33%减少1.69个百分点[60] - 在研项目"提高分解细粉的关键技术工艺"预计总投资7,000,000元,本期投入1,492,027元,累计投入6,204,903.38元[63] - 在研项目"高性能气雾化合金粉末"预计总投资3,000,000元,本期投入1,204,995.03元,累计投入2,726,202.74元[64] - 在研项目"高性能水雾化合金粉末研发"预计总投资5,000,000元,本期投入1,407,599.79元,累计投入4,776,853.69元[64] - 在研项目"FeSiCr水雾化高电感磁粉"预计总投资2,000,000元,本期投入451,258.58元,累计投入1,368,393.97元[64] - 在研项目"雾化低合金粉末的开发与研究"预计总投资3,000,000元,本期投入268,289.85元,累计投入1,508,215.19元[64] - 公司报告期内共开展研发项目31个,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888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076.5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745.53万元[67] - 高性能非晶软磁粉末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40.47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0.47万元[65] - 大电流低损耗气雾化铁硅材料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4.6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4.63万元[65] - 导电镍粉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2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40.7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0.75万元[66] - 轻质钛合金生物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0.2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1.26万元[67] - 高韧钴铬合金生物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0.5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71.43万元[67] - 超细无镍不锈钢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0.72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0.72万元[67] - 多用途钴铬生物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9.8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9.81万元[67] - 羰基铁分解尾气净化处理工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2.6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73.77万元[65] - 镍系碳纳米管研究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6.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6.6万元[66] - 研发投入1076.5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4%[83] 研发团队与专利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3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数25个,获得数15个[56][57] - 报告期内实用新型专利累计申请数20个,获得数20个,本期无新增[5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67人,较上年同期的62人增加5人[7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01.85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6.00万元[71] - 公司拥有境内14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境外发明专利[72]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占比11.94%,本科学历占比17.91%[71]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1.79%,是占比最高的年龄区间[71]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羰基铁粉、雾化合金粉及粉体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金属制品业中的金属结构制造分类[27] - 羰基铁粉平均粒度在1-5微米,优化工艺后可降至数百纳米级别[34] - 公司产品粒度分布集中在1-30微米,通过MIM、PM、3D打印等工艺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30] - 软磁粉以羰基铁粉或雾化合金粉为基础原料,具有低矫顽力、高磁导率、低磁损耗和高稳定性等磁性能[36] - 金属注射成型喂料采用氧含量低、球形度好的超细金属粉末制成,具有高流动性、高烧结密度和高机械强度[37] - 吸波材料采用微米级羰基铁粉或球形合金粉末通过表面修饰和包覆工艺制备,用于电磁波吸收[38] - 羰基铁粉粒度在10微米以下[10] - 纳米材料尺度范围在1-100纳米[12] - 公司产品应用于3C(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12] 生产与供应链 - 主要原材料包括海绵铁、焦炭、电解钴等,采购以主流产品市场参考价为基础,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输成本协定价格[4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并对基础羰基铁粉和雾化合金粉进行适量的储备生产[41] - 公司已获得ISO9001:2015、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管理[40]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针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下游应用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42] 技术与创新能力 - 公司研发重点从新材料新应用新工艺三个角度开展工作重视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43] - 公司具备仅次于德国某500强公司的生产能力为国内生产规模和技术领先的羰基铁粉生产企业[46] - 公司自主开发高压水雾化气雾化等制粉工艺成为为数不多拥有多种制粉工艺的供应商[46] - 公司核心技术超高效分解尾气吸收回收技术吸收率达100%实现零排放零污染[52][53] - 公司高性能气雾化铁硅粉末制备技术产品具有球形度高卫星球少和流动性好特征[52][53] - 公司新型超级铁硅铝技术产品磁导率高直流偏置高损耗超低使用温度高[52][5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9年)和单项冠军产品(2021年),产品均为羰基铁粉[5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行业预计粉末材料需求将步入快速发展期因5G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需求扩大[47] - 软磁粉体材料在新能源发电存电用电场景呈现大量需求未来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普及10微米及以下超细粉末有望获取更高市场增速[49] - 国防应用成为金属粉体材料新增长点微纳材料在增材制造及电磁波隐身两大应用场景完成规模应用推广[51]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赣州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悦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越珑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及德国岳龙(YUELONG GmbH)[10]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为广州纳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赣州悦龙增资1510万元以推进高性能软磁材料项目建设[104] - 德国子公司岳龙粉末实现营业收入521.14万元,净利润24.41万元[108] - 参股公司广州纳联材料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50.87万元,净利润154.97万元[108] - 境外资产规模为454.2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4%[102] 产能与项目建设 - 雾化合金粉项目已逐步转固,羰基铁项目计划2022年年底部分投产[81] - 年产6000吨羰基铁粉等项目(一期)承诺投资总额173,153,800元[200] - 年产6000吨羰基铁粉等项目(一期)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9,510,500元[200] - 年产6000吨羰基铁粉等项目(一期)累计投入进度为92.15%[200] - 年产6000吨羰基铁粉等项目(一期)本年度投入金额55,667,618.92元[200] - 年产6000吨羰基铁粉等项目(一期)目前处于建设阶段[20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251,195,952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13,258,146.11元[200] - 公司调整后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13,258,100元[20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73,126,305.96元,占调整后承诺投资总额的34.29%[200]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45,404,999.7元,占调整后承诺投资总额的21.29%[200] 人力资源结构 - 工龄达10年职员占比23.58%[7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23.8万股,授予价格35.66元/股,激励对象132人[117]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26.3万股,授予价格调整为35.06元/股,激励对象70人[119] 环境管理与排放 - 公司废水化学需氧量年排放总量1800千克,年允许排放总量5050千克[120] - 公司废水氨氮年排放总量320千克,年允许排放总量808千克[120] - 公司危险废物产生量31.9925吨,处置方式为物理化学处理/焚烧/循环利用/其他[123] - 公司普通工业废物产生量700吨,处置方式为综合利用[123] - 公司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120mg/m³,排放速率限值5.9Kg/h[121] - 公司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标准为小于200mg/L[120] - 公司废水氨氮排放浓度标准为小于15mg/L[121] - 公司废水化学需氧量日允许最大排放量21.2千克[122] - 公司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800吨/day[125] - 2022年上半年外排水综合合格率100%[125] - 金属粉尘年排放量0.02吨(每小时0.003公斤)[127] - 金属粉尘排放浓度0.63毫克/立方米[127] - 锰及其化合物年排放量0.001吨(每小时0.001公斤)[127] - 锰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0.013毫克/立方米[127] - 无组织废气年排放量0.08吨(每小时0.011公斤)[127] -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127] - 集尘系统收集效率90%[127]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至2025年4月28日[132]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上奎、李博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41] - 股东岳龙投资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1] - 股东岳龙合伙、宏悦合伙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1] - 股东于缘宝、王兵、瑞和投资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1] - 股东瑞智投资、瑞岚投资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1] - 股东吴天骄、周伟明等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1] - 间接持股股东宋艳、陈玉梅等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1] - 间接持股股东李显信、罗永弟等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2]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上奎、李博作出长期有效的其他承诺事项共11项[142]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自2021年6月2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履行相关义务[142] - 公司股东及董监高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68] - 公司监事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69]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72]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36个月[148][152] 减持规则与限制 - 协议转让减持要求单个受让方比例不低于5%且价格下限参照大宗交易规定[147] - 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47][150][154] - 任意连续90日内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50][154] - 受让方通过大宗交易受让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150][154]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9][152] - 上市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9][152] - 担任董事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49][153][156]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149][153][156] - 股份质押事项需在2日内通知公司并公告[147][151][154] - 锁定期满后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公司公告(持股≥5%时适用)[157][160]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限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60][163][165] - 大宗交易减持限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60][163][165] - 协议转让要求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5%[157][161][163] - 股份质押需在2日内通知公司并公告[157][161][163]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59][163][165]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59]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59] - 触及退市标准时直至终止上市前不会减持股份[157][160][163] - 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无条件归公司所有[158][161][164] - 监事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69]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72]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限制为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70][173] - 大宗交易减持限制为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70][173] - 协议转让要求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5%[170][174]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69][172]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承诺避免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投资和经营[184][185] - 承诺减少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186] - 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181][
悦安新材(68878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3.70百万元,同比增长34.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9百万元,同比增长63.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04百万元,同比增长46.06%[5] - 营业总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686.1万元增长34.9%[1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7.8%至78,101,236.72元[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58.7%至27,752,783.95元[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63.5%至26,985,917.82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43.2%至66,497,720.25元[20] - 研发投入合计为5.06百万元,同比下降15.54%[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8%,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下降15.5%至5,063,750.74元[2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80百万元,同比下降8.9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804,720.54元[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34.9%至92,221,642.71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221,395,577.85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96.2%至101,360,088.60元[2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2.2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21亿元增长2.6%[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848万元人民币,较年初9068万元增长8.6%[16] - 应收票据为5709.7万元人民币,较年初4750.1万元增长20.2%[16] - 在建工程为4044.8万元人民币,较年初2801.2万元增长44.4%[16] - 长期借款为5808.2万元人民币,较年初4706.7万元增长23.4%[17] - 未分配利润为1.8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56亿元增长17.2%[18] - 少数股东权益为923.6万元人民币,较年初846.9万元增长9.1%[18]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796.33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33.39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8%[6] - 资产总计为7.9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52亿元增长5.8%[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3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06亿元增长4.5%[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5%,同比减少0.91个百分点[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5.40百万元[7][9]
悦安新材(68878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5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01,414,514.00元,同比增长56.5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616,492.16元,同比增长70.9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8,449,890.79元,同比增长94.73%[2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6.5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0.98%[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4.73%[23] - 基本每股收益1.24元/股,同比增长53.09%[23][24] - 公司营业收入40141.45万元,同比增长56.56%[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1.65万元,同比增长70.98%[3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44.99万元,同比增长94.73%[36] - 营业收入401,414,514.00元,同比增长56.56%[10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0,141.45万元,同比增长56.56%[102]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8,861.65万元,同比增长70.98%[10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51,483,496.81元,同比增长52.87%[104] - 研发费用22,450,069.64元,同比增长36.52%[104] - 研发投入总额为2245万元,同比增长36.52%[69][70]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6.52%至2,245.01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及研发材料增长[12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77%至787.73万元,主要因运输费用重分类至营业成本[127]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6.02%至2,277.11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增长及上市相关支出增加[127] - 电子元器件业务总成本同比增长95.34%至66,998,040.79元[115] - 精密零部件业务总成本同比增长11.82%至126,879,035.93元[118] - 其他业务总成本同比增长240.49%至55,664,082.72元[118] - 软磁粉系列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35.42%至26,384,507.84元[118] - 雾化合金粉系列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75.86%至3,326,211.01元[118] 各产品线表现 - 羰基铁粉系列产品收入100,989,141.61元,同比增长56.46%[109] - 雾化合金粉系列产品毛利率25.51%,同比增长12.13个百分点[109] - 雾化合金粉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7.31%至633.50吨[114] - 软磁粉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91.13%至2,542.50吨[114] - 金属注射成型喂料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07.49%至307.38吨[114] - 羰基铁粉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70.53%至2,684.41吨[114] 各地区表现 - 境外销售收入78,144,556.38元,同比增长109.86%[109]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88] - 岳龙粉末(德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4,916,843.80元,净利润为438,066.93元[139] - 广州市越珑金属粉末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679,497.95元,净利润为97,065.98元[139] - 赣州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674,470.96元,净利润为1,657,749.18元[140] - 广州纳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7,468,119.08元,净利润为7,329,873.28元[140]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59%,同比减少0.82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9%,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69] - 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资本化比例为0[69] - 在研项目"提高分解细粉关键技术"累计投入471.29万元,目标细粉产出率提升5%-10%[73] - 在研项目"提高气雾化细粉率工艺技术"累计投入188.51万元,目标500目细粉率达40%以上[73] - 非晶粉末项目累计投入273.51万元,实现氧含量低于1000ppm[73] - 5G屏蔽粉体项目累计投入137.23万元,已形成稳定产能[73] - 合金复合粉项目累计投入589,340.81元,完成度65.5%(本期投入414,020.05元)[74] - 水雾化低氧含量金属粉末项目累计投入4,667,921.07元,完成度101.5%(本期投入1,974,497.17元)[74] - 低成本羰基铁技术项目累计投入767,136.64元,完成度95.9%(本期投入705,478.36元)[74] - 高性能不锈钢粘结剂体系项目累计投入670,576.56元,完成度44.7%(本期投入670,576.56元)[74] - 高导电性能碳纳米管项目累计投入450,015.94元,完成度50.0%(本期投入450,015.94元)[74] - FeSiCr高电感磁粉项目累计投入917,135.39元,完成度45.9%(本期投入917,135.39元)[75] - 高性能气雾化合金粉末项目累计投入1,521,207.71元,完成度50.7%(本期投入1,521,207.71元)[75] - 高性能水雾化合金粉末研发累计投入3,369,253.9元,完成度67.4%(本期投入3,369,253.90元)[75] - 高氮无镍不锈钢粉末收粉率达40%以上,累计投入445,366.59元[75] - 羰基铁分解尾气净化项目实现废水零排放,累计投入511,215.04元[75] - 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18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达3578.66万元[77] - 研发项目总数44个,已结题7个,在研37个[78] - 单炉产能提高100%以上,大容量气雾化设备工艺开发投入26.13万元[31] - 生产耗时缩短50%,高效率粉末生产装备系统投入44.89万元[32] - 粉末霍尔流速低于30秒/50克,高球形度钴铬合金粉末开发投入15.46万元[30] - 钴铬合金断裂延伸率提升至15%以上,高韧钴铬合金开发投入25.94万元[26] 研发能力与成果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35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20项)[67] - 公司拥有8项量产核心技术,其中5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63] - 羰基铁粉产品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9)和单项冠军产品(2021)认定[65] - 公司拥有14项境内发明专利及20项实用新型专利[82] - 公司开发130℃及155℃级别汽车电子专用软磁材料并实现量产,180℃产品完成预研[38] - 公司开发1500MPa和1600MPa级别折叠屏手机专用超强钢粉末,已通过终端认证并计划2022年量产[38] - 公司开发周期最快可控制在一个月左右,相比海外竞争对手半年到一年时间大幅缩短[87] - 气雾化生产环节共享氮气副产品,降低生产成本[85] 资产和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162,494.68元,相比2020年的负值大幅改善[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06,260,303.29元,同比增长98.45%[2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752,416,785.79元,同比增长92.06%[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05%,同比增加2.66个百分点[23] - 期末总资产同比增长92.06%[2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98.45%[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较大[24] - 公司总资产75241.68万元,较期初增长92.06%[36]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60626.03万元,较期初增长98.45%[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7.19元,较期初增长48.24%[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4,162,494.68元,上年同期为-17,676,676.40元[10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840,470.04元,同比增长515.62%[1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9,416.25万元(上年为-1,767.67万元),主要因回款较好及政府补助增加[129]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062.29%至2.21亿元,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账及应收账款回款[132]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75,241.67万元,同比增长92.06%[102] - 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60,626.03万元,同比增长98.45%[102] 负债和应收账款 - 公司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9,133.6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14%[94] - 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合计占比67.40%[94] - 公司2021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7,649.71万元[98] - 存货同比增长54.43%至7,649.71万元,主要因销售收入增长及原材料备货增加[132] - 应付票据金额为5,004,625.00元,占总负债比例0.67%,同比增加0.00%[133] - 合同负债金额为1,724,776.34元,占总负债比例0.23%,同比增长303.64%[133] - 应付账款金额为20,803,123.48元,占总负债比例2.76%,同比增长111.44%[133] - 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为11,244,104.17元,占总负债比例1.49%,同比增长53.53%[133] - 应交税费金额为8,909,514.44元,占总负债比例1.18%,同比增长277.31%[133] - 长期借款金额为47,066,779.19元,占总负债比例6.26%,同比增长135.02%[133]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51.43%达20,444.24万元[12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0,444.2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1.43%[123] - 最大客户销售额11,677.8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9.38%[12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48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9.73%[125]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3,846.8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5.46%[125] 毛利率 - 综合毛利率37.35%,同比增长1.51个百分点[107] 政府补助 - 公司2021年政府补助为1,294.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2.37%[95] 分红政策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00元(含税)[7] -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51,264,480.00元(含税)[7]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7.85%[7]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总额51,264,480元[187]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57.85%[187] - 公司承诺未来三年现金分红累计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83] - 重大资金支出指12个月内现金支出达总资产30%或净资产50%且超5000万元[184] - 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要求80%[183] - 成长期或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要求20%[183] - 利润分配政策变更需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86]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完成羰基铁技改并提升超微粉体产出率以应对下游需求增长[34] - 雾化合金粉项目计划2022年上半年部分投产,羰基铁项目计划2022年年底部分投产[34] 销售模式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针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下游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51]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公司所处行业为金属制品业中的金属结构制造C3311并归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先进钢铁材料如高温合金制造3393和高品质不锈钢制品制造3311[52] - 国内制粉行业自2000年前后开始发展呈现碎片化状态未出现大规模整合有绝对优势的龙头公司较为罕见[53] - 羰基铁粉雾化合金粉等金属粉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汽车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市场需求有望提升[54] - 行业主要技术门槛包括材料配方工艺控制应用研究三个方面涉及高温高压工艺需大量实验和数据积累[55][56] - 全球中高端金属粉末供应链由欧美日企业掌握主要龙头企业包括德国BASF英国Sandviks Osprey日本EPSON Amtix等[57] - 国内涌现出屹通新材有研粉材陕西兴化博迁新材悦安新材等以粉体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57] - 软磁粉体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电感有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优势在笔记本服务器汽车电子中广泛应用[60] - 未来10微米及以下超细粉末因功耗优势有望获取更高市场增速相对主流30-50微米级粗粉[60] - 行业集中度逐年上升头部企业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中小企业退出趋势延续[61][6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选项为"否"[4] - 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程序对外担保情况[9] - 全体董事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4] - 报告期定义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 - 公司股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786[19]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世纪工业城[16] - 公司聘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审计机构[20] - 持续督导机构为东兴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20] - 公司当前总股本为85,440,800股[7]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54] - 公司监事会由3人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54]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6次[171]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73][174]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75] - 技术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76] - 公司投资成立江西微纳金属粉体联合研究院项目[175]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17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不适用[169] - 近三年公司未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69]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报酬 - 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李上奎持股22,746,25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09.93万元[158] - 总经理王兵持股3,388,125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64.55万元[158]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博持股2,905,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50.93万元[158] - 董事兼总经理助理于缘宝持股9,345,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7.41万元[158] - 独立董事魏飞、李美红、曾德长均持股0股,年度税前报酬分别为8万元、5万元、5万元[158] - 监事会主席宋艳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6.01万元[159] - 核心技术人员李显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2.91万元[159] - 核心技术人员罗永弟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20万元[15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38,384,375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696.03万元[15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668.92万元[168]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552.52万元[168] 管理层背景与关联方 - 董事长李上奎自2004年11月起任职,总经理王兵自2017年1月起任职[160] - 公司董事李上奎在赣州岳龙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自2009年7月起[163] - 公司董事李博在赣州岳龙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自2018年12月起[163] - 公司董事李博在赣州宏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自2018年12月起[163] - 公司董事李上奎在广州市越珑金属粉末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2008年6月起[164] - 公司董事李上奎在赣州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自2018年11月起[164] - 公司董事李博在德国岳龙担任常务董事自2010年2月起[164] - 公司董事李博在广州纳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2014年11月起[164] - 公司董事王兵在赣州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自2012年5月起[165] - 公司董事于缘宝在赣州悦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自2018年7月起[165] -
悦安新材(68878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同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达到128,505,133.97元,同比增长48.84%[5]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303,663,230.61元,同比增长77.95%[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7.9%至3.04亿元,2020年同期为1.71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1,144,610.47元,同比增长48.4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65,682,167.29元,同比增长92.0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58,562,266.90元,同比增长111.22%[5] - 净利润同比增长96.9%至6819.43万元,2020年同期为3462.71万元[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2.0%至6568.22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3.0%至0.97元/股,2020年同期为0.53元/股[23] 成本和费用表现(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3.2%至1.85亿元,2020年同期为1.07亿元[21] - 研发投入合计年初至报告期末17,351,539.84元,同比增长43.77%[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8%至1735.15万元,2020年同期为1206.86万元[21] - 支付的职工薪酬3200万元,同比增长27.7%[26] - 税费支付2429万元,同比翻倍增长100.5%[2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712,795,952.2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1.94%[6] - 资产总计712,795,952.23元,较年初391,770,394.90元增长81.9%[18] - 总资产规模3.92亿元,较调整前增加74.9万元[30] - 应收账款为125,813,204.04元,较年初99,936,216.95元增长25.9%[17] - 应收账款保持稳定为9994万元,存货4953万元[29][30] - 存货为58,080,249.00元,较年初49,534,615.45元增长17.3%[17] - 固定资产为116,146,813.04元,较年初74,980,874.22元增长54.9%[18] - 在建工程为26,266,976.31元,较年初58,440,821.41元减少55.1%[18] - 长期借款同比激增120.1%至4409.43万元,2020年同期为2002.71万元[19] - 长期借款为20.0百万元人民币[31] - 流动负债合计为50.7百万元人民币[31]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1.2百万元人民币[31] - 负债总额为81.9百万元人民币[31] - 应付账款为10.6百万元人民币[31] - 应付职工薪酬为7.3百万元人民币[31]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584,149,590.5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1.22%[6] - 实收资本(股本)同比增长33.3%至8544.08万元,2020年同期为6408.06万元[19]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22.7%至3.48亿元,2020年同期为1.56亿元[19]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87.1%至1.42亿元,2020年同期为7612.37万元[2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0.6百万元人民币[3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5.5百万元人民币[32] - 未分配利润为76.1百万元人民币[32]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392.5百万元人民币[3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58,851,841.36元[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719万元改善至5885万元,实现正向流转[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2.2%,从1.03亿元增至2.39亿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83万元,证券投资1.14亿元[26][2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49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2.26亿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87亿元,较期初1902万元增长1406%[27] - 公司货币资金为286,646,485.43元,较年初19,017,977.11元大幅增长[17]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954户[14] - 第一大股东李上奎持股22,746,250股,占比26.62%[14] - 第二大股东于缘宝持股9,345,000股,占比10.94%[14] - 第三大股东赣州瑞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4,600,000股,占比5.38%[14] 其他重要事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71%,同比减少19.20个百分点[6] - 新增使用权资产74.9万元,因执行新租赁准则[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