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星医疗(301290)
搜索文档
东星医疗(301290) - 2023年3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10 17:10
产品情况 - 电动腔镜吻合器产品“一次性腔镜用直线型电动切割吻合器及钉仓组件”于2021年9月取得产品注册证并上市销售 [1] - 新一代全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产品“一次性腔镜用直线型全电动切割吻合器及钉仓组件”于2022年11月取得产品注册证,正在做市场推广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应对 - 随着终端需求提升和外科发展,吻合器向操作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从第一代向第三代电动吻合器发展,电动腔镜吻合器是前沿产品 [2] - 公司威克医疗微创外科新产品项目优化产品性能,新一代电动腔镜吻合器采用电动击发传动设计,项目对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升级改造,实现规模化生产 [2] 市场竞争格局 - 开放吻合器市场,进口品牌强生和美敦力旗下柯惠与国内厂商各占一半份额,市场格局稳定,竞争激烈 [2] - 腔镜吻合器市场外资垄断,强生占60%,柯惠占25%,国产品牌仅占15%,近年来国产吻合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2] 公司业务规划 - 代理业务分为外科手术设备和低值耗材两类,代理品牌众多,未来保持平稳发展 [2] - 研发方向包括建设医疗外科器械研发中心,创新产品领域重点研发电动腔镜吻合器等,医疗设备领域推动专科手术导航系统研发,上游模具制造领域加强吻合器零件模具研发 [2] 集采影响 - 随着带量采购推进和国产替代,国产吻合器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 [2][3] - 公司凭借技术及规模优势,借助带量采购扩大市场份额,虽面临终端销售价格下降,但规模扩大、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会减轻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提高竞争壁垒 [3] 海外业务规划 - 吻合器产品已销往巴西、伊朗等海外市场 [3] - 抓住海外市场复苏机遇,加强品牌海外宣传,提升知名度和认可度,巩固现有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 [3]
东星医疗(301290) - 2023年2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24 12:1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290,证券简称东星医疗,投资者关系活动编号 2023 - 001 [1] - 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23 日 14:00,地点在江苏东星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上海恒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1] 公司经营情况及业务影响 - 疫情放开后,医院门诊量及手术量预计回升,吻合器等医疗器械耗材需求将恢复,对公司主营业务有积极影响,公司将推进自产国产医疗设备进口替代 [1] - 15 省吻合器集采后,公司凭借技术及规模优势可扩大市场份额,虽终端销售价格下降,但规模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生产管理效率提升,可减轻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1] - 公司代理业务分外科手术设备和低值耗材两类,代理品牌众多,集采推进使不同产品和外资厂商应对措施有差异,既推进国产替代,也加强业内整合,对经销商服务要求提高 [2]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 3 - 5 年,公司将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战略重构 [3] - 内生发展方面,完善现有产品生产线,提升吻合器产品竞争力,围绕微创外科手术领域研发新产品 [3] - 外延式并购方面,把握市场全球化契机,选择优质同行业公司并购,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全球综合竞争力 [3] - 加大科技投入,目标成为国内微创外科领军型企业,在吻合器领域成为国内代表性龙头集团化企业,在国际市场具备与强生、美敦力竞争的实力 [3]
东星医疗(301290) - 2022年12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14 21:22
政策应对 - 两票制缩短流通环节,使公司出厂价格接近终端,公司积极开发终端医院渠道,与大型经销商合作,聘请第三方机构,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以保证销售数量和收入增长 [1][2] - 带量采购使吻合器产品价格长期有下降趋势,但国产品牌技术进步、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其抢占市场份额,公司通过与经销商合作、布局终端医院渠道实现“以价换量” [2] 产品价格 吻合器类 - 腔镜类产品:报告期内占吻合器业务收入比例超 75%,2020 年平均单价上升因海外市场销售占比下降,2021 年和 2022 年 1 - 6 月因海外市场占比上升及国内市场降价而下降 [2][3] - 开放式产品:报告期内占比 16.50% - 24.11%,平均单价因产品结构变动而波动 [3] 吻合器零配件类 - 2020 年对外销售收入 10428.42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 29.38%;2021 年营业收入 11255.40 万元,占比 25.43%;2022 年 1 - 6 月对外销售收入 6860.90 万元,平均单价因产品结构变动下降 [3][4] 医疗设备类 - 报告期内销售金额分别为 9012.77 万元、7534.14 万元和 8791.17 万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销量不利,2021 年增长 16.68%,2022 年 1 - 6 月受疫情影响销售规模下降,代理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产收入占比上升 [4] 低值医疗耗材类 - 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分别为 3518.48 万元、2626.02 万元、3156.44 万元和 1660.98 万元,2020 年因国产耗材替代单价下降,2021 年因产品结构变动单价上升 [4] 产品进展 - 新一代电动腔镜吻合器已取得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实现批量生产并向国内市场推广,售价参照市场价格 [4] 国际业务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 8.73%、2.47%、6.40% 和 7.80%,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下降,2021 年增长,2022 年 1 - 6 月占比进一步上升,主要销往巴西、伊朗等国家,目前未筹划海外设厂 [5] - 海外销售由国际贸易部门负责,通过展会等方式与经销商建立联系,委托境内第三方公司负责报关和回款 [5] 研发情况 研发模式 -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并不断优化升级,根据终端使用者反馈改进产品,研发适配新产品,各级子公司根据自身优势负责不同业务板块研发,注重技术创新和机制建设,制定管理制度,整合内外资源 [5][6] 正在研发项目 - 包括一次性使用腔镜用穿刺器(自清洁款)、一次性圆弧点切吻合器及组件等多个项目,处于产品注册检验、临床反馈、前期研发、小试等不同阶段 [6][7][8] 行业看法与公司战略 未来行业发展 - 监管趋严,头部企业竞争优势突显,有望扩大市场份额和产业布局 [9] - 微创手术普及,高值腔镜吻合器需求向好,市场规模将增长 [10] - 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高端品牌实现进口替代 [10] - 平台型公司将成为趋势 [10][11] 公司战略规划 - 科技战略:建设研发中心,重点研发电动腔镜吻合器等创新产品,推动手术机器人研发,加强模具研发 [11] - 人才战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高素质人才,建设人才梯队 [11] - 运营管理战略: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建设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加强品控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口碑 [11][12] - 营销策略:国内市场拓展广度和深度,国际市场加强宣传开拓新兴市场,根据客户细分制定差异化策略 [12] - 战略重构:择时并购同行业公司,整合资源,提高全球综合竞争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