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销有限(FRCOY)

搜索文档
迅销集团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预估为1467.4亿日元-1503亿日元
快讯· 2025-07-10 14:34
迅销集团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预估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预估范围为1467.4亿日元至1503亿日元 [1]
Fast Retailing: Solid Earnings And Future Outlook - Buy
Seeking Alpha· 2025-06-05 18:47
分析师背景 - 拥有10年亚太股票买方分析师经验 采用基本面自下而上分析方法并结合宏观经济视角筛选受益于全球趋势的个股 [1] - 主要覆盖金融 工业和可选消费三大行业 重点关注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亚洲股票 [1] - 亚洲股票(除中国外)在投资组合中常被忽视和低配 希望通过研究拓展投资者的可选范围 [1] 研究特点 - 专注于发掘被市场低估的亚洲上市公司投资机会 尤其关注美股上市的亚洲企业 [1] - 研究框架结合个股基本面分析与宏观趋势判断 形成综合性投资视角 [1] - 研究领域聚焦三大行业:金融板块 工业板块 以及可选消费板块 [1]
线上狂欢时代,日本为何仍是“线下消费天堂”?
虎嗅· 2025-04-24 21:30
日本消费行业概况 - 日本消费类行业(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在日经225指数中占比20%以上,前十大市值公司中有4家消费类企业(丰田、索尼、迅销和任天堂)[1] - 日本线下消费繁荣,错失互联网机遇但线下零售持续创新,诞生便利店、百元店、硬折扣、二手店等多种商业形态[3] - 优衣库作为SPA模式代表企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服饰零售公司[19] 日本零售业态创新 - 1970年代后日本成为零售业创新中心,1979年引入并本土化改造7-ELEVEn,开创便利店业态[8][9] - 便利店特点:住宅区附近、300平米以下小规模、24小时服务、提供多种生活服务[10][12] - 专业连锁业态如药妆店,形成药品-化妆品-日用品3:3:4的品类结构和商业闭环[13] - 尾货店创新代表唐吉诃德,采用无序摆放和全场折扣模式,创造沉浸式消费体验[15][16] - 百元店代表大创,通过提升部分产品品质和供应链整合实现差异化[18] 优衣库SPA模式分析 - SPA模式实现研发设计-供应链-零售终端全流程整合,严格控制成本与质量[20] - 研发设计:基础款为主,少SKU多颜色强功能,3-4周快速上新[21][22] - 供应链管理:分测试反应款(3周快速生产)和批量基础款(长期稳定生产)[27][29] - 零售终端:加价倍率2-2.5倍,毛利率50%但净利率12%以上,大店模式控制成本[25][28] - 全球布局产能,与中国东丽合作研发HeatTech等独家面料[24][30] 日系消费企业特点 - 工匠精神与长期主义:注重基础款细节改良,功能性价值优先于品牌符号[35][37] - 组织文化高度一致:自上而下管理,严格SOP流程,持续改善理念[40][42][43] - 消费文化影响:追求性价比和物尽其用,二手业态发展为生活方式[46][47] - 日本消费进入理性消费时代,品牌通过复购和口碑积累长期价值[53][54]
线上买的线下不能退,“优衣库们”缘何不“大方”了?
搜狐财经· 2025-04-23 09:55
退货政策变更 - 优衣库自5月1日起调整退货规则 门店自提/急送订单仅支持原门店退货 其他线上订单仅支持退回线上指定地址[1] - ZARA于2023年11月底出台类似规定 线上购买商品不可线下退货 H&M在2022年发布类似规定并限制非会员线上免费退货服务[3] - 政策调整被部分品牌称为"让消费者有更清晰一致的服务" 实际反映行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现实需求[3] 退货率高企对行业的影响 - 快时尚行业面临高退货率问题 部分女装企业线上退货率甚至高于50%[5] - 免费退货服务从提升购物体验的手段变为行业标配 但单独处理的线上退货模式带来显著成本压力[5] - 高退货率直接侵蚀企业利润 成为2024年四大快时尚巨头营收增速与利润率出现明显背离的重要原因[5] 快时尚企业在华业绩表现 - 优衣库大中华区2024-2025财年中期营收下降约3%至3617亿日元 利润下降约9%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降4% 利润下滑11%[6] -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2024财年亚洲及其他地区营收占比降至15.7% 较2020年的23.2%呈现逐年下滑趋势[7] - H&M集团2025财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5% 营业利润12亿瑞典克朗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19亿瑞典克朗[7]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优衣库放缓开店节奏 从"每年新开80到100家门店"转向侧重大店策略 通过城市旗舰店传递新消费方式[8] - ZARA在中国运营超过70家门店 通过开设大规模门店结合数字化创新技术提升消费体验[8] - 优衣库推出半定制化服务 线上输入体型数据或使用3D量体设备 7天内可交付定制产品[8] - H&M近年新推的& Other Stories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门店开业三年后关闭 反映门店收缩趋势[8] 行业竞争环境 - 快时尚巨头在中国市场面临白牌平替竞争激烈 行业利润率降低与成本企高的双重挑战[3] - 行业上演更激烈的价格战 企业通过优化退货政策缩减开支成为应对手段之一[3][5]
优衣库退货规则变更:5月1日起线上订单只能“原路返回”
广州日报· 2025-04-22 16:10
近日,有关优衣库退货规则变更在网上引发议论。有消费者称"优衣库的衣服不好退货了"。据了解,原来优衣库线上下单门店退货的方式将在5月1日被取 消,只能在线上付费寄回指定地址。 北京路优衣库门店 4月22日,记者走访广州优衣库门店发现,在退换工作台的地方,门店内均有摆放统一的规则退换变更通知。记者了解到,新规则下就是线上买的只能线 上渠道退货,线下买的要到线下门店退货。举个例子,线上下单门店提货退换,5月1日前仍然可以按照旧规则"可选择不同门店",5月1日后,消费者的线 上下单还是可以到门店提货退货,但必须前往提货时的门店,其他门店不能互通。 广州北京路门店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称,这份通知大约是本月中旬左右贴出,公司新规定,自5月起所有线上下单的衣服无法拿到优衣库线下门店退 货,只能寄回指定地址办理退货。"其实我们对每位前来退换货品的消费者都有做出明确提醒。"该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暂无消费者就新规则做出投 诉。当记者问到,新规则下是否需要额外支付运费时,该店员称"大部分是需要消费者自己承担"。 优衣库门店退换货区域 门店处的退货规则变更通知 记者留意到,有部分电商平台是有包含运险费的,但有些则无。而优衣库官方 ...
线上买的不能门店退货?优衣库变更退货方式:哪买退哪儿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20:00
近日,有消费者在网上留言称优衣库的衣服不好退货了,原来线上下单门店退货的方式将在5月1日被取消,只能在线上付费寄回指定地址。 4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也与优衣库深圳一门店确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确实出了新规定,自5月起所有线上下单的衣服无法拿到优衣库线下门店退 货,只能寄回指定地址办理退货,至于是否需要额外支付运费则需要关注下单时产品是否包含有运费险。至于新规原因,店员表示并不清楚,之前确实会有 顾客带大行李箱来门店退换。 就新规变动原因,南都·湾财社也联系了优衣库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优衣库方面的回复。 退货新规惹争议 线上下单的衣服无法线下退货,消费者给出了不同声音。 比如黄女士就表示,这样的退货更加智能与简化,线上线下更统一方便管理,"跟大家现在正常网购一样"。 但也有不少消费者不理解,认为明明优衣库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可同时供消费者做退货选择,如今变成哪里买的就得从哪里退,限制变多。再者,也有诸 如蒲女士这样的消费者提出担心,认为线上线下完全区隔,会否存在两个不同渠道的商品,其质量会有不同。 其中优衣库品牌收入在迅销集团总收入占比86.9%。东南亚、印度、澳洲、北美和欧洲都在高速增长, ...
优衣库中国败给“89元平替”?关店50家后,它用3万客流大店+7天定制反杀白牌
创业邦· 2025-04-21 10:45
优衣库全球业绩表现 - 2024-2025财年中期总营收17901亿日元(约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净利润2335亿日元(约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 [3] - 优衣库品牌收入占迅销集团总收入86.9% [3] - 日本本土市场收入增长11.6%,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6.4%,占集团总收入30.3% [10][11] - 海外事业部收入增长14.7%,经营利润增长13%,成为全球增长引擎 [10] 大中华区业绩下滑 - 大中华区营收下降约3%至3617亿日元,利润下降约9% [4]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下降4%,利润下滑11% [4] - 2023财年大中华区收入占比从22.4%缩减至21.8% [10] - 2023财年中国市场单店营收6亿日元,仅为日本本土门店的一半 [14] 中国市场面临挑战 - 消费者转向购买更低价的白牌替代品,部分商品价格仅为优衣库一半 [4] - 公司进入市场渗透阶段而非扩张阶段,策略转向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4][16] - 2024年3月宣布关闭中国50家未盈利门店,首次出现季度净闭店 [14] - 2025年第二财季中国内地门店数量净减少8家 [14] 渠道策略调整 - 从"求量"转向"求质",重点开设大型旗舰店 [16] - 武汉旗舰店面积达2200平米(标准店666平),开业当天吸引超3万顾客 [16] - 大店坪效是标准店的1.8倍,客户停留时长增加40%,连带购买率提升25% [19] - 北京三里屯旗舰店通过DIY区域和机器刺绣服务提升体验 [16] 电商与全渠道融合 - 中国线上销售占比20%,高于日本的15% [22] - "店仓合一"战略实现线上下单线下自提,形成消费闭环 [22] - 2023年双11期间成为天猫服装品牌首个破亿直播间,直播销售同比增长50% [26] - 目标将电商销售额占比提升至30%,培训2000余名门店员工参与直播 [26] 供应链优势 - 中国拥有269家供应商工厂,远超越南(75家)和孟加拉国(32家) [29] - 未像耐克、Lululemon大规模转移产能至越南,保持中国供应链效率优势 [29] - 牛仔裤定制服务通过数据反馈实现SKU减少57%,销售额提升210% [27] 未来发展战略 - 计划2028年实现万亿日元销售目标,中国市场仍是核心战场 [30] - 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渠道布局调整提升性价比和服务 [8] - 加强DTC模式,深化用户链接,改造渠道和供应链配合 [26][27]
FAST RETAIL(06288)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11 12:00
综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上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7,901亿日圆,较上年度同期增长12.0%[8] - 2025财年上半年度综合经营溢利总额为3,042亿日圆,同比增长18.3%[8] - 2025财年上半年度综合毛利率同比改善0.4个百分点至53.3%[8] - 2025财年上半年度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为36.5%[8] - 2025财年上半年度所得税前溢利为3,637亿日圆,同比增长21.5%[8] - 2025财年上半年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35亿日圆,同比增长19.2%[8] - 2025年2月28日资产总值37,291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增加1,415亿日圆[21] - 2025年2月28日负债总值14,704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减少488亿日圆[21] - 2025年2月28日权益总值22,587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增加1,904亿日圆[21] - 2025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9,773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减少2,162亿日圆[2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982亿日圆,2024年同期为3,223亿日圆[2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使用现金净额3,821亿日圆,2024年同期为541亿日圆[2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1,502亿日圆,2024年同期为1,314亿日圆[2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729.143亿日圆,较2024年8月31日的3587.565亿日圆增长约4%[4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470.431亿日圆,较2024年8月31日的1519.31亿日圆下降约3%[4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258.711亿日圆,较2024年8月31日的2068.254亿日圆增长约9%[4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90.198亿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1598.999亿日圆增长约12%[4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954.827亿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845.244亿日圆增长约13%[4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304.217亿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57.085亿日圆增长约18%[4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前溢利为363.724亿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99.395亿日圆增长约22%[4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内溢利为249.282亿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09.438亿日圆增长约19%[4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761.38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638.79日圆增长约19%[4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20.025亿日圆,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307.670亿日圆增长约4%[49]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内溢利为195,912(单位未提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07,670(单位未提及)[50]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113,371(单位未提及),期间内变动净值总额为194,299(单位未提及)[50]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067,660(单位未提及)[5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内溢利为233,566百万日圆,全面收益总额为320,025百万日圆[5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129,568百万日圆,期间内变动净值总额为190,456百万日圆[5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258,711百万日圆[51] -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保留溢利从1,498,348(单位未提及)增至1,643,660(单位未提及)[50] -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保留溢利从1,766,073百万日圆增至1,930,623百万日圆[51] -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资本盈余从28,531(单位未提及)增至29,089(单位未提及)[50] -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资本盈余从29,712百万日圆增至30,332百万日圆[51]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和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前溢利分别为299,395和363,724[52] - 同期折旧及摊销分别为99,751和107,905[52] - 同期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为322,378和298,228[52] - 同期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54,162和382,127[52] - 同期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31,429和150,242[52] - 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净增加╱(减少)分别为162,584和 - 216,229[52]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已付股息50600百万日圆,每股165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已付股息69016百万日圆,每股225日圆[68][69] - 2025年2月28日后,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普通股股息53674百万日圆,每股175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为73629百万日圆,每股240日圆[7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790198百万日圆,经营溢利为304217百万日圆,所得税前溢利为363724百万日圆[63] - 2024年2月29日至2025年2月28日,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值从4592百万日圆增至4677百万日圆[66] - 2024年8月31日至2025年2月28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计从245742百万日圆增至295779百万日圆[67] - 2024年2月29日至2025年2月28日,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从594073百万日圆增至653155百万日圆[75]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7338百万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为3699百万日圆;其他开支分别为2414百万日圆和2653百万日圆[75][76] - 2024年2月29日至2025年2月28日,融资收入从47273百万日圆增至65832百万日圆[77]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和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中利息开支分别为4938百万日圆和6324百万日圆,总计分别为4962百万日圆和6324百万日圆[78]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和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权益分别为6546.44日圆和7158.97日圆,期间内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638.79日圆和761.38日圆,期间内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637.68日圆和760.21日圆[79]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和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内溢利分别为195912百万日圆和233566百万日圆,归属普通股股东的溢利分别为195912百万日圆和233566百万日圆[79]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和2025年2月28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513687百万日圆和607633百万日圆,公平值分别为514459百万日圆和606929百万日圆;金融负债账面价值分别为239753百万日圆和239787百万日圆,公平值分别为234727百万日圆和231760百万日圆[81] - 截至2024年8月31日,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为189百万日圆,按公平值通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负债净额为96百万日圆,指定为对冲工具的金融资产/负债净额为144455百万日圆,净额为144741百万日圆[8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为189百万日圆,按公平值通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负债净额为1321百万日圆,指定为对冲工具的金融资产/负债净额为182697百万日圆,净额为184208百万日圆[85]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和2025年2月28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承担分别为67994百万日圆和16199百万日圆,收购无形资产的承担分别为1713百万日圆和1925百万日圆,总计分别为69707百万日圆和18125百万日圆[8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日本UNIQLO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5,415亿日圆,同比增长11.6%[10] - 日本UNIQLO本财年上半年度经营溢利总额为976亿日圆,同比增长26.4%[10] - 日本UNIQLO同店销售净额(包括网络商店)同比增长9.8%[10] - 日本UNIQLO毛利率因折扣率改善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10] - 海外UNIQLO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10141亿日圆,同比增长14.7%,经营溢利总额为1685亿日圆,同比增长11.7%[11] - 大中华地区中,中国大陆市场收益较上年度同期减少约4%,经营溢利同比下降约11%[11] - GU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1658亿日圆,同比增长3.9%,经营溢利总额为139亿日圆,同比减少9.3%[13] - 全球品牌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677亿日圆,同比减少2.3%,经营溢利总额为9亿日圆,上年度同期亏损17亿日圆,业绩扭亏为盈[14]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日本UNIQLO、海外UNIQLO、GU及全球品牌收益分别为485,108、883,985、159,574和69,417(百万日圆)[62] - 同期上述四个可呈报分部经营溢利/(亏损)分别为77,273、150,918、15,344和 - 1,735(百万日圆)[62] - 同期上述四个可呈报分部所得税前溢利/(亏损)分别为85,759、152,083、15,761和 - 1,972(百万日圆)[6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日本地区收益541545百万日圆,占比30.3%;大中华地区361705百万日圆,占比20.2%[7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UNIQLO业务收益1555701百万日圆,占比86.9%;GU业务165844百万日圆,占比9.3%;全球品牌业务67792百万日圆,占比3.8%[73] 业务拓展与社会责任 - RE.UNIQLO举措截至2025年2月底已扩展至22个国家及地区,共57间门店[15] - 公司提出到2030年8月止年度门店及主要办公室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8月止年度减少90%、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减少20%的目标[17] - 截至2024年8月止年度,与2019年8月止年度相比,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83.3%,上年度减少69.4%,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18.6%,上年度减少10.0%,可再生能源引入比例达至84.7%,上年度为67.6%[18] - 2025年1月美国加州洛杉矶郊外地发生山火后,公司决定捐出价值100万美元的衣物和100万美元的捐款[19]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已向灾民捐赠价值约56万美元的产品[19] - 2025年1月洛杉矶优衣库门店免费派发价值约7万美元的衣物,其他地区推广活动已捐赠超100万件衣物[19] 股份相关信息 - 法定股份总数普通股为900,000,000股[30] -
FAST RETAIL(0628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10 16:31
综合财务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综合收益17901.98亿日圆,同比增长12.0%;经营溢利3042.17亿日圆,同比增长18.3%;所得税前溢利3637.24亿日圆,同比增长21.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335.66亿日圆,同比增长19.2%[5][12] - 预测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年度,收益34000亿日圆,同比增长9.5%;经营溢利5450亿日圆,同比增长8.8%;所得税前溢利6350亿日圆,同比增长14.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100亿日圆,同比增长10.2%[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综合毛利率同比改善0.4个百分点至53.3%,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至36.5%[1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收入及成本项净增595亿日圆,含319亿日圆汇兑收益和275亿日圆利息净收入[12] - 全财政年度经营溢利新预测较前次预测增加15000百万日圆,变动2.8%;所得税前溢利增加50000百万日圆,变动8.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5000百万日圆,变动6.5%[32] - 此次对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综合业绩预测作出修订[3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90198百万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1598999百万日圆增长[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954827百万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845244百万日圆增长[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304217百万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57085百万日圆增长[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前溢利为363724百万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99395百万日圆增长[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内溢利为249282百万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09438百万日圆增长[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761.38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638.79日圆增长[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20025百万日圆,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307670百万日圆增长[37]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和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前溢利分别为299,395和363,724[43] - 同期折旧及摊销分别为99,751和107,905[43] - 减值亏损分别为764和653[43] -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为322,378和298,228[43] - 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54,162和382,127[43]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31,429和150,242[43]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各可呈报分部收益总计1,598,087百万日圆,中期综合损益为1,598,999百万日圆[5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各可呈报分部收益总计1,789,338百万日圆,中期综合损益为1,790,198百万日圆[53] - 2024年上半年各可呈报分部所得税前溢利总计251,632百万日圆,2025年上半年为287,089百万日圆[51][53]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5.99亿日圆,其中优衣库业务收益13.69亿日圆,占比85.6%[5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7.90亿日圆,其中优衣库业务收益15.56亿日圆,占比86.9%[63]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总计5.94亿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总计6.53亿日圆[62]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总计7338万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总计3699万日圆[65]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总计2414万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总计2653万日圆[67]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融资收入总计4.73亿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总计6.58亿日圆[68]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总计4962万日圆;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总计6324万日圆[70] - 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权益为6546.44日圆,每股基本盈利为638.79日圆,每股摊薄盈利为637.68日圆[7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权益为7158.97日圆,每股基本盈利为761.38日圆,每股摊薄盈利为760.21日圆[71] 资产负债权益情况 - 2025年2月28日,资产总值37291.43亿日圆,权益总额22587.11亿日圆,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1963.02亿日圆,占资产总值比率58.9%,每股权益7158.97日圆[6] - 2025年2月28日资产总值为37291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增加1415亿日圆[25] - 2025年2月28日负债总值为14704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减少488亿日圆[25] - 2025年2月28日权益总值为22587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增加1904亿日圆[26] - 2025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9773亿日圆,较上一综合财政年度末减少2162亿日圆[2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729143,较2024年8月31日的3587565有所增长[3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470431,较2024年8月31日的1519310有所下降[3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258711,较2024年8月31日的2068254有所增长[34] - 2023年9月1日权益总额为187.336亿日圆,2024年2月29日增至206.766亿日圆[39] - 2024年9月1日权益总额为206.8254亿日圆,2025年2月28日达到225.8711亿日圆[41] -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间内溢利为19.5912亿日圆[39] -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期间内溢利为23.3566亿日圆[41] -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其他全面收益为9.6306亿日圆[39] -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其他全面收益为6.893亿日圆[41] -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11.3371亿日圆[39] -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12.9568亿日圆[41] - 2023年9月1日保留溢利为149.8348亿日圆,2024年2月29日为164.366亿日圆[39] - 2024年9月1日保留溢利为176.6073亿日圆,2025年2月28日为193.0623亿日圆[41] 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年度每股股息总计400日圆,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年度第二季每股股息240日圆,预测全年总计480日圆[7] 股份情况 - 2025年2月28日已发行股份数目(含库存股份)318220968股,库存股份数目11430496股,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已发行股份平均数306767976股[9]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香港预托证券自2025年4月10日下午一时起暂停买卖,申请2025年4月11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3] - 公司香港预托证券自2025年4月10日下午一时起暂停买卖,将于4月11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72] 集团战略目标 - 集团目标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将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追求可持续商业模式等[13] 各业务线业绩情况 - 集团业绩成长支柱海外UNIQLO事业分部,将持续推高品质店铺,加强商品开发及品牌建设[13] - 日本UNIQLO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5415亿日圆,同比增长11.6%,经营溢利总额为976亿日圆,同比增长26.4%,同店销售净额同比增长9.8%,毛利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同比改善1.4个百分点[14] - 海外UNIQLO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10141亿日圆,同比增长14.7%,经营溢利总额为1685亿日圆,同比增长11.7%[15] - 大中华地区中,中国大陆市场收益较上年度同期减少约4%,经营溢利同比下降约11%[16] - GU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1658亿日圆,同比增长3.9%,经营溢利总额为139亿日圆,同比减少9.3%[18] - 全球品牌本财年上半年度收益总额为677亿日圆,同比减少2.3%,经营溢利总额为9亿日圆,较上年度同期17亿日圆亏损实现扭亏为盈[19] - Theory业务收益下降但溢利增长,PLST业务收益增长、经营扭亏为盈,法国品牌Comptoir des Cotonniers业务收益下降但同店销售净额大幅增长,亏损幅度缩小[19] 业务拓展情况 - RE.UNIQLO举措截至2025年2月底已扩展至22个国家及地区,共57间门店[20] 环保目标与成果 - 集团提出到2030年8月止年度门店及主要办公室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8月止年度减少90%、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减少20%的目标[22] - 截至2024年8月止年度,与2019年8月止年度相比,集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83.3%,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18.6%,集团的可再生能源引入比例达至84.7%[22] - 集团在2024年连续第三年获国际非牟利组织CDP评为气候变迁领域的“A级”企业[22] 慈善捐赠情况 - 2025年1月集团决定捐出价值100万美元衣物和100万美元捐款,截至3月已捐赠约56万美元产品,1月洛杉矶门店免费派发约7万美元衣物,其他地区已捐赠超100万件衣物[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