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衣库服装
icon
搜索文档
日元贬值提振汽车出口,日股刷新历史新高
凤凰网· 2025-08-18 13:17
日本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上涨0 95%至43789 19点创历史新高 [1] - 东证指数上涨0 68%至3128 89点同样创历史新高 [1] - 年初至今日本股市反弹市场对国内企业前景乐观情绪重燃 [3] 行业及公司表现 - 汽车行业集体上涨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分别上涨1 58%和1 22% [4] - 迅销(优衣库母公司)上涨1 44%是对日经指数提振最大的单个股票 [3] - 银行类股集体下跌日股银行类股指数下跌1 45%三菱UFJ金融集团跌1 96%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跌1 78% [5] 影响因素 - 日元兑美元下跌0 2%走软提振出口型股票海外利润汇回价值增加 [5] - 美国道琼斯指数上周五创盘中新高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支撑日本股市 [5] - 外国投资者预计将继续购买日本股票 [3]
日本经济衰退30年,为何仍有不少企业保持高速增长
创业家· 2025-07-31 17:52
中日消费经济对比 - 中国消费经济增速放缓,创业者关注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经验,认为日本的过去是中国的现在,日本的现在是中国的未来 [2] - 日本过去25年国民资产显著提升,老年人平均持有3500万日元资产,但消费需求未充分释放 [3]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21年为19%,2035年将达30%,与日本老龄化趋势相似 [4] 日本消费行业启示 - 养老消费领域:NIKKO TRAVEL公司专注老年人旅行服务,年销售额20亿日元,利润数亿日元,90%客户为60岁以上老人,复购率70% [5] - 低消费风潮受益者:优衣库和无印良品在经济衰退期保持高速增长,践行"消费者优先主义",注重价格与美学的平衡 [5][6] 日本观光业成功案例 - 主题公园:东京迪士尼是全球最赚钱的迪士尼,大阪环球影城是全球销售冠军,2019年入园人数均超1500万 [8][9] - 休闲度假:轻井泽成为全球著名度假目的地 [9] - 农文旅融合:MOKUMOKU农场等案例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满足"微度假"需求 [9] - 工业旅游:三得利、朝日啤酒等企业通过观光研学焕发活力 [9] - 文化赋能:越后妻有、濑户内海通过艺术介入成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茑屋书店成为超级IP [9] - 传统节庆:京都祗园祭等节庆活动年吸引大量游客 [10] - 音乐节:富士摇滚音乐节跻身全球十大音乐节 [10] - 动漫IP:大阪环球影城成功引进海贼王等IP,成为"世界最强娱乐旗舰店" [10] 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经济从"开进桑塔纳开出奥迪"的重商时代转向需求变化的新阶段 [11][12] - 当前需要重构消费方法论,聚焦效率革命、需求重构和资本破局 [13][14]
日系消费品牌正在大举进入中国低线城市
36氪· 2025-07-25 10:03
日系消费品牌下沉战略 核心观点 - 日系消费品牌正加速向中国三四线城市扩张,通过开设门店、收购夫妻店等方式布局下沉市场 [1][2][3][4] - 低线城市人口基数庞大(超10亿,占全国70%)且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5][6] - 国际品牌在下沉市场的美妆销售额增速高于本土品牌(2023年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30%) [6] 美妆行业布局 - **资生堂**:在山东菏泽(人口800万+)开设专柜,计划覆盖更多百万人口未涉足城市 [2] - **高丝旗下黛珂**:2024年首次进入安徽阜阳,已在合肥、芜湖布局 [2] - **佳丽宝旗下IPSA**:2024年首次进入江苏泰州市场 [2] 快时尚行业扩张 - **优衣库**:计划每年新增80-100家门店,超50%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如四川眉山、贵州遵义) [3] - **无印良品**:将在中国开设低价小型店(500日元/25元以下商品为主,面积仅为常规店1/6) [3] 便利店创新模式 - **罗森**:通过"罗森小站"翻牌夫妻店(全国已达200家),加盟费最低4万元或0元(2025年前换招牌) [4] - 三线城市增长显著:华东地区三四线门店业绩环比增30%(张家港增80%,上海仅10%-20%) [5] 下沉市场吸引力 - 低线城市美妆消费人数同比增20%(2023年),国际品牌接受度提升 [6] - 优衣库门店成打卡热点(如四川眉山开业当日排队) [6] 竞争与挑战 - 本土品牌优势:珀莱雅、自然堂等高性价比美妆占据市场份额,海澜之家等快时尚门店网络密集 [7] - 渠道分散:低线城市商业综合体有限,依赖本土集合店、夫妻店 [7] - 价格敏感度:消费者更关注促销和性价比,需调整定价策略 [7]
优衣库,被9块9平替「偷家」
36氪· 2025-07-16 21:37
行业趋势 - "平替"成为年轻消费者主流选择,85%受访者在2024年购买过平替产品 [17] - 消费者偏好从品牌溢价转向"质价比",注重面料、做工和裁剪等实用价值 [26][27] - 1688平台年度活跃买家突破1亿,反映工厂直购模式兴起 [29] 优衣库市场表现 - 优衣库在小红书话题浏览量达60亿,成为时尚领域长期热点 [13][15] - 公司大中华区CEO承认平替浪潮冲击,消费者更倾向价格实惠且质量接近品牌的产品 [17] - 母公司迅销集团定期公布合作工厂清单,但主要代工厂如申洲国际等未入驻零售平台 [51][53] 平替市场特征 - 消费者对平替容忍度高,接受"价格优先"带来的品控随机性 [19][21][23] - 部分商家利用"代工厂同源"概念营销,实际多为虚假宣传或劣质产品 [44][46][47] - 11.53%消费者遭遇过"同源服装"货不对板问题,如羽绒服填充物造假等 [43][46] 消费行为分化 - 学生群体对平替接受度最高,视其为低成本试错方式 [67] - 收入稳定人群倾向"长期主义",减少购买频次但提升单品质量 [67] - 三线城市因缺乏品牌参照系,对平替性价比感知更强 [67] 市场乱象 - 直播间存在低价劣质商品,如9.9元T恤实际价值不足3元 [37][40][41] -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警方曾查获涉案700万的零绒量假冒羽绒服 [46][47] - 部分测评博主与商家合作美化劣质产品,加剧信息不对称 [54][56]
在“失去的三十年”,日本如何避免中产返贫?
虎嗅APP· 2025-05-19 18:22
日本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化 - 平成时代(1989-2019)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名义工资从1990年463万日元降至2018年433万日元,实际收入因物价上涨进一步下滑 [1] - 终身雇佣制瓦解,2020年非正规就业比例女性超50%,男性超20%,年轻一代面临"努力未必有回报"的就业环境 [1] - 社会从"一亿总中产"转向"格差社会",相对贫困率从1980年代10%升至2012年16%,位列G7国家第二高 [3] 消费与收入结构演变 - 家庭消费能力显著下降,恩格尔系数从1980年代末20%反弹至2022年26.6%,食品支出占比超四分之一 [3] - 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滑,从1986年68%降至2019年61.7%,老龄化加剧中产阶层收缩 [4] - 自我认同中产比例保持稳定(1990年90% vs 2024年89%),但实际中等收入群体(⑤⑥等级)从1999年27%降至2019年24% [4][5] 社会保障与再分配机制 - 社保支出占GDP比重达25.12%(2023年),通过介护保险、老人医疗补贴、儿童现金补助等政策维持基尼系数稳定在0.38左右 [7][8] - 消费税从1997年引入后逐步升至10%,主要用于社保系统,未来可能上调至15%-20%以维持财政可持续性 [9] - 初次分配基尼系数从1990年0.43升至2021年0.57,但再分配后净基尼系数30年仅上升0.02,贫富分化程度低于欧美 [7] 消费行业变革与商业模式 - 优衣库、无印良品、大创等平价品牌在通缩期(1995-2013年)崛起,家庭服装支出从1990年月均15300日元降至2020年9800日元(降幅36%) [11] - 日本企业通过Kaizen(持续改善)和JIT(准时生产)实现极致效率,而非压榨供应链或劳动力 [12] - 商业票据支付异常率极低(2023年56万张中仅129张异常),48%劳动者仍受终身雇佣制保护,商誉体系支撑品牌长期发展 [13] 社会协同履约与文化适应 - 消费领域坚持"履约"文化,不单纯追求低价而牺牲品质,形成精密工艺与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 [15] - 对比中国:日本1990年家庭金融资产占比36%(中国当前权益类资产占比偏低),住房贷款余额仅占GDP8.9%(中国33.9%),抗风险能力更强 [16] - 日本通过制度化分配"效率剩余"维持社会共识,而中国资源更易向优势群体集中,面临零和博弈风险 [17]
日本如何在“失去的三十年”避免中产返贫
36氪· 2025-05-16 12:18
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概况 - 平成时代(1989-2019)日本经济停滞 名义工资从1990年463万日元降至2018年433万日元 [1] - 终身雇佣制瓦解 2020年女性非正规就业超50% 男性超20% [1] - 相对贫困率从1980年代10%升至2012年16% 位列G7第二高 [2] - 恩格尔系数从1980年代末20%反弹至2022年26.6% [2] 消费与商业变迁 - 优衣库/无印良品/大创等平价品牌崛起 代表"高质低价"消费逻辑 [10] - 家庭服装支出从1990年月均15,300日元降至2020年9,800日元(降36%) [11] - 企业采用Kaizen(改善)与JIT(准时制)管理实现极致效率 [11] - 日本商业票据异常支付率极低 2023年仅129/56万张异常 [12] 社会保障体系 - 社保支出占GDP25.12%(中国7.7%) 养老/医疗保险费率低于中国 [7] - 介护保险/老人医疗补贴/儿童现金补贴等精细化福利制度 [7] - 消费税从1997年逐步提高至10% 主要用于社保系统 [7] - 基尼系数再分配后稳定在0.38 初次分配差距从0.43升至0.57 [6] 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 - 自我认同"中产"比例从90%微降至89% 结构缓慢下沉 [3][4] - 养老金替代率从1986年68%降至2019年61.7%(中国城镇43.6%) [3] - 协同履约文化支撑社会稳定性 注重规则与公共秩序 [14][15] - 1990年日本家庭金融资产占比36%(中国城市权益类资产占比低) [17]
优衣库退货新规:线上订单不再支持线下退货
观察者网· 2025-04-22 18:09
退货政策调整 - 优衣库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取消线上下单门店退货方式,改为仅支持线上付费寄回指定地址[1] - 政策变化主要影响抖音电商和微信小程序"掌上优衣库"的消费者,天猫旗舰店仍享有退货宝减免首重运费[2] - 消费者反映政策不公平,尤其是电商平台专售的超大码/超小码产品退货成本增加[4] - 媒体分析认为此举旨在降本增效,便于库存管理[4] 财务表现 - 迅销集团2024-2025财年中期营收17,901亿日元(约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净利润2,335亿日元(约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6] - 优衣库收入占比86.9%,大中华区是唯一负增长市场,营收下降3%,利润下降9%[6] - 中国大陆市场下滑更明显,收入下降4%,利润下降11%,第二财季净减少8家门店[6]
优衣库变更退货政策,线上订单将无法到门店退货
搜狐财经· 2025-04-22 14:57
退货政策调整 - 优衣库中国宣布自2025年5月1日起调整线上订单退货政策 所有通过线上渠道购买的商品将无法在全国线下门店办理退货 需通过原购买渠道寄回指定地址完成退款 [1] - 2025年5月1日起完成支付的线上订单 仅支持原渠道退货 门店自提/门店急送订单仍支持到原自提/急送门店退货 [3] - 线上退款需要自行承担邮费 但公司未明确说明政策调整的具体原因 [3] 消费者反应 - 部分用户支持政策调整 认为线上线下统一退货渠道更符合网购惯例 [3] - 部分消费者反对 指出门店退货能当场检查商品 线上寄回可能面临物流纠纷 [3]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近期已有多起针对优衣库线上退货政策的投诉 包括退货时限不一致和流程烦琐等问题 [3] - 消费者批评新政策削弱了优衣库线上线下退换货打通的核心优势 可能导致小程序和官网使用率下降 [4] 财务表现 -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4-2025财年中期总营收17901亿日元(约9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 净利润2335亿日元(约1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2% [7] - 优衣库品牌收入占迅销集团总收入86.9% [7] - 优衣库大中华区营收下降约3%至3617亿日元 利润下降约9%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下降4% 利润下滑11% [7] - 2025年第二财季优衣库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净减少8家 首次出现季度净闭店 [7]
半年赚了119亿,优衣库或难逃「对等关税」影响
36氪· 2025-04-14 21:54
文章核心观点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5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业绩创新高,但中国市场增长放缓,同时美国关税新政给其北美市场经营带来挑战,不过公司仍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4][6] 分组1:2025财年上半年财报情况 - 综合收益为17901亿日元(约合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 [4] - 综合经营溢利总额为3042亿日元(约合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 [4]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53.3% [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35亿日元(约合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 [4] 分组2:中国市场业绩表现 - 2024财年大中华区收益同比增长9.2%,营业利润同比微增0.5%,增速较此前明显放缓 [8] - 2025财年上半年大中华地区收益仅微增,增速在所有区域垫底 [8] - 2025财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同比减少约4%,经营溢利同比大幅下降约11% [8] - 香港市场收益和溢利亦大幅减少 [8] - 预计大中华区2025财年下半年收入及利润同比略有增长,全年收入及营业利润均同比下滑 [11] 分组3:中国市场业绩不佳原因及应对措施 - 原因是市场整体消费意愿低落,不同地区气候差距较大,商品组合未能满足各地需求 [9] - 应对措施是审查产品竞争力、修改价格,但带来销售成本和综合管理费用上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下降 [9] 分组4:中国市场扩张情况 - 曾提出每年新开80到100家门店,2028财年实现1万亿日元销售额目标,如今大幅放慢扩张脚步 [9] - 2025年第二财季中国内地门店数量净减少10家,此前3个季度均为正增长 [9] - 预计未来或会关闭更多门店 [10] 分组5:欧美市场目标及表现 - 2027年要在北美开出200家门店,销售额达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0% [13] - 欧洲市场到2027财年收益目标为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6亿元),营业利润率目标为20% [13] - 2025财年上半年北美和欧洲市场收入占比合计达18.6%,中国市场同期收入占比为20.2% [13] - 2025财年计划在北美新开25家门店,使门店总数突破100家 [13] 分组6:关税新政对北美市场影响 - 关税新政波及亚洲鞋服供应链,优衣库大部分合作供应链位于亚洲,或使北美市场经营成本上涨,盈利受挑战 [14] - 预计美国关税对公司下半财年合并业务利润影响为2%至3% [14] - 预计北美市场下半财年收入大幅增长,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约20%,全年营业利润同比增幅保持在个位数水平 [14] 分组7:公司全年盈利预期 - 预计2025财年合并收入同比增长9.5%至3.4万亿日元(约合1737亿元人民币) [6] - 合并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8%到5450亿日元(约合279亿元人民币) [6] - 净利润将达到4100亿日元(约合2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