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HON)
搜索文档
刘小涛会见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苏州日报· 2025-08-31 07:24
公司投资与布局 - 霍尼韦尔在苏州设立7家独资或合资公司 涵盖智能工业科技和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领域 [1] - 公司持续扩大投资布局 重点围绕新材料 精细化工 智能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深化合作 [1] - 积极推进本地化战略 强化研发投入并推动创新产品本土化研发制造 [2] 区域产业环境 - 苏州拥有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和新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 [1] - 当地布局生物医药 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 - 产业体系完备 营商环境优良 创新生态活跃 [2] 政府支持措施 - 苏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出支持外企利润再投资的政策举措 [1] - 政府持续做好服务保障以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1] - 霍尼韦尔认可苏州给予的支持帮助 项目发展态势良好 [2]
霍尼韦尔分拆Solstice材料业务,提交上市申请,瞄准可持续制冷与AI芯片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40
公司分拆与上市进展 - 霍尼韦尔于8月2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Solstice Advanced Materials的Form 10注册声明 标志着该分拆计划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定位为差异化高性能材料企业 2024年实现销售额38亿美元 净利润6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达11亿美元 [5] - 分拆后公司将由3900名员工 21个制造基地及4个研发中心提供运营支持 [5] 业务架构与财务表现 - 制冷剂及应用解决方案部门(RAS)2024年销售额27亿美元 主营低全球变暖潜能值制冷剂 发泡剂 溶剂和气雾剂产品 [6] - 电子与特种材料部门(ESM)2024年销售额10亿美元 覆盖电子材料 工业级纤维 实验室生命科学材料及特种化学品 [6] - 产品组合包含Solstice® Genetron® Aclar® Spectra® Fluka® Hydranal®等多个品牌 [5]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制冷与建筑解决方案领域的可持续转型 以及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技术应用带来的长期增长机遇 [4] - 通过Solstice Accelerator运营模式维持稳健资产负债表 针对性投入创新与制造能力 保持高利润率韧性 [5] - 致力于通过客户协同创新把握高回报机会 构建差异化技术平台以应对市场周期变化 [4]
Honeywell Expands Smart Energy Portfolio With SparkMeter Acquisition
ZACKS· 2025-08-22 22:31
收购交易概述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完成对SparkMeter旗下三个公用事业平台的收购 包括Praxis数据分析平台 GridScan电网性能追踪平台和GridFin能源成本与客户费率管理平台[1] - 交易涵盖知识产权及特定资产 但财务条款未披露[1] 被收购方背景 - SparkMeter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主要提供电网管理与智能解决方案 帮助公用事业公司实现配电基础设施现代化[2] - 公司服务范围覆盖亚洲农村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区域[2]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符合霍尼韦尔强化运营和扩大市场渗透的战略 通过整合SparkMeter电网智能技术与Honeywell Forge Performance+公用事业解决方案 增强智能能源产品组合[3] - 此次收购使公司能够为公用事业提供可扩展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 实现规划 运营和资产管理的自动化 简化和优化[3] 技术能力提升 - 扩展后的智能能源解决方案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管理 商业智能和分析功能[4] - 新工具将帮助客户更高效地实现电网基础设施现代化并管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4] 并购战略延续 - 公司2025年7月收购Nexceris旗下锂离子电池监测业务 强化建筑自动化业务下的消防安防产品组合 并扩大在能源存储和数据中心市场的存在[5] - 2025年6月完成对Sundyne的收购 通过整合其先进产品与Honeywell Forge技术 增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业务[5] 历史收购案例 - 2024年10月以约2亿欧元收购Civitanavi Systems公司 加强航空航天导航解决方案组合 并巩固其在欧盟市场的地位[6] - 2024年9月从私募股权公司Advent收购CAES Systems Holdings公司 增强陆海空天领域的国防技术产品供应[6] 业务表现与股价 - 国防业务优势及航空运输飞行时长增长形成积极推动 建筑产品需求稳健同样带来支撑[7]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上涨7.4% 同期行业指数下跌0.9%[7] 行业竞争参考 - 联邦信号公司目前位列Zacks排名第二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出预期5.7% 2025年盈利共识预期近60天上调4.2%[11] - Alarm.com控股公司位列Zacks排名第一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出预期15% 2025年盈利共识预期近60天上调3%[12] - 鲍威尔工业公司位列Zacks排名第二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出预期7.3% 2025财年盈利共识预期近60天上调1.6%[12]
Honeywell Appoints Peter Lau to Lead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newswire· 2025-08-22 20:30
公司人事任命 - 霍尼韦尔任命Peter Lau为工业自动化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25年10月15日生效 [1] - Peter Lau曾担任公司安防、消防及电气产品业务总裁 此次接替即将离任的Lucian Boldea [2] - Peter Lau近期担任FARO Technologie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成员 主导公司战略转型并成功推动被收购 通过卓越运营和客户驱动型产品强化了公司在3D测量、成像及实现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3] - 此前在霍尼韦尔任职期间 Peter Lau负责领导三个全球业务 专注于全球安防及消防与生命安防解决方案的检测与控制 推动业务从硬件向软件解决方案转型 扩大全球布局并增强商业能力 [4]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Vimal Kapur表示 Peter Lau的行业知识、业务热情及增长推动记录将助力创新和客户价值创造 同时感谢Lucian Boldea对工业自动化业务下一阶段增长的战略定位贡献 [5]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正在对工业自动化业务旗下的生产力解决方案与服务(PSS)及仓储与工作流解决方案(WWS)业务评估战略替代方案 以进一步简化投资组合并加速价值创造 [5] - 公司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分拆 形成三家独立的行业领先企业 分拆后霍尼韦尔将成为专注于楼宇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的全球自动化企业 [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全球多行业和多地区提供综合运营服务 业务聚焦自动化、航空未来及能源转型三大宏观趋势 并依托Honeywell Accelerator操作系统及Honeywell Forge物联网平台 [6][7] - 通过航空航天技术、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以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四大业务板块 提供可行动解决方案及创新技术 助力全球更智能、安全、可靠及可持续发展 [6][7]
Honeywell Unveils Strategic Board of Directors to Lead Solstice Advanced Materials
Prnewswire· 2025-08-22 04:30
公司分拆与治理结构 - 霍尼韦尔宣布Solstice Advanced Materials分拆后董事会组成 该纯特种材料公司将专注于制冷剂 半导体材料 防护纤维和医疗包装解决方案领域[1] - 董事会由10人组成 由前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与技术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jeev Gautam博士担任独立董事长[2] - 分拆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新董事会将在分拆完成后正式就任[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Rajeev Gautam在霍尼韦尔拥有超过40年工艺技术和先进材料行业经验 曾领导高性能材料与技术业务及UOP业务[5] - 首席执行官David Sewell拥有超过30年材料和化工行业经验 曾任WestRock公司总裁兼CEO 及宣伟公司总裁兼COO[5] - 董事会成员包括3M企业供应链集团前总裁Peter Gibbons 马石油人力资源与通信高级副总裁Fiona Laird 及科宁建筑产品前总裁兼CEO Rose Lee等行业资深人士[5]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Solstice将凭借创新运营卓越和长期价值创造战略定位为行业领导者[3] - 公司拥有明确战略愿景和强大发展势头 将重点深化客户关系和推动业务增长[3] - 董事会成员跨行业经验涵盖工业技术化工材料等领域 将为公司提供多领域洞察力[2][3] 企业背景信息 - 霍尼韦尔作为综合运营公司 业务聚焦自动化航空未来和能源转型三大趋势[7] - 公司通过宇航技术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提供创新解决方案[7] - 投资者关系信息通过公司官网及SEC文件等渠道披露[8]
Honeywell Announces Filing of Form 10 Registration Statement and Upcoming Investor Day for Planned Spin-Off of Solstice Advanced Materials
Prnewswire· 2025-08-22 04:30
公司分拆计划 - 霍尼韦尔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Solstice Advanced Materials的Form 10注册声明 标志着这家创新驱动的特种材料公司即将成为独立上市公司[1] - 分拆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Solstice普通股将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为"SOLS" 此次分拆对霍尼韦尔股东来说是免税的[6] - 公司计划通过分拆形成三家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 每家都将专注于提供卓越客户服务和创造股东价值[1] Solstice业务概况 - Solstice将成为专注于制冷剂 半导体材料 防护纤维和医疗包装解决方案的特种材料公司 2024年实现净销售额38亿美元 净利润6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 11亿美元[4] - 业务分为两个运营部门:制冷剂与应用解决方案(RAS)2024年销售额27亿美元 电子与特种材料(ESM)销售额10亿美元[4] - 公司拥有Solstice Genetron Aclar Spectra Fluka和Hydranal等知名品牌 在全球拥有3900名员工 21个制造基地和4个研发中心[4] 增长战略与市场机遇 - Solstice将抓住制冷和建筑解决方案的可持续转型 以及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的普及等长期增长趋势[1] - 公司战略聚焦于客户合作创新和高回报机会 以增强服务能力 建立差异化技术平台 并提升市场周期韧性[1] - 核心产品包括Solstice低全球变暖潜能值制冷剂 Spectra高性能纤维 Hydranal分析试剂和Aclar医药包装解决方案[5] 投资者活动 - Solstice将于2025年10月8日在纽约举办投资者日 管理层将详细介绍业务专长 未来增长前景和财务模型[2][3] - 活动将通过霍尼韦尔投资者关系网站进行网络直播 并提供相关演示材料 录像将在活动结束后保留30天[5] 财务指标 - 2024年调整后EBITDA为10.98亿美元 调整项目包括所得税1.92亿美元 折旧1.75亿美元 摊销0.42亿美元等[16][17] - 公司强调非GAAP财务指标如调整后EBITDA有助于投资者理解持续运营情况和分析趋势 但不应替代GAAP指标[11][13]
Honeywell vs. 3M: Which Industrial Conglomerate Stock Should You Bet On?
ZACKS· 2025-08-22 01:35
行业概况 - 霍尼韦尔(HON)和3M(MMM)同属Zacks多元化运营行业 在航空航天、消费品、工业自动化和安全产品市场存在显著业务重叠 [1] - 两家公司均受益于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的增长前景 主要驱动力来自航空运输和自动化市场的强劲势头 [2] 霍尼韦尔业务分析 - 商业航空售后市场业务表现突出 Q2 2025销售额同比增长7% 主要得益于飞行小时数增长、飞机交付量提升及供应链改善 [3] - 国防与航天业务销售额Q2同比增长13% 受美国和全球国防支出增加及地缘政治因素推动 [4] - 建筑自动化板块有机销售额Q2增长8% 其中建筑产品业务增长9% 建筑解决方案业务增长5% 中东地区表现亮眼 [5][6]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板块受益于炼油和石化项目增加 2025年总收入预期在408-413亿美元区间 有机收入预计同比增长4-5% [7] - 2025年前六个月支付股息14.8亿美元 完成36亿美元股票回购 但长期债务增至302亿美元 现金储备103亿美元 [8][10] 3M业务分析 - 安全与工业板块2025上半年有机销售额增长2.5% 主要驱动力来自个人安全、工业胶带和电气基础设施产品 [11][12] - 运输与电子板块Q2调整后有机收入增长1% 受益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商业图形市场需求 2025年预期总有机销售增长2% [13] - 正在进行结构重组 预计2025年前完成 将优化供应链和制造布局 [14] - 2025年前六个月支付股息7.86亿美元 完成22亿美元回购 新授权75亿美元回购计划 但长期债务增至125亿美元 短期债务6.69亿美元 [15][17] 财务表现对比 - 霍尼韦尔2025年销售和EPS预期分别增长5.7%和6.3% 过去60天EPS预测持续上调 [18][19] - 3M 2025年销售预期下降8.8%但EPS增长8.5% EPS预测过去60天有所上调 [19][20][21] - 过去六个月股价表现:霍尼韦尔上涨3.4% 3M上涨6.4% [23] - 估值水平:3M远期市盈率18.89倍(历史中位数12.15倍) 霍尼韦尔19.61倍(历史中位数20.11倍) [24] 综合评估 - 两家公司当前Zacks评级均为"持有" [27] - 3M面临消费零售市场疲软和耳塞诉讼案压力 霍尼韦尔凭借多元化业务组合和经销商网络更具竞争优势 [27][28] - 尽管估值较高 霍尼韦尔因更强的销售和利润增长前景被视为更优选择 [28]
(投资中国)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00:49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1] - 中国不仅是霍尼韦尔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引擎[1] - 公司所有业务集团(航空航天科技、智能工业科技、智能建筑科技、能源与可持续技术)均已落户中国[1] 行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通过链博会与更多伙伴建立联系,共同探索技术创新边界,推动产业升级[1] - 链博会是展示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重要窗口,加强与中国产业链协同发展[1] - 期待深化与中国企业的产业链合作,构建低碳、灵活、强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1] 企业活动与里程碑 - 今年是霍尼韦尔连续第三年参加链博会,也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90个年头[1] - 公司作为全球高科技企业(始创于1885年)参与链博会山西推介会并签约[1]
Honeywell's Industrial Automation Unit Hit by Weak Sales: Recovery Ahead?
ZACKS· 2025-08-20 23:10
霍尼韦尔工业自动化业务表现 - 工业自动化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5% [1] - 仓库与工作流解决方案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4% 主要因大型项目执行时间安排影响 [2] - 生产力解决方案和服务单元销售额下降7% 主要受欧洲需求环境挑战影响 [2] 工业自动化细分数据 - 产品组销售额下降7.4% 服务组保持相对稳定 [3] - 2025年工业自动化部门有机销售额预计下降低至中个位数范围 [3] - 工业市场疲软源于制造业整体放缓 可能短期内阻碍部门增长 [3] 航空航天与建筑自动化业务优势 - 商业航空和建筑自动化业务表现强劲 [4] - 航空航天部门特别强劲 受国防业务实力和航空运输飞行时长增长驱动 [4] 同业公司业务表现 - GE航空航天商用发动机与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订单增长28% [5] - 3M安全与工业部门有机销售额2025年前六个月同比增长2.5% [6] - GE与卡塔尔航空签署400多台GE9X和GEnx发动机供应协议 [5] 股价表现与估值指标 - 过去六个月股价上涨2.3% 超过行业0.6%的增长率 [7] - 远期市盈率19.59倍 高于行业平均16.42倍 [10] - 价值评分获得D级 [10] 盈利预期趋势 - 2025年盈利共识预期过去60天呈上升趋势 [12] - 2025年第一季度预期从2.50美元上调至2.56美元 涨幅2.4% [13] - 2025年全年预期从10.37美元上调至10.51美元 涨幅1.35% [13]
HONEYWELL ACQUIRES SPARKMETER'S DATA PLATFORM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TO STRENGTHEN ITS PORTFOLIO OF UTILITY SOLUTIONS
Prnewswire· 2025-08-20 20:10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宣布收购SparkMeter旗下三个电网管理平台 包括知识产权及相关资产 以扩展智能能源业务组合[1] - 此次收购为补强型收购 显著增强Honeywell Forge Performance+ for Utilities平台能力 提供可扩展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2] - 收购是公司自2023年6月以来140亿美元增值收购计划的一部分 其他收购包括Compressor Controls Corporation、SCADAfence等9家企业[2] 技术整合与产品能力 - 整合SparkMeter电网智能技术可实现电网基础设施现代化 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2] - 收购的三个平台包括:Praxis数据平台(提供资产现代化与货币化分析)、GridScan电网监控软件(提供配电网运行性能可视化)、GridFin财务管理应用(优化能源供应成本与客户费率)[5] - 技术整合将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简化和优化日常规划、运营及电网资产的先进工具 实现更全面的数据管理、商业智能和分析功能[2] 业务重组与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宣布计划分拆航空航天技术和先进材料业务 将形成三家具有不同战略和增长动力的上市公司[2] - 2025年5月已完成个人防护装备业务出售给Protective Industrial Products[2] - 公司业务布局与三大宏观趋势保持一致:自动化、航空未来和能源转型 依托Honeywell Accelerator操作系统和Forge物联网平台[3] 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作为综合运营企业 服务全球多个行业和地区 通过四大业务板块提供解决方案:航空航天技术、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及能源与可持续解决方案[3] - 智能能源业务组合扩展将帮助公用事业客户高效应对能源需求变化[2] - 公司致力于解决世界最复杂挑战 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使世界更智能、安全、可靠和可持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