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HON)

搜索文档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HON) Up 6.7% Since Last Earnings Report: Can It Continue?
ZACKS· 2025-05-30 00:37
公司表现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上涨6.7%,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1] - 公司近期增长评分为D,动量评分为F,价值评分为D,综合VGM评分为F[3] - 霍尼韦尔国际目前获得Zacks评级为3(持有),预计未来几个月回报率与市场持平[4] 行业比较 - 同属多元化运营行业的3M公司同期股价上涨7%[5] - 3M最近季度营收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7.8%,每股收益1.88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39美元[5] - 3M当前季度预期每股收益2.01美元,同比增长4.2%,Zacks评级同样为3(持有),VGM评分也为F[6] 市场预期 - 过去一个月霍尼韦尔国际的盈利预测呈现上升趋势[2] - 盈利预测修正的幅度和方向显示积极信号[4] - 3M的盈利预测在过去30天内保持稳定[6]
Honeywell (HON)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29 00:2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霍尼韦尔(Honeywell) - 行业:先进空中出行(AAM)、电动垂直起降(eVTO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霍尼韦尔在AAM市场的布局与发展** - 五年前成立专门业务单元,以适应新兴市场需求,与早期客户合作提升核心技术,如今技术栈已成熟 [3][4] - 部分早期客户接近认证和生产阶段,公司与其紧密合作;开发的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传统终端市场,如Anthem、调温冷却系统等 [4][5] 2. **市场预测与机会** - 预计到2030年,AAM可寻址市场达310亿美元,包括200亿美元的空中出租车、100亿美元的中程货运和10亿美元的本地轻包裹运输 [7] - 早期商业应用预测过于乐观,市场向紧急服务和国防部特殊任务等方向转变;地理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030年代AAM市场对霍尼韦尔航空航天业务将产生重要影响 [8][9][10] 3. **产品与服务** - **Anthem航电系统**:与早期客户合作改进架构和飞行员体验,已宣布与庞巴迪的多平台合作、另一商业应用胜利以及即将开展的 retrofit 活动;与BOOM合作,其采用Anthem驾驶舱 [13][14] - **其他产品**:调温微蒸汽循环系统、Asure机电作动系统、导航系统、Inceptor侧杆等产品获得客户青睐,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0][21] 4. **业务模式与价值** - 不同产品业务模式不同,航电系统和飞控系统注重软件更新,机电作动和冷却系统注重维修和更换;向OEM销售时,驾驶舱或飞控系统在车辆生命周期内可能带来最大价值,也可能是机电作动或大型冷却系统 [23][24] 5. **投资与技术转移** - 大部分提供给AAM市场的技术是航空航天路线图的一部分,非专门为AAM开发;独特的AAM产品投资相对较少,如地面控制站;可分为直接应用现有认证产品、适配现有产品和专门为AAM市场开发三类 [26][27][28] 6. **目标市场与收入** - 地理市场动态变化,东半球将率先采用,其规则制定为西方市场发展提供催化剂;美国宣布将AAM作为战略优先事项,阿联酋积极推动将这些车辆纳入空域 [30][31][32] 7. **认证与合作** - 与OEM合作伙伴携手与监管机构合作,确保产品架构符合最严格规则;帮助教育监管机构了解车辆独特之处和设计权衡 [38][39] 8. **市场机会与前景** - 霍尼韦尔在AAM市场有巨大机会,可重新定义产品组合,整合系统以降低集成成本、提高效率;收入增长将不稳定,看好AAM市场最终发展 [40][41][44] 9. **安全与公众接受度** - 提高空域可见性有助于新车辆进入空域;密切关注新应用的公众反馈,如Waymo和无人机配送,作为UAM/UAS车辆公众接受度的参考 [46][47][48] 10. **合作伙伴与未来展望** - 有许多未宣布的合作项目,公司会选择有成功机会的项目投入资源;未来期待体验飞行和看到新的商业应用出现 [49][51][5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霍尼韦尔Anthem航电系统与之前的Epic系统相比,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托管其他应用、始终连接以及适应未来减少机组人员操作等特点 [15] - 霍尼韦尔在AAM市场的产品价值因车辆类型而异,大型、安全要求高的车辆是公司资源重点投入方向 [35][36][37]
HONEYWELL APPOINTS MARC STEINBERG TO BOARD OF DIRECTORS
Prnewswire· 2025-05-28 19:00
公司董事会变动 - 霍尼韦尔董事会选举Elliott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Marc Steinberg为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2025年5月31日生效 [1] - Steinberg在Elliott负责包括工业领域在内的公私股权投资,此前任职于投行Centerview Partners,具备资本市场、并购、投资者关系等综合金融专长 [2] 新任董事背景与表态 - Steinberg现任Etsy、Pinterest及两家私营企业董事,拥有哈佛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位 [3] - 其表示作为霍尼韦尔大股东之一,将协助公司分拆为三家独立行业领军企业,推动运营改善并释放价值 [3] - 霍尼韦尔CEO认可Steinberg过去数月提供的建设性意见,强调双方对业务前景的共识 [3] 公司战略方向 - 霍尼韦尔业务聚焦自动化、航空未来及能源转型三大趋势,依托Honeywell Accelerator操作系统及Forge物联网平台 [4] - 公司通过航空航天技术、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及能源解决方案等业务提供综合创新服务 [4]
与中国携手,与机遇同行 4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齐聚这场峰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14:18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参会人数创历届之最,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近400名外方代表出席,比去年增加9个国家(地区)[2][13] - "与中国携手"成为峰会核心命题,跨国企业负责人和各国商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持续对外开放将带来更光明未来[2][4]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强调中国正用开放市场应对外部挑战,通过完整产业体系为全球贸易提供确定性[6]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霍尼韦尔进入中国90年,从的确良衬衫到C919飞行控制系统参与中国多个产业里程碑,目前每年在华注册数百项专利[6][9] - 西屋交运1994年以来在华建立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依托"一带一路"与中国中车合作出口产品[6][7] - 书赞桉诺实施本土化战略,在华建设分销中心和研发创新中心,开发低碳环保新材料[8][9] 中外产业合作案例 - 中美大豆产业合作4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2023年成立中美大豆产品应用价值链创新中心[4][10] - 美国谷物协会与中国合作从畜牧业扩展到生物燃料产业,重点推动可持续发展[6] - 墨西哥企业加速在华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中国企业增加在墨投资,形成双向业务扩展[2][3] 中国创新带来的全球机遇 - 中国STEM毕业生年超500万,AI论文数量全球第二,太阳能风能技术领先,正成为全球创新枢纽[11] - 英国48家集团主席认为中国在AI领域突破技术封锁,DeepSeek等创新成果具有全球影响力[11] -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希望与中国在高科技、电商等产业链领域展开合作[1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工商界提出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供应链安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13]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焦点,外资企业积极对接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减排技术和资源[8][10] - 新开发银行指出需建立更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共享技术创新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12]
为可持续航空加油: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氢能航空燃料对技术、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霍尼韦尔· 2025-05-26 1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氢燃料作为商用航空主要燃料来源进行对比分析,认为SAF是全球航空业脱碳的优秀选择,虽氢气有一定优势但实现商业化规模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发展,SAF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4][5][12] 各部分总结 可持续航空燃料 - 原料可用性:目前通过加工FOG生产的SAF技术成熟,但原料供应仅能满足2030年前需求,2030年后ETJ和BTL等路线将成可行原料,糖和生物质原料比FOG丰富,美国每年可收集约10亿千吨生物质转化超500亿加仑低C.I.燃料,且电动汽车普及和汽油需求下降将释放原料产能用于生产航空燃料 [10][16][17] - 碳排放强度:SAF碳排放强度依赖生产路线、原料类型、农业实践和运输基础设施等变量,不同原料生产的SAF生命周期C.I.差异大,如ETJ路线生产的SAF生命周期C.I.在约24 - 78克CO2e/MJ,国际民航组织确定了符合CORSIA标准燃料的默认生命周期排放值 [20][21][27] - 基础设施再利用:与氢能燃料相比,SAF当下能获合理产出,现有基础设施适合其运输和配送,应用几乎无需改装发动机和改变燃油储存方式,炼油厂可利用现有设备转型生产SAF和可再生柴油,改造后可快速上市 [29] - 对比氢气的结构价格优势:可再生氢主要成本包括可再生电力、资本成本等,电力成本占比大,不同电解槽技术成本不同,预计PEM市场份额将超ALK,交付可再生氢成本比交付喷气燃料高,美国有可再生氢投资和生产税收抵免,但目前仅少量飞机可用氢气作燃料 [31][33][35] - 航空旅行需求的非弹性特征:当前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限制航空出行,但高航空燃油价格历史上不会显著降低乘客总数,旅行者支付意愿高,SAF市场成熟后成本将下降,航空公司可将较高净燃油成本转嫁给乘客 [37][38] 氢气 - 能力优势:与化石/生物质燃料相比,氢燃料燃烧不含二氧化碳,比能量高,严格排放要求下部分SAF生产路线将缺乏竞争力 [44] - 体积能量密度障碍:氢气比能量高但能量密度差,飞机需携带约四倍体积液氢,冷却和储存设备增加额外质量,抵消部分性能增益 [45] - 支持基础设施:每年航空燃料消耗量大,生产可再生氢需最低400吉瓦电解槽运行容量,需大量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涡轮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需扩大 [46][48] - 氢气、传统Jet A与SAF的碳排放强度对比:传统Jet A产生的C.I.为85 - 95克CO2e/MJ,氢气全生命周期C.I.范围为5.1 - 18克CO2e/MJ,不同生产方式的氢气C.I.不同,氢气用作航空燃料时C.I.会因额外电力显著增加 [49][50] 市场发展路标 - 评估采用SAF和可再生氢可能性的里程碑包括政策杠杆、示范和商业化、基础设施投资和现有解决方案采用量增加,政府已为航空业脱碳制定目标,预计低C.I.燃料需求增加 [53] - 目前SAF仅占航空燃料消耗小部分,预计2030年占比达5%,2030年代中期占20%,可再生氢虽C.I.有吸引力,但基础设施不足,要取代SAF需对应氢能源机身达到一定数量 [53][54] 霍尼韦尔——推动航空运输的未来 - 霍尼韦尔110多年来致力于使飞行更安全、舒适和高效,在帮助航空业减少对传统燃料依赖和使用SAF方面取得进展,其燃气轮机可使用SAF高效运行,已完成霍尼韦尔APU使用100% SAF首次飞行测试,预计未来5 - 10年数千架飞机将采用100% SAF运行,可减少60% - 80%温室气体排放 [57]
世界新材料巨头,超百亿收购!
DT新材料· 2025-05-23 22:49
霍尼韦尔业务收购与出售 - 公司以18亿英镑(约174亿元人民币)收购庄信万丰催化剂技术业务部门,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1] - 庄信万丰催化剂业务部门专注于蓝氢、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甲醇、碳捕集等领域,截至2025年3月总资产价值15.61亿英镑(约151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以21.6亿美元现金收购胜达因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工业高速泵和压缩机业务 [3] - 公司以13.25亿美元(约95亿元人民币)出售个人防护设备业务,完成从PPE领域的退出 [3] 业务整合与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自动化业务与航空航天业务分离 [3] - 公司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完成先进材料业务拆分 [3] - 通过系列调整,公司将拆分为霍尼韦尔自动化、霍尼韦尔宇航和先进材料三家上市公司 [4] 业务协同与市场影响 - 收购庄信万丰催化剂业务将扩大公司UOP业务在炼油和石化催化剂领域的基础 [2] - 收购后将首次为客户提供生产低排放关键燃料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可持续甲醇、SAF、蓝氢等技术 [2] - 公司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技术优势明显,Ecofining™工艺可将地沟油转化为SAF,成本约6000元/吨,市场售价20000元/吨 [2] - 公司在中国拥有7座绿色工厂,并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SAF项目落地 [2] 财务表现与投资计划 - 2024年公司销售额385亿美元,同比增长5%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98亿美元,同比增长8%,内生式销售额增长4% [4] - 2025年全年销售额预计396-405亿美元 [4] - 2024年公司已投入146亿美元资本运作,2025年还将投入至少25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和收购 [2] 行业格局变化 - 霍尼韦尔、托普索和庄信万丰主导全球催化剂市场 [2] - 可持续甲醇和SAF领域行业格局或将因本次收购发生重大变化 [2] - 催化剂技术壁垒高,需要兼具催化效果、选择性、稳定性和低成本等优势 [2]
HONEYWELL COMPLETES SAL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BUSINESS TO PROTECTIVE INDUSTRIAL PRODUCTS
Prnewswire· 2025-05-23 04:15
公司动态 - 霍尼韦尔以13.25亿美元全现金交易完成个人防护装备(PPE)业务出售给Protective Industrial Products公司[1] - 此次出售标志着公司继2021年剥离生活方式及性能鞋类业务后彻底退出PPE领域[2] - 交易使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组合 聚焦核心业务增长[3] 战略调整 - 近期宣布拆分航空航天技术业务 并计划分拆先进材料业务 未来将形成三家独立上市公司[3] - 自2023年12月以来 公司已宣布多项战略行动 包括价值135亿美元的增值收购[3] - 收购涉及Carrier Global的安防解决方案业务 Civitanavi系统 CAES系统 以及Air Products的LNG业务等[3] 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覆盖航空航天技术 工业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 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等领域[4] - 运营聚焦自动化 航空业未来 能源转型三大趋势 依托霍尼韦尔加速器操作系统和物联网平台[4] - 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全球客户应对复杂挑战 推动世界更智能 更安全 更可持续[4] 交易影响 - 剥离PPE业务使公司组合更精简 有利于持续实现盈利增长和强劲现金流[7] - 交易同时为PPE业务创造更好发展机会 因其与PIP核心业务高度契合[3]
Johnson Matthey将以18亿英镑向霍尼韦尔出售催化剂技术业务。
快讯· 2025-05-22 14:08
公司交易 - Johnson Matthey将以18亿英镑的价格向霍尼韦尔出售其催化剂技术业务 [1]
HONEYWELL TO ACQUIRE JOHNSON MATTHEY'S CATALYST TECHNOLOGIES BUSINESS, EXPANDING PORTFOLIO OF LEADING CATALYST AND PROCESS TECHNOLOGIES
Prnewswire· 2025-05-22 14:00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同意以18亿英镑全现金收购Johnson Matthey的催化剂技术业务部门 交易估值约为2025年预估EBITDA的11倍 包含税收优惠和成本协同效应 [1] - 该业务将与公司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ESS)部门合并 预计将为组合增加高增长业务线并带来显著成本协同效应 [1] - 交易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需满足常规交割条件及监管批准 [8]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扩大公司在炼油 石化催化剂领域的客户基础 与现有UOP业务形成互补 [2] - 首次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生产可持续甲醇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蓝氢和蓝氨等低碳排放燃料 [2] - 预计在所有权第一年即可增厚调整后每股收益 并带来实质性成本协同效应空间 [7] 业务整合价值 - 被收购业务拥有1900名员工 总部位于伦敦 在美国 欧洲和印度设有站点 [3] - 将增强公司催化剂产品组合 扩展可再生燃料能力 并受益于领先的售后市场能力 [7] - 通过整合工艺技术和自动化 强化公司作为关键能源技术提供商的角色 [3] 公司战略背景 - 此次收购是公司近期110亿美元增值收购计划的一部分 包括从Carrier Global收购Access Solutions业务等多项交易 [6] - 公司计划到2025年至少部署250亿美元用于高回报资本支出 股息 股票回购和增值收购 [6] - 此前已宣布分拆航空航天技术和先进材料业务 未来将形成三家上市公司 [5] 行业影响 - 交易响应了能源来源多样化加速的需求 帮助客户实现业务转型至高价值低碳产品 [4] - 整合后的解决方案将提供许可技术 工程服务和催化剂 将碳氢化合物和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高价值终端产品 [2] - 增强能源安全并减少排放 符合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ON) Presents at Wolfe Research 2025 Global 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ial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5-21 06:50
公司业绩与增长 - 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实现8%的增长 [3] - 增长动力来自强大的客户关系以及在特定增长领域的布局 [3] - 研发投资持续增加 尤其是在连接和软件产品领域 [4] 业务模式与结构 - 业务结构为15%项目 25%服务 60%产品 [4] - 新产品推出获得强劲市场反响 [3] - 软件和连接产品投资有望进一步推动利润率提升 [4] 管理层与活动 - 公司CEO Bill Hammoud出席Wolfe全球工业与运输会议 [1][2] - CFO Josh Jernigan也参与会议 可回答财务相关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