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Dimension(NNDM)

搜索文档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3-21 20:31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营收达到了5630万美元,同比增长29%[2] - 2023财年毛利率达到45%,较2022财年的32%增长了41%[2] - 2023财年调整后毛利率为48%,较2022财年的46%略有增长[2] - 2023年净现金流为8400万美元,较2022年的1.46亿美元下降了42%[2] - 2023年Q4营收为1450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19%[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收入为5631.4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3.3万美元增长29.1%[32] - 2023年研发费用为6200.4万美元,较2022年的7576.3万美元下降18%[33] - 2023年销售和市场费用为3170.7万美元,较2022年的3883.3万美元下降18.4%[33] - 2023年总股东权益为101578.6万美元,较2022年的115029.2万美元下降11.8%[36] - 2023年净亏损为5455万美元,每股亏损0.22美元,较2022年的22742.3万美元净亏损0.88美元每股有所改善[35]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62.7万美元,较2022年的0万美元有所增加[34] - 2023年未发生减值损失,较2022年的4052.3万美元减值损失有所改善[35]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净亏损为5.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228.3亿美元有所减少[51]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调整后EBITDA亏损为1.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调整后EBITDA亏损9.5亿美元有所减少[53]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的调整后毛利为7.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调整后毛利2.55亿美元有所增加[53] 费用情况 - 2023年Q4成本费用为735.8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26] - 2023年Q4研发费用为1358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27] - 2023年Q4销售和市场费用为828.9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28] 公司发展方向 - 公司愿景是通过提供数字设计转换为电子或机械设备的解决方案,将现有的电子和机械制造转变为环保和经济高效的精密增材电子和制造[40] - 公司通过产品组合整合,提供快速原型制作、高混合低产量生产、IP安全、最小环境足迹和设计制造能力,释放增材制造的无限可能性[43] 财务指标解释 - EBITDA是一项非IFRS指标,用于评估公司的运营表现,不应被视为衡量公司流动性的指标[54] - 调整后的EBITDA和调整后的毛利是用于评估公司运营表现的非IFRS指标,有助于比较公司不同期间和不同公司的运营表现[55] - 调整后的毛利是指在不考虑非现金项目的情况下计算的毛利,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表现[56] - EBITDA、调整后的EBITDA和调整后的毛利应与公司的净收入一起考虑,而不是作为公司运营表现或流动性的指标[57]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11-29 0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达到55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前9个月收入增长33% [7][8] - 毛利率从18%提升至44%(IFRS)和48%(non-IFRS),接近50%的水平 [9] - 调整后EBITDA达到3000万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研发投入 [14] - 现金流方面,本季度仅使用7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00万美元大幅改善 [16][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多元化,包括电子行业和金属陶瓷行业,其中国防业务占35% [23] - 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革命性的电子绝缘材料INSU 200,并计划在明年初推向市场 [12][13] - 公司还在研发更好的新材料,将有助于推动电子行业的大规模生产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取得成功,并向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销售了大量设备 [11] - 相比同行业平均下滑10%,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0%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进入新的业务模式转型阶段,将通过并购整合业务,实现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成长 [25] - 公司将通过削减开支、整合设施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预计明年底实现盈利 [26][27] - 公司正在积极寻找100百万美元以上收入的目标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和增材制造领域 [4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第四季度前景保持乐观,预计收入在55-60百万美元之间 [45] - 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多元化业务模式使其能够抵御行业整体的"逆风" [23][24] - 管理层表示未来一年内将继续进行并购整合,以实现更高的盈利能力 [25][4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Ron Rosenberg 提问** 询问全球冲突对公司及行业增材制造业务的影响 [32] **Yoav Stern 回答** - 全球冲突加剧导致防务支出增加,有利于公司及行业增材制造业务 [33][34] - 但行业内仍存在一些产品成本效益不高的企业 [34][35] 问题2 **Sol Zelman 提问** 询问公司是否考虑重新收购Stratasys [56] **Yoav Stern 回答** - Stratasys现金流状况恶化,存在收购机会 [57][60] - 但公司更倾向于友好收购,不愿再次经历敌意收购的困扰 [62][63]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11-28 22:30
营收情况 - 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122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增长22%;前九个月营收4190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3%[5]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营收为41860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31529千美元增长约32.77%[36] 毛利率情况 -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44%,高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18%;前九个月毛利率44%,高于2022年同期的20%[4] - 2023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毛利率48%,高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28%;前九个月调整后毛利率48%,高于2022年同期的36%[4]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毛利润为18430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6380千美元大幅增长[36] -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润为18430千美元,第三季度为5369千美元[45] - 2023年前三季度调整后毛利润为19894千美元,第三季度为5835千美元[45] 利润及亏损情况 - 2023年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负3000万美元,包含研发费用1100万美元;前九个月为负7700万美元,包含研发费用3900万美元[10] - 2023年第三季度净亏损6660.4万美元,每股亏损0.26美元;前九个月净亏损5350.1万美元,每股亏损0.21美元[20][22]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运营亏损为97615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98831千美元略有收窄[36]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净亏损为54320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395千美元大幅减少[36] - 2023年前九个月,基本每股亏损为0.21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0.54美元有所降低[36] - 2023年前三季度净亏损54320千美元,第三季度净亏损66873千美元[41] - 2023年前三季度EBITDA亏损84465千美元,第三季度亏损76566千美元[45] - 2023年前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77304千美元,第三季度亏损30123千美元[45] 资金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为应对异议股东花费超1500万美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无限制银行存款总计8.72677亿美元,股东权益总计10.21483亿美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73067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3458千美元有所下降[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1022143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50292千美元有所减少[34] - 2023年前九个月,非控股股东投资子公司金额为723千美元[38]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回购库存股金额为87866千美元[38] - 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基于股份的支付增加15810千美元,同时收购基于股份的支付减少1780千美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1022143千美元,较6月30日的1149556千美元有所减少[39]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75661千美元,第三季度为19545千美元[41]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净现金为 -27095千美元,第三季度为122708千美元[41] - 2023年前三季度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91014千美元,第三季度为67304千美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为489323千美元[42] 公司计划 - “重塑纳米”计划旨在使公司在2025年实现营业利润为正,可能更早实现现金流为正,预计每年节省约300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显现效果[14][15] - 公司将利用资金优势和行业估值下降的机会进行并购,同时平衡并购、研发、市场投资和股票回购[16] 客户情况 - 公司服务超2000家客户,涵盖航空航天与国防、先进汽车等多个垂直目标市场[27]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8-22 01:02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为1470万美元,同比增长33%[10] - 毛利润为650万美元,同比增长81%[6] - IFRS毛利率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32%提升至44%[10] - 非IFRS调整后毛利率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40%提升至48%[10] - 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收入实现47%的有机增长[7] - EBITDA亏损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4130万美元减少至1980万美元[10] - 净亏损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4000万美元减少至940万美元[10] - 2023年上半年年化收入跑率约为6000万美元[41] 研发与费用 - 研发费用为1270万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1290万美元略有下降[10]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12,700千美元[53] - 2023年第二季度股权激励费用为5,418千美元[5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现金流出运营活动的净额为2820万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2200万美元有所增加[10] - 2023年第二季度现金流出自经营活动为亏损28,163千美元[59] - 2023年第二季度总资产为1,194,152千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1,342,429千美元下降11%[59] - 2023年第二季度总负债为44,596千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50,461千美元下降12%[59] - 2023年第二季度股东权益为1,149,556千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1,291,968千美元下降11%[59] 调整后财务指标 - 2023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亏损9,406千美元[53] - 2023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为23,509千美元[53] - 2023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4,737千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11,101千美元增长32%[59] - 2023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毛利为7,005千美元,调整后毛利率为48%[59]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22 01:0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从2021年Q3的500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Q2的5200万美元,若保持当前速率,年底运营率将达6000万美元 [5]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2023年上半年收入较2022年增长38% [8] - 毛利率大幅提升,季度和半年度分别增长81%和185%,从40%提升至48%(取决于调整后毛利率还是毛利率) [8] - 自2021年Q3以来有机增长47% [10][30] - Q2的EBITDA为负2300万美元,其中约1300万美元为研发费用 [10] - Q2法律费用为200万美元,运营净现金使用为2800万美元,实际净支出为2150万美元,每年利息收入约5000万美元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获得一家大型航天公司的大量机器订单,且后续还有更多订单,产品线全面开花 [3] - DeepCube人工智能取得重要进展,其他公司对购买该深度学习机器用于其制造运营感兴趣,有望成为独立的利润和收入来源 [31] - 今年在材料方面进行了重大投资,三个季度几乎将所有研发投入其中,将于11月行业展会上公布重大进展 [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行业估计目前规模为150亿美元,到本十年末将增长至300亿美元 [73] - 选取的四到五家同行公司中,除一家有5%的增长外,其他公司均出现净收缩,而公司实现了33%的增长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并非基于购买3D打印公司,而是基于使行业更高效和盈利的原则,将推进三到五笔并购,其中两笔涉及大型公司 [35][76] - 行业有400多家公司,多数公司未盈利且现金即将耗尽,需要进行整合,公司认为应沿着协同效应和聚焦垂直市场的合理路线进行整合 [27][53][74] - 公司专注于云制造,将行业转变为通过云和人工智能管理的数字行业 [5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基本面强劲,将延续过去的增长态势,有信心实现收入增长和业务拓展 [35] - 认为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公司将引领这一进程 [75] - 公司拥有11亿美元现金,有能力利用资金进行并购或股票回购以提升股东价值 [36][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向法院申请为期一年的2.27亿美元股票回购 [22] - 公司面临一场代理权争夺,有股东呼吁投票,目前距离投票结束还有10天,管理层认为对手不了解公司业务,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12][14][15] - 对手相关基金约占公司股份的12% - 15%,其余约85%为零售股东,管理层正在努力争取零售股东的投票 [19][42][4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近期宣布的新大订单是来自现有客户还是新客户,何时发货并确认收入 - 该订单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客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公司,为首次合作客户,部分产品将于本季度发货,部分将于下季度初发货,若首单成功,客户有望购买更多机器 [46][47] 问题2: 收购Additive Flow的财务信息,包括收入、成本和收购价格 - 由于技术敏感性和竞争因素,决定不公布相关数字,该技术先进,客户优质,但数字较小,公司能够承担不公布的后果 [25] 问题3: 对代理权争夺早期投票结果和获胜机会的看法 - 来自加拿大的两家基金及相关招募的基金约占公司股份的12%,成本约为每股2.5美元,公司需争取约16 - 17万零售股东的投票,这些股东买入价格大多高于每股5美元,但他们不习惯投票,若能让40% - 50%的零售股东投票,公司将大幅获胜 [42][43][44] 问题4: 终止收购Stratasys后,增材制造行业整合阶段的展望 - 行业需要整合以实现盈利,目前多数公司未盈利且现金即将耗尽,公司认为应沿着协同效应和聚焦垂直市场的合理路线进行整合,公司的战略是基于使行业更高效和盈利的原则,将推进并购并采用“购买并增长”的方式 [52][53][76] 问题5: 目前投票情况如何 - 目前约有3000多万股已投票,总股本为2.5亿股,通常股东在最后几天投票,目前投票数低并不意外 [60] 问题6: 除Markforged和公司外,其他同行是否在消耗资本,是否会破产 - 公司肯定会实现增长,希望其他公司能明智地进行整合而非破产,以Velo 3D为例,该公司现金耗尽后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但股价下跌,且毛利率低、业务模式不佳 [77]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6-29 23:06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创纪录为1497万美元,同比增长43%[6] - 2023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2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3330万美元有显著改善[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IFRS)为660万美元,毛利率为44%[6] - 调整后的毛利润(非IFRS)为710万美元,同比增长68%[6]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毛利率(非IFRS)为47%[6] - 2023年第一季度EBITDA亏损为1190万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亏损为2170万美元[6] - 从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有机收入增长达50%[19] 现金流与负债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现金流来自经营活动为(27,953)百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1,463)百万美元有所恶化[49] - 运营中使用的净现金为2800万美元,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净现金使用为1670万美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资产为1,210,157百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387,671百万美元下降[49] - 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负债为49,710百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66,364百万美元减少[49] 研发与技术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530万美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5,319百万美元[61] 其他信息 - 2023年第一季度的调整后毛利润不包括折旧和摊销费用[58]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化为(273,087)百万美元[49]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6-29 23:0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季度营收近1500万美元,创历史最佳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毛利率升至47%,毛利润增幅超550%,调整后毛利润增长68% [6] - 研发费用为1500万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亏损近2200万美元,其中约1550万美元为研发费用 [8] - 公司现金年利润达4500万美元,且未冒本金风险 [10] - 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营收达6000万美元,增长近50%或35% - 40%,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在扣除研发费用后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200万美元 [24] - 运营净现金支出远低于预算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产品线收入增长45%,机器销售增长是实现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基础设施 [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与公开交易的同行相比,3D Systems、Services和其他金属相关公司均下跌9%,Markforged上涨10%,同行平均下跌7%,而公司季度同比增长43% [27] - Stratasys在同年第一季度减少了公司系统的销售额,降幅为26%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进行整合和实施新计算机系统SAP,未来计划加快季度财报发布速度 [4][20] - 公司持续投资研发,以实现未来盈利,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如DeepCube技术的应用 [8][13] - 公司计划收购Stratasys,认为完成交易后将使股东受益,并对该公司有明确的整改计划 [29][42] - 公司将最大化DeepCube的价值,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与其他公司合作或出售 [3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胜利,正在向前发展,未来将继续推进业务和并购计划 [21] - 公司对销售、营销、运营和研发团队的努力感到自豪,内部技术和突破带来了50%的有机增长 [22] - 公司认为自身发展良好,有望通过收购成为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即使不进行收购也能达到数亿美元的规模 [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因忙于整合和实施新系统,导致上季度财报发布延迟,第二季度早期结果将在几天后公布 [4][5] - 公司与部分股东存在法律纠纷,正在进行诉讼 [59] - 公司年度股东大会预计在9月左右举行 [6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市场低估了Nano子公司DeepCube的人工智能能力,其团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否单独货币化或剥离,Nano在市场中的增长机会如何? - 公司表示DeepCube可能会引起NVIDIA等公司的兴趣,目前已收到外部对安装DeepCube的兴趣,公司将跟进并最大化其价值 [31] 问题2: 为最大化DeepCube的机会,公司是否需要在内部进行大量投资,以配备合适的员工来向现有客户销售软件并帮助他们将软件与硬件集成? - 公司称自收购DeepCube以来,已拥有约30名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博士和技术人员,包括特殊程序员,能够回答内外部客户的技术请求,且成本远低于每年1000万美元,公司认为内部已具备所需能力 [35][46] 问题3: Nano Dimension与[Toronto Group]的诉讼何时能得到最终判决或和解?公司近期是否有望获得分析师覆盖? - 公司表示有几起诉讼正在进行中,包括在纽约起诉对方操纵股票,以及以色列的一起诉讼,将在有法院判决时公布结果;对于分析师覆盖问题未作明确回应 [59] 问题4: 公司文件中显示的每股25美元是否为笔误? - 公司确认是笔误 [50] 问题5: 收购要约何时到期,公司是否会放弃该交易? - 公司表示不会放弃,市场会在交易完成时相信公司 [51][53] 问题6: 年度股东大会何时举行? - 公司称已在上周的新闻稿中发布更新,可能在9月左右 [65][66] 问题7: Nano Dimension与Toronto Group诉讼的最终判决时间线是怎样的? - 公司表示对方是股东,曾试图清算公司,该诉讼对方会败诉,目前业务照常进行,对方对公司运营无影响,会在有法院判决时公布结果 [72][74]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6-29 20:19
财务数据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合并收入达1497万美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24%[1][2]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44%,2022年第一季度为10%;调整后毛利率为47%,2022年第一季度为40%[2] - 2023年第一季度税前收入为2200万美元,2022年第四季度亏损8700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3400万美元[2]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负2400万美元,其中研发费用1500万美元[2]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925万美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减少,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4965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043亿美元增长43.5%[22]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656.6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00.1万美元增长556%[22]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19.59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净亏损332.88万美元[22]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9美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0.13美元[22] - 2023年第一季度EBITDA为119.36万美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236.72万美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毛利润705.4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418.7万美元增长68.5%[25]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79.53万美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253.8万美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97.54万美元[24] 客户与市场覆盖 - 公司服务超2000家客户,涵盖航空航天与国防、先进汽车等多个垂直目标市场[1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已安装在新机型,还收到单独购买“DeepCube AI引擎”的请求[4][6] - 公司增材电子业务已有机增长近一年,AME印刷业务按预算推进[7]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实施股票回购计划[1] - 公司将加速并购战略,投资能为股东创造回报和价值的资产[8]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4-01 04:41
营收情况 - 2022年全年营收4360万美元,较2021年增长316%,较2020年增长1200%[1][2] - 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1210万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61%,较2022年第三季度增长21%[1][2] - 2022年全年营收12104千美元,较2021年的7531千美元增长60.72%[29] 毛利率情况 - 2022年IFRS毛利率为32%,2021年为11%;调整后毛利率为46%,2021年为45%[5][6] - 2022年全年毛利润7671千美元,2021年仅为312千美元[29] - 2022年全年调整后毛利润(不含无形资产摊销)为20274千美元[34] 研发投入情况 - 2022年研发投入7576.3万美元,2021年为4168.6万美元[7][8][15] - 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20993千美元,较2021年的15099千美元增长38.90%[29] 亏损情况 - 2022年净亏损2.27423亿美元,每股亏损0.88美元;2021年净亏损2.00777亿美元,每股亏损0.81美元[18] - 2022年全年经营亏损72694千美元,较2021年的169237千美元有所收窄[29] - 2022年全年净亏损228295千美元,2021年为200824千美元[29] - 2022年全年EBITDA亏损236697千美元,调整后EBITDA亏损88804千美元[34] 减值损失情况 - 2022年第四季度减值损失4052.3万美元,因股价下跌,公司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12]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全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92054千美元,2021年为42649千美元[32] - 2022年全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7673千美元,2021年为496680千美元[32] - 2022年全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5273千美元,2021年为提供804249千美元[32] 公司战略与业务情况 - 公司希望加速有机增长,并执行并购战略,已宣布收购Stratasys Ltd.[4] - 此前收购业务的有机收入增长:AM/Admatec收购后6个月增长60%;Additive Electronics/Essemtec收购后12个月增长8%;AM/GIS收购后12个月增长4%[4] - 公司服务超2000家客户,涵盖航空航天与国防、先进汽车等多个垂直目标市场[24] - 公司战略是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提升制造能力,并通过云管理分布式制造网络[23]
Nano Dimension(NNDM)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30 23:3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1210万美元,为公司史上最佳季度;全年营收约4400万美元,也是最佳年份,此前年份营收低数百个百分点 [2] - 全年毛利率较去年有所提升,当前为46%,是高毛利率新产品与低毛利率成熟产品的综合结果,长期来看,随着先进技术新产品上市,毛利率有望提升至65% [4] - 2022年有机增长24%,来自三次收购,且2023年第一季度有机增长仍在持续 [5] - 2022年利息收入约1850万美元,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年化超4400万美元,预计将显著影响今年现金消耗 [26] - 2022年负EBITDA为8800万美元,其中5500万美元用于研发投资,预计未来一两年研发投资将放缓 [4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增材制造和增材制造与电子领域新机器目标毛利率超60%,全新产品为65% - 68%,较旧产品降至60%;机器系统和电子产品子系统目标毛利率为55% - 60%;增材电子目标毛利率约40%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行业报告显示,当前市场规模为160亿美元,预计5 - 6年后将达2050亿美元,保守估计未来1 - 2年将达200亿美元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目标是成为市场领导者,凭借协同效应、技术和注重盈利的经营策略,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6] - 行业内最大的两家公司Stratasys和3D规模不大,市值分别约5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且未采取正确措施整合市场,资本配置也不合理 [6] - 公司通过收购整合技术,如将Fabrica和Admatec的DLP技术融合,应用于陶瓷和金属产品;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各产品线以提升机器性能 [20] - 公司旨在通过有机增长和收购实现盈利,目标是成为年营收5亿美元、盈利1亿美元的企业,而非年营收15亿美元、亏损2亿美元的企业 [51] - 公司正在与Stratasys进行收购谈判,同时也在关注另外三家公司 [5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现金状况良好,按当前现金消耗率理论上可维持12.5年,且2023年现金流将大幅改善,很快将实现盈利,而竞争对手Markforged、Desktop Metal和Velo生存时间不足一年 [37] - 与HENSOLDT建立了50 - 50的合作关系,且巴伐利亚州政府考虑为公司在德国的业务提供赠款 [47] - 与IPC合作推进协议标准化,产品符合IPC标准将使公司产品更易被其他公司采购和集成,如同医疗行业的FDA批准 [3][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常在发布财报后几个月召开年度股东大会,预计此次股东大会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举行 [23] - 公司聘请了Greenhill和Lazar两家银行,预计收购将吸引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股东大会何时举行以进行投票? - 公司通常在发布财报后几个月召开年度股东大会,预计此次股东大会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举行 [23] 问题2: 去年说未来几个季度会有分析师覆盖,但至今未看到,以及2022年第四季度利息收入和2023年预期利息收入是多少? - 公司正在进行的两三次收购将吸引分析师撰写报告;2022年利息收入约1850万美元,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年化超4400万美元,预计将显著影响今年现金消耗 [13][26] 问题3: 请重申目标毛利率? - 增材制造和增材制造与电子领域新机器目标毛利率超60%,全新产品为65% - 68%,较旧产品降至60%;机器系统和电子产品子系统目标毛利率为55% - 60%;增材电子目标毛利率约40% [8] 问题4: 能否详细说明收购技术的整合情况? - 公司收购了Global Ink Systems,将其技术和软件集成到其他收购的机器中;还将自身软件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与GIS的Atlas软件包结合 [54] 问题5: 减值是否只是为了使资产负债表价值接近市值,是否考虑了收购业务的潜在现金生成能力? - 由于年末市值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负债,且账面上有无形资产,公司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减值约4000万美元,涉及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这是一个技术会计问题,与具体收购无关 [65] 问题6: 为何不召开股东大会对董事长职位进行信任投票? - 董事长表示只是向股东提出他认为正确的方向,股东可在下次股东大会上投票决定其去留 [43] 问题7: 董事长在视频中称多数股东支持公司业务计划,依据是什么? - 董事长表示未在视频中称多数股东支持业务计划,只知道除安大略湖岸边的两个实体外,90%的股东不支持拆解公司并支付股份的做法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