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Dimension(NNDM)

搜索文档
Nano Dimension(NNDM)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3-31 19: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3.09234亿美元[240]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049.3万美元,较2020年的339.9万美元增加709.4万美元,增幅209%[251] - 2021年公司收入成本为937.1万美元,较2020年的233.4万美元增加703.7万美元,增幅301%[252]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168.6万美元,较2020年的987.8万美元增加3180.8万美元,增幅322%[254] - 2021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271.3万美元,较2020年的659.7万美元增加1611.6万美元,增幅244%[256] - 2021年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964.4万美元,较2020年的2028.7万美元减少64.3万美元,降幅3%[257] - 2021年公司商誉、无形资产及物业、厂房和设备减值约1.4亿美元[259] - 2021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23211亿美元,较2020年的3569.7万美元增加1.87514亿美元,增幅525%[260] - 2021年公司净财务收入为1748.1万美元,2020年净财务费用为1279.7万美元[262] - 2021年公司全年亏损为2.00824亿美元,较2020年的4849.4万美元增加1.5233亿美元,增幅314%[263] - 2021年公司EBITDA为194,745千美元,调整后EBITDA为38,392千美元,净亏损为200,777千美元[282][284] - 2021年,美元/新谢克尔汇率变动5%和10%,将使公司亏损分别增加/减少0.8%和1.5%,预计未来新谢克尔计价费用占比将大幅下降[468] 股权发行收益情况 - 2020年4月28日,公司发行17,858,000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或预融资认股权证,承销商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出售1,204,114份ADS,每份ADS售价0.70美元,预融资认股权证每份0.6999美元,此次ADS销售总收益约1334.3万美元[271] - 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公司通过多次注册直接发行出售216,422,015份ADS,总收益约15.25766803亿美元,向配售代理支付的现金配售费为特定发行所得总收益的3.00% - 7.00%[272] 公司收购情况 - 2021年4月23日,公司收购DeepCube全部股份,支付约40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ADS,其中约1025万美元现金支付给AWZ HLS Fund II, LP,还将向Eli David发行892,465股普通股,交换DeepCube员工持有的股权奖励为299,455份受限股单位(RSUs)[273] - 2021年4月26日,公司收购NanoFabrica全部股份,支付约5490万 - 5940万美元,包括约2300万美元现金、约113万美元递延付款和约336万美元或有付款,交换NanoFabrica员工持有的股权奖励为76,928份RSUs[274] - 2021年11月2日,公司收购Essemtec全部股份,支付约1242万美元现金,其中约218万美元存入托管账户,卖方股东可能获得最高约970万美元的或有对价,还收购了约267万美元的股东贷款[275] - 2022年1月4日,公司收购GIS全部股份,支付约2337.1万美元现金,其中约294.8万美元存入托管账户,卖方股东有权获得约134万美元递延对价和最高约938万美元的或有对价[276] 公司盈利及资金需求情况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自成立以来每个财年均有净亏损,主要通过发行普通股收益为运营融资,认为当前资源至少能满足未来12个月业务需求[277] - 公司经营计划可能因未知因素改变,未来可能需提前寻求额外资金,未来资本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278]
Nano Dimension(NNDM) - 2021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11-25 01:4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目前现金在手为13亿美元,但市值仅为110万美元,市场对公司的估值较低 [52] - 公司目前每年的现金消耗(不包括商品成本)为7000万美元 [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的DragonFly IV机器销售毛利率超过60%,投资回报较为可观 [60] - 公司已在全球售出超过65台完整机器 [9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进行并购,寻找与自身业务协同的公司,如收购Essemtec,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更多相关消息 [8][10] - 公司正朝着成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主导的工业3D机器公司发展,通过购买DeepCube,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器和收购业务中 [27][31] - 公司在材料开发方面取得进展,材料的工作温度范围从原来的0 - 45摄氏度扩展到0 - 100摄氏度,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38] - 公司的收购策略关注新一代的增材制造公司,这些公司与增材制造电子业务相邻,可通过公司的分销渠道销售机器,并利用公司的机器学习知识和系统 [45][46] - 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为IO Tech,该公司年收入不足20万美元,虽有激光沉积技术,但无实质性竞争影响,市场上多为小型初创公司,未构成重大威胁 [92][9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本季度和前九个月是公司至少一年半以来表现最好的时期,业务有很大进展 [5] - 新冠疫情仍有影响,但并非长期挑战,公司会调整销售方式应对 [33][34] - 公司认为增材制造行业的关键挑战是材料开发,公司在这方面有优势且进展良好 [35][38] - 公司有足够资金实施长期产品战略,虽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但整体业务将朝着盈利方向发展 [61][6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股价下跌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在年底为获取税收损失而抛售股票,并非公司基本面问题 [12][13] - 公司目前没有收到收购要约,也不打算用投资者的钱从市场回购股票,未来盈利后可能会考虑 [15][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目前DragonFly IV的销售情况,以及之前感兴趣的客户现在是否仍有兴趣,近期机器发布的反响如何 - 公司CEO表示不清楚之前感兴趣的客户现在的情况,但目前接触到的客户对机器很感兴趣,已有两台机器获得采购订单,老客户对新机器性能也很满意 [18][20] 问题2: 公司是否更像一家AI和机器人公司,以及如果L3Harris、Hensoldt等公司想获得公司少数股权,公司是否接受 - 公司CEO称公司正朝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主导的工业3D机器公司发展,购买DeepCube就是为了应用相关技术;对于少数股权收购,需看具体情况并提交董事会决定,目前无人提出此类要约 [27][26] 问题3: 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 公司CEO认为最大挑战是材料开发,公司在这方面有进展,同时通过并购平衡风险,如收购Essemtec,该公司业务与材料依赖较小 [35][39] 问题4: 材料挑战能否通过研发和收购解决,以及“Type NG”收购策略是否特定于DeepCube - 公司CEO表示材料问题可通过研发和收购解决;“Type NG”指寻找新一代增材制造公司,并非特定于DeepCube,这些公司与公司业务相邻,可利用公司机器学习系统 [41][45] 问题5: 公司如何保护股东利益,阻止股价下跌 - 公司CEO表示会采用部分建议并继续发展业务,因竞争原因不便透露更多想法,部分建议已在实施中 [54] 问题6: DragonFly IV的生产成本、售价和预期使用寿命,以及公司的现金消耗和盈利情况 - 公司CEO称DragonFly IV研发投入为低数百万美元,售价毛利率超60%,投资回报容易;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基于长期规划,目前有足够资金,虽短期内无法盈利,但业务将朝着盈利方向发展;目前每年现金消耗(不包括商品成本)为7000万美元 [59][60][66] 问题7: 能否通过管理层内部购买股票和增加电话会议来稳定股价和加强沟通 - 公司CEO表示自己会努力经营公司,与投资者和股东沟通,股价由市场决定;对于电话会议频率,认为会根据情况安排 [76][70] 问题8: 公司是否有防止敌意收购的措施 - 公司CEO称没有防止敌意收购的措施,若有人大量收购股份获得控制权,股价会回升,股东将受益,自己作为股东也希望股东获利 [79][81] 问题9: 德国可能的封锁是否会影响公司业务,预计影响多久 - 公司CEO称封锁会有一定影响,但非战略阻碍,长期来看业务会向好发展,公司会寻找解决办法 [88][89] 问题10: 公司在技术竞争方面的情况,是否领先竞争对手 - 公司CEO称主要竞争对手IO Tech年收入不足20万美元,虽有激光沉积技术,但无实质性竞争影响,市场上多为小型初创公司,未构成重大威胁,公司在Productronica展会上表现突出 [92][93]
Nano Dimension(NNDM)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8-19 00:1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68%,毛利率较2020年同期提升40% [6] - 公司拥有14亿美元资金用于加速发展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过去六到八个月将研发人力从70人增加到130人,实现了100%的增长 [9] - 公司除研发外,还大力投资市场推广,并将销售和营销团队规模扩大了一倍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增材制造行业规模估计为300亿美元,且处于增长态势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发展围绕并购、加速研发和市场推广变革三个协同轴展开,目前有多项并购正在进行中,但受SEC规定限制暂无法披露 [26] - 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大量资金以创造价值,期望实现指数级增长 [7][8] - 公司技术结合了机器人大脑与自学习、自校正功能,可实现更高产量的3D打印,有望在增材制造行业率先拥有具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 [12][13] - 公司拥有14亿美元财务储备,有足够资金支持发展,无需再进行股权稀释融资 [20][22] - 公司致力于打造环保、经济高效的增材制造行业,计划构建生态友好、智能分布式的增材制造机器网络 [24][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0年受疫情影响,数据基数较低,当前营收和毛利率增长虽有提升,但公司更追求指数级增长 [6] - 公司认为目前的技术变革不会像印刷行业那样耗时30年,有望在几年内实现行业变革 [19] - 公司股价波动受短期投资者和卖空者影响,与公司实际业绩关联不大,长期来看公司业务将经历拐点实现增长 [30][31][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接近发布DragonFly系列的下一款产品,虽延迟约两个月,但性能将优于DragonFly LDM [23] - 公司在材料研发方面取得进展,电子材料的工作温度范围从0 - 50摄氏度扩展到接近 - 30或 - 40摄氏度至80 - 85摄氏度,且介电材料质量提升 [40][41][42] - 公司50%的美国客户来自国防行业,已获得军事规格材料认证,还与德国一家大型国防制造商成立了合资公司 [70][7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更新材料开发情况,包括材料限定数量、不同材料的进展以及应用和潜在市场 - 公司在电子材料(介电和导电)开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材料工作温度范围从0 - 50摄氏度扩展到接近 - 30或 - 40摄氏度至80 - 85摄氏度,介电材料质量提升,具体情况将在未来60 - 70天发布新产品时正式公布 [39][40][42] 问题2: 上次提到接近完成的大型收购情况如何 - 市场上收购价格不合理,公司看过的五家大型收购目标(估值在3400万 - 1.5亿美元之间),除一家小型PCB公司外,均因价格原因放弃,预计半年到一年后价格会下降 [43][44] 问题3: 能否更新潜在收购目标数量 - 潜在收购目标数量达数十个 [55] 问题4: 是否对产品研发进展满意 - 原计划6 - 7月发布的产品推迟了两个月,对此不满意,但考虑到产品研发的复杂性和团队在过去半年的努力,目前感到满意 [56][58] 问题5: 达到业务拐点更依赖收购还是有机增长 - 自然的业务拐点通常来自收购,因为收购具有二元性;但如果推出具有革命性的产品,也能实现有机增长的拐点,公司已有两代新产品在研发中,推出时将成为拐点 [61] 问题6: 公司有资金进行收购,但股价较低,是否考虑向机构募资以进行更大规模收购 - 目前不考虑 [65] 问题7: 公司是否有计划获得军事规格材料认证 - 公司已获得军事规格材料认证,50%的美国客户来自国防行业,还与德国一家大型国防制造商成立了合资公司 [70][72]
Nano Dimension(NNDM) - 2021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5-21 02: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14亿美元资金,短期内不计划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预计未来两到五年为投资者带来三到八倍的回报 [38][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传统业务 - 公司传统业务的销售受疫情影响,近期市场开始复苏,公司在三个地区建立销售和营销团队,几天前售出一台机器,未来有望加速增长 [7] 研发和产品开发业务 - 公司将研发和产品开发团队规模扩大了四倍,并行开发三代机器,包括用于原型制作的DragonFly系列、下一代DragonFly 4以及未来一年半到两年半推出的用于PCB和混合电路制造的新机器 [8][9][10] 并购业务 - 4月公司宣布两项成功收购,目前正在欧洲和美国与四到五家公司进行谈判,并购活动受限于实地考察,随着情况好转,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11][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围绕三个轴心展开,分别是传统业务销售、研发和产品开发、并购,三个轴心相互独立,未来将逐渐融合,产生协同效应和加速增长 [5][6]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并购,将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设备行业从模拟、低效的模式转变为按需数字模式,类似于传统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26][27][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传统业务销售和营销团队的建设速度不满意,但随着客户回归办公室,公司正在加速相关工作,预计下一季度产生效果 [15][16] - 管理层对研发业务的进展感到满意,认为团队具备推动三代机器开发的能力 [19][20] - 管理层对并购业务的进展最为满意,认为目前活动方向正确,随着情况改善,将有更多成果显现 [21] - 公司资金充足,无需额外融资或稀释股权,有望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价值增长,改变电子出版行业 [23][2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两个月前聘请了新总裁Zivi Nedivi,负责全球销售、营销和其他商业活动,自其加入后,业务有所推进 [17][1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A类收购,公司是希望在欧洲和美国分别收购公司,还是可能收购在两地都有业务的公司?被收购公司如何为公司带来增长,是为了供应链基础设施还是转化现有客户?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否是被收购,KLA是否在考虑范围内? - 公司表示欧洲、美国或两地都有业务的公司都在考虑范围内;被收购公司的供应链和现有客户将用于推广公司的机器;公司没有被收购的计划 [31][32] 问题2: 现在预测公司未来的盈亏平衡状态是否太早? - 公司表示未来两年内不会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因为公司拥有14亿美元资金,应将其用于创造价值,为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而不是追求短期的现金流平衡 [36][38][39] 问题3: 公司是否关注过Sigma Lab? - 公司表示不记得被问过该问题,也不了解这家公司 [41][42] 问题4: 公司是否有兴趣与英特尔等公司合作,改变PCB制造的高成本现状? - 公司表示没有兴趣 [47] 问题5: 公司在新机器的导电墨水方面是否有新的重大突破? - 公司表示在导电墨水方面有进展,但出于竞争考虑未公布,目前主要的研发重点是介电墨水,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通过添加多种材料改善了其电气特性和强度 [56][57]
Nano Dimension(NNDM)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3-12 03:4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营收约340万美元,是前一年的50%,主要来自现有客户机器升级、耗材购买、服务合同以及新的NaNo - 服务 [6] - 公司已筹集资金15亿美元,计划将超50%用于并购,剩余用于有机增长,不过该比例可能随并购情况变化 [10][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机器销售方面,2020年因疫情影响销售较少,但非机器业务表现良好,包括客户机器升级、耗材及服务合同等收入 [6] - 3D打印业务,与主要汽车公司和5G天线领域有合作,有相关合同,后续有进展会进行公布 [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客户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近两三个月情况变差;美国市场处于稳定状态;东亚市场开始有起色,公司在季度末售出了机器 [3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改变有70年历史、不环保且低效的PCB行业,将其转变为数字行业,该行业规模约300亿美元,包括PCB组装 [15] - 并购战略上,公司正在进行密集的并购活动,已签署多份意向书,同时对多个并购项目进行尽职调查,但不会因股价波动或外界压力而加速并购,会谨慎在合适时机和价格进行操作,目标是收购A、B、C三类公司的100%股权,以整合技术和渠道,为行业拐点做准备 [12][62][63] - 产品研发方面,聚焦材料和机器研发,材料研发致力于使其接近军事、工业和商业规格,通过混合材料如陶瓷等改善材料特性并申请专利;机器研发目标是使机器和材料达到第4、5阶段,实现量产,现金储备可能加速这一进程,尤其在机器硬件方面,公司考虑收购中欧相关公司 [35][47][48] - 市场拓展上,公司专注于PCB行业高端10% - 12%的细分市场,规模约250 - 300亿美元,未来计划拓展到相邻的3D打印微机械领域,面向国防、航空航天、高端汽车和医疗等行业 [87][8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行业价格未来会下降,公司将利用资金和业务计划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对并购进展感到鼓舞,相信公司能成为改变行业的领先企业并获得合理估值 [11][20][19] - 对于新冠疫情,欧洲市场客户完全关闭且情况恶化,美国市场稳定,东亚市场有好转迹象,公司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 [3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NASA和L3Harris合作,进行高性能电子设备的3D打印,相关组件被送往太空测试,但并非在太空进行3D打印 [41] - 公司机器销售价格上涨且无竞争压力,从与潜在客户首次沟通到预算分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6 - 9个月,国防或政府客户约9个月,非国防、商业或大学客户少于6个月 [83] - 公司预计今年不会宣布股息 [81] - 今年夏天将推出最先进的DragonFly机器,材料性能、机器稳定性和软件功能等方面都将有显著提升,同时在夏季前还会发布软件更新,使设计师能充分利用机器能力 [98][99][10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讨论未来至少6个月的直接发行策略,公司是否有足够资金执行收购计划? - 公司有足够资金执行当前战略 [25][28] 问题2: 能否提供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指引以及2021年营收增长指引? - 不能提供相关指引 [29][30][33] 问题3: 在5G天线3D打印方面是否有增长兴趣和签约合同,是否与主要汽车公司合作? - 公司与该领域主要企业有合作,有相关合同,后续有进展会进行公布 [34] 问题4: 公司最近申请的陶瓷集成专利情况如何? - 公司专注于材料研发,通过混合材料如陶瓷等改善材料的电气、绝缘和导电特性,申请专利是为保护相关解决方案 [35][36] 问题5: 新冠疫情消散对公司营收增长和业务执行是否有积极影响? - 欧洲市场客户完全关闭且情况恶化,美国市场稳定,东亚市场有好转迹象,公司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有变化会进行公布 [37] 问题6: 公司能否提供3D打印在太空的相关细节? - 公司不进行太空3D打印,而是与NASA和L3Harris合作,在地面进行3D打印高性能电子设备组件,这些组件被送往太空测试 [41] 问题7: 是否有私人航天公司追求新技术? - 公司主要与NASA和Harris合作,未提及与私人航天公司合作情况 [43] 问题8: 公司计划在并购和有机增长上分别投入多少资金,现金储备是否会加速发展进程? - 目前计划超50%资金用于并购,剩余用于有机增长,比例可能随并购情况变化;现金储备可能加速机器硬件研发进程,但材料研发主要依靠内部投入 [46][48][49] 问题9: 客户是否会因不需要快速生产而选择传统生产方式,而非公司的机器? - 公司未收到此类反馈,客户希望材料研发加速,以便用于自身产品生产,同时希望机器产量和吞吐量提高 [51] 问题10: 新冠疫情对公司潜在可寻址市场有何影响? - 公司机器处于早期采用阶段,用于概念验证和早期原型制作,与成熟的3D打印机器不同,疫情导致客户放缓研发和减少相关开支 [56][58][60] 问题11: 公司的并购策略是收购多家优质公司的大量股份,还是专注于收购一家公司? - 公司专注于收购目标公司100%股权,以整合技术和渠道,目前正在与多家公司进行谈判和尽职调查,但不会进行大规模收购 [62][63] 问题12: 之前接近收购的公司延迟收购是因为市场估值还是有更具竞争力的目标公司? - 部分公司因对自身估值过高而被放弃,目前已签署意向书的项目在价格上无问题,但最终能否完成收购取决于尽职调查结果 [68][69][70] 问题13: 公司如何控制原材料供应链? - 公司供应链来自西方,主要在以色列和美国的研发和制造设施进行生产,未出现供应链中断问题 [74][76] 问题14: 今年是否会有股息公告? - 今年不会宣布股息 [81] 问题15: 从客户下单计划到实际下单的时间间隔是多久? - 平均时间间隔为6 - 9个月,国防或政府客户约9个月,非国防、商业或大学客户少于6个月 [83] 问题16: 公司是否有计划进入其他行业并扩大业务范围? - 公司专注于PCB行业高端细分市场,未来计划拓展到相邻的3D打印微机械领域,面向国防、航空航天、高端汽车和医疗等行业 [87][88][89] 问题17: 公司研发团队认为未来一年左右能否制造出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机器? - 公司不参与中国大规模、低成本的模拟生产,目标是高混合、低产量的生产领域,预计在2年内实现,目前已有机器被用于早期生产,下一代机器将专注于产量、可重复性和吞吐量 [92][93][95] 问题18: 今年夏天即将推出的下一代DragonFly机器有哪些特点? - 该机器将是最先进的DragonFly机器,材料性能、机器稳定性和软件功能等方面都将有显著提升,包括材料导电性提高3 - 4倍、软件更新使设计师能充分利用机器能力等 [98][99][100]
Nano Dimension(NNDM)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2021-03-11 20:37
财务亏损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1.08457亿美元[219] - 2020年经营亏损3569.7万美元,较2019年的1483.5万美元增加2086.2万美元,增幅141% [229][237] - 2020年综合亏损总额4849.4万美元,较2019年的835.3万美元增加4014.1万美元,增幅481% [229][240] - 2020年公司净亏损48494000美元,利息收入 - 248000美元,折旧和摊销2658000美元[268] - 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实现盈利,主要通过发行普通股融资,认为当前资源至少能满足未来12个月业务需求[257] 收入与成本变化 - 2020年全年收入339.9万美元,较2019年的707万美元减少367.1万美元,降幅52% [229][230] - 2020年全年成本233.4万美元,较2019年的508.4万美元减少275万美元,降幅54% [231] 费用变化 - 2020年研发费用987.8万美元,较2019年的808.2万美元增加179.6万美元,增幅22% [229][233] - 2020年销售和营销费用659.7万美元,较2019年的546.9万美元增加112.8万美元,增幅21% [229][235] - 2020年一般及行政费用2028.7万美元,较2019年的327万美元增加1701.7万美元,增幅520% [229][236] 财务费用情况 - 2020年净财务费用1279.7万美元,2019年为净财务收入648.2万美元 [229][239] 资金获取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发行普通股、认股权证和可转换票据获得7.45145亿美元资金,现金及银行存款分别为5.85338亿美元和8559.6万美元 [245] - 2020年2月7日,公司发行2588318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每份价格1.50美元,总收益约3882477美元[254] - 2020年4月28日,公司发行17858000份ADS或预融资认股权证,另行使超额配售权出售1204114份ADS,每份ADS售价0.70美元,预融资认股权证每份0.6999美元,总收益约13343000美元[255] - 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公司通过多次注册直接发行出售216422015份ADS,总收益约1525766803美元,支付给配售代理的现金配售费为特定发行总收益的3.00% - 7.00%[256] 负债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总计3766000美元,认股权证负债11986000美元,政府补助负债1076000美元[262] EBITDA相关情况 - 2020年公司EBITDA为 - 46084000美元,调整后EBITDA为 - 12566000美元[264] 未来资本需求 - 公司未来资本需求取决于研发活动进展和成本、产品推出进度、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258] 表外安排情况 - 公司目前没有表外安排[261] ADS与普通股比例变更 - 2020年6月29日,公司ADS与普通股的比例从1份ADS代表50份普通股变更为1份ADS代表1份普通股[27]
Nano Dimension (NNDM)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
2021-01-16 05:03
业绩总结 - 截至2020年12月12日,公司现金储备为430.9百万美元,且无债务[18] - 2019年公司收入增长约39%,与前一年相比[21] -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收入为13.598百万美元[21] - 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消耗品收入呈现正增长趋势,验证了其经常性收入商业模式[23] 用户数据 - 公司已售出约60台3D打印系统,显示出市场需求[19] - 公司提供的NaNoS℠服务可快速交付复杂的高性能电子产品,服务覆盖全球[25] - 公司客户包括3家多亿美元的国防制造商和多个领先的研究机构[53] 未来展望 - 预计到2021年,3D打印电子市场将达到5.92亿美元[46] - 专业PCB原型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3亿美元[46] - Nano Dimension的3D打印电子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3亿美元,主要由专业PCB原型市场主导[10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研发方面投资约80百万美元,历时6年[21] - 公司拥有超过12项已授予专利和超过30项专利申请,具备首发市场优势[19] - Nano Dimension的高性能电子产品(Hi-PEDs™)的原型时间正在缩短,且能够在内部制造多层产品[10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在2021年扩展其原型/制造服务业务,以促进DragonFly的销售[51] - 公司通过内部快速原型制作和生产,确保知识产权安全,缩短市场时间[85] - 公司在COVID-19疫情后,计划将供应链转移到内部,以应对全球供应链的中断[89] 负面信息 - 由于COVID-19,许多客户的资本支出(CapEx)部署被推迟,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49]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采用“刀片-刀片”商业模式,随着系统安装基数的增长,消耗品的经常性收入也在增加[23] - 传统PCB原型的交付时间为7到21天,而Nano Dimension的快速原型制作可在几天内完成[36][40] - 通过将DC-DC升压转换器作为PCB的集成部分,可以减少表面积使用和组装时间[158]
Nano Dimension(NNDM) - 2020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0-11-13 04:0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目前拥有超过1亿美元现金,足够用于收购计划和激进的产品开发计划 [16] - 本季度公司支出接近400万美元,每月约125万美元,随着业务推进后续支出会更高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开展的NaNo服务业务规模较小,收入处于数十万级别而非数百万级别,较上次的5.2万美元有所增长 [23][24] - 本季度公司在澳大利亚和亚太另一国家各售出一台机器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太地区在第四季度初开始有机器销售,而欧洲因二次宵禁市场关闭,美国市场受疫情影响发展缓慢,客户在资本支出上较为谨慎 [5][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决定减少营销投入,将资金用于加速产品开发,预计市场在2021年年中复苏,届时公司将推出新机器,下一代机器预计在2022年初或年底推出 [9][10][12] - 公司正在关注并购机会,已对50家公司进行研究,认为自身优势明显,竞争对手落后约1.5 - 2年 [13][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受疫情影响,今年财务和营收状况不佳,但市场有复苏迹象,预计疫苗接种将推动市场恢复,公司对未来成功充满信心 [5][10][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有已收款但未安装的机器,原因是客户办公室未开放 [9] - 公司与大型机构合作开展特殊项目,这些机构是机器和公司的潜在买家 [1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本季度支出与上季度预计支出差异大的原因 - 公司此前每月支出约100万美元,后降至80万美元,本季度约240万美元,筹集资金后加速产品开发投入,后续支出会更高 [20][21][22] 问题: 本季度NaNo服务的数量 - 公司未单独公布NaNo服务数据,其收入处于数十万级别,非数百万级别,业务开展约三个月 [23] 问题: 公司预计2022年开发Mil - Spec材料,此前卖给国防承包商的机器他们用的是什么材料 - 国防承包商目前使用机器进行原型制作和概念验证,可使用非Mil - Spec材料,若有特定应用能承受低于Mil - Spec标准,也会采用这些材料投入生产 [28][29][30] 问题: 目前卖给国防承包商的机器是否仅用于原型制作而非小批量生产 - 目前主要用于原型制作,机器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但材料未达特定公司标准,当材料符合商业、工业和军事规格时,机器将进入生产阶段 [29][30][31]
Nano Dimension(NNDM) - 2020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0-08-14 00:5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接近零,仅为几十万美元,原因是未售出任何机器 [5] - 销售和营销费用低于预期,公司已从两个月前开始控制相关支出 [8] - 公司员工总数从69 - 70人增加到80人左右,主要是研发人员增加,销售和营销人员有所减少 [22] - 未来一年半内无净利润,但会有毛销售额、收入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43][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机器销售业务在第二季度未实现销售,预计业务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前不会恢复 [5][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恢复速度稍快,已开始与公司合作;中国市场领先;美国大企业原计划7月初加速业务,但未实现 [5] - 大型电子制造商受关税战和疫情影响,希望缩短供应链,将生产尤其是原型制作和早期生产转移到美国和欧洲,这一趋势为公司带来机会 [13][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调整业务计划,利用市场低迷期,计划在三到四个季度后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使产品更符合商业和工业规格 [11] - 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规模在45天内增加50%,主要为化学和物理领域的博士 [12] - 自6月中旬开始进行并购工作,已接触和研究55家公司,考虑收购、购买原始设备制造商产品和技术或进行合并等方式 [17][19] - 公司产品面临市场教育问题,需向市场证明其性能优于传统印刷电路板行业,而非与其他类似机器竞争 [28][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目前市场受疫情和美国选举影响,预计业务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前不会恢复,但如果情况好转会调整业务假设 [6][7] - 公司虽短期内营收低,但将费用投入产品价值投资,待市场恢复后会有回报,并非糟糕的财务表现 [36] - 若未来四年无收入,公司仍能正常运营 [6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机器可大幅缩短印刷电路板生产时间,如HENSOLDT公司使用传统方法生产特定型号需约四个月,使用公司机器仅需8 - 10天,时间缩短约93% [53][54] - 公司有三个项目在推进,PIK和MARK项目针对现有机器进行性能和可靠性提升,成本不一定增加;Next - Gen项目是新一代机器,性能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71][72] - 公司3D打印技术在航天领域有机会,已为Harris公司生产产品并将送往太空测试,待材料符合军标后市场将进一步打开 [75][7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减少员工能节省多少运营费用,未来是否会继续减少员工? - 公司并非减少员工,而是增加了员工,主要是研发和技术人员增加,销售和营销人员有所调整,公司总人数从69 - 70人增加到80人左右 [21][22] 问题2: 这是成本节省还是收支平衡? - 公司运营成本与之前相似 [23] 问题3: 是否放弃销售预期? - 公司仍预期有销售,虽减少了销售团队扩张计划,但销售团队仍比年初大,且有大量潜在客户线索 [25][27] 问题4: 公司机器已有突破技术,为何不能体现竞争优势? - 公司机器独一无二,但市场需要教育,需证明其性能与传统印刷电路板相当,目前面临客户无法到办公室和资本支出冻结的问题 [28][29] 问题5: 是否考虑对“圣杯客户”采用亏损领先策略? - 特斯拉和英特尔不是公司客户,公司目标行业为国防、学术、医疗等,公司可通过价格、材料、维护成本、租赁等方式灵活调整,无需采用亏损领先策略 [31][32] 问题6: 未来三个季度是否预期财务表现糟糕? - 公司预期收入很低,但将费用投入产品价值投资,并非糟糕的财务表现 [33][36] 问题7: 未来一年半净利润是否为负? - 未来一年半内无净利润,但会有毛销售额、收入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43][46] 问题8: 关于生产时间减少97%的信息有无更多资料? - 机器目前用于制造原型,以HENSOLDT公司为例,传统方法生产特定型号需约四个月,使用公司机器需8 - 10天,时间缩短约93% [53][54] 问题9: 能否找到展示产品工作原理的视频? - 可在YouTube搜索“Nano Dimension”,能找到10 - 12个相关视频,视频会展示生产时间等细节 [56][57] 问题10: 若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公司从运营角度能维持多久? - 若未来四年无收入,公司仍能正常运营 [63] 问题11: 改进机器会带来怎样的性能和成本变化? - PIK和MARK项目针对现有机器改进,成本不一定增加;Next - Gen项目是新一代机器,性能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71][72] 问题12: 公司印刷技术能否与Harris公司和Jeff Bezos的卫星项目合作? - 航天行业是公司目标市场之一,公司已为Harris公司生产产品并将送往太空测试,待材料符合军标后市场将进一步打开 [75][77] 问题13: 下一代产品是针对印刷电路板设计还是生产? - 下一代产品将更侧重于早期生产和小批量生产 [83]
Nano Dimension(NNDM) - 2020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0-05-15 00:4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7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70万美元,主要因新冠疫情影响失去销售3 - 4台机器的机会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机器销售受疫情冲击,中国原本是主要潜在买家市场,但因疫情机会丧失;墨水销售相对尚可,但因机器在季度中期接近停产,墨水销售未达应有水平;机器升级业务体现了客户对公司技术和发展方向的信心,客户愿意投入3.5 - 5.5万美元进行升级 [7][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客户完全停滞,如同冬眠的熊,产品运输也因办公室关闭受阻 [9] - 欧洲市场比美国稍好,但客户仍有诸多紧急事务,购买新机器等业务优先级较低 [10] - 远东市场领先于美国和欧洲,已开始谨慎洽谈业务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围绕两个核心:一是认为当下保存的现金在疫情恢复时价值更高,所以要节约现金;二是在产品路线图开发和美国销售组织建设上不节省资金,为市场复苏做准备 [13] - 公司将减少在客户关怀支持、机器制造方面的支出,降低运营和制造成本,因有足够库存可满足未来6 - 12个月的机器制造需求;但墨水制造照常进行,尽管很多机器停产,但墨水需求尚未下降,预计本季度会下降随后回升 [14][15][16] - 公司正将经销商销售模式转变为直销模式,认为过去两年经销商模式是公司最大失误,导致销售增长受限,公司将与经销商协商重新销售其手中的机器并达成盈利安排 [31] - 公司机器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概念验证和原型制作,供研究机构和大型高科技公司内部电子研发使用;二是用于早期生产,公司期望未来1.5年机器能更多用于早期和短期生产,成为印刷电路板的数字制造设备 [34][3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预计本季度营收不佳,但认为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业务有望开始恢复正常,希望今年夏天业务能有所不同 [12] - 公司举办的欧洲用户组会议非常成功,有55名客户参与,客户在机器应用开发上比公司更先进,公司计划更频繁地举办此类线上用户组会议 [18][19][20] 其他重要信息 - 约三周前公司完成公开募股,期间CEO进行路演,有50多场会议 [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两款机器Pro和LDM的能力差异,以及差异是升级还是全新机器 - 公司最早推向市场的是DragonFly Pro,该机器存在打印头易堵塞问题,需人工清理,无法实现24/7工作;后来开发的DragonFly LDM解决了此问题,它有自动清洁打印头的软硬件系统,可近乎24/7工作,Pro可升级为LDM,升级费用为3 - 5万美元,目前超50%的机器已升级,预计未来一两个季度完成大部分升级 [23][25][26] 问题: 市场上总共有多少台机器 - 市场上共有57 - 58台机器 [28] 问题: 57 - 58台机器代表多少不同客户 - 代表30 - 40个不同客户,只有少数客户拥有超过1台机器,其中约14 - 15台机器在经销商手中,公司将与经销商协商重新销售这些机器 [31] 问题: OEM制造商是否会在其设施中使用公司机器,还是更多作为企业内部研发举措 - 公司机器并非用于微芯片(半导体)制造,而是用于PCB特殊设备;机器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概念验证和原型制作,供研究机构和高科技公司内部研发使用;二是用于早期生产,公司预计疫情后大企业将生产从远东迁回本土,公司机器可作为数字制造设备用于早期和短期生产 [33][34][35] 问题: 机器是否会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永久生产线 - 答案是肯定的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