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升药业-B(0256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8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25年3月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9] - 2024年公司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上市许可并获受理[10] - 公司于2018年11月成立,拥有一款核心产品及两款其他在研候选药物[15] - 公司于2018年11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5年3月21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8][10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为9,8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35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764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3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06,69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7,184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 - 182,24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49,57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288,967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 - 1.95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67元人民币,2022年为 - 3.09元人民币[13]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1.14亿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人民币9900万元[46] - 公司2024年录得其他收益净额人民币240万元,2023年录得其他亏损净额人民币1.067亿元[47] - 公司2024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8224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4957亿元[46] - 公司年内亏损2024年为人民币1.8224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4957亿元[46] - 年内亏损由2023年的人民币2.496亿元减少27.0%至2024年的人民币1.822亿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研究及开发成本为 - 90,5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57,69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179,546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9050万元,其中隆培促生长素4760万元、那韦培肽2010万元、帕罗培特立帕肽2280万元[29] - 2024年研发开支中合同成本3464.7万元、原材料及耗材1180.6万元、员工成本3418.5万元等,2023年合计为5769万元[30] - 公司研究及开发成本由2023年的人民币5770万元增加56.9%至2024年的人民币9050万元[50] - 公司管理费用由2023年的人民币7990万元增加8.1%至2024年的人民币8640万元[51] - 公司财务费用2023年及2024年分别为人民币30万元及人民币20万元,保持相对稳定[52] - 上市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1630万元增加6.7%至2024年的人民币1740万元[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58名全职雇员,均位于中国(包括港澳台),2024年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988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6660万元[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用于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已在2022年4月完成中国3期关键性试验,2024年1月18日提交BLA,2024年3月7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年底获批后开始商业化活动[16][20][21] - 那韦培肽用于治疗软骨发育不全,中国2期临床试验双盲期试验于2023年11月完成,2024年4月完成开放标签阶段最后一位患者的最后一次访视,预计将向国家药监局提交NDA[16][21] - 帕罗培特立帕肽用于治疗成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2023年1月完成3期关键性试验双盲期试验,预计2025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NDA[16][21] - 隆培促生长素治疗3至17岁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每位受试者接受52周治疗,52周AHV高于短效人生长激素[19] - 隆培促生长素注射频率为每周一次,相比每日一次人生长激素,可能提高儿童患者给药依从性[19] - 那韦培肽是治疗中国2至10岁软骨发育不全儿童患者的疾病修复疗法,已完成2期临床试验双盲期,达主要终点[23] - 帕罗培特立帕肽用于治疗成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正在中国进行3期关键性试验,2023年1月完成双盲期,达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24] - 公司是生物制药公司,有三款候选药物管线,均从Ascendis Pharma授权引入[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尚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商业化前也不会产生[136] - 2024年公司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总额为4540万元,约占采购总额61%,2023年分别为3000万元和45%[136] - 2024年公司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总额为2060万元,约占采购总额28%,2023年分别为1770万元和26%[1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核心产品可能于2025年下半年获BLA批准并在同年晚些时候商业化,计划增加商业团队人员[32] - 公司与上药控股订立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8月与和睦家医疗达成战略合作[32] - 公司短期从Ascendis Pharma获核心产品商业药物供应,中期与药明生物合作,技术转移及本地化预计2027年完成[33] - 公司开发的DCD技术完成后药明生物将有能力生产核心产品,地产化产品预计2028年商业化[33] - 2025年底获BLA批准后至2028年,公司预计向Ascendis Pharma采购核心产品进行商业化供应[3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72.3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20.2百万元),截至年报日期未更改用途计划及动用款项[130] - 隆培促生长素进口BLA注册预计使用所得款项43.4百万元(占比7.0%),至2025年底使用[132] - 隆培促生长素本地制造产品研发预计使用所得款项126.5百万元(占比20.4%),至2026年底使用[132] - 隆培促生长素新适应症扩展研发预计使用所得款项196.6百万元(占比31.7%),至2027年底使用[132] - 隆培促生长素商业化供应预计使用所得款项154.4百万元(占比24.9%),至2026年底使用[132] - 帕罗培特立帕肽研发与监管申请预计使用所得款项47.1百万元(占比7.6%),至2026年底使用[132] - 那韦培肽中国2期试验研发预计使用所得款项11.2百万元(占比1.8%),至2026年底使用[132] - 一般营运资金预计使用所得款项41.0百万元(占比6.6%),至2027年底使用[132] - 公司自成立各年度均有亏损,预计未来几年继续亏损,可能永远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145] - 公司候选药物均未在中国(包括港澳台)获上市批准[145] 公司人员与治理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卢安邦先生于2018年11月7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兼CEO,拥有超31年全球生物制药开发经验[78] - Michael Wolff JENSEN先生于2021年1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负责战略规划等指导[79] - Jan Møller MIKKELSEN先生于2018年11月7日获委任为董事,创立Ascendis Pharma A/S并担任多职[82] - 付山先生于2018年11月获委任为董事,自2013年10月起担任Vivo Capital LLC的联席CEO及大中华区CEO [86] - 截至2024年3月,付山先生担任Genetron Holdings Limited的董事,该公司于2024年3月退市[87] - Michael J. CHANG先生41岁,2023年12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2年8月起任职于Vivo Capital LLC,现是管理合伙人[89] - 曹弋博先生42岁,2021年1月8日获委任为董事,2021年3月27日重新任命为非执行董事,自2017年7月起担任红杉中国的董事总经理[90] - YAO Zhengbin (Bing)博士59岁,2021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1年6月起担任ArriVent BioPharma, Inc.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92][94] - 陈炳钧先生61岁,2021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4年8月起担任药明巨诺(开曼)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95][96] - 倪虹女士52岁,2021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1年3月起担任知乎的独立董事[98] - 陈军博士55岁,2021年4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商务官,曾在礼来中国、美敦力、诺和诺德等公司任职[101] - Michael J. CHANG先生200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0] - 曹弋博先生2005年7月及2007年7月分别获得北京大学药学学士学位及理学(临床药学专业)硕士学位[91] - YAO Zhengbin (Bing)博士1989年7月获得安徽医科大学免疫学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6月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学位[95] - 陈军博士1992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1997年5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学位[101]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在任董事须轮席告退,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150]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同初始任期为自上市日期起计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7] - 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署的委任书有效期为自上市日期起计三年[158] - 公司已购买责任保险,为董事提供适当保障范围[155] 公司股权与激励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卢安邦先生拥有500万股股份好仓,持股比例4.4%[165]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数为113,926,864股[165] - 截至年报日期,Ascendis Pharma A/S拥有41,136,364股股份好仓,持股比例36.11%[168] - 截至年报日期,Ascendis Pharma Endocrinology Division拥有20,568,182股股份好仓,持股比例18.05%[168] - 截至年报日期,Ascendis Pharma Growth Disorders拥有7,713,068股股份好仓,持股比例6.77%[168] - 截至年报日期,Ascendis Pharma Bone Diseases拥有12,855,114股股份好仓,持股比例11.28%[168] - 截至年报日期,Vivo Capital IX (Cayman), LLC.拥有37,167,064股股份好仓,持股比例32.62%[168] - 截至年报日期,已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向24名承授人授出相当于8,905,500股股份的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175] - 截至年报日期,卢先生获授相当于5,000,000股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其他承授人获授相当于3,905,500股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175] - 股权激励计划项下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不会对股东股权产生摊薄效应,也不影响每股盈利[176] - 自上市日期起至年报日期,无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同意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的奖励[177]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旨在使参与者利益与集团利益一致,鼓励及留住参与者,无附带业绩目标[181] - 董事会或其代表认为对集团有贡献的个人/实体,符合条件收取奖励,但部分受当地法规限制[182] - 奖励给予参与者有条件权利,可取得股份或等值现金,包括股息现金收入[183] - 授予董事等关联人士奖励,需经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公司遵守相关规定[185] - 基于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等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为10,659,500股,约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4%[186] - 当前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可能发行最高股份数为2,399,500股,约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1%[186] - 授予服务供应商奖励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计划授权限额的3%[186] - 12个月内根据相关计划授予参与者最高股份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90] - 奖励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但新入职补偿等5种情况除外[192] - 公司控制权变动时,董事会可决定提前奖励归属日期;特定参与者需在终止雇佣后3或6个月内处置股份[19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至2035年3月21日止,董事会可提前终止[194] 公司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研发团队由30名全职雇员组成,约43%拥有博士学位或医学博士学位,平均拥有超14年药物及内分泌疗法临床开发经验[28]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于中国(包括港澳台)拥有自Ascendis Pharma获得的53项已发布专利及61项待决专利申请的独家许可,还持有与隆培促生长素相关的两项独有待决专利申请,共同拥有与容器密封系统开发相关的两项已发布专利及十项待决专利申请[37]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于中国(包括港澳台)拥有127个注册商标及4个待决商标申请,拥有域名www.visenpharma.com [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投资价值占集团资产总值5%或以上)[72] - 截至年报日期,除招股章程及年报披露外,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74] - 报告期后,除年报合并财务报表附注29披露外,集团不知悉重大影响事件[75] -
环能国际(0110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7
Contents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 3 | | --- | --- | --- |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 6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8 | | 企業管治報告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 | 26 | | 董事簡介 Directors Profile | | | 49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董事會報告 | | 56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 | 69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 | 綜合損益表 | 76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 | 綜合其他全面收益表 | 78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 ...
联洋智能控股(0156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5
宏观市场数据变化 - 2024年银行业科技支出增速从前期21%回落至个位数区间[6] - 2024年全球GDP增速放缓至2.4%,中国银行业科技支出增速从前期两位数大幅回落[46] - 中国金融科技市场预计以12%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突破人民币5800亿元[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约1.69亿港元,2023年为5.6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70.0%[10]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4.96亿港元,2023年为1.32亿港元[10]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约26.6港仙,2023年为6.1港仙[1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每股负债净值约为0.05港元,2023年为资产净值0.22港元[12] - 2024年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1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1.00629亿港元,较2023年的4.0239亿港元减少,毛利率约59.6%,2023年为71.4%[2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约150.7万港元,较2023年的263.8万港元减少[2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益约2484.7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约9484万港元[2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3.57606亿港元,2023年无[2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7142.6万港元,较2023年的114.7万港元增加[24]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约2050.9万港元,较2023年的1093.6万港元增加[2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资产约1.12827亿港元,较2023年的4.95369亿港元减少,流动负债净额约1.41937亿港元,2023年为2118.4万港元[2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总额约为1.49亿港元,2023年为5.96亿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总借款中约8068.3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2023年为527.7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1倍,2023年为0.7倍;流动比率约为0.8倍,2023年为1.0倍[2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1.10032亿港元,2023年为4.31465亿港元[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核数师审计服务酬金约为130万港元(2023年:265万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约为95万港元(2023年:106万港元)[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大数据服务分类营收约1.6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大幅回落[6] - 2024年公司大数据服务收入约1.68亿港元,2023年为5.61亿港元;第三方支付服务收入约116万港元,2023年为214万港元[10] - 2024年大数据服务分类收益约1.67673亿港元,较2023年的5.61399亿港元减少约70.1%,分类亏损约3.60468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约4943.5万港元[18] - 2024年第三方支付服务分类收益约115.9万港元,较2023年的214万港元减少约45.8%,分类亏损减少至约1.04138亿港元,2023年为1.23657亿港元[19]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顾中立先生38岁,2021年7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7月30日获委任为主席[51] - 王邦宜博士51岁,2022年12月22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52] - 李云九先生52岁,2025年2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裁[53] - 金培毅先生39岁,2021年7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55] - 施少鸣先生53岁,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56] - 施嘉豪先生32岁,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56] - 徐艳琼女士38岁,2021年12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3年财务管理专业经验[57] - 容海恩女士47岁,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现为上海市政协委员[57][58] - 苏清栋先生51岁,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企业管理、金融投资经验,2024年12月起任蜡笔小新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王邦宜博士2024年4月获委任为新耀莱国际集团执行董事及主席,2024年6月辞任[60] - 李云九先生于2025年2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6] - 施少鸣先生于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6] - 施嘉豪先生于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6] - 董騮煥博士于2024年10月2日失去董事资格[76] - 容海恩女士于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苏清栋先生于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用172名雇员,2023年为171名[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66名女性雇员,占雇员总数的38.4%,106名男性雇员,占雇员总数的61.6%,男女比例约为62:38[136] 公司股权相关信息 - 施先生父亲目前持有223744000股本公司股份,相当于公司现有已发行股份约21.00%[56] - 2024年12月31日施少鸣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307.7777万股,权益百分比为2.17%[84] - 2024年12月31日,施清流先生持有公司223744000股股份,占比21.00%;Lian Yang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76092789股,占比7.14%[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065454100股[104] 公司股份计划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月9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董事会授出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0%,可向选定承授人授出股份数上限不得超1%[85]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终止,截至该日及年报日期,无奖励股份授出[87]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数目为47,648,366份,该年度无购股期权授出[88] - 购股期权计划自2021年6月30日起10年内有效,至2031年6月29日营业结束时届满[91] - 董事会可在购股期权计划采纳日起10年内随时向参与者要约授出购股期权,要约须7日内接纳,参与者接纳要约应付1.00港元[92] - 购股期权认购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93] - 行使购股期权及其他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10%[94] - 公司可更新10%限额,更新后行使所有购股期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批准日已发行股份的10%[94] - 公司可寻求股东批准授出超10%限额的购股期权,超出部分仅可授予特别指定参与者[94] - 行使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期权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94] - 任何12个月期间,因行使授予参与者的购股权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95] - 承授人可在要约日期起计10年内行使购股,无最短持有期限和表现目标要求[96]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7340000股,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1.60%[97] - 2024年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其他购股,无股票挂钩协议[100][101] 公司运营相关信息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2024年5月31日曾披露未能符合上市规则第14章[62] - 集团大部分经营资产位于中国,预期大部分营业额来自中国业务,业绩受中国经济、政治及法律发展影响[63] - 集团用以计值及结算的货币为人民币,人民币贬值会影响境外股东股息价值,目前无对冲活动[65]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第88至89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6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无)[68] - 集团及公司年内储备变动详情载于第92页的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69]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在香港发行总额为46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票息率为每年6.0%,期限18个月,转换价每股2.40港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客户收入总额占集团总收入约80.6%,最大客户占约72.1%[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集团总销售成本约93.9%,最大供应商占约46.9%[108] - 2024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07] - 本年度集团捐款约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114] 公司董事会相关信息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确认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21] - 年内公司举行十一次董事会会议,王邦宜博士、施少鸣先生等出席率达100%,董騮煥博士出席率25%[126] - 顾中立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0/11,出席率91%[126] - 金培毅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8/11,出席率73%[126] - 苏清栋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4,出席率75%[126]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合适责任保险[132] - 董事须根据公司细则,在股东周年大会上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及接受重新选举[133] - 公司鼓励全体董事参加外部论坛或相关主题培训课程进行持续专业发展[131]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等多因素[134] - 董事会九名成员中,两名为女性[135] - 董事会已成立薪酬、提名、审核三个委员会协助履行职责[140] - 公司年内薪酬委员会共举行四次会议,徐艳琼女士、顾中立先生出席率100%,容海恩女士出席率100%,李纲先生出席率100%[142] - 公司年内提名委员会共举行三次会议,容海恩女士出席率100%,顾中立先生出席率100%,徐艳琼女士出席率100%,李纲先生出席率100%[147] - 公司年内审核委员会共举行两次会议,徐艳琼女士出席率100%,容海恩女士出席率100%,施平博士出席率100%,李纲先生出席率100%[152] - 薪酬委员会现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提名委员会现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6] - 审核委员会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1] - 2024年公司秘书王英杰先生出席专业培训,符合上市规则第3.29条规定的培训要求[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挑选及委任外聘核数师无意见分歧[155]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156] 公司股东相关信息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6月27日举行,通告在会议举行至少20个营业日前发送给股东[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顾中立、王邦宜、金培毅、徐艳琼、施平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1/1,董騮煥为0/1[164]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2日举行,通告将在大会举行至少20个营业日前发送给股东[166]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呈交后2个月内举行[168] - 公司制定股东沟通政策,2024年适时在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发公司通讯及监管公告[170]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信息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2024年年报财政年度一致[173] - 报告范围涵盖大数据业务和第三方支付服务两项业务[172] - 环境披露事宜涵盖中国业务,社会披露事宜涵盖集团营运实体所有地点[172] - 报告根据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编制,遵守相关原则[175] - 报告资料来自集团内部文件、统计报告及相关公开资料[176] - 公司在2023年审查重要性评估,持份者主要关注无重大变化,环境、社会
康大食品(0083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6.50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6.573亿人民币下降0.41%[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40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9510万人民币下降22.3%[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215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840万人民币增加亏损1310万人民币(或157.1%)[9][21] - 2024年每股亏损基本为4.9分人民币,2023年为1.9分人民币[9]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基本为118.4分人民币,2023年为127.9分人民币[9]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5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840万元增加亏损1310万元(或157.1%)[34] - 公司收益由2023财年的约16.573亿元减少0.4%至2024财年的约16.505亿元[34]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为16.50509亿元,较2023财年的16.57308亿元下降0.4%[37][42] - 2024财年整体毛利率为4.5%,较2023财年的5.7%下降1.2个百分点[43] - 2024财年其他收入为1.16亿元,较2023财年的2.96亿元减少1.8亿元[48] - 2024财年其他经营开支为1.37亿元,较2023财年的1.45亿元减少0.08亿元[51] - 2024财年融资成本减少6.3%至1.69亿元[52] - 2024财年公司录得递延税项抵免0.03百万元[53]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17.1%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237亿人民币[54] - 投资物业增加52.6%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65亿人民币[54] - 使用权资产减少9.5%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04亿人民币[54] - 存货减少8.6%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05亿人民币,2024年存货周转日数为25.6日,2023年为32.4日[55]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减少0.8%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9130万人民币,2024年周转日数为20.3日,2023年为27.9日[55] - 已抵押存款减少1.35亿人民币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2亿人民币[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约17.6%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342亿人民币[55] - 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减少34.8%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698亿人民币[55] - 计息银行借款结余减少3850万人民币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495亿人民币[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5.364亿人民币,2023年为5.536亿人民币[5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73.7%,2023年为84.2%;债务总额约3.873亿人民币,2023年为4.57亿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5.254亿人民币,2023年为5.425亿人民币[60] - 2024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320万人民币,2023年为580万人民币[62]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495亿人民币,2023年为1.88亿人民币[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聘用1982名雇员,2023年为2300名;2024年总员工成本约为2.134亿人民币,2023年为2.187亿人民币[66]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47.3万元[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655.1万元[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银行借款1.495亿元、来自关联方的贷款3899.3万元及来自直接控股公司的贷款9402.4万元,总额约2.82517亿元须于12个月内偿还[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4209亿元[190] 各业务线收益占比情况 - 2024年加工食品收益6.949亿人民币,占比42.1%;冷藏及冷冻鸡肉1.755亿人民币,占比10.6%;冷藏及冷冻兔肉2240万人民币,占比1.4%;其他产品7.577亿人民币,占比45.9%[16] - 2024年中国市场收益12.202亿人民币,占比73.6%;日本市场3170万人民币,占比1.9%;欧洲市场2.527亿人民币,占比15.3%;其他国家1.527亿人民币,占比9.2%[18] - 2024年中国市场收益12.202亿人民币,出口收益4.371亿人民币[1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加工食品收益为7.5776亿元,较2023财年下降5.0%;冷藏及冷冻鸡肉收益为6.94892亿元,增长8.0%;冷藏及冷冻兔肉收益为1.75479亿元,下降6.7%;其他产品收益为0.22378亿元,下降20.2%[37] - 2024财年中国市场收益为12.46198亿元,较2023财年增长2.1%;出口收益为4.04311亿元,下降7.5%[42] - 2024财年加工食品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12.1%升至12.4%;冷藏及冷冻鸡肉毛利率从 - 3.6%升至 - 1.7%;冷藏及冷冻兔肉毛利率从10.6%降至 - 5.7%;其他产品毛利率从5.5%增至8.4%[43][44][45][46][47] 亏损增加原因 - 亏损增加原因包括政府补贴收入减少520万人民币、毛利减少2.12亿人民币、其他收入减少1220万人民币[21] - 亏损增加是因政府补贴收入减少520万元、毛利减少2120万元、其他收入减少1220万元[3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专注高附加值加工食品,维护客户关系,开发新市场和新客户[23] - 公司将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专注高附加值加工食品[35] - 公司将优化产品组合、加强成本管理、推进品牌建设及扩展新销售渠道[36] 董事相关信息 - 高岩绪59岁,2006年5月1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4年6月28日获重选,食品生产行业经验逾11年[27] - 安丰军52岁,2014年3月11日获委任为董事,2024年6月28日获重选,食品生产行业经验逾11年[27] - 华石48岁,2024年1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29] - 李莹37岁,2024年1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30] - 王程41岁,2024年1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31] - 2024年1月26日,郎穎女士获委任为公司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华石先生、李莹女士、王程先生获委任为公司董事[74] - 2024年1月22 - 26日,多位人员任免,其中1月26日郎穎等4人获任董事,方宇被罢免董事职务[84] - 华石、李瑩、王程3人于2024年1月26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3年[85] - 郎穎女士和华石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竞选连任[100] - 各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新委任董事须在获委任后的股东周年大会退任[100] - 提名委员会建议在股东周年大会重选郎颖女士及华石先生为公司董事,二人已放弃相关投票及推荐建议[104] - 李莹、华石、王程于2024年1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及审核委员会相关职务,马兆杰等三人于2024年1月22日辞任[107] - 2024年1月26日冯宝婷女士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8月30日辞任[115] - 2024年8月30日区咏诗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接替冯宝婷女士[115] - 郑会郿女士2015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2024年8月30日辞任[115] - 2024年1月26日陈曦辞任联席公司秘书[184] - 2024年1月26日冯宝婷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于2024年8月30日辞任[184] - 2024年8月30日区咏诗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84] - 郑会郿于2015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于2024年8月30日辞任[184] 董事会议及履职情况 - 2024财政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总数为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为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为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为1次,股东大会为2次[76] - 2024财政年度,执行董事郎颖、高岩绪、安丰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5/5)[76] - 2024财政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华石、李莹、王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分别为60%(3/5)、80%(4/5)、100%(5/5)[76] - 2024年1月26日方宇先生被罢免公司董事职务,1月24日罗贞伍先生及李巍先生辞任公司董事,1月22日马兆杰先生、李维培先生及李浩怡女士辞任公司董事[76] - 薪酬委员会华石、李瑩、王程出席2024财政年度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1)[87] - 提名委员会主席郎颖出席率为100%(1/1),成员华石、王程出席率为100%(1/1)[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莹、华石、王程出席率均为100%(3/3)[107] - 2024财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履行多项职责[111] - 2024财年无呈报案事件,审核委员会总体履行职责[113] - 联席公司秘书2024财年按规定参加足够专业培训[118] 董事薪酬相关 - 薪酬委员会建议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5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180,000港元[89] - 2024财政年度因未达目标盈利,无执行董事表现奖励建议[89] - 郎穎、华石、李瑩、王程等董事2024财政年度董事袍金为52,000元人民币[92] - 安丰军2024财政年度薪金为470,000元人民币[92] - 2024财政年度应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含董事)酬金总额为2,219,000元人民币[93] - 2024年高级管理人员酬金在零至100万港元(相当于零至人民币918,200元)的有4人,2023年无此区间人数[94] - 2023年高级管理人员酬金在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918,201元至1377,300元)的有1人,2024年无此区间人数[94] - 2023年高级管理人员酬金在150.0001万至200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377,301元至1836,400元)的有1人,2024年无此区间人数[94] 提名委员会相关 - 提名委员会认为华石先生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所载的独立性指引[101] - 提名委员会由书面职权范围规管,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出建议[98] - 回顾年度内,提名委员会进行一次董事会表现评估,对2024财政年度评估结果整体满意[104] - 提名委员会认为华石先生、李莹女士及王程先生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指引[104] - 公司现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均未超九年,超九年进一步委任须经股东单独决议批准[106] - 2024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总体履行相关职责[106] - 董事会已成立提名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提名委员会设有具体书面职权范围,载有企管守则订明的特定职责[160]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及组成并提出建议[160] - 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挑选提名董事人选,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等[160] - 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于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可供查阅[160] - 提名委员会有权咨询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162] - 公司在致股东通函中加入重新委任/重选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规定资料[162]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最少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可按需举行[109] - 审核委员会向董事会建议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名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担任核数师[110] 公司治理相关 - 2024年财政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与守则条文第C.2.1条及C.1.8条有所偏离[72] - 董事会主要企业管治职能包括检讨及监督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培训、监察公司政策合规等多项内容[77] - 全体董事承诺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课程,公司存置及更新各董事培训记录[77] - 2024年1月26日获委任的郎颖女士等四人取得上市规则第
阳光油砂(0201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9万千加元,较2023年的52.7万千加元下降[4] - 2024年总负债为7.22175亿加元,较2023年的6.54885亿加元增加[4] - 2024年股东权益为1684.8万加元,较2023年的9104.7万加元减少[4] - 2024年净利润亏损7568.9万加元,较2023年的亏损1962.6万加元扩大[4] - 2024年每股净利润亏损30.73加分,较2023年的亏损7.94加分扩大[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油砂重油销售(扣除特许权费)从2960万加元降至2930万加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3个月,净经营收入为净经营亏损130万加元,2023年同期为净经营收入80万加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经常性净亏损约为2500万加元,2023年同期约为2200万加元[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9266.6万加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账面金额合计约为1.08587亿加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约31.9万加元[62] - 2024年财政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7568.9万加元[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向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1700万加元,2023年为9100万加元[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75,689,000加元,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约92,666,000加元,流动负债账面金额合计约108,587,000加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319,000加元[14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风险最佳估计可采资源量约10.0亿桶,此前最佳估计可采资源量约6.4亿桶[15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投资约12.9亿加元用于油砂矿区相关业务,拥有现金32万加元[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三个月和十二个月,公司平均油砂重油产量为301.9桶/天及726.9桶/天[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及十二個月,平均稀释油砂重油销量为428桶/天及1,018.8桶/天[158] - 2024年第四季度油砂重油销售311桶/天,石油销售3074千加元[160] - 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净额41845千加元,归属权益持有人净亏损41769千加元[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个月稀释油砂重油收入3074千加元,十二个月为30396千加元[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实现的油砂重油变现收益从2023年同期690万加元减至200万加元[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每桶油砂重油变现收益价格从40.54加元/桶增至49.80加元/桶[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十二个月,公司实现的油砂重油变现收益从2023年同期1780万加元减至1730万加元[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运营现金流净亏损170万加元,2023年同期为140万加元;十二个月净亏损240万加元,2023年同期为950万加元[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净回报每桶亏损42.26加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3.76加元/桶;十二个月每桶亏损6.44加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6.15加元/桶[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和十二个月,油砂重油产量分别为302桶/日及727桶/日,较2023年同期分别减少1302桶/天及219桶/天[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和十二个月,油砂重油销售量分别为311桶/天及723桶/天,较2023年同期分别减少1239桶/日及245桶/日[1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十二个月的油砂重油销售额(扣除特许权费)分别为300万加元及2930万加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60万加元及2960万加元[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每桶石油销量(扣除特许权费)为75.91加元/桶,较2023年同期增加7.91加元/桶;十二个月为78.63加元/桶,较2023年同期增加8.39加元/桶[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特许权费减少30万加元;十二个月较2023年同期增加40万加元[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稀释剂成本三个月总计1113千加元,十二个月为13145千加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5040千加元及12462千加元[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稀释剂混合率(生产现场)三个月为27.4%,十二个月为29.0%;2023年同期分别为16.1%及16.0%[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稀释剂混合率(卸油点)三个月为0%,十二个月为8.2%;2023年同期分别为22.2%及23.0%[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十二个月,稀释剂总成本分别为110万加元及1310万加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500万加元及1250万加元;每桶成本分别为28.27加元/桶及35.25加元/桶,2023年同期分别为29.65加元/桶及29.62加元/桶;生产现场混合率分别为27.4%及29.0%,卸油点混合率分别为0%及8.2%[1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十二个月,运输费用分别为50万加元及530万加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40万加元及950万加元;每桶运输成本分别为12.11加元/桶及14.14加元/桶,2023年同期分别为20.21加元/桶及22.65加元/桶[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成本由2023年同期的450万加元减少150万加元至310万加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营运成本由2023年同期的1710万加元减少380万加元至1330万加元[173][1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十二个月,公司的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280万加元及1230万加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90万加元及1260万加元[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和十二个月,公司的融资成本分别为430万加元及1260万加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70万加元及1010万加元[17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和十二个月,以股份为基础的补偿皆为0加元[1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稀释剂成本总额减少390万加元,主要因产量下降致生产现场混合的稀释剂用量减少[1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稀释剂成本总额增加70万加元,主要因生产现场为满足新码头特定管道要求增加了稀释剂用量[1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十二个月,运输成本下降主要由于销售量下降及卡车运输费率降低[172] - 每桶运输成本大幅下降主要因公司自2024年2月起向更近的新码头交付稀释油砂,货运公司收费费率降低[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损耗及折旧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350万加元减少270万加元至80万加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从2023年的860万加元减少190万加元至670万加元[179] - 2024年损耗及折旧费用减少主因是产量减少及损耗率降低[179]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勘探和评估资产CGU及West Ells CGU未来现金流量按税前利率11.07%及10.86%贴现(2023年分别为14.91%和14.95%)[183] - 2025 - 2034年油田成本通胀率2025年为0,2026 - 2034年为2%;加元兑美元汇率从2025年的0.705逐步变化至2027 - 2034年的0.750 [1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用总计税减免约14.2亿加元,未确认税项亏损于2029 - 2043年之间届满[185] - 2024年12月31日营运资金亏绌92,666千加元,2023年为79,458千加元;2024年股东权益16,848千加元,2023年为91,047千加元[186] - 2024年公司与延期持有人签订利息豁免协议,延期持有人放弃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应计利息,按未偿还金额每年10.0%计算,金额为3,150万美元[18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的三、十二个月期间,公司未确认与未确认税项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85]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损益中确认的减值(拨回)为零[183][184] - 2024年和2025年,延期持有人分别放弃对应年份1月1日至12月31日应计利息,按未偿还金额(本金和利息)每年10.0%计算,金额均为3150万美元[187][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生总额为5660万美元(约8140万加元)的无担保许可债务[192] - 公司收到2016 - 2024年市政财产税1650万加元缴款通知书,被征收逾期罚款1970万加元[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正常经营产生82万加元(约57万美元)留置权(不涉及矿产租赁)[193]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需向非宽容持有人支付到期债券欠款1969.4万美元(约2604.8万加元)和154.81万美元(约209.67万加元)[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报告净亏损和归属公司所有者的综合亏损为7750万加元[1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运资金亏绌为9290万加元[195] - 公司负债与资产比率在2024年12月31日为98%,2023年12月31日为88%[1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从事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阿萨巴斯卡油砂地区油砂重油的勘探、开发与生产[87] - 2024年公司两位主要客户合计贡献集团100%的收入,最大客户收入约占总收入2317万加元的76%,第二大占7226万加元的24%[130] - 2024年最大供应商占公司采购额的14%(2023年为18%),五大供应商占49%(2023年为57%)[1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管理层估计油砂生产可于2025年第四季度恢复[67] - 超过90%的债务为关联方所欠,关联方承诺2024年底后未来十二个月不再要求偿还付息债务[67] - 管理层认为2024财政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基于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依据包括恢复生产预期、资产收购交易等[66] - 审核委员会较同意管理层对持续经营基准的评估,核数师评估较保守[69] - 董事会认为收购目标公司行动对公司最佳有效,完成协议后财务状况可大幅改善[69] - 目标公司拥有领先技术,完成收购后预期适用于公司加拿大油砂生产[6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阳光的油田拥有约6.38亿桶风险最佳估算的或有资源量[11] - 公司于2024年6月3日与挪宝能源控股(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收购其环保能源业务子公司[12] - 能源局暂停阳光的营运许可证,2P储量被移至或有资源量 - 待开发类别[15] - 与2024年转让给Burges Energy Holdings的矿产相关的2.66亿桶最佳估计或有资源量不再记录于阳光账目内[15] - 孙国平60岁,2015年6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主席兼执行董事[16] - Michael J. Hibberd69岁,2015年6月28日起担任公司非执行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17] - 何沛恩44岁,2017年6月27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0694)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30 16:43
债务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3年9月6 - 7日发行本金总额15亿元的三年期2023年首期中期票据[3]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3.0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47亿元增长59.41%[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3.2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24亿元增长29.33%[5]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81.3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5.21亿元增长8.21%[6]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账款为22.9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81亿元增长16.08%[6] 经营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为13.4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31亿元增长1.02%[7] - 2025年1 - 3月营业成本为12.3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69亿元下降2.79%[7] - 2025年1 - 3月管理费用为1.0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86亿元增长22.66%[7] - 2025年1 - 3月营业亏损为1.2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亿元亏损额减少18.46%[7] - 2025年1 - 3月净亏损为1.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9亿元亏损额减少16.19%[7]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2.09亿元,2024年为12.52亿元[8] -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12亿元,2024年为12.55亿元[8] -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91亿元,2024年为13.68亿元[8] - 202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0亿元,2024年为-1.13亿元[8] - 2025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90万元,2024年为186.16万元[8] - 2025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326.04万元,2024年为1.86亿元[8] - 2025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8274.14万元,2024年为-1.84亿元[8] - 2025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24亿元,2024年为29.11亿元[9] - 2025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05亿元,2024年为22.98亿元[9]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56亿元,2024年为3.16亿元[9]
久久王(0192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3
公司基本业务信息 - 公司是中国甜食产品制造商,生产销售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等[7][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315,0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767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1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064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大幅下降[1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1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4,694千元人民币[1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48,42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4,538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有所增加[1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81,0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3,335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加[12] - 2024年总负债为332,6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7,913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加[1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99,5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4,195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加[12] - 2024年流动净资产为181,4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9,140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减少[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约360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溢利约4900千元人民币,减少主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13]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3.1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518亿人民币减少约10.5%,主要因OEM产品销售减少[15]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2.27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523亿人民币减少约9.8%,与收益减幅相符[16] - 2024年毛利约为874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9950万人民币减少约12.2%,毛利率分别为27.7%和28.3%,维持相对稳定[17] - 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由2023年净亏损约470万人民币,变为2024年净收益约90万人民币,主要因售后租回交易亏损减少[18] - 销售开支由2023年约348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约3140万人民币,主要因营销及推广开支减少[19] - 行政开支由2023年约346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约3290万人民币,主要因研发开支减少[20]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约61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约510万人民币,因2024年应课税溢利减少[21] - 2024年公司亏损约360万人民币,2023年溢利约490万人民币,转亏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0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3510万人民币增加约17.4%,主要因年内原材料预付款项增加[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2.547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61亿人民币[31] - 来自中国银行的部分银行借款情况:2024年约1800万人民币(2023年1800万人民币),利率6.09%;约7000万人民币(2023年1.171亿人民币),利率4.80% - 5.50%(2023年5.15% - 5.50%)等[32]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资产包括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2109.4万人民币(2023年2167.2万人民币)、楼宇账面价值1.04773亿人民币(2023年约1.09129亿人民币)等[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0.2%,2023年12月31日约为68.6%[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86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有406名雇员[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2023年为1278.6万人民币[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2023年也无[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2023年也无[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作出捐款约人民币315,000元(2023年:约人民币165,000元)[126] - 按照公司条例(第622章)第6部计算,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概无可供分派储备(2023年:无)[129] - 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33] - 2024年收益为315,0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767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27,6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2,254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毛利为87,3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9,513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8,7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66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064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年内亏损3,623千元人民币,2023年溢利4,920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5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26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1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94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5人民币分,2023年为盈利0.6人民币分[193]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348,426千元,2023年为344,538千元,同比增长1.13%[196] - 2024年末存货为156,827千元,2023年为133,672千元,同比增长17.33%[196]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67,232千元,2023年为96,366千元,同比下降30.23%[19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为199,548千元,2023年为164,195千元,同比增长21.53%[196]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396,838千元,2023年为399,960千元,同比下降0.78%[196] - 2024年年内溢利4,920千元,2023年为4,920千元,无变化;2024年年内亏损3,623千元[19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95千元,2023年为11,064千元,同比下降86.49%[200] - 2024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230千元,2023年为 - 12,751千元,由负转正[200]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4,950千元,2023年为 - 12,880千元,同比下降93.71%[200]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378千元,2023年为16,092千元,同比下降16.86%[200] 公司股权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7.92亿股每股0.0001美元的股份,2021年3月16日以每股0.75港元发行1.98亿股股份[29]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思先生拥有576,179,90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其通过Xiejia Limited间接拥有201,662,9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约25.46%[152] - 2024年12月31日,郑振忠先生拥有576,179,90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其通过佳能国际有限公司间接拥有172,853,97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约21.82%[152]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典先生通过嗨森国际有限公司间接拥有201,662,9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约25.46%[152]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典先生在嗨森拥有1股普通股,股权100%;郑国思先生在Xiejia拥有1股普通股,股权100%;郑振忠先生在佳能拥有1股普通股,股权100%[153] - 2024年12月31日,Xiejia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201,662,968股普通股,股权约25.46%[154] - 2024年12月31日,吴紫虹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576,179,908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嗨森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201,662,968股普通股,股权约25.46%[154]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典先生因受控法团权益等拥有576,179,908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洪玛丽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576,179,908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佳能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172,853,972股普通股,股权约21.82%[154] - 公司已发行总股本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6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郑振忠65岁,1994年5月至2016年10月担任多个职位,在中国甜食行业积累逾29年经验,1999年7月以来任久久王食品主席及采购主任[53] - 郑国思41岁,2001年1月加入久久王食品,在中国甜食行业积累逾24年经验,2013年1月及2010年1月起分别任久久王食品总经理及总监[55] - 陈侃36岁,2012年12月加入集团,在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积累逾14年经验,2024年12月获香港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59] - 王礼南69岁,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8年9月至2016年3月任职于晋江县监察局等[60] - 吴世明49岁,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9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60][61] - 郑振忠于2017年2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5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3] - 郑国思于2017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5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5] - 陈侃于2019年1月4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5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9] - 吴世明于2014年11月至今任厦门支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61] - 王礼南于1981年4月毕业于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物理专业,2001年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函授学院法律专业[60] - 陈聪明先生58岁,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刘雪峰女士50岁,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约24年法律服务经验[66] - 王国军先生56岁,为技术及质量总监,有逾34年中国食品及甜食行业经验,2012年11月加入集团[67] - 田岚女士46岁,为人力资源总监,有逾24年中国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经验,2013年4月加入集团[68] - 何伟乐先生37岁,2023年12月22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69] 公司企业管治信息 - 公司股份已成功于联交所上市,董事会认同透明度及问责制是企业管治的基石[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有关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70] - 郑振忠先生为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其兼任符合集团最佳利益[71]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全体董事在回顾期内均已遵守规定[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董事证券交易方面有任何不合规之处[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第3.10A条[74] - 2024年,郑振忠先生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总裁[76] - 董事会拟每年至少定期召开4次会议,董事将获最少提前14天的书面通知[77] - 2024年,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78]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5月31日举行[78] - 郑振忠、郑国思、陈侃、王礼南、吴世明、陈聪明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
旷逸国际(016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从29320万港元降至18870万港元,减少10450万港元[9][14][20][23]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从6080万港元降至3600万港元,减少2480万港元[9][14][20][23] - 2024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3060万港元,较2023年的90万港元增加约2970万港元[10][14][20][23] - 2024年行政开支1310万港元,较2023年的1900万港元减少590万港元[38,43] - 2024年融资成本1550万港元,较2023年的640万港元增加910万港元[39,44] - 2024年集团录得年度亏损3060万港元,2023年为90万港元[40,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55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64名;2024年雇员薪酬总额910万港元,2023年为1210万港元[41,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622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40万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3.2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85亿港元;2024年流动比率约3.8倍,2023年约3.9倍[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21.3%,2023年12月31日为20.3%[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622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40万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3.2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85亿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3.8倍,2023年12月31日约为3.9倍[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1.3%,2023年12月31日为20.3%[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22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亿港元[83][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有建设及配套服务、消费者产品业务两个主要持续经营业务分部[21][24] - 收益及毛利减少主要因消费者产品业务的收益及毛利减少[9][14] - 2024年建设及配套服务收益6600万港元,较2023年的8320万港元减少1720万港元[27,28] - 2024年消费者产品业务收益约1.227亿港元,较2023年的2.099亿港元减少41.5%[31,35] - 2024年消费者产品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2300万港元,较2023年的2690万港元减少390万港元[37,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1683[7] - 公司核数师为中瑞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众银行(香港)有限公司[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建设及配套服务和消费品业务[71][76]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期望2025年在港澳展开更多建筑项目及配套工程以保持稳定收入[11][15] 股份配售情况 - 2024年1月19日,公司与中国北方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2.592亿股,配售价为每股0.105港元[57][61] - 2024年3月15日,配售完成,共配售2.592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80万港元[58][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2680万港元拟用于偿还集团计息借款及应计利息,尚未动用,预计2025年动用[64][67] 公司资产及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资产抵押,无重大或然负债及重大未履行资本承担[56][60][65][68][6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末期股息[74] - 公司2024财政年度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80]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4月19日梁智超辞任公司执行董事、主席等职位,卢昭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主席等职位,李家俊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7] 董事酬金情况 - 卢昭伟酬金定为每年50万港元及可收取酌情花红,自2024年4月19日起生效[104] - 李家俊酬金定为每年12万港元及可收取酌情花红,自2024年4月19日起生效[104] - 肖逸酬金定为每年24万港元及可收取酌情花红,自2023年8月21日起生效[104] - 甄健酬金定为每年12万港元,自2021年10月25日起生效[104] - 赵虹琴酬金定为每年12万港元,自2022年10月11日起生效[104] - 陈慧恩酬金定为每年12万港元,自2023年10月17日起生效[104] 董事权益及保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安排合适保险以涵盖相关法律行动责任[105][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肖逸先生持有公司512,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0.04%[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获告知其他人士(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除外)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116][120] 购股权利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根据购股权利计划授予任何购股权[117][121] - 因购股权利计划及其他购股权利计划已授出而未行使的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25][129] - 根据购股权利计划及其他购股权利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权利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股份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除非获股东批准更新[125][129] - 购股权利必须于授出日期起10年或董事会订明的较短期间内行使[126][130] - 授出购股权利要约可由合资格参与人于21日内接受,接受时应付1.00港元代价[128][132] - 向各合资格参与人授出购股权利获行使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33]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利获行使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总值不超5.0百万港元[133]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将于2025年8月12日届满[141] 客户及供应商情况 - 2024年,集团五大客户占总营业额约88.4%,最大客户占约26.6%[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合共占集团总采购额约99.5%,最大供应商占约46.0%[139][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集团客户合共占集团总营业额约88.4%,最大集团客户占约26.6%[144]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维持不低于已发行股份25%的规定公众持股量[146][151] 核数师情况 - 2024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中瑞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其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合资格并愿获续聘[156][157] 董事个人信息 - 卢昭伟36岁,在投资及金融服务业拥有逾13年管理经验[159][164] - 肖逸35岁,在中国拥有逾9年酒店管理经验[160][164] - 李家俊35岁,在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拥有约10年经验[161][164] - 邱欣源37岁,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拥有10年经验[167][168]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69] - 董事会目前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3][177] - 董事会设立了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公司事务[172][17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遵守守则条文[174] - 董事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面遵守必守交易准则[176] - 董事会定期每季度举行会议,必要时召开额外会议,定期会议成员提前至少14天获通知,议程提前至少3天送呈[181][1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会议并审查企业管治报告披露[190][195] - 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保存,董事可合理通知查阅,会议后合理时间内董事获发初稿和定稿[188][194] 董事培训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董事组织有关上市规则的培训,全体董事参加并符合持续专业发展要求[192] - 新任命董事将接受入职培训以了解集团业务及职责[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各董事筹办有关上市规则的培训环节,全体董事均出席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97] 独立非执行董事情况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超过三分之一[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慧恩女士具备上市规则第3.10(2)条规定的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99] - 公司收到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书面确认,并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的独立指引确认其独立性[200]
中国疏浚环保(0087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871[2] - 公司執行董事包括周淑華女士、吳旭澤先生等,張春熙先生和王建華先生自2025年4月1日起獲委任為執行董事[4][5] - 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還學東先生、陳銘燊先生、梁澤泉先生[4][6] - 公司核數師為永拓富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7][8]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有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分行等[7][8] - 公司註冊地址位於開曼群島[7][8] - 公司總部及主要營業地點在中國江蘇省鹽城市和香港[7][8] - 公司主要股份登記處為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股份登記分處為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8] - 公司網站為www.cdep.com.hk[8] 报告期间信息 - 報告期間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325,23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75,16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76,2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3,801千元人民币[17] - 2024年公司溢利/亏损净额为亏损302,9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211,893千元人民币[17]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39,45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257,257千元人民币减少[19]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363,26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76,784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为822,6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29,732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净值为306,9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7,927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公司总资產減總負債为225,80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1,187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末公司股本为255,247千元人民币,与2023年持平[21] - 2024年末公司虧絀/儲備为亏损29,4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24,060千元人民币[21]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3.252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人民币3.752亿元减少13.3%[31][35][44][48] - 2024财年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3.029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2.119亿元有所增加[31][35] - 2024年公司运营成本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3.294亿元降至约人民币2.966亿元,减少约10%[52] - 2024年公司毛利润约为人民币286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4580万元;2024年毛利率为8.8%,2023年为12.2%[53] - 报告期其他亏损净额约230万元,2023年为其他收益净额约250万元,主要因汇兑亏损等[57][62] - 报告期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710万元,2023年约1.178亿元[58][63] - 报告期物业、厂房及设备非现金减值亏损约1.353亿元,2023年约4020万元,因市场环境挑战[59][64] - 报告期市场推广及宣传开支约13万元,较2023年的约16万元减少约19%,因活动减少[60][65] - 报告期行政开支约4950万元,较2023年的约4640万元增加约6.7%,因员工成本及办公开支增加[61][66] - 报告期融资成本约214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4.4%[68][72]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2670万元,2023年约1810万元,因其他海事业务收益及利润增加[69][73] - 报告期净亏损约2.763亿元,2023年约1.938亿元,受预期信贷亏损等因素影响[70][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约4890万元,较2023年的约3250万元增加约50.5%[87][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约为1.918亿元,较2023年的约2.263亿元减少15.2%[87][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约为9.957亿元,2023年为约10.161亿元;资产负债比率增至108.4%,2023年为59.6%[88][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7360万元,与2023年持平,主要为酒店建设及装修成本;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93][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基建及填海疏浚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490万元,较2023年大幅减少50.5%[45][48] - 2024年环保疏浚及水务管理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830万元,较2023年减少7.8%[46][49] - 2024年其他海事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3.01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0%[50][54] - 2024年物业管理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90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80万元减少约50%[51][54]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基建及填海疏浚、环保疏浚及水务管理、其他海事业务和物业管理业务[43][47] - 公司计划发展和拓展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数字化领域业务[33][36] 公司运营情况及应对策略 - 2024年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冲击公司运营,国内外市场表现均大幅下滑,环保疏浚及水务管理分部短期难大幅增长,其他海事业务也面临重大挑战[97][98][99][102][103] - 兴宇国际家居广场建筑面积75600平方米,因出租率下降收益减少;在建酒店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已暂停施工[100][101][103][104] - 公司将监控市场、控制成本、稳定运营、管控风险、加速收款,拓展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数字化领域业务[106][107][109] - 资本运营上,公司将优化收款、改善资本结构,保障员工健康安全[108][110] 公司员工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415名员工,2023年为443名;报告期员工总成本约6220万元,2023年约5820万元;员工男女比例约为6% : 94%;董事会7名董事中有1名女性[111][112][1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数量为415名,2023年为443名[114] - 报告期内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622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5820万元[11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团队女性与男性比例约为6%:94%[114] - 董事会七名董事中有一名女性且担任董事会主席[11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周淑华女士62岁,2022年11月2日获委任为主席,2010年8月加入集团[116][121] - 吴旭泽先生58岁,2017年1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017年1月加入集团[119][122] - 张春熙先生48岁,自2025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12月加入集团,有逾13年金融服务行业经验[123][128] - 王建华先生53岁,自2025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9月加入集团,有逾29年建筑及工程行业经验[124][128] - 还学东先生74岁,2012年4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5][129] - 陈铭新先生52岁,2012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32] - 陈铭燊52岁,2012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135][136] - 梁泽泉56岁,2016年9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现任多个协会重要职位[137][139][140][141] - 徐文跃53岁,2011年10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1999年毕业于南京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143][144][148] - 丁继颖50岁,2011年12月加入集团任内部监控专员,分别于2000年及2007年通过相关考试获学位[145][146][149] - 王菊林73岁,2010年8月加入集团任总工程师,1974 - 1978年在河海大学学习,1998年获水运工程高级工程师证书,2008年获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150] 公司组织章程及董事会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修订[161][164]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2][165] - 张春熙和王建华自2025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2][1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充足监管制衡[167][172] - 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中,陈铭燊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资格[168][173]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策略政策审批、业务计划审批等多项职责[169][174]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运作交予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保留重大事宜审批权[170][174] - 回顾期内,董事会审查企业管治守则合规、报告披露及董事培训发展[176][178] - 主席周淑华负责管理董事会,行政总裁吴旭泽负责集团日常业务管理[177][179] - 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采纳适用条文,报告期内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55][158] - 公司企业管治委员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等五项工作[180]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委任书,薪酬按相应文件支付[182] - 获董事会委任的董事任职至下届股东大会,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83] - 张春熙和王建华于2025年4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3月25日取得法律意见[184] - 公司定期为执行董事开会,每年至少四次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85] - 定期董事会会议至少提前14日通知,董事至少提前三天收到议程[186] - 回顾期内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周淑华、吴旭泽、还学东、陈铭燊出席4次,梁泽泉出席3次[192][193] - 董事会和委员会会议记录由秘书或授权人保存,可供董事查阅[194] - 公司不时向董事提供上市规则等最新资料,确保合规和提高认知[197] - 回顾期内所有董事均阅读材料或参加相关培训,新董事获入职指引和手册[199][200]
华泰瑞银(080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1
2024 ANNUAL REPORT 年 報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Sino Splendid Holdings Limited 中國華泰瑞銀控股有限公司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