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建发(09930)

搜索文档
宏信建发2024年年报点评:海外拓展持续加速,经营效率有望提升
太平洋· 2025-03-21 2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信建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加快“运营驱动”转型,继续推动“3+3+3”全球化战略,看好后续经营质效提升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总股本和流通股均为31.97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38.69亿港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2.15/0.91港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8亿元,同比+20.5%;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6.9%;平均ROE为8.1%,同比-2.9%;宣派末期股息为0.045港元,全年股息为0.095港元,现金分红比例为31.7% [4] - 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46.2、37.5、32.1亿元,同比分别-10.1%、+26.5%、+113.0%;毛利率分别为38.1%、26.4%、31.8%,同比分别-6.5pct、-2.8pct、-8.4pct,整体毛利率同比-6.5pct至32.6% [5] - 高空作业平台、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设备利用率分别为73.8%、72.5%、76.2%,同比分别-6.2pct、+2.4pct、+3.0pct [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扣除普通股购回负债)为191.2亿元,同比+3.0%;平均融资利率为4.06%,同比-0.11pct [5] - 资本开支为71.0亿元,同比+249.5%,扣除销售二手设备和材料后的净资本开支为48.3亿元,同比+847.3% [5] - 销售设备、材料及备件毛利同比+217.7%至5.1亿元 [6] - 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1亿元,海外收入总额同比增加超27倍至3.9亿元,并实现盈亏平衡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73、134.65、148.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59、10.69、12.04亿元,EPS为0.30、0.33、0.38元,对应3月20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3.76、3.37、2.99倍 [6][7]
宏信建发(099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0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发布[5] - 公司股票代码为09930.HK,于2023年5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12]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远东宏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3360[12]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天津市,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11]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为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11] - 公司合规顾问为大华继显(香港)有限公司,网址为www.hongxinjianfa.com[1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詹静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10] - 潘阳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10] - 李前进先生于2024年9月12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0] - 袁少震先生于2024年9月1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 集团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旗下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约216,300台,材料类资产总管理规模约214万吨,国内(含中国香港)已设立528个服务网点[18] - 2024年,集团累计服务的客户数增至约325,000家[19]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已在7个海外国家设立了53个服务网点,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已超31亿元[2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球服务网点总数为581个,中国内地及香港有528个服务网点,覆盖超220个城市[5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53个海外服务网点[57] 集团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15.8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约21%[20] - 2024年,集团归属普通股持有人年内溢利约9.0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微幅下滑约7%[20] - 2024年,集团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和8.1%[20]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9.0亿元,资产总额约36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6%[28] - 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约为2.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为8.1%[28]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42.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5亿元提升6.4%[28]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11,581,062千元,销售成本7,806,466千元,毛利3,774,596千元,毛利率32.6%[3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200,159千元,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896,322千元,基本每股收益0.282元[3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6,434,181千元,负债总额24,975,831千元,资产负债率68.6%[31] - 2024年公司每股净资产3.66元[31] - 2024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00159千元,较去年减少2.1%[59] - 2024年度,公司EBITDA为4628654千元,较去年增长3.3%[5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581,062千元,较2023年的9,610,581千元增长20.5%[60][65][7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896,322千元,较2023年的962,407千元下降6.9%[60][63] - 2024年公司EBITDA(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628,654千元,较2023年的4,480,251千元增长3.3%[63] - 2024年毛利3774596千元,较去年3761401千元增长0.4%,毛利率32.6%,较去年39.1%减少6.5%[84]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7,806,466千元,较去年增长33.5%;销售与行政开支1,866,205千元,较去年增长21.1%;两项合计9,672,671千元,较去年增长30.9%[93] - 2024年折旧与摊销2,573,978千元,占收入22.2%,较去年增长8.4%[94] - 2024年员工及劳务分包成本2,349,804千元,占收入20.3%,较去年增长48.0%[94] - 2024年贸易及转租成本1,960,256千元,占收入16.9%,较去年增长139.4%[94] - 2024年维护及耗材成本578,633千元,占收入5.0%,较去年减少19.1%[94] - 2024年运输及吊装费1,022,747千元,占收入8.8%,较去年增长9.4%[94] - 2024年公司折旧与摊销263.743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8.4%[96] - 2024年公司员工及劳务分包成本234.9804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48.0%[96] - 2024年公司贸易及转租成本196.0256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39.4%,其中转租成本100.2862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85.8%[96] - 2024年公司维护及耗材成本57.8633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9.1%[96] - 2024年公司运输及吊装费102.2747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9.4%,业务累计运输101.7万车次,设备运量较去年增长13%[96] - 2024年公司实现其他收入及收益23.8667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3.6%[97] - 2024年公司资产拨备总计10.7374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62.1%[101] - 2024年公司其他开支2.0241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40.3%[102] - 2024年公司财务成本80.5827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3.4%[104] - 2024年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融资利率为4.06%,较去年的4.17%有所下降[105] - 2024年集团扣除普通股赎回负债后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融资利率为4.06%,较去年4.17%下降0.11%[106]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303,837千元,较去年264,116千元增长15%,实际税率25.3%,较去年21.5%增加3.8%[108] - 2024年集团年内溢利为896,322千元,较去年962,407千元减少6.9%[109] - 2024年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0.282元,较去年0.316元减少0.034元,降幅10.8%[112]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36,434,181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5,197,406千元,增幅16.6%[113] - 2024年末集团国内地区(含港澳)税后净利润为817,127千元,比重91.2%,较去年下降15.6%;海外地区为79,195千元,比重8.8%[110] - 2024年末集团国内地区(含港澳)资产为32,886,413千元,比重90.3%,较去年增长5.5%;海外地区为3,547,768千元,比重9.7%,较去年增长5,586.3%[117] - 2024年末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2,245,403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4,024,296千元,增幅22.1%[118] - 2024年末集团租赁及服务设备、材料及模具中,高空作业平台为11,739,849千元(去年年末9,215,312千元)、新型支护系统为4,850,942千元(去年年末5,011,742千元)和新型模架系统为3,187,393千元(去年年末3,100,784千元)[121]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176,285,333股,较去年3,045,288,167股增长4.3%[11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总额为7,817,941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360,263千元,增幅21.1%[126][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的拨备为1,193,167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49,172千元,增幅14.3%[126][129] - 2024年度,公司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72天,较去年181天有所缩短[132][1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以内应收款项净额为4,619,955千元,占比78.7%,较去年增长16.4%;一年以上应收款项净额为1,250,971千元,占比21.3%,较去年增长18.1%[1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为871,920千元,较去年年末减少364,818千元,降幅29.5%[135][1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为296,947千元,占比34.1%,较去年减少24.2%;商业承兑汇票及信单为574,973千元,占比65.9%,较去年减少32.0%[1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净额为3,377,515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692,710千元,增幅25.8%[137][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和保证金为1,451,147千元,占比42.3%,较去年增长16.7%;可收回税项为1,524,137千元,占比44.5%,较去年增长40.5%[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93,336千元,较去年年末减少373,476千元,降幅17.2%[1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3,418千元,占比99.4%,较去年减少17.7%;受限制银行结余为9,918千元,占比0.6%,较去年增长70,742.9%[1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9.05139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减少7328.7万人民币,降幅7.5%[1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资产为6.16094亿人民币,包括递延税项资产余额3.62808亿人民币和存货余额2.45111亿人民币[1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为249.75831亿人民币,较去年末增加45.16721亿人民币,增幅为22.1%[1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融资为209.02895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增加35.63663亿人民币,增幅20.6%,扣除普通股赎回负债后平均融资利率为4.06%[1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占比38.4%,较去年年末29.3%上升;无抵押占比61.6%,较去年年末70.7%下降[1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3.95257亿人民币,较去年末的15.52487亿人民币增长54.3%[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余额为8.86686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增加2.03998亿人民币,增幅29.9%[1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6.33582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减少6002.2万人民币,降幅8.7%[157]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1.145835亿元,较去年增加6.3%,即6.80683亿元[16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8.96322亿元,股息分配1.46646亿元,其他权益变动6899.3万元[161] - 2024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较去年下降2.9%;剔除事项影响后,较去年下降2.0%[164][168]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2.6%,较去年下降0.5%[164][169]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6%,较去年末增加3.1%[164][170] - 2024年度公司资本开支为7.104623亿元,较去年增加249.5%;净资本开支为4.832205亿元,较去年增加847.3%[171] - 2024年末公司有8.98521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予非银行金融机构,9899万元保证金用作银行借款抵押品[177] - 2024年末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购置厂房及机器金额为2.12503亿元,去年为1.08067亿元[1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经营租赁服务实现收入约46.2亿元,收入占比39.9%[26] - 2024年,集团全年累计服务工程项目3,195个,工程技术服务实现收入约37.5亿元[26] - 2024年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约32.1亿元,收入占比27.7%
宏信建发(09930):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海外有望释放业绩增量
东北证券· 2025-03-12 1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宏信建发,给予“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稳定增长,非资产驱动型业务占比提升较快,盈利能力较稳定,海外业务加速布局有望释放业绩新动能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81亿元,同比增长20.50%;归母净利润8.96亿元,同比下降6.87%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32.59%,同比下降16.73%,销售净利率7.74%,同比下降22.68%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28、137.18、157.75亿元,同比分别为3.00%、15.00%、15.00%;归母净利润为9.21、10.62、12.18亿元,同比分别为2.72%、15.38%、14.69% [3] 业务板块 - 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46.21、37.51、32.09亿元,同比变化-10.08%、+26.54%、+112.96% [1] - 2024年非资产型业务收入占比60.1%,同比上升13.58pct [1] 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高空作业平台21.63万台,同比增加21.79%,利用率73.8%,同比下降6.2pct [1] - 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持有量分别为144.9、69.3万吨,同比分别为-6.88%、-3.88%,利用率分别为72.5%、76.2%,同比分别上升2.4、3.0pct [1] - 截至2024年,公司海外设备数量约10.4千台,总资产原值约35.48亿元,占比9.74%,材料产品约13.1万吨,客户约1700家 [3] 分红情况 - 公司拟宣派股息0.045港元/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股息率约为3.72% [2] 海外业务 - 2024年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开拓,已进入7个海外国家,海外实现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2765.7% [3] - 后续公司将持续打造全球性设备运营体系与流通渠道,提升海外资产运营效率 [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11日,收盘价1.21港元,12个月股价区间1.06 - 2.11港元,总市值3689.67百万港元 [5]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11%、-5%、-28%,相对收益分别为-6%、-28%、-77% [8]
宏信建发(09930):多品类及海外扩张有望带来新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3-10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23 港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归母净利低于预期,主要因国内租金价格下滑,但海外拓展及轻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带动收入仍快速增长,多品类及海外业务扩张有望对冲国内租金下行压力 [1] - 考虑租金价格下滑致毛利率承压,下调 25/26 年经营性租赁业务毛利率,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并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4 年实现收入 115.8 亿元、归母净利 9.0 亿元,同比 +21%、 - 7%,归母净利低于预期(10.8 亿元) [1] - 24 年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 46.2/37.5/32.1 亿元,同比 - 10.1%/+26.5%/+113.0%;毛利率分别为 38.1%/26.4%/31.8%,同比 - 6.5/-2.8/-8.4pct,整体毛利率 - 6.5pct 至 32.6% [2] 设备管理情况 - 截至 24 年末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达 21.5 万台,同比 +20.8%,设备管理规模维持行业领先,24 年高空作业平台国内市场份额达 34.4%,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费用及现金流情况 - 24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3%/11.0%/7.0%,同比 - 0.1/-0.2/-1.5pct,财务费用率下降因融资结构优化,新增平均融资利率降至 3.99%(同比 - 0.21pct) [3] - 24 年经营性净现金流 42.0 亿元,同比 +6.4%,资本开支达 71.0 亿元,同比 +249.8%,有望优化国内高空作业平台机队结构并增加海外设备和新品类布局 [3] 业务拓展情况 - 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27 倍至 3.9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 3.4%,同比 +3.3pct;海外毛利率 43.7%,比国内高 11.5pct,公司计划 27 年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 100 亿元左右 [4] - 24 年工业冷风机等新品收入达 2.2 亿元,同比增长超 800%,海外业务及新品类拓展有望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4]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下调公司 25/26 年经营性租赁业务毛利率 0.3/0.5pct,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为 9.5/10.3/11.3 亿元(前值 12.26/14.13/- 亿元,下调 23%/27%/-) [5]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18.6xPE,考虑公司流动性改善需时间且国内租赁业务毛利率承压,给予 25 年 7xPE,目标价 2.23 港元(前值 2.59 港元,对应 24 年 7x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9,611|11,581|12,248|13,143|14,355| |+/-%|22.00|20.50|5.76|7.31|9.2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962.41|896.32|949.86|1,027|1,131| |+/-%|44.87|(6.87)|5.97|8.15|10.10|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30|0.28|0.30|0.32|0.35| |ROE (%)|11.03|8.06|8.06|8.25|8.57| |PE (倍)|3.99|4.29|4.05|3.74|3.40| |PB (倍)|0.36|0.34|0.32|0.30|0.28| |EV EBITDA (倍)|4.45|5.13|4.51|3.92|3.57|[7]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简称|公司代码|股价|市值|EPS(元)|25 - 27 年 CAGR|PE(X)|2025E EV/EBITDA| |----|----|----|----|----|----|----|----| | | |(元)|(亿元)|2024A/E|2025E|2026E|2027E| |URI|URI US|620.70|405|43.17|44.96|49.45|55.65|8.8%|14.38|13.81|12.55|11.15|7.31| |Ashtead|AHT LN|45.15|196|3.06|2.86|3.21|3.65|6.1%|14.77|15.81|14.07|12.37|7.22| |华铁应急|603300 CH|11.66|230|0.35|0.44|0.57|-|9.7%|33.74|26.27|20.58|-|14.47| |行业平均| | | | | | | |8.2%|20.96|18.63|15.73|-|9.67|[17]
宏信建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加速布局海外提升资产运营效率-20250309
天风证券· 2025-03-09 0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工业/工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1.26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营收较快增长但业绩短暂承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2、11.5、13亿,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15.81亿,同比+21%,归母净利润8.96亿,同比 - 6.9%;24 H2实现营收67.04亿,同比+24%,归母净利润6.28亿,同比 - 13.4%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30.58亿、146.17亿、162.3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11.5亿、13亿,对应PE为3.7、3.3、2.9倍 [1] - 2024年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分别实现营收46.21、37.51、32.09亿元,同比 - 10.1%、+26.5%、+113.0% [2] 业务毛利率与区域情况 -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金价格下行影响业务毛利率,2024年上述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1%、26.4%、31.8%,同比 - 6.5、 - 2.8、 - 8.4pct,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55pct [2] - 国内实现收入111.9亿,同比+16.6%,海外实现营收3.89亿,利润0.79亿元,2024年底海外累计合作客户近1700家,本土客户超550家,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超30亿,计划2027年底超百亿 [2] 品类运营情况 - 2024年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21.6万台,同比增加3.87万台,整体高空车利用率为73.8%,同比 - 6.2pct,市场租金指数同比下降20% [3] - 新型支护系统保有量14.49万吨,同比减少10.7万吨,利用率为72.5%,同比+2.4pct;新型模架系统保有量69.3万吨,同比减少2.8万吨,利用率76.2%,同比+3pct [3] - 公司调整经营策略,新品已实现2.2亿元营收,超800%同比增长 [3] 成本与费用情况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32.6%,同比 - 6.55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为5.26%、10.97%、6.96%,同比分别 - 0.11pct、 - 0.23pct、 - 1.55pct [4] - 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为1.1亿,同比减少1.76亿,净利率7.74%,同比 - 2.27pct [4] - 2024年CFO净额42亿,同比多流入2.5亿,资产负债率为68.55%,同比+3.05pct,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99%,同比 - 0.21pct [4]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3197.24百万股,总市值4028.53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3.87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2.17/0.91港元 [6]
宏信建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加速布局海外提升资产运营效率-20250308
天风证券· 2025-03-08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工业/工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1.26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营收实现较快增长但业绩短暂承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2、11.5、13亿,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15.81亿,同比+21%,归母净利润8.96亿,同比 - 6.9%;24 H2实现营收67.04亿,同比+24%,归母净利润6.28亿,同比 - 13.4%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2、11.5、13亿,对应PE为3.7、3.3、2.9倍 [1] - 2024年董事会批准宣派每股0.045港元,截至2025/3/6对应股息率约3.4% [1] 业务情况 - 2024年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分别实现营收46.21、37.51、32.09亿元,同比 - 10.1%、+26.5%、+113.0% [2] -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金价格下行影响业务毛利率,以上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1%、26.4%、31.8%,同比 - 6.5、 - 2.8、 - 8.4pct,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55pct [2] 区域情况 - 国内实现收入111.9亿,同比+16.6%,海外实现营收3.89亿,利润0.79亿元 [2] - 截至2024年底,海外累计合作客户近1700家,本土客户超550家,2024年年底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已超30亿,计划2027年底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超百亿 [2] 品类情况 - 2024年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21.6万台,同比增加3.87万台,整体高空车利用率为73.8%,同比 - 6.2pct,市场租金指数同比下降20% [3] - 新型支护系统保有量14.49万吨,同比减少10.7万吨,利用率为72.5%,同比+2.4pct;新型模架系统保有量69.3万吨,同比减少2.8万吨,利用率76.2%,同比+3pct [3] - 公司新品已实现2.2亿元营收,超800%同比增长 [3] 成本与费用情况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32.6%,同比 - 6.55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26%、10.97%、6.96%,同比分别 - 0.11pct、 - 0.23pct、 - 1.55pct [4] - 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为1.1亿,同比减少1.76亿,净利率7.74%,同比 - 2.27pct [4] - 2024年CFO净额42亿,同比多流入2.5亿,资产负债率为68.55%,同比+3.05pct,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99%,同比 - 0.21pct [4] 利润表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611|11,581|13,058|14,617|16,239| |YOY|22.00%|20.50%|12.76%|11.94%|11.10%| |毛利润(百万元)|3,761|3,775|4,223|4,775|5,313| |综合毛利率|39.14%|32.56%|32.34%|32.66%|32.72%|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百万元)|210.09|238.67|195.88|292.34|324.79| |占收入比例|2.19%|2.06%|2%|2%|2%| |销售费用(百万元)|516.06|608.67|685.57|745.47|844.45| |销售费用率|5.37%|5.26%|5.25%|5.10%|5.20%| |管理费用(百万元)|1077.35|1207.99|1331.97|1447.09|1591.47| |管理费用率|11.21%|10.43%|10.20%|9.90%|9.80%| |其他支出 - 经营(百万元)|-33.93|-20.24|-25|-30|-35| |占收入比例|-0.35%|-0.17%|-0.19%|-0.21%|-0.22%|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减值亏损)(百万元)|-283.47|-107.37|-105|-100|-100| |占收入比例|-2.95%|-0.93%|-0.80%|-0.68%|-0.62%| |财务费用(百万元)|834.16|805.83|914.09|972.04|1071.81| |财务费用率|8.68%|6.96%|7.0%|6.7%|6.6%| |除税前溢利(百万元)|1,226.24|1,200.16|1,357.41|1,772.30|1,995.00| |所得税(百万元)|264.12|303.84|339.35|344.38|432.50| |有效所得税税率|21.53%|25.32%|25.00%|23.00%|25.00%| |净利润(百万元)|962.41|896.32|1,018.06|1,152.92|1,297.50| |yoy|44.38%|-6.87%|13.58%|13.25%|12.5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62.41|896.32|1,018.06|1,152.92|1,297.50| |yoy|44.38%|-6.87%|13.58%|13.25%|12.54%| |归母净利率|10.01%|7.74%|7.80%|7.89%|7.99%| |EPS(元)|/|/|0.32|0.36|0.41| [10]
宏信建发(0993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06 1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位列全球租赁企业头部梯队[7] - 公司旗下服务网点数目在中国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7] - 2023年5月25日,公司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7]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远东宏信有限公司,其股票代号为3360[7]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天津市,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6]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6]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使命是让客户的生产经营更安全、更高效,愿景是成为值得信赖的设备运营服务商[193] - 公司遵循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的企业管治守则,2024年除守则条文第F.2.2条外均已遵守[191] - 公司制定反贪污及举报政策及规范操守,在日常员工培训中加强宣传[19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相关雇员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196] - 董事确认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197] - 公司由董事会领导,董事会承担领导及控制责任[198] - 董事会包括均衡比例的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组合[198] - 董事会现由11名成员组成,其中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20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2月30日,詹静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潘阳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5] - 2024年9月12日,李前进辞任非执行董事,袁少震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5] 公司业绩报告公布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2] 公司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旗下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约216,300台,材料类资产总管理规模约214万吨,国内(含中国香港)已设立528个服务网点[13] - 2024年,公司累计服务的客户数增至约325,000家[1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在7个海外国家设立了53个服务网点,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已超31亿元,海外业务收入总额同比增长超27倍至3.89亿元[1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球服务网点总数为581个,其中国内(含中国香港)有528个,海外有53个[50][53] - 公司客户数目从2022年约158,000家增至2023年约232,000家,2024年进一步增至约325,000家,其中海外客户约1,700家[61] - 截至2024年末,国内管理设备212.6千台,支护材料1433千吨,模架资产578千吨;海外管理设备10.4千台,支护材料16千吨,模架资产115千吨[77][7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5.8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约21%;归属普通股持有人年内溢利约9.0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微幅下滑约7%;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和8.1%[15] - 2024年净利润约9.0亿元[23]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约36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6%[23] - 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约为2.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为8.1%[2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42.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5亿元提升6.4%[23] - 2024年收入总额115.81亿元,2023年为96.11亿元[25] - 2024年销售成本78.06亿元,2023年为58.49亿元[25] - 2024年毛利率32.6%,2023年为39.1%[2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68.6%,2023年为65.5%[26] - 2024年每股净资产3.66元,2023年为3.37元[2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00159亿元,较去年减少2.1%;EBITDA为46.28654亿元,较去年增长3.3%[5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5.81062亿元,较2023年增长20.5%;销售成本为78.06466亿元,较2023年增长33.5%[5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7.74596亿元,较2023年增长0.4%;年内溢利为8.96322亿元,较2023年减少6.9%[56] - 2024年年内溢利为896,322千元,较2023年的962,407千元下降6.9%[59] - 2024年EBITDA(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628,654千元,较2023年的4,480,251千元增长3.3%[59]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1,581,062千元,较2023年的9,610,581千元增长20.5%,海外收入约3.89亿元[61] - 2024年实现毛利3774596千元,较去年增长0.4%,毛利率为32.6%,较去年减少6.5%[80]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为78.06466亿元,较去年的58.4918亿元增长33.5%;销售与行政开支(不含抵债资产减值)为18.66205亿元,较去年的15.40538亿元增长21.1%;两项合计发生额为96.72671亿元,较去年的73.89718亿元增长30.9%[89] - 2024年折旧与摊销为25.73978亿元,占收入22.2%,较去年的23.7492亿元增长8.4%[90] - 2024年员工及劳务分包成本为23.49804亿元,占收入20.3%,较去年的15.88101亿元增长48.0%[90] - 2024年贸易及转租成本为19.60256亿元,占收入16.9%,较去年的8.18875亿元增长139.4%[90] - 2024年维护及耗材成本为5.78633亿元,占收入5.0%,较去年的7.15046亿元下降19.1%[90] - 2024年租金及物业管理服务费为9626.6万元,占收入0.8%,较去年的5905.4万元增长63.0%[90] - 2024年折旧与摊销为2637430千元,较去年增长8.4%[92] - 2024年员工及劳务分包成本为2349804千元,较去年增长48.0%[92] - 2024年贸易及转租成本为1960256千元,较去年增长139.4%,其中转租成本1002862千元,较去年增长85.8%[92] - 2024年维护及耗材成本为578633千元,较去年减少19.1%[92] - 2024年运输及吊装费为1022747千元,较去年增长9.4%,业务累计运输101.7万车次,设备运量较去年增长13%[9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38667千元,较去年增长13.6%[93] - 2024年资产拨备总计107374千元,较去年减少62.1%[97] - 2024年其他开支为20241千元,较去年减少40.3%[98] - 2024年财务成本为805827千元,较去年减少3.4%[100]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融资利率为4.06%,去年为4.17%[101] - 2024年集团扣除普通股赎回负债后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融资利率为4.06%,较去年4.17%下降0.11%[102]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303,837千元,较去年264,116千元增长15%,实际税率25.3%,较去年21.5%增加3.8%[104] - 2024年集团年内溢利为896,322千元,较去年962,407千元减少6.9%[105] - 2024年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0.282元,较去年0.316元减少0.034元,降幅10.8%[108]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36,434,181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5,197,406千元,增幅16.6%[109] - 2024年末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2,245,403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4,024,296千元,增幅22.1%[114] - 2024年末国内地区资产为32,886,413千元,占比90.3%,较去年增长5.5%;海外地区资产为3,547,768千元,占比9.7%,较去年增长5,586.3%[113] - 2024年末租赁及服务设备、材料及模具为21,611,798千元,占物业、厂房及设备97.2%,较去年增长22.8%[115] - 2024年末高空作业平台资产为11,739,849千元,去年年末为9,215,312千元[11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折旧2,367,962千元[11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总额为78.17941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3.60263亿元,增幅21.1%[122][12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的拨备为11.93167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49172亿元,增幅14.3%[122][125] - 2024年度,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72天,较去年181天有所缩短[128][129] - 2024年12月31日,一年以内应收款项净额为46.19955亿元,占比78.7%;一年以上为12.50971亿元,占比21.3%[12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为8.7192亿元,较去年年末减少3.64818亿元,降幅29.5%[131][132]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承兑汇票占应收票据34.1%,商业承兑汇票及信单占65.9%[13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净额为33.77515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6.9271亿元,增幅25.8%[133][135] - 2024年12月31日,可收回税项占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44.5%,较去年增长40.5%[13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93336亿元,较去年年末减少3.73476亿元,降幅17.2%[13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现金及银行结余99.4%,受限制银行结余占0.6%[1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905,139千元,较去年年末减少73,287千元,降幅7.5%[1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资产为616,094千元,包括递延税项资产余额362,808千元、存货余额245,111千元[1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为24,975,831千元,较去年末增加4,516,723千元,增幅22.1%[1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融资为20,902,895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3,563,663千元,增幅20.6%,扣除普通股赎回负债后平均融资利率为4.06%[1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占比38.4%,较去年年末29.3%上升;无抵押占比61.6%,较去年年末70.7%下降[1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395,257千元,较去年末的1,552,487千元增长54.3%[1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余额为886,686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203,998千元,增幅29.9%[1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633,582千元,较去年年末减少60,022千元,降幅8.7%[1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1,732千元,较去年的2,581千元下降32.9%[1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递延收入为13,757千元,较去年的14,928千元下降7.8%[144]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114.5835亿元,较去年增加6.80683亿元,增幅6.3%[156]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8.96322亿元,股息分配1.46646亿元,其他权益变动 - 0.68993亿元[157] - 2024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较去年下降2.9%;剔除事项影响,较去年下降2.0%[160][164]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2.6%,较去年下降0.5%[160][
宏信建发:低估值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海外布局打造成长新动能-20250222
天风证券· 2025-02-21 22: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工业/工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2港元,目标价格1.75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背靠大股东远东宏信,是国内最大的设备运营服务商,截至24Q3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21.48万台 [1] - 核心逻辑有三点,一是加大海外业务扩张将设备转移至高回报地区;二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竞争格局已基本稳固,租金或迎来涨价阶段;三是轻资产模式持续巩固龙头规模优势 [1] - 预测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9/10.4/12.2亿元,增速分别为 - 6.3%/+15.7%/+16.5%,对应EPS分别为0.28/0.33/0.38元,给予25年5倍PE,对应目标价1.75港元和总市值55.8亿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 公司PB仅0.33倍,资产存在一定低估,24年中期分红每股0.05港元,对应2025/1/24收盘股息率为4%,高股息提升投资性价比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企业,打造一站式运营服务能力 1.1. 深耕建筑设备租赁行业,背靠远东宏信赋能长远发展 - 公司是国内领先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和设备综合运营服务商,发展历程丰富,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12] - 大股东远东宏信持股比例高,2021年引入八家战略投资者开展轻资产模式,强化上下游业务协同性 [13] - 大股东远东宏信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资信优势凸显,赋能公司租赁业务,有望实现协同 [14] 1.2. 三大业务构筑核心竞争力,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 - 主营业务设备运营处于产业链中游,下游客户以工业类和基建类为主,24H1工业类客户占比49.7%,基建市政类客户占比24% [17] - 主营业务由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三种类型构成,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 [19] - 租赁服务业务为核心业务,2019 - 2023年经营租赁业务营收CAGR为26.04%,24H1营收为18.96亿元,同比下降24.35%;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及其他服务业务营收规模增长较快,24H1工程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9.46亿,同比 + 70.6%,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业务收入10.3亿,同比增加84.1% [21] - 以“高空作业平台、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为主要产品线,构建综合运营服务体系,24H1高空作业平台利用率短暂下滑,新型支护系统设备保有量为161.3万吨,利用率为66.9%,同比提升1.9pct,新型模架系统保有量约74.8万吨,2024年上半年设备利用率为75.6%,同比提升5.7pct [25][27] - 客户规模稳健增长,参与多个里程碑式项目,客户数量从2020年度的4,134名增长到2022年的22,438名,CAGR达132.97% [34] 1.3. 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现金流及回款表现优异 - 2019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达38.28%,2024H1营收达48.77亿元,同比增长16%;2019 - 2023年净利润CAGR达26.13%,2024H1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13.11%的增长,增速放缓主要系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租金价格波动 [35][37] - 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整体较好,上市之后财务费用支出明显下滑,24H1期间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海南华铁 [40]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2023年净流入达39.50亿元,同比上升39.94%,净现比逐步回升,24H1净现比为503% [42] - 应收账款多以一年以内的账龄为主,回款天数优于同行,2023年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78.9%,2024H1提升至81.2%,24H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93天,优于海南华铁的291天 [47] 2. 看点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全球性的设备运营体系与流通渠道 2.1. 拓展海外业务,加大海外资产布局力度 - 实施“3 + 3 + 3”的国际化战略,已进入7个海外国家,设立44个海外网点,24年上半年完成数字化系统海外升级和本地化部署 [50][55] - 海外经营盈利空间大,可将国内低效资产转移至海外获取高利润,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基建需求旺盛,可提升设备整体回报率 [52] - 截至24Q3末,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原值已超过人民币27亿元,自2024年8月起已实现海外业务单月盈利,2028年规划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约200亿 [55] - 服务网点网络和零售运营体系遍布全国,数量从2020年的207家增加至2024H1的550家,境内覆盖超200个城市 [59] 2.2. 数字化战略构建物联网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 - 推行数字化战略,占总募集资金的8%,拥有专业研发团队和两个研发中心 [61] - 人均创收水平显著高于海南华铁,管理费用率从2018年的15.39%降至2024H1的8.69%,人均创收从2020年的120.32万元/人增长至2023年的210.73万元/人,CAGR达21% [62] - 数字化建设赋能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提升,高空作业平台人均调拨能力从2020年的约500台增至2023年的约5100台,人均服务设备从2020年的55台增加至2023年的224台,24H1服务人机比已达1:234 [66] - 建立全周期设备运营数字化服务系统,开发微信小程序,平均配送里程数从2018年约70公里缩短至2024年的37公里,平均响应时效时间约为4小时,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4.7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23.2万家,CAGR70%,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27.1万家 [70] 3. 看点二: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加速,寡头竞争格局稳定 3.1.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趋势或将逐渐明朗 - 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2023年农民工中50岁以上人数占比达30.6%,建筑业从业人数2018年后逐年下降,2023年较2018年减少约520万人,下降幅度为9.34% [79] - 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连续十年上涨,2013 - 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9%,未来机械化设备取代人工或将成为趋势 [79] 3.2. 市场回暖高空作业平台租金有望迎来提价 - 2024年9月29日,华铁大黄蜂宣布自10月1日起高空作业平台各型号月租赁指导价格将上浮10% [83] - 头部厂商宣布涨价后,2024年10月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指数环比略涨0.8%,11月环比下降3.7%,考虑到2025年宽财政宽货币预期,看好高空车租金止跌企稳 [86] 3.3. 国内设备运营服务集中度有望提升,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明显 - 中国设备租赁运营服务市场大而分散,2022年前三大参与者营收占市场规模仅为1.6%,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89] - 建筑支护设备市场高度分散,2022年新型支护设备CR3为7.9%,龙头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90] -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明显,国内设备保有量从2020年的26.8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53万台,预计2024年达65万台,CR2市占率从2020年的34%提升至24Q3的61%,市场格局基本稳固 [95] 4. 看点三:轻资产运营模式顺利推行,公司管理设备快速增长 - 轻资产模式能解决设备租赁行业依赖大量资产投入的劣势,宏信建发通过与金租公司合作转租赁设备,海南华铁有合资公司和转租两种轻资产模式 [104] - 高空作业平台是优质租赁资产标的,宏信建发已与招银租赁、华夏金租达成战略合作,截至24H1已有超7万台设备来自金租公司以及大中型同业公司,金租托管占比79%、同业托管占比21% [106] - 2021 - 2024H1,宏信建发轻资产模式下管理的高空作业平台数量从4600台增长至7.26万台,占比由4.75%提升至35.47%,快于海南华铁的23.79% [112] - 宏信建发融资成本优势明显,24H1平均融资利率为3.99%,同比下滑0.28pct,资产负债率有望保持平稳 [113] - 轻资产模式下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低于自有设备租赁毛利率,未来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扩大设备管理规模,毛利率或将承压,资产负债水平有望改善 [120]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110.6/128.2/148.7亿,分别同比增长 + 15%/+15.9%/+16% [124] - 经营租赁业务预计2024年同比下滑5%,25、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和5%;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预计24 - 26年增速分别为50%/32%/28%;工程技术服务预计24 - 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2%/24%/20% [125] - 预计24 - 26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7%、33.8%、33.5%,经营租赁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39%、39%,工程技术服务毛利率有望维持在27%左右,资产管理及其他业务毛利率有望保持36%左右 [126] - 预计24 - 26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35%/5.35%/5.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3%/9.55%/9.4%,研发开支占收入的比例预计为3.2% - 3.3% [129] - 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9/10.4/12.2亿元,增速分别为 - 6.3%/+15.7%/+16.5%,对应EPS分别为0.28/0.33/0.38元,给予25年5倍PE,对应目标价为1.75港元,对应总市值为55.8亿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1]
宏信建发:低估值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海外布局打造成长新动能-20250221
天风证券· 2025-02-21 22: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工业/工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2港元,目标价格1.75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背靠大股东远东宏信,是国内最大的设备运营服务商,截至24Q3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21.48万台 [1] - 核心逻辑有三点,一是加大海外业务扩张将设备转移至高回报地区;二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竞争格局已基本稳固,租金或迎来涨价阶段;三是轻资产模式持续巩固龙头规模优势 [1] - 预测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9/10.4/12.2亿元,增速分别为 - 6.3%/+15.7%/+16.5%,对应EPS分别为0.28/0.33/0.38元,给予25年5倍PE,对应目标价1.75港元和总市值为55.8亿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 公司PB仅0.33倍,资产存在一定低估,24年中期分红每股0.05港元,对应2025/1/24收盘股息率为4%,高股息提升投资性价比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企业,打造一站式运营服务能力 1.1. 深耕建筑设备租赁行业,背靠远东宏信赋能长远发展 - 公司是国内领先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和设备综合运营服务商,发展历程丰富,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12] - 大股东远东宏信持股比例高,2021年引入八家战略投资者开展轻资产模式,强化上下游业务协同性 [13] - 大股东远东宏信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资信优势凸显,赋能公司租赁业务,有望实现协同 [14] 1.2. 三大业务构筑核心竞争力,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 - 主营业务设备运营处于产业链中游,下游客户以工业类和基建类为主,24H1工业类客户占比49.7%,基建市政类客户占比24% [17] - 主营业务由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三种类型构成,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 [19] - 租赁服务业务为核心业务,2019 - 2023年经营租赁业务营收CAGR为26.04%,24H1该业务板块营收为18.96亿元,同比下降24.35% [21] - 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及其他服务业务营收规模增长较快,2019 - 2023年CAGR分别为58%、90% [21] - 以“高空作业平台、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为主要产品线,构建综合运营服务体系,24H1高空作业平台利用率短暂下滑 [25] - 新型支护系统24H1设备保有量为161.3万吨,设备利用率为66.9%,同比提升1.9pct [25] - 新型模架系统截至2024H1保有量约74.8万吨,2024年上半年设备利用率为75.6%,同比提升5.7pct [27] - 高空作业平台截至2024Q3保有量达21.48万台,上半年高空租赁设备利用率为65.6%,同比下降7.9pct [31] - 客户规模稳健增长,从2020年度的4,134名增长到2022年的22,438名,CAGR达132.97% [34] 1.3. 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现金流及回款表现优异 - 2019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达38.28%,2024H1营收达48.77亿元,同比增长16% [35] - 2019 - 2023年净利润CAGR达26.13%,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1%,增速放缓因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租金价格波动 [37] - 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整体较好,上市后财务费用支出明显下滑,24H1期间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海南华铁 [40] - 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达39.50亿元,同比上升39.94%,24H1净现比为503%,回款管理能力较强 [42] - 应收账款多以一年以内账龄为主,2023年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78.9%,2024H1提升至81.2%,优于同行 [47] 2. 看点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全球性的设备运营体系与流通渠道 2.1. 拓展海外业务,加大海外资产布局力度 - 实施“3 + 3 + 3”国际化战略,已进入7个海外国家市场,通过布局门店和资产实现海外盈利 [50] - 海外经营盈利空间大,可将国内低效资产转移至海外获取高回报,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梯次利用 [52] - 截至24Q3末,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原值已超过人民币27亿元,自2024年8月起已实现海外业务单月盈利,2028年规划达约200亿 [55] - 服务网点数量快速增长,从2020年的207家增加至2024H1的550家,截至2024Q3末在海外设立44个网点 [59] 2.2. 数字化战略构建物联网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 - 推行数字化战略,占总募集资金的8%,拥有专业研发团队和两个研发中心 [61] - 人均创收水平显著高于海南华铁,管理费用率从2018年的15.39%降至2024H1的8.69% [62] - 数字化建设提升人均设备管理和服务能力,2024年中期合同签署、设备交付确认线上化率已达100%,24H1服务人机比已达1:234 [66] - 开发微信小程序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平均配送里程数缩短,平均响应时效约4小时,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4.7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23.2万家 [70] 3. 看点二: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加速,寡头竞争格局稳定 3.1.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趋势或将逐渐明朗 - 2023年农民工中50岁以上人数占比达30.6%,建筑业从业人数2018年后逐年下降,2023年较2018年减少约520万人 [79] - 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013 - 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9%,未来机械化设备取代人工或成趋势 [79] 3.2. 市场回暖高空作业平台租金有望迎来提价 - 2024年9月29日华铁大黄蜂宣布自10月1日起各型号月租赁指导价格上浮10% [83] - 2024年10月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指数环比略涨0.8%,11月环比下降3.7%,考虑2025年宽财政宽货币预期,看好高空车租金止跌企稳 [86] 3.3. 国内设备运营服务集中度有望提升,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明显 - 中国设备租赁运营服务市场大而分散,前三大参与者2022年营收占市场规模仅为1.6%,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89] - 建筑支护设备市场高度分散,2022年新型支护设备CR3为7.9%,龙头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90] -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明显,CR2市占率从2020年的34%提升至24Q3的61%,市场格局基本稳固 [95] 4. 看点三:轻资产运营模式顺利推行,公司管理设备快速增长 - 轻资产模式可解决设备租赁行业依赖大量资产投入的劣势,宏信建发与金租公司合作,海南华铁有合资公司和转租两种模式 [104] - 高空作业平台是优质租赁资产标的,宏信建发已与招银租赁、华夏金租达成战略合作,截至24H1超7万台设备来自金租和同业公司 [106] - 2021 - 2024H1宏信建发轻资产模式下管理的高空作业平台数量从4600台增长至7.26万台,占比从4.75%提升至35.47% [112] - 宏信建发融资成本优势明显,24H1平均融资利率为3.99%,同比下滑0.28pct,资产负债率有望保持平稳 [113] - 轻资产模式下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低于自有设备租赁毛利率,未来公司毛利率或承压,资产负债水平有望改善 [120]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110.6/128.2/148.7亿,分别同比增长 + 15%/+15.9%/+16% [124] - 经营租赁业务预计2024年下滑5%,25、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和5% [125] - 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预计24 - 26年增速分别为50%/32%/28% [125] - 工程技术服务预计24 - 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2%/24%/20% [125] - 预计24 - 26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7%、33.8%、33.5% [126] - 预计24 - 26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35%/5.35%/5.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3%/9.55%/9.4%,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为3.2% - 3.3% [129] - 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9/10.4/12.2亿元,增速分别为 - 6.3%/+15.7%/+16.5%,对应EPS分别为0.28/0.33/0.38元 [131] - 给予宏信建发25年5倍PE,对应目标价为1.75港元,对应总市值为55.8亿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1]
宏信建发:工程技术服务收入增长迅速,海外市场业绩有望释放
东方证券· 2024-09-12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07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程技术服务与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迅速。1H2024收入总额48.72亿元,+16%yoy,1H2024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13%yoy。工程技术服务收入首次超过经营性租赁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迅速 [1] - 公司被剔除港股通,股价短期受流动性影响承压。南向资金从2月底持股4380.93万股降低至9月初持股2997.64万股 [1] - 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迅速,持续挖掘新市场下未来业绩有望释放。1H2024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0.73亿元,+62%yoy,首批布局出海业务的国家开始贡献收入增量 [1] 分部收入总结 - 经营性租赁服务收入/工程技术服务收入/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18.96/19.46/10.31亿元,-24%/+71%/+84%yoy [1] - 受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金价格下行影响,经营性租赁服务收入下降较为明显;工程技术服务收入首次超过经营性租赁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迅速 [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受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利用率降低、价格降低影响,将24-25EPS预测由0.40/0.50元下调至0.22/0.31元,新增26年预测0.40元 [2] - 根据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被剔除港股通造成的流动性降低,给予20%的折价率,对应2024年PE为8.8x,对应目标价2.07港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