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信建发(09930)
icon
搜索文档
宏信建发收购马来西亚东庆控股权 提升公司在当地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1:31
收购交易概述 - 宏信建发宣布收购马来西亚最大综合性设备租赁企业东庆80%股权,剩余20%股权将基于未来长期经营业绩定价 [1] - 这是宏信建发的首单跨国控股权并购 [1] - 被收购方东庆创立于1994年,为马来西亚本土最大的综合性多品类设备租赁公司,拥有高空作业平台、起重设备等核心产品线,位列2024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租赁50强榜单第71位 [1] 收购方宏信建发背景 - 宏信建发为远东宏信旗下设备运营旗舰平台,2023年5月在香港完成分拆上市 [2] - 位列2024年全球设备租赁公司百强榜第14名,全球高空作业机械租赁50强榜单第2名 [2] - 已构建覆盖7个海外国家59个海外网点的全球化服务网络 [2] 战略协同与市场影响 - 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实现"三重战略协同",包括产品互补、渠道叠加、技术融合 [2] - 宏信建发CEO表示本次收购是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将提升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2] - 天风证券研报称东庆拥有超1000家广泛且稳定的客户群,客户集中度偏低且黏性强,收购将促进宏信建发深入马来西亚市场 [2] 宏信建发运营表现 - 一季度高空作业平台季末时点出租率约78% [3]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占整体营业收入比例已超过15% [3] - 宏信建发全球化战略或已进入收获期 [3]
宏信建发(09930):完成马来西亚东庆控股权收购,海外属地化经营持续深入
天风证券· 2025-05-13 0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工业/工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1.22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信建发收购马来西亚东庆80%股权,与马来业务整合预计产生协同,促进深入马来西亚市场,实现资产品类和客户群深度拓展及“三重战略协同” [1] - 东庆盈利能力较强,收购价格相对合理,宏信建发全球化战略或进入收获期,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有望提升资产回报率和海外运营表现,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2、11.5、13亿,对应PE为3.6、3.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购情况 - 5月8日宏信建发与马来西亚东庆签署股权收购协议,首阶段收购80%股权并整合业务,剩余20%基于未来业绩定价 [1] - 收购金额约人民币3亿(对应1.76亿令吉),对应约为标的公司6倍EBITDA [2] 被收购方情况 - 东庆创立于1994年,是马来西亚本土最大综合性多品类设备租赁公司,位列2024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租赁50强榜单第71位、马来西亚本土第一 [2] - 截至2024年底,未经审核资产总额及净资产分别为1.63亿令吉及9190千万令吉,2021 - 2024财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2024年EBITDA利润率、净利率分别为70%、28.3% [2] 收购方情况 - 一季度主要品类设备出租率持续攀升,高空作业平台季末时点出租率约78%,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占整体营业收入比例超15% [3] - 网点数量579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网点数从去年底528个减至520个,海外网点较去年底增加6个达59个 [3] 公司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3197.24百万股,总市值3900.64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3.87港元,资产负债率68.55%,一年内最高/最低为2.09/0.91港元 [4]
宏信建发20250512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设备租赁行业 - **公司**:宏信建发、马来西亚东庆公司、日本住友公司、鼎晖资本、Rushia、中信、Baron 发电机公司、United Rentals、HE Equipment 租赁公司、赫兹、华铁、施梅德林、中联、新邦、东信、中东头部租赁公司 SPT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并购背景与原因 - 宏信建发自 2022 年底尝试进入海外租赁市场,首站选马来西亚 [3] - 2024 年上半年运送约 2000 台国内二手设备到马来西亚后,当地法规修改,无 PMA 认证的二手设备无法销售或租赁,展业困难 [3] - 中资客户在海外市场习惯享受低价和长账期,宏信建发需切入本土客户,而东庆公司本土客户多且复购率高 [3][4] 马来西亚市场情况 - 市场稳定增长,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从疫情前约 7000 台增至约 12000 台,宏信建发与东庆合计占约 35%市场份额 [2][7] - 整体税率低,2025 年是东盟轮值主席国,政局稳定,柔佛州楼新特区数据中心项目带来设备租赁需求 [7] 东庆公司优势 - 是马来西亚最大设备租赁公司,运营多品类设备,创始人引入 AWP 到当地市场 [8] - 租金价格较高,6 米剪刀车租金约为国内两倍,头部租赁商联手提价使整体价格恢复 10% - 20% [8] - 财务表现优异,净资产约 1 亿马币,资产原值约 1.7 亿马币,年收入 6000 万马币,EBIT 达 4000 万马币,税后净利润 1600 万马币,ROE 超 10% [8][9] 合资战略目标与成本优化 - 战略目标:互补客户群、影响行业政策制定、降低运营成本、通过 buy and build 模式吸收中小租赁商,形成多品类强运营能力 [2][9] - 成本优化方式:降低场地租赁费用、办理 PMA 许可证费用、自主安装物联网系统 TBOX 费用,利用自有物流牌照及车队降低物流成本近一半 [10] 未来发展前景与策略 - 未来 3 - 5 年马来西亚设备保有量预计增至 1.9 - 2 万台,国内厂家可能通过销售代理模式加强新机销售 [2][14] - 宏信建发未来将深化海外市场布局,注重与本土客户合作,通过并购扩大业务规模,关注法规变化确保合规经营 [6] - 计划在中东、南美、北非等地寻找合适公司并购,通过梯次利用将国内二手设备传送到海外,减少对中国市场依赖 [2][3][15] - 2025 年海外营收占集团总营收比例预期从 3% - 4%提升至 15%,未来两年海外利润占比希望达 30%以上 [15] 不同地区市场情况与回报率 - 东南亚设备租赁市场并购案例少,东庆公司 6 倍 EV/EBITDA 报价相对较低,多数公司报价预期在 8 - 12 倍 EV/EBITDA 之间 [12] - 不同地区回报率差异明显,中东租金回报高但运营成本高,东南亚运营成本相对低,中国单品类 AWP 设备租赁公司 ROE 约 1% - 2% [16][17] 国内业务情况与应对措施 - 2025 年上半年租金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7% - 8%,利润可能下滑 20% - 30% [18] - 计划减少国内市场份额,将 7000 - 8000 台设备运往海外二次利用并销售几千台以上,清退部分轻资产 [18][19] 资本开支与分红计划 - 2025 年国内资本投入控制在 5 亿 - 10 亿元,海外预计资本开支约 15 亿元,全年目标 25 亿元左右 [21] - 目前保持净利润 15%分红水平,完成国内外资产结构调整 1 - 2 年后提升分红水平 [20] 资本市场差异与规划 - 香港资本市场对公司估值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租赁公司估值高,如中东头部租赁公司 SPT 投行给出估值范围为 8 - 12 倍 [23][24] - 计划通过并购扩展海外业务,利用海外资本溢价提升整体价值,在海外拆分上市 [22][23][24][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马来西亚设备租赁市场存在 PMA 认证要求,每 15 个月进行一次 [13] - 东庆公司成本控制得益于大量低成本印度籍、巴基斯坦籍维修工以及自有物流团队 [13] - 2025 年新增网点集中在已有业务国家加密布局,下半年计划进入北非摩洛哥和东非坦桑尼亚,并研究印度和南美巴西市场 [15]
宏信建发(09930.HK)拟控股马来西亚机械设备租赁龙头,并设认购/认沽期权锁定未来控制权
格隆汇· 2025-05-08 17:32
交易概述 - 宏信建发全资附属公司与马来西亚卖方Chan先生及How女士订立股份认购协议 以1.76亿令吉(约人民币2.99亿元)收购目标公司8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宏信建发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 [1][2] - 买方与Chan先生订立股东协议 包含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安排 可在禁售限制解除后按预定价格收购剩余20%股权 [1] 目标公司背景 - 目标公司TH Tong Heng Machinery成立于1994年 主营机械设备租赁及买卖业务 交易前由Chan先生(99%)和How女士(1%)控股 [2] - 关联公司TGCore成立于2019年 主营工业设备维修及批发业务 与目标公司有密切业务往来 当前由独立第三方控股 [2] 战略动机 - 收购是宏信建发提升东南亚市场地位的关键举措 可整合马来西亚成熟分销网络及客户资源 [3] - 交易将扩大海外资产基础 补充产品供应与销售网络 并与现有马来西亚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3] - 通过地域多元化增强抗风险能力 认购/认沽期权机制为未来全面控制权提供灵活性 [3] 业务动态 - 宏信建发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海外网点数量已扩展至59个 [4]
宏信建发(09930)拟斥资1.76亿令吉收购TH Tong Heng 80%股权 战略布局东南亚市场并锁定全面控制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7:10
交易概述 - 买方Horiz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Investment (HongKong) Limited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订立股份认购协议,以1.76亿令吉现金代价认购目标公司TH Tong Heng Machinery Sdn Bhd 80%已发行股本 [1] - 交易完成后目标集团公司将成为公司附属公司 [1] - 买方与目标公司余下股东Chan先生订立股东协议,规管目标公司事务及股东权利义务 [1] 交易条款 - 股东协议包含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条款:Chan先生向买方授出认购期权,买方向Chan先生授出认沽期权 [1] - 股东协议自完成日期起生效 [1] 战略意义 - 收购是提升东南亚市场地位及运营能力的战略措施,将扩大海外资产基础并整合马来西亚成熟销售分销网络 [2] - 交易使公司获得目标公司广泛客户群,进一步扩大及补充产品供应、分销及销售网络 [2] - 预计为现有马来西亚业务带来协同效应,通过结合现有产品组合及分享最佳实践提升运营效率 [2] - 地域多元化可加强抵御地区风险能力并巩固运营稳定性 [2] - 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让公司在禁售限制解除后可按预定价格收购目标公司全部权益,实现全面控制 [2]
宏信建发20250306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设备运营服务行业、工程机械行业 - 公司:弘芯建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整体情况 - 公司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设备运营服务行业领先位置,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规模达364亿,包含21.6万台高工资产平台、近145万吨新型数捕材料及约70万吨新型模价材料[1] - 公司长期愿景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设备综合运营服务商,战略目标是未来10年在中国、东南亚、中东北非市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2] 2024年经营业绩回顾 - **国内业务** - 高工资源平台在2013 - 2023年经历黄金十年,市场份额保持在30%以上,面对国内租赁市场调整期,采取增收提效策略对冲租金收益率下滑[3] - 举措包括重新布局激发活力,在中国境内和香港地区有528个网点,新设业务拓展店贴近终端客户;丰富多品类拓展新场景,新品类收入达2.2亿元,同比增长超800%;优化资产结构,转移出海设备9000台及14万吨材料,同时进行国内就地处置;深化数字化经营理念,业务线上化率接近100%,人效提升[3][4][5][6] - **海外业务** - 沿“3 + 3 + 3”策略,在一带一路国家拓展,东南亚、中东、北非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施工需求扩大,设备运营服务需求旺盛,海外租金价格是国内2 - 3倍[7] - 已进入印尼、马来等7个国家,形成53个网点、约700名员工,资产规模超30亿,全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800%,实现盈利7900万左右[8][11] 财务情况 - 2024年收入达115.8亿,增长超20%,EBITDA略增3%,净利润略有下滑,与资产布局结构和二手资产出海海运成本有关[12] - 收入结构中,经济性租赁收入占比下降,工程技术、轻资产及贸易收入比重提升,海外收入占比仅3.4%[13] - 全年平均输出率较前年下降6个百分点,市场租金价格下滑20%,公司自身租金价格下滑约10%,工程技术服务收入增长26.5%,轻资产部分管理资产规模从5.6万台提升到近7.5万台[14][16] 客户构成 - 公司总客户数量达32.5万家,前五大客户收入影响力和占比降低至3%,传统三大应用场景占比近80%,后期运营维护类收入占比从7% - 8%提升至接近14%[17] 融资与现金流 - 2024年与八家境外机构建立合作,落地16.6亿境外融资授信,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资本开支增长,自由现金流较2003年下滑,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每月保持20亿左右现金储备,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45港币[18][19] 未来展望 - **海外业务**:在现有7个国家拓展多产品运营格局,未来三年在印尼、沙特、北非等国家新增投资,打造当地头部租赁公司地位,拓展多品类服务格局[11][22][25] - **国内业务**:以低效资产置换为核心,控制资本开支,提升设备运营能力和资产回报率[36][43][44] - **毛利率与盈利**:2025年预判出租率提升,高空飞车毛利维持在40%左右,知户和摩架产品线工程施工毛利接近公司整体工程技术毛利水平,内部指引维持去年经利润率水平(约10%)[38][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外业务面临中小租赁商抵制、进入门槛要求严格等问题,需关注出租率表现和成本差异,预计高工资车出租率在60% - 70%左右[30][31] - 今年年初国内复工率下滑,出租率较去年同期低2 - 3个百分点,租金价格预计相对平缓[34][35] - 2025年资本开支控制在30亿左右,包括海外投入、国内低效资产置换和部分海外并购资金需求[37] - 公司计划与国际顶级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提升出海战略推进和执行能力,克服海外拓展挑战[40]
宏信建发2024年年报点评:海外拓展持续加速,经营效率有望提升
太平洋· 2025-03-21 2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信建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加快“运营驱动”转型,继续推动“3+3+3”全球化战略,看好后续经营质效提升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总股本和流通股均为31.97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38.69亿港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2.15/0.91港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8亿元,同比+20.5%;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6.9%;平均ROE为8.1%,同比-2.9%;宣派末期股息为0.045港元,全年股息为0.095港元,现金分红比例为31.7% [4] - 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46.2、37.5、32.1亿元,同比分别-10.1%、+26.5%、+113.0%;毛利率分别为38.1%、26.4%、31.8%,同比分别-6.5pct、-2.8pct、-8.4pct,整体毛利率同比-6.5pct至32.6% [5] - 高空作业平台、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设备利用率分别为73.8%、72.5%、76.2%,同比分别-6.2pct、+2.4pct、+3.0pct [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扣除普通股购回负债)为191.2亿元,同比+3.0%;平均融资利率为4.06%,同比-0.11pct [5] - 资本开支为71.0亿元,同比+249.5%,扣除销售二手设备和材料后的净资本开支为48.3亿元,同比+847.3% [5] - 销售设备、材料及备件毛利同比+217.7%至5.1亿元 [6] - 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1亿元,海外收入总额同比增加超27倍至3.9亿元,并实现盈亏平衡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73、134.65、148.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59、10.69、12.04亿元,EPS为0.30、0.33、0.38元,对应3月20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3.76、3.37、2.99倍 [6][7]
宏信建发(099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0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发布[5] - 公司股票代码为09930.HK,于2023年5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12]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远东宏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3360[12]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天津市,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11]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为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11] - 公司合规顾问为大华继显(香港)有限公司,网址为www.hongxinjianfa.com[1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詹静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10] - 潘阳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10] - 李前进先生于2024年9月12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0] - 袁少震先生于2024年9月1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 集团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旗下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约216,300台,材料类资产总管理规模约214万吨,国内(含中国香港)已设立528个服务网点[18] - 2024年,集团累计服务的客户数增至约325,000家[19]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已在7个海外国家设立了53个服务网点,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已超31亿元[2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球服务网点总数为581个,中国内地及香港有528个服务网点,覆盖超220个城市[5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53个海外服务网点[57] 集团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15.8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约21%[20] - 2024年,集团归属普通股持有人年内溢利约9.0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微幅下滑约7%[20] - 2024年,集团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和8.1%[20]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9.0亿元,资产总额约36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6%[28] - 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约为2.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为8.1%[28]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42.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5亿元提升6.4%[28]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11,581,062千元,销售成本7,806,466千元,毛利3,774,596千元,毛利率32.6%[3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200,159千元,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896,322千元,基本每股收益0.282元[3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6,434,181千元,负债总额24,975,831千元,资产负债率68.6%[31] - 2024年公司每股净资产3.66元[31] - 2024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00159千元,较去年减少2.1%[59] - 2024年度,公司EBITDA为4628654千元,较去年增长3.3%[5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581,062千元,较2023年的9,610,581千元增长20.5%[60][65][7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896,322千元,较2023年的962,407千元下降6.9%[60][63] - 2024年公司EBITDA(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628,654千元,较2023年的4,480,251千元增长3.3%[63] - 2024年毛利3774596千元,较去年3761401千元增长0.4%,毛利率32.6%,较去年39.1%减少6.5%[84]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7,806,466千元,较去年增长33.5%;销售与行政开支1,866,205千元,较去年增长21.1%;两项合计9,672,671千元,较去年增长30.9%[93] - 2024年折旧与摊销2,573,978千元,占收入22.2%,较去年增长8.4%[94] - 2024年员工及劳务分包成本2,349,804千元,占收入20.3%,较去年增长48.0%[94] - 2024年贸易及转租成本1,960,256千元,占收入16.9%,较去年增长139.4%[94] - 2024年维护及耗材成本578,633千元,占收入5.0%,较去年减少19.1%[94] - 2024年运输及吊装费1,022,747千元,占收入8.8%,较去年增长9.4%[94] - 2024年公司折旧与摊销263.743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8.4%[96] - 2024年公司员工及劳务分包成本234.9804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48.0%[96] - 2024年公司贸易及转租成本196.0256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39.4%,其中转租成本100.2862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85.8%[96] - 2024年公司维护及耗材成本57.8633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9.1%[96] - 2024年公司运输及吊装费102.2747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9.4%,业务累计运输101.7万车次,设备运量较去年增长13%[96] - 2024年公司实现其他收入及收益23.8667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3.6%[97] - 2024年公司资产拨备总计10.7374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62.1%[101] - 2024年公司其他开支2.0241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40.3%[102] - 2024年公司财务成本80.5827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3.4%[104] - 2024年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融资利率为4.06%,较去年的4.17%有所下降[105] - 2024年集团扣除普通股赎回负债后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融资利率为4.06%,较去年4.17%下降0.11%[106]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303,837千元,较去年264,116千元增长15%,实际税率25.3%,较去年21.5%增加3.8%[108] - 2024年集团年内溢利为896,322千元,较去年962,407千元减少6.9%[109] - 2024年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0.282元,较去年0.316元减少0.034元,降幅10.8%[112]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36,434,181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5,197,406千元,增幅16.6%[113] - 2024年末集团国内地区(含港澳)税后净利润为817,127千元,比重91.2%,较去年下降15.6%;海外地区为79,195千元,比重8.8%[110] - 2024年末集团国内地区(含港澳)资产为32,886,413千元,比重90.3%,较去年增长5.5%;海外地区为3,547,768千元,比重9.7%,较去年增长5,586.3%[117] - 2024年末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2,245,403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4,024,296千元,增幅22.1%[118] - 2024年末集团租赁及服务设备、材料及模具中,高空作业平台为11,739,849千元(去年年末9,215,312千元)、新型支护系统为4,850,942千元(去年年末5,011,742千元)和新型模架系统为3,187,393千元(去年年末3,100,784千元)[121]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176,285,333股,较去年3,045,288,167股增长4.3%[11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总额为7,817,941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360,263千元,增幅21.1%[126][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的拨备为1,193,167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49,172千元,增幅14.3%[126][129] - 2024年度,公司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72天,较去年181天有所缩短[132][1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以内应收款项净额为4,619,955千元,占比78.7%,较去年增长16.4%;一年以上应收款项净额为1,250,971千元,占比21.3%,较去年增长18.1%[1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为871,920千元,较去年年末减少364,818千元,降幅29.5%[135][1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为296,947千元,占比34.1%,较去年减少24.2%;商业承兑汇票及信单为574,973千元,占比65.9%,较去年减少32.0%[1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净额为3,377,515千元,较去年年末增加692,710千元,增幅25.8%[137][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和保证金为1,451,147千元,占比42.3%,较去年增长16.7%;可收回税项为1,524,137千元,占比44.5%,较去年增长40.5%[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93,336千元,较去年年末减少373,476千元,降幅17.2%[1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3,418千元,占比99.4%,较去年减少17.7%;受限制银行结余为9,918千元,占比0.6%,较去年增长70,742.9%[1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9.05139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减少7328.7万人民币,降幅7.5%[1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资产为6.16094亿人民币,包括递延税项资产余额3.62808亿人民币和存货余额2.45111亿人民币[1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为249.75831亿人民币,较去年末增加45.16721亿人民币,增幅为22.1%[1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融资为209.02895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增加35.63663亿人民币,增幅20.6%,扣除普通股赎回负债后平均融资利率为4.06%[1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占比38.4%,较去年年末29.3%上升;无抵押占比61.6%,较去年年末70.7%下降[1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3.95257亿人民币,较去年末的15.52487亿人民币增长54.3%[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余额为8.86686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增加2.03998亿人民币,增幅29.9%[1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6.33582亿人民币,较去年年末减少6002.2万人民币,降幅8.7%[157]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1.145835亿元,较去年增加6.3%,即6.80683亿元[16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8.96322亿元,股息分配1.46646亿元,其他权益变动6899.3万元[161] - 2024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较去年下降2.9%;剔除事项影响后,较去年下降2.0%[164][168]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2.6%,较去年下降0.5%[164][169]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6%,较去年末增加3.1%[164][170] - 2024年度公司资本开支为7.104623亿元,较去年增加249.5%;净资本开支为4.832205亿元,较去年增加847.3%[171] - 2024年末公司有8.98521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予非银行金融机构,9899万元保证金用作银行借款抵押品[177] - 2024年末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购置厂房及机器金额为2.12503亿元,去年为1.08067亿元[1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经营租赁服务实现收入约46.2亿元,收入占比39.9%[26] - 2024年,集团全年累计服务工程项目3,195个,工程技术服务实现收入约37.5亿元[26] - 2024年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约32.1亿元,收入占比27.7%
宏信建发(09930):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海外有望释放业绩增量
东北证券· 2025-03-12 1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宏信建发,给予“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稳定增长,非资产驱动型业务占比提升较快,盈利能力较稳定,海外业务加速布局有望释放业绩新动能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81亿元,同比增长20.50%;归母净利润8.96亿元,同比下降6.87%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32.59%,同比下降16.73%,销售净利率7.74%,同比下降22.68%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28、137.18、157.75亿元,同比分别为3.00%、15.00%、15.00%;归母净利润为9.21、10.62、12.18亿元,同比分别为2.72%、15.38%、14.69% [3] 业务板块 - 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及其他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46.21、37.51、32.09亿元,同比变化-10.08%、+26.54%、+112.96% [1] - 2024年非资产型业务收入占比60.1%,同比上升13.58pct [1] 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高空作业平台21.63万台,同比增加21.79%,利用率73.8%,同比下降6.2pct [1] - 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持有量分别为144.9、69.3万吨,同比分别为-6.88%、-3.88%,利用率分别为72.5%、76.2%,同比分别上升2.4、3.0pct [1] - 截至2024年,公司海外设备数量约10.4千台,总资产原值约35.48亿元,占比9.74%,材料产品约13.1万吨,客户约1700家 [3] 分红情况 - 公司拟宣派股息0.045港元/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股息率约为3.72% [2] 海外业务 - 2024年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开拓,已进入7个海外国家,海外实现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2765.7% [3] - 后续公司将持续打造全球性设备运营体系与流通渠道,提升海外资产运营效率 [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11日,收盘价1.21港元,12个月股价区间1.06 - 2.11港元,总市值3689.67百万港元 [5]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11%、-5%、-28%,相对收益分别为-6%、-28%、-77% [8]
宏信建发(09930):多品类及海外扩张有望带来新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3-10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23 港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归母净利低于预期,主要因国内租金价格下滑,但海外拓展及轻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带动收入仍快速增长,多品类及海外业务扩张有望对冲国内租金下行压力 [1] - 考虑租金价格下滑致毛利率承压,下调 25/26 年经营性租赁业务毛利率,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并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4 年实现收入 115.8 亿元、归母净利 9.0 亿元,同比 +21%、 - 7%,归母净利低于预期(10.8 亿元) [1] - 24 年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 46.2/37.5/32.1 亿元,同比 - 10.1%/+26.5%/+113.0%;毛利率分别为 38.1%/26.4%/31.8%,同比 - 6.5/-2.8/-8.4pct,整体毛利率 - 6.5pct 至 32.6% [2] 设备管理情况 - 截至 24 年末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达 21.5 万台,同比 +20.8%,设备管理规模维持行业领先,24 年高空作业平台国内市场份额达 34.4%,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费用及现金流情况 - 24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3%/11.0%/7.0%,同比 - 0.1/-0.2/-1.5pct,财务费用率下降因融资结构优化,新增平均融资利率降至 3.99%(同比 - 0.21pct) [3] - 24 年经营性净现金流 42.0 亿元,同比 +6.4%,资本开支达 71.0 亿元,同比 +249.8%,有望优化国内高空作业平台机队结构并增加海外设备和新品类布局 [3] 业务拓展情况 - 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27 倍至 3.9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 3.4%,同比 +3.3pct;海外毛利率 43.7%,比国内高 11.5pct,公司计划 27 年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 100 亿元左右 [4] - 24 年工业冷风机等新品收入达 2.2 亿元,同比增长超 800%,海外业务及新品类拓展有望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4]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下调公司 25/26 年经营性租赁业务毛利率 0.3/0.5pct,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为 9.5/10.3/11.3 亿元(前值 12.26/14.13/- 亿元,下调 23%/27%/-) [5]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18.6xPE,考虑公司流动性改善需时间且国内租赁业务毛利率承压,给予 25 年 7xPE,目标价 2.23 港元(前值 2.59 港元,对应 24 年 7x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9,611|11,581|12,248|13,143|14,355| |+/-%|22.00|20.50|5.76|7.31|9.2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962.41|896.32|949.86|1,027|1,131| |+/-%|44.87|(6.87)|5.97|8.15|10.10|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30|0.28|0.30|0.32|0.35| |ROE (%)|11.03|8.06|8.06|8.25|8.57| |PE (倍)|3.99|4.29|4.05|3.74|3.40| |PB (倍)|0.36|0.34|0.32|0.30|0.28| |EV EBITDA (倍)|4.45|5.13|4.51|3.92|3.57|[7]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简称|公司代码|股价|市值|EPS(元)|25 - 27 年 CAGR|PE(X)|2025E EV/EBITDA| |----|----|----|----|----|----|----|----| | | |(元)|(亿元)|2024A/E|2025E|2026E|2027E| |URI|URI US|620.70|405|43.17|44.96|49.45|55.65|8.8%|14.38|13.81|12.55|11.15|7.31| |Ashtead|AHT LN|45.15|196|3.06|2.86|3.21|3.65|6.1%|14.77|15.81|14.07|12.37|7.22| |华铁应急|603300 CH|11.66|230|0.35|0.44|0.57|-|9.7%|33.74|26.27|20.58|-|14.47| |行业平均| | | | | | | |8.2%|20.96|18.63|15.73|-|9.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