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犹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抗议活动波及 英国欧联杯比赛前11人被捕
新华社· 2025-11-07 20:39
赛事安保与公共秩序 - 为应对球迷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警方部署了超过700名警察,并在赛前逮捕了11人[1] - 西米德兰兹郡警方称这场比赛引发的关注度和担忧程度“前所未有”,由于多个团体组织了抗议和反抗议活动,因此有必要部署大量警力[1] - 赛前约200名抗议者聚集在看台附近高呼“支持加沙”的口号,地上摆有巴勒斯坦国旗和呼吁抵制以色列的横幅[1] - 另一侧有40多名抗议者手举“让反犹主义远离足球”的标语,另有5辆装有电子广告牌的车辆从球场外驶过,展示反对反犹主义的标语[1] 客队球迷禁令 - 伯明翰有关部门听取警方建议,告知俱乐部本场赛事将不允许客队球迷入场,原因是特拉维夫马卡比球迷群体中存在“严重的流氓行为”[2] - 特拉维夫马卡比队随后回应,出于安全考虑,其球迷将不会前往伯明翰,俱乐部首席执行官称球迷不能到场“令人无比遗憾”[2] - 近期大量欧洲民众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这可能是伯明翰有关部门拒绝以色列球迷前来观赛的另一个原因[2] - 去年11月7日阿贾克斯队对阵特拉维夫马卡比队时,有逾60人被捕,其中10人为以色列人,至少20名以色列球迷受到围攻和殴打[2] 比赛结果与球迷态度 - 这场欧联杯比赛在伯明翰维拉公园球场举行,阿斯顿维拉以2:0取胜[1] - 一名48岁的阿斯顿维拉球迷表示同情那些无法到场观赛的以色列球迷,并称“这无关政治,只关乎足球”[2]
UK Confronts Rising Long-Term Terror Threat From Gaza War
MINT· 2025-10-04 13:31
事件概述 - 英国曼彻斯特希顿公园希伯来会堂发生恐怖袭击,袭击者驾车冲撞寺庙并用刀攻击礼拜者,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致命的国内恐怖袭击 [1][2] - 袭击者被确认为一名35岁的叙利亚裔英国公民,在与武装警察的对峙中被击毙 [2][3] 安全威胁背景 - 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英国安全部门一直担忧中东冲突会引发国内恐怖主义,风险被认为很高 [3] - 英国国内安全局军情五处负责人去年曾表示,他们高度警惕中东事件直接引发英国恐怖行动的风险 [4] - 安全官员担忧加沙地带的高清死亡视频可能对英国数千人(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不可估量的激进化影响,这既构成直接威胁,也存在“慢燃式激进化”的危险 [5] 社会紧张局势 - 亲巴勒斯坦集会已成为伦敦和许多其他城市的常规活动,穆斯林占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的6.5%(2021年数据) [5] - 反犹太主义报告在去年达到历史新高,犹太人口占比0.5%,伊斯兰恐惧症事件也有所增加 [7] - 极右团体利用这些示威活动组织自己的集会,例如活动家汤米·罗宾逊上个月在首都组织了11万人的集会 [18] 反恐活动与挑战 - 军情五处去年数据显示,约75%的反恐活动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有关,另外25%专注于极右翼恐怖主义 [7] - 过去一年反恐警察挫败了几起针对犹太人的阴谋,两名男子因计划对英格兰西北部的犹太社区发动受伊斯兰国启发的枪击案而将受审 [8] - 恐怖主义性质从有组织细胞转向独狼行动,这给反恐警察带来新挑战,近期一些成功的恐怖事件是由未被安全部门监控、单独行动的人实施的 [11] - 安全官员还担忧基地组织特别是伊斯兰国呼罗珊省试图利用加沙冲突再次向英国输出意识形态 [15] 政府应对与立场 - 首相斯塔默政府上月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向以色列施压结束军事行动,但已呼吁组织者取消计划于周六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的示威 [6] - 首相承诺为犹太场所提供额外的警察保护,但批评者指出曼彻斯特犹太教堂已设有大门和政府补贴的安全措施,需要更广泛的行动来打击反犹太主义 [10] - 政府官员认为加沙冲突与英国街头更广泛的骚乱存在联系,一名官员称亲巴勒斯坦示威活动经常越界成为犯罪行为,在犹太教堂袭击事件后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约有40人被捕,其中6人被指控袭击警察 [17] 网络激进化的作用 - 安全官员表示,人们在线获取的信息(许多是虚假或扭曲的)使得类似曼彻斯特的袭击更可能发生且更难预防 [19] - 前内阁秘书表示,政府长期了解并努力对抗网络内容在激进化思想(尤其是年轻思想)方面的力量,可能在未来许多年内都要面对哈马斯袭击和以色列回应所带来的网络余波 [19] - 英国的持续努力包括试图绕过恐怖嫌疑人的加密技术,这引发了与苹果公司和美国的斗争 [14]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特朗普再度出手,企图“切断哈佛联邦拨款”
华尔街见闻· 2025-09-30 10:59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在法院裁定其冻结哈佛大学研究经费违宪后,升级对抗措施,将哈佛大学移交至“除名、取消资格”程序,这可能危及该校数十亿美元的联邦资金 [1] - 双方的对抗升级发生在此前和解谈判陷入僵局之际,尽管哈佛大学近期在相关法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2] - 白宫认为哈佛大学在处理校园反犹主义问题上做得不够,并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切断其联邦拨款 [1][3] 政府行动与程序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民权办公室正在将哈佛大学移交至“除名”程序,此举旨在将被认为“不够负责”的实体排除在政府业务之外 [1] - 根据程序,政府首先建议暂停所有联邦机构向哈佛提供的拨款,暂停期将持续一年,期间将审查是否应永久禁止哈佛获得联邦拨款 [1] - 哈佛大学有20天时间来请求举行听证会 [1] 法律诉讼与裁决 - 本月早些时候,联邦地区法官Allison Burroughs裁定特朗普政府削减哈佛22亿美元研究经费的行为违反宪法,命令联邦政府恢复资助 [2] - 法官裁决指出,联邦政府“以反犹主义为幌子,对全国顶尖大学发动了一场有政治动机的、有针对性的攻击”,侵犯了哈佛的言论自由和程序正当权 [2] 和解谈判与过往威胁 - 在本次冲突升级前,双方曾一度接近达成一项5亿美元的和解协议,以换取政府解冻被冻结的数十亿美元研究资金 [3] - 美国教育部长Linda McMahon曾在5月致信哈佛,称其将不再有资格获得未来的联邦拨款 [3] - 美国政府还曾威胁到哈佛的免税地位及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能力 [3] 哈佛大学的立场与回应 - 哈佛大学发言人未立即对最新的“除名”程序发表评论 [3] - 该校此前曾表示,已采取措施解决校园内的反犹主义问题,并认为政府的攻击侵犯了其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权利 [3]
美政府对加州州立大学发起投诉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9-30 09:41
政府调查行动 - 特朗普政府对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发起“反犹主义”投诉调查 [1] -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已提起系统性投诉并向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发出传票 [1] - 校方证实将配合调查 [1] 调查背景与范围 - 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台后对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诸多高校的“反犹主义”状况进行全面审查 [1] - 政府要求高校根除“反犹主义”并废除向少数族裔倾斜的招生政策 [1] - 不遵守规定的学校将被削减或冻结联邦拨款 [1] 涉及机构与规模 - 加州州立大学系统拥有20多个校区 [1] - 该系统约有6.3万名教职工及46万名学生 [1] 相关法律案例进展 - 特朗普政府在哈佛、加州大学等名校的资金冻结诉讼中遭遇挫折 [1] - 政府与哥伦比亚大学和布朗大学达成和解,后者同意部分政府要求 [1]
法院下令特朗普政府恢复对加州大学部分拨款
国际金融报· 2025-09-29 18:45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特朗普政府与加州大学因拨款问题产生激烈纷争,涉及权力、法律与学术自由的博弈 [1] - 联邦政府以加州大学涉嫌“反犹主义”、违反民权法为由,冻结数亿美元科研拨款 [1] - 冲突逐步升级,美国学术体制核心原则与联邦-州政府权力边界模糊 [1]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与行动 - 特朗普政府强调需整顿高等教育中“偏向左翼、过度政治化”现象 [1] - 利用行政命令和拨款条件试图影响大学招生政策、学术项目及言论氛围 [1] - 酝酿新联邦研究拨款制度,优先资助“政治立场符合政府价值观”的高校 [1] - 以“反犹主义”调查为切入点,指控加州大学对犹太学生保护不力 [2] - 宣布暂停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校的5.84亿美元科研拨款 [2] - 提出和解要求,即UCLA支付10亿美元以换取资金解冻 [2] 加州大学及相关方的反击 - 加州大学在法庭提起抗辩,并在州级政治与舆论层面展开对抗 [1] - 法院已下令恢复部分拨款,但冲突未平息 [1] - 加州州长纽森强烈批评联邦政府冻结经费的做法,斥责特朗普“敲诈勒索” [2] -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美国教师联合会、加州大学教师协会理事会及多个工会起诉特朗普政府 [2] - 诉讼指控政府通过冻结资金和苛刻要求“施加意识形态控制”,举措违宪且威胁学术自由 [2] 潜在影响与行业观点 - 加州大学系统新任校长詹姆斯·米利肯警告,若失去联邦资金,需额外筹集40亿至50亿美元维持运转 [2] -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主席称此为对“威权主义接管大学”的抵抗行动 [3]
以色列总理联大发言 多国代表退场抗议
新华网· 2025-09-27 06:17
以色列总理联合国发言核心观点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及中东多国的军事行动辩解 [1] - 其明确表示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并称此为以色列的“国策” [1] - 发言旨在阐述以色列将继续打击哈马斯等组织,并推动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 [2] 国际社会对发言的反应 - 众多联合国会员国代表在内塔尼亚胡发言时起身离席抗议,退场代表来自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及一些欧洲国家 [1] - 以色列代表团及内塔尼亚胡的亲友团则全体起立并大声鼓掌 [1] - 哈马斯方面发表声明,指责内塔尼亚胡的发言包含“公然的谎言和矛盾” [2] 以色列国内的不同声音 - 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在联合国总部外抗议,指责政府忽视被扣亲人的命运 [1] - 以色列反对党领导人、前总理拉皮德批评内塔尼亚胡的发言未提出让被扣人员获释及结束战争的明确方案 [3] - 一个代表前线以军士兵母亲的团体及多名被扣人员家属对政府用高音喇叭向加沙转播发言的举动表示愤怒 [3] 地区政策与关系表述 - 内塔尼亚胡称消灭哈马斯将有助于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并提及已与叙利亚进行“认真谈判” [2] - 其将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谴责归咎于“反犹主义”等因素,并抨击多个西方国家近期承认巴勒斯坦国 [2]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联大发言中表示巴民族权力机构早已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并反对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的突袭 [2] 发言的传播与争议举措 - 以方沿加沙地带边境及在加沙境内以军营地,用卡车布设高音喇叭转播内塔尼亚胡的联大发言,并向加沙居民发送包含转播链接的手机短信 [3] - 内塔尼亚胡在发言开场时用希伯来语和英语对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哈马斯成员及加沙居民隔空喊话 [3] - 数以千计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在纽约时报广场附近游行,要求逮捕内塔尼亚胡 [1]
【环球财经】美国政府升级对哈佛大学限制举措
新华社· 2025-09-20 22:34
美国政府监管行动 - 美国教育部将哈佛大学置于“加强现金监管”状态 要求其发放学生援助金时先使用自有经费 后动用联邦资金 [1] - 教育部要求哈佛大学出具一份总额3600万美元的不可撤回信用证明 以应对潜在债务并履行资金承诺 [3] - 教育部长警告 若哈佛不交出证明其招生时不再考虑种族因素的记录 教育部或将采取进一步执法行动 [3] 哈佛大学财务状况与回应 - 哈佛大学拥有530亿美元捐款 没有迹象表明学校运转面临资金问题 [4] - 哈佛大学未就教育部的新限制举措作出回应 但宣布此前遭卫生部冻结的4600万美元科研经费已恢复使用 [5] - 哈佛大学曾于4月14日拒绝美国政府调整管理结构及招生政策的要求 美国政府随后宣布冻结哈佛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 [6] - 哈佛大学于4月21日起诉美国政府 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控制其学术决策 [6] 政府与高校冲突背景 - 教育部限制举措是特朗普政府与高校持续缠斗的最新动作 [5] - 美国政府官员指认哈佛大学等高校倡导“令人警觉的”意识形态 在声援巴勒斯坦示威期间未能给予犹太学生足够保护 [5] - 特朗普政府要求高校根除反犹主义、调整向少数族裔倾斜的招生政策 否则将面临经费削减风险 [5] - 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于9月3日裁决 特朗普政府以打击反犹主义为名冻结哈佛数十亿美元科研经费违反宪法 要求解冻资金 [5] - 特朗普政府还于5月和6月采取措施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 相关措施后被联邦法官临时叫停 [7]
欧洲对以色列掀起“文化抵制”浪潮,被批“反犹主义”
新浪财经· 2025-09-19 19:24
欧洲文化抵制以色列行动 - 西班牙国家广播公司RTVE宣布抵制以色列参加欧洲歌唱大赛 若以色列参赛将退出该赛事[3] - 爱尔兰 斯洛文尼亚 荷兰和冰岛此前已宣布抵制以色列参加欧洲歌唱大赛[3] - 欧洲广播联盟正就如何"管理歌唱大赛的参与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与成员磋商 要求12月中旬前决定是否参加[6] 以色列文化领域内部冲突 - 以色列文化部长米基·佐哈尔宣布削减电影电视学院拨款 因其将最高电影奖项授予展现巴勒斯坦视角的影片《大海》[3][10] - 获奖影片《大海》讲述巴勒斯坦小男孩从约旦河西岸到特拉维夫的旅程 预计代表以色列参加奥斯卡国际故事片奖角逐[10] - 以色列电影学院主席阿米尔回应称阿拉伯语电影代表以色列参加奥斯卡是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合作的成果[10] 国际艺术团体抵制事件 - 比利时弗兰德斯音乐节取消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会 理由是以色列籍首席指挥拉哈夫·沙尼未与以色列政府行为划清界限[8] - 音乐节组织方声明指出沙尼担任以色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身份 无法阐明其对"特拉维夫种族灭绝政权"的态度[8] - 沙尼发表声明批评该决定"令人遗憾" 表示加沙图像"令人深感不安" 呼吁"尽一切努力尽快结束战争"[9] 政治外交层面反应 -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呼吁"在野蛮行径停止之前禁止以色列参加任何国际体育赛事"[6] - 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将桑切斯称为"反犹主义者和骗子"[6] -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出席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会表达对沙尼的支持 表示"比利时永远不会容忍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9] 历史背景与争议 - 自1973年以色列首次参赛以来 欧洲歌唱大赛多次受巴以冲突政治影响[7] - 2019年冰岛乐队在决赛展示巴勒斯坦国旗 导致冰岛广播公司被罚5000欧元[7] - 2024年和2025年大赛现场观众多次对以色列表演者发出嘘声[7]
犹太教堂重新开放仪式上,默茨含泪誓言将对德国一切“反犹主义”宣战,言行引争议
环球网· 2025-09-18 15:12
事件概述 - 德国慕尼黑一座87年前被纳粹摧毁的犹太教堂于15日重新开放 德国总理默茨在仪式上含泪发表演讲 宣布其政府将对一切形式的反犹主义宣战[1] - 默茨的言行在阿拉伯世界引发争议 被指与西方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相关联[4] 德国政府立场 - 默茨表示 其政府将动用一切可能且必要的立法措施打击一切形式的反犹主义 即使反犹主义打着自由 艺术 文化或科学的幌子也不会容忍[3] - 默茨希望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能够不再需要警察的保护[3] - 默茨在另一场演讲中表示 对以色列政府的批评完全可以进行 但不能演变成对犹太人的仇恨借口[5] 国际反应与争议 - 社交媒体上有观点认为 西方政府和媒体对犹太人历史悲剧表示同情 但对加沙地带的轰炸及造成的大量死伤则保持沉默或借口辩解[4] - 有网友称默茨在仪式上的哭泣为夸张的戏剧表演[4] - 欧盟委员会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 涉及贸易优惠暂停和人员制裁[5] - 路透社称欧盟成员国尚未就制裁达成一致 德国的立场至关重要 德国政府表示希望保持与以色列的沟通渠道畅通[5] 冲突背景数据 -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7日数据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506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165697人受伤[5]
美商务部长爆料:特朗普想让哈佛大学投建职业学校
环球网· 2025-09-13 11:34
和解协议核心内容 - 潜在和解协议可能要求哈佛大学投资约5亿美元设立职业学校 [1] - 特朗普政府希望哈佛大学至少拿出5亿美元 [3] - 哈佛大学表示愿投资同等金额的劳动力项目作为恢复超20亿美元联邦资金协议的一部分 [3] 政府与高校的政策冲突 - 白宫指控哈佛大学未能有效遏制校园反犹主义和政治偏见 [3]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重新关注美国年轻人的职业准备而非在经济上毫无成效的高等教育体系 [3] - 美国政府要求国内知名高校调整政策根除反犹主义废除向少数族裔倾斜的招生政策否则将面临资金被削减 [4] 法律诉讼与进展 - 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裁决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行为违反《行政程序法》侵犯宪法第一修正案且违反1964年《民权法案》 [3] - 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已于7月宣布与联邦政府达成协议 [4] - 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和解进程进展甚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