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电影之城”每个切面都璀璨夺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7 06:00
土耳其电影《康托》映后合影。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 上海影城观众熙熙攘攘。 1500场展映呈现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光影世界,19—35岁年龄段观众占比近八成,电影节10天创造经 济效益50亿元,超过99%的受访观众表示明年会再次参与……6月13日至6月22日在沪举办的第二十七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期间,"电影之城"每个角度的切面都璀璨夺目。 大平台: "你看到的影片都精彩纷呈" "亚洲电影有自己的基因,我们的片子则带着浓厚的拉美基因,观众可以从中感受拉美风情。这里面既 有人与自然的交融,也包含着情感的纠缠。"阿根廷、智利和西班牙联合制片的影片《越境重生》制片 人尼古拉斯·格罗索说。该片来到本届上影节参加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并进行世界首映。 巴西影片《风暴》历时15年拍摄完成。制片人埃利亚妮·费雷拉和导演弗蕾维亚·卡斯特罗同样将这部作 品带来参加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并世界首映。影片收获观众共鸣,让她们十分欣慰:"我们的故事反 映的不仅是巴西的现实,也希望借此传递更多女性的声音。"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论展映还是评奖,其广泛的国家与 地区分布,都呈 ...
“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美誉度持续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天光影盛会 上海每一帧都璀璨
解放日报· 2025-06-22 09:45
电影节规模与影响力 -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为期10天,展现中国电影120年发展成就 [1] - 金爵奖征片数量创历史新高,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综合首映率超过80% [2] - 主竞赛单元12部入围影片展映票全部售罄,拉美影片占比达1/4 [2] - "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从2018年29个国家31个机构扩展至50个国家57个机构 [3]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阿根廷、智利和西班牙联合制片《越境重生》展示拉美文化特色,制片人强调亚洲与拉美电影基因差异 [2] - 日本导演玉田真也凭《夏日沙上》入围主竞赛单元,延续2023年日本电影在上影节的获奖势头 [2] - 越南评委范天安受中国文化影响,期待与中国创作者深化合作 [3] - 意大利电影大师朱塞佩·托纳多雷担任评委会主席,称上影节为"造梦的地方" [3] 新人培养与产业孵化 - 电影项目创投征集534个有效项目,同比增长39%,吸引175家国内外公司参与,举办636场洽谈会议 [4] - 导演仇晟从2021年短片奖得主成长为金爵主竞赛单元入围者,体现上影节培养体系成效 [4] - SIFF YOUNG计划扶持制片人叶婷,其作品《爱情神话》等成为现象级案例 [4] 观众参与与经济效益 - 截至6月20日观影人次达48.4万,外地观众占比29.2%,19-35岁观众占76.39% [5] - 电影节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经济效益达49.97亿元,其中旅游收入约17.74亿元 [6] - 文创产品销量显著,推出30多品类60余款新品,"爵爵精灵"IP首次亮相 [6] 文化活动与社会效应 - 策划百场观众见面会,覆盖多数展映单元,如《理发师》导演吴思远追忆陈逸飞 [5] - 葡萄牙导演安东尼奥·费雷拉作品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主演现场互动成社交媒体热点 [5] - 2025年"中国电影消费年"计划联动文旅商体展,推动"电影+消费"模式 [5]
上影节影迷自制物料创新高 电影节成双向狂欢
快讯· 2025-06-20 11:08
行业趋势 - 影迷自制物料在电影节期间风靡,成为重要的双向奔赴活动,增强观影体验 [1] - 物料不仅是个人观影记忆的纪念品,更成为影迷间的社交符号,促进青年导演作品的二次传播 [1] 用户行为 - 影迷通过制作精美票根、书签等丰富物料表达对电影的热爱 [1] - 影迷利用物料传播电影文化,展现出年轻人对电影的独特理解和需求 [1] 典型案例 - 影迷蔚然和杨雨洁等积极参与者通过物料制作和传播电影文化 [1]
《酱园弄·悬案》剧组亮相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
新京报· 2025-06-16 07:14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适逢世界电影130周年和中国电影120周年 [1] - 红毯仪式有200多位中外影人亮相 包括《酱园弄·悬案》《东极岛》《无名之辈》系列等剧组主创 [1] - 金爵奖评选分为主竞赛 亚洲新人 纪录片 动画片和短片5个单元 [1] 参赛影片数据 - 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 创历史新高 [1] - 49部参赛作品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世界首映38部 国际首映8部 亚洲首映3部 [1] - 主竞赛单元12部作品中11部为世界首映 1部国际首映 [1] 评委团队 - 评委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领衔 21位评委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 [2] - 亚洲新人单元评委涵盖80后至00后 平均年龄35岁 为历届最年轻 [2] - 朱塞佩·托纳多雷强调电影节是交流思想和欣赏优秀电影的平台 [2] 国际交流活动 - "一带一路"电影周邀请2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嘉宾参与 [2] - 活动正值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 中意建交55周年 中泰建交50周年等时间节点 [2] 展映与论坛 - 48家影院61个影厅将放映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影片 总计约1500场 [3] - 首映影片占比49% 30%影片为4K画质 [3] - 金爵论坛包括8场主题论坛和3场电影学堂 开幕论坛探讨中国电影全球竞争力 [3] 品牌活动 - "华语巨制巡礼"聚焦2025年9部备受关注的电影作品 [3] - "中国影视之夜"通过盛典晚会等形式展现"光影世界 中国故事"主题 [3]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在《电影之城奏鸣曲》中开启 致敬百年光影 “造梦者”再聚首
解放日报· 2025-06-15 09:58
电影节盛况 -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暨红毯仪式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朱塞佩·托纳多雷出席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1] - 金爵盛典以开场视频与交响合唱《电影之城奏鸣曲》拉开帷幕,21位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将对多个单元影片进行评审 [2] - 本届电影节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外电影人汇聚上海共同见证开幕式 [2] 开幕影片 - 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由章子怡、王传君等演员以情景演绎方式特别介绍 [2] - 导演陈可辛透露该片与上海有深厚情感联系,影片将在2025年6月14日进行特别放映 [3] - 《酱园弄·悬案》特别纪念电影票标志着影片"开幕首映"和全城影迷狂欢的开始 [3] 城市联动活动 - 电影节期间上海文旅商体展将通过"票根"实现联动,影迷可参与多种电影相关活动 [4] - 活动包括跟随电影品美食、旅行、体验露天市集和文创周边,以及在影院商圈打卡海报装置 [4] - 城市将打造"人人可参与,全城皆光影"的氛围,让市民生活场景融入电影元素 [3][4]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报名影片创历史新高
央广网· 2025-06-15 09:33
电影节规模与参与度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五个单元共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多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 [1] - 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部影片入围评选,包括金爵奖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男、女演员等奖项 [1] -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12部入围影片中,3部华语片《脱缰者也》《比如父子》《长夜将尽》将与9国影片共同角逐大奖 [1] 市场热度与票务销售 - 线上开票仅一小时,92部影片超600场次便告售罄 [1] - 影迷计划观看8部影片,实际抢到7部,显示市场热情高涨 [2] - 全市范围开幕影片特别放映场次超500场,覆盖上海及长三角地区48家影院 [2] 展映与文化活动 - 电影节期间将放映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影片,约1500场 [2] - 特别策划"和合共生:中外电影的百年共振"策展单元,同期放映中外同类型片以促进跨时空对话 [2] - 推出"电影+城市"沉浸式嘉年华,通过线上小程序让用户扮演电影角色完成互动打卡,激活城市文化消费 [2]
《哪吒2》在匈牙利火爆上映 电影为中匈关系发展谱写新篇章
央视新闻· 2025-06-06 10:46
电影市场表现 - 《哪吒2:魔童闹海》在匈牙利首映时影厅满座,氛围火热 [1] - 电影票在官网放出后三小时内售罄,影院因需求高涨加开上层座位,半小时内再次售罄 [2] - 观众反响热烈,来自法国和匈牙利的观众称赞电影场面宏大、故事感人 [2] - 留学匈牙利的中国学生表示电影超出预期,认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重大突破 [3] 文化交流与行业合作 -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出席首映活动,表示《哪吒》系列的成功是中国科技文化创新成果的体现 [6] - 电影放映活动旨在增进中匈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文明互鉴 [6] - 活动属于"2025影像亚洲中国电影放映周",期间展映了包括《哪吒2》《唐探1900》《流浪地球2》等九部中国影片 [6] - 电影周邀请了12位中外嘉宾进行专业交流,进一步推动电影领域合作 [6] 行业影响 - 《哪吒2》的国际首映火爆现象表明中国电影正在赢得更多国际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2] - 电影周总监维多利亚女士对活动效果满意,计划明年继续努力 [2] - 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创新和艺术水平得到国际观众高度赞赏 [6]
交响乐团为《神女》现场配乐,艺术跨界让老电影焕发新生
第一财经· 2025-05-20 17:51
中国电影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 中国电影资料馆2025年推出最新4K修复版《神女》,采用AI技术对35毫米硝酸底片进行超高清扫描与修复,保留原始质感的同时提升视觉清晰度 [1][4] - 上海电影博物馆与上海电影资料馆十余年来在全球范围收集研究电影文化遗产,通过展览、展映、文创产品等形式探索多元呈现模式 [5][6] - 行业通过跨界联动激活经典电影,《神女》特别放映结合上海交响乐团现场配乐,采用三管编制交响乐团与女高音歌唱家联袂演绎 [1][5] 经典电影商业化运营 - 《神女》特别放映活动设计阶梯式票价188元/288元/388元,开票当天前两档秒光,最高票档接近售罄 [8] - 上海影城配合放映搭建主题微展览和文创销售展台,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两场主题论坛解读影片艺术价值 [6][8] - 行业持续探索电影遗产再价值化,上海电影博物馆自2013年起每年推出华语经典影片展映,包括《孔夫子》《盘丝洞》等 [8] 电影文化传播与教育 - 为致敬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行业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芬芳姿影"影展集中展映《女篮5号》《舞台姐妹》等女性题材经典影片 [9] - 通过技术修复与创新放映形式(如默片配乐),让90年前经典作品重返大银幕,实现跨时代对话 [8][9] - 行业专家认为《神女》的成功在于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结合,这种创作理念使其具有穿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3][4]
“光影筑梦 声动未来”——第十六届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正式启动
环球网· 2025-05-20 15:56
活动概况 - 第十六届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于5月20日正式启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基金会共同主办 [1][3] - 活动以"光影筑梦 声动未来"为主题,面向全国7-16岁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形式覆盖全国20余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并辐射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 [3] 活动内容设计 - 精选四大类国产影片作为配音素材:抗战/国防教育类(如《志愿军:存亡之战》)、传统文化类(如《哪吒》《长安三万里》)、动漫亲情类(如《麦兜》系列)、科幻类(如《流浪地球》) [4] - 活动贯穿全年分四大阶段实施:5-7月电影科普与配音体验、5-8月海内外配音闯关(报名截止7月5日)、7-8月"电影之旅"夏令营、9-12月优秀作品集中展示 [5] 区域推广策略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开展深度合作,同步覆盖新疆、内蒙古、云南等民族地区 [4] - 北京/天津组织专业配音老师进校园/社区,吉林开展电影讲堂,广东推行亲子配音,河南开设"云讲堂",陕西结合影视基地实践,重庆联动数字电影产业基地 [5] 参与形式创新 - 支持民族语言配音和亲子合作等创新形式,通过"小影迷爱配音"微信公众号及线下合作机构报名 [5] - 线下活动包括方言趣配音、非遗新声体验、数字科技互动等多样化形式,如重庆881观影会、忠县苦志小学电影音乐赏析等特色项目 [5]
光影之桥联通中外!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推介会成功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12:22
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推介会成果 -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成功举办推介会,向全球展示中国电影文化成果与开放姿态 [1] - 活动为全球电影人提供深入了解北影节的平台,强化国际交流 [1]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核心数据 - 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吸引103个国家地区的1794部影片报名,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外影片占比近90% [3] - "国际会客厅"汇聚超300家影人影企,3天洽谈会议超250场,促进产业合作 [3] - "北京电影生活节"带动文商旅体融合消费,累计客流6531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超240亿元 [3] 国际化拓展与文化输出 - 推出"天坛映像"全球巡展,精选"天坛奖"入围及获奖影片进行国际展映 [5] - 获奖影片《走走停停》导演龙飞表示海外观众反响热烈,验证电影作为全球语言的跨文化价值 [5] - 演员岳红强调电影是文明互鉴载体,通过作品传递中国故事与文化底蕴 [5] 国际影人参与与平台影响力 - 多位海外电影人出席推介会,包括《纳维》导演凯文·施穆茨勒、《涡流》国际销售纳斯琳·梅达尔·德·沙尔东等 [6] - 活动体现北影节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文化链接力与持续吸引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