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酱园弄·悬案》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虎嗅· 2025-09-07 09:0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行业面临观众流失和上座率持续低迷的问题 尽管2025年暑期档被誉为十年来口碑最佳 但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且预测数据一再下调[4][5] - 全国电影院数量持续扩张 2024年达到1.3万家影院和8.1万块银幕 但总票房仅425亿元 较2019年641.49亿元历史高点缩水三分之一 甚至低于2015年438亿元水平[9] - 行业年度上座率跌至历史低点5.7% 意味着百人影厅平均只有五六名观众 四大黄金档期中除春节档外均表现疲软 贺岁档2024年上座率仅4.2%[12][13] 票房结构与头部效应 - 档期票房成为全年核心支撑 2022年后占比稳定在七成左右 但不同档期分化显著 春节档自2018年起成为绝对主导 2025年二月票房达160.9亿元[20][22] - 头部集中现象加剧 2014年前50名电影占票房80%-90% 而2024-2025年前20部电影即可占据60%-80%票房 前五名份额从两成升至三成以上[34] - 单片统治力强化 2025年《哪吒2》单部影片在暑期档结束时占据近四成票房 猫眼数据显示超六成观众观看该片后未再进入影院[32] 消费行为与定价变化 - 一线城市电影票均价达49.6元 较2014年上涨16% 三四线城市涨幅更猛达30%-35% 均价42元已与二线城市持平[47] - 观众年龄结构显著老化 暑期档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年轻人将影院娱乐视为可选而非必选项目[50][51] - 自发观影行为减少 行业高度依赖热搜推⼴、朋友圈刷屏和短视频营销触达观众 缺乏外部刺激时消费者难以产生购票意愿[18][19] 内容质量与体验问题 - 影片质量与宣传错位现象普遍 预告片与正片差异大 特效粗糙如《封神2》被吐槽视觉呈现差 剧情套路化且强行煽情引发观众反感[41][44] - 影院体验持续恶化 存在手机亮光、噪音干扰、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座椅舒适度和屏幕规格未达预期 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2][39][40] - 时间成本成为关键考量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家庭娱乐替代方案 两个小时影院时长对比短剧综艺的灵活性处于竞争劣势[45]
电影暑期档,陈可辛们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1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1] - 平均票价同比下降8.8%至37.2元 主要受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各地电影消费券补贴影响 [1]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数量2部 与去年持平 但过亿票房影片从26部锐减至19部 [1] - 票房5-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1] - 头部项目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去年冠军《抓娃娃》32.54亿元及2023年冠亚军《孤注一掷》35.26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 [6] 创作生态演变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等新生代作品占据票房前三 [6]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票房3.75亿元且豆瓣评分5.7 导致出品方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9085.6万元陷入巨亏 [8] 动画赛道突破 - 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票房成为档期亚军 [6]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验证成功 《浪浪山小妖怪》原IP来自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2023年在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0] - 动画衍生品开发优势显著 《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30家企业合作 推出衍生品超800个 [10]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投入超10亿元补贴 [10] - 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2.70亿元 6月下达0.81亿元 [11] - 行业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中小企业与特色工作室形成"大树与丛林共生"格局 [12] 渠道端压力 - 影院数量持续扩张 2025年暑期档在映影院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新建影院21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1] - 影市平淡与放映渠道扩张形成矛盾 影院生存压力加大 [2]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陈可辛们亏损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2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2] - 平均票价37.2元 同比下降8.8% 主要受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电影消费券补贴影响 [2]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但过亿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2] - 票房5-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2] - 头部项目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去年冠军《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冠亚军《孤注一掷》35.26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 [5][6]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量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暑期档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3] - 影市平淡与渠道扩张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剧 [4] 创作格局演变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等新生代作品占据票房前三 [7]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票房3.75亿元 豆瓣评分5.7 导致出品方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9] -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9085.6万元 陷入巨亏境地 [10] 动画电影突破 - 动画片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 [5][12]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验证成功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2] - 衍生品开发成效显著 与超过30家企业合作 上线衍生品超800个 [13]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投入超10亿元补贴 [14] - 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2.70亿元 6月下达0.81亿元 [14] - 政策导向强调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旗舰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工作室 形成分层发展格局 [15]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陈可辛们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2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2]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2] - 平均票价同比下降8.8%至37.2元 主要受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电影消费券补贴影响 [2]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票房过亿元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2] - 票房5亿-10亿元的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2] - 头部项目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2024年《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孤注一掷》35.26亿元 [7][9]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其中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4] - 影院数量持续扩张与市场平淡形成反差 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大 [4] 内容创作趋势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均为新生代代表 [11]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导致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仅9085.6万元且巨亏 [13][14] - 影片口碑整体提升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豆瓣评分均超过8分 [8] 动画电影突破 - 动画片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 [7][16]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成为重要创作路径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在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6] - 动画衍生品开发优势明显 《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30家企业合作 推出衍生品超800个 [18]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预计投入超10亿元补贴 [19] - 财政部下达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70亿元 其中6月下达0.81亿元 [19] - 主管部门强调要形成电影旗舰企业与中小企业共生的健康格局 通过分线竞争发行突破困局 [20]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 陈可辛们亏损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1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2]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3] - 平均票价37.2元 同比下降8.8% 主要因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各地电影消费券补贴力度加大 [3]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票房过亿元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3] - 票房5亿-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3] - 头部影片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2024年《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冠亚军《孤注一掷》35.26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 [8][10]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量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其中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4] - 市场平淡与渠道持续扩张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大 [4] 创作端变革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均为新生代代表 [12]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导致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该片票房3.75亿元且豆瓣评分仅5.7 [14] -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9085.6万元 陷入巨亏境地 [15] 动画电影新路径 - 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票房成为暑期档亚军 超出市场预期 [8][17]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成为重要创作路径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在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7] - 动画衍生品开发优势显著 《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过30家企业合作 同期上线衍生品超800个 [19]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预计投入超10亿元补贴 [20] - 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2.70亿元 6月下达0.81亿元 加上提前下达1.89亿元 全年共计2.70亿元 [20] - 主管部门强调需通过分线竞争发行突破困局 推动电影拍摄制作与旅游、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 [21]
暑期档电影市场复盘:大起大落,下半场守住了体面
36氪· 2025-09-01 14:2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16亿元 略低于2024年同期的116.43亿元 但观影人次已超2024年 [1] - 市场呈现明显两极分化:上半场表现惨淡 下半场因《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带动显著回暖 [2][7] - 与2023年暑期档200亿票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但后半程回暖守住市场体面 [1] 重点影片市场表现 - 《酱园弄·悬案》票房仅3.75亿元 点映期间即出现口碑不佳情况 [2] -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票房5000万元 《恶意》票房2.53亿元 《聊斋:兰若寺》票房2.43亿元 《你行!你上!》票房未过亿 [5] - 《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突破28亿元 连续十天单日票房破亿 锁定暑期档冠军 [7] - 黑马作品《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3亿元 《捕风追影》票房超7亿元且单日新增票房稳居第一 [7] 内容质量与口碑 - 多部影片豆瓣评分超8分 包括《罗小黑战记2》《戏台》《南京照相馆》《捕风追影》《浪浪山小妖怪》 高评分作品数量罕见 [9] - 品质带动热度成为新特征 《南京照相馆》通过时代情绪拉动个人情绪 《浪浪山小妖怪》以荒诞寓言触动现实理想主义 [13] 行业趋势与观众偏好 - 传统成功模式失效 前作影响力(如《蛟龙行动》前作《红海行动》票房36亿)和顶流明星(如肖战、章子怡等)未能保证票房 [10] - 观众内容审美持续更迭 需要更符合时代情绪与个人情绪的高质量内容 同质化类型化作品吸引力下降 [12][13] - 爆款率骤降显示市场押宝成功概率降低 内容创作需转向扎实的故事本身而非依赖过往经验 [10][13]
「邪修」暑期档,没人买单了
36氪· 2025-08-28 08:0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07亿元 观影人次2.67亿 被称"口碑10年最佳"但票房乏力[5][13][36] - 尚无30亿元以上爆款电影 最高票房《南京照相馆》26.77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11.37亿元[14] - 对比2023年暑期档票房超200亿元 2024年票房仅为去年一半[14][39] 影片质量与评分 - 5部国产电影豆瓣评分超8分 包括《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戏台》《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13] - 豆瓣评分影响力增强 平台对异常评分筛查更严格 部分影片开分时间延迟[42][44] - 对比2023年暑期档冠亚军《孤注一掷》6.8分和《消失的她》6.1分 今年影片评分显著提升但票房不匹配[14] 营销策略变化 - 片方采用"邪修"式营销 包括出尔反尔式定档 提前点映 密集路演等[5][20][26] - 大鹏为《年会不能停》路演超50场 《酱园弄·悬案》投入全明星阵容和女性议题营销但仅获3.75亿元票房[23][26] - 行业意识到靠营销卖烂片时代结束 内容过硬成为根本[36] 观众行为变化 - 观众更理性 追爆款趋势明显 可看可不看电影选择等待口碑[36][42] - 中年观众占比提升 《戏台》53.3%观众超40岁 《捕风追影》35岁以上观众超三成[33] - 电影不再是娱乐消费首选 观众考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44] 行业结构变化 - 营销预算向转化效果倾斜 网络电影市场萎缩导致从业者转向短剧赛道[38] - 存活营销公司需绑定头部资源或建立细分领域优势[38] - 行业从"百花齐放"走向"二八分化" 营销公司细分程度加深[38] 影片具体案例 - 《捕风追影》凭借"动作爽感"实现工作日逆袭 上映第3日以4000万元单日票房登顶[30] - 《浪浪山小妖怪》因营销争议导致退票潮 但预测票房从10亿元升至16亿元[28] - 《东极岛》以33.9%排片率开局 但最终进入4亿元票房保卫战[27]
中国电影上半年营收超17亿元 主导影片票房逼近28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26 18:0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下降19.1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转亏 上年同期盈利2.03亿元 [1] - 放映业务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约10% [2] 业务规模 - 主导或参与出品影片14部累计票房60.82亿元 占国产片票房22.97% [1] - 发行影片315部实现票房238.49亿元 占全国票房总额90.39% [2] - 控参股院线覆盖24856块银幕 市场占有率31.27% [2] 重点项目 - 主出品《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达6.9亿元 [1] - 主导影片《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27.74亿元 为春节档后首部破20亿电影 [2] - 正在开发项目近90个 含《志愿军:第三部》《大圣崛起》等50个原创项目 [3] 行业环境 - 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亿元同比增长22.95% [1] - 第二季度票房同比下降34.73% 清明档与五一档明显回落 [1] - 全国票房前十的国产与进口影片均由公司参与发行 [2]
中国电影上半年营收超17亿元 主导影片《南京照相馆》票房逼近2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下降19.1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1亿元,同比转亏,上年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 [1] - 放映业务实现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约10% [2] 电影制作与出品 - 上半年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电影共14部,累计实现票房60.82亿元,占国产片票房的22.97% [1] - 主出品影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最终票房接近6.9亿元 [1] - 7月以来主导影片《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达27.74亿元,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票房超20亿元的电影 [2] - 公司正在创作开发中项目近90个,其中原创项目近50个 [3] 发行业务 - 上半年共发行影片315部,实现票房238.49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90.39% [2] - 主导或参与发行国产影片226部,累计票房222.51亿元,占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92.91% [2] - 发行进口影片89部,累计票房15.98亿元,占进口影片票房总额的65.58% [2] - 全国票房前十的国产与进口影片均为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 [2] 放映业务规模 - 旗下控参股院线和控股影院合计覆盖全国24856块银幕和309.58万席座位 [2] - 公司银幕市场占有率为31.27% [2] - 营业控股影院为122家,银幕909块 [2] 行业市场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亿元,同比增长22.95% [1] - 第二季度电影市场遇冷,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34.73% [1] - 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均出现明显回落,市场冷热分化较为明显 [1]
港股异动 | 欢喜传媒(01003)反弹逾30% 旗下电影表现平淡拖累股价 此前三周股价累跌超5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5:3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7月28日至8月19日期间累计跌幅超55% [1] - 今日股价反弹逾30% 截至发稿涨28.69%报0.305港元 成交额1177.47万港元 [1] 影视作品表现 - 参投电影《酱园弄·悬案》正式定档8月22日于腾讯视频全网首播 该片于6月21日上映 累计票房达3.75亿元 当前豆瓣评分仅5.7分 [1] - 主控出品电影《戏台》于7月25日上映 总票房目前达3.97亿元 [1] 管理层变动 - 董平因个人事务安排于7月27日辞任执行董事及主席职务 不再担任所有附属公司董事 但继续出任集团导演及艺术指导委员会主席 [1] - 公司委任47岁的呼惠为执行董事 呼惠自2014年起担任北京欢喜首映文化总经理 曾担任《戏台》《酱园弄·悬案》及《满江红》等多部电影出品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