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男女平等
icon
搜索文档
“严禁侮辱大龄未婚女性”被立法,这种特殊保护合理吗?
虎嗅APP· 2025-11-04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 山西省修订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中“禁止诋毁、侮辱大龄未婚女性”的条款具有宣示性立法意义,旨在保障女性人格尊严和改变社会刻板印象,而非对男性的漠视 [4] - 该条款引发热议的原因在于其揭示了现实中针对女性的系统性、结构性性别歧视依然存在,需要通过专门立法进行纠正 [5][7] - 宣示性立法暴露了深层次问题:法律平等不等于现实平等,传统性别意识形态和“男强女弱”的婚配观念仍是女性实现真正平等的障碍 [9][10] - 女性解放的最终实现不能仅依赖保护性立法,更需要女性自身主体性的觉醒和从“受害者叙事”转向“行动者叙事” [11][12][13] 立法背景与争议 - 该法条是近期多个省份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之一,针对现实中的性别歧视和侵害女性权益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理 [4] - 直接争议点在于“只保护大龄女性不保护大龄男性是否构成性别歧视”,但法规是在妇女权益保障背景下提出,旨在纠正现实中权利失衡的状况 [5] - 我国35至49岁群体中未婚男性比例远超女性,但大龄未婚女性面临职场歧视、家庭催婚和被贴“剩女”标签等特殊困境,因此特殊保护具有合理性 [6] 立法局限与深层问题 - 宣示性立法缺乏具体实施机制和法律责任,其倡导或禁止的行动是乏力的 [9] - 条款揭示了大龄女性未婚“自由”的苍白无力,传统“男强女弱”“男大女小”的婚配观念主导着女性择偶观,限制了其主体意识 [10] - 保护性立法可能固化“女性弱者”叙事,这是一种隐藏更深的歧视,与过度赞美一样均构成对女性主体性的伤害 [10] 走向实质平等的路径 - 法律确认和女性经济地位提升并未带来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的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不改变,女性无法在择偶中与男性处于同等地位 [11] - 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倡导从“受害者叙事”转向“行动者叙事”,重点从“他们对我做什么”转移到“我如何抵抗”和“我如何重建” [12] - 真正的平等不能靠“给予”,而需要女性自己去“拿”,通过自身主体性的觉醒来回答关于婚恋、职业等人生选择 [13]
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青年报· 2025-10-26 08:48
文章核心观点 - 金秋十月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延续1995年北京世妇会精神,展开关于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对话 [1] - 中国妇女事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被系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1] - 中国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被进一步系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1] -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妇联组织联动、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 [2] - 全国妇联系统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多项行动惠及1亿多名妇女儿童,妇联基层组织覆盖率达98%以上 [2] 教育领域发展 - 基础教育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女童入学率稳定保持在99.9%以上 [3] - 全国高等院校中女生占在校生总数一半以上,研究生群体中女性占比超过50% [3] - 新时代中国妇女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涵盖乡村教师、科研工作者、艺术创作者等职业 [3] 经济参与与就业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女性就业人数达3.2亿,占就业人口四成以上 [3] - 女性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就业比例持续上升,女性科研人员、女企业家、新兴行业创业者数量持续增长 [3] - 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女性创业者已占半壁江山 [3] 权益保障与法治建设 - 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以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为核心的法律体系覆盖全面 [4] - 2024年全国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较2013年下降95%,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累计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逾2.6万份 [4] - 设立人身安全保护令、性别平等评估、公益诉讼等机制,加强妇女在婚姻、劳动、财产、人格等领域权益保护 [4] 社会福利与健康保障 - 2024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妇女达6.51亿,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4.3/10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5] - 累计为妇女发放小额信贷和扶贫贷款超4500亿元,帮助870万名妇女创业就业 [4] - 全国推行育儿补贴制度,完善育儿假、陪产假、父母育儿假等政策,托幼、养老、家政等服务供给显著增强 [5] 国际合作与全球贡献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妇女事业,推动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6]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南南合作等平台开展教育、健康、减贫等项目,推动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 [6] -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走出以发展实现权利、以参与促进平等的道路 [5][6]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 共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引发中外人士热烈反响
央视网· 2025-10-15 19:41
核心观点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提出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新倡议和新举措 [1] - 讲话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动力并反映各国人民追求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共同心声 [1] - 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并取得历史性成就 [2] 讲话内容与主张 - 提出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并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中国主张及4点建议 [1] - 建议从外部条件、发展动能、制度保障与全球协作4个层面勾勒推动妇女事业全面发展的路线图 [1] - 讲话中二十余次提及"发展"一词并宣布一系列资金支持与全球合作项目 [1] 国际影响与承诺 - 展现践行多边主义的坚定立场和加速赋能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承诺 [1] - 多项务实举措进一步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 [1] - 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 [1]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 - 中国妇女事业经过多年努力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历史性变革 [2] - 讲话连接历史与现实激励中国女性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2]
大使谈中国之治|赋能妇女全面发展,共同点亮美好未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5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分享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就,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表达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及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意愿 [1][3][9][10]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 - 中国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无数杰出女性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贡献者 [4] -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治理重要内容,在国家发展规划中明确战略任务,并建立了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法律体系 [8] - 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8] - 中国女性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超过四成,在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国家文化英才项目中女性占比近半 [8] - 大飞机研发、生物医药、远洋探潜、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均有女性广泛参与 [8] - 有6亿9千多万妇女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8] 中国妇女赋能案例 - 通过“春蕾”计划,王佩玲获得教育机会并完成大学专科教育,最终成为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合伙创始人,实现命运转变 [4] - 侯佑林返乡创业,建立手工作坊,带领3000多名留守妇女通过刺绣、串珠等工艺“指尖致富” [6] - 侯佑林的业务在21个村开设“扶贫车间”,与7个厂家建立长期合作,代加工产品涵盖多个品类,平均每月为当地增收100多万元 [6] 中国在全球妇女事业中的角色 - 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举办全球妇女峰会,并向身处冲突、灾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人道援助 [9] - 中国与全球140多个国家、420多个妇女组织机构保持友好交往 [9] - 中国在20多个国家实施超过4000万美元的妇女赋能项目,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并为100多个国家妇女就业提供帮助 [9] - 中国发布《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为全球妇女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9] - 中国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与各方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 [10]
新华时评丨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合力
新华社· 2025-10-15 13:24
全球妇女峰会背景与意义 -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世妇会)三十周年 [1] - 北京世妇会被视为全球妇女事业的重要转折点,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1][2] - 峰会在全球妇女事业面临成果流失和倒退风险的背景下召开,旨在凝聚国际合力,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 [3] 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北京世妇会召开三十年来,190多个国家通过了近1600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 [2] - 当前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3] - 全球妇女事业面临暴力和歧视痼疾难消、性别数字鸿沟加大等挑战 [3] 中国在妇女事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 中国有6.9亿妇女同步迈进小康,孕产妇死亡率比1995年下降近80% [4] - 中国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 [4] - 中国提出未来5年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并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 [5] 峰会成果与未来方向 -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共同营造妇女成长发展良好环境等4点建议 [5] - 峰会通过《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总结各方观点,凝聚国际社会广泛共识 [3] - 中国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妇女发展、深化妇女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行动,推动妇女领域全球治理 [4][5]
新华时评|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合力
新华社· 2025-10-15 12:57
峰会背景与意义 -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 [1] - 峰会旨在探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国际合力 [1] - 在全球妇女事业面临成果流失和倒退风险的背景下,此次峰会意义重大 [3] 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北京世妇会召开三十年来,追求男女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被纳入联合国各项发展议程 [2] - 190多个国家通过了近1600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越来越多国家制定提升妇女福祉的国家行动计划 [2] - 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3] - 暴力和歧视痼疾难消,性别数字鸿沟加大,实现男女平等任重道远 [3] 中国在妇女事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 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6.9亿妇女同步迈进小康 [4] - 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1995年下降近80%,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 [4] - 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4] - 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妇女发展及南南合作妇女减贫 [4] 中国提出的倡议与未来举措 - 提出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等4点建议,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指明方向 [5] - 未来5年,中方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并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 [5] - 中国的务实举措彰显大国担当,在全球层面展现出实践者与引领者的坚定姿态 [5]
望海楼:她力量,共前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5 11:23
全球妇女事业进展 - 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共商妇女发展大计 [1] - 30年前北京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 [1] - 30年来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色彩 [1]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 - 高校在校生女生占比超过一半 [1] - 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 [1] - 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 [1] - 过去4届夏季奥运会奖牌获得者中女性占比超过60% [1] - 妇女事业已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实践 [1] 中国对全球妇女事业的贡献 - 孟加拉国女孩以中国女医生为榜样筑梦未来 [2] - 哥斯达黎加女性借助数字培训重塑职业 [2] - 非洲农村妇女通过菌草技术改变命运 [2] - 从“春蕾计划”到“母亲水窖”等民生项目发起于中国并走向世界,改善亿万女性生活 [2] - 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 [3] 全球妇女事业面临的挑战 - 全球仍有超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 [2] - 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2] - 暴力与歧视犹存,性别数字鸿沟加大 [2]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习近平主席提出4点建议和5条举措,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共识、开辟道路、采取行动 [3] - 中国主张延续《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内核,以东方智慧回应时代课题 [3] - 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3]
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合力
新华社· 2025-10-15 11:21
全球妇女峰会背景与意义 -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 [1] - 峰会旨在探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国际合力 [1] - 此次峰会被视为在全球妇女事业面临成果流失和倒退风险背景下的重要会议 [3] 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北京世妇会三十年来,追求男女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被纳入联合国各项发展议程 [2] - 190多个国家通过了近1600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越来越多国家制定提升妇女福祉的国家行动计划 [2] - 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3] - 暴力和歧视痼疾难消,性别数字鸿沟加大,实现男女平等任重道远 [3] 中国在妇女事业发展中的角色与成就 - 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6.9亿妇女同步迈进小康 [4] - 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1995年下降近80%,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 [4] - 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4] - 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妇女发展和南南合作妇女减贫 [4] 峰会成果与未来方向 - 峰会提出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等4点建议,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指明方向 [5] - 中国宣布未来5年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并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 [5] - 国际社会认为此次峰会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5]
记者手记: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新华社· 2025-10-15 07:52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中外嘉宾参会 [1] - 会议旨在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探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 [1] - 会议主题为“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 [1] 历史沿革与重要节点 - 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2] - 10年前中国与联合国妇女署在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全球妇女峰会 [2] - 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2] 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成果 - 全球189个国家批准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0多个国家通过了近1600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 [3] - 中国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 [3] - 中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党的二十大代表当中女性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3]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 各国各地区妇女发展水平不平衡,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5] - 习近平主席提出4点建议:共同营造良好环境、共同培育强劲动能、共同构建治理格局、共同书写合作新篇章 [5] - 会议呼吁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推动妇女事业发展 [5]
她力量,共前行(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5 06:45
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现状 - 中国高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超过一半,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过去4届夏季奥运会奖牌获得者中女性占比超过60% [1] - 全球仍有超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性别数字鸿沟加大 [2] 中国对全球妇女事业的贡献 - 中国通过民生项目如“春蕾计划”和“母亲水窖”改善亿万女性生活,相关模式已从中国走向世界 [1] - 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被国际社会视为倡导者和行动派 [3] 未来发展方向与倡议 - 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需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 [3] - 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被视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目标是实现40多亿女性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