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

搜索文档
福州农业农村“半年报”出炉 增速居全省首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3 08:32
福州农业农村经济半年报 - 全市一产增加值298.53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2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1] 分行业增长情况 - 种植业产值增长3.1%,林业产值增长6.5%,畜牧业产值增长1.3%,渔业产值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4.3% [1] - 水产品、肉蛋奶、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全面增产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表现 - 万农高科跻身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梯队,品种"万农甜糯158"获农业农村部推介 [1] - 天马科技活鳗产品首次获得直接出口日本、韩国的资质,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62.56% [1] 涉农项目建设进展 - 实施113个涉农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9亿元 [1] - 福州茉莉花茶闽清产业园计划建设13条全自动化茉莉花茶加工生产线,预计年产能5000吨 [1] 县域发展与农民收入 - 闽清县塔庄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连江县、罗源县入选福建省大黄鱼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县 [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4元,同比增长6.2% [2] - 乡村建设品质提升37项重点任务投资完成率超八成 [2] 下半年重点工作规划 - 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4.2万亩以上,提升鱼肉蛋奶、果蔬茶菌等重要农产品产能 [3]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 [3] - 推动"粮八条""茉九条""现代农业十条"等政策修订,开展"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项规划编制 [3]
在白洋淀,张国华连发三问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21:19
白洋淀旅游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 雄安新区召开白洋淀旅游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 [1] - 现场会总结白洋淀生态治理整治提升和保护成效,研究旅游工作形势,以"四不两直"方式检查旅游环境相关工作 [1] - 河北省委常委张国华带队实地观摩调研白洋淀和乡村旅游以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地点包括安新县杨孟庄村、雄县古庄头村和大树刘庄村 [1] 旅游发展核心问题与路径 - 张国华提出3个关键问题:发展旅游的基本要素支撑、农业农村赶上时代发展的着力点、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1] -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白洋淀是雄安亮丽名片,发展旅游需在保护生态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制度机制等要素 [1]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1] 旅游环境整治具体措施 - 张国华强调要以游客满意度为标准,全面彻底提升白洋淀旅游品质,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美誉度的旅游目的地 [2] - 强化旅游市场治理,加强行业监督和规范化管理,开展社会治安、消费价格、经营服务、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 [2] - 创新旅游产业模式,做好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推广乡村旅游"公司+农户"模式,策划核心旅游产品 [2] 旅游服务优化与基层治理 - 优化涉旅服务,完善交通接驳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和智慧管理,加强游客服务中心和文旅驿站建设 [2] - 加强群众宣传教育,选树正面典型,培育文明乡风,增强文化认同,营造向上向善的社风民风 [2] - 以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三基"建设为重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3]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公路条例》公布
选股宝· 2025-07-23 00:13
政策法规 - 《农村公路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 明确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 与国道 省道建设衔接协调 促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1] - 新建农村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 现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需升级改造 [1] - 地方政府需推进农村公路与配套设施 产业园区 旅游景区一体化建设 促进农村客运 货运物流 邮政快递融合发展 [1] 行业投资 - 2024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完成4550亿元 连续8年投资超4000亿元 [1] - 2024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6 41万公里 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和建制村 [1] - 预计2025-2030年农村公路路基项目投资超1 5万亿元 [1] - 财政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省级补助资金比例远高于多省平均水平 形成"中央财政+地方配套+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模式 [2] 市场潜力 - 农村公路建设从"基础连通"转向"高质量发展" 成为乡村振兴核心引擎 [1] - 农村公路将成为城乡融合核心纽带 为农业现代化 乡村旅游 冷链物流等提供支撑 [2] 相关公司 - 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达刚控股 国创高新等 [3]
《农村公路条例》 :对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现有农村公路,应当进行升级改造
财联社· 2025-07-22 22:30
农村公路条例核心内容 - 《农村公路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适应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 [1][3] - 条例共28条,涵盖发展导向、责任主体、路网质量、管理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六大核心领域 [1][2] 发展导向与责任主体 - 农村公路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并重,目标形成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安全便捷的交通网络 [1][5] - 县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及省级政府负责指导监督 [1][5] 路网建设与质量提升 - 农村公路建设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需与国道、省道衔接协调,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1][7] - 新建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现有不达标公路需升级改造 [8] - 偏远地区优先推进路网延伸,提高通达水平 [7] 管理养护与安全保障 - 建立管理养护责任制,鼓励专业单位参与养护,推广以工代赈方式 [2][15][19] - 加强超限运输治理,规范重型车辆通行管理 [12][13] - 重点排查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隐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6] 融合发展与资金保障 - 推进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一体化建设,促进客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 [2][10][17] - 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鼓励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参与,支持综合开发运营资源筹集资金 [6] 技术规范与应急管理 - 公路技术等级需结合地形、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建立配套技术指标体系 [9] - 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抢通自然灾害中断路段 [16][23]
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当前正处在准备阶段
快讯· 2025-06-16 11:28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 国务院决定在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是在新征程上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1] - 农业普查每十年举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2026年将开展第四次普查 [1] - 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 [1] - 普查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 - 当前普查工作处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组建普查机构、研制普查方案、开展普查试点 [1]
6月1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5 21:05
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1][4]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历史性变革,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4] - 前5个月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21万个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引导1200亿元资金投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16]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 - 国家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1][6] - 1至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重点铁路项目稳步推进 [15] 区域经济与贸易 - 前5个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9][10] -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累计突破2000亿元,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5个月出口355亿元,同比增长82.6% [17] 新能源与消费促进 - 五部门启动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多举措赋能农村市场 [8] - 全国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今年将向有条件的县城延伸扩围 [1][7] 文旅产业 - 四川加快构建文旅产业全域发展新格局,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12] - 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收到119个国家3900余部影片报名,1820部为世界首映,创历史新高 [18] 国际冲突与能源 - 以色列与伊朗相互打击对方能源设施,以色列袭击伊朗核项目目标,伊朗攻击以色列燃油生产设施 [3][20][21] - 俄乌冲突持续,俄军控制顿涅茨克地区定居点,乌军袭击俄炸药工厂 [23] 其他行业动态 - 景泰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宫廷御用走向大众市场,传承中焕发新光彩 [13] - 加拿大林火过火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全国213处活跃火点,新火灾风险极高 [26]
农业农村部: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努力争取增量政策
快讯· 2025-06-11 21:42
农业农村部政策方向 - 农业农村部强调围绕"十五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全面梳理 [1] - 会议要求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谋划更有力的工作抓手 [1] - 强调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编制需强化与国家规划衔接并明确思路目标 [1] 重点发展领域 - 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领域争取增量政策 [1]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1] - 农业科技创新被明确为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1]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将获得政策支持 [1] 政策推进机制 - 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衔接以推动政策落地 [1] - 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纳入"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体系 [1]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1:18
普查背景与目的 -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26年开展,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 [2] - 普查结果将为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重要依据 [2] - 普查首次新增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的调查,以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2]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2]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2] 普查方法与技术创新 - 采用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质效并减轻基层负担 [3] - 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3]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促进成果共享 [3] 普查时间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3] - 分四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25-2026)、现场登记(2027年1-5月)、数据处理及发布(2027年6-12月)、资料开发应用(2028-2029) [3] 普查实施要求 - 强调普查涉及范围广、调查对象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需各方配合 [4] - 要求普查人员依法履职,严禁伪造篡改数据,严格保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4]
盛来运: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07:39
农业普查背景与时间安排 - 国务院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普查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1] -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2026年为第四次普查 [1] 普查目的与意义 - 普查旨在摸清"三农"家底 调查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 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2] - 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1] 普查对象与行业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 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村民委员会 乡镇人民政府 [1]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1] 普查主要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 土地利用和流转 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2]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 水产品等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设施农业 智慧农业等 [2]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等 [2]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 生活质量等 [2] 普查方法与技术创新 - 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 [2] - 加强现代化调查手段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2]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 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成果共享 [2] 与前三次普查的对比 - 本次普查既有延承也有创新 重点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调查内容 [2]
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新华社· 2025-06-05 21:32
普查背景与意义 -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26年开展 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1] - 普查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2] - 普查结果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3]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4] 普查核心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土地利用和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等[5]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水产品等[5] - 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5]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5]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等[5] 普查创新点 - 内容创新: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调查[6] - 方法创新: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6] - 技术赋能: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6] - 数据应用: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普查成果共享[6] 普查时间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8] - 准备阶段(2025-2026年):组建机构 研制方案 开展试点 落实经费物资[8] - 现场登记阶段(2027年1-5月):普查登记 数据上报 比对复查[8] - 数据处理及发布阶段(2027年6-12月):质量抽查 审核汇总 发布数据[8] - 资料开发应用阶段(2028-2029年):建立数据库 出版资料 开展分析[8] 组织实施 - 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 统计、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9] - 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相应普查机构 负责本地区普查实施[9] - 充分发挥县、乡、村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配合[9]